您好,欢迎来到苹果植保专题库

苹果植保专题库

热门搜索:
苹果锈病
防治方法
首页 < 常见果树栽培技术

常见果树栽培技术

所属图书:果树栽培与病虫害防治 作者:杨芳;代彦辉;陈勇;崔改泵 出版时间:2015-08
字号:

常见果树栽培技术

第一节 苹果生产技术

苹果原产于欧洲中部、东南部,中亚及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全书同),至今已有2000多年栽培历史。苹果外观艳丽、营养丰富、供应期长、耐贮藏,又有较广泛的加工用途,能满足人们对果品的多种需求。

一、选用良种

目前,我国从国外引进和选育的栽培品种有250个,用于商品栽培的主要品种只有20个左右。早熟品种主要有:早捷、藤牧1号、新嘎拉、珊夏等;中晚熟品种主要有:元帅系、津轻、金冠、新乔纳金等;晚熟品种主要有:着色富士系、王林、澳洲青苹等。

二、苹果周年生产技术

(一)萌芽期

(1)萌芽前整地、中耕除草。全园喷1次杀菌剂,可选用10%“果康宝”、30%“腐烂敌”或“腐必清”、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

(2)花芽膨大期,对花量大的树进行花前复剪;追施氮肥,施肥后灌一次透水,然后中耕除草。丘陵山地果园进行地膜覆盖穴贮肥水。

(3)花序伸出至分离期,按间距法进行人工疏花,同时,疏去所留花序中的部分边花。全树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10%多抗霉素、50%异菌脲)加10%吡虫啉。上年苹果棉蚜、苹果瘤蚜和白粉病发生严重的果园,可喷一次“毒死蜱”加硫黄悬浮剂。

(4)随时刮除大枝、树干上的轮纹病瘤和病斑、腐烂病和干腐病病皮,并涂腐殖酸铜水剂(或“腐必清”、农抗120、843康复剂)杀菌消毒。

(二)开花期

(1)人工辅助授粉或果园放蜂传粉,壁蜂授粉。

(2)盛花期喷1%中生菌素加300倍硼砂防治霉心病和缩果病;喷保美灵、高桩素以端正果形,提高果形指数;喷稀土微肥、增红剂1号促进苹果增加红色;花量过多的果园进行化学疏花。

(3)对幼旺树的花枝采用基部环剥或环割,提高坐果率。

(三)幼果期

(1)花后及时灌水1~2次。结合喷药,叶面喷施0.3%尿素或氨基酸复合肥、0.3%高效钙2~3次。清耕制果园行内及时中耕除草。

(2)花后7~10天,喷1次杀菌剂加杀虫杀螨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加入四螨嗪或三唑锡。花后10天开始人工疏果,疏果需在15天内完成。疏果结束后,果实套袋前2~3天,全园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加入25%除虫脲或25%灭幼脲、20%氰戊菊酯。施药后2~3天红色品种开始套袋,同一果园在1周内完成。监测桃小食心虫出土情况,并在出土盛期地面喷布辛硫磷或毒死蜱。

(3)夏季修剪。应及时疏除萌蘖枝及背上徒长枝。对果台副梢和结果组中的强枝摘心,对着生部位适当的背上枝、直立枝进行扭梢。

(四)花芽分化及果实膨大期

(1)采用1∶2∶200波尔多液与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等杀菌剂交替使用。防治轮纹病、炭疽病,每隔15天左右喷药1次,重点在雨后喷药。斑点落叶病病叶率30%~50%时,喷布多抗霉素或异菌脲。未套袋果园视虫情继续进行桃小食心虫地面防治,然后在树上卵果率达1%~1.5%时,喷联苯菊酯或氯氟氢菊酯或杀铃脲悬浮剂,并随时摘除虫果深埋。做好叶螨预测预报,每片叶有7~8头活动螨时,喷三唑锡或四螨嗪。腐烂病较重的果园,做好检查刮治及涂药工作。

(2)春梢停长后,全园追施磷钾肥,施肥后浇水,以后视降水情况进行灌水。覆盖制果园进行覆盖,清耕制果园灌水后及时中耕除草,生草剂果园刈割后覆盖树盘。晚熟品种在果实膨大期可追一次磷钾肥,并结合喷药叶面喷施2~3次0.3%磷酸二氢钾溶液。

(3)提前进行销售准备工作。早熟品种及时采收并施基肥。

(4)继续做好夏季修剪工作。山地果园进行蓄水,平地果园及时排水。

(五)果实成熟与落叶期

(1)采收前20~30天红色品种果实摘除果袋外袋,经3~5天晴天后摘除内袋。同时(采前20天),全园喷布生物源制剂或低毒残留农药,如中生菌素、百菌清或铜高尚等,用于防治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树干绑草把诱集叶蛾。果实除袋后在树冠下铺设反光膜,同时,进行摘叶、转果。秋剪疏除过密枝和徒长枝,剪除未成熟的嫩梢。

(2)全园按苹果成熟度分期采收。采前在苹果堆放地铺3厘米细沙,诱捕脱果做茧的桃小食心虫幼虫。采后清洗分级,打蜡包装。黄色品种和绿色品种可连袋采收。拣拾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的病果。

(3)果实采收后(晚熟品种采收前)秋施基肥。结合施基肥对果园进行深翻改土并灌水。检查并处理苹果小吉丁虫及天牛。

(4)落叶后,清理果园落叶、枯枝、病果。土壤封冻前全园灌冻水。

(六)休眠期

(1)根据生产任务及天气条件进行全园冬季修剪。结合冬剪,剪除病虫枝梢、病僵果,刮除老粗翘皮、枝干病害的病瘤、病斑,将刮下的病残组织及时深埋或烧毁。然后全园喷1次杀菌剂,药剂可选用波尔多液、农抗120水剂、菌毒清水剂、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

(2)进行市场调查。制定年度果园生产计划,准备肥料、农药、农机具及其他生产资料,组织技术培训。

第二节 桃生产技术

桃原产于我国黄河上游的高原地带,已有4000多年栽培历史。桃在我国分布区域很广,其中,以华北、华东地区栽培较多。

一、品种合理搭配

搭配品种时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选择外观美、品质好、商品价值高、丰产稳产的良种。二是要根据当地交通条件和市场需求情况,适当安排早、中、晚熟品种的比例。三是对自花授粉、坐果率低或花粉少的品种,注意配植授粉树。四是土层较浅、肥水条件较差的地方,应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五是开发特早熟或特晚熟的品种,以延长市场供应时间。

二、桃周年管理技术

(一)休眠期

(1)冬季整形修剪。

(2)病虫害防治。清除枯枝、落叶、杂草;结合冬剪,剪除病枝、病果,刮老树皮,集中烧毁。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红蜘蛛、桑白蚧及桃树病害。

(3)土肥水管理。一般在解冻后期芽前1~2周进行。全年施肥量一般按每生产100千克果实施纯氮0.7~0.8千克,五氧化二磷0.5~0.6千克,氧化钾1千克,施肥量以氮肥为主,施入全年氮肥施用量的1/3 (在估产的基础上确定施肥量)。施肥后灌水。浇水后进行中耕,深度一般掌握在8~10厘米。

(二)萌芽、开花、展叶期

(1)病虫害防治。花芽露萼期喷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蚜虫。结合喷药,可加入3%~5%的硫酸亚铁,防治桃穿孔病和缺铁失绿症。在4月、5月经常检查树干,以防治桃红颈天牛。

(2)疏花。对于大久保、庆丰等坐果率高的品种,一般从花蕾期开始进行疏花。人工疏花方法为先疏去结果枝基部花,留中、上部花,中、上部则疏双花,留单花,预备枝上的花全部疏除。化学疏花一般于花开80%时喷0.5~0.8波美度石硫合剂,2~4天后再喷1次,对白凤、大久保等品种具有良好的作用。石硫合剂疏花药效稳定,安全性高,又能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三)幼果迅速生长期

(1)土肥水管理。生长衰弱的桃树在花后应施肥浇水,施肥以氮肥为主,用量为第一次施肥量的1/2。生长健壮的桃树在此期不施肥,只在春旱时灌水。灌水后进行中耕除草。

(2)疏果。坐果多的桃园,在花后1周进行第一次疏果,约留最后留果量的3倍。一般品种在花后3~4周,第二次落果后坐果相对稳定时进行,在硬核前完成。果实在树上的分配,一般长果枝上大型果留1~2个,中型果留2~3个,小型果留4~5个;中果枝上大型果留1个,中型果留1~2个,小型果留2~3个;短果枝上大型果每2~3个短果枝留1个果,中型果留1个果,小型果留1~2个果;预备枝不留果。疏果的方法是先疏萎黄果、小果、畸形果、并生果、病虫果和果枝基部果。

(3)夏季修剪。进行第一次和第二次夏剪。

(4)病虫害防治5月上旬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防治疮痂病、桃穿孔病、蚜虫、梨小食心虫等病虫害。桑白蚧危害严重的桃园可喷0.3波美度石硫合剂。如遇多雨潮湿天气或病害较严重时,要增加喷药次数。同时,注意防治红颈天牛。5月下旬至6月上旬防治桃蛀螟和其他病虫害。结合喷药可加入0.3%~0.5%的尿素进行叶面喷肥。

(四)硬核期

(1)土肥水管理。6月上中旬,正处于硬核期及花芽分化前,是需肥的关键时期。要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氮、磷、钾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1/3。这一时期桃树对水敏感,缺水和水分过多都易引起落果,要求灌水要适中,灌水后进行中耕除草。

(2)果实套袋。6月落果后对中、晚熟品种进行套袋。纸袋色泽宜采用黄色或橘黄色,袋的种类有无底袋和有底袋两种,生产上多用无底袋,用无底袋可从袋口检查果顶部色泽变化情况来确定分批采收时间。

(3)病虫害防治。注意防治红颈天牛。7月中下旬喷杀虫、杀菌剂防治桃蛀螟及其他病害。同时结合喷药,喷布0.3%~0.5%的磷酸二氢钾。

(4)其他管理。对幼旺树进行第三次夏剪,对陆续成熟的早熟品种和中早熟品种,应及时采收。

(五)果实膨大期及成熟期

(1)果实采收。这一时期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陆续成熟,要及时采收出售。

一般就地销售宜于八九成熟采收;近距离外运可在七八成熟采收。制罐用桃宜在七八成熟采收。

(2)土肥水管理。7月、8月是北方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桃园积水。对中、晚熟品种果实采收后要进行补肥,以磷、钾肥为主配合氮肥。

(3)夏季修剪。幼旺树进行第四次夏剪。

(六)采收后至落叶期

(1)深翻施基肥。果实采收后在树冠外围挖深、宽各60厘米的沟进行深翻,并结合深翻基肥。一般每生产100千克果实,施优质有机肥100~150千克,同时,施入一定量的速效肥,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1/3。

(2)秋耕。在落叶前对全园进行秋耕。靠近树干周围宜浅,约10厘米,由内向外逐渐加深,外围一般为20~25厘米。

(3)灌冻水。冬初(11月上旬)应灌一次冻水,以保持越冬水分的供应。

第三节 梨生产技术

梨原产自我国,除海南省外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产量在国内仅次于苹果与柑橘。

一、梨园建立

(一)园地选择

梨园应选择较冷凉干燥,有灌溉条件、交通方便的地方,梨树对土壤适应性强,以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透水和保水性强的沙质壤土最好。山地、丘陵、平原、河滩地都可栽植梨树,山区、丘陵以选向阳背风处最好。山地、丘陵梨园沿等高线栽植,定植前必须对定植行进行深翻改土,做好水土保持工程后再栽苗。

(二)授粉树配置

梨大多数品种自花不实,必须配置其他品种作授粉树,授粉品种应选择与主栽品种亲和力强、花期相同或相近、花粉量多、发芽率高,并与主栽品种互为授粉的优质丰产品种,一个主栽品种宜配1~2个授粉品种,比例为(3~4)∶1。

(三)苗木定植

(1)定植时期。一般秋季10月定植最好,也可在春季梨苗萌芽前定植。

(2)栽植密度。采用高密度或超高密度乔砧密植。株行距(1~2)米×(3~3.5)米或(0.4~0.5)米×(3~4)米,亩(1亩≈667平方米。全书同)栽111~555株。一般早中熟品种栽植密度大于晚熟品种。

(3)苗木准备。选用苗高1米以上、干径1厘米以上、嫁接口愈合良好、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优质壮苗,苗木根系注意保湿。

(4)定植。在改土后定植行上挖穴,将苗木根系舒展均匀放于坑中,然后回填细表土,边填土边提苗,再踏实,使根系与土壤接触紧密,使嫁接口与土面水平,灌足定根水,待水渗下后,再盖一层干细土,用黑色塑料薄膜或稻草覆盖保湿。

二、梨树周年管理技术

(一)休眠期

(1)制定果园管理计划。准备肥料、农药及工具等生产资料,组织技术培训。

(2)病虫害防治。刮树皮,树干涂白。清理果园残留病叶、病果、病虫枯枝,集中烧毁。

(3)全园冬季整形修剪。早春喷布防护剂等防止幼树抽条。

(二)萌芽期

(1)做好幼树越冬的后期保护管理。新定植的幼树定干、刻芽、抹芽。根基覆地膜增温保湿。

(2)全园顶凌刨园耙地,修筑树盘。中耕、除草。生草园准备播种工作。

(3)及时灌水和追施速效氮肥。宜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水(人粪尿或沼肥)结合速效氮肥施用,满足开花坐果需要,施肥量占全年20%左右。按每亩定产2000千克,每产100千克果实应施入氮0.8千克,五氧化二磷0.6千克、氧化钾0.8千克的要求,每亩施猪粪400千克,尿素4千克,猪粪加4倍水稀释后施用,施后全园春灌。

(4)芽鳞片松动露白时全园喷一次铲除剂,可选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梨大食心虫、梨木虱危害严重的梨园,可加放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消灭越冬和出蛰早期的害虫及防治梨大食心虫转芽。在根部病害和缺素症的梨园,挖根检查,发现病树,及时施农抗120或多种微量元素。在树基培土、地面喷雾或树干涂抹药环等阻止多种害虫出土、上树。

(5)花前复剪。去除过多的花芽(序)和衰弱花枝。

(三)开花期

(1)注意梨开花期当地天气预报。采用灌水、熏烟等办法预防花期霜冻。

(2)据田间调查与预测预报及时防治病虫害。喷1次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梨蚜、梨木虱。剪除梨黑星病梢,摘梨大食心虫、梨实蜂虫果,利用灯光诱杀或人工捕捉金龟子、梨茎蜂等害虫。悬挂性诱捕器或糖醋罐,测报和诱杀梨小食心虫。落花后喷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黑星病。梨木虱、梨实蜂严重的梨园加喷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3)花期放蜂、喷硼砂、人工授粉、疏花疏果。

(四)新梢生长与幼果膨大期

(1)生长季节可选用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防治黑星病、锈病、黑斑病。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苏云金芽孢杆菌、浏阳霉素等防治蛾类及其他害虫。及时剪除梨茎蜂虫梢和梨实蜂、梨大食心虫等虫果,人工捕杀金龟子。

(2)果实套袋。在谢花后15~20天,喷施1次腐殖酸钙或氨基酸钙,在喷钙后2~3天集中喷1次杀菌剂与杀虫剂的混合液,药液干后立即套袋。

(3)土肥水管理。树体进入“亮叶期”后施肥,土施腐熟有机肥水(人粪尿或沼液等)或速效氮肥,适当补充钾肥(如草木灰等),其用量为猪粪1000千克、尿素6千克、硫酸钾20千克,并灌水。并根据需要进行叶面补肥。同时,进行中耕锄草,割、压绿肥,树盘覆草。

(4)夏季修剪。抹芽、摘心、剪梢、环割或环剥等调节营养分配,促进坐果、果实发育与花芽分化。

(五)果实迅速膨大期

(1)保护果实,注重防治病虫害。病害喷施杀菌剂,如1∶2∶200波尔多液、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防虫主要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0%灭幼脲3号每亩25克、1.2%烟碱乳油1000~2000倍液、2.5%鱼藤酮乳油300~500倍液或0.2%苦参碱1000~1500倍液等。

(2)追施氮、磷、钾复合肥(土施)。施入后灌水,促进果实膨大。结合喷药多次根外补肥。干旱时全园补水,中耕控制杂草,树盘覆草保墒。

(3)继续夏季修剪。疏除徒长枝、萌蘖枝、背上直立枝,对有利用价值和有生长空间的枝进行拉枝、摘心。幼旺树注意控冠促花,调整枝条生长角度。

(4)吊枝和顶枝。防止枝条因果实增重而折断。

(六)果实成熟与采收期

(1)红色梨品种。摘袋透光,摘叶、转果等促进着色。

(2)防治病虫害,促进果实发育。喷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同时混合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果面艳丽、糖度高的品种采前注意防御鸟害。

(3)叶面喷沼液等氮肥或磷酸二氢钾。采前适度控水,促进着色和成熟,提高梨果品种。采前30天停止土壤追肥,采前20天停止根外追肥。

(4)果实分批采收。及时分级、包装与运销。清除杂草,准备秋施基肥。

(七)采后至落叶

(1)土壤改良,扩穴深翻,秋施基肥。每亩秋施秸秆2000千克、猪粪600千克、钙镁磷肥30千克,加适量速效肥和一些微肥。土壤封前灌一次透水,促进树体安全越冬。

(2)幼旺树要及时控制贪青生长。促进枝条成熟,提高越冬抗寒力。

(3)叶面喷布5%菌毒清水剂600倍液加40%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加0.5%尿素等保护功能叶片。树干绑草诱集扑杀越冬害虫。落叶后扫除落叶、杂草、枯枝、病腐落果等深埋或烧毁。树干涂白。

第四节 菠萝生产

一、主栽品种

菠萝在植物分类学上属凤梨科凤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菠萝品种分为3类:皇后类、卡因类和西班牙类。目前,我国栽培的主要品种就属于这3大类。

(一)皇后类

栽培品种有皇后、金皇后、菲律宾(巴厘)、纳塔尔、神湾、鲁比等;菲律宾(巴厘)是华南地区主栽品种。

(二)卡因类

栽培品种有无刺卡因(又名“夏威夷”、“沙捞越”)、台凤、希路等。

(三)西班牙类

栽培品种主要有西班牙、土种、新加坡罐用种、卡比宗那等。

二、生长结果特性

(一)根

菠萝植株的根系是由茎节上的根点直接发生而形成,有气生根和地下根(菌根)2种。气生根是菠萝根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茎和各种芽苗叶腋里。地下根为菌根,主要分布20~30厘米深度的土层,浅生好气。根点先萌发气生根,当气生根接触土壤后,如条件适宜,很快就转变为地下根。

(二)茎和芽

1.茎

菠萝的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埋于土中的茎称地下茎,地下茎着生地下根,萌发地下芽;地上茎被螺旋状排列的叶片紧包,不裸露茎顶部中央是生长点,在营养生长阶段不断分生叶片,至生殖生长阶段则分化成花芽,形成花序。

2.芽

芽是由成熟的茎节上着生的休眠芽发生,一般在花芽分化后抽生花序时,部分休眠芽即相继萌发成为芽。芽是繁殖后代的器官,根据芽体着生的位置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顶芽。着生在果实的顶部,叶多而密集,根点多,发根快,结果整齐,但芽体较小,定植后要2年左右才结果。

(2)托芽。着生在果实的基部和果柄上,每株2~6个,托芽可以通过假植培育后作种苗,发根慢,但结果果形大,定植后要2年左右才结果。

(3)吸芽。着生在地上茎的叶腋间,芽体比顶芽和托芽大,生产上主要用它来接替母株结果,也普遍用作种苗。吸芽定植后1年到1年半就能结果,大吸芽种植一年即可开花结果。

(4)地下芽。由地下茎的芽萌发,量少且细弱,极少用作种苗。

(三)叶

菠萝的茎叶片为剑状革质。抗旱性强:在一定范围内,叶片数多,叶面积大,果实越大。不同品种抽生的叶片总数不同,卡因品种抽生60~80张叶,叶缘无刺或叶尖端有少量小刺;菲律宾品种抽生叶片40~60张,叶缘有细而密的刺。植株中最长的叶片称为标准叶即“D”叶。

(四)花

菠萝花序为头状花序或穗状花序,由肉质中轴周围的50~170朵小花聚生构成。一般是基部小花先开,逐步向上开花;同品种及自花不育,故通常菠萝无种子。

(五)果实

菠萝的果实是肉质果,由花序的肉质中轴(果心)和聚生于中轴周围小花的肉质子房、花被、苞片基部等融合发育而成。果实的形状、大小、色泽因品种、植株强弱及果实发育期的温度情况而异。卡因品种果实大而重(1.5~3.0千克/果),果眼大而平浅:菲律宾品种果实较小(0.5~1.5千克/果),果眼深而尖。

(六)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

菠萝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比较强,但更适应于温暖湿润的气候,菠萝栽培区要求年平均气温20~27℃,冬季平均气温高于10℃;菠萝耐旱性较强,雨水过于集中对根系生长不利;光照不足,植株生长势弱,果小品质差,阳光过强时叶片变成红黄色,果实易受日灼;疏松、透气性好、pH值为4.5~6.0的土壤种植菠萝最适宜。

(七)园地生产周期

目前菠萝生产周期主要有5年3造、4年3造、4年2造,个别1.5年1造,最后一造收果后全园耕耙后重新种植。

三、栽培技术

(一)种苗繁殖

1.芽体繁殖

利用老熟菠萝粗壮的顶芽、托芽和吸芽,通过假植培育后作种苗。

2.组织培养繁殖

菠萝组织培养苗一般由专业机构进行培育。组织培养苗适应性强,生长快速、成熟整齐、品质较好。

(二)建园栽植

1.园地选择

园地应选择缓坡丘陵山地,排水良好,pH值为4.5~5.5疏松的酸性土,坡向以西南向为佳,东向次之。

2.种植季节

华南全年均可定植,5~8月是定植的主要季节,充分利用采果后摘下的各种芽体作种苗,且此时各种芽体老熟,高温多湿的气候也适宜定植后的幼苗生根和新叶生长。

3.整地施基肥

(1)耕翻。全园深翻20~30厘米,多犁少耙,保持泥团直径5~8厘米大小的块状,有利好气性的菠萝根系生长良好;土壤过碎,泥土易板结,大雨时泥土溅积到植株心部,妨碍植株新叶的生长发育。

(2)整畦。方式有平畦、垒畦和浅沟畦三种:畦面宽度1.0~1.5米;畦沟宽0.3~0.4米、深0.2~0.25米。不易保水的沙地可开宽度1.0米、深0.30~0.35米的浅沟畦。要求选留一定面积土地作育苗地。

(3)施基肥。整畦时施基肥,施入猪牛粪等优质有机肥20000~2500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750千克/公顷,麸肥750千克/公顷,石灰1000千克/公顷,肥土混匀。

4.栽植技术

(1)定植方式。可选用双行、3行和宽窄畦4行3种方式。

(2)定植密度。卡因品种植45000~60000株/公顷;菲律宾种植60000~75000株/公顷;肥水充足时,密度大,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单果重则下降,抽蕾期、成熟期也晚半个月左右;小行距30~35厘米,株距20~30厘米。

(3)种植方法。种苗要分级分地段种植,中等大小的种苗要健壮,叶肥厚浓绿,叶数8~12张。深耕浅种,以生长点不入土为原则,以免泥土溅入株心。生产上一般按顶芽入土3~4厘米,吸芽入土4~5厘米,大吸芽入土6~8厘米进行浅种:入土后小苗要扶正压实。种后0~40天要查苗补苗。

(三)施肥技术

1.需肥特点

生长结果需钾量最多,氮居中,磷较少,氮、磷、钾三要素适宜比例为(3~4)∶1∶(3~4)。

2.基肥

一般采果后施。施猪牛粪等优质有机肥20000~2500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750千克/公顷、饼肥750千克/公顷。也可用三元复合肥1500千克/公顷代替上述肥料。

3.追肥

(1)壮苗肥。密植园根际施肥不方便时,在施足基肥基础上,每月叶面追肥2次,肥料溶液参考配方为每3000千克水加尿素25千克、硫酸钾25~30千克、硫酸镁2千克、硫酸亚铁2千克、硫酸锌2千克溶解。如果追肥为根际施肥,壮苗肥在定植后20天左右施尿素或碳铵750千克/公顷。

(2)促蕾肥。在定植后5~6个月施复合肥900千克/公顷,促进花芽分化。

(3)壮果催芽肥。在定植后9~10个月施复合肥300千克/公顷;壮芽肥在采果后施尿素250~300千克/公顷、复合肥250千克/公顷。投产菠萝园一年至少施促蕾肥和壮芽肥。

(四)土壤耕作与管理技术

1.除草

新开垦的菠萝园,杂草还比较少,一般一年除草4次左右,第一次在3~4月进行,浅锄轻铲;第二次除草在5~6月进行;第三次除草在正造果采收后即7~8月结合施重肥进行。第四次除草在秋冬季进行。

已投产一年的菠萝地除草可减少至每年2次,一次在5~6月,另一次在秋冬季。但行间和畦面上的零星杂草每月至少拔除1次,以免杂草结籽散落在畦面和行间,造成危害。

2.培土

生长期间的培土,一般在雨后和采果后进行。采果后培土高度要盖过吸芽的基部。防止因雨水冲刷,导致一些根系裸露,使植株早衰和结果后倒伏。在雨后进行轻培土,即将被雨水冲到畦沟的表土培的畦面,盖住裸露的根系。被冲塌的叠畦壁,也应立即修复,等高畦内沟在雨季必须挖通,避免渍水造成菠萝烂根,导致凋萎或心腐。

(五)花果管理技术

1.催花技术

(1)封顶。新种植株营养生长达到催花标准时(“菲律宾”40厘米长的叶片25张、卡因种34张时)即进行催花。当果实谢花后7天左右,顶芽长到5~7厘米高时即进行封顶,具体做法是:一手扶果,另一手四指掌握幼果,扶稳,用大拇指将小顶芽推断。

(2)托芽。果实发育的同时果柄上的托芽也大量萌生,常常影响果实正常发育,严重影响产量。因此,在托芽萌发到3~4厘米长时则分期分批摘除,每次摘除1~2个,摘2~3次;用托芽作繁殖材料,卡因种可采取留近果柄基部2个芽,其余分批摘除。

(3)激素催花。菠萝植株的催花标准是:“菲律宾”品种有长35厘米以上、宽4.5厘米的叶片30张以上,植株重为1.5千克以上;卡因种有长40厘米以上、宽5.5厘米的叶片35张以上,植株重为3.0千克以上。采用乙烯利进行催花,乙烯利的浓度和用量要根据季节气温和品种来决定,一般高温季节宜在阴天或傍晚进行,使用浓度稍低些,如在5~7月“菲律宾”品种一般用乙烯利1500倍液,即1毫升乙烯利对水1.5千克,附加尿素15克,每株灌心20毫升;卡因种则要用1000倍液,即1毫升乙烯利对水1千克,附加尿素10克,每株灌心30毫升。而开春和入秋气温偏低,浓度要高些,如2~4月或8月以后,“菲律宾”品种要用乙烯利1000倍液,每株灌心25毫升;卡因种则需用乙烯利500倍液,每株灌心30毫升。5天后花芽就开始分化,25~28天抽蕾,抽蕾率通常达90%以上,抽蕾和成熟期也比较一致。

2.激素喷果技术

应用植物激素喷果,对菠萝果实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另外,菠萝果实经激素处理后,还可以延长其成熟期。常用来喷果的激素有赤霉素、萘乙酸和萘乙酸钠。

(1)赤霉素喷果。在菠萝上使用浓度为50毫克/千克和70毫克/千克,即1克赤霉素用5毫升酒精溶解后,对水20千克或14.5千克,再加入0.1千克尿素混合拌匀喷果至湿润即可。喷后用草盖果则效果更好。大田生产通常喷2次,第一次在花蕾小花全部谢花时,可用50毫克/千克浓度喷;喷后20天左右再以70毫克/千克浓度喷第二次,可有效促进果实发育。

(2)萘乙酸和萘乙酸钠喷果。通常在开花末期用万分之一浓度喷第一次;隔15~20天再用万分之二浓度喷第二次。每次都应加0.5%的尿素一起喷果,以提高激素的增产效果。应注意,萘乙酸及其钠盐,在浓度超过百万分之五十时,对吸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用时不能将药液喷到或流到叶腋和茎部,更不能喷到中小吸芽上,以免引起早抽蕾,果小,经济效益低。

(3)乙烯利催熟。菠萝生产上常用乙烯利催熟,效果较好,特别是秋、冬果采用乙烯利催熟,不仅使果肉色泽良好,而且还能提早果实成熟,提前加工。同时,果实成熟一致,便于采收,降低生产成本。用乙烯利催熟时的果实成熟度,一般掌握在七成熟时进行。若按抽蕾至催熟时的天数计算,夏果约在100天,秋果110天左右,冬果则需120~130天。催熟过早,品质差,产量下降。

(六)采收与分级

1.采收标准

菠萝果实在成熟过程中,果皮由绿色逐渐转变成草绿色,再转变成成熟时所特有的黄色或橙黄色,有光泽;果肉颜色由白色逐渐转变成淡黄色或黄色,并呈半透明状;果肉逐渐由硬变软,果汁明显增加,糖分提高,并具有浓郁的香味时可采收。

2.采收方法

雨天不宜采果;鲜销果采收时用利刀割断果柄(果柄保留长度2~3厘米),顶芽是否保留则根据销售要求有所选择,收时用利刀割断果柄,留果柄长2~3厘米,除净托芽及苞片。

根据销售要求留顶芽或不留顶芽。不留顶芽,平果顶削去顶芽。采果时要轻采轻放,尽量避免机械损伤。采后要及时调运,如运输不及而暂时堆放,果不宜堆叠过高,以免压伤,上面要用树叶或杂草覆盖,以预防夏季烈日灼伤或冬季冻害。

3.分级

通常按品种、成熟度、果实大小分级。按成熟度可分成加工用、近地鲜销用和远运鲜销用3种;按果实大小分级有利于加工与定价等。

第五节 柑橘生产

一、主要栽培品种

(一)杂柑类

杂柑是两个或多个不同种或类型的柑橘杂交培育而成的新品种。具有果大、无核、质优、丰产、耐贮藏等优良性状;杂柑中主推品种有天草、不知火。

(二)宽皮柑橘类

1.椪柑

椪柑较耐寒耐热,适应性广,所有柑橘产区均可栽培。早熟品种有太田椪柑。中熟品种有中国柑橘研究所选育的新生系3号椪柑和湖南的无核椪柑,是主要的推广品种。晚熟椪柑有岩溪晚芦。

2.温州蜜柑

该品种耐寒不耐热,适宜南方中海拔地区种植,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有宫本、大浦、山川、市文。早熟的兴津、山下红和日南一号。

(三)甜橙类

1.脐橙

主要品种有日本的清家、脐橙4号、丰脐、纽约尔、奈维林娜、华红脐橙、福本、卡拉卡拉、血橙等。

2.夏橙

是柑橘中成熟最晚品种,目前,推广的主要品种有奧灵达,阿尔及尔、卡特和康性尔等。

3.普通甜橙

是我国的主栽品种:北碚447、铜水72-1、江津78-1、红橙、冰糖橙、无核雪柑,是原柑橘换代品种。

(四)柚类

特早熟品种有龙都早香柚,早熟的琯溪蜜柚、新都柚2号,中熟的沙田柚的优系、垫江白柚,晚熟的晚白柚及选系矮晚柚。

(五)金柑、柠檬类

主要品种有金弹、尤里卡、里斯本、美国香水柠檬等。

二、柑橘生物学特性

(一)根系生长

柑橘根系一般少有根毛,主要靠菌根吸收水分和养分。柑橘根系一年内有三次生长高峰期,并且与枝梢呈交错生长。第一次生长高峰期在春梢生长盛期之后出现;第二次生长高峰期在夏梢生长盛期之后出现;第三次生长高峰期在秋梢生长盛期之后出现;直到冬季土温下降后转入休眠状态。

(二)芽、枝生长

1.柑橘的芽

柑橘的芽为复芽,柑橘顶芽有“自枯”现象,因而顶端优势不强,侧芽萌发力强,构成柑橘丛生性强的特点。柑橘的芽,在当年形成,当年即可萌发,一般是春季形成的芽,夏季可以萌发,夏芽能在秋季萌发。如果肥水充足条件下,经人工摘心等处理,还可以提前萌发。

2.柑橘的花芽

大多数品种的花芽为混合芽,芽内既有花原始体,又有枝叶原始体,萌发后先抽枝叶,在所抽的枝上开花结果。

3.柑橘枝梢

(1)柑橘枝梢依发生的时期划分。分为春梢、夏梢、秋梢等。

春梢:一般在2~4月(立春至立夏)发生。萌发较整齐,数量较多。春梢因发育状态不同,有营养枝和结果枝之别。橙类、宽皮柑橘等的结果枝都是春梢。春梢营养枝在幼树和青壮树上能继续抽生夏梢和秋梢,在成年结果树上继续抽梢较少,多成为第二年的结果母枝。

夏梢:一般在5~7月(立夏至立秋)陆续发生,抽梢不整齐,但生长壮旺。幼树发生夏梢较多,可用来培养骨干枝,加速树冠形成,夏梢可以成为良好的结果母枝,但初结果树抽生夏梢会加剧落果,因此,抹除夏芽是减少落果的措施之一。

秋梢:在8~10月(立秋至立冬)发生。枝长度、节间及叶的大小介于春梢和夏梢之间。秋梢是重要的结果母枝,以8月梢为最好,以后随抽发时间推迟,次年开花结果能力愈低,晚秋梢几乎无法利用,反而削弱树势。

(2)柑橘枝梢依枝条的性质划分。可划分为营养枝、结果枝和结果母枝。

营养枝:只有叶芽而无花芽的枝条,称为营养枝。营养枝又分为普通营养枝、徒长枝、纤细枝、弱枝等。

结果母枝:着生混合芽,抽生结果枝,开花结果的枝条称为结果母枝。柑橘结果母枝的种类,有春梢母枝,夏梢母枝、秋梢母枝、春夏梢母枝、春秋梢母枝、夏秋梢母枝和多年生母枝等。

结果枝:直接开花结果的枝条称为结果枝。依其开花习性和叶的着生状况,通常分为4种:有叶花序枝、有叶单花枝、无叶花序枝、无叶单花枝。

(三)花芽分化与开花

1.花芽分化

柑橘具有四季成花的特性;花芽分化的时间,一般是在秋梢停止生长后开始,至第二年春季开花前进行。

促进花芽分化的措施:一是保持树势健壮,秋冬防止落叶;二是开春后及时促发大量健壮的营养枝;三是采果前后及时施肥;提早采果和分期采果,促进恢复树势;四是秋梢停止生长适当断根控水,并进行根外追肥;五是在花芽分化开始前20~30天采用环割、环剥粗枝或采用植物生长抑制剂抑制旺树的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

2.开花

大多数柑橘品种,必须经过授粉受精后才能结果,否则子房不能发育而脱落。但有些品种如脐橙、温州蜜柑、无核柚、南丰蜜橘等,可以不经过授粉受精而结成无核果。

(四)果实发育

(1)坐果

柑橘谢花后由子房膨大发育成为正常果实,生产上称为坐果。柑橘成年结果树,一般柑橘的坐果率只有1%~5%,丰产园可达10%以上。

(2)落花落果

从花蕾至果实发育成熟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花果脱落的现象,称为落花落果。

柑橘落花落果的时期和数量比较集中,一般有以下四次:第一次是落蕾和落花,主要原因是树体营养不良,或冬春气温过低等不良气候,造成花器发育不全引起。第二次是第一次生理落果,一般从谢花后即开始脱落,以1~4周落果量较大,脱落的是微膨大幼果。这次落果数量较多,主要是授粉受精不良引起的。第三次是第二次生理落果,一般是从谢花后5~8周脱落已膨大的小果,一般落果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故又称为6月落果。幼果发育过程中养分供应不足是本次落果的主要原因。第四次是后期落果是在果实已充分膨大或临近成熟时的落果,这次落果对产量的影响是很大的;主要原因是干旱、虫害严重或养分供应不足。

(五)对环境条件要求

一般柑橘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温度15℃的地区;最适温度为23~30℃,≥10℃年积温为4500℃以上;较耐阴,年日照时数为1000~2700小时;需要较湿润的气候,年降水量以1200~2000毫米,在柑橘生长季节,雨量多而均匀;适应性亦较广、紫色土、红黄壤、冲积潮土等都能生长结果。土壤pH值以5.5~6.5为宜。

三、柑橘栽培技术

(一)嫁接育苗

1.常用砧木品种

有枳、红橘、香橙、酸橙、甜橙和酸柚等。

2.常用嫁接方法

春季采用单芽切接或小芽腹接法;秋季采用单芽枝腹接、嫁接成活率较高。

(二)建园种植

1.整理

(1)园地选择。选水源充足又无山洪冲刷或积水的丘陵山地,坡度应在25℃以下,土层深厚、心土结构松软、易透水、透气的沙土壤为佳。若土壤理化性状较差应进行改土。

(2)因地制宜。划分小区,并合理设计园间道路,作业道及排洪系统,防护林的营造,建筑物的安排等进行科学配置规划。

(3)修筑梯田。为保持水土,同时便于管理操作,必须修筑等高水平梯田。梯田的宽度应根据山坡度而定,如20°~25°的台面宽应在3.5~4米,坡度越小,台面越宽。

2.定植

(1)选苗木。要选经过嫁接的一年生良种壮苗,并尽可能带土移植,适当修剪过多的树冠枝条。

(2)挖定植穴。在定植前3个月挖定植穴、深宽0.8米×0.6米,每穴50~100千克或其他禽畜粪,杂草青料并加0.5~1千克石灰,与心土拌匀后回填入穴;为防下沉,回填土应比土面高10~20厘米。

(3)适时定植。定植最适时期为春季2~3月春梢尚未抽发之时。灌水方便的果园,也可在晚秋定植,有利于次年早发。柑橘栽植株行距离依种类品种(系)、砧木、地势、土壤及气候等不同而异。柚类最宽,甜橙次之,宽皮柑橘、柠檬较窄,佛手、金橘最窄。一般丘陵山地土壤瘠薄宜窄,冲积地、平坝地要宽。根据各地栽培经验,各种相橘每亩栽植株数大约如下:柚子30~40株(行株距4米×4米或5米×4米),宽皮柑橘、甜橙40~60株(行株距4米×4米或3米×4米),柠檬60~80株(行株距3米×4米)。

(4)定植方法。在准备好的定植穴开深5~10厘米的定植穴,放入苗后覆土、松紧适度,勿过紧或过松。苗木不能直接栽在肥料上,避免根系与肥接触而“烧”根。

(5)定植后管理。定植后灌足定根水,并立支架以防大风摇动,影响成活并做好树盘覆盖,以保湿。定植后20~30天恢复生长,每半个月施稀薄的腐熟人粪尿一次,以促生长,并经常防治病虫害,统一放梢,培养良好树冠。

(三)幼龄树管理

1.整形修剪

(1)苗木剪顶定干法。在夏季新梢老熟后,离地面20~25厘米处剪顶使其分生主枝;培养矮干多分枝苗木。

(2)抹芽控梢法。在剪顶后新梢萌芽时开始抹除零星早发的新梢,至每株有5~6芽梢时停止抹芽,待新梢长至5~8厘米时选留生长健壮,分布均匀的新梢3~4个作为主枝,其余都抹掉,主枝长过18厘米时短截,让其发新梢,以后依次类推,逐渐培养成圆头形丰产树冠。

2.土壤管理

(1)进行深翻,扩穴。增施有机肥料,如垃圾、作物秸秆及禽畜粪等;幼龄期于行间套种豆科等绿肥作物,并在适当时期将绿肥、秸秆开沟压埋。加快土壤熟化进程,创造有利柑橘生长的水、肥、气、热条件。

(2)树盘。除用绿肥外,还可用作物秸秆、树叶等材料覆盖树盘,可起到保湿、稳定地温、增加有机质等作用。

3.水肥管理

(1)灌水。南方秋冬易发生干旱。当田间持水量的50%以下时便需灌水,可以采取沟灌浸润或全园漫灌或树盘灌水等方法。有条件可建喷灌设施,既节水又增效。

(2)施肥。幼龄树以促进生长扩大树冠为目标,应以氮肥为主,并以少量多次为好。1~3年生的施肥量,年均每株每年可施纯氮0.2~0.5千克,从少到多逐步提高。施用时间可掌握在每次梢抽发之前。

(四)结果树管理

1.树体修剪

春、夏、秋三季都可以进行修剪。常用的修剪方法有短截、疏剪、缩剪、抹芽放梢、疏芽疏梢、拉线整形、摘心、环割环剥、疏花疏果等。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生长结果习性进行修剪。一般树势强,直立的品种,多在树冠上部外围结果,故除修剪内部过密的细弱枝外,树冠外围的枝条应少剪;树势稍弱,树冠内外枝条均可结果的品种(如美国脐橙),以短果枝结果较高,故修剪宜轻,一般以短截为主,以促发较多粗壮短枝(结果母枝)。

(2)按不同枝梢生长结果特性修剪。春梢:生长好的可成为翌年结果母枝或夏秋梢基枝。故修剪应去弱留强,去密留匀。

夏梢:徒长性较强,扰乱树型,且抽发太多会加重生理落果,故应抹除或长至15~20厘米时短截,使之抽生2~3枝秋梢成为结果母枝。

秋梢:生长充实,成为结果母枝百分率高,故不加修剪,但过密者应疏除一部分。冬梢:生长不充实徒耗养分,应及早抹除。

(3)根据植株树势和结果情况采取不同修剪法。对生长正常的稳产树,修剪程度要轻,仅剪除病虫害枝,交叉荫蔽枝,适当控制夏秋梢数量。大龄树,因其结果多,夏秋梢抽生少,则修剪宜轻,以删除为主结合短截的方法。培养生长良好的春夏秋梢成为翌年结果母枝。对小龄树,由于结果少树势强,各次梢都较粗壮,故修剪应较重,采用短截结合疏删,减少次年的花量,为下一年丰产打下基础。

(4)环割环剥。环割是用利刀呈环状切破枝、干皮层的技术。环剥是用利刀在枝干上对切两刀环圈状割口,并剥去这一带状皮层的一种技术。在柑橘生产上应用环割环剥技术,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种:

①秋季(8月下旬至9月中旬)环割促进花芽分化。

②花期(初花期至谢花期)环割或环剥减少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

③夏季环割或环剥促进果实转色,提高含糖量和可溶性固形物,降低含酸量,增进品质。环割圈数为1~3圈,环剥宽度为0.2~0.5厘米。主要处理对象是生长势强,无花或少花,落花落果严重而低产的品种品系、幼旺树和初结果树。

2.水肥管理

(1)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其比例以3 ∶1为适当。要根据柑橘生长结果的需要和各种肥料的性质,合理搭配使用。一般柑橘对氮磷钾三要素需要量的比例为1∶0.5∶0.7。此外还应补充缺乏的微量元素。

(2)施肥时期和施肥量。成年结果树栽培目的在于促进多抽梢,多结果,并保持梢果平衡,达到丰产优质。施肥主要抓4个时期。

①春芽萌发期施用促梢壮花肥,以氮为主,配合磷、钾,施用量占全年20%,具体是每亩人粪尿1500千克,尿素7.5千克。

②幼果生长期施保果肥,以氮为主,配合磷肥,占全年施肥量10%。

③秋梢期施壮梢壮果肥:以速效与迟效肥结合,即每亩施优质人粪尿1500~2000千克,加腐熟饼肥50千克,加尿素10千克。肥量占全年35%,在新梢自剪后,根外追肥二次。

④采果前后施基肥,仍以速效与迟效肥结合,肥量占全年35%。以厩肥计算,每亩施3000~4000千克,并结合施石灰50~100千克。

(3)采收。柑橘宜适期采收,否则,不仅影响当年产量、果实的品质、耐性及抗病性,也影响树势恢复、花芽分化和翌年的产量。

柑橘过早采收的不良影响有:果实品质差。果实的转色成熟过程是着色、增糖降酸的过程。若采收过早,必然是果小,着色不良,果汁中糖少酸多,风味酸淡。把未熟果作为商品销售,会严重影响信誉。产量降低。因果实成熟前,果重仍在继续增加,过早采收会影响单果重而减产。柑橘过迟采收,也会带来不良影响:降低品质。如温州蜜柑、红橘等过迟采收,果实过分成熟,容易造成浮皮果(发泡),风味变淡;不耐贮运。甜橙过分成熟,易发生油斑病,果肉组织松软,易腐烂,不耐运。增加落果。果实过分成熟,果柄形成离层,会增加采前落果而减产。影响翌年产量。过迟采收,会影响树势的恢复和花芽的形成,导致次年减产。

柑橘果皮的油胞层是保护层,组织脆嫩,容易受机械损伤,破坏油胞层,容易遭受绿霉病、蒂腐病、黑腐病等病菌侵入,导致果实腐烂,降低贮藏和运输性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必须进行细致采收。

第六节 葡萄生产技术

葡萄原产黑海、里海和地中海沿岸,有5000年的栽培历史。葡萄具有早果丰产、优质高效、适应性强等栽培特点,可以采用露地生产、设施栽培、盆栽造型及庭院绿化等多种形式。

一、品种选择

(一)苗木选择

苗木要求根系发达完好,无根瘤病和根结线虫病;苗木芽体饱满,有3个以上的饱满芽;粗度(根茎处)0.8厘米以上,嫁接口(嫁接苗)愈合良好;无枝干病害。建议采用脱毒苗木。

(二)品种选择

根据气候特点、土壤特点,结合品种的类型、成熟期、品质、耐贮运性、抗逆性等制订品种规划方案,同时,考虑市场、交通、消费和社会经济等综合因素。主要品种包括四倍玫香、兴华一号、青提、京秀等早熟品种和红地球、皇家秋天等中、晚熟品种。

(三)架式选择

埋土防寒地区多以棚架、小棚架和自由扇形篱架为主。不埋土防寒地区的优势架式有棚架、小棚架、单干双臂篱架和“高宽垂”T形架。

二、葡萄周年生产管理技术

(一)树液流动期

(1)去绑绳、坚固或换铁丝。在出土上架之前,对葡萄架进行整理。彻底清除前一年的绑缚材料。对倾斜、松动的立柱必须扶正、埋实。及时补设锈断铁丝,用紧线器拉紧固定好拉线,为上架做准备。

(2)及时出土、松蔓上架。一般在当地山桃初花期或杏栽培品种的花蕾显著膨大期,对葡萄及时出土或撤除防寒物,枝蔓上架。出土时要求尽量少伤枝蔓。出土后应将主蔓基部的松土掏干净,然后修整好畦面。

(3)扒翘皮、刮病斑。在上架前应扒或刮掉老蔓上的翘皮和病斑,将刮下的病体收集好带出果园烧毁,以消灭越冬病原和虫卵,伤口可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涂抹,消毒保护。

(4)清园。消除冬季修剪遗留的残枝败叶、杂草、绑缚物等。

(5)土、肥、水管理。结合施“催芽肥”,视情况可对全园进行浅翻耕,深度一般为15~20厘米。也可通过开施肥沟,达到疏松土壤的目的。还可进行园地地面覆盖地膜、秸秆、稻草等。芽萌动前追施尿素、腐熟人粪尿、碳酸氢铵等,配合少量的磷、钾肥,使用量占全年的10%~15%。可在萌芽前、后各灌水一次。萌芽前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助杀剂1000倍液,防治白粉病、介壳虫及其他越冬病虫菌源。萌芽后展叶前喷布0.5~2波美度石硫合剂消除结果母枝上残存的越冬病虫害。

(二)萌芽与新梢生长期

(1)抹芽调整。在葡萄芽萌发后尚未展叶前,按照“去弱留壮、去晚留早、去密留单、去外留近、去夹留顺”的原则,抹去瘦弱芽、晚萌芽、多余芽及位置不当的芽,留下壮芽。抹芽宜早不宜迟,一般分2~3次进行,每次间隔为3~5天。

(2)定梢定果、引缚固定。定梢是抹芽的继续,当新梢长到15~20厘米时能辨别有无花序,可分清新梢强弱时进行。一般壮枝留1~2个花序,中庸枝留1个花序,延长枝及细弱枝不留花序。定梢定果后应及时布置架面引绑固定,防止风折。

(3)新梢摘心、去卷须。开花前7天左右至初花期对结果枝进行摘心,随枝梢生长及时去除卷须,新梢长到40~50厘米时进行引导和绑缚,整理架面,并及时处理副梢。

(4)土肥水管理。及时补充“花前肥水”。每公顷可施氮磷钾复合肥225~300千克,最迟在花前1周施入,追肥后灌水。及时中耕除草。中耕深度一般为5~10厘米,里浅外深,尽量避免伤害根系。缺锌或缺硼严重的果园,在花前2~3周,应每隔1周叶片追施锌肥或硼肥,以利正常开花受精和幼果发育。葡萄是喜钾植物,定期喷施0.3%尿素加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可促进幼叶等正常生长发育。

(5)病虫害防治。开花前主要防治对象是葡萄穗轴褐枯病、灰霉病、霜霉病、黑痘病、白粉病等病害及绿盲蝽、瘿螨等虫害。

(三)开花期

(1)花期放蜂。花期放蜂可有效提高坐果率,对授粉不良的品种和雌雄花品种尤为重要。

(2)整理架面。开花前后进行夏剪时,进一步整理和绑缚新梢。随时去除所有新发生的卷须。

(3)花期喷硼。落花落果严重的品种,在开花前两周喷0.3%的硼砂,隔1周再喷一次,可提高坐果率。

(四)浆果生长膨大期

(1)架面整理。继续加强架面整理,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防止果实日灼。

(2)疏果、套袋。一般在盛花后15~25天疏果,最迟不能迟于30~35天。疏果完成后尽早套袋。

(3)环割或环剥。一般在结果枝或结果母枝上进行环割和环剥效果好。位置应放在花穗以下节间内进行。环割的间距为3厘米左右。环剥宽度3~6毫米。并用杀菌剂涂抹伤口后,再用黑色塑料薄膜包扎。

(4)土肥水管理。花后4~8天追施“壮果肥”,每亩施饼肥60~100千克、尿素15千克、钾肥10千克效果较好。施肥后灌水。着色期前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以促进果实和枝梢成熟。果粒开始膨大后,每10天喷1次3%~5%的草木灰和0.5%~2%的磷肥浸出液,或0.1%~0.3%的尿素,或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连续喷施3~4次,对提高果实品质有明显作用。还可喷钙、锰、锌等微肥。同时,及时中耕,深度5~10厘米。如果葡萄行间种苜蓿、草木樨、三叶草等,必须适时进行割埋处理,以保证枝蔓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5)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枝叶正常生长。重点防治黑痘病、霜霉病、褐斑病、炭疽病、白粉病、蛾类、叶蝉、十星叶甲、透翅蛾等。进入6月之后,是葡萄霜霉病的高发期,也是炭疽病、白腐病等的感染时期,可间隔15~20天用杀菌药剂交替使用防治。

(五)浆果成熟期

(1)熟前追肥。在晚熟品种成熟前,要控氮肥,增磷、钾肥。可在开始着色期每亩施磷肥50千克、钾肥30千克,浅沟或穴施均可,施肥后覆土灌水,然后中耕保墒。同时,喷2~3次0.2%~0.3%的磷酸二氢钾或1%~3%过磷酸钙溶液以提高品质,连续喷2~3次氨基酸钙以提高耐贮运性。

(2)控制水分。中、晚熟品种此期应控制灌水。若遇连续干旱天气,应适当灌水。对果实已采收的早熟品种,在采后及时灌水。降雨较多时,山地果园注意蓄水,平地果园做好排水工作。

(3)去袋增色。无色品种不去袋,采收时连同果袋一同摘下。有色品种可在采收前10天左右将袋下部撕开,以增加果实受光,促进良好着色。另外,也可以通过分批摘袋的方式来达到分期采收的目的。若使用的纸袋透光度较高,能够满足着色的要求,也可不摘袋,以生产洁净无污染的果品。去袋后适当疏掉遮光的枝蔓和叶片,促进果实着色和新梢成熟。

(4)架面管理。及时处理结果枝、营养枝上的副梢,促进成熟,并继续绑蔓,防止风害。

(5)防治病虫鸟害。重点防治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褐斑病。需特别注意下部果穗发生白腐病。应交替使用杀菌剂。对于一些糖分含量高、颜色鲜艳的品种,如京秀等易受鸟害,必要时可张网保护。成熟时遇雨易裂果品种可进行避雨栽培,防止裂果、染病。

(6)葡萄采收。鲜食品种主要依据生理成熟状况确定采收期,其标志是有色品种充分表现出该品种固有的色泽,无色品种呈黄色或白绿色,果粒透明状。同时,大多数品种果粒变软而有弹性,达到该品种的含糖量和风味时即可采收。外销或贮藏的可适当早采;酿造品种一般根据不同酒类所要求的含糖量采收,当该品种果实达到酿酒所需要的含糖指标、色泽风味即可采收;制汁、制干品种要求含糖量达到最高时采收。鲜食葡萄采收前10~15天停止灌水。选择每日清晨或傍晚时采收,同时,尽量留长穗轴,便于包装时拎提果穗,亦尽量不擦掉果粉。采收时用手指捏住穗梗,用采果剪紧靠枝条剪断,随即装入果筐。采下的葡萄放在阴凉通风处,及时进行分级、包装、贮运或加工、销售。

(六)新梢成熟及落叶期

(1)保护叶片,防止枝蔓徒长。

(2)深翻改土、秋施基肥。葡萄定植后的最初几年应结合深施基肥进行深翻改土。一般深翻50~60厘米。通常用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并加入少量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等速效性肥料,在葡萄采收后及早施入。基肥施用量占全年总施肥量的50%~60%。基肥常采用沟施。

(3)灌水。深翻及施基肥后立即浇透水,使土壤与根系密切接合,促进肥料分解。

(七)休眠期

(1)冬季修剪。冬季修剪应在葡萄正常落叶之后2~3周内进行。但北方,由于秋天霜冻来得早,葡萄叶片来不及自然脱落便受冻干枯脱落,需及时修剪以确保土壤结冻以前进行埋土防寒。

(2)清园、消毒。清除葡萄园内的枯枝、落叶、僵果,集中深埋或销毁。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菌源。

(3)越冬防寒。华北地区葡萄需要防寒越冬。在当地土壤封冻前15天开始埋土。埋土方式与厚度取决于当地气候条件。

(4)灌水。在土壤封冻前要灌1次封冻水,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减少表土层的温度变幅,提高根系的抗寒性。

第七节 芒果生产

一、主要栽培品种

(一)早熟种

台农一号、青皮芒、水英达、鸡蛋芒(粤西一号)、白玉象牙。

(二)中熟种

金煌芒、红象牙芒、玉文芒6号、贵妃、黄金煌、紫花芒(又名农院3号)、象牙22号、金穗芒、桂热10号、金兴、桂热120、吕宋、田阳香芒、串芒、象牙芒、红金煌芒。

(三)迟熟种

桂七芒、凯特芒、红苹芒、印度一号、桂香芒。

二、生长结果习性

(一)根系

芒果的主根发达、侧根少,生长较深。根的生长一年中有两次高峰期,第一次在果实采收后到秋梢萌芽前,第二次在秋梢停止生长后到冬季低温来临前。

(二)开花结果习性

1.结果母枝

芒果树在8~10月抽生的秋梢和11月上中旬抽生的早冬梢是次年主要的结果母枝。

2.花芽分化的时期

早中熟品种在11~12月,晚熟品种在1~2月,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花芽分化期因气候的差异可能相差15~25天。

3.花和开花期

顶生或腋生的圆锥状花序;花型有雄花和两性花两种,雄花量大,两性花量少,雄花子房退化。

早中熟品种的开花期在11月至次年2月,晚熟品种如栽培管理适宜开花期在3~5月。

花期授粉:芒果是典型的虫媒花植物,传粉主要昆虫是蝇类,因此,花期要在果园采取措施吸引蝇类。

4.果实生长与成熟期

果实生长期110~150天。

华南地区主栽的早熟品种一般成熟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中熟品种一般成熟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晚熟品种成熟期大多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芒果适宜的年平均气温在20~24℃。临界低温-3℃范围内生长;芒果耐湿、耐旱,但花期如阴雨连绵则不利花朵的授粉受精;芒果生长结果良好要求充足的光照;pH值为5.5~7.0的各种类型土壤均可栽植芒果。

三、栽培技术

(一)种苗繁育

(1)常用砧木。一般选用土芒、扁桃(柳叶芒)的实生苗。

(2)常用嫁接方法。单芽枝腹接、切接。

(二)建园栽植

1.园地选择及整理

一般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丘陵坡地建园。采用等高定点开坑或按等高线开垦成简易梯田后定点开坑。坑直径1米、深0.8米;在定植前2个月左右挖好,坑底填入绿肥或草皮20千克、厩肥30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及石灰0.5千克混合堆沤,使之在定植前腐解沉实。

2.种植时期

一般选择春植(3~4月)和秋植(9~10月)。以选择在春季进行为佳,其次是秋植,此时雨水少,气候干燥,必须注意淋水。

3.定植规格

定植规格可依据园地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确定,一般株行距(3~5)米×(4~6)米;每亩栽22~55株;配置授粉树。

4.栽植后管理

(1)浇足定根水,并覆盖杂草在树盘。

(2)在苗旁宜用竹子或树枝支撑果苗,以防风吹摇动伤根而影响成活。

(三)幼龄树的管理

1.土壤管理

丘陵坡地果园一般土质较瘦瘠,种后的第二年起应在每年进行深翻改土。方法是沿树冠滴水线开环状沟,沟深40厘米,沟宽30厘米,用绿肥或猪牛粪等农家肥与土壤混合或分层压埋于沟中,改良土壤。并适当撒施石灰中和土壤酸性。

2.肥水管理

幼苗定植成活后一个月施水肥,可淋施10%腐熟麸水,或1%~2%的复合肥加0.5%尿素,兑水淋施,每株施3~5千克水肥。每隔1~2个月施一次,以后在雨后每株撒施复合肥50克,第二年增加到75~100克。

3.树体管理

幼树整形修剪原则上采取轻剪,加速生长,加快分枝,尽快扩大树冠,提早成型。修剪可在每次新梢萌发前进行,培养主干高30~50厘米,树冠矮生,有2~3条主枝的矮生、主枝和侧枝紧凑并向四周均匀分布的自然圆头形或疏散分层形疏树冠。新梢转绿后再适当短截,并结合采用拉枝、吊枝、撑开等方法调整分枝角度。

4.防虫保梢护梢

为害新梢的主要病虫有芒果尾夜蛾、尺蠖、金龟子,要勤检查,及时防治。

(四)结果树的管理

1.周年施肥时期和用量

(1)花前肥。在2月上中旬施,氮、磷、钾配合。一般施复合肥0.5~1.5千克/株;如干旱结合灌水施肥。

(2)壮果肥。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谢花后施肥。施速效氮肥和钾肥各0.5~1.0千克/株,花量小的植株可不施氮肥。

(3)采果肥。在8~9月采果后施,以氮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施速效氮肥0.5~1.0千克/株加复合肥0.5~1.0千克/株。10月中旬结合灌水追施速尿素促进晚秋梢和早冬梢萌芽;可起到延迟次年花期的效果。

(4)基肥。在8~9月结合采果肥与基肥同时施入。结合深翻改土进行,沿树冠滴水线开环状沟,沟深40厘米,沟宽30厘米,基肥以厩肥、堆肥、绿肥等有机肥为主,施30~50千克/株、磷肥1.0~1.5千克/株。

2.结果母枝的培养

一般直径在0.7~0.9厘米的结果母枝易成花且坐果率高,过粗的不易成花,过小的易成花但坐果难。

通过两次修剪来培养结果母枝:第一次在8月下旬前完成采果后的修剪;第二次在10月中旬全园灌水并施少量尿素或其他速效性氮肥,促使全园在10下旬到11月上旬有60%以上的枝梢萌芽。第二次在萌发的秋梢长到5~10厘米时进行,此时疏剪过密、过弱或过强的新梢,每剪口留梢2~3条,促使选留的新梢生长壮实,在12月中下旬老熟,顺利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开始抽生花穗。

3.花期调整技术

由于早春低温阴雨对芒果的授粉受精的危害较大,必须避开此时开花,因此,必须进行花期调整,主要方法如下:

(1)人工摘除早花穗。生产上将2月中旬前抽生的花穗视为早花,一般都要控制。紫花芒等一些品种的花序再生能力强,可通过摘除早期抽生的顶生花穗,促进腋芽进行花芽分化,可推迟花期15~20天,避开3月低温阴雨天气对开花的影响。

(2)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在合适时段叶面喷雾(试用参考浓度800~2000毫克/升),可延迟花期10天左右,1~2月早抽生的花穗人工摘除后每隔7~10天喷一次多效唑(试用参考浓度400~800毫克/升),喷1~2次可延迟花期30天左右。

(3)树体管理。分为采果后修剪和果实生长期修剪。

(4)采果后修剪。结果树的修剪一般在采果后10~15天进行,不宜延迟到9月下旬以后才修剪。初结果树修剪量小。成年结果树要疏剪顶生和外围的过密枝、衰老弱枝、下垂枝、病虫害枝、卡古枝回缩树冠之问的交叉枝;短截过长营养枝和结果母枝,保证树冠通风透光。

(5)果实生长期修剪。为提高果实品质,要保证树冠通风透光,6月上中旬疏剪挂果部位中上部的营养枝,疏剪遮盖果实的枝叶和果实旁“老鼠尾”状的花穗残梗;每果穗选留果实2~3个,其余的疏除。剪除影响主枝生长的辅助枝,着生位置不当的重叠枝、交叉枝以及病虫枝、徒长枝,剪掉过长、过旺枝,促进有效分枝生长。

(五)果实套袋技术

1.纸袋的选择

芒果套袋一般根据品种果实的大小,选用相应规格且质量好的芒果专用纸袋进行果实套袋。

2.套袋时期

芒果一般在谢花后35~45天,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时进行(像鸡蛋大小)。华南地区一般要求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雨季来临之前进行,套袋时间过早,由于果柄幼嫩,易受损伤而影响以后果实的生长,同时由于果实太小,不易确定果实的形状是否端正,或因生理落果而影响套袋的成功率。套袋过晚,果实过大增加了套袋的难度,易将果实套落,同时,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套袋应选在晴天进行。

3.芒果套袋的方法

(1)套袋前的准备。套袋前修剪,疏除病虫枝、交叉枝,并起先疏果,并剪去落果果梗;再用1∶1∶100的波尔多液、800倍施保克或500倍大生等杀菌剂喷施果面。果面干后套袋,要求当天喷药当天套完。

(2)套袋操作。套袋前先将整捆果袋放在潮湿处,让它们返潮、柔韧,以便于使用,套袋时先将纸袋撑开,并用手将底部拍打一下,使之膨胀起来,然后,用左手两指夹着果柄,右手拿着纸袋,将幼果套入袋内,袋口按顺序向中部折叠,最后弯折封口铁丝,将袋口绑紧于果柄的上部,使果实在袋内悬空,防止袋纸贴近果皮造成摩擦伤或日灼。

(六)果实采收

1.果实成熟度确定

果实已不再长大,果实两肩浑圆,果皮颜色变暗;切开果实,种壳变硬,果肉浅黄色;果实放在水中出现半下沉或下沉现象,即表明果实进入成熟阶段。

2.采收方法

一般采用人工采收。适宜时间为上午9时至下午3时。采收时工人应戴手套,采用“一果两剪”的方法,即第1剪留果柄长约5厘米;第2剪留果柄长约0.5厘米。树冠矮小的树应单果采收。要留果梗2~3厘米剪果,以免剪口近蒂部传染病菌。高大的芒果树难以做到精细采收,适宜方法是用顶端绑着网袋和钩刀的长竹竿,将果钩入网袋。作业要轻拿轻放,小心搬运,力求不损伤果皮,不弄断果柄,倒放或平放于阴凉处,尽快作采后处理。

3.芒果采后处理

芒果采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及时进行防腐处理、激素应用、适当包装和低温贮运等技术处理以保证其商品性。

第八节 荔枝生产

一、主要栽培品种

(一)早熟型

三月红、白蜡、冰糖荔、水东黑叶等。

(二)中熟型

禾荔、黑叶、钦州红荔、糯米荔大造等。

(三)迟熟型

灵山香荔、桂味、糯米糍等。

二、生物学特性

(一)根系生长

由主根、侧根、须根及根毛组成。荔枝根系可与真菌共生,形成内生菌根。

荔枝根系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周年生长。根系全年有3次生长高峰期:第一次是盛花后至夏梢萌发前,对生理落果有较大影响;第二次生长高峰在7~8月,这时果实已采收,适合根系生长,对培养壮健的秋梢起着重要作用,第三次生长高峰在9~10月,此时秋梢正生长或老熟。个别年份11月气温高,雨水充足,每次根系生长来一次高峰后,接着便是地上部的枝叶生长高峰期,栽培上常通过促根促梢生长,断根抑新(冬)梢。

(二)枝梢生长

荔枝为常绿乔木,多年生,高为5~20米。主干直立粗壮,分枝多,形成圆头或半圆头树冠;树皮光滑,灰褐或黑褐色,纹理密致,呈棕红色,颜色深浅因品种、树龄不同而异。

荔枝的新梢多从枝梢的顶端及其下2~3个芽抽出,一年中新梢抽生的次数,因树龄、树势、品种和外界条件而定。未结果的幼年树一年可抽生5~7次梢,一般春梢抽1次(2~4月),夏梢抽1~2次(5~7月),秋梢抽2~3次(7~10月),冬梢抽一次(11~12月);中年树在肥水充足条件下,可抽新梢3~5次;老年树一般在采果后抽1~2次新梢,每次新梢从抽出至成熟一般需35~70天。荔枝抽生枝条和开花结果的关系:荔枝的结果树,春梢、夏梢的抽生影响花质,引起落果;冬梢的萌发不利于花芽分化,导致无花无果;秋梢是结果母枝,应尽量培育其粗壮,而春、夏、冬梢则应采取农业和化学调控技术加以控制或杀死。在枝条修剪上,应剪除阴枝、弱枝、病虫枝,以有利于秋梢抽出和生长壮健为标准。

(三)花的生长

荔枝的花顶生或侧生,聚伞状圆锥花序,花序大多数由上年生秋梢顶芽及靠近顶芽几个腋芽抽出。花序长15~20厘米,每花序的花数一般为300~400朵。荔枝小花淡黄绿色,无花瓣,花盘上有蜜腺能分泌蜜糖,吸引昆虫传粉。包括4种类型:雌花、雄花、两性花及变态花,只有雌花能正常结果。在同一花序中往往出现雌雄异熟现象,造成坐果率较低。

(四)果实

荔枝果实由果柄、果蒂、果皮、果肉(假种皮)及种子等五部分组成。果实发育成熟分3个阶段,即胚、果皮和种皮发育阶段,子叶迅速生长阶段,果肉迅速生长和果实成熟阶段。

(五)对环境条件要求

荔枝栽培适宜在年平均温度18~20℃的地区,一月平均温度10~17℃,绝对温度-2℃以上为宜。年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花期、小果期少雨。荔枝生长旺盛期和采果前,应无风害。

对山地红壤、黄壤、平地沙壤、黏土、冲积土适应性较强。

三、栽培技术

(一)育苗技术

一般采用空中压条和嫁接。嫁接一般选用当地酸荔枝作糯米糍、妃子笑、大红袍的砧木。在4~5月进行嫁接。嫁接速度是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

(二)建园栽植

1.园地选择

一般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山坳谷地或山地建园。

2.种植时期

一般选择春植(2~5月)和秋植(9~10月)。以选择在春季进行为佳,因为此时气温逐渐回升,雨水充足,日照又不太强,有利于苗木发根萌芽,成活率较高。其次是秋植,此时雨水少,气候干燥,必须注意淋水。

3.定植密度

定植规格可依据园地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确定,一般株行距(4~5)米×(5~6)米;每亩栽22~55株;配置授粉树。

4.开大穴、改土

在定植前2个月左右挖好深宽各0.8~1米的定植穴,穴底填入绿肥或草皮20千克、厩肥30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及石灰0.5千克混合堆沤,使之在定植前腐解沉实。

5.栽植后管理

(1)保持土壤湿润,在定植1个月内,晴旱天气要经常淋水,一般3~7天淋一次。雨多时要注意排除树盘积水,特别要注意因穴土下沉而造成的植穴内积水。

(2)在风大的地方宜用竹子或树枝支撑果苗,以防风吹摇动伤根而影响成活。

(3)植后30天,可检查植株成活情况,未成活的及时补种。

(三)幼龄树的管理

1.土壤管理

山地果园一般土质较瘦瘠,从植后的第二年起要逐年深翻改土。方法是沿原植穴外围开环状沟或长方形沟,沟深50~60厘米,用绿肥或猪牛粪等农家肥与土壤混合或分层压埋于沟中,并适当撒施石灰中和土壤酸性;平地果园还可采用逐年客土或培土的方法,加厚土层,施入腐熟有机质肥料,改良土壤。

2.肥水管理

定植后1个月即可施肥,以水肥为主,勤施薄施。一般分2~3次施肥,即在枝梢顶芽萌动时、新叶由红转绿时和新梢转绿后各施1次。第1次可淋施10%~30%腐熟麸水,或1%~2%的复合肥加0.5%尿素,对水淋施,每株浇3~5千克。以后在雨后每株撒施复合肥20~25克,尿素10~20克。

3.树体管理

幼龄树修剪以轻剪为主,多采用短截、摘心、疏梢、拉枝等方法,要求培养主干高30~50厘米,树冠矮生,有3~4条主枝的矮生、主枝和侧枝紧凑并向四周均勾分布的半圆头形树冠。修剪可在每次新梢萌发前进行,轻微剪去交叉枝、过密枝和弱小的枝条,并结合采用拉枝、吊枝、撑开等方法调整分枝角度。

4.防虫保梢护梢

为害新梢的主要病虫有卷叶虫、尺蠖、金龟子、蒂蛀虫、瘿蚊、蓟马等,要勤检查,及时防治,喷药防治病虫时可结合根外追肥促梢、壮梢。

(四)结果树的管理

1.土壤管理

(1)中耕除草。每年中耕除草2~3次。第一次在采果前或采果后结合施肥进行,可促发新梢、加速树势恢复,宜浅耕约10~15厘米。第二次在秋梢老熟后进行,深可15~20厘米,以切断部分吸收根、减少根群吸水能力、利于抑制冬梢萌发。第三次在开花前约一个月进行,宜浅,深约10厘米。可疏松土层、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吸收。

(2)培土客土。在秋、冬季结合清园进行。于树冠下土面培泥,厚6~10厘米。切忌堆积过厚,以防生根和土层积水缺氧伤根。

(3)深翻改土。于树冠外围土层挖沟,深0~70厘米,分层压入杂草、绿肥、垃圾,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根群生长。

2.灌溉

水分是荔枝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在抽梢的时候,施肥往往要结合灌溉,以促进根系的吸收,但在控梢的季节,不仅要控制水分的供应,而且还要通过翻土来达到制水的目的,因为控制水分的供应,可以使枝梢生长缓慢或停止,以利于花芽分化。在1~2月份,花芽形态分化期,若遇干旱,要灌水促花芽抽出。

3.修剪清园

(1)修剪。采果时要一果两剪,先把果穗连同结果枝基部、甚至结果母枝下面的枝梢基部一起剪下,然后才剪下果穗。果穗下面的枝梢回缩多长,取决于结果母枝枝梢生长的好坏,生长好的回缩短些,生长差的回缩长些。采果施肥后立即进行修剪,剪去病虫枝、荫蔽枝、交叉枝、重叠枝、回缩衰退枝。修剪后,荔枝留枝梢20~25条为宜。

(2)清园。修剪后在树冠滴水线下挖两个长1米,深、宽各30~40厘米的坑,把修剪下来的枝叶和园内杂草埋入坑底,然后撒石灰0.5千克,上层用猪粪5~10千克、生物有机肥3~5千克、钙镁磷肥0.5~1千克拌表土将坑填至高出地面10~15厘米,最后在地面撒石灰粉消毒。

(3)杀虫。全园全面喷一次农药防治病虫害。可用25%杀虫双500倍,加64%杀毒矾600倍,也可用40%乐斯本1000倍或农地乐1000~1500倍,加90%乙膦铝500倍。

(4)衰弱树更新。视衰退程度进行回缩修剪。衰退程度轻的剪除衰弱枝,平施肥料;衰退程度重的要回缩到较大的侧枝甚至主枝,同时进行根系更新,重施有机肥。

4.秋梢管理

(1)采果前肥。约在采果前7~10天施下,作用是采果后加快恢复树势、促发秋梢、培养壮健结果母枝、奠定翌年丰产基础,此期以氮为主,磷、钾配合,氮施用量占全年施肥量45%~55%,磷、钾占30%~40%。应重视有机肥的使用,在秋季采果后和末春初施入。荔枝以土壤施肥为主,并根据各物候期的实际需要,辅以叶面喷肥。如用0.3%~0.4%尿素,0.3%~0.4%磷酸二氢钾,0.03%~0.05%复合型核苷酸,0.05%~0.1%硼酸,0.02%~0.05%硼砂,0.3%~0.5%硫酸镁。

(2)适时放梢。健壮的秋梢是荔枝龙眼优良的结果母枝。通过科学的肥水管理,合理留果,修剪疏芽等综合措施,培养健壮的结果母枝。严格掌握放梢时间,使结果母枝能适时抽出,适时老熟,正常进入花芽分化。要根据不同品种、树龄、树势、挂果量、管理水平和气候特点,灵活安排采后留梢时间及次数。一般适龄树留梢二次,以秋梢作结果母枝;壮龄树留一次秋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较适宜的荔枝结果母枝抽生时间是:早熟品种黑叶、香荔、糯米荔、桂味在9月中下旬;妃子笑和迟熟品种禾荔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3)及时防治病虫害。荔枝秋季病虫害较多,主要有樁象、爻纹细蛾、卷叶蛾、瘦螨(毛毡病)、瘿蚊、天牛、金龟子等。要根据气候情况和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适时合理用药,以后隔7~10天喷一次,每梢喷药2~4次。药剂可选用52.25%农地乐1000~1500倍,48%乐斯本1000倍。

5.控冬梢促花技术

常用的控梢促花技术除上述培养适时健壮的秋梢外还可采取断根、环割、环剥、摘除冬梢、喷施生长抑制剂等方法。

(1)断根。在末次梢充分老熟后,结合施基肥,在树冠滴水线外挖浅沟压绿或施入有机肥,如果树势较旺,估计可能抽出冬梢的,可在整个树盘翻土锄断细根。

(2)环割。多用于青壮年树,一般在11~12月进行,最好在直径6~10厘米的大枝上环割,不要割树干,同时要注意掌握环割的深度,以刚达到木质部为准。

(3)螺旋形环剥。对壮旺幼年结果树,可以使用螺旋形环剥。在末次梢老熟时可使用剥口宽0.2~0.3厘米的环剥刀环剥1~1.5圈,深度以刚达到木质部为准,环剥部位从离地面25厘米以上8~10厘米粗的主干、主枝或分枝。

(4)使用化学调控技术。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控梢促花,目前生产上采用的“荔枝专用促花剂”和“花果灵”等荔枝生长调节剂,经过多年多地区大面积使用,对提高荔枝花的质量,缩短花穗,提高雌花雄花的比例,提高坐果率和产量,均取得较显著效果。

6.壮花保花技术

(1)施壮花肥。壮花肥一般在花穗抽出见到花蕾时施用(又称见花施肥)。施肥量视成花量及树势而定,一般每结果50千克的树面,施复合肥1千克加尿素0.2~0.5千克,或施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各0.5千克。另外,在开花前20天左右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或绿旺1号(高钾)1000倍加0.05%的硼砂,可促进花穗发育。

(2)合理控穗。生产实践表明,一般抽生早的花穗以及过长的花穗花质差,雌花比例少,坐果率低,特别是花穗大的品种(如妃子笑),要合理调节和控制花量,以提高坐果率。

①人工短截花穗。短截花穗可减少花量,提高花质。花穗短截的轻重要视品种而定,对花穗再生能力强、易抽二次花穗的品种如妃子笑、三月红可重些。

②用于控穗的药物有荔枝丰产素、乙烯利等控制花穗。

(3)防治病虫害。为害荔枝花穗的主要病虫害有荔枝樁象、荔枝瘿螨、尺蠖、蚜虫及荔枝霜疫霉病。可用乐斯本、克螨特、吡虫啉、灭百可、蚜力克和瑞毒霉锰锌、杀毒矾、大生M-45、甲霜灵等药物防治。

7.开花期管理

(1)放蜂授粉。一般要求每3~5亩放一箱蜂。

(2)人工补助授粉。常用的人工辅助授粉方法是:用湿毛巾在刚开放的雄花花穗上来回轻轻摇动,收集花粉,然后将毛巾置于清水中,反复多次,使花粉悬浮液呈淡黄色的混浊液,即喷洒到雌花上。人工授粉注意事项:一是应选择气温在16℃以上的晴天进行;二是配制的花粉液放置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否则花粉失去活力,影响授粉效果。

8.保果技术

(1)施壮果肥。谢花后10~15天施壮果肥,作用是及时补充开花时的消耗、保证果实生长发育所需养分、减少第二次生理落果、促进果实增大、并避免树体养分的过度消耗、为秋梢萌发打下良好基础,此次以钾为主,氮磷配合,钾约占全年施肥量40%~50%,氮、磷占30%~40%。要注意根外追肥。

(2)环割。对生长壮旺的树进行,雌花谢花后10~15天开始割,在4~6厘米粗的大枝上进行,割一圈,深至木质部。弱树不割。

(3)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实绿豆大时用20毫克/升赤霉素保果。

(4)加强水分管理。干旱时要灌水,高温、日照强时,要对树冠喷水,雨多积水时要及时排水。

(5)及时防治病虫害。荔枝果实发育期主要病害有荔枝霜疫霉病、荔枝煤烟病、荔枝炭疽病,主要虫害有荔枝蒂蛀虫、荔枝樁象、荔枝小灰蝶等。

(五)果实采收与贮藏

1.果实采收

(1)采收期的确定。用于贮藏的荔枝,采收成熟度应以八成熟为佳,此时的荔枝果皮基本转红,龟裂纹带嫩绿色或黄绿色,内果皮仍为白色,但荔枝品种可在近蒂处的内果皮有转红迹象时采收。荔枝八成熟时,果实内含物已基本接近最高值,糖酸比为70∶1左右,风味基本形成,在贮藏的过程中能够继续后熟,达到最佳风味。成熟度高的荔枝,不适于贮藏。

(2)采收方法。荔枝最好在清晨日出或阴天时采收。中午、下午气温高,采后易使果皮失水而变色。雨天或雨后采的果实易产生裂果,不利贮藏。采摘时提倡短枝采果,不要损坏果穗以下的枝叶,保留果穗基部下方2~3个芽。带枝整簇荔枝的贮藏保色效果比不带枝的单果好。采收要轻摘、轻拿、轻放,避免内外伤。采下的果实应在树下就地分级,剔除烂果、裂果及其他被病虫为害的果实。

2.预冷与包装

(1)预冷。预冷是延长荔枝贮藏寿命的关键措施之一。为防褐变和腐烂,采后须尽快降低果温,排除田间热,可延长保鲜期。一般可采用冰水药液(即用冰水配药)浸果,既防腐保鲜又预冷。药液配方同常温保鲜。冰水药液温度5℃左右,浸果5~10分钟,果温可降到10℃左右,处理过程中每隔半小时左右要补加碎冰和药剂,以保持低温和药剂浓度。处理后迅速运进1~4℃冷库,进一步预冷,并进行去梗或扎果束包装。

(2)包装。荔枝果实的包装主要有纸箱、塑料箱或内衬有多层纸的竹篓包装,每件重15千克左右,以便于装卸和轻拿轻放;从采收到入库所花时间愈短其贮藏寿命愈长,愈能保证质量。短时间的低温环境有利延长贮藏时间。

第九节 香蕉生产

一、主要栽培品种

(一)栽培蕉的种类和品种

1.香蕉类

香蕉类的品种:广西矮香蕉、威廉斯、巴西2号、东莞中把、天宝香蕉、台湾8号、广东香蕉1号、广东香蕉2号。大种高把(青身高把)、大种矮把(青身矮把)、高脚顿地雷、矮脚顿地雷、河口中把、台蕉一号、红河中把、天宝矮蕉。

2.粉蕉类

西贡蕉、鸡蕉、龙牙蕉。

(二)种植制度

1.栽培制度

常采取一年一造,3~4年蕉园更新一次的栽培制度,第一年产量低,第二、第三年产量高,第四年产量下降后更新。

2.间作

新植蕉园的植株封行前,可在行间种植大豆、食用菌、花生、生姜等矮秆经济作物。因组培苗生长前期抗性弱,易染花叶心腐病,蕉园不宜间种传播病毒的蚜虫的寄主作物(如十字花科的蔬菜类作物)。肥水条件一般的蕉园不提倡间作。

3.轮作

一般4~5年轮作一次,水田可种植两季水稻轮作,旱地可种甘蔗、花生、大豆等进行轮作。

二、生物学特性

(一)根系

须根系、无主根,一般是由球茎抽生的细根质脆易断。

(二)茎

香蕉是多年生草本果树。球茎是香蕉植株积累和贮藏营养的器官,也是繁衍后代的母体和抽生叶片的器官:假茎是由叶片的叶鞘紧贴形成,起支持植株和输送营养和水分的作用。

(三)叶

香蕉的叶因不同的培育苗而不同。

1.吸芽苗植株的叶

吸芽苗在整个生长期先后抽生3种叶。

(1)鳞片状鞘叶。在吸芽苗生长前期长出,无叶片,约10张。

(2)剑形叶。在吸芽苗生长初期长出,一般叶宽约5厘米,有10~15张。

(3)正常叶。在吸芽苗生长中后期长出,按不同的部位和功能分别有:魁叶是所有叶片中叶面积最大的一张叶片,魁叶的出现是花芽分化开始的标志;葵扇叶是植株倒数第二张叶,叶片先端较钝平;护叶是植株抽生的最后一张叶片,形态直生且叶比较短。

2.组织培养种苗植株的叶片

无鳞片状叶和剑形叶。从组织培养瓶苗的小叶开始计算起抽生的第10~12张到22~23张叶片叶面带有紫色斑,共有10~13张。抽生叶片总数可达33~36张。

高温高湿季节,叶片抽生速度快且数量多,保护后期的青叶是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

(四)开花结果习性

1.花芽分化

(1)吸芽苗的花芽分化时间。一般抽生20~24张正常叶片后开始花芽分化。

(2)组织培养苗花芽分化时间。抽生无紫色斑的大叶10~12张后(即含瓶苗叶,抽生叶片总数达33~35张)开始花芽分化。

从时间看,正常气候和充足肥水条件下,3月下旬到4月上旬定植的春植香蕉苗于当年的7月中旬到8月上旬开始花芽分化;9~10月种植的秋植香蕉苗于次年4~5月开始花芽分化。

2.花穗和花型

香蕉开花也叫抽蕾,蕾也称花穗,属于顶生穗状花序,外面有紫色大苞片包裹。花型有以下3种:

(1)雌性花。是能发育成香蕉果实的花,位于花轴的基部,其子房占全花长度约2/3,花芽分化期充足的营养能增加雌性花的数量。

(2)中性花。位于花轴的中部,其子房占全花长度约1/2。

(3)雄性花。位于花轴的顶部,其子房占全花长度约1/3。

3.果实

蕉类果实是由雌性花的子房壁和胎座发育形成肉质可食用的部分。一般的栽培品种是三倍体,无种子。

不同蕉类的果实食味品质不同:香蕉果实果身微弯,成熟后香气浓;大蕉果实果身直而有棱,果皮厚,成熟后无香气;粉蕉果实圆直,棱角不明显,皮薄易裂,成熟后香气较淡或无香气。

不同季节成熟的香蕉食味品质也不同:在8~11月成熟的“正造蕉”,果指肥大且整齐,高产,风味好,耐贮藏;5~6月成熟的“水蕉”,果指肥大,高产但含水量多,味淡,不耐贮藏;2~3月成熟的“雪蕉”果指瘦小,果皮厚,果指不整齐,低产,但风味佳;3~4月成熟的“指天蕉”果指小,低产且品质差。

(五)香蕉的高产、优质、耐藏性指标

(1)高产指标。一般“水蕉”每果穗有6~8梳、果指130~140个,株产20~25千克为高产:“正造蕉”每果穗有8~10梳,果指150~170个,株产25~30千克为高产。

(2)优质指标。果梳外观要求梳形好,果指排列整齐,无三层果现象,“水蕉”果指18~20厘米,“正造蕉”果指20~30厘米,每梳果有16~24果指。无机械损伤疤和病虫害,青果色泽淡黄绿,后熟色泽金黄色。品质要求成熟果实香味浓郁风味好,外皮剥离不易断,含糖量19%~2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22%。

(3)耐贮藏性要求。青果常温自然放置10~12天,保鲜处理的能放置30~40天,催熟后果实货架寿命3~6天,果指不易脱落。

(六)香蕉生长期

(1)发育期与栽植的时间和种苗类型关系较大。一般新植蕉:春季定植的生长期有11~13个月,秋植蕉生育期有13~16个月;宿根蕉的生育期有14~16个月;芽苗生育期较组织培养苗的生育期短,因前者恢复生长快且生长旺盛。

(2)影响香蕉生长期的主要因素。

①种植密度。稀植园比密植园提早收获,因前者肥水和光照充足且园地的微气候温度较高,能加快植株的生长速度。

②肥水条件。肥水充足,植株生长速度快,能提早抽穗和成熟;如留芽过多,营养过于分散会延长母株的生育期。

③气温。同一品种在气温高的地区比气温低的地区生育期短。

(七)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

香蕉属于热带水果,要求年最低温度的月平均气温高于10℃,且最低气温高于3℃,全年平均气温24~30℃,当气温下降到5℃时部分器官开始受寒害。香蕉根系浅且生长量大,不耐旱,但根际土壤含水量过高极易使植株受害。光照充足才能使植株开花结果良好。蕉类生长对土壤要求不很严格,但疏松通透的冲积壤土最佳。

三、栽培技术

(一)种苗培育与选择

1.分株繁育

吸芽繁育也称宿根蕉,一般选取9~11月抽生的吸芽(称褛衣芽)和2~5月抽生的吸芽(红笋芽)作种苗,以苗高1.0~1.5米为宜。褛衣芽春种后6个月可抽蕾,红笋芽种植后6~7个月可抽蕾。

2.组培苗

香蕉组织培养苗一般由专业机构进行培育。种植时宜选用叶龄10~12张,且有1~2张带紫色斑色斑叶片的种苗定植,春种后6.5~7.5个月可抽蕾。

(二)建园栽植

1.园地选择

蕉类叶大、干高、根浅,抗风力弱,易被强风吹倒或吹折,蕉叶被风吹裂也影响植株的生长和产量,故建蕉园宜选择背风向阳的田地并采取防风害措施。故建议选择背风向阳的田地,并采取防风害措施。

2.定植时期

一般有春植和秋植,春植在2~3月栽植,秋植在9~10月栽植。部分地方也有夏植或冬植。

3.定植前土壤准备

在定植前3~4个月整地,松土深度0.5~0.6米,施入有机肥或杂肥为主的基肥和石灰与土壤混匀。高地下水位的平地可采取深沟高畦种植方法,畦高0.4~0.5米,畦沟面宽0.5~0.6米,如采用宽畦面双行种植法,畦宽3.5~4.0米;如采用窄畦单行种植法,畦宽2.0米。低地下水位或保水性差的旱地为便于灌水可采用浅沟单行种植法,沟深0.2~0.3米,宽1.0米。

4.定植规格

定植规格可依据园地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确定,一般株行距(2~2.5)米×(2.5~2.7)米;每亩栽80~120株。

5.栽植后管理

(1)淋足定根水,并覆盖杂草在树盘保湿。

(2)秋冬植苗在冬季宜加盖小拱膜防风防寒。

(三)施肥技术

1.香蕉对营养元素要求的特点

氮、磷、钾三要素中,香蕉对钾需要量最大,其次是氮,而磷的需求量相对较少,高产优质的香蕉园氮、磷、钾合适比例大约是1∶0.2∶(3.5~4.0)。香蕉属于忌氯作物,施用的钾肥应使用硫酸钾或硝酸钾,不宜施用氯化钾。

2.春植香蕉组培苗的蕉园施肥技术

以株产25千克果实计算施肥量。

(1)基肥。定植前整地时施下,施农家肥等有机肥10千克/株,磷肥0.5千克/株。

(2)壮苗肥。种植20~25天后,每隔10天淋稀薄水肥或高效叶面肥追肥一次(如绿旺或绿芬威等);当无紫色斑叶片抽生1~2张后,施用花生麸肥约1.0千克/株,尿素、硫酸钾各0.2~0.3千克/株、施后盖土并淋水;一个月后再施肥一次。

(3)花芽分化肥。在7月中旬到8月上旬即植株抽生33~35张叶时施肥:按复合肥和硫酸钾各0.2~0.3千克/株,花生麸肥0.5千克/株。

(4)壮果肥。抽蕾后及时施肥,复合肥、硫酸钾和花生麸肥各0.2~0.3千克/株,施肥后及时淋水。

3.宿根蕉春芽的施肥技术

以株产25千克果实计算施肥量。

(1)壮苗肥。2月下旬到3月上旬施花生麸肥1.0千克/株,尿素、硫酸钾各0.2~0.3千克/株,磷肥0.5千克/株,同时,要清除旧蕉头,4月至6月,每月上旬各施肥一次,每次施入花生麸肥0.3~0.5千克/株,尿素和硫酸钾各0.2千克/株。

(2)壮果肥。现蕾后施2~3次,每次施复合肥0.2~0.3千克/株或尿素和硫酸钾各0.1千克/株。

(四)土壤耕作与管理技术

1.除草

园地畦面要及时清除杂草,防止争夺肥水,化学除草剂要少用,且使用时避免喷到蕉株导致毒害。

2.中耕松土

每年2~3月中耕一次,深度15~20厘米,结合施有机肥、除草、挖除旧蕉头进行。4月后根系生长活跃,不宜中耕。

3.地面覆盖

可利用稻草、甘蔗叶、无病虫害蕉叶、杂草等作物残体作畦面覆盖物。

(五)宿根蕉留芽技术

通常每一母株只留头路芽或二路芽的一株作母株的接替株,当吸芽高约0.3米时选留芽,肥水条件好的可选留吸芽两株,其余的吸芽全部去除。

1.留芽时期的安排

第一年留芽是整个生产周期产量的关键。如在6~7月选留壮芽,次年10~11月可收获“正造蕉”。在肥水水平中等和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每年的5~6月选留壮芽可保证次年8~11月收获“正造蕉”;如肥水充足或冬季气温较高的地区,可延迟到7月选留芽,但不能迟于7月下旬,如8月才选留吸芽作接替株,次年只能收获“雪蕉”;在冬季气温较高的地区,如要在下一年4~6月收“水蕉”,当年3~4月选留壮芽作母株的接替株。

2.除芽技术

除芽通常在吸芽长到0.15~0.30米进行,太小的易伤及母株,太大消耗养分过多,除芽以去吸芽的生长点及上部的小球茎为度,夏秋季每15~20天除芽一次。

(六)果穗管理技术

果穗管理是保证香蕉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校蕾

抽蕾后要及时把妨碍花蕾下垂的叶片拨开或割除,防止花轴折断。

2.断蕾和疏果

(1)断蕾。在雌花开完见到有2~3梳花不能结果时,要及时把花蕾割除,减少养分的消耗。断蕾时末端果梳最好留1~2个果指,防止果轴往上腐烂或干枯。断蕾应在晴好天气进行,防止果轴断口腐烂。如天气不良又必须断蕾的,断蕾后及时涂600~800倍杀菌剂溶液,并用塑料膜包扎伤口。

(2)疏果。疏果的目的是保证果指的大小和质量,一般按“正造蕉”留果梳8~10个、果指150~180个;“雪蕉”和“水蕉”留果梳6~8个、果指130~140个;多余应疏除。果穗末端的1~2个果梳一般果指少且梳形不好,在断蕾时常把其疏除,其他果梳的畸形果也同时疏除。

3.果穗套袋

果穗套袋能减少病虫害和机械损伤,促进果实生长发育,冬季还能防寒,目前多采用市售的浅蓝色塑料薄膜袋,长120厘米,宽150厘米,两头通口,有单层和双层两种类型。冬季低温用双层袋防寒效果好于单层袋。套袋前两天喷一次防病虫害药剂。可同时使用市售如“丰满剂”和“增果灵”等一些能增加果实的长度和粗度的药剂,提高果实等级。

(七)香蕉树体保护技术

1.防风

一般采用“牵引法”和“立桩法”两种方法。

(1)牵引法。用包装绳将植株假茎上部绑牢,各植株之间相互牵引拉紧,形成网状,并在每植株上部拉上2条包装绳,以45°角用小木桩固定在地面上。

(2)立桩法。用长3~5米、径粗约10厘米的木条在蕉穗反侧距蕉头10~15厘米处,扎入土中深约50厘米然后用包装绳在蕉株上、中、下部把蕉株和木桩牢固地绑缚在一起,再在蕉株上部拉上2条包装绳以45°角用小木桩固定在地面上。

2.防寒

适期留芽作接替株,避免植株在12月到次年2月冬季抽蕾;秋天增施钾肥和有机肥;11月上旬果穗套袋;低温来临前蕉园灌水;霜前蕉园熏烟。寒害后及时刈除受霜害和冻害的蕉叶和叶鞘,防止腐烂蔓延,及时施速效肥恢复生长势。

(八)采收技术

1.采收标准

(1)采收时间的确定。一般4~8月抽蕾的香蕉,断蕾后60~80天可采收;10~12月抽蕾的香蕉断蕾后130~150天可采收,断蕾时可用小刀在果轴刻写断蕾日期备忘。

(2)成熟度判断。判断时以中部果梳果指的饱满度为指标;果身饱满但见棱角的饱满度约8成,果身饱满棱角不明显的饱满度约九成。本地销售的饱满度为9成的才采收;远销的饱满度在七八成时就要采收。

2.采收方法

2~3人为一组,一人先用利刀在假茎的中上部砍切一刀,使植株缓慢倾斜;另一人用软物托住缓慢倒下的果穗,前一人再将果轴割下,合作将果穗保护性转移。

3.收蕉后清洁田园

(1)处理假茎,保留假茎高度约1.5米,使其贮藏的营养回流到球茎上,供给子代植株的生长。

(2)枯黄的蕉叶要用锋利刀及时割除,减少病虫源。旧蕉头隔年要挖除,可结合春季松土进行。

(九)果实催熟技术

1.乙烯利催熟法

配制40%乙烯利500~1000毫克/升的水溶液,浸果或喷果或涮果轴,然后将香蕉放置在房内,高温时使用的浓度宜低些,温度较低时使用浓度高些。

2.乙烯气体催熟法

将香蕉送进密闭室后,通入乙烯气体,1立方米的乙烯可催熟1000立方米体积的香蕉,催熟室的温度保持20~25℃,每24小时开门换气一次,连续重复处理2~3次,催熟后的香蕉色泽鲜黄美观。

第十节 龙眼生产

一、主要栽培品种

(一)早熟种

主栽品种有八月鲜、扁匣榛、红壳、粉壳、大广眼、油潭本等。

(二)中熟种

主栽品种有广眼、大乌圆、双孖木、粉壳、石硖、红核仔、乌龙岭、水南1号等。

(三)迟熟种

主栽品种有草铺种、福眼、白露、储良、立冬本等。

二、生物学特性

(一)根系

龙眼根系为菌根,好气,耐旱耐酸耐瘠。年周期内有3~4次生长高峰期,大约分别在3月上中旬至4月上中旬、5月上中旬至6月中旬、8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中旬。

(二)枝梢生长与发育

龙眼树干粗糙,枝条粗分枝力强。龙眼一般一年发生3~4次梢:春梢1次,2月下中旬至4月上中旬,生长较弱,难成为结果母枝;夏梢2~3次,在当年春梢或上年夏、秋梢上抽出,其中以6~7月梢为夏梢高峰期,夏梢一部分可成为翌年的结果母枝;秋梢1次,8月中旬至10月抽发,从夏梢顶芽、采果枝以及短截枝、老枝上抽发,可成为翌年结果母枝。

在华南热带地区为避免植株抽发冬梢影响花芽分化,常培养10月上中旬抽生,12月上中旬完全老熟的第二次秋梢作次年主要的结果母枝。茎粗在0.7~0.8厘米的成熟的结果母枝坐果率高。

(三)开花结果习性

1.花芽分化

龙眼的花芽分化期一般为1月中下旬到3月中下旬。

龙眼结果母枝顶芽及顶芽附近的3~5个芽进行花芽分化。龙眼花芽分化期其形态表现:前期为末级梢枝条的顶部抽穗,中后期的花穗主轴的苞片腋间形成红色点状的花穗原基,红点最后发育成为侧花穗。12~14℃的低温对龙眼的花芽分化有利,如此时气温偏高达15~16℃,且持续5~7天以上,花穗就会出现前期的叶包花或后期花包叶的“冲梢”现象。

2.花和开花期

(1)花序。龙眼花序为圆锥形聚伞花序。龙眼小花花型有雄花占总小花数的80%左右;雌花占小花总数的5%~20%;部分为两性花。

花序也称花穗,它的生长类型与果实产量关系密切;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长花穗,其雌花比例小,小花量,大消耗营养量大,坐果率低;二是短花穗,其雌花比例大,小花量少营养充足,坐果率高;三是丛状花穗,其花枝粗短,雌花比例高,坐果良好;四是“冲梢”花穗,因其抽生叶梢,成花率低,坐果率低。

(2)开花。龙眼开花的顺序一般雄花先开雌花后开,最后以雄花开放结束花期。各地龙眼的开花期在4月上旬到5月中旬,花期30~40天。花期如遇高温或低温阴雨天气都不利于开花坐果,常因授粉受精不良而严重落花落果。蜜蜂、蝇类是龙眼花主要的传粉昆虫。促进龙眼花授粉受精良好的常用方法有开花期果园引蝇放蜂,花期遇高温用水喷雾防止烧花,花期遇雨及时摇树防止沤花造成烂花,花期用0.3%硼砂溶液喷雾。

3.果实发育及果实成熟

果实可食用的部分为假种皮形成的果肉。坐果后,果实在6月中旬开始生长膨大,7月上旬起进入迅速膨大期;早熟品种成熟期在7月中下旬,中熟品种的在8月上中旬,晚熟品种在9月中下旬。

(四)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龙眼生长结果需求充足条件:要求年平均气温18~26℃,最低温2~3℃,冬季12~1月要求有适当低温8~14℃,温度在0~2℃会遭受冻害使顶梢枯萎;3月平均气温较低,也难以成花。龙眼耐旱忌水浸,生长发育期间,要求有充足水分,年雨量1000~1200毫米地区生长良好。龙眼对土壤适应能力强,除碱性土外的平地、冲积土以及山丘地,除碱性土外,沙壤土、红壤土、黏质土等各种土壤都能适应,瘠薄土壤宜增施有机肥或进行土壤改良。

三、栽培技术

(一)种苗繁育

育苗一般有高压育苗和嫁接育苗两种。

1.高压育苗

一般在2~8月均可进行,但以3~4月进行时发根良好,成功率高。操作方法是:选择生长良好的优良母株,在其上选2~4年生的健壮枝条进行环状剥皮,宽约4厘米,刮净红色皮层至见白为度,7天以后,待剥口长出瘤状物用催根材料包扎,经过约100天以后待根长多后,再锯下假植。

2.嫁接育苗

(1)砧木选用。共砧以及大乌圆、广眼等大核种子品种的实生苗。

(2)嫁接方法。切接(含改良切接)、枝腹接、芽腹接、舌接。

(3)嫁接时间。最好在每年的3~5月进行,嫁接后一个月可检查其成活与否,未成活者可进行补接,若已成活,则解绑,在10~15天后剪砧。

(二)建园栽植

1.园地选择及整理

一般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方便的丘陵坡地建园。采用等高定点开坑或按等高线开垦成简易梯田后定点挖坑。龙眼种植前1~2个月要挖好种植坑,种植坑的规格为长1米、宽1米、深1米为宜,挖坑时要将表土和底土分开堆放,定植前将土放回种植坑中,先放进杂草、绿肥,并撒上石灰与表土拌匀,再放入农家肥与松细土拌匀回至高出地面30厘米。

平地筑土堆,开浅穴定植。

2.种植时期

龙眼定植可分为春植和秋植。春植在3~4月进行,秋植在9~10月进行。

3.种植密度

一般采用的种植株行距为:行距5~6米、株距3~5米。种植株数平地为每亩20~35株,山地为每亩35~40株,也可进行矮化密植。

4.栽植方法

栽植苗木应选择品种纯正、粗壮、直立的嫁接苗,以营养钵苗或者带土团的苗木为好。栽苗时在种植坑中心挖一个小坑,把苗放入坑中,种下回土以不盖嫁接节位为宜,轻压松紧适度。淋透定根水,并用稻草覆盖整个树盘。种后如果遇到干旱天气每隔2~3天要淋水1次,保持树盘湿润。下雨后要检查及时排去积水。

(三)幼龄树的管理

1.肥水管理

(1)追肥。对幼年龙眼树的施肥采取勤施薄施的原则,一般在龙眼树苗定植后1个月开始施第一次肥。以后每次新芽长出来时和新叶开始转绿时各追肥一次,追肥时结合淋水可以用沼气液、猪粪水等水肥,也可以每棵淋施20~25千克水肥加尿素或复合肥0.1千克。进入冬季低温时期,要增施磷、钾肥。除在11月以后扩坑埋施有机肥时加入复合肥外,还可在叶背喷施根外追肥,可用0.6%的氯化钾加0.2%的尿素肥液喷施。

(2)水的管理。要求在多雨季节注意对果园排水,而少雨季节需注意对果园灌水,特别是8~10月,正是龙眼秋梢抽生的时期,要注意做好果园的灌水工作。

2.整形修剪

龙眼幼苗定植成活后,距地面30~50厘米选留角度分布均匀的新芽3~5个培养成为树冠的主枝。主枝萌发时,根据树型情况选留3~5个芽,培养成为侧枝,最后形成自然圆头形树冠。第二年春季如果苗木长出花穗,要及时剪去花穗,以集中营养保证枝叶生长,使树冠生长得更快,尽快形成树冠,提早结果。

(四)结果树管理

1.施肥技术

结果树的施肥量宜根据品种特性、树龄大小、树势强弱、果园土壤肥力状况、上年产量和当年的花果量多少等情况而定。周年施肥技术如下所述。

(1)基肥。要求在1月上中旬施,株施麸肥0.25~0.5千克,磷肥1千克。同时,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和0.3%尿素溶液或根际淋施复合肥,促使花芽及时萌动。

(2)壮花肥。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花穗抽出后施;株施氯化钾0.3~0.4千克加复合肥0.3~0.4千克,麸肥0.25~0.5千克,对水或浅沟淋施,以促进花芽分化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抽穗率和增大花穗。

(3)保花果肥。每年4月下旬至5月在谢花后至果实黄豆般大小时施下。株施腐熟人粪尿40千克加麸肥0.2~0.3千克,或复合肥0.2~0.3千克,促进果实生长;减少生理落果,每株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0.5千克。

(4)促梢壮梢肥。一般于每年7~8月采果前后5天和9月下旬分两次施肥,结合灌水施速效肥,梢前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恢复树势,促进采后第一次秋梢及时抽发并在9月下旬老熟、第二次秋梢在10中旬抽发能在12月中旬老熟。

2.修剪

结果树的修剪主要是围绕培养次年优良结果母枝进行。

(1)疏花疏果。在清明前后对花量大的植株要疏除部分花穗。疏花穗可按“树顶少留,下层多留;外围少留,内部多留”的原则进行。选留20厘米以下粗短花穗,并短截长花穗,控制其长度在15~20厘米,疏除病虫花穗,弱枝穗,利于提高坐果率。为提高果实商品价值,在6月下旬疏果,去除小果、畸形果、病虫害果,大乌圆等大果型的品种每果穗选留果数30个左右。石硖、储良等中小果型的品种每果穗选留果数40~45个。

(2)采果后修剪。采果后3~5天及时修剪、疏剪枯枝、细弱枝、过密枝、病虫害枝、交叉重叠枝;回缩衰退枝组,保留其基枝20~25厘米、径粗1.5~2.0厘米的枝桩;短截衰弱的结果母枝和徒长枝,修剪程度以中午时可以看见阳光通过绿叶层,在树盘地面上形成数量众多的像铜钱大小的光点为宜;抽发的秋梢要疏梢,每一基枝选留2~3壮实的新梢,其他的则疏除。交叉枝、丛生枝去弱留强进行疏剪;弱树只轻剪或不剪,疏剪病虫害枝、部分过密弱枝;强树可适当重剪。

(3)冬季修剪。冬季修剪主要在秋梢结果母枝转绿后的12月下旬至花穗抽出并明显现花蕾时进行,只剪除阴枝、过度下垂枝、病虫害枝、弱枝(小于0.5厘米,10片复叶以下),从基部疏除,不能短截结果母枝和大枝。

3.结果母枝的培养技术

根据种植地气候、树势和树龄的不同,通过采果前后的肥水管理和采果后的修剪,培养次年的结果母枝。防止植株在冬季抽生冬梢不能进行花芽分化导致次年无花或花量少。如只培养一次秋梢作结果母枝,结果母枝抽发期安排在9月下旬到10上旬。这种秋梢的结果母枝老熟后抽发冬梢可能性极小,次年抽穗率高;如要培养两次秋梢,并以第二次秋梢作次年主要的结果母枝。第一次秋梢抽发期安排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促使本次秋梢在9月下旬老熟,第二次秋梢抽发期安排在10月中下旬,促使二次秋梢在12月中旬老熟。

4.控制冬梢抽生,促进花芽分化技术

(1)采果后适期培养次年结果母枝。

(2)培养秋梢的追肥以速效性肥为主,并控制氮肥用量,加大钾肥用量,不宜施用大量的迟效有机肥,末次秋梢老熟后不再施入氮肥。

(3)采后及时修剪,刺激新梢抽生。

(4)壮旺树在11~12月对其一级枝和二级枝的树皮光滑处进行螺旋环割。环割宽度0.2~0.4厘米,螺旋线间距为3~5厘米。螺圈2~3个。

(5)在末级秋梢老熟后沿树冠滴水线处深翻约4厘米,锄断部分根系并晾根5~7天。

(6)冬梢萌发时人工及时摘除。

(7)喷药促控。

在11~12月份使用浓度200~400毫克/升的乙烯利;浓度200~400毫克/升的多效唑(注意只能间隔几年使用一次),浓度800~10400毫克/升的B9溶液等化学药剂控制。这些药剂喷雾一次能抑制枝梢生长期限约25天。也可使用花果灵、龙眼和荔枝杀梢促花素和龙眼丰产素等市场推广的控梢药剂。

(五)果实采收

1.龙眼果实成熟的标准

一般当龙眼果皮由青色转为淡褐色或黄褐色,表面变得薄而平滑,绒毛脱落,果肉有坚硬变得柔软并富有弹性,生青味消失,果核有红色转为黑色(红核品种除外),15天左右即可采收。果实成熟后要及时采收,否则落果量不断加大。在果实成熟采收前几个月给果穗套尼龙网袋,能明显减少虫害。

2.采收时间

应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进行,早晨应在露水干后为宜;不应在中午太阳光强烈、雨天、有台风时采收,因在此条件下采收的果实易变质和发生病害。

3.采收

用人工采收方法进行采收。果穗采摘剪口的部位要求在果穗基部和结果母枝的交界处即在果穗基部下1~2张复叶处用采果剪剪断,不要伤及树体。采下的果实应轻采轻放,叠放整齐,装筐时,先在筐底放些叶片作垫衬。采摘下来的果实不能在烈日下晒,宜放在树阴下或送库房整理、包装。

4.包装与贮藏

在包装前,应修齐果穗,坏果与破裂果要剔除,将果穗上的叶子保存下来一起包装。龙眼果实采收后装入塑料周转箱或板条箱内贮藏效果最好,每箱装12千克左右,以便于运转和贮藏,装箱时要果穗朝外、果枝朝内,轻装轻放。采后应及时处理,最好当天采收、当天处理、当天入库贮藏。

第十一节 枇杷生产

一、主要栽培品种

(一)早熟种

早钟6号、长崎早生、森尾早生等。

(二)中熟种

大五星、软条白沙、安徽大红袍、龙泉1号、龙泉6号、洛阳青、解放钟、大钟、太城4号、茂木、长红3号。

二、生长结果习性

(一)根

枇杷的根系由主根、侧根和须根组成。主根由种子胚根发育而成,在它上面产生的各级较粗大的分枝,统称侧根。在侧根上形成的较细根系,称为须根。根系生长和枝梢生长是交替进行的,一般根比枝梢早两周。一年中有四次根系生长高峰,第一次是1月底至2月底,第二次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三次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第四次在10月底至11月底。

(二)结果母枝

壮实的夏梢是当年主要的结果母枝,一部分春梢和少量的秋梢也可直接发育成为当年的结果母枝。顶芽肥大充实,为混合花芽,抽生花穗开花结果,顶芽下方的2~3个腋芽抽发营养枝。枇杷以中心枝结果为主,侧生枝很少结果。

(三)花芽分化

枇杷的花芽是由结果母枝的顶芽分化形成的。自6~8月份开始分化,后先形成花萼和花瓣,再形成雄蕊和雌蕊。一般在6~7月份是枇杷花芽分化临界期,此期生长点易于改变代谢方向可形成叶芽,也可形成花芽,是控制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能否形成花芽与品种、枝条状况、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关系很大。

(四)抽穗和开花期

枇杷一般9~11月抽穗,大多品种在10月中下旬开始进入开花期,于次年2月结束。通常开花期分为三批:在10~11月开的为头花,头花果由于生长期长,发育充实,果大品质好,但容易受冻害;二花在11~12月开,冻害少于头花,果实质量较次;三花在1~2月开,受冻机会少,但果实生育期短,果小品质差。

(五)果实发育与成熟

成熟枇杷果实的果肉由花托形成。果实在盛花后118~158天内增长迅速,果实重量、体积和果肉重量的增长与果实纵横径的生长是同步的。枇杷果实的成熟期大多品种在4~6月。因枇杷无后熟性,鲜食果必须在果实充分成熟时分批采果,远销果可在八成熟时采果。

成熟枇杷果实按果实重量分为:大果品种,成熟时单果重60克/果以上;中果品种,25~59克/果;小果品种,25克/果以下。

(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枇杷喜温暖气候,要求年平均气温15~17℃,且无严寒,一月平均温度5℃,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5℃,少部分品种在年均温12℃以上即可正常生长;喜空气湿润,雨量充沛,要求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夏末秋初干燥少雨天气有利花芽分化;光照充足有利于枇杷的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枇杷对土壤选择不严,一般沙质或砾质壤土、沙质或砾质黏土都能栽培;土壤pH值为5.0~8.5均可正常生长结果,最适宜在pH值为6.0左右。

三、栽培技术

(一)种苗繁育

育苗一般采用嫁接育苗。

1.嫁接苗常用的砧木

砧木可选择普通枇杷、石楠。

2.嫁接方法

砧木粗度达1厘米左右时即可嫁接。常在春季2~4月进行,一般采用枝切接或枝腹接和剪顶留叶切接法。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试验推广的芽接育苗技术,效果很好。

(二)建园栽植

1.园地选择及整理

应选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坡度在30°以下的坡地。平地建园以选择在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土层深而疏松的沙质土壤上种植为好。

坡地整地采用等高定点开坑或按等高线开垦成简易梯田后定点挖坑。种植前1~2个月要挖好种植坑,种植坑的规格长1米、宽1米、深0.8米为好,先放进杂草、绿肥,并撒上石灰与表土拌匀,再放入农家肥与松细土拌匀回至高出地面30厘米高。

平地要把地下水位放在突出位置,多采用深沟高畦,开浅穴定植。

2.种植时期

枇杷定植可分为春植、冬植和秋植;在华南地区通常自12月份至翌年2月份进行冬植。在其他地区,春植在2~3月进行,秋植在9~10月进行。

3.种植密度

一般采用的种植株行距为:行距4~6米、株距3~4米。种植株数平地为每亩20~35株,山地为每亩35~40株;也可进行矮化密植。

4.栽植方法

栽植苗木应选择品种纯正、粗壮、直立的嫁接苗,以营养杯苗或者带土团的苗木为好。栽苗时在种植坑中心挖一个小坑,把苗放入坑中,种下回土以不盖嫁接节位为宜,使根系均匀分布在坑底,同时,进行前后、左右对正,校准位置,使根系舒展。再将肥土分层填入坑中,每填一层都要用脚踏实,并随时将苗木稍稍上下提动,使根系与土壤密接,宜至定植穴上的土墩高出地面20~30厘米。若栽前未剪成半叶的,应于栽后剪去叶片的一半。淋透定根水,并用杂草覆盖整个树盘保湿。

(三)幼龄树的管理

1.扩坑改土

一般在定植后的第二年进行,具体做法:在原定植坑外围挖长约80厘米、宽约45厘米、深约55厘米的改土坑,每株挖2个,每株施人畜粪15千克,绿肥、杂草25千克,石灰0.5克,磷肥0.5千克,分2层埋入,按表土放底层,底土放表层,绿肥杂草等粗肥放在底层,速效肥放在靠根际处的顺序一层肥一层土进行回填。覆土要高出地面10~15厘米,以免坑面下沉积水。挖坑时一般先株间后行间,逐步向外扩展,至全园土壤全面深翻改土。

2.水肥管理

对幼年枇杷树的施肥采取勤施薄施的原则,一般在枇杷树苗定植后2个月开始施第一次肥。以后采取“一梢肥”或“一梢两肥”的方法。追肥时结合淋水可以用人畜粪水淋加尿素或复合肥0.1千克对水株施20~25千克水肥。

要求在多雨季节注意对果园排水,而少雨季节需注意对果园灌水。

3.抹芽整形

枇杷树的树型一般在主干分层形和变则主干形两种。变则主干形整形方法是:在定植后定于高30~40厘米,每年留1主枝,其余自主干上所萌生之枝早日除去,或摘心短截,使其成为枝组,一般第四年后基本定形。在幼年树未结果整形阶段,主要采用抹芽的方法进行树冠培育整形。一般在抽芽时就选留方向、位置适宜的芽,把多余的芽抹除,促进主枝、副主枝的生长。

(四)结果树管理

1.结果树施肥技术

施肥量以20~30千克/株的产量计算。

(1)采果肥和基肥。5~6月采果后7~10天施厩肥30~40千克/株,麸肥2千克/株,磷肥2千克/株,钾肥1千克/株。

(2)花前肥。8~9月施复合肥、麸肥各0.5~0.8千克/株。

(3)壮果肥。2月上旬施复合肥、钾肥各0.6~1.0千克/株,麸肥1.0~1.5千克/株。

2.采果后修剪技术

枇杷采果后修剪的操作:疏剪过密枝、病虫害枝、枯枝、细弱的结果母枝;对远离主枝的结果母枝留基部10~15厘米回缩更新,为避免结果部位外移;对抽发过长的春梢和强壮的结果母枝留基部5~6张叶片短截,促使腋芽萌发夏梢成为结果母枝。成枝力强的品种为培养健壮结果母枝,萌芽后要及时疏芽,留1~2个芽即可,结合疏花疏除结果母枝上抽发的部分秋梢和冬梢,每一结果母枝中只选留斜生、向外生长的新梢2个作次年的结果基枝。基枝延伸以中心枝以下的第一侧枝作延长枝为主。

3.疏花疏果技术

(1)疏穗疏蕾。枇杷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疏花穗,疏花穗的时间以部分花蕾露白而未开放时为宜;7~10年生植株全树留花穗80~100穗,对留下的花穗再疏部分花蕾;可摘除花穗上半部和基部支穗;每花穗保留中部相对集中的3~4个支穗;再把留下的支穗末端的花蕾摘除,只保留支穗基部的花蕾。

(2)疏果。枇杷疏果一般在2月中下旬进行,大果品种每果穗保留端正果形、大小一致的果实3~4个;中果品种每果穗留果4~5个;小果品种每果穗留果6~9个。

4.果实套袋技术

果实套袋的时期一般在最后一次疏果完毕,病虫害发生之前进行。套袋用的果袋,一般用旧报纸或牛皮纸制作。袋的形状大小依果的大小而定,一般为长方形,大小为20厘米×13厘米的,一张报纸可做8个;大小为30厘米×20厘米的,一张报纸可做4个,袋顶两角剪开,以利通气观察。不同熟期的果实,在套的袋上要有不同标志以便成熟时分期分批采收。套袋时宜从树顶开始,先把果穗基部3~4张叶片整理好束在果实上面,然后用纸直接包裹或制作成纸袋,把纸的长边对折成30厘米×20厘米,用订书机钉封住短边的一边即可,把果连叶包好。袋子口向下,用订书钉封口,纸袋要鼓起,避免套袋时果实与纸袋直接接触。

(五)枇杷采收

(1)适期采收。枇杷充分成熟前15~20天即开始转色,由黄绿色转黄再转橙红或橙黄色。适宜采收期应是果皮充分着色,呈现出该品种完全成熟时所固有的色泽时,或稍延后3~5天采收。如需远运或加工罐头的果实则可适当提前,80%~90%成熟时采收。晴天采收,雨天及高温烈日均不宜采收。

(2)采收方法。采摘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采后品质。枇杷果皮上有一层茸毛,稍加碰擦果皮即会受伤变色,采收时要特别小心、细致。必须备有“人”字形采果梯、采果钩和采果篮等工具,采收时由下而上、由外向内顺次进行。采摘时手执果穗基部剪下或折断,手指不接触果面,要轻拿轻放,以防茸毛蜡粉脱落或果皮受损。所有盛放器具内壁均应平整光滑,用碎纸或布做衬垫物。

(3)分级包装。枇杷采收后,应挑出伤果、裂果、病虫果、畸形果和不合规格果,然后按果实大小分级包装。

新鲜枇杷的包装分内销、外销及加工原料包装三种。目前,内销包装多用竹筐或柳条筐或木箱,筐(箱)内四周及底部垫衬纸,每筐(箱)装果15~20千克,顶部留有空隙,盖上盖子,筐(箱)外还可贴上商标纸,注明产地、规格、数量、品种等。外销包装可用纸箱或塑料盒装。一种包装以单果为主,果柄长1厘米为限,用聚乙烯薄膜或包装纸逐果包装,盛放于透明硬盒中,每盒果1.2~2.5千克。两盒一小箱(子箱),若干子箱为1大箱(母箱)。另一种包装以硬质塑料托盘为盛器,盘底有如放鸡蛋的果槽,上放10~12个枇杷果实,外覆以透明保鲜薄膜,美观、稳妥,若干盒为一箱。作为加工原料的包装,大多离产地近,分好级后用塑料周转箱装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