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苹果植保专题库

苹果植保专题库

热门搜索:
苹果锈病
防治方法
首页 < 葡萄设施栽培

葡萄设施栽培

所属图书:葡萄高效栽培与病虫害识别图谱 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刘三军;宋银花;崔改泵;马广洋 出版时间:2018-01
字号:

葡萄设施栽培

第一节 葡萄促成栽培

一、促成栽培类型

葡萄促成栽培常用的设施类型是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

(一)塑料大棚

常见的塑料大棚是用竹木、钢材等材料支成拱形骨架,覆盖塑料薄膜而成。塑料大棚是寒地葡萄生产的新形式,同温室葡萄相比,具有投资少,效益高,设备简易,不受地点和条件限制等优点。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取材方便、造价便宜的竹木结构塑料大棚,很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二)日光温室

日光温室或称薄膜温室,是由保温良好的单、双层北墙,东西两侧山墙和正面坡式倾斜骨架构成,骨架上覆盖塑料薄膜而形成一面坡式的薄膜屋面,薄膜上盖草帘或保温被保温。由于它是利用阳光照射的热量使室内升温,故称为日光温室或薄膜温室。

二、设施构建

设计与建造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时,最重要的参数包括采光参数和保温参数。

(一)采光参数

建造方位、高度、跨度、采光屋面角、采光屋面形状、后坡仰角和后坡水平投影长度及日光温室间距等是日光温室建造时重要的采光参数;而塑料大棚建造时的采光参数主要包括建造方位和大棚高度等。

1.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建造方位

日光温室建造方位以东西延长、坐北朝南,南偏东或南偏西最大不超过10°为宜,且不宜与冬季盛行风向垂直。

建造方位偏东或偏西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温室的主要生产季节确定。一般来说,利用严冬季节进行生产的温室,如当地早上晴天多,少雾,且气温不太低,可充分利用上午阳光,以抢阳为好。这是因为葡萄上午的光合作用强度较高,建造方位南偏东,可提早0~40分钟接受太阳的直射光,对葡萄的光合作用有利。但是,高纬度地区冬季早晨外界气温较低,提早揭开草苫,温室内温度下降较大。因此,北纬40°以北地区,如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北部、新疆北部和内蒙古等地以及宁夏、西藏和青海等高原地区,为保温而揭苫时间晚,日光温室建造方位南偏西,有利于延长午后的光照蓄热时间,为夜间储备更多的热量,有利于提高日光温室的夜间温度。北纬40°以南,早晨外界气温不是很低的地区,如山东、北京、江苏、天津、河北南部、新疆南部和河南等地区,日光温室建造方位可采用南偏东朝向。但若沿海或离水面近的地区,虽然温度不是很低,但清晨多雾,光照不好,需采取正南或南偏西朝向。

塑料大棚建造方位以东西方向,南北延长,大棚长边与真北线(子午线)平行为好。

若利用罗盘仪确定建造方位,需要进行矫正。这是因为罗盘仪所指的正南是磁南而不是真南,真子午线(真南)与磁子午线之间存在磁偏角,各地磁偏角见表6-1。

建造方位也可用标杆法确定。该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度高。具体操作:在地面将标杆垂直立好,接近中午时,观测标杆的投影,最短的投影方向为真南方向,把投影延长,就是真南真北延长线;再用勾股法作真子午线的垂直线,便是真东西方向线。

地名磁偏角地名磁偏角地名磁偏角地名磁偏角北京5°50′(西)合肥3°52′(西)沈阳7°44′(西)兰州1°44′(西)天津5°30′(西)银川2°35′(西)大连6°35′(西)长春8°53′(西)济南5°01′(西)许昌3°40′(西)太原4°11′(西)徐州4°27′(西)西安2°29′(西)哈尔滨9°39′(西)包头4°03′(西)西宁1°22′(西)南京4°00′(西)乌鲁木齐2°44′(东)郑州3°50′(西)武汉2°54′(西)呼和浩特4°36′(西)满洲里8°40′(西)拉萨0°21′(西)漠河11°0′(西)

表6-1 不同地区的磁偏角

2.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高度

在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内,光照强度随高度变化明显。以棚膜为光源点,高度每下降1米,光照强度便降低10%~20%。因此,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高度要适宜,并不是越高越好。日光温室一般以2.8~4.0米为宜,而塑料大棚一般以2.5~3.5米为宜。

3.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跨度

温室跨度等于温室采光屋面水平投影与后坡水平投影之和,影响着温室的光线截获量和土地利用率。跨度越大,截获的太阳直射光越多。但温室跨度过大,温室保温性能下降,且造价显著增加。

实践表明,在使用传统建筑材料、透明覆盖材料,并采用草苫保温的条件下,在暖温带的大部分地区(山东、山西南部、陕西、江苏、安徽北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和新疆南部等)建造日光温室,其跨度以8米左右为宜;暖温带的北部地区和中温带南部地区(辽宁、内蒙古南部、甘肃、宁夏、山西北部、新疆中部和东部等),跨度以7米左右为宜;在中温带北部地区和寒温带地区(吉林、新疆北部、黑龙江和内蒙古北部等)跨度以6米左右为宜。上述跨度有利于使日光温室同时具备造价低、高效节能和实现周年生产三大特性。

塑料大棚跨度和其高度有关。一般地区跨比(高度/跨度)以0.25~0.3最为适宜。因此,其跨度一般以8~12米为宜。

4.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长度

从便于管理且降低温室单位土地建筑成本和提高空间利用率考虑,日光温室长度一般以60~100米为宜。塑料大棚主要从牢固性方面考虑,其长跨比(长度/跨度)以不小于5为宜,长度一般以40~80米为宜。

5.日光温室采光屋面角

日光温室采光屋面角根据合理采光时段理论确定,即要求日光温室在冬至前后每日要保持4小时以上的合理采光时间,即在当地冬至前后,保证10时至14时(地方时)太阳光对日光温室采光屋面的投射角均要大于50°(太阳对日光温室采光屋面的入射角小于40°)。

确定公式如下:

式中:h10——冬至上午10:00时的太阳高度角;φ——地理纬度;δ——赤纬,即太阳所在的纬度;t10——上午10:00时太阳的时角*;α——合理采光时段屋面角(表6-2、表6-3)。

季节夏至立夏立秋春分秋分立春立冬冬至日/月21/65/57/820/323/95/27/1122/12赤纬δ+23°27′+16°20′0°-16°20′-23°27′

表6-2 各季节的太阳赤纬δ

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冬季光照良好,日照率高。因此,日光温室的采光屋面角可在合理采光时段屋面角的基础上下调3°~6°。

塑料大棚因为建造方位为南北延长,所以不存在合理采光屋面角确定的问题。

北纬h10α北纬h10α北纬h10α30°29.23°23.65°36°24.09°29.29°42°18.87°34.89°31°28.38°24.59°37°23.22°30.23°43°17.99°35.82°

表6-3 不同纬度地区的合理采光时段屋面角

北纬h10α北纬h10α北纬h10α32°27.53°25.53°38°22.35°31.17°44°17.12°36.74°33°26.67°26.47°39°21.49°32.10°45°16.24°37.67°34°25.81°27.42°40°20.61°33.04°46°15.36°38.58°35°24.95°28.36°41°19.74°33.97°47°14.48°39.49°

表6-3 不同纬度地区的合理采光时段屋面角(续)-1

6.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采光屋面形状

温室采光屋面形状与温室采光性能密切相关。当温室的跨度和高度确定后,温室采光屋面形状就成为日光温室截获日光能量多少的决定性因素。平面形(A)、椭圆拱形(B)和圆拱形(C)屋面三者以圆拱形(C)屋面采光性能为最佳(图6-1)。

图6-1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采光屋面形状

在圆拱形采光屋面的基础上,在不改变采光屋面角和温室高度的基础上将温室采光屋面形状由一段弧的圆拱形改为“两弧一直线”三段式曲直形,简称曲直形(D)(即上下两段弧,中间为两弧的切线),将温室主要采光屋面的采光效果大大改善。

与日光温室不同,塑料大棚采光屋面形状与大棚采光好坏关系不大。但与大棚稳定性密切相关。以流线形采光屋面的塑料大棚稳定性最佳。流线形采光屋面由以下公式确定(采光屋面曲线的原点是地平线与棚面曲线左端的交点,见图6-2)。

式中:y——大棚流线形曲线的纵坐标;x——对应于相应y值的横坐标;h——大棚的矢高;L——大棚的跨度;h/L(高跨比,矢高与跨度之比)以0.25~0.3为宜;低于0.25会导致棚内外差值过大,棚内压强对膜举力增大;高于0.3时,棚面过陡而使风荷载增大两者均影响大棚的稳定性。

由上面公式确定的流线形采光屋面是最理想的曲线。但是,它的两侧太低,会严重影响栽培操作。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对上述流线形采光屋面进行适当调整,得到三圆复合拱形流线形采光屋面。图6-2右图是三圆复合拱形流线形采光屋面的放样图。

图6-2 流线形采光屋面塑料大棚

①首先确定跨度L(米),然后设定高跨比,一般取高跨比h/L=0.25~0.3;

②绘水平线和它的垂线,两者交于C点,点C是大棚跨度的中心点;

③将跨度L的两个端点对称于中点C,定位在水平线上;

④确定高h(h=0.25L),将长度由C点向上伸延到D点(CD=h);

⑤以C为原点,以AC为半径画圆交垂直轴线于E点;

⑥连接AD和BD形成两条辅助线,再以D为圆心,以DE为半径画圆,与辅助线相交于F和G点;

⑦过AF和GB线的中心分别作垂线交EC延长线于O1点,同时与AB线相交于O2和O3

⑧以O1为圆心,以O1D为半径画弧线,分别交于O1O2和O1O3延长线的H、I点;

⑨分别以O2、O3为圆心,以O2A和O3B为半径画弧,分别于H、I点相交得到大棚基本圆拱形AHDIB。

7.日光温室后坡仰角

后坡仰角是指日光温室后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其大小对日光温室的采光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后坡仰角大小应视日光温室的使用季节而定。在冬季生产时,尽可能使太阳直射光能照到日光温室后坡面内侧;在夏季生产时,则应避免太阳直射光照到后坡面内侧。

对后坡仰角,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将以前的短后坡小仰角进行了调整。调整为长后坡高仰角(表6-4),后坡仰角以大于当地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15°~20°为宜,可以保证10月上旬至次年3月上旬之间正午前后后墙甚至后坡接受直射阳光,受光蓄热,大大改善了温室后部光照。

北纬h12α北纬h12α北纬h12α30°36.5°51.5°~56.5°36°30.5°45.5°~50.5°42°24.5°39.5°~44.5°31°35.5°50.5°~55.5°37°29.5°44.5°~49.5°43°23.5°38.5°~43.5°32°34.5°49.5°~54.5°38°28.5°43.5°~48.5°44°22.5°37.5°~42.5°33°33.5°48.5°~53.5°39°27.5°42.5°~47.5°45°21.5°36.5°~41.5°34°32.5°47.5°~52.5°40°26.5°41.5°~46.5°46°20.5°35.5°~40.5°35°31.5°46.5°~51.5°41°25.5°40.5°~45.5°47°19.5°34.5°~39.5°

表6-4 不同纬度地区的合理后坡仰角

8.日光温室后坡水平投影长度

日光温室后坡长短直接影响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及其内部的光照情况。当日光温室后坡长时,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提高。但这样当太阳高度角较大时,就会出现温室后坡遮光现象,使日光温室北部出现大面积阴影。而且日光温室后坡长,其前屋面的采光面将减小,造成日光温室内部白天升温过慢。反之,当日光温室后坡面短时,日光温室内部采光较好。但保温性能却相应降低,形成日光温室白天升温快、夜间降温也快的情况。

实践表明,日光温室的后坡水平投影长度一般以1.0~1.5米为宜。

9.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间距

日光温室间距的确定原则:保证后排温室在冬至前后每日能有6小时以上的光照时间,即在9:00至15:00,前排温室不对后排温室构成遮光。计算公式:

式中:L——前后排温室的间距;D1——温室的脊高;D2——草苫或保温被等保温材料卷的直径,通常取0.5米;h9——冬至9:00时的太阳高度角;t9——9:00时的太阳时角,为45°;l1——后坡水平投影;l2——后墙底宽。

塑料大棚间距一般东西以3米为宜,偏于通风透光。但对于冬春雪大的地区至少4米以上;南北间距以5米左右为宜(表6-5)。

北纬D1(米)h9L(米)北纬D1(米)h9L(米)北纬D1(米)h9L(米)30°3~421.24°4.9~6.736°3~416.88°6.7~9.042°3~412.42°9.7~12.931°3~420.51°5.1~7.037°3~416.13°7.1~9.543°3~411.67°10.5~13.932°3~419.79°5.4~7.338°3~415.40°7.5~10.044°3~410.92°11.3~15.033°3~419.07°5.7~7.739°3~414.66°8.0~10.745°3~410.17°11.8~15.7

表6-5 不同纬度地区合理日光温室间距

北纬D1(米)h9L(米)北纬D1(米)h9L(米)北纬D1(米)h9L(米)34°3~418.34°6.0~8.140°3~413.92°8.5~11.346°3~49.42°12.9~17.235°3~417.61°6.3~8.541°3~413.17°9.1~12.147°3~48.66°14.2~18.9

表6-5 不同纬度地区合理日光温室间距(续)-1

10.透明覆盖材料——塑料薄膜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塑料棚膜主要有聚乙烯棚膜、聚氯乙烯棚膜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棚膜三大类。

(1)聚乙烯(PE)棚膜。具有密度小、吸尘少、无增塑剂渗出、无毒、透光率高等特点,是我国当前主要的棚膜品种。其缺点是保温性差,使用寿命短,不易黏接,不耐高温日晒(高温软化温度为50℃)。要使聚乙烯棚膜性能更好,必须在聚乙烯树脂中加入许多助剂改变其性能,才能适合生产的要求。主要产品:

①PE普通棚膜。它是在聚乙烯树脂中不添加任何助剂所生产的膜。最大的缺点是使用年限短,一般使用期为4~6个月。

②PE防老化(长寿)膜。在PE树脂中按一定比例加入防老化助剂(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等)吹塑成膜,可克服PE普通膜不耐高温日晒、不耐老化的缺点。目前我国生产的PE防老化棚膜可连续使用12~24个月,是目前设施栽培中使用较多的棚膜品种。

③PE耐老化无滴膜(双防膜)。是在PE树脂中既加入防老化助剂(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等),又加入流滴助剂(表面活性剂)等功能助剂吹塑成膜。该膜不仅使用时间长,而且可使露滴在膜面上失去亲水作用性,水珠向下滑动,从而增加透光性,是目前性能安全、适应性较广的棚膜品种。

④PE保温膜。在PE树脂中加入保温助剂(如远红外线阻隔剂)吹塑成膜,能阻止设施内的远红外线(地面辐射)向大气中的长波辐射,从而把设施内吸收的热能阻挡在设施内,可提高保温效果1~2℃,在寒冷地区应用效果好。

⑤PE多功能复合膜。在PE树脂中加入防老化助剂、保温助剂、流滴助剂等多种功能性助剂吹塑成膜。目前我国生产的该膜可连续使用12~18个月,具有无滴、保温、使用寿命长等多种功能,是设施冬春栽培理想的棚膜。

(2)聚氯乙烯(PVC)棚膜。它是在聚氯乙烯树脂中加入适量的增塑剂(增加柔性)压延成膜。其特点是透光性好,阻隔远红外线,保温性强,柔软易造型,好黏接,耐高温日晒(高温软化温度为100℃),耐候性好(一般可连续使用1年左右)。其缺点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增塑剂析出,吸尘严重,影响透光;密度大,一定重量棚膜覆盖面积较聚乙烯棚膜减少24%,成本高;不耐低温(低温脆化温度为-50℃),残膜不能燃烧处理,因为会有有毒氯气产生。可用于夜间保温性要求较高的地区。

①普通PVC膜。不加任何助剂吹塑成膜,使用期仅6~12个月。

②PVC防老化膜。在PVC树脂中按一定比例加入防老化助剂(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等)吹塑成膜,可克服PVC普通膜不耐高温日晒、不耐老化的缺点。目前我国生产的PVC防老化膜可连续使用12~24个月,是目前设施栽培中使用较多的棚膜品种。

③PVC耐老化无滴膜(双防膜)。是在PVC树脂中既加入防老化助剂(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等),又加入流滴助剂(表面活性剂)等功能助剂吹塑成膜。该膜不仅使用时间长,而且可使露滴在膜面上失去亲水作用性,水珠向下滑动,从而增加透光性。该膜的其他性能和PVC普通膜相似,比较适宜冬季和早春自然光线弱、气温低的地区。

④PVC耐候无滴防尘膜。是在PVC树脂中既加入防老化助剂、保温助剂、流滴助剂等多种功能性助剂吹塑成膜。经处理的薄膜外表面,助剂析出减少,吸尘较轻,提高了透光率,同时还具有耐老化、无滴性的优点,对冬春茬生产有利。

(3)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棚膜。一般使用厚度为0.10~0.12毫米,在EVA中,由于醋酸乙烯单体(VA)的引入,使EVA具有独特的特性。

①树脂的结晶性降低,使薄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

②具有弱极性,使膜与防雾滴剂有良好的相容性,从而使薄膜保持较长的无滴持效期。

③EVA膜对远红外线的阻隔性介于PVC与PE之间,因此保温性能为PVC&gt;EVA&gt;PE。

④EVA膜耐低温、耐冲击,因而不易裂开。

⑤EVA膜黏接性、透光性、爽滑性等都强于PE膜。

综合上述特点,EVA膜适用于冬季温度较低的高寒山区。

(4)漫反射棚膜。漫反射棚膜是PE树脂中掺入调光物质(漫反射晶核),使直射的太阳光进入棚膜后形成均匀的散射光,使作物光照均匀,促进光合作用。同时,减少设施内的温差,使作物生长一致。

(5)PO农膜。PO系特殊农膜,是以PE、EVA树脂为基础原料,加入保温强化助剂、防雾助剂、抗老化助剂等多种助剂,通过2~3层共挤工艺生产的多层复合功能膜,克服了PE、EVA树脂的缺点,使其具有较高的保温性;具有高透光性,且不沾灰尘,透光率下降慢;耐低温;燃烧不产生有害气体,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可达3~5年。缺点:延伸性小,不耐磨,形变后复原性差。

(6)氟素农膜。氟素农膜是由乙烯聚合物为基质制成,是一种新型覆盖材料。主要特点:超耐候性,使用期可达10年以上;超透光性,透光率在90%以上,并且连续使用10~15年,不变色,不污染,透光率仍在90%;抗静电力极强,超防尘;耐高、低温性强;可在-180~100℃温度范围内安全使用,在高温强日下与金属部件接触部位不变性,在严寒冬季不硬化、不脆裂。氟素膜最大的缺点是不能燃烧处理,用后必须由厂家收回再生利用;另一方面是价格昂贵。该膜在日本大面积使用,在欧美国家应用面积也很大。

(二)保温参数

1.墙体

(1)三层夹心饼式异质复合结构。内层为承重和蓄热放热层,一般为蓄热系数大的砖石结构(厚度以24~37厘米为宜),并用深色涂料涂抹为宜,为增加受热面积,提高蓄热、放热能力,可添加穹形构造;中间为保温层,一般为空心或添加蛭石、珍珠岩或炉渣(厚度20~40厘米为宜)或保温苯板(厚度以5~20厘米为宜),以保温苯板保温效果最佳;外层为承重层或保护层,一般为砖结构,厚度12~24厘米为宜。

(2)两层异质复合结构。内层为承重和蓄热、放热层,一般为砖石结构(厚度要求24厘米以上),同样用黑色涂料涂抹为宜,为增加受热面积,提高蓄热放热能力,可添加穹形构造;外层为保温层,一般为堆土结构,堆土厚度最窄处以当地冻土层厚度加20~40厘米为宜。

(3)单层结构。墙体为土壤堆积而成,墙体最窄处厚度以当地冻土层厚度加60~80厘米为宜。

2.后坡

(1)三层夹心饼式异质复合结构。内层为承重和蓄热、放热层,一般为水泥构件或现浇混凝土构造(厚度5~10厘米为宜),并用黑色涂料涂抹为宜;中间为保温层,一般为蛭石、珍珠岩或炉渣(厚度20~40厘米为宜)或保温苯板(厚度以5~20厘米为宜),以保温苯板保温效果最佳;外层为防水层或保护层,一般为水泥砂浆构造并做防水处理,厚度以5厘米左右为宜。

(2)两层异质复合结构。内层为承重和蓄热、放热层,一般为水泥构件或混凝土构造(厚度5~10厘米为宜);外层为保温层,一般为秸秆或草苫、芦苇等,厚度以0.5~0.8米为宜,秸秆或草苫、芦苇等外面最好用塑料薄膜包裹,然后再用草泥护坡。

(3)单层结构。后坡为玉米等秸秆、杂草或草苫、芦苇等堆积而成,厚度一般以0.8~1.0米为宜,以塑料薄膜包裹,外层常用草泥护坡。

3.保温覆盖材料

在葡萄设施栽培中,除覆盖透明材料外,为了提高设施的防寒保温效果,使葡萄不受冻害,还要覆盖草苫、纸被和保温被等保温材料。

(1)草苫(帘)。草苫(帘)是用稻草、蒲草和芦苇等材料编织而成。草苫(帘)一般宽1.2~2.5米,长为采光面之长再加上1.5~2米,厚为4~7厘米。盖草苫一般可增温4~7℃。但实际保温效果与草苫厚度、材料有关。蒲草和芦苇的增温效果相对较好一些,制作草苫简单方便,成本低,是当前设施栽培覆盖保温的首选材料,一般可使用3~4年。

(2)纸被。在寒冷地区和季节,为了弥补草苫保温能力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保温防寒效果,可在草苫下边增盖纸被。纸被系由4层旧水泥袋或6层牛皮纸缝制成和草苫大小相同的覆盖材料。纸被可弥补草苫缝隙,保温性能好,一般可增温5~8℃,但冬春季多雨雪地区,易受雨淋而损坏,应在其外部包一层薄膜可达防雨的目的。

(3)保温被。一般由3~5层不同材料组成,外层为防水层(塑料膜或无纺布或镀铝反光膜等),中间为保温层(旧棉絮或纤维棉或废羊毛绒或工业毛毡等),内层为防护层(一般为无纺布,质量高的添加镀铝反光膜以起到反射远红外线的作用)。其特点是重量轻、蓄热、保温性高于草苫和纸被,一般可增温6~8℃,在高寒地区可达10℃。但造价较高。如保管好可使用5~6年。缺点是中间保温层吸水性强。针对这一缺点目前开发出中间保温层为疏水发泡材料的保温被。

4.防寒沟

在温室或塑料大棚的四周设置防寒沟,对于减少温室或塑料大棚内热量通过土壤外传,阻止外面冻土对温室或塑料大棚内土壤的影响,保持温室或塑料大棚内较高的地温,以保证温室或塑料大棚内边行葡萄植株的良好生长发育特别重要。

防寒沟要求设置在温室四周0.5米内为宜,以紧贴墙体基础为佳。

防寒沟如果填充保温苯板厚度以5~10厘米为宜,如果填充秸秆杂草厚度以20~40厘米为宜;防寒沟深度以大于当地冻土层深度20~30厘米为宜。

5.地面高度

建造半地下式温室即温室内地面低于温室外地面可显著提高温室内的气温和地温,与室外地面相比,一般宜将温室内地面降低0.5米左右为宜。需要注意的是半地下式温室排水是关键问题。因此,夏季需揭棚的葡萄品种,如果在夏季雨水多的地区栽培,不宜建造半地下式温室。

(三)其他

1.进出口与缓冲间

温室进出口一般设置在东山墙上,和缓冲间相通,并挂门帘保温;而塑料大棚进出口一般设置在其南端。与进出口相通的缓冲间不仅具有缓冲进出口热量散失,作为住房或仓库用外,还可让管理操作人员进出温室时先在缓冲间适应一下环境,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2.蓄水池

北方地区冬季严寒,直接把水引入温室或塑料大棚内灌溉作物会大幅度降低土壤温度,使作物根系造成冷害,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的形成,因此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山墙旁边修建蓄水池以便冬季用于预热灌溉用水,对于设施葡萄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3.配套设备

(1)卷帘机。卷帘机是用于卷放草苫和保温被等保温覆盖材料的设施配套设备。目前生产中常用的卷帘机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顶卷式卷帘机,二是中央底卷式卷帘机,三是侧卷式卷帘机。其中顶卷式卷帘机卷帘绳容易叠卷,从而导致保温被或草苫卷放不整齐,需上后坡调整,容易将人卷伤甚至致死;而侧卷式卷帘机由于卷帘机设置于温室一头,一边受力,容易造成卷帘不整齐导致一头低一头高,容易损毁机器;中央底卷式卷帘机克服了上述两类卷帘机的缺点,操作安全方便,应用效果最好。

(2)卷膜器。卷膜器是主要用于卷放棚膜等透明覆盖材料以达到通风效果的设施配套设备。主要分为底卷式和顶卷式两种。底卷式卷膜器主要用于下面通风口棚膜的卷放,而顶卷式卷膜器主要用于上通风口棚膜的卷放。

三、促成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设施栽培的葡萄品种。在设施内栽植葡萄,因投入的财力和人力较多、种植成本高,所以在选择品种时一定要慎重,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早熟性状好。设施栽培葡萄的主要目的是提早成熟,提早在市场上供应浆果。不同的设施形式保温性能不同,浆果提早成熟的程度也不同。就同一品种而言,超早期加温可以提早70天成熟;后期加温可以提早40天左右成熟;塑料大棚可以提早20~30天成熟。露地栽培时;不同品种之间的成熟期差异很大,所以,选择品种时尽可能选择早熟品种,避免保护地内种植晚熟品种,使得其成熟期与露地或简易设施栽培的品种的成熟期一致,影响销售价格。

(2)品质优良。葡萄的品质包括内在品质和外观品质。保护地种植葡萄因投资大、成本高,所以最好选择品质优良的品种,以便能充分体现其商品价值,使得季节差价增大,最终实现高效益栽培的目的。

(3)通过保护地栽培可以提高品质。乍娜、绯红、红双味等很多欧亚种群的品种具有优良的内在品质和外观形象,但露地栽培时裂果极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果实成熟前土壤含水量不稳定。但在保护地栽培时土壤含水量易于控制,湿度比较稳定,不会出现干、湿的急剧变化,裂果轻微,可以恢复到原有的外观形象。

(4)耐弱光。设施内由于塑料薄膜的覆盖,其内部的光照度只有露地的80%左右,使葡萄的光合效率下降,枝条徒长,花芽分化及坐果不良。品种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所以,选择品种时尽可能选用耐弱光的品种。

(5)生长势相对较弱。由于棚内的空间较小,葡萄的生长范围小,加之棚内的生长期较长,葡萄生长量较大,生长旺盛的品种在棚内管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选择棚栽葡萄时最好选择树势中庸偏弱的品种。

(6)耐空气湿度。棚内空气湿度高,易于霜霉病、灰霉病等的发生,同时影响葡萄植株的生长。不同葡萄品种或种类在耐湿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选择品种时最好选择耐湿抗病品种。

(7)低温需求量少。葡萄从正常落叶到来年春天树液流动前为休眠期。华北地区葡萄的休眠期多在11月上旬至来年4月上旬。一般气温低于8~10℃时,地上部均处休眠状态。休眠分为自然休眠和被迫休眠。自然休眠也称生理休眠。正常落叶后,在0~5℃的范围内经过1个月,即可完成生理休眠。此后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即可萌发生长。棚栽葡萄宜选择需冷量少、自然休眠期短的品种。

在生理休眠期内需加温栽培的品种,则需要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解除休眠,才能正常的生长。而在被迫休眠期内随时可以加温栽培。

生理休眠期的长短,不同品种间存在很大差异。西欧品种群和黑海品种群有较长的休眠期,而东方品种群的休眠期较短。栽培上尽可能选用休眠期短的品种。

所以,选用品种时,了解生理休眠期的长短对指导保护地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8)选用欧亚种品种。一般认为,欧亚种品种的抗病力较欧美杂种差,而在北方的保护地条件下,只要合理地控制负载量,做到架面通风透光,控制好棚内的温度、湿度,并保持棚内地面清洁,在生长结实过程中,也可以在不使用农药的条件下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葡萄果实。无论是从市场的需求和价格上,还是从栽培的角度上讲,选用欧亚种葡萄品种比欧美杂交种葡萄品种更具优越性。一是欧亚种葡萄品质较好,在市场上更受欢迎,售价也高,有时比欧美杂交种高2~3倍;二是欧亚种葡萄品种比欧美杂交种更适合保护地栽培,它们萌芽早,萌芽整齐,结果率高,着色一致,糖分高,酸度低,风味好,容易生产出高档果品。

适合棚室栽培的主要葡萄品种有夏黑、醉金香、爱神玫瑰、郑州早玉、夏至红、黑巴拉蒂、绯红等。

(二)高标准建园、栽植方式及密度

1.园地选择

园地选择的好坏与温室或塑料大棚的结构性能、环境调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关系很大。因此,园地选择须遵循以下原则。

(1)为了利于采光,建园地块要南面开阔、高燥向阳、无遮阴,且平坦。

(2)为了减少温室或塑料大棚覆盖层的散热和风压对结构的影响,要选择避风地带。冬季有季风的地方,最好选在上风向有丘陵、山地、防风林或高大建筑物等挡风的地方。但这些地方又往往形成风口或积雪过大,必须事先调查。另外,要求园地四周不能有障碍物,以利于高温季节通风换气,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

(3)为使温室或塑料大棚的基础牢固,要选择地基土质坚实的地方,避开土质松软的地方,以防为加大基础或加固地基而增加造价。

(4)虽然葡萄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对土壤条件没有严格要求,但是,设施葡萄建园最好选择土壤质地良好、土层深厚、便于排灌的肥沃沙壤土地构建设施。切忌在重盐碱地、低洼地和地下水位高及种植过葡萄的重茬地建园。

(5)应选离水源、电源和公路等较近、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块建园,以便于管理与运输。但不能离交通干线过近。同时,要避免在污染源的下风向建园,以减少对薄膜的污染和积尘。

(6)在山区,可在丘陵或坡地背风向阳的南坡梯田构建温室,并直接借助梯田后坡作为温室后墙。这样不仅节约建材,降低温室建造成本,而且温室保温效果良好,经济耐用。

(7)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挖掘土地潜力,结合换土与薄膜限根栽培模式,可在戈壁滩等荒芜土地上构建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

2.园地改良

建园前的土壤改良是设施葡萄栽培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设施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必须加大建园前的土壤改良力度,尤其是土壤黏重、过沙或低洼阴湿的盐碱地。针对不同的土壤质地,应施以不同的改良方法。如黏重地应采取掺沙、底层通透等方法改良;过沙土壤应采取沙土混泥或薄膜限根的方法改良;盐碱地应采取淡水洗盐、草被压盐等方法改良。

但土壤改良的中心环节是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高的疏松土壤,不仅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长,尤其是有利于葡萄吸收根的发生,而且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能,使地温回升快,且稳定,对葡萄的生长发育产生诸多有利影响。一般于定植前,每亩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10000千克,并混加500千克商品生物有机肥,使肥土混匀。

3.苗木选择

选用根系分布均匀,长于15厘米的主根4~5条,有4个以上的饱满芽体,无严重损伤及病虫为害症状的大苗、壮苗。

栽植前用清水浸根一昼夜或用泥浆浸泡,对根系适当短截,栽植时使根系在已挖好的0.3米×0.3米栽植穴中充分伸展,回填细土,填至一半时轻轻提苗,使根土密接,再填土至原苗木地表痕,浇透水,水渗下后,再填土至原苗木地表痕,并用脚踏实后再浇一次透水。栽植后留3~4个饱满芽进行定干,剪口抹油漆保湿,地面立即覆盖地膜,苗木成活后随气温升高再逐步除去地膜。

4.架式选择

设施栽培因为不需要下架防寒或只需简易下架防寒,因此架式比较灵活,可根据品种特性和设施结构类型来确定。设施内常用的架式有两种。

①篱架。由于密植,适于生长势中庸的品种。这种架式有利于逼迫冬芽2次结果,2次果产量较高。

②棚架。架面平坦,通风透光良好,枝蔓生长势缓和,适于生长势强旺的品种和宽度较大的设施内采用。

行向 设施内葡萄篱架栽培时以南北行向为宜,这样光照均匀,有利于管理作业。棚架栽培则多选择东西行向。

5.株行距及栽植方法

设施内采用单篱架栽培,株行距以1米×2米较好。塑料大棚内用棚架栽培时,可采用2种栽植方式:一种是在棚中央1个栽植沟内(沟宽 1~1.5米)栽2行,在栽植沟两侧各设2排立柱;后排立柱分别与两边大棚骨架相连,拉好架线后形成两个相反方向的倾斜小切架。另一种是在棚的两侧各栽1行,搭成屋脊式棚架。二者的株距均为0.5~1.0米。温室内采用棚架时,应在温室南边栽植,栽植沟距温室边1米左右,以利于管理。

(三)肥、水管理

(1)放苗。一般在4月上中旬,待发芽后要及时破膜放苗稳苗,每株留2个新芽。

(2)施肥。待苗长到40~60厘米高时,进行追肥,每株施尿素50~100克,或葡萄专用复合肥50~100克,以后进行多次叶面喷施100倍的惠满丰或0.3%的磷酸二氢钾液。秋季建棚前施1次基肥,每亩施有机肥3000千克或优质鸡肥1500千克。建棚后,一般在萌芽开花前追氮、磷、钾全营养肥1次,每亩施尿素15~20千克,磷肥50~100千克,钾肥50千克。坐果到浆果开始着色期及果实采摘后,可追肥2~3次,以磷、钾肥为主。秋季施基肥1次,一般施肥量应比露地葡萄增加20%~30%。

(3)浇水。应根据土壤、气候和葡萄生长发育情况而定,一般应浇好催芽水、花前水、膨大水、着色水、采果后浇水及封冻水共5~6次,浇水要与施肥结合进行。浇水时,葡萄生长前期要小水浇灌,后期浇大水,以利地温稳定。有条件的提倡滴灌与渗灌。

(四)整形修剪

(1)及时选留主蔓。设施促成栽培葡萄,由于其栽植密度大,与传统的整枝方式有很大区别,一般采用独龙干整枝法。即定植后的苗木,一般每株选留2~3个主蔓。定蔓的原则是留下不留上,留强不留弱,多余副梢全部疏除。

(2)分段摘心。所留主蔓新梢长到80厘米时进行第1次摘心,摘心后留顶端副梢继续延长生长,其余副梢留1片叶摘心,充分促进主蔓发育。当顶端保留的延长梢长到4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2次摘心,副梢的处理同上。依次类推,进行第3次、第4次摘心。8月以后,如果生长势仍较强,顶端可保留2~3个副梢延长生长,下部萌发的副梢可适当放长,留4~6片叶摘心。

(3)及时立柱绑蔓,摘除卷须。主蔓长到30厘米左右时即可绑缚。以后每长30~40厘米绑缚1次。在绑缚的同时摘除卷须。

(4)冬剪。葡萄植株落叶后及时冬剪。生长衰弱、枝蔓少而纤细的在近地表处进行3~5芽的短修剪;生长中庸健壮枝蔓,可留50厘米左右剪留至壮芽,水平绑缚在第一道铁丝的两侧。但选用个别强旺枝蔓进行长梢修剪,以达到占领空间,增加前期枝量。结果母蔓上尽量着生饱满的壮实冬芽,为扣棚后丰产奠定基础。

(五)病虫害防治

萌芽期防治金龟子、象鼻虫等啃食嫩芽。防治方法:可喷布多菌灵+吡虫啉。预防霜霉病、黑痘病、白腐病等可喷布200倍的半量式波尔多液。

(六)扣膜时间的确定

在设施葡萄促早栽培中,葡萄进入深休眠后,只有休眠解除即满足品种的需冷量才能开始加温,否则过早加温会引起不萌芽,或萌芽延迟,且不整齐,而且新梢生长不一致,花序退化,浆果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因此,在促早栽培中,我们常采取一定的措施,使葡萄休眠提前解除,以便提早扣棚升温进行促早生产。在生产中常采用人工集中预冷等物理措施和化学破眠等人工破眠技术措施达到这一目的。

1.设施葡萄常用品种的需冷量

葡萄解除内休眠(又称生理休眠,自然休眠)所需的有效低温时数或单位数称为葡萄的需冷量,即有效低温累积起始之日至生理休眠解除之日止时间段内的有效低温积累。

(1)常用估算模型。

①低于7.2℃模型。

第一,低温累积起始日期的确定。以深秋初冬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7.2℃的日期为有效低温累积的起始日期,常用5日滑动平均值法确定。

第二,统计计算标准。以打破生理休眠所需的≤7.2℃低温累积小时数作为品种的需冷量,≤7.2℃低温累积1小时记为1小时,单位为小时。

② 0~7.2℃模型。

第一,低温累积起始日期的确定。以深秋初冬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7.2℃的日期为有效低温累积的起始日期,常用5日滑动平均值法确定。

第二,统计计算标准。以打破生理休眠所需的0~7.2℃低温累积小时数作为品种的需冷量,0~7.2℃低温累积1小时记为1小时,单位为小时。

③犹他模型。

第一,低温累积起始日期的确定。以深秋初冬负累积低温单位绝对值达到最大值时的日期即日低温单位累积为0左右时的日期为有效低温累积的起点。

第二,统计计算标准。不同温度的加权效应值不同,规定对破眠效率最高的最适冷温1个小时为一个冷温单位,而偏离适期适温的对破眠效率下降,甚至具有负作用的温度其冷温单位小于1或为负值,单位为C·U。换算关系如下:2.5~9.1℃打破休眠最有效,该温度范围内1小时为一个冷温单位(1C·U)。1.5~2.4℃及9.2~12.4℃只有半效作用,该温度范围内1小时相当于0.5个冷温单位。低于1.4℃或12.5~15.9℃则无效,该温度范围内1小时相当于0个冷温单位。16~18℃低温效应被部分抵消,该温度范围内1小时相当于-0.5个冷温单位。18.1~21℃低温效应被完全抵消,该温度范围内1小时相当于-1个冷温单位。21.1~23℃温度范围内1小时相当于-2个冷温单位。

上述需冷量估算模型均为物候学模型。因此,其准确性受制于特定的气候条件和环境条件。究竟以何种估算模型作为我国设施葡萄品种需冷量的最佳估算模型有待深入研究。

(2)设施葡萄常用品种需冷量见表6-6。

品种及品种群0~7.2℃模型(小时)≤7.2℃模型(小时)犹他模型(C·U)品种及品种群0~7.2℃模型(小时)≤7.2℃模型(小时)犹他模型(C·U)87-1(欧亚)573573917布朗无核(欧美)573573917红香妃(欧亚)573573917莎巴珍珠(欧亚)573573917京秀(欧亚)645645985香妃(欧亚)6456459858612(欧美)7177171046奥古斯特(欧亚)7177171046奥迪亚无核(欧亚)7177171046藤稔(欧美)756958859

表6-6 不同需冷量估算模型估算的不同品种群品种的需冷量

品种及品种群0~7.2℃模型(小时)≤7.2℃模型(小时)犹他模型(C·U)品种及品种群0~7.2℃模型(小时)≤7.2℃模型(小时)犹他模型(C·U)红地球(欧亚)7627621036矢富罗莎(欧亚)7811030877火焰无核(欧亚)7811030877红旗特早玫瑰(欧亚)8041102926巨玫瑰(欧美)8041102926巨峰(欧美)8441246953红双味(欧美)8578611090夏黑无核(欧美)8578611090凤凰51(欧亚)97110051090优无核(欧亚)97110051090火星无核(欧美)97110051090无核早红(欧美)97110051090

表6-6 不同需冷量估算模型估算的不同品种群品种的需冷量(续)-1

2.促进休眠解除的技术措施

(1)物理措施。利用夜间自然低温进行集中降温的预冷技术,是目前生产上最常用的人工破眠措施,即当深秋、初冬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7~10℃时,进行扣棚,并覆盖草苫。在传统人工集中预冷的基础上,采用三段式温度管理人工集中预冷技术,具体操作是:人工集中预冷前期(从覆盖草苫始到最低气温低于0℃止),夜间揭开草苫并开启通风口,让冷空气进入,白天盖上草苫,并关闭通风口,保持棚室内的低温;人工集中预冷中期(从最低气温低于0℃始至白天大多数时间低于0℃止),昼夜覆盖草苫,防止夜间温度过低;人工集中预冷后期(从白天大多数时间低于0℃始至开始升温止),夜间覆盖草苫,白天适当开启草苫,让设施内气温略有回升,升至7~10℃后覆盖草苫。

人工集中预冷的调控标准:使设施内绝大部分时间气温维持在2~9℃,一方面使温室内温度保持在利于解除休眠的温度范围内,另一方面避免地温过低,以利于升温时气温与地温协调一致。

(2)化学措施。

①石灰氮Ca(CN)2。在使用时,一般是调成糊状进行涂芽或者经过清水浸泡取高浓度的上清液进行喷施。石灰氮水溶液的一般配制方法是将粉末状药剂置于非铁容器中,加入4~10倍的温水(40℃左右),充分搅拌后静置4~6小时,然后取上清液备用。为提高石灰氮溶液的稳定性及其破眠效果,减少药害的发生,适当调整溶液的pH值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在pH值为8时,药剂表现出稳定的破眠效果,而且贮存时间也可以相应延长,调整石灰氮溶液的pH值可用无机酸(如硫酸、盐酸和硝酸等),也可用有机酸(如醋酸等)。石灰氮打破葡萄休眠的有效浓度因处理时期和品种而异。一般是1份石灰氮对4~10份水。

②单氰胺(H2CN2)。一般认为单氰胺对葡萄的破眠效果比石灰氮更好。目前在葡萄生产中,主要采用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含有50%有效成分(H2CN2)的稳定单氰胺水溶液——Dormex(多美滋),在室温下贮藏有效期很短,如在1.5~5℃条件下冷藏,有效期至少可以保持一年以上。单氰胺打破葡萄休眠的有效浓度因处理时间和品种而异。一般是0.5%~3%。配置H2CN2或Dormex水溶液时需要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般按0.2%~0.4%的比例)。一般情况下,H2CN2或Dormex不与其他农用药剂混用。

③注意事项。

第一,使用时期。

促进休眠解除:温带地区葡萄的冬促早栽培或春促早栽培使休眠提前解除,促芽提前萌发,需有效低温累积达到葡萄需冷量的2/3~3/4时使用一次。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葡萄的露地栽培,为使芽正常整齐萌发,需于萌芽前20~30天使用一次。施用时期过早,需要破眠剂浓度大,而且效果不好;施用时期过晚,容易出现药害。

逆转休眠:葡萄的避眠栽培或两季生产(秋促早栽培),促使冬芽当年萌发,需于花芽分化完成后至达到深度自然休眠前结合剪梢、去叶等措施使用一次。

第二,使用效果。破眠剂解除葡萄芽内休眠使芽萌发后,新梢的延长生长取决于处理时植株所处的生理阶段。处理时期不能过早,过早葡萄芽萌发后新梢延长生长受限。

第三,使用时的天气情况。为降低使用危险性,且提高使用效果,石灰氮或单氰胺等破眠剂处理一般应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气温以10~20℃最佳,气温低于5℃时应取消处理。

第四,使用方法。直接喷施休眠枝条或直接涂抹休眠芽。如用刀片或锯条将休眠芽上方枝条刻伤后再使用破眠剂破眠效果将更佳。

第五,安全事项。石灰氮或单氰胺均具有一定毒性,因此,在处理或贮藏时应注意安全防护,要避免药液同皮肤直接接触。由于其具有较强的醇溶性,所以操作人员应注意在使用前后1天内不可饮酒。

第六,贮藏保存。放在儿童触摸不到的地方;于避光干燥处保存,不能与酸或碱放在一起。

3.科学升温

设施栽培各地扣膜时间都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的实际情况而定,有些品种需要很长时间的休眠,休眠时间的长短又与休眠期间所处的环境有关。因此要在葡萄完成自然休眠后开始扣膜。

葡萄从落叶时开始进入休眠期,河南省在1月上旬可以解除休眠;辽宁省熊岳地区12月下旬至1月上旬可以解除休眠。

如果利用日光温室或加温温室进行栽培,在葡萄的生理休眠解除后即可扣膜升温。如果在生理休眠期内进行扣膜升温,则对开花不利。华北地区一般在1月中下旬进行扣膜升温。

利用塑料大棚进行栽培时,由于其保温条件较差,易受外界降温的影响,一般是在当地露地萌芽前的50天左右进行扣膜升温。华北地区一般是在2月下旬开始扣棚。

(七)葡萄保护地栽培生育期温度、湿度和光照调节

1.温度

栽培设施为其中的葡萄生长创造了先于露地生长的温度条件。设施内温度调节的适宜与否,严重影响栽培的其他环节,其主要包括气温调控和地温调控两方面的内容。

气温调控:一般认为葡萄设施栽培的气温管理有四个关键时期:休眠解除期、萌芽期、开花期和果实生长发育期。

地温调控:设施内的地温调控技术主要是指提高地温技术,使地温和气温协调一致。葡萄设施栽培,尤其是早熟促成栽培中,设施内地温上升慢,气温上升快,地温、气温不协调,造成发芽迟缓,花期延长,花序发育不良,严重影响葡萄坐果率和果粒的第一次膨大生长。另外,地温变幅大,严重影响根系的活动和功能发挥。

(1)气温调控。

①调控标准。

第一,休眠解除期。休眠解除期的温度调控适宜与否和休眠解除日期的早晚密切相关。如温度调控适宜则休眠解除日期提前;如温度调控欠妥当,则休眠解除日期延后。调控标准:尽量使温度控制在0~9℃。从扣棚降温开始到休眠解除所需日期因品种差异很大,一般为25~60天。

第二,催芽期。催芽期升温快慢与葡萄花序发育和开花坐果等密切相关。升温过快,导致气温和地温不能协调一致,严重影响葡萄花序发育及开花坐果。调控标准:缓慢升温,使气温和地温协调一致。第一周白天15~20℃,夜间5~10℃;第二周白天15~20℃,夜间7~10℃;第三周至萌芽白天20~25℃,夜间10~15℃。从升温至萌芽一般控制在25~30天。

第三,新梢生长期。日平均温度与葡萄开花早晚及花器发育、花粉萌发和授粉受精及坐果等密切相关。调控标准:白天20~25℃;夜间10~15℃,不低于10℃。从萌芽到开花一般需要40~60天。

第四,花期。低于14℃时影响开花,引起授粉受精不良,子房大量脱落;35℃以上的持续高温会产生严重日烧。此期温度管理的重点是避免夜间低温,其次还要注意避免白天高温的发生。调控标准:白天22~26℃;夜间15~20℃,不低于14℃。花期一般维持7~15天。

第五,浆果发育期。温度不宜低于20℃。积温因素对浆果发育速率影响最为显著。如果热量累积缓慢,浆果糖分累积及成熟过程变慢,果实采收期推迟。调控标准:白天25~28℃;夜间20~22℃,不宜低于20℃。

第六,着色成熟期。适宜温度为28~32℃,低于14℃时果实不能正常成熟。昼夜温差对养分积累有很大的影响。温差大时,浆果含糖量高,品质好,温差大于10℃以上时,浆果含糖量显著提高。此期调控标准:白天28~32℃,夜间14~16℃,不低于14℃;昼夜温差10℃以上。

②调控技术。

第一,保温技术。优化棚室结构,强化棚室保温设计(日光温室方位南偏西5°~10°,墙体采用异质复合墙体。内墙采用蓄热载热能力强的建材,如石头和红砖等,并可采取穹形结构增加内墙面积,以增加蓄热面积,同时,将内墙涂为黑色,以增加墙体的吸热能力,中间层采用保温能力强的建材,如泡沫塑料板;外墙为砖墙或采用土墙等),选用保温性能良好的保温覆盖材料,并正确揭盖、多层覆盖,挖防寒沟,人工加温。

第二,降温技术。通风降温,注意通风降温顺序为先放顶风,再放底风,最后打开北墙通风窗进行降温;喷水降温,注意喷水降温必须结合通风降温,防止空气湿度过大;遮阴降温,这种降温方法只能在催芽期使用。如果不注意降温,易产生日烧。

(2)地温调控。

①起垄栽培结合地膜覆盖。该措施切实有效。

②建造地下火炕或地热管和地热线。该项措施对于提高地温最为有效,但成本过高,目前我国基本没有应用。

③在人工集中预冷过程中合理控温。

④生物增温器。利用秸秆发酵释放热量提高地温。

⑤挖防寒沟。防寒沟如果填充保温苯板厚度以5~10厘米为宜,如果填充秸秆杂草(最好用塑料薄膜包裹)厚度以20~40厘米为宜;防寒沟深度以大于当地冻土层深度20~30厘米为宜。防止温室内土壤热量传导到温室外。

⑥将温室建造为半地下式。

2.湿度

空气湿度也是影响葡萄生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对湿度过高,会使葡萄的蒸腾作用受到抑制,并且不利于根系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和体内养分的输送。持续的高湿度环境易使葡萄徒长,影响开花结实,并且易发多种病害。同时,使棚膜上凝结大量水滴,造成光照强度下降。而相对湿度持续过低不仅影响葡萄的授粉受精,而且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设施栽培由于避开了自然雨水,为人工调控土壤及空气湿度创造了方便条件。

(1)调控标准。

①催芽期。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不足,不仅延迟葡萄萌芽,还会导致花器发育不良,小型花和畸形花增多;而土壤水分充足和空气湿度适宜,则葡萄萌芽整齐一致,小型花和畸形花减少,花粉生活力提高。调控标准:空气相对湿度要求90%以上,土壤相对湿度要求70%~80%。

②新梢生长期。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不足,严重影响葡萄新梢正常生长,同时,影响花序发育;而土壤水分充足和空气湿度过高,则葡萄新梢生长过旺,并且容易诱发多种病害。调控标准:空气相对湿度要求60%左右,土壤相对湿度要求70%~80%为宜。

③花期。土壤和空气湿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开花、坐果。土壤湿度过高,新梢生长过旺,往往会造成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养分竞争,不利于花芽分化和开花、坐果,导致坐果率下降。同时,树体郁闭,容易导致病害蔓延。土壤湿度过低,新梢生长缓慢或停长,光合速率下降,严重影响授粉受精和坐果。空气湿度过高,树体蒸腾作用受阻,影响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而且导致花药开裂慢,花粉散不出去,花粉破裂和病害蔓延。空气湿度过低,柱头易干燥,有效授粉寿命缩短,进而影响授粉受精和坐果。调控标准:空气相对湿度要求50%左右,土壤相对湿度要求65%~70%为宜。

④浆果发育期。浆果的生长发育与水分关系也十分密切。在浆果快速生长期,充足的水分供应,可促进果实的细胞分裂和膨大,有利于产量的提高。调控标准:空气相对湿度要求60%~70%,土壤相对湿度要求70%~80%为宜。

⑤着色成熟期。过量的水分供应往往会导致浆果的晚熟、糖分积累缓慢、含酸量高、着色不良,造成果实品质下降。因此,在浆果成熟期适当控制水分的供应,可促进浆果的成熟和品质的提高。但控水过度也可使糖度下降,并影响果粒增大,而且控水越重,浆果越小,最终导致减产。调控标准:空气相对湿度要求50%~60%,土壤相对湿度要求55%~65%为宜。

(2)调控技术。

①降低空气湿度技术。

第一,通风换气。是经济有效的降湿措施,尤其是室外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通风换气可以有效排除室内的水汽,使室内空气湿度显著降低。

第二,全园覆盖地膜。土壤表面覆盖地膜可显著减少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有效降低室内空气湿度。

第三,改革灌溉制度。改传统漫灌为膜下滴/微灌或膜下灌溉。

第四,升温降湿。冬季结合采暖需要进行室内加温,可有效降低室内相对湿度。

第五,防止塑料薄膜等透明覆盖材料结露。为避免结露,应采用无滴消雾膜或在透明覆盖材料内侧定期喷涂防滴剂,同时在构造上,需保证透明覆盖材料内侧的凝结水能够有序流到前底角处。

②增加空气湿度技术。喷水增湿。

③土壤湿度调控技术。主要采用控制浇水的次数和每次灌水量来解决。

3.光照调控

葡萄是喜光植物,对光很敏感。光照不足节间细长,叶片薄、淡黄、光合产物少,易引起严重的落花、落果,浆果质量差、产量低。

针对果树设施内光照强度弱、光谱质量差、光照时间短的特点,在光照因子的调控上应采取下列措施:建造优型棚室,减少建筑材料遮光。选择透光率高的覆盖材料,常用的有普通、无滴、漫反射、复合功能的棚膜,可根据经济状况选用;并应经常清洗棚膜上的灰尘、杂物,提高透光率。铺设反光地膜,或在棚内墙上悬挂镀铝膜,增强反射光照。适当早揭帘、晚盖帘,延长光照时间。加强对树体的综合管理。在阴雨天,应在棚内铺设农用反光膜及吊电灯补光。

第二节 葡萄避雨栽培

一、避雨栽培优势

避雨栽培是以避雨为目的地将塑料薄膜覆盖在树冠顶部的一种方法,它是介于无加温温室栽培和露地栽培之间的一种类型(彩图6-2-1至6-2-8)。在中国南方多湿生态条件下,露地葡萄病害严重,产量低,品质差,特别是欧亚种葡萄常被限制在年降水量600毫米以北地区栽培。葡萄避雨栽培在我国经过10多年的实践,已显示出很多优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北方发展欧亚种葡萄难度降低。河南、山东、陕西等省的葡萄栽培环境,虽然没有南方的栽培环境条件恶劣,但是在葡萄果实生长发育的7月、8月,同样处在温度高、雨量大的季节。这些省份发展品质优良的欧亚种葡萄,也会出现病害多、生产难度大的情况,由于病害多喷药,不利于生产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发展避雨栽培会降低病害的发生,减少打药次数,便于生产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

(2)南方可发展品质优的欧亚种葡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方种植的葡萄品种基本上是适于暖湿地区、抗病性较强的欧美杂种巨峰系。品质优良的欧亚种因不耐湿、不抗病等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农学院、浙江省海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引进欧亚种采用大棚栽培和避雨栽培相继成功,推动了上海、浙江、苏南地区欧亚种葡萄的发展。浙江省海盐县欧亚种无核白鸡心等品种种植面积达35公顷,占全省葡萄面积25.3%;上海金提园艺公司于1996—1997年建立10公顷单栋大棚和联栋大棚,主栽品种为秋红和意大利,获得成功。使上海、浙江、江苏地区葡萄品种结构得到了调整,对提高葡萄经济效益,调节南方果品市场起到积极作用。

(3)避免气象灾害,减少、减轻病害。在葡萄的生长期,尤其是新梢生长、开花坐果、果实膨大直至成熟期,经历春雨绵绵,梅雨集中,大风暴雨,会造成为害葡萄的黑痘病、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霜霉病等的病菌繁殖快、传播快、为害重,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以及经济效益。采用避雨栽培,覆盖薄膜期避免了雨淋,杜绝了一些病菌的传播途径,能有效地减轻病害的发生。

避雨栽培时,雨水直接降在避雨薄膜上,没有降在葡萄植株上,避免病菌随雨水传播。

避雨栽培的葡萄,植株下部、内膛的叶片干燥无水,仅上部边缘少数叶片有少量雨水。雨后次日早上观察,避雨栽培的葡萄植株叶片正反两面仅有一层薄薄的水膜,露水主要结在避雨棚膜上;而不避雨栽培的葡萄植株叶片正反两面都结有大量的露水。

避雨栽培的葡萄叶片上的露水在日出之后迅速蒸发干;而露地栽培的葡萄植株叶片上的露水蒸发慢,在叶片上持留的时间长。

(4)减少打药次数,减轻农药污染,为生产无公害果品创造条件。

(5)改善品质,提高坐果率,减轻裂果。

(6)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使技术措施及时实施。

(7)提高经济效益。

二、避雨栽培设施构建

由于葡萄是藤本植物,茎蔓柔软,一般不能挺立生长。在栽培上必须设立支架,才能使葡萄树保持一定的树形,使之通风透光,果实、枝叶才能合理而均匀地分布,生产出的果实才能色泽鲜艳,品质好。架式关系到光能和土地的利用,通风透光程度,工人操作便利与否,规范化栽培程度,葡萄产量与品质等诸方面内容。避雨栽培避雨期光照减弱,架式的选择更为重要。避雨棚结构根据葡萄架式确定。采用何种架式和避雨棚结构应根据品种生长势强弱等特性,当地栽培习惯选定。避雨棚结构有两种:一种是小避雨棚,一行葡萄一个避雨棚,棚宽1.8~2.5米;另一种是大避雨棚,2行葡萄一个避雨棚,棚宽5~6米。

(一)单臂篱架及避雨棚结构

单臂篱架是我国葡萄栽培常用的架式。南方的广东、广西、江西等地以单臂篱架为主,浙江、上海、江苏、湖北、安徽、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单臂篱架占有较大的面积,北方的山东、河南等地单臂篱架也有较大的面积。

1.单臂篱架

一般行距1.5~2.2米。一行葡萄立一行水泥柱,架柱高1.8~2.2米(埋入地下的0.5米未包括在内),架头立柱埋时向外与地面呈45°角倾斜,并用8号铁丝加锚石拉紧,埋入地下0.5米深处,夯实。沿行向柱间距离为4米,每行立柱上拉12号铁丝3~4道,第一道铁丝距离地面50~60厘米,往上每隔50厘米左右拉一道铁丝,沿行向组成立架面。枝蔓分布在篱架面上,果穗挂在篱架面上、中、下各部位。

该架式适于长势中庸或偏弱的品种和采用自由扇形或单、双臂水平型树形。

这种架式栽植密度较高,早期丰产。存在的问题:顶端优势明显,上部枝蔓生长旺,下部枝蔓弱,如果冬季修剪不当,结果部位上移;枝蔓集中在篱面上,光能利用较差;通风透光性较差,易发生各种病害;果实裸露比例较高,西边果实容易日灼;先密后稀,措施不到位,一密到底,若干年后单株的树体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管理难度较大等。

2.避雨棚结构

(1)避雨棚的宽度。行距2米左右可采用一行一个小避雨棚,利用原有的架柱。行距1.5米左右可采用一行一个小避雨棚或3行一个中避雨棚,利用原有的架柱。

(2)一行葡萄一个避雨棚结构。

①棚柱。利用单臂篱架的架柱,用竹、木等加高到离地面2.3米,柱顶高度必须一致。

②避雨横梁。柱顶下35厘米处架一根横梁,横梁长度视行距大小,横梁长度应小于行距30~50厘米,即行距2.2米,横梁长1.7米;行距2米,横梁长1.6米;行距1.8米,横梁长1.5米。棚膜中间必须留有一定的空间,利于高温期散热,有利通风,覆膜期能增加一些光照。

③避雨棚横梁架材。一是用毛竹、角铁、钢管等材料,横梁长度按上述长度决定。不宜用木料,因木料易腐烂,寿命不长。柱两边等距离,横梁边要对齐,使避雨棚整齐。每隔两根柱用长毛竹横向固定全园的架柱(不必再架横梁),能有效地提高抗风力。

二是用粗的钢绞丝全园拉横丝。采用这种办法架柱横向必须对齐(如立柱横向不对齐的只能用毛竹、角铁、钢管等材料)。一个园的东西两边还要拉加固钢绞丝,固定在路边埋入50厘米以下的锚石上。一个园两头必须用较粗的毛竹将各行架柱连接固定。

④拉丝。柱顶及横梁离顶端5厘米处各拉一条粗的钢绞丝(细的钢绞丝要用2条),共3条。用钢绞丝做横梁的,两边钢绞丝的固定按用毛竹等横梁的位置固定。柱顶不宜用竹架。3条钢绞丝引到两头架柱外固定在土中50厘米深的锚石上。

⑤拱片。用毛竹拱片。长按横梁长度1:1.25左右计,即横梁1.7米,拱片2.1米;横梁1.6米,拱片2米;横梁1.5米,拱片1.85米。拱片宽度窄的一头2.5~3厘米。每隔0.7米一片,中心点固定在中间顶丝上。拱片两头应对齐,利于覆膜。

⑥覆膜。棚面的宽度按拱片的宽度,厚度0.03毫米(3丝)。棚面覆盖在避雨棚的拱片上,膜要拉紧,盖得平展。两边每隔35厘米用竹木夹夹在两边的钢绞丝上,然后用压膜带或条布按拱片距离斜向将棚面压紧,台风、大风地区应来回压膜。

⑦注意事项。

拱片、横梁、拉丝安装高低要一致,两边对齐,有利覆膜。

拱片粗度窄的一头应在2.5厘米以上,要抛光。避免棚膜破损。粗度2.5厘米以下的,第二年遇大风侵入有些拱片就会折断,因此用太细的拱片是不合算的。

覆膜要平展,膜带要压紧。

⑧需用材料。建1亩地的避雨棚约需2.0米长的拱片480根(行距按2米计,下同),1.6米长横梁55根,横向毛竹净总长约90米(如用钢绞丝约200米),直向钢绞丝约1000米,2米宽的棚膜350米(厚0.03毫米,重约18千克),竹(木)夹约1900只,压膜带约1000米(台风、大风频繁地区要来回压膜,膜带则需约2000米)。

(3)三行葡萄一个避雨棚结构。行距1.5米左右的高密度葡萄园采用避雨栽培,如一行一个避雨小棚搭建成本较高,操作管理也较麻烦,可采用三行葡萄搭建一个避雨棚。

①棚柱。利用3行葡萄的架柱,适当加高,中间行的柱加高至2.5米,两边两行的架柱加高至2.2米,加高后各行柱的高度必须一致。

②避雨横梁。根据行距两棚中间应不少于30厘米的空间;如行距1.5米,3行为4.5米,避雨横梁应4.2米,即架好后,2根边柱中间向外的距离为60厘米。横梁固定位置为中间棚柱顶下60厘米处。如3行葡萄架柱横向不对齐的,横梁固定在其中两行的柱上;如架柱对齐的,横梁则固定在3根柱上,这样更加牢固。如全园葡萄架柱横向对齐的,可全园东西向拉钢绞丝代替横梁,可节省投资。一个葡萄园两头必须用较粗的毛竹将各行柱架连接固定。

③拉丝。3行柱顶及横梁离顶端5厘米处各拉一条粗的钢绞丝共5条。柱顶不宜用竹架。用槲做横梁的,两边钢绞丝固定的位置在用毛竹等横梁的位置上。5条钢绞丝引到两头架柱外1米处固定在50厘米深的锚石上。

④毛竹拱片。长5.2米,宽为窄头粗不少于5厘米,每隔0.7米1片,中心点固定在中间行的钢绞丝上,然后再固定在其他4条钢绞丝上,拱片两头应对齐,利于覆膜。

⑤覆膜。膜的宽度与拱片的宽度相同,即5.2米,厚度为0.06毫米(6丝)。棚膜覆盖在拱片上。两边每隔35厘米用竹(木)夹夹在两边的钢绞丝上,然后用压膜带按拱片距离斜向将棚膜压紧。

⑥ 注意事项。中间高度不能低于2.5米,两棚之间必须留有30厘米的空间,有利于闷热天气散热和通风;拱片粗度不小于5厘米,因5.2米长的拱片,粗度不够不牢固;应用工厂生产的压膜带,不宜用布条。

拱片横梁拉丝安装高低要一致,两边对齐,有利覆膜。

拱片粗度窄的一头应在2.5厘米以上,要抛光。避免棚膜破损。粗度2.5厘米以下的,第二年遇大风侵入有些拱片就会折断,因此用太细的拱片是不合算的。

⑦需用材料。建1亩地的避雨棚,约需5.2米长的拱片210根,4.2米长的横梁约35根(如用钢绞丝约200米),葡萄园两头横向毛竹净总长约30米(视葡萄园宽度定),直向钢绞丝约2500米,5.2米宽的棚膜约160米,竹(木)夹约900只,压膜带约1000米。

(二)双十字“V”形架及避雨棚结构

1.双十字“V”形架

双十字“V”形架是浙江省海盐县杨治元创造的新型实用架式。至2002年,这种架式已在浙江、上海、江苏等地推广面积达4000多公顷。

(1)适用品种。适于长势中等的、偏弱的和稍强的品种。

(2)结构。由架柱、2根横梁和6根拉丝组成。

①立柱。行距2.5~2.7米立一行水泥柱(或竹、木、石柱),柱距4米,柱长2.9~3米,埋入土中0.6~0.7米,柱顶离地面2.3~2.4米(与避雨棚结合,一步到位)。要特别注意立柱是直向和横向均要对齐,有利于搭避雨棚。

②架横梁。种植当年夏季或冬季修剪,每个柱架2根横梁。下横梁长60厘米,扎在离地面115厘米处,上横梁80~100厘米长,扎在离地面150厘米处(长势中庸的品种)或155厘米(长势强的品种)处。两道横梁两头及高低必须一致。横梁以毛竹(一根劈两片)为好,钢筋水泥预制横梁、角铁横梁、钢管横梁均可。木横梁不妥,木横梁易腐烂,使用年限缩短。

③拉丝。离地面90厘米处柱两边拉两条钢丝,两道横梁离边5厘米处打孔,各拉一条钢丝。形成双十字6条拉丝的架式。横梁两边4条不宜用拉丝扎在横梁上,否则每年整理拉丝时较费工。6条拉丝最好用钢绞丝(电网上用的7股钢绞丝),耐用而不锈,且成本低。上横梁两边的拉丝可用旧电线,枝蔓固定其上不易断枝蔓,且枝蔓不会移动。

需用材料:每亩地的柱65~70根,长、短横梁各65~70根,拉丝1600米左右。

(3)特点。夏季护理叶幕呈“V”形,葡萄生长期叶幕形成三层:下层为通风带,中部为结果带,中、上部为光合带。蔓果生长规范,两边的果穗较整齐地挂在离中间架柱15~20厘米处,在避雨条件下,雨水一般不会淋至果穗上。

(4)优越性。

①增加光合面积。根据测定,叶幕面积为地面面积的110%~120%。

②提高叶幕层光照度。据测定整个叶幕层一天中均有半天以上的受光。东边外侧、东边内侧、西边外侧、西边内侧四个侧面的光照度,晴天受光面上部1.5米处叶幕平均光照度为3.04万勒克斯,下部为2.16万勒克斯,明显优于单臂架和棚架。

③提高光合效率。

④提高萌芽率、萌芽整齐度和新梢生长均衡度。顶端优势不明显。

⑤提高通风透光率。有利于减轻病害,有利于提高果品质量。

⑥省工、省力、省架材、省农药。规范栽培,操作容易;蔓果管理部位在1~1.6米,操作时不吃力,能提高功效;架柱与避雨棚架柱结合,可减少架材。

2.避雨棚结构

(1)棚柱。利用双十字“V”形架的架柱。架柱高出地面2.3~2.4米。架柱一步到位长2.9米可直接利用;原架柱离地面不到2.3米的,用毛竹、木等加高至2.3米。柱顶高低必须一致,使避雨棚高低一致。

(2)避雨横梁。柱顶下40厘米处架一根横梁。有两种做法。

一是用毛竹、角铁、钢管等材料,长度为1.8米。不宜用木料,因木料易腐烂,寿命不长。柱两边等距离,横梁边要对齐,使避雨棚对齐。每隔两根柱用长毛竹横向固定全园的架柱(不必再架1.8米的横梁),能有效地提高抗风力。

二是用粗的钢绞丝全园拉横丝。采用这种办法架柱横向必须对齐(如立柱横向不对齐的只能用毛竹、角铁、钢管等材料),钢绞丝固定在柱顶下40厘米处。一个园的东西两边还要拉加固钢绞丝,固定在路边埋入50厘米以下的锚石上。这种办法既牢固又投资少(因钢绞丝比毛竹等架材便宜很多)。风力较大的葡萄园在两根架柱中间再拉一条横丝,能提高抗风力。

不论采用哪种材料架横梁,一个葡萄园的两头都必须用较粗的毛竹,将各行架柱连接固定,避雨棚就比较牢固。

(3)拉丝。柱顶及横梁离顶端5厘米处各拉一条粗的钢绞丝(细的钢绞丝要用两条)共3条。用钢绞丝做横梁的,两边钢绞丝固定的位置,柱中心点左右各85厘米,即两边钢绞丝的距离为170厘米(与用毛竹横梁距离相等),柱顶不宜用竹架,否则易造成薄膜破损。

(4)拉丝牵引锚石固定。避雨棚的3条钢绞丝引到架柱外1米处,挖50厘米深的穴埋入锚石,将3条钢绞丝固定在锚石上,泥土填上敲实。用毛竹等作为避雨棚横梁的,长度超过50米的葡萄园,在东西两边也要拉若干条加固钢绞丝并牵引锚石。

(5)拱片。用2.2米长,窄的一头2.5~3厘米宽的毛竹拱片,每隔0.7米一片,中心点固定在中间顶丝上,两边固定在边丝上。拱片两边应对齐,利于覆膜。

(6)覆膜。用2.2米宽,0.03~0.05毫米厚(3丝至5丝)的棚面覆盖在避雨棚的拱片上。两边每隔35厘米用竹(木)夹夹在两边的钢绞丝上,然后用压膜带或布条按拱片的距离斜向将棚膜压紧,台风、大风频繁地区应来回压膜。

(7)注意事项。

①拱片、横梁、拉丝安装高低必须一致,两边对齐,有利覆膜。

②拱片粗度窄的一头应在2.5厘米以上,要抛光,避免棚膜破损。粗度在2.5厘米以下,第二年遇大风侵入有些拱片就会折断,因此太细的拱片是不合算的。

③覆膜要平展,膜带要压紧。

(8)需用材料。建1亩地的避雨棚约需2.2米长的拱片370根,1.8米长横梁35根,横向毛竹总长约180米(如用钢绞丝作横梁,约200米),直向钢绞丝约800米,2.2米宽的棚膜270米(3丝约16千克,5丝约27千克),竹(木)夹约1500个,压膜带约900米(台风、大风频繁的地区膜带要来回压膜,则需1800米)。毛竹、拉丝可用5年以上,较粗的拱片可用3年以上(每年均要调换少量不牢固的拱片),棚膜用1年,竹(木)夹用2年以上(每年均要调换已坏的竹、木夹),标准压膜带可用5年以上,布条每年要整理。

(三)高宽垂架及避雨棚结构

1.高宽垂架

葡萄高宽垂架栽培20世纪20年代创始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阿根廷、巴西、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俄罗斯等国家都相继推广这种栽培方式。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这种栽培方式,逐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湖南省避雨栽培多数用高宽垂架。

(1)适用品种。各品种均适用,长势旺的品种最适宜。

(2)结构。由架柱、一根横梁和8条拉丝组成。

①立柱。行距3米立一行水泥柱(或竹、木、石柱),柱距4米,柱长3米,埋入土中0.6米,柱顶离地面2.4米。纵横距离一致,柱顶成一平面,两头边柱需向外倾斜30°。

②架横梁。用2米长的横梁扎在离地面1.7米的柱上。横梁两头及高低必须一致。横梁以毛竹为好,角铁横梁、钢管横梁均可。木横梁不妥,因易腐烂,使用年限短。

③拉丝。离地面1.3米处柱两边拉2条铁丝;在横梁离柱20厘米、50厘米和离横梁边5厘米处打孔,各拉一条铁丝,共拉8条拉丝。横梁上的6条拉丝不宜用拉丝扎在横梁上,否则每年整理拉丝较费工。8条拉丝最好用钢绞丝(电网上用的7股钢绞丝),耐用又不锈,且成本低。

需要材料:每亩需柱60根左右,拉丝1800米左右。

(3)特点。结果部位高(1.5米),叶幕宽(水平2米多),中后期发出新梢下垂。

(4)优越性。

①枝蔓分两边均衡分布,能提高叶幕层光照度,提高光合效率。

②枝蔓在架面上水平生长,减弱生长势,有利花芽分化,适宜用长势强旺的品种。

③结果母枝冬剪后水平绑缚,能提高萌芽率、整齐度和新梢生长均衡度,顶端优势不明显。

④结果部位提高,减轻病害,避免、减轻日灼。

⑤能计划定梢、定穗、控产,实行规范化栽培,提高果品质量。

2.避雨棚结构

一行葡萄一个避雨棚结构。

(1)棚柱。利用高宽垂架的架柱,架柱高出地面2.4米。架柱一步到位3米可直接用;原架柱离地面不到2.4米的用竹、木等加高至2.4米。柱顶高低一致,使避雨棚高低一致。

(2)避雨横梁。柱顶下40厘米处(离地面2米)架一根横梁。有以下两种做法。

一是用毛竹、角铁、钢管等材料,长度为2.4米。不宜用木料,因木料易腐烂,寿命不长。柱两边等距离,一行的横梁边要对齐。每隔两根柱用长毛竹横向固定全园的架柱(不必用2.4米的横梁),能有效地提高抗风力。

二是架柱横向对齐的葡萄园可用粗的钢绞丝全园拉横丝。钢绞丝固定在柱顶下40厘米处。一个园的东西两边,还应用钢绞丝固定在埋入土中50厘米处以下的锚石上。

不论采用哪种材料架横梁,一个葡萄园的两头都必须用较粗的毛竹,将各行架柱连接固定。

(3)拉丝。柱顶及横梁离顶端5厘米处各拉一条粗的钢绞丝(细的钢绞丝要用2根),共3条。用钢绞丝作横梁的,两边钢绞丝的固定位置,柱中心点左右各115厘米,即两根钢绞丝距离为230厘米(用毛竹横梁距离相等)。柱顶不宜用竹架。3条钢绞丝引到两头架柱外1米处,固定在土中50厘米深的锚石上。

(4)拱片。用毛竹拱片,长3米,窄的一头3厘米,每隔0.7米一片,中心点固定在中间顶丝上,两边固定在边丝上,拱片两头应对齐,利于覆膜。

(5)覆膜。用3米宽0.03~0.05毫米(3丝到5丝)厚的棚膜平盖在避雨棚的拱片上,两边每隔35厘米用竹(木)夹夹在两边的钢绞丝上,然后用压膜带或布条按拱片距离斜向将塑膜压紧,台风、大风频繁地区应来回覆膜。

(6)注意事项。

①拱片、横梁、拉丝安装高低要一致,两边对齐,有利于覆膜。

②拱片粗度窄的一头应在2.5厘米以上,要抛光,避免棚膜破损。粗度在2.5厘米以下,第二年遇大风侵入有些拱片就会折断,因此用太细的拱片是不合算的。

③覆膜要平展,膜带要压紧。

(7)需用材料。建1亩地的避雨棚约需3米长的毛竹拱片320根,2.4米长横梁30根,横向毛竹净总长80米(如用钢绞丝作横向横梁,约200米),直向钢绞丝约700米,3米宽0.03~0.05毫米厚棚膜230米,竹(木)夹1300只,压膜带约900米。

三、避雨栽培技术

(一)避雨栽培覆膜期和揭膜期

1.北方欧亚种葡萄避雨栽培覆膜期和揭膜期

北方避雨栽培地区是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的山东和华北、东北诸省及河南、陕西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集中降雨期是7月、8月两个月,正值葡萄果实膨大期,早熟品种为浆果成熟期,红地球等欧亚种葡萄因多雨而极易发病。这些地区避雨栽培的覆膜期和揭膜期应根据当地的雨季和发病情况掌握。

(1)覆膜期

①多数地区应在雨季前覆膜。根据历年气象资料和当地的天气预报应在雨季前覆膜,即6月下旬至7月初覆膜;有些年份雨季提前,覆膜期也相应提前。集中降雨期要全期覆膜避雨,确保葡萄安全。

②遇特殊病害应提前覆膜。有些年份霜霉病等病害早期发生,就应提前覆膜。

(2)揭膜期。

①不抗白腐病、炭疽病的欧亚种揭膜期应在葡萄采收后。葡萄浆果上色成熟期,不抗白腐病、炭疽病的品种(如京秀葡萄不抗炭疽病、粉红亚都蜜不抗白腐病)若遇秋雨易导致白腐病、炭疽病发生造成危害。这类品种避雨覆膜到葡萄果实采收后。

②红地球葡萄揭膜期应在葡萄采收后。红地球葡萄中、后期继续覆膜不仅可减轻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病害的危害,减少浆果损失;而且浆果成熟期在覆膜条件下,膜下的光照度减弱25%~35%,可减轻红地球葡萄因光照过强而导致上色过重成为紫地球。

③较抗病的欧亚种葡萄。较抗病的欧亚种葡萄在集中降雨期后,转为正常的天气时可解除棚膜,如果秋雨经常出现的地区也应在葡萄采收后揭膜。

(3)覆膜过程中期揭膜。北方葡萄避雨栽培地区是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少雨年份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7月、8月集中降雨期,月降水量一般在100毫米以上,少雨年份在50毫米以下。因此在避雨栽培中,应根据当年降雨量情况,不宜全期覆膜避雨,晴云天气时段可揭除棚膜,根据天气情况仅在雨期覆膜,使葡萄较长时间在全光照下生长,同时可延长棚膜使用期,如当年覆膜在2个月以内,还可使用1年,节省成本。

其办法:拿掉西边的竹(木)夹,将棚膜推向东边(不要取下棚膜),有利于增加光照,有利于果实膨大,有利于花芽分化,如遇34℃以上的高温天气,还有利于缓解高温障碍,有利于着色。中期揭除棚膜这段时间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如遇大风雨,在风雨来临前及时覆膜;如果降水量10毫米以下的降水不必覆膜。揭膜覆膜视天气变化不断进行,葡萄采收前覆好膜。

2.北方欧美杂种葡萄避雨栽培覆膜期和揭膜期

(1)覆膜期。欧美杂种葡萄较耐湿、较抗病,应根据品种的抗病性和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覆膜和揭膜。

①萌芽前覆膜的地区。对黑痘病防治缺乏经验,每年均因新梢生长期发生黑痘病造成一定危害的地区,或上年秋季黑痘病发生严重而春季雨水较多的年份,避雨栽培的覆膜期应在萌芽期。新梢生长在避雨栽培条件下可避免黑痘病发生。

②开花前覆膜的地区。对容易感染穗轴褐枯病的品种,或春季阴雨天气比较长导致霜霉病早发的年份,避雨栽培覆膜期在开花前。

(2)揭膜期。一般应在葡萄果实采收后揭膜。在葡萄果实膨大期至采收期继续覆膜,能有效防止炭疽病、白腐病等病害的发生。

(3)覆膜过程中期揭膜。欧美杂种葡萄的抗病性相比欧亚种葡萄要强,而北方地区的降水量比南方要少得多。在避雨栽培中期应根据葡萄品种的抗病性和天气情况进行揭膜。如果栽培的品种为巨玫瑰(不抗叶片霜霉病),而生长期雨水又较多,应该全期覆膜。如果栽培的品种抗病性较强,而生长期雨水较少应短期揭膜。

其办法:拿掉西边的竹(木)夹,将棚膜推向东边(不要取下棚膜),有利于增加光照,有利于果实膨大,有利于花芽分化,如遇34℃以上的高温天气,还有利于缓解高温障碍,有利于着色。中期揭除棚膜这段时间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如遇大风雨,在风雨来临前及时覆膜;如果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不必覆膜。揭膜、覆膜视天气变化不断进行,葡萄采收前覆好膜。

3.南方欧亚种葡萄覆膜期和揭膜期

(1)覆膜期。

①多数地区萌芽前覆膜。欧亚种葡萄不抗病、不耐湿,在南方避雨栽培,多数地区覆膜期应在萌芽前。从萌芽开始就在避雨栽培条件下避免雨淋,新梢生长期就能有效地防止黑痘病等病害的传播和为害。

②少数地区可在开花前覆膜。春季雨水少的地区,能控制住新梢生长期黑痘病的条件下,也可推迟到开花前覆膜,使蔓、叶、花序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有利于蔓叶营养积累和花序发育。

(2)揭膜期。

①一般可在葡萄采收后揭膜。揭膜后几个月,蔓叶在全光照下生长,有利于蔓叶营养积累,有利于花芽继续分化。根据杨治元观察,很多欧亚种葡萄品种在北方花芽分化正常,花序较多,产量年份间较稳定;在南方栽培结果枝率下降,花芽分化不正常,年份间花序不稳定,导致产量不稳定。分析其原因南方光照不足,南方比北方日照时数平均减少1000小时左右(大棚、避雨栽培光照减少25%~35%);日温差较少,南方比北方减少2~3℃,导致树体营养积累不足,影响到当年的花芽分化和下一年的花芽补充分化,这是导致欧亚种葡萄品种在南方栽培花芽量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

②遇到的问题。葡萄采收后揭除棚膜,遇到的问题是易导致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如不及时防治,易造成秋季早期落叶,也影响花芽分化。如何处理好果实采收后及时揭膜使蔓叶在全光照下生长,又要防治好霜霉病,防止秋季早期落叶,这是南方欧亚种葡萄避雨栽培中遇到的较为突出的问题。

③视品种特性掌握揭膜期。根据杨治元的实践、研究和调查,认为应根据品种的特性和当地霜霉病病情科学地掌握揭膜期。

第一,结果枝率70%以上的品种可推迟揭膜期。这类品种在南方避雨栽培,光照较弱条件下生长发育,对花芽分化影响不大,连续避雨栽培结果枝率仍较稳定。属于这类品种的有87-1、绯红、香妃、秋红、黑玫瑰、瑞比尔等。

第二,结果枝率中等或较低的中、晚熟品种采果后应适时揭膜。这类品种在南方避雨栽培,光照较弱条件下生长发育,对花芽分化影响较大,在葡萄采收后应及时揭膜,秋季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发育,有利于营养积累,有利于花芽分化和下一年花芽补充分化。对成熟较早的品种,采收果实后可推迟7~15天揭膜,使树体生长有个过渡期。揭膜后及时喷用必备、科博、波尔多液等保护性无公害农药,视天气和发病情况,喷若干次,直至10月上旬控制住霜霉病。属于这类品种的有无核白鸡心、京玉、里扎马特、红地球、红意大利、秋黑、美人指等。

第三,结果枝中等的早熟品种采收后可视情况适当推迟揭膜。这类品种在南方避雨栽培,光照较弱条件下生长发育对花芽分化影响也较大。由于成熟早,采收采果后仍是雨季应推迟揭膜期,待雨季过后再揭膜,或夏季高温后再揭膜。在秋季必须控制住霜霉病,保护好叶片。属于这类的品种有早玉、京秀、早熟红、无核白等。

(3)覆膜过程中揭膜。欧亚种葡萄在南方栽培,如何提高叶幕的受光量,对花芽分化至关重要,尤其中、晚熟品种,覆膜期较长,由于光照不足,影响树体营养积累和花芽分化。对结果枝率中等或较低的中、晚熟品种在避雨阶段的中期,视天气在晴天揭膜,雨天覆膜,增加蔓、叶、果的管理,对蔓、叶、果的生长发育和花芽分化是极为有利的。

其办法:拿掉西边的竹(木)夹,将棚膜推向东边(不要取下棚膜),使蔓叶在全光照下生长。在揭膜阶段密切注视天气变化,根据天气预报,雨前及时覆膜,雨后再揭膜,这样既起到避雨的作用,又能在光照较足的条件下生长发育。

4.南方欧美杂种葡萄覆膜期和揭膜期

(1)覆膜期。欧美杂种较耐湿、较抗病,各地根据前期黑痘病发生和防治情况合理掌握。

①萌芽前覆膜的地区。对黑痘病防治缺乏经验,每年均因新梢生长期发生黑痘病造成一定危害的地区,或上年秋季黑痘病发生严重而春季雨水较多的年份,避雨栽培的覆膜期应在萌芽期。新梢生长在避雨栽培条件下可避免黑痘病发生。

②开花前覆膜的地区。黑痘病防治有经验,每年在新梢生长期黑痘病完全能控制住的地区,避雨栽培覆膜期应在开花前。萌芽至开花多数品种需40~45天,在这段时间露地生长,光照较足,有利于新梢蔓叶生长,提高光合效率,增加营养积累,并有利于花序的发育。

③视情况确定覆膜期的葡萄园。南方春季多雨,黑痘病防治有经验的地区,如遇春雨绵绵,新梢生长期已发生黑痘病,而且很难控制住,应立即覆膜。因覆膜后蔓叶不受雨淋,能有效地防治黑痘病传播,结合药剂防治,能控制住黑痘病。不能死搬硬套等到花前覆膜。

(2)揭膜期。一般应在葡萄果实采收后揭膜。在葡萄果实膨大期至采收期继续覆膜,能有效防止炭疽病、白腐病等病害的发生。

(3)覆膜过程中期揭膜。南方梅雨明显的地区,一般梅雨结束即转入炎热的高温期,中、晚熟品种在葡萄果穗套袋的前提下,梅雨期(或雨期)过后转入晴热天气,可中期揭膜。

其办法:拿掉西边的竹(木)夹,将棚膜推向东边(不要取下棚膜),有利于增加光照,有利于果实膨大,有利于花芽分化,如遇34℃以上的高温天气,还有利于缓解高温障碍,有利于着色。中期揭除棚膜这段时间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如遇大风雨,在风雨来临前及时覆膜;如果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不必覆膜。揭膜、覆膜视天气变化不断进行,葡萄采收前覆好膜。

(二)避雨栽培的管理

从萌芽到开花前为露地栽培期,适当的降水对土壤有益,但要注意防止黑痘病对葡萄幼嫩组织的危害。

覆盖后,葡萄白粉病和虫害有加重的趋势,要注意做好防治工作。具体的防治方法为:在芽眼萌动前,喷施3度石硫合剂加200倍五氯酚钠,开花后可喷施0.3~0.5度石硫合剂进行防治。

覆盖后土壤易干旱,注意及时灌水,采用滴灌效果最好。

注意温度管理,覆盖设施内易出现高温,注意及时通风,其他栽培管理方法与露地栽培葡萄基本相同。

第三节 新技术在葡萄设施栽培中的应用

一、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栽培上的利用,主要在促进芽眼的萌发、坐果、果实的着色、果实的膨大、果实的无核化处理等方面,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1)促进发芽。葡萄保护地栽培,葡萄的芽眼萌发率较露地栽培低得多。葡萄萌芽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葡萄的产量和效益。打破休眠,使葡萄早发芽、早结果、早上市,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也是葡萄保护地栽培者的心愿。

(2)促进成熟。在保护地葡萄栽培中,促进葡萄果实的成熟是很重要的。常用的促进葡萄成熟的生长调节剂为乙烯利。一般乙烯利的使用浓度为30~50毫克/升,处理时间为果实接近成熟时,即从果实转色期到充分成熟期之间。

(3)促进葡萄果粒膨大。促进葡萄果粒的膨大,现在有较多的生长调节剂可以使用,且有成品出售,如:北京市林业果树研究所的“大果宝”、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葡萄膨大剂和赤霉素等。

促进果粒膨大在无核葡萄品种上更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葡萄的无核品种果粒都较小,但无核葡萄品种的品质很好,果粒的增大可大大提高其商品性。

促进葡萄果粒膨大的生长调节剂的用法为:对于欧亚种的栽培品种处理方法是分两次处理,第一次为盛花期,即每花序上有80%的花朵开放时应用;第二次在开花期后10~15天进行处理。对于巨峰系品种也分两次处理,第一次为开花期后一周,第二次为开花后期15天左右。

(4)巨峰系品种的无核化处理。无核化处理是针对有核品种来说的,对葡萄的无核化处理,各个品种的适应性差别较大,较为适合的巨峰系品种有巨峰、先锋、黑奥林、红富士等。处理时间为:盛花前2~5天,尽量接近开花期,以减少处理的副作用。处理方法:用配比好的药剂蘸穗或用小型的喷雾器进行喷洒,常用的药剂为赤霉素等。

二、果实套袋

给葡萄果实套袋可以极大地减少葡萄果实病虫害的发生,减少裂果,防止药剂污染,生产出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提高果品的商品价值。给葡萄果实套袋应在果穗整形后立即进行(彩图6-3-1)。

(一)葡萄套袋栽培的效果

(1)防止病、虫为害果实。葡萄的主要病害如霜霉病、黑痘病、炭疽病、白腐病等,都是传染性病害,其中白腐病和霜霉病是造成近几年葡萄减产乃至导致绝收的主要原因之一。果实套袋后,由于纸袋的保护作用,使果穗与外界隔离,阻断了病菌对果实的侵染途径,有效地起到防止病菌侵染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避免害虫入袋为害果实,从而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有些防病防虫专用袋(如防茶黄螨、蓟马专用袋等)还涂有杀虫剂、杀菌剂,可以有效避免进入袋内的病菌和害虫为害。

(2)有效地防止、减轻日灼。葡萄幼果期遇高温天气在强光下果粒易产生日灼。

(3)减轻裂果。葡萄果粒裂果的原因:遗传因子,如绯红;病害因子,如白粉病果粒;挤压因子,因果粒膨大过程由于果穗太紧密,中部果粒挤破;生理因子,土壤水分时干时湿,当水分短期大量进入果粒会导致裂果。裂果期下雨,植株根系大量吸水,果穗、蔓叶也会直接吸收少量水分,果穗套袋,免受雨淋,不直接吸收水分,能减轻裂果;但不能防止裂果,因根系吸收水分是主要的。

果穗套袋后,果袋不仅阻止了果面直接吸水,而且可以保持果粒周围环境湿度的相对稳定,减轻了果粒的干湿变化幅度,能有效地防止葡萄果顶部的裂果,即使发生裂果,果粒也能形成干缩状,一般不传染好的果粒,危害较小,因而成为防止葡萄裂果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套袋对果蒂部裂果的防治效果较差。

(4)防止、减轻鸟类食害。随着保护鸟类的深入开展,麻雀已列为二类保护动物,鸟类食害葡萄果粒日益严重。既要保护鸟类,又要防止鸟类食害,必须采取保护措施。选用既防病虫、日灼的危害,又能防止鸟类食害的果穗袋,在套袋期间能防止、减轻鸟类的危害。

(5)防止果面污染,降低农药残留。一般栽培条件下,葡萄果实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灰尘、杂物、废气等的污染,加上多次喷药,特别是波尔多液等农药,一方面使果穗表面沾满了杂物,食用时脏污难以去除;另一方面果粒中的农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增加,因而降低了葡萄的商品价值。而果穗套袋后,由于果穗受到纸袋的保护,与外界环境隔离,不仅避免了灰尘杂物的污染,保持果粒完整,使果面整洁、干净、美观,而且还可以阻隔农药直接喷布于果面,同时还可以减少喷药次数,降低果实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生产无公害果品。

(6)提高果品质量和浆果耐贮性。能提高果穗外观品质。套袋的果穗,防除了药液的斑点和灰尘,使果面洁净,果粒完整,颜色鲜艳,色调明快,展现了该品种的固有色泽,极大地提高了果实的商品价值。

(7)增强果实的耐贮性。葡萄果实汁多柔软,无论皮薄还是皮厚,在贮运过程中,都存在因挤压而造成果粒脱落、破损、腐烂等问题。果穗套袋后,一是套袋尽管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提高了果实硬度,增强了耐贮性;二是由于果袋的保护,使果实受到病虫侵染的机会减少,果面伤口少,贮运期间不易受病虫侵害;三是带袋采收可使整个果穗形成一个整体,增强抗压力,减轻挤压损失;四是可以等到适宜贮运的成熟度,进行分期分批的采收,不必担心后期的病虫侵害,从而提高果实的贮运性能。

(二)套袋栽培存在的问题

我国葡萄果穗套袋由于起步晚、时间短,在应用过程中表现为“应用在先,研究落后”。因而在果袋销售市场中适宜各生产区的系列果袋少,低劣纸袋充斥市场,缺乏统一的标准,缺乏规范的套袋配套技术,不合理使用套袋给果农带来损失的事件屡屡发生。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

(1)低档劣质果袋所占比例较大。目前果袋市场质量良莠不齐,伪劣纸袋大量上市,这些果袋虽然价格较低,但质量较差,生产中应用会带来巨大损失。有的纸袋纸质差,强度不够,风吹、雨淋、日晒极易破损,有的劣质涂蜡纸袋会造成袋内温度过高,灼伤幼果。

目前很多果袋是用旧报纸、普通花纸、黄条纹纸等黏糊而成,南方用于巨峰、藤稔、京亚等欧美杂种葡萄的果袋多数是用旧报纸,由果农自己黏糊或缝制,有的欧亚种葡萄也用旧报纸袋。这类果袋疏水差,抗拉力差,极易破损,纸袋没有经药物处理,并有油墨污染,不符合无公害栽培的果袋质量。

(2)不分地区、不分品种盲目选用果袋。我国葡萄生产现状是品种多、地域广,气候类型多样而复杂,而各葡萄产区没有研制出适宜不同品种、不同气候类型的果袋。一纸多用、一袋多用极为普遍。果袋厂生产的不同规格的果袋仅以大小而分为小号袋、中号袋、大号袋,这与我国葡萄生产的品种、地域、气候多样性极不适应。美人指、红地球品种果袋防病、防虫、保持果面光洁的同时,防日灼是主要目的,有的用透气塑膜袋,易使袋内温度升高的白纸袋用在这两个品种上会加重日灼。

(3)缺乏规范的套袋配套技术。在葡萄套袋应用中,研究和规范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各主要生产区如在套袋时期、套袋时间、摘袋时期掌握不准,套袋前配套技术配合不当,套袋后管理(特别是遭遇异常气候)不到位,都会造成损失。

(4)科研滞后,缺乏统一标准。近几年葡萄套袋发展较快,套袋面积迅速扩大,而对套袋生物学研究、果袋质量选择及制造工艺研究,适宜不同品种、地域、气候类型专用袋的生产技术标准参数研究等仅少数科研单位刚开始起步;依据各葡萄主产区的气候特征、品种,总结推广各自独特的配套技术尚未普遍开展,套袋技术培训基本没有进行;至今果袋没有地方质量标准,更没有全国质量标准,果袋质量无序等,均影响套袋的增效增值,有的甚至减效减值。

(三)套袋技术

1.纸袋种类的选择

葡萄套袋应根据品种以及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使用适宜的纸袋种类。一般巨峰系葡萄采用巨峰专用的纯白色经过双氧水处理的聚乙烯纸袋为宜;红色品种可用透光度大的带孔玻璃纸袋或塑料膜袋。但生产中应注意选择使用葡萄专用的成品果袋。

葡萄用纸袋种类很多,主要依据由原纸质地、透光光谱和透光率、涂药配方、捆扎丝的放置位置、袋子的规格及式样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区分。

(1)原纸质地。要求重量较轻,纸质经过强化,对果实增大无不良影响;透明度高,能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促进着色,提早成熟;透气性、透湿性强,有效防止日灼、裂果等生理病害。

(2)透光光谱和透光率。目前关于光谱对葡萄花色苷形成的影响研究尚嫌不足,一般认为紫外光有利于葡萄的着色。据刘小海(1997年)报道,用原纸色调波长560~580纳米,透光率23.94%~26.43%范围内的果实袋套袋后,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比不套袋果高0.97%~1.58%,说明在一定色调光谱条件下,透光率过高或过低对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调整果实的透光率对提高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一定效果。

(3)涂药配方。葡萄用果袋有不涂药普通袋和涂有各种药剂的防虫、防病专用袋。普通袋可通过隔离作用减轻病虫危害,但对进入袋内的病原菌及害虫无能为力,而涂药袋可以有效地杀灭入袋害虫及病菌。当然,即使是防病、防虫袋,在套袋前也要按防治病虫的要求,仔细地喷布农药,并且袋口一定要扎严扎紧。涂药袋在存放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冷凉的暗处密封保存,以防药剂失效。

(4)纸袋规格。葡萄用袋的规格要根据不同品种的穗形大小来选择,一般有175毫米×245毫米、203毫米×290毫米等几种类型,在袋的上口一侧附近有一条长约65毫米的细铁丝作封口用,底部两角各有一个排水孔。用塑料薄膜制成的果袋还要有多个透气孔。

2.套袋时期

葡萄套袋要尽可能早,一般在果实坐稳定、整穗及疏粒结束后立即开始,赶在雨季来临前结束,以防止早期侵染的病害及日灼。如果套袋过晚,果粒生长进入着色期,糖分开始积累,不仅病菌极易侵染,而且日灼及虫害均会有较大程度的发生。另外,套袋要避开雨后的高温天气,在阴雨连绵后突然晴天,如果立即套袋,会使日灼加重,因此要经过2~3天,使果实稍微适应高温环境后再套袋。

3.套袋方法及注意事项

(1)套袋方法。套袋前,全园喷布1~2遍杀菌剂,重点喷布果穗,或用药液浸蘸果穗,待药液晾干后再开始套袋。套袋时先撑开袋口,使果袋张开,两手用手指握住已张开两边的袋口,从下而上将果穗套在袋内,然后将袋口从两边向中间穗轴处折叠,将撕折袋口的铁丝反转将袋口扎在穗轴上,袋边没有黏铁丝的用自备的铁丝或其他扎袋带将折叠好的袋口扎在穗轴上,使果穗悬空在袋中。

(2)套袋注意事项。

①按果穗大小选用不同型号的袋。大穗形用大号袋,小穗形用小号袋。套袋时要分批操作,先套大穗形或小穗形,不要大小型袋混合套。

②袋口要折叠好,扎铁丝时松紧适度。太松,雨水会从穗轴流入果穗内,增加袋内湿度,甚至一些病菌随雨水流入果穗中,导致袋内发病。

③穗轴着果部位至穗轴基部较短的果穗,袋口可扎在结果枝上。

④两穗紧靠的果穗要单果分开套袋,不宜双果套在一个袋中。

⑤套袋结束后检查一遍。袋口未扎好或扎的太松的应重扎,果穗漏套的应补套好。没有几颗葡萄的小穗也应套好,否则会成为病菌繁殖源。

4.套袋期的管理

(1)破袋及时更换补套。经常检查果袋破损情况。导致果袋破损的原因:①果袋质量差,如旧报纸袋和一些劣质纸袋;②遇大风暴雨,劣质纸袋和旧报纸袋极易破损;③果袋太小,果穗膨大过程中胀破;④鸟害导致破损;⑤果穗由于果粒太紧密,膨大过程挤破果粒,流出果汁,导致果袋破损;⑥果穗内发病导致烂果,流出果汁导致烂袋等。发现破损将原袋除去,烂粒果、病粒果、虫害果、鸟食果剪去,补套新袋。不宜在旧袋外套新袋,一是烂果、病果、虫害果、鸟食果未剪除,还会使好果粒腐烂,已烂果发霉,污染好果;二是套双袋影响袋内光照,影响着色。

(2)膨胀袋及时调换。大袋套大穗,小袋套小穗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大穗形品种果实膨大过程中未到成熟采收期,果袋已胀得鼓鼓的,如用劣质纸袋、旧报纸袋会胀破,用塑膜袋、优质纸袋是胀不破的,会影响果粒的膨大。因此在果实第二膨大期要经常检查鼓胀袋,要及时调换,一则不影响果粒膨大,二则袋尚未破还可利用。

(3)脱落袋和袋口松开袋及时重套和重扎。经常查看果袋时发现脱落袋及时重套,发现袋口松开袋及时重新扎紧。

5.除袋时期及方法

葡萄除袋时,不要将纸袋一次性摘除,先把袋底打开,使果袋在果穗上部戴一个帽,以防止鸟害及日灼。去袋时间宜在10时以前和16时以后,阴天可全天进行。

三、二氧化碳气体肥料在保护地栽培中的应用

设施条件下,由于保温需要,常使葡萄处于密闭环境,通风换气受到限制,造成设施内CO2浓度过低,影响光合作用。研究表明,当设施内CO2浓度达室外浓度(340微克/克)的3倍时,光合速率提高2倍以上,而且在弱光条件下效果明显。天气晴朗时,从上午9时开始,设施内CO2浓度明显低于设施外,使葡萄处于CO2饥饿状态。因此,CO2施肥技术对于葡萄设施栽培而言非常重要。

(一)二氧化碳施肥技术

(1)多施有机肥。在我国目前条件下,补充二氧化碳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棚室土壤中增施有机肥,而且增施有机肥同时还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2)施用固体二氧化碳气体肥料。由于对土壤和使用方法要求较严格,所以该法目前应用较少。

(3)燃烧法。煤、焦炭、汽油、煤油、沼气、液化气或天然气等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该方法使用不当容易造成CO中毒。

(4)干冰或液态CO2。该法使用简便,便于控制,费用也较低,适合附近有液态CO2副产品供应的地区使用。

(5)加强通风换气。通风时要注意开花坐果期以前只开上面的通风口,坐果后温度较高时,除开上部通风口外,还应将下部通风口打开。如棚室持续高温不下,要加大全天通风换气时间,以降低温度和增加室内二氧化碳含量。

(6)化学反应法。利用化学反应法产生CO2,操作简单,价格较低,适合广大农村的情况,易推广。目前应用的方法有:盐酸—石灰石法、硝酸—石灰石法和碳铵—硫酸法,其中碳铵—硫酸法成本低、易掌握,在产生CO2的同时,还能将不宜在设施内直接施用的碳铵,转化为比较稳定的可直接用作追肥的硫酸铵,是现在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但使用硫酸等具有一定危险性。

(7)二氧化碳生物发生器法。利用生物菌剂促进秸秆发酵释放二氧化碳气体,提高设施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方法简单有效,不仅释放二氧化碳气体,而且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且提高地温。具体操作:在行间开挖宽30~50厘米,深30~50厘米,长度与树行长度相同的沟槽,然后将玉米秸、麦秸或杂草等填入,同时,喷洒促进秸秆发酵的生物菌剂,最后秸秆上面填埋10~20厘米厚的园土。园土填埋时注意两头及中间每隔2~3米留一个宽20厘米左右的通气孔,为生物菌剂提供氧气促进秸秆发酵发热。园土填埋完,从两头通气孔浇透水。

(二)CO2施肥注意事项

于叶幕形成后开始进行CO2施肥,一直到棚膜揭除后为止。一般在天气晴朗、温度适宜的天气条件下于上午日出1~2小时后开始施用,每天至少保证连续施用2~4个小时,全天施用或单独上午施用,并应在通风换气之前30分钟停止施用较为经济。阴雨天不能使用。施用浓度以1000~1500毫升/升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