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虫害诊断及绿色防控
猕猴桃虫害诊断及绿色防控
第一节 介壳虫
主要包括桑白蚧和草履蚧,属半翅目。桑白蚧和草履蚧严重影响猕猴桃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花芽形成,削弱了猕猴桃树势 (图10-1)。
图10-1 草履蚧雌成虫 (左) 与雄成虫 (右)
【为害与诊断】
(1) 桑白蚧。雌介壳圆形,直径2.0~2.5毫米,略隆起,壳点黄褐色,在介壳中央略偏;雄介壳细长,白色,长约1毫米。以若虫及雌成虫群集固着在枝干上吸食养分,严重时枝蔓上似挂了一层棉絮 (图10-2、 图10-3)。
(2) 草履蚧。雌成虫长10毫米,褐色,被一层霜状蜡粉,
图10-2 桑白蚧成虫
图10-3 桑白蚧为害状
【发生规律】
(1) 桑白蚧。一年发生2~5 代。雌虫受精后在枝干上越
(2) 草履蚧。每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夏和越冬;翌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开始在土中孵化,孵化期要延续1个多月。若虫出土后沿茎上爬至梢部、芽腋或初展新叶的叶腋刺吸为害。5月羽化为成虫,交配后,雌成虫潜入土中产卵。
【绿色防控】
(1) 植物检疫。防止苗木、接穗带虫传播蔓延。
(2) 农业防治。剪除病虫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加强果园田间管理,促进果树枝条健壮生长,恢复和增强树势。在草履蚧雄虫化蛹期、雌虫产卵期,清除附近墙面虫体。
(3) 生物防治。注意保护及利用天敌,如红点唇瓢虫及日本方头甲等。在5—6月天敌发生盛期,使用对天敌安全的低毒杀虫剂。
(4) 化学防治。
①休眠期防治。春季萌芽前喷5%柴油乳剂、95%溶敌机油乳剂50倍液、5波美度石硫合剂。
②生长期防治。桑白蚧若虫分散转移期 (5月下旬、7月中旬) 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2.5%氰戊·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38%吡虫·噻嗪酮悬浮剂15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杀虫剂应交替施用,每个孵化盛期 (若虫分散转移期) 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连喷2~3次药,可有效防止桑白蚧的发生蔓延。
在草履蚧孵化始期后 40 天左右喷药,药剂选择参照桑白蚧。
第二节 叶蝉
叶蝉是半翅目叶蝉科害虫的总称,俗称浮尘子。在猕猴桃
图10-4 小绿叶蝉成虫
图10-5 小绿叶蝉若虫
【为害与诊断】
叶蝉体小,体长3~12 毫米,外形似蝉,后腿胫节有刺2列,善跳跃,有 “横走” 的习性。成虫、若虫刺吸植物汁液为害,叶片被害后出现淡白色斑点,而后点连成片,直至全叶苍白枯死。
【发生规律】
叶蝉通常以成虫或卵越冬。越冬卵产在寄主组织内。成虫蛰伏于植物枝叶丛间、树皮缝隙里。3 月中下旬,叶蝉开始活动。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第一次高峰,9月上旬开始至11月上旬,为第二次高峰,11月中旬以后,叶蝉开始越冬。成虫、若虫均善走能跳,成虫且可飞行迁徙,具有趋光习性。
【绿色防控】
(1) 农业防治。冬季清除杂草和枯枝落叶,集中烧毁,以压低越冬虫口密度。
(2) 物理防治。黑光灯诱杀成虫,可降低下一代虫口发生
(3)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如蜘蛛、华姬猎蝽、寄生蜂、小枕异绒螨等。
(4) 药剂防治。各代若虫盛发期是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可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0.5%印楝素乳油2000倍液、40%联苯·噻虫啉悬浮剂2000倍液、5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2500倍液、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25%丁醚脲悬浮剂5000倍液。周边的杂草和草坪也要注意喷药兼治。
第三节 吸果夜蛾
吸果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害虫,主要以刺吸果实汁液为害。猕猴桃上的吸果夜蛾以嘴壶夜蛾、鸟嘴壶夜蛾和枯叶夜蛾为主。
【为害与诊断】
(1) 嘴壶夜蛾。成虫体长18毫米,翅展34~40毫米,头部棕红色,腹部背面灰白色。老熟幼虫长44 毫米左右,漆黑色(图10-6、 图10-7)。
(2) 鸟嘴壶夜蛾。成虫体长23~26 毫米,翅展49~51 毫米,头部及前胸赤橙色,中、后胸褐色。前翅紫褐色。老熟幼虫体长约46毫米,灰黄色 (图10-8、 图10-9)。
(3) 枯叶夜蛾。成虫体长35~42 毫米,翅展约100 毫米,前翅灰褐色,后翅黄色。老熟幼虫长60~70毫米,紫红色或灰褐色 (图10-10)。
【发生规律】
当果实近成熟期,吸果夜蛾成虫用口器刺破猕猴桃果皮而吮吸果汁。刺孔很小难以察觉,约1 周后,刺孔处果皮变黄、
图10-6 嘴壶夜蛾幼虫
图10-7 嘴壶夜蛾成虫
图10-8 鸟嘴壶夜蛾幼虫
图10-9 鸟嘴壶夜蛾成虫
图10-10 枯叶夜蛾
吸果夜蛾1年发生3~4代,以幼虫或成虫越冬。发生时期从5月下旬至11月中旬,为害高峰期主要在6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9月中旬至10 月中旬。主要以第3 代成虫为害猕猴桃果实。
【绿色防控】
(1) 搞好清园。将果园及其四周的木防己、汉防己等杂草连根铲除。
(2) 果实套袋。从幼果期始对猕猴桃果进行套袋。
(3) 诱杀成虫。利用黑光灯进行诱杀;用8%糖和1%醋的水溶液加0.2%氟化钠配成诱杀液,挂瓶诱杀。
(4) 拒避成虫。在每10亩猕猴桃园中,设40瓦金黄色荧光灯6盏,能减轻吸果夜蛾为害。
第四节 金龟子
金龟子是杂食性害虫,属鞘翅目金龟科。幼虫俗称 “蛴螬”(图10-11),是猕猴桃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在我国猕猴桃产区发生普遍,在山地果园普遍受害较严重。为害嫩叶、嫩芽。主要有白星花金龟、苹毛丽金龟、铜绿丽金龟、黑绒鳃金龟。
【为害与诊断】
(1) 白星花金龟。成虫体长16~24毫米,楠圆形,全身黑铜色,带有绿色或紫色金属光泽,体表散布众多不规则白绒斑。幼虫体长24~39毫米,头部褐色,胸足3对,身体向腹面弯曲呈 “C” 字形 (图10-12)。
(2) 苹毛丽金龟。成虫体长约10毫米,卵圆或长卵圆形。头胸部古铜色、有金属光泽,鞘翅半透明、茶褐色、鞘翅上有
图10-11 蛴螬
图10-12 白星花金龟
图10-13 苹毛丽金龟
(3) 铜绿丽金龟。成虫体长约20毫米,长椭圆形,全身背面为铜绿色,有金属光泽。幼虫体长约30毫米,除头部为黄褐色,其余均为乳白色,身体向腹面弯曲呈 “C” 字形。
(4) 黑绒鳃金龟。成虫体长8~9 毫米,卵圆形,全身黑
【发生规律】
金龟子自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转移到猕猴桃园中为害嫩枝、细叶和花蕾,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出现两个为害高峰,9月以后数量极少。金龟子大多种类有昼伏夜出的为害习性。
【绿色防控】
(1) 农业防治。秋末深翻土地,消灭部分越冬幼虫和成虫,并进行人工捕捉。
(2) 物理防治。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和趋光性,进行振落捕杀,频振灯诱杀。
(3) 化学防治。
①蛴螬防治。每公顷用5%辛硫磷颗粒剂30~40千克0.5%阿维菌素颗粒剂30~40千克,拌细土撒施。
②成虫防治。最好的防治期在4月出土时和5—7月,可用50%马拉硫磷乳剂1000~1500倍液喷雾。成虫上树为害期,可用溴氰菊酯喷施防治。
第五节 猕猴桃透翅蛾
猕猴桃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中国已知有40余种。
【为害与诊断】
猕猴桃透翅蛾双翅狭窄。翅面被稀疏鱗片。喜在白天飞翔,夜间静息。以幼虫蛀食枝蔓内部为害。从蛀孔处排出褐色粪便,被害处膨大肿胀似瘤,叶片变质,果实脱落,最后造成枝蔓死亡 (图10-14)。
图10-14 猕猴桃透翅蛾幼虫蛀茎
【发生规律】
猕猴桃透翅蛾一般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粗枝内越冬,3月起在被害茎干内侧化蛹,4—5月羽化为成虫。成虫将卵产在当年生枝条叶腋或嫩梢上。幼虫孵化后从叶柄茎部蛀入嫩梢中的髓部向下蛀食,形成孔道,被害处上方嫩梢常枯萎或折断,嫩枝食空后,幼虫向下转移到老枝中继续为害,被害老枝常膨大如瘤状,茎干上有虫孔,常堆积大量虫粪。管理粗放,果树生长不良的果园受害严重。
【绿色防控】
成虫羽化产卵期和幼虫孵化初期,对树干1米以下的老树皮、旧羽化孔、被害部位等产卵场所进行刮皮,收集刮下来的树皮、碎屑并集中烧毁,消灭其中的虫卵和初孵出的幼虫;在羽化盛期设置黑光灯诱集成虫;用性诱剂诱杀雄虫。
第六节 苹小卷叶蛾
苹小卷叶蛾属鳞翅目卷叶蛾科。
【为害与诊断】
成虫体长6~8 毫米,翅展15~20 毫米,黄褐色 (图10-15)。卵扁平,椭圆形,淡黄色 (图10-16)。初孵幼虫淡绿色(图10-17),老熟幼虫翠绿色,体长13~18毫米,头上黄白色,胸足均是淡黄色。蛹呈黄褐色,长9~11毫米 (图10-18)。一般为害猕猴桃嫩叶、花蕾、果实等。
图10-15 苹小卷叶蛾成虫
图10-16 苹小卷叶蛾卵
图10-17 苹小卷叶蛾幼虫
图10-18 苹小卷叶蛾为害果实
【发生规律】
1年发生3~4代,以二龄幼虫在树干皮下,枯枝落叶上结茧越冬,春天孵化后幼虫主要为害幼芽、嫩叶、花蕾和果实,9—10月作茧。
【绿色防控】
(1) 农业防治。消灭越冬幼虫,摘除叶虫苞烧毁。
(2) 生物防治。用松毛虫、赤眼蜂等天敌进行防治。
(3) 化学防治。在孵化期喷洒80%敌敌畏乳油400~500毫克/千克。
第七节 斑衣蜡蝉
斑衣蜡蝉属半翅目害虫。
【为害与诊断】
成虫体长14~15毫米,翅展40~55毫米,体小,短而宽,全体披有白色蜡粉,前翅基部2/3为淡灰褐色,有黑点,端部1/3为黑色,后翅臀区1/3鲜红色,中部白色,有7~8个黑点,端部黑色并有蓝色纵纹,头呈三角形向上翅起。若虫体扁平,初龄若虫黑色有白点,末龄若虫红色有黑斑 (图10-19、 图10-20)。
以成虫、若虫刺吸为害猕猴桃的嫩叶、嫩枝干,排泄出的粪便可造成叶面、果面污染,可造成树体衰弱、树皮枯裂、甚至树体死亡。
【发生规律】
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翌年4—5月孵化,若虫常群集在果树的幼枝和嫩叶背面取食为害,若虫期约40天,经过4次
图10-19 斑衣蜡蝉成虫
图10-20 斑衣蜡蝉幼虫
【绿色防控】
(1) 农业防治。春冬修剪剪除虫枝,铲除卵块。
(2) 化学防治。6—8月,全园喷布氯氟氰菊酯,10~15天喷布一次,杀灭成虫。
第八节 蝽
蝽属半翅目。体形一般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且略带扁平。口器刺吸式,为害寄主植物的茎叶或果实。其若虫、成虫均能造成为害。被害叶片和嫩茎出现黄褐色斑点,导致叶片提早脱落。被害果实常变成畸形果,受害部位果肉硬化,品质变差。
为害猕猴桃的蝽主要有菜蝽、麻皮蝽、二星蝽、广二星蝽、紫蓝曼蝽、稻棘缘蝽、斑须蝽 (图10-21) 和小长蝽等。
【为害与诊断】
(1) 菜蝽。菜蝽成虫体长6~9毫米,椭圆形,橙黄或橙红色,头黑色,翅的革质部分有橙黄或橙红和黑色相间的色块。足黄、黑相间。
(2) 麻皮蝽。麻皮蝽的成虫虫体较大,黑色,密布黑色刻点和细碎的规则黄斑。若虫身体扁洋梨形,前端较窄,后端宽圆,全身侧缘具浅黄色狭边。
(3) 二星蝽。体长4.5~5.6毫米,宽3.3~3.8毫米,背面有2个黄白光滑的小圆斑。
图10-21 斑须蝽的若虫 (左) 与成虫 (右)
【发生规律】
(1) 菜蝽。1年发生1~2代,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交配产卵。5—9月是成虫与若虫的主要为害时期。具有微弱的趋光性,灯光下常可捕捉到。
(2) 麻皮蝽。1年发生1~2代,发生2代的地区,越冬成虫3月下旬开始出现,4月下旬至7月中旬产卵,第1代若虫5月上旬至7月下旬开始为害;第2代7月下旬初至9月上旬开始为害。有弱趋光性和群集性。
(3) 二星蝽。以成虫在杂草丛、枯枝、落叶间越冬。越冬成虫在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中旬至5月中旬产卵。成虫和若
【绿色防控】
(1) 农业防治。及时清园,铲除杂草并烧毁,以减少越冬虫基数。对有群集习性的蝽,可在群集时捕捉杀死。
(2) 化学防治。可采用50%杀螟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等药剂,喷洒防治。
(3) 物理防治。利用蝽生活习性上的某些弱点,采取相应措施防治。如对有明显假死的蝽,可于出蛰树初期,将其振落捕杀;或于树干上束草,诱集该虫入内越冬,然后将其烧死;对于有集中在树干皮缝中越冬的蝽,则可用刮除树皮或用硬刷刷死的方法进行防治。
第九节 猕猴桃东方小薪甲
【为害与诊断】
成虫体长1.2~1.5毫米,口器为咀嚼式,黑褐色或深红色。主要为害两个相邻果,受害后果面出现针尖大小的孔,果面表皮细胞形成木栓化凸起,受害后有明显小孔而表面下果肉坚硬,使口感变差,没有商品价值 (图10-22)。
图10-22 猕猴桃东方小薪甲
【发生规律】
1年发生2代,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为害高峰期。7月中旬出现第2代成虫,此时对猕猴桃为害较轻。
【绿色防控】
5月中旬当猕猴桃花开后及时防治,比往年提前10天,连续喷2次杀虫药,一般间隔10~15天1次。可临时性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3000倍液+柔水通4000倍液。
第十节 猕猴桃红蜘蛛
【为害与诊断】
猕猴桃红蜘蛛体形非常小,呈主要通过吸食叶片汁液或猕猴桃幼嫩组织为害 (图10-23)。受害叶片出现叶缘上卷,叶片褐黄失绿,最后枯黄脱落。为害严重时,叶片焦黄,树势变弱,果实膨大缓慢,形成次果,影响产量。
图10-23 猕猴桃红蜘蛛
【发生规律】
猕猴桃红蜘蛛一年多代,一般的从2月中旬开始活动,6月中下旬开始为害,7月中下旬,高温干旱时是为害的高峰期,到8月下旬至9月初,为害逐渐减轻。环境温度低于26℃,猕猴桃红蜘蛛的繁殖会受到抑制,10月底开始越冬。
【绿色防控】
(1) 农业防治。加强园内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果树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注意冬季清园。
(2) 化学防治。在6—8月连续喷药防治2~3次,在6月中旬虫情始发期或发生之前,进行第一次喷药。7月上中旬虫情爆发期进行第二次喷药,8月上旬进行巩固性第三次喷药。冬季全园全株喷施3~5 波美度石硫合剂或其他代用品,达到病、虫、卵并杀的目的。
第十一节 桑毛虫
桑毛虫,别名金毛虫、桑斑褐毒蛾、纹白毒蛾。鳞翅目害虫。
【为害与诊断】
成虫白色,体长14~18毫米,翅展36~40毫米。幼虫体长26~40毫米,头黑褐色,体黄色 (图 10-24)。幼虫食害芽、叶,将叶食成缺刻或孔洞,甚至食光,仅留叶脉。
【发生规律】
1年发生2代,以三龄幼虫在枝干缝隙、落叶中结茧越冬。翌年春天,果树发芽时越冬幼虫破茧而出,为害嫩芽和叶片,5月中旬开始老熟后结茧化蛹,6月上旬羽化,成虫有趋光性,卵
图10-24 桑毛虫幼虫
【绿色防控】
(1) 农业防治。秋季越冬前,在树干上束草,诱集越冬幼虫,冬后出蜇前把草取下,同时采除枝干上的虫茧,放入寄生蜂保护器中,待天敌羽化后,再把草束烧毁。及时摘除卵块,摘除群集幼虫。
(2) 化学防治。于幼虫发生期树上施药。
第十二节 猕猴桃蝙蝠蛾
猕猴桃蝙蝠蛾属鳞翅目蝙蝠蛾科,为蛀干性害虫。
【为害与诊断】
成虫体长32~36毫米,翅展69~74毫米,体灰褐色;头胸
图10-25 猕猴桃蝙蝠蛾幼虫
【发生规律】
两年发生1代,9月底至10月初,以卵在地面草丛中或幼虫在树干蛀道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孵化,6月上旬至9月下旬为幼虫为害盛期,第三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开始化蛹,成虫于5月出现。
【绿色防控】
(1) 农业防治。结合修剪,剪除带虫枝蔓并烧毁。
(2) 物理防治。5月雨季后,成虫大量羽化期,到受害猕猴桃蛀孔附近去捕捉成虫;5月上旬之前有新粪排出,判断蛀食部位后,用铁丝刺杀幼虫、蛹。
(3) 化学防治。用棉球蘸敌敌畏、氯氰菊酯药液塞入虫道内,并密封虫道,杀死幼虫。
第十三节 斜纹夜蛾
鳞翅目害虫,又名莲纹夜蛾,俗称夜盗虫、乌头虫等。
【为害与诊断】
成虫体长14~20毫米,翅展35~46毫米,体暗褐色,前翅灰褐色,花纹多,翅中间有明显的白色斜带纹 (图10-26);幼虫体长33~50毫米,头部黑褐色,胸部颜色多变,背面各节有近似三角形的半月黑斑1对。以幼虫咬食叶片、花及果实为害。
图10-26 斜纹夜蛾
【发生规律】
1年发生4~8代,初孵幼虫具有群集为害的习性,三龄以后则开始分散,老龄幼虫有昼伏性和假死性。成虫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
【绿色防控】
(1) 农业防治。清除杂草,破坏化蛹场所,减少虫源;摘除卵块和群集为害的初孵幼虫。
(2) 物理防治。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糖醋毒液诱杀成虫。
(3) 化学防治。幼虫发生期,喷施25%马拉硫磷1000倍液
第十四节 广翅蜡蝉
广翅蜡蝉属于半翅目害虫。为害猕猴桃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八点广翅蜡蝉 (图 10-27)、柿广翅蜡蝉和眼纹广翅蜡蝉等。
【为害与诊断】
多数广翅蜡蝉在形态上都相似。成虫体长7~15毫米,翅宽阔,不同的种类翅上的斑纹不同。若虫体宽胖、菱形,腹部末端多有各种形态的蜡丝。以成虫和若虫吸取幼嫩部分汁液为害,成虫产卵也会导致枯枝。
图10-27 八点广翅蜡蝉
【发生规律】
八点广翅蜡蝉1年发生1代,以卵于枝条内越冬。5月间陆续孵化,7月下旬开始老熟羽化,8月中旬前后为羽化盛期。8月下旬至10 月下旬为产卵期。成虫产卵于当年发生枝木质部
【绿色防控】
(1) 农业防治。冬剪时,剪除有卵块的枝条集中处理,减少虫源。
(2) 化学防治。可喷施菊酯类及其复配药剂等,均有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