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苹果植保专题库

苹果植保专题库

热门搜索:
苹果锈病
防治方法
首页 < 秦皇岛市植保信息传播现状与对策

秦皇岛市植保信息传播现状与对策

所属图书:病虫测报经验与启示——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经验交流会论文集 作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出版时间:2010-12
字号:

秦皇岛市植保信息传播现状与对策

董立新 刘春茹

(秦皇岛市植物保护站 河北秦皇岛 066004)

植保信息传播是植保技术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暴发性、迁飞性、流行性病虫害频发,外来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增大。传统的植保信息传播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广大农民的需要,这就给植保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是要不断创新植保信息传播模式,进一步提高植保技术入户率和农民认知度,从而促进植保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笔者通过调查,分析了秦皇岛市植保信息传播现状,同时提出了新时期创新植保信息传播方式的对策。

1 秦皇岛市植保信息传播现状

1.1 推广网络不健全,很大程度上制约植保信息向基层延伸

秦皇岛市共有75的乡镇,有50%左右乡镇存在植保技术推广机构“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乡、村网络技术断层,新技术、新农药的推广很难到村,更不用说到户发挥应有的作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信息传播方式在基层,持别是在广大农村应用非常有限,很大程度上制约植保信息向基层延伸。

1.2 植保技术信息传播手段滞后,植保信息入户率较低

以往植保技术信息传播主要依靠《病虫情报》、广播、会议逐级贯彻来传递,中间环节多,历时长,加之网络不健全,传播范围有限,很难传到农民手中,就是传到农民手中,也已是过时的信息,一些迁飞性、流行性、暴发性病虫防治信息传到农民时已错过防治适期;其次,农村广播由于多年失修和区域调整,入户率较低。

1.3 植保经费投入不足,工作开展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据调查,秦皇岛市大部分县级植保站没有植保专项经费,设施老化,设备过时,服务功能下降,一些县级植保站没有标本室,化验室,更没有仪器设备,原有的标本,设备也随着人员的更替不知去向,植保技术人员在搞测报时,只能用“一看,二摸,三经验”的原始方式,造成信息准确率不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1.4 植保技术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

秦皇岛市现阶段基层植保技术推广体系中普遍存在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状况,县级植保站自高考分配制度改革以来技术人员只出不进,加之植保工作辛苦及农业行政执法和农药检测机构建立,不少专业人员纷纷转向,植保专业队伍己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面对千家万户,目前基层植保队伍,无论在素质和数量上都不适应现在植保工作及植保信息传播的需要。

1.5 农资多头经营、技物脱节造成信息混乱

农资多头经营,进货渠道、经营范围、经营场所存在混乱现象,品种规格,农药名称多而杂,产品质量良萎不齐,尤其是农资经营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个别批发商受利益驱使,擅自发布病虫情报,或采取“偷梁换柱”的方法,推销自己的产品,干扰了正常的植保信息发布,导致植保信息存在混乱现象。

2 对策与措施

2.1 利用各种宣传媒体,不断创新植保技术信息传播模式

2.1.1 利用电视节目,实现植保技术信息传播可视化

农业部门要主动与广电部门联系,加强与广电部门合作,取长补短。各级植保站要根据农事季节安排,编排栏目播出内容,并提供栏目图像素材,邀请电视台进行配音、编辑及片头片尾制作,然后植保人员审稿。也可利用电视台的现有农业节目在农事季节安排进行宣传。比如2010年上半年本站利用秦皇岛市电视台“走进乡村”栏目,制作13期专题节目,发布病虫信息和进行病虫防治技术宣传,同时开辟了病虫害系列专题节目,由于电视节目图文并茂,具有直观形象、内容丰富、发布快捷、传播面广、时效性强、信息入户率高等特点,及时将病虫预警与防控技术,通过电视传播到千家万户,从而加快了植保新技术的推广,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2.1.2 利用移动短信平台,及时有效提供各种病虫信息

移动短信具有覆盖广,信息发布及时,收视率高等特点,深受农民喜爱,2009年开始秦皇岛市对短信业务进行了尝试,成功发送了200多条大田及蔬菜病虫防治信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后秦皇岛市要充分利用农业局的信息平台,向农民及时发布病虫信息和植保新技术。

2.1.3 开发专家咨询系统,方便农户上网查询

各级植保部门要加强与科研部门的合作,开发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实用型农业专家咨询系统平台,方便快捷查询,实现农民自我诊断、自我解决问题的目标。2009年,秦皇岛市开辟了蔬菜病虫专家咨询系统,运行一年来,收到良好的效果。

2.1.4 积极推进植保技术集成化、直观化,提高农户接受能力

农作物病虫草害识别,是提高农民对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能力的有效手段,做好农作物病虫草的正确诊断,有助于开展农作物病虫草防治,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次数,降低农药残留,今后本站要积极组织植保技术人员走村进户、深入田间地头,积累第一手资料,在总结经验基础上,通过现代计算机和数码技术,进行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集成化、直观化处理,编辑发放适合当前农村、农业、农民需要的蔬菜及各种作物病虫害防治原色生态图谱,提高农户接受能力。

2.2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优势,开展行之有效的宣传

利用当地报纸、广播、黑板报这一传统方式,使之赋予新内容,同时结合送科技下乡,做好技术咨询服务,抓好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充分利用农业局的农业信息网,加快网页更新,增大植保信息量,不断推进信息的普及化。

2.3 建立植保技术示范区,使信息传递直观化

各地要加快各种植保示范区建设,把示范区打造成为宣传绿色植保的基地,培训植保实用人才的摇篮,示范区内实施各种先进的植保技术,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观摩会,有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起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示范引路作用,使植保技术、植保信息直观化地展现在农民眼前。

2.4 建立“植保协会”等植保专业服务组织

建立植保服务组织,以植保服务组织为基础,上联科研、教学与推广单位,下联广大农户,以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为技术依托,以广大农户为载体,全方位,多渠道采集信息,利用自身的网络优势,传递病虫信息,植保新技术等,及时解决农民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遇到的困难和难题。

2.5 推行植保技术人员下村包片制度,提高植保技术信息入户率

通过植保技术人员与基地、种植大户、龙头企业联系,下乡包片,搞好示范,以片带面,辐射推广,让农户看得见,做得到。同时能较好掌握田间病虫发生动态和发生规律,提高植保人员的业务水平,了解农民和生产的需要,为制定技术方案提供强有力依据;在病虫发生季节,派专家到各网点座诊,解答疑难和指导防治,可以大大提高植保适用新技术推广,从而提高植保技术信息入户率。

2.6 充分发挥各种信息渠道的优势,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目前覆盖农村经济社会的多条信息采集和传输渠道基本形成,秦皇岛市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即每个村都通广播、电视、报纸,农业部门每村有农业信息联络点,党口镇每村都有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可实行“多网合一”模式。各级植保部门可充分利用上述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进而拓宽现代农村植保信息服务网络。

2.7 加大投入、提高水平

植保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是确保植保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大对基层植保服务体系的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提高病虫监测手段,提高植保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测报准确率,确保植保信息传递准确、及时。

2.8 出台“植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植保行为

2002年,河北省出台了“河北省植物保护条例”,条例的出台对河北省植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地方法规有它一定的局限性,制定全国性的“植物保护”法律法规,明确植保经费来源,稳定植保队伍,提高植保人员待遇,明确植保职责,必将给植保事业带来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