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苹果植保专题库

苹果植保专题库

热门搜索:
苹果锈病
防治方法
首页 < 实施病虫情报进村入户“十百千”行动的实践与成效

实施病虫情报进村入户“十百千”行动的实践与成效

所属图书:病虫测报经验与启示——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经验交流会论文集 作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出版时间:2010-12
字号:

实施病虫情报进村入户“十百千”行动的实践与成效

刘初生 江买主 高杏生

(都昌县植保植检站 江西都昌 332600)

都昌县地处鄱阳湖畔,三面环湖,辖24个乡镇,农业人员72万人,是个典型农业大县。全县常年种植水稻77万亩,其中早稻34万亩、晚稻35万亩、中稻8万亩;油菜35万亩;棉花15万亩;果树6万亩。都昌县主要农作物病虫灾害频发,农民因防治对象和防治方法掌握不当,往往错过最佳防治适期,严重影响了防治效果。为了提高病虫情报传递速度和进村入户率,都昌县从2005年开始实施农作物《病虫情报》进村入户“十百千”行动,即建立“十”个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示范基地,组织“百”名乡镇基层农技人员(植保员)进入“千”户农业科技示范户,传递病虫测报防治信息,宣传病虫防治技术,病虫信息和防治技术的进村入户率提高到93.6%。

1 建立“十”个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示范基地,确保“病虫情报”的权威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1.1 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示范基地

为了准确、及时、有效地搞好主要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提高病虫灾害的防治效果,都昌县建设了10个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示范基地,其中水稻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示范基地5个(早、晚稻各2个,中稻1个),棉花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示范基地2个,油菜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示范基地1个,果树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示范基地1个,农区鼠害监测和防治示范基地1个。在示范基地开展病虫害灯诱、性诱和田间系统调查及大面积普查,结合水稻、棉花、油菜、早熟梨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以及水稻、棉花用药减量控害增产示范和农区统一灭鼠示范等形式,在主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之前召集乡镇植保员进行会商,制定防治意见,及时准确向社会发布《病虫情报》。

1.2 提高病虫情报技术含量,积极推广简捷实用、易懂易操作的防治技术

1.2.1 确定最佳防治适期

及时准确确定最佳防治适期需要植保人员深入实地多调查、勤监测,掌握病虫发生发展规律,通过灯诱、性引诱和田间调查,参考病虫害历史发生资料和天气趋势等因素,综合预测病虫害发生程度和防治适期,尽可能减少人为主观判断上的偏见,分析得出最佳防治适期。

1.2.2 选定高效安全对路的防治药剂

防治处方是病虫情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都昌县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在病虫情报中范规范书写病虫害防治处方,严格做到:(1)绝不在病虫情报中出现未经试验示范的农药品种;(2)农药名称一律用通用名、不写商品名,并将百分含量和剂型等重要信息一并列入,以便农民适时适地选择同类产品;(3)防治一种病虫只选最适合当地使用的1~2个品种药物,并用通俗不引起歧义的语言介绍用药方法,不罗列多个品种,以免出现胡乱搭配或全部混用等错误用药行为。

1.2.3 推广简单、适用的防治技术

用水量、防治部位及操作方法力争做到实用简便。

2 组织“百”名乡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快速准确发送病虫情报

都昌县2005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示范县”,被江西省农业厅列为“全省病虫情报进村入户试点县”,全县100名乡镇基层农技干部列为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指导员(其中乡镇植保员23名),每位指导员联系1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县农业局统一规定,指导员每月入户不得少于3 次。进村入户病虫情报每季作物不得少于2次,县植保站病虫情报下发到乡镇后必须在3天内由农技人员送达对接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家里,并面对面培训示范户,做到快速准确指导防治。为了确保病虫情报,县站植保人员对每次进村入户的病虫情报都要仔细研讨,科学编写,进村入户前组织指导员进行交流,进村入户后进行总结,确保每次进村入户的病虫情报都能达到预报准确及时、技术先进实用、方法简单易行、措施有效经济。在认真调查了解各示范户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各示范户的生产特点、和薄弱环节,为各户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细则,确定每次入户的时间、内容,制定集中培训的计划,全年集中培训4次,入户指导12次以上。

为了确保农技人员发送病虫情报进村入户取得实效,都昌县农业局领导和县植保站专业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地上户抽查,对病虫情报入户率没有达到90%以上的予以通报批评,达到95%以上的给予奖励。

3 发动“千”户农业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实施群防群治和统防统治

高素质的示范户是病虫情报入户工作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结合“全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示范县”项目的实施,全县遴选出文化层次相对较高,有宣传、有辐射带动能力的1 00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每个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20户农户,登记造册,责任到户。县农业局每年组织示范户进行培训,使示范户做到“四会”,即会看懂病虫情报,会认识、会调查、会防治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实践证明,科技示范户的素质举足轻重,高素质示范户的技术推广功能明显,比一般示范户作用突出。通过以点带面、以先带后、以一传十的辐射带动效应,延伸服务链条,提高病虫情报应用率,带动农作物病虫害的群防群治,实现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大部分示范户都说“《病虫情报》进了村,防病治虫放了心;《病虫情报》入了户,粮食增产靠得住。”

4 辅助其他多种途径,实施病虫情报进村入户

4.1 病虫情报上电视

可视化发布《病虫情报》存在覆盖面广、收发快捷、直观易懂、节时省力等优点。都昌县从2004年开始将每期病虫情报都通过县电视台在黄金时段向社会发布,每期播放3天,一天播放4次,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

4.2 抓好培训会

从2005年开始,都昌县农业局在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高峰期,先把全县范围内的农技干部集中起来进行病虫情报内容和防治技术的培训,然后由农技干部对农业科技示范户进行实地培训,白天、晚上连续进行,面对面地把病虫情报送入农业科技示范户,经济、实惠、效果好。

4.3 用好宣传牌

2006年,都昌县在比较集中的大村庄发放了100块病虫情报宣传牌,由农业科技示范户保管,及时张贴病虫情报。

4.4 动用宣传车

在重大病虫害发生期,及时组织宣传车深入乡村宣传,向农户宣讲病虫情报。

5 成效显著

通过实施病虫情报进村入户“十百千”行动,全县共有23个乡镇1 000户示范户直接受益,辐射带动20 000户农民受益,受益农户及时准确掌握了在什么时间、用什么方法防治哪些病虫害等基本防治技能,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能力和防治效果,提高了农民科学安全用药水平,减少了农药对环境、农产品的污染,保护了生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通过实施农作物《病虫情报》进村入户“十百千”行动,完善了乡镇植保员为民服务的平台,明显提高了病虫情报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了植保防灾减灾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树立了政府为民办事的公共服务形象。实践证明,实施农作物《病虫情报》进村入户“十百千”行动,是适应当前农业生产需要的植保服务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