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
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
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是果树生产中非常关键和综合性极强的一项技术,也是果园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第一节 苹果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一、苹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一)苹果腐烂病(图22-1)
苹果腐烂病是我国北方苹果树的主要病害,除为害苹果及其苹果属植物外,也为害梨、桃、樱桃和梅等多种落叶果树。
图22-1 苹果腐烂病为害枝及果实
(1)田间诊断。苹果腐烂病俗称烂皮病,主要为害果树枝干,病部树皮腐烂,表现为溃疡型和枝枯型。
溃疡型病斑主要发生在冬春和极度衰弱的树体上。发病初期为红褐色,略隆起,呈水渍状,组织松软,病皮易于剥离,内部组织成暗红褐色,有酒糟气味。溃疡型病斑在早春扩展迅速,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大型病斑,围绕枝干造成环切,使上部枝干
枝枯型多发生在2~3年生或4~5年生的枝条或果苔上,在衰弱树上发生更明显。病部为红褐色,呈水渍状,不规则,迅速延及整个枝条,使其枯死。病枝上的叶片变黄,后期病部产生小粒点。果实上的病斑为红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有轮纹,边缘清晰。病组织腐烂,略带酒糟气味。
(2)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通过合理调整结果量、改善立地条件、实行科学施肥、合理灌水、防治病虫害等方法调整。
②铲除树体所带病菌。通过采用重刮皮、药剂铲除、枝干喷药等方法铲除果树落皮层、皮下干斑、皮下湿润坏死点、树杈夹角皮下的褐色坏死点来清除潜伏病菌。
③治疗病斑。采用刮治和包泥方法及时治疗病斑。
④桥接复壮。治疗后及时做好桥接工作,其具有恢复树势的作用。
(二)苹果轮纹病(图22-2)
苹果轮纹病也称粗皮病、轮纹褐腐病,除为害苹果外,还为害梨、山楂、桃、栗和枣等果树。
(1)田间诊断。苹果轮纹病为害树干和果实,树干以皮孔为中心产生红褐色圆形病斑,中心隆起瘤状,后凹陷为眼状,又称为粗皮病,一般在病健交界处开裂,病斑翘起或剥落。
图22-2 苹果轮纹病为害果实和树干
(2)防治方法。
①药剂防治。轻微发病时,按靓果安800倍液稀释喷洒,10~15d用药一次。病情严重时,靓果安按500倍液稀释,7~10d喷施一次。
②清除侵染源。晚秋、早春刮除粗皮,集中销毁,并喷45%代森铵水溶液1000倍液或75%五氯酚钠粉100~200倍液,3月下旬至4月初喷3°Bé石硫合剂为宜。
③果实套袋。落花后一个月内套完,每果一袋,红色品种采收前一个星期拆除即可。
④生长期涂树干。8月用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50倍液涂刷粗皮病部,可加药液1%的腐植酸钠,促进健皮生长。
⑤储藏期管理。严格剔除病果,注意控制温、湿度。
(三)苹果白粉病(图22-3)
苹果白粉病在我国苹果产区发生普遍,除了为害苹果外,还为害沙果、海棠、槟子和山定子等。
图22-3 苹果白粉病为害叶片、嫩梢及果实
(1)田间诊断。苹果白粉病为害苹果树的幼苗、嫩梢、叶片、芽、花及幼果。嫩梢染病,生长受抑,节间缩短,其上着生的叶片变得狭长或不开张,变硬变脆,叶缘上卷,初期表面被覆白色粉状物,后期逐渐变为褐色,严重的整个枝梢枯死;叶片染病,叶背初现稀疏白粉,新叶略呈紫色,皱缩畸形,后期白色粉层逐渐蔓延到叶正反两面,叶正面色泽浓淡不均,叶背产生白粉状病斑,病叶变得狭长,边缘呈波状皱缩或叶片凹凸不平;严重时,病叶自叶尖或叶缘逐渐变褐色,最后全叶干枯脱落。幼果受
(2)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控制灌水,使果树生长健壮;增施有机肥和磷、钾,提高抗病力;合理密植抗病品种,逐步淘汰高感抗品种。
②清洁田园。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梢、病芽;早春复剪,剪掉新发病的枝梢,集中烧毁或深埋,防止分生孢子传播。
③药剂防治。发芽前喷洒70%硫黄可湿性粉剂150倍稀释液;春季在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12.5%特谱唑2000倍液、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0~20d喷一次,共喷3~4次。在苗圃中幼苗发病初期,可连续喷2~3次0.2°~0.3°Bé石硫合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
(四)苹果炭疽菌叶枯病(图22-4)
苹果炭疽菌叶枯病简称炭疽叶枯病,是近年来发生在嘎拉、花冠、秦冠、晨阳、新红星、早熟红富士等众多早、中熟品种上的一种新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及果实,高温季节雨后,病菌繁殖迅速,短短3~5d便可导致大量枯叶及果实布满病斑而失去商品价值。
图22-4 苹果炭疽菌叶枯病
(1)田间诊断。初发病时,叶片上分布多个干枯病斑,病斑初为棕褐色,在高温及高湿条件下,病斑扩展迅速,1~3d内可蔓延至整张叶片,3~5d即可致全树叶片干枯脱落。枯叶颜色发暗,呈黑褐色。环境条件不适宜时,叶片上会形成大小不等的枯死斑,病斑周围的健康组织随后变黄,病重叶片很快脱落。病斑较小、较多时,病叶的病状与褐斑病的症状非常相似。受害果实果面出现多个直径2~3mm的圆形褐色凹陷病斑,病斑周围果面呈红色,病斑下果肉呈褐色海绵状,深约2mm。自然条件下果实病斑上很少产生孢子梗,与常见苹果炭疽病的症状明显不同。
(2)防治方法。
①栽植抗病品种和提高叶片生理功能。建立新园时,尽量选择不易感病的苹果品种,如美国8号、藤牧1号、晚熟红富士系列品种等,并实行起垄栽培。此外,在苹果树进入生长季后,结合喷药加入功能性液肥强壮树势,提高叶片抗病能力。
②铲除越冬病菌。例如,早春彻底清理果园,清扫枯枝落叶,并及时喷施清园药剂;苹果萌芽后,继续选用杀灭性较强的铲除剂和叶面肥,目的是铲除在枝条及休眠芽和健壮叶片上越冬的病菌。
③高温季节防治。自6月中旬后,可交替喷施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80%全络合态代森锰锌500~800倍液+叶面肥800~1000倍液或60%百泰(5%吡唑醚菌酯+55%代森联)1500倍液+叶面肥800~1000倍液或80%丙森锌600倍液+叶面肥800~1000倍液与其他防治该类病菌的药剂(如45%咪鲜胺水乳剂2000倍液、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异菌脲悬浮剂1500倍液等交替混合喷雾)。每10~15d施用一次,保证每次出现超过两天的连续阴雨前,叶面和枝条都处于药剂的保护之中。
④雨后补药。如果降雨前没有及时喷药,可在连续阴雨间歇期或雨后及时补喷80%全络合态代森锰锌500~800倍液+60%百泰(5%吡唑醚菌酯+55%代森联)1500倍液+叶面肥800~1000倍液,对发病严重的苹果园,可间隔7d左右,连喷两次,以后
(五)苹果褐斑病(图22-5)
苹果褐斑病为常发性病害,是造成苹果早期落叶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叶片,也侵染果实和叶柄。若防治不当,可引起苹果树早期大量落叶,导致果实品质低劣,严重影响到当年经济效益及来年树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1)田间诊断。叶片上病斑的形状可分为轮纹型、针芒型及不规则混合型病斑三种类型。轮纹型病斑发病初期,叶片的正面出现黄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至直径10~15mm的圆形病斑,病斑中心暗褐色,边缘不明显,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粒点,形成同心状轮纹,叶的背面暗褐色;针芒型病斑斑点较小,呈放射状向外扩展,这是由于黑色菌索穿行于表皮组织之下而形成的,病斑背面为绿色;混合型病斑兼有轮纹型和针芒型两者的特点。三种病斑都使叶片变黄,但病斑边缘仍旧保持绿色形成晕圈,这是此病的重要特征。老病斑中央多呈灰白色,病叶稍触即落。叶柄受害后有长圆形黑色斑,使输导组织受阻致病叶枯死。果实染病时,表皮上初生浅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晰,稍凹陷的病斑直径为6~12mm,病部果肉疏松干腐,褐色,中间产生黑色小点,有光泽,一般不深入果肉内部。
图22-5 苹果褐斑病
(2)防治方法。
①合理修剪,控制树冠大小及骨干枝数量,改善园内通风透
②秋季、冬季剪除树上残留的病枝和摘除病叶并清扫地面落叶,深埋或烧毁。
③喷药保护。一般从发病前15d左右开始喷药,隔15d左右一次,连喷4~6次。常用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1∶2∶(180~200)]、43%戊唑醇2000~2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0%百泰(5%吡唑醚菌酯+55%代森联)1500倍液+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注意在幼果期慎用波尔多液以防果锈产生。
二、苹果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苹果害虫的种类约有350种,根据发生轻重的不同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主要害虫,包括食心虫类、卷叶蛾类、红蜘蛛类,统称为苹果的三大害虫;第二类为较主要害虫,包括毛虫类、蚜虫类、蛀虫害虫类;第三类为一般害虫,包括刺蛾类、吸果夜蛾类、金龟子类、潜夜蛾类、蚧壳虫类。
(一)桃小食心虫(图22-6)
桃小食心虫又称桃蛀果蛾,简称桃小,国内各果区都有发生,还为害桃、梨、山楂和酸枣等树种。
(1)田间诊断。幼虫多从果实萼洼蛀入,蛀孔流出泪珠状的果胶,干涸呈白色蜡质粉末。幼虫入果直达果心,在果肉中乱窜,排粪便于隧道中,没有充分膨大的幼果受害多呈畸形,俗称“猴头果”。被害果实渐变黄色,果肉僵硬,俗称黄病。
图22-6 桃小食心虫
(2)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通过更换无冬茧的新土,减少越冬虫源基数;清除树盘内的杂草及其他覆盖物,随时捕捉;在越冬幼虫出土前,用宽幅地膜覆盖。
②生物防治。在越冬代成虫发生盛期,释放桃小寄生蜂;在幼虫初孵期,喷施细菌性农药(Bt乳剂),也可使用桃小性诱剂在越冬代成虫发生期进行诱杀。
③化学防治。地面防治采用撒毒土或地面喷施40%辛硫磷乳油8倍液,在越冬幼虫出土前喷湿地面,耙松地表;树上防治在幼虫初孵期,喷施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500倍液或2.5%敌杀死(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
(二)苹果红蜘蛛(图22-7)
苹果红蜘蛛又名苹果全爪螨,分布全国,尤以北方发生普遍,为害苹果、月季、海棠、榆、梨、樱花等。
(1)田间诊断。苹果红蜘蛛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受害初期出现白色小斑点,后期叶片苍白,光合作用减弱。虫口密度大时,叶片布满螨蜕,但很少落叶。
图22-7 苹果红蜘蛛
(2)防治方法。
①在早春树木发芽前,用20号石油乳剂20~40倍液喷树干,或者用石硫合剂300~500倍液喷树干,以消灭越冬雌成虫及卵。
②及时消除花圃、果园的杂草。
③为害期喷施扫螨净1000倍液或螺螨酯、哒螨灵等药剂防
④保护和引进天敌。
(三)苹果小卷叶蛾(图22-8)
苹果小卷叶蛾又名小黄卷叶蛾、棉褐带卷叶蛾、苹小卷叶蛾,属鳞翅目,卷叶蛾科,主要为害苹果、梨、桃、山楂等果树。
图22-8 苹果小卷叶蛾
(1)田间诊断。幼虫主要为害苹果、梨、桃等的嫩叶、新芽、花蕾和果实。幼虫吐丝卷叶,食害叶肉或缠绕新芽和花蕾,使芽、蕾不能展开。大龄幼虫啃食叶片覆盖下的果皮组织,形成深浅不一的条、点状斑痕,影响果品的质量。
(2)防治方法。
①冬春刮除老鞘皮,清除部分越冬幼虫。春季结合疏花疏果,摘除虫包,集中处理。生长季节及时摘除虫叶、虫梢。
②花芽分离期至盛花期及幼虫发生期是全年喷药防治的重点时期,可用25%灭幼脲悬浮剂1500倍液或4.5%氟铃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甲维盐2000~2500倍液及时进行喷雾防治,成虫期用黑光灯或杀虫剂消灭成虫。
③在各代成虫发生期,采用“迷向法”在果园内各个方向的果树上挂性诱芯,使雄性成虫不能和雌蛾进行交配,阻止其繁育
④在各代卷叶虫卵发生期,根据性外激素诱蛾情况释放赤眼蜂。
(四)苹果绵蚜(图22-9)
绵蚜群落寄生在苹果树上,吸取树液,消耗树体营养。果树受害后,树势衰弱,寿命缩短,世界各国都把苹果绵蚜列为进出口检疫对象。
(1)田间诊断。成虫、若虫群集于背光的树干伤疤、剪锯口、裂缝、新梢的叶腋、短果枝端的叶群、果柄、梗洼和萼洼等处,为害枝干和根部,吸取汁液。被害部膨大成瘤,常因该处破裂,阻碍水分、养分的输导,严重时树体逐渐枯死。幼苗受害,可使全枝死亡。
图22-9 苹果绵蚜
(2)防治方法。
①冬季修剪。彻底刮除老树皮,修剪虫害枝条、树干,及时清除杂草和干枯树枝,破坏和消灭苹果绵蚜栖居、繁衍的场所。
②人工繁殖释放或吸引苹果蚜小蜂、瓢虫、草蛉等天敌。
③苗木、接穗及包装材料要用10%吡虫啉1000倍液浸泡2~3min。
④加强检疫。禁止从苹果绵蚜发生疫区调进苗木、接穗。
⑤生长季树上喷药,可选用1500~2000倍液10%吡虫啉可
(五)苹果山楂叶螨(图22-10)
苹果山楂叶螨又名山楂红蜘蛛、樱桃红蜘蛛,主要为害梨、苹果、桃、樱桃、山楂、李等多种果树。
(1)田间诊断。苹果山楂叶螨吸食叶片及幼嫩芽的汁液。叶片严重受害后,先是出现很多失绿小斑点,随后扩大连成片,严重时全叶变为焦黄而脱落,严重抑制了果树生长,甚至造成二次开花,影响当年花芽的形成和次年的产量。
图22-10 苹果山楂叶螨
(2)防治方法。
①释放、吸引和保护天敌,尽量减少杀虫剂的使用次数或使用不杀伤天敌的药剂,在树木休眠期刮除老皮,主要刮除主枝分杈以上老皮,主干可不刮皮以保护主干上越冬的天敌。
②在树干基部培土拍实,防止越冬螨出蛰上树。
③发芽前,刮皮后喷洒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20倍液、含油量3%~5%的柴油乳剂;在花前繁殖前,施用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或15%扫螨净乳油3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2500~3000倍液或20%螨卵酯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5%除螨酯(酚螨酯)乳油1000~2000倍液等多种杀螨剂。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可延缓
第二节 梨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一、梨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我国已知的梨树病害约有80种。梨树主要病害包括梨黑星病、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锈病、黑斑病和褐斑病。
(一)梨黑星病(图22-11)
梨黑星病又称疮痂病,是梨树的一种主要病害。我国梨产区均有发生。
(1)田间诊断。梨黑星病为害所有幼嫩的绿色组织,以果实和叶片为主。果实发病初期产生浅黄色圆形斑点并逐渐扩大,以后病部稍凹陷,长出黑霉,最后病斑木栓化,凹陷并龟裂。叶片和新梢受害后可长出黑色霉斑。
图22-11 梨黑星病
(2)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抗病力;晚秋清除落叶、病果、病枯枝等,减少越冬病原;生长期及早摘除病花丛和病梢。
②化学防治。花蕾膨大期及落花后期各喷一次药,后隔2~3周喷一次,共3~4次。要特别注意喷叶背。可用0.5∶1∶100的波尔多液或30%氧氯化铜6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
(二)梨锈病(图22-12)
梨锈病又称赤星病、羊胡子,我国南北果区均有发生,但一般不造成严重为害,仅在果园附近种植桧柏类树木较多的风景区和城市郊区造成较重为害。梨锈病除为害梨树外,还能为害山楂、棠梨和贴梗海棠等。
(1)田间诊断。梨锈病为害叶片、新梢和幼果。叶片受害时,在叶面上出现橙黄色有光泽的小斑,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的病斑,直径4~5mm,中部为橙黄色,边缘为浅黄色,外圈的黄绿色的晕环与健部分开,病斑性孢子器由黄色变为黑色后向叶背面隆起,叶面微凹,以后病斑变黑。发病严重时引致早期落叶。新梢、幼果及果柄病斑与叶相似。幼果受害畸形、早落;新梢受害易被风折断。转主寄主为柏科植物桧柏(圆柏)等。
图22-12 梨锈病(叶部)
(2)防治方法。
①梨园5km内不种植桧柏,中断转主寄主。
②梨园附近有桧柏,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桧柏上喷1°~2°
③从梨展叶开始至5月下旬为止,可喷1∶3∶(200~240)倍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也可选用氟硅唑(或氟环唑)+醚菌酯、特富灵等药剂进行防治。开花期不能喷药,以免产生药害。
(三)梨黑斑病(图22-13)
梨黑斑病是梨树主要的病害之一,在中国主要梨区普遍发生。西洋梨、日本梨、酥梨、雪花梨最易感病。
图22-13 梨黑斑病
(1)田间诊断。梨黑斑病主要为害果实、叶和新梢。叶部受害,幼叶先发病并形成黑褐色圆形斑点,后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心为灰白色至灰褐色,边缘为黑褐色。病叶焦枯、畸形,早期脱落。果实受害,果面出现一个至数个黑色斑点,逐渐扩大,颜色变浅,形成浅褐色至灰褐色圆形病斑,略凹陷。发病后期病果畸形、龟裂,裂缝可深达果心,果面和裂缝内产生黑霉,引起落果。果实近成熟期染病,前期表现与幼果相似,但病斑较大,黑褐色,后期果肉软腐而脱落。新梢发病,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纺锤形,浅褐色或黑褐色,略凹陷,易折断。
(2)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发芽前剪除病梢,清除落叶落果,认真清园。
②药剂防治。发芽前喷药铲除树上越冬病菌,生长期及时喷药预防侵染以保护叶和果实。南方一般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每间隔10d左右喷洒一次。华北从初见病叶到雨季喷药4~6次,可基本控制此病害。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10%多抗霉素1000~1500倍液对黑斑病效果最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90%三乙膦酸铝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2∶240波尔多液等也有一定效果。为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异菌脲和多抗霉素应与其他药剂交替使用。
③果实套袋。
④在病害流行地区选栽抗病品种。
二、梨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我国梨树害虫记载有697种,目前为害严重的害虫有梨二叉蚜、梨小食心虫、梨木虱、梨黄粉蚜、山楂叶螨、梨大食心虫。
(一)梨二叉蚜(图22-14)
梨二叉蚜是梨树的主要害虫。全国各梨区都有分布,以辽宁、河北、山东和山西等梨区发生普遍。
图22-14 梨二叉蚜
(1)田间诊断。梨二叉蚜以成虫、若虫群集于芽、嫩叶、嫩梢上吸取梨汁液。早春若虫集中在嫩芽上为害。随着梨芽开绽而
(2)防治方法。
①早期摘除被害叶,集中处理,消灭蚜虫。
②抓好开花前喷药防治工作,在越冬卵全部孵化未造成卷叶时应喷药。用10%吡虫啉(一遍净)2000倍液等。
③保护并利用天敌。
(二)梨小食心虫(图22-15)
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又名梨小蛀果蛾、东方果蠹蛾、梨姬食心虫、桃折梢虫、小食心虫、桃折心虫)小卷叶蛾科。梨小食心虫在各地果园均有发生,是梨树的主要害虫,在梨树、桃树混栽的果园为害尤为严重。
图22-15 梨小食心虫
(1)田间诊断。梨小食心虫为害果实和新梢。幼虫蛀果多从萼洼处蛀入,直接蛀到果心,在蛀孔处有虫粪排出,被害果上有幼虫脱出的脱果孔。幼虫蛀害嫩梢时,多从嫩梢顶端第三叶叶柄基部蛀入,直至髓部,向下蛀食。蛀孔处有少量虫粪排出,蛀孔以上部分易萎蔫干枯。
(2)防治方法。
①人工防治。早春刮树皮,消灭翘皮下和裂缝内越冬的幼虫;秋季幼虫越冬前,在树干上绑草把,诱集越冬幼虫,入冬后
②药剂防治。在各代成虫产卵盛期和幼虫孵化期,为防止果实受害,重点防治第二、第三代幼虫。用梨小食心虫性外激素诱捕器监测成虫发生期,指导准确的喷药时间。一般情况下,在成虫出现高峰后即可喷药。在发生严重的年份,可在成虫发生盛期前、后各喷一次药,控制其为害。在没有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的情况下,可在田间调查卵果率,当卵果率达到1%时就可喷药。常用药剂有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8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2.5%功夫菊酯乳油3000倍液。
③生物防治。在虫口密度较低的果园,可用松毛虫赤眼蜂治虫。成虫产卵初期和盛期分别释放松毛虫赤眼蜂一次,每100m
④果实套袋是防止梨小食心虫为害的较好方法。
⑤刮皮消灭越冬幼虫。
(三)梨木虱(图22-16)
梨木虱又叫梨虱,主要寄主是梨树。梨木虱是梨园常见且为害十分严重的一种害虫,套袋果园常受害较重。
图22-16 梨木虱
(1)田间诊断。若虫常聚集于叶背主脉两侧为害,使叶片沿主脉向背面弯曲,呈匙状,叶片皱缩,甚至枯黄、变黑、脱落。幼龄若虫将叶片沿叶缘卷曲成筒状,受害部位虫体分泌的黏液在
(2)防治方法。
①清除虫叶。早期摘除被害卷叶,集中处理。
②药剂防治。蚜卵孵化,梨芽尚未开放至发芽展叶期是防治最适期。在梨木虱严重发生时,可选用螺虫乙酯、虫螨腈、阿维菌素防治梨木虱。若要求速效,可添加菊酯类药剂。因梨木虱对吡虫啉等药剂抗性的加大,使用时应缩小倍数并轮换用药。
③保护天敌。梨蚜天敌有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等,应注意加以保护。
第三节 桃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一、桃树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我国已知的桃树病害有50余种,其中桃褐腐病、桃疮痂病、桃细菌性穿孔病、桃炭疽病和桃缩叶病是主要的桃树病害。
(一)桃褐腐病(图22-17)
桃褐腐病又名菌核病、灰腐病、灰霉病,是桃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可为害桃、李、杏、梅及樱桃等核果类果树,主要发生在浙江、山东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
(1)田间诊断。桃褐腐病主要为害花、叶、枝梢和果实。果实染病后,果面开始出现小的褐色斑点,后急速扩大为圆形褐色大斑,果肉为浅褐色,并很快全果烂透。同时,病部表面长出质地密结的串珠状灰褐色或灰白色霉丛,初为同心环纹状,并很快遍及全果。烂病果除少数脱落外,大部分干缩呈褐色至黑色僵果,经久不落;病花瓣、柱头初生褐色斑点,渐蔓延至花萼与花柄,天气潮湿时病花迅速腐烂,长出灰色霉层。气候干燥时则萎缩干枯,长留树上不脱落。嫩叶发病自叶缘开始,初为暗褐色水渍状病斑,并很快扩展至叶柄,叶片萎垂如霜害,病叶上常具灰
图22-17 桃褐腐病为害果实
(2)防治方法。
①清除病原。休眠期结合冬剪彻底清除树上和树下的病枝、病叶、僵果,集中烧毁。秋冬深翻树盘,将病菌埋于地下。
②药剂防治。芽膨大期喷布石硫合剂+80%五氯酚钠200~300倍液。花后10d至采收前20d喷布65%代森锌400~500倍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用50%硫悬浮剂500~800倍液,或用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500倍液,或用20%三唑酮乳油3000~4000倍液等药剂。药剂应交替使用。
③生长期及时防治蝽象、象鼻虫、食心虫、桃蛀螟等害虫,减少伤口。
(二)桃疮痂病(图22-18)
桃疮痂病又名黑星病,在我国各地普遍发生,尤以高温多湿的江浙一带发病最重,主要为害果实,油桃更容易感染。此病除为害桃外,还能侵害李、梅、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
(1)田间诊断。桃疮痂病主要为害桃树果实、枝梢和叶片。
图22-18 桃疮痂病
(2)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力,增施有机肥,控制速效氮肥的用量,适量补充微量元素肥料,以提高树体抵抗力。合理修剪,注意桃园通风透光和排水。
②清除病原。秋末冬初结合修剪,彻底清除园内树上的病枝、枯死枝、僵果、地面落果,集中处理,以减少初侵染源。
③药剂防治。芽膨大前期喷布石硫合剂+80%五氯酚钠200~300倍液,铲除越冬病原;花露红期及落花后间隔10~15d喷布一次10%苯醚甲环唑2000~2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氟硅唑1000~15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注意药剂交替使用。
(三)桃细菌性穿孔病(图22-19)
桃细菌性穿孔病是桃树上最常见的叶部病害,在世界各桃产区都有发生,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桃产区。
(1)田间诊断。桃细菌性穿孔病主要为害叶片,在桃树新梢和果实上均能发病。叶片发病初期为水渍状小圆斑,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整形病斑,边缘有黄绿色晕环,以后病斑干枯、脱落、穿孔,严重时病斑相连,造成叶片脱落。新枝染病,以皮孔为中心树皮隆起,出现直径1~4mm的疣,其上散生针头状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在大枝及树干上,树皮表面龟裂、粗糙。之后瘤皮开裂,陆续溢出树脂,透明、柔软状,树脂与空气接触后,由黄白色变成褐色、红褐色至茶褐色硬胶块。病部易被腐生菌侵染,叶片变黄,严重时全株枯死。果实发病,由果核内分泌黄色胶质,溢出果面,病部硬化,初为浅褐色水渍状小圆斑,稍凹陷,以后病斑稍扩大,天气干燥时病斑开裂,严重影响桃果品质和产量。
图22-19 桃细菌性穿孔病
(2)防治方法。
①加强桃园综合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是防治穿孔病最重要的措施。
②新建桃园注意选栽抗病品种,选好土壤、地势条件。
③药剂防治。可参考桃炭疽病、褐腐病、疮痂病的药剂防治方法,综合进行喷药。
(四)桃炭疽病(图22-20)
桃炭疽病是桃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分布于全国各桃产区,尤以长江流域、东部沿海地区发病较重。
(1)田间诊断。桃炭疽病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枝叶。果实被害处先产生水渍状褐色斑,后逐渐扩大呈暗褐色圆形斑,斑稍凹陷,病斑上产生黑褐色颗粒状点(分生孢子盘),组成同心轮纹状。后期病斑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具有同心轮纹状的分生孢子盘,雨季孢子盘变成红色或粉红色黏质颗粒状,病害严重时常造成大量落果。新梢受害出现暗褐色病斑,略凹陷。病斑蔓延后可导致枝条死亡。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可出现橘红色小点,叶片发病后呈纵筒状卷曲。
图22-20 桃炭疽病
(2)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及时排除果园积水。夏季及时去除直立徒长枝,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冬季修剪时,彻底剪除干枯枝和残留在树上的病僵果,集中烧毁。
②药剂防治。在花芽膨大期,喷洒1∶1∶160波尔多液,或用5°Bé石硫合剂。落花后,及时喷洒杀菌剂,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根据天气情况,可间隔10~15d喷一次药,注意不同药剂的轮换使用。
二、桃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一)桃蚜
桃树蚜虫分为桃蚜、桃粉蚜、桃瘤蚜(图22-21)三种,分布范围广,在国内大部分桃产区都有发生。以成蚜、若蚜密集在叶背面吸食汁液,导致桃树生长缓慢或叶片卷缩,其排泄物可诱发煤污病。
图22-21 桃蚜、桃粉蚜、桃瘤蚜
(1)田间诊断。春季桃树萌芽长叶时,桃蚜群集在嫩梢、嫩芽及幼叶背面,使被害部位叶片扭曲,卷成螺旋状,严重时造成落叶,新梢不能生长,影响产量及花芽形成。桃蚜还为害花蕾,影响坐果,降低产量。其桃蚜排泄的蜜露,污染叶面及枝梢,易造成煤污病,桃蚜还能传播桃树病毒。
(2)防治方法。
①清除虫源。桃树落叶后,如清理枯枝落叶、树干涂药等。
②药剂防治。桃花期前后及幼果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
(二)桃红颈天牛(图22-22)
桃红颈天牛俗称水牛、铁炮虫、木花,全国各桃产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桃、杏、李、梅、樱桃、苹果、梨、柳等,对核果类果树为害尤为严重,是桃树主要害虫之一。
图22-22 桃红颈天牛
(1)田间诊断。以幼虫蛀食干和主枝,小幼虫先在皮层下串蛀,然后蛀入木质部,深达干心,受害枝干被蛀中空阻碍树液流通,引起流胶,使枝干未老先衰,严重时可使全株枯萎。蛀孔外堆满红褐色木屑状虫粪。
(2)防治方法。
①清除虫源。幼虫孵化期,人工刮除老树皮,集中烧毁。成虫羽化期,人工捕捉,主要利用成虫中午至下午两三点钟静栖在枝条上,特别是下到树干基部的习性,进行捕捉。成虫产卵期,经常检查树干,发现有方形产卵伤痕,及时刮除或以木槌击死
②药剂防治。对有新鲜虫粪排出的蛀孔,可用小棉球蘸敌敌畏煤油合剂(煤油1000g加入80%敌敌畏乳油50 g)塞入虫孔内,然后再用泥土封闭虫孔,或者注射80%敌敌畏原液少许,洞口敷以泥土,可熏杀幼虫。
③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如管氏肿腿蜂。
(三)桑白蚧(图22-23)
桑白蚧又称桑盾蚧、桃白蚧,分布遍及全国,是为害最普遍的一种介壳虫。桑白蚧除为害桃外,还有樱桃、山毛桃、李、杏、梨、核桃、桑、国槐等。
(1)田间诊断。以若虫和成虫群集于主干、枝条上,以口针刺入皮层吸食汁液,也有在叶脉或叶柄、芽的两侧寄生,造成叶片提早硬化。
图22-23 桑白蚧
(2)防治方法。
①清除虫源。果树休眠期用硬毛刷或钢丝刷刷掉枝条上的越冬雌虫,剪除受害严重的枝条。
②药剂防治。可喷洒石硫合剂,或者用95%机油乳剂50倍液喷布;在各代若虫孵化高峰期尚未分泌蜡粉介壳前,全树喷布40%氧化乐果1500倍液,或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在药剂中加入0.2%的中性洗衣粉,可提高防治效果。
(四)桃球坚介壳虫(图22-24)
桃球坚介壳虫又叫朝鲜球坚介壳虫、球形介壳虫、树虱子,
(1)田间诊断。主要以若虫和雌成虫集聚在枝干上吸食汁液,被害枝条发育不良,出现流胶现象,树势严重衰弱,树体不能正常生长和花芽分化,严重时枝条干枯,一经发生,常在一、二年内蔓延全园,如防治不利,会使整株植株死亡。
图22-24 桃球坚介壳虫
(2)防治方法。
①清除虫源,铲除越冬若虫,在春季雌成虫产卵以前,采用人工刮除的方法防治。
②药剂防治。早春芽萌动期,用石硫合剂均匀喷布枝干,也可用95%机油乳剂50倍液混加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布枝干。6月上旬卵进入孵化盛期时,全树喷布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
③保护天敌。注意保护黑缘红瓢虫等天敌。
(五)桃蛀螟(图22-25)
桃蛀螟又叫桃蠹螟、桃实螟、桃蛀虫等,我国各地均有分布,长江以南为害桃果特别严重,主要为害桃、梨、李、苹果等多种果树及向日葵、玉米等农作物,为杂草性害虫。
(1)田间诊断。桃蛀螟主要为害果实,幼虫孵化后多从果蒂部或果与叶及果与果相接处蛀入,蛀入后直达果心。被害果内和果外都有大量虫粪和黄褐色胶液。幼虫老熟后多在果柄处或两果
图22-25 桃蛀螟
(2)防治方法。
①清除虫源。冬季或早春及时处理向日葵、玉米等秸秆,并刮除桃树老皮,清除越冬茧。生长季及时摘除被害果,集中处理。
②诱杀处理。秋季采果前在树干上绑草把诱集越冬幼虫集中杀灭或利用黑光灯、糖醋液诱杀成虫。
③药剂处理。在第一、第二代卵高峰期树上喷布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3000~4000倍液以保护桃果。每个产卵高峰期喷两次药,间隔期7~10d。
第四节 葡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一、葡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一)葡萄黑痘病(图22-26和图22-27)
葡萄黑痘病又名疮痂病,俗称“鸟眼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
(1)田间诊断。黑痘病主要为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如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和卷须等。感病部位产生褐色斑点,叶片、嫩梢、卷须等扭曲、皱缩,幼果畸形。
图22-26 葡萄黑痘病(病穗)
图22-27 葡萄黑痘病(病果)
(2)防治方法。
①苗木消毒。由于黑痘病的无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带病菌的苗木或插条,因此,葡萄园定植时应选择无病的苗木,或者先进行苗木消毒处理。常用的苗木消毒剂有10%~15%的硫酸铵溶液或3%~5%的硫酸铜溶液或硫酸亚铁硫酸液(10%硫酸亚铁+1%的粗硫酸)或3°~5°Bé石硫合剂等。方法是将苗木或插条在上述任一种药液中浸泡3~5min取出即可定植或育苗。
②选育抗病品种。
③清除病原。晚秋将葡萄园落叶枯枝、病枝、病果等彻底清除烧毁。剪枝时将病枝彻底剪除,剪枝后喷5°Bé石硫合剂或硫酸铜200倍液。
④喷药防治。喷药应抓早期防治,开花前、落花后、幼果期连喷三次可以控制病害,可喷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1∶0.5∶(180~200)]或50%多菌灵500~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液。也可选用吡唑醚菌酯2000倍液或百泰(5%吡唑醚菌酯+55%代森联)1500倍液进行防治。
(二)葡萄白腐病(图22-28和图22-29)
葡萄白腐病俗称“水烂”或“穗烂”,是华北黄河流域及陕西关中等地经常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在多雨年份常和炭疽病并发流行,造成很大损失。
图22-28 葡萄白腐病(病穗)
图22-29 葡萄白腐病(病枝)
(1)田间诊断。葡萄白腐病主要为害果穗,病果呈褐色,水渍状,后期变软腐,容易脱落。葡萄叶片感病产生近圆形浅褐色病斑,呈不明显的同心轮纹状,后期叶片干枯脱落。枝蔓易在损伤处发病,皮层与木质部分离、纵裂,纤维乱如麻,枝体生理受阻,枝叶渐枯死。
(2)防治方法。
①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②做好清园工作,冬季结合修剪彻底剪除病枝蔓和挂在枝蔓上的干病穗,扫净地面的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第二年的侵染源。
③生长季节摘除病果、病蔓、病叶,冬剪时把病组织剪除干净。搞好排水工作以降低园内湿度,适当提高果穗离地表距离,可减少病菌侵染,减轻发病。
④加强栽培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小气候湿度,及时除草、及时摘心,剪副梢,提高结果部位,减少离地面很近的果穗。
⑤药剂防治。在发病严重地区的多雨年份,在6—8月每隔10~15d喷一次700~800倍液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或75%百菌清,也可喷200倍半量式波尔多液(1∶0.5∶200)。还可选用氟硅唑2000倍液、吡唑醚菌酯2000倍液和拜耳拿敌稳75%水分散粒剂(25%肟菌酯+50%戊唑醇)3000倍液中的任意一种进行防治。
⑥地面撒药。在发病前地面可喷施50%多菌灵500倍液,每667m
(三)葡萄炭疽病(图22-30和图22-31)
葡萄炭疽病又名晚腐病,在我国各葡萄产区发生较为普遍,为害果实较严重;在南方高温多雨的地区,早春也可引起葡萄花穗腐烂。
图22-30 葡萄炭疽病(果穗)
图22-31 葡萄炭疽病(果实)
(1)田间诊断。葡萄炭疽病主要为害着色或接近成熟的果实。果实受害表面产生豆粒大的褐色圆形斑点,后凹陷产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严重时果粒软腐,逐渐失水干缩或成僵果。
(2)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清除病原。结合葡萄冬剪彻底清园,将植株上剪下的枝蔓、穗柄、僵果、卷须及地上落叶、铁丝与绑绳等全部清除出园,并焚烧或深埋以清除病原。
③加强栽培管理。在葡萄生长期内要及时摘心、合理夏剪、适度负载,随时清除剪下的副梢、卷须,提高园中通透性;注意排水、中耕,尽可能降低园中湿度;科学施肥,特别注意氮、
④药剂防治。初见发病开始(6月中旬)每10~15d喷药一次直至采收。可用50%多菌灵500~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液或百菌清800~1000倍液交替使用,连喷4~6次即可控制其为害。也可选用巴斯夫百泰、巴斯夫健达(21.2%吡唑醚菌酯+21.2%氟唑菌酰胺)和拜耳露娜森(21.4%氟吡菌酰胺+21.4%肟菌脂)的任意一种进行防治。
(四)葡萄霜霉病(图22-32和图22-33)
(1)田间诊断。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的重大病害之一,葡萄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嫩梢、花序、幼果等幼嫩组织。葡萄叶片正面产生浅黄色水浸状病斑,背面生有灰白色霜样霉状物,果粒、果梗发病均布满白霜,果梗褐变坏死,果粒肩部变褐凹陷甚至脱落。
(2)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清除越冬病原。晚秋剪除病枝,清除落叶落果和其他病组织,集中深埋或烧毁。
图22-32 葡萄霜霉病(病叶)
图22-33 葡萄霜霉病(发病植株)
③喷药防治。可根据不同年份降雨和发病早晚来决定喷药时
(五)葡萄白粉病(图22-34和图22-35)
(1)田间诊断。白粉病能为害所有绿色组织。该病主要为害叶片、枝梢及果实等部位,以幼嫩组织最敏感。葡萄展叶期叶片正面产生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形黄色或褪绿色小斑块,病斑正反面均可见一层白色粉状物,粉斑下叶表面有褐色花斑,严重时全叶枯焦。新梢、果梗和穗轴初期表面产生不规则灰白色粉斑,后期粉斑下面形成雪花状或不规则的褐斑,可使穗轴、果梗变脆,枝梢生长受阻。幼果先出现褐绿色斑块,果面出现星芒状花纹,其上覆盖一层白粉状物,病果停止生长,有时变成畸形,果肉味酸;开始着色后果实在多雨时感病,病处裂开,之后腐烂。
图22-34 葡萄白粉病(病果)
图22-35 葡萄白粉病(病叶)
(2)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开沟排水,增施磷、钾肥,增强树
②秋季清除病原,剪除病组织,清除枯枝落叶和落果。在发病初期摘除病组织。
③发芽前喷5°Bé石硫合剂。发芽后喷1~2次0.3°~0.5°Bé石硫合剂或硫悬乳剂400倍液,也可喷托布津700~800倍液或醚菌酯1000~1500倍液。
二、葡萄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一)葡萄二星叶蝉(图22-36)
葡萄二星叶蝉又叫葡萄小叶蝉、葡萄斑叶蝉、葡萄二星浮尘子,属同翅目,叶蝉科。它分布于辽宁、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广西、台湾、天津、北京等地。受害叶片失绿变色,影响光合产物生成,降低果实品质和枝条发育,造成叶片早期脱落。
图22-36 葡萄二星叶蝉
(1)田间诊断。以成虫、若虫为害叶片,虫体在叶背面为害,失绿斑在叶面表现突出,被害处产生灰白色失绿斑;很多斑相连则叶面变灰白色,叶背面被害处为浅黄褐色枯斑。
(2)防治方法。
①清除落叶及杂草,消灭越冬成虫。
②夏季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摘心、整枝、中耕、锄草、管理
③喷药防治。第一代若虫期喷敌杀死2000~3000倍液,防治效果95%以上,连喷两次,消灭第一代若虫可以控制全年虫害。也可喷敌敌畏1000倍液或功夫菊酯2000~3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等。
(二)葡萄根瘤蚜(图22-37)
葡萄根瘤蚜属同翅目,瘤蚜科。它在辽宁、山东、陕西、台湾等地的局部葡萄园发生,其他地区尚未发现。葡萄园一旦发生,为害严重,所以已被列为主要检疫对象。
(1)田间诊断。葡萄根瘤蚜对美洲品种为害严重,既能为害根部又能为害叶片;对欧亚品种和欧美杂种,主要为害根部。根部受害,须根端部膨大,出现小米粒大的、略呈菱形的瘤状结,在粗根上形成较大的瘤状突起。叶上受害,叶背形成许多粒状虫瘿。因此,葡萄根瘤蚜有“根瘤型”和“叶瘿型”之分。受害植株树势衰弱,提前黄叶、落叶,产量大幅度降低,严重时全株枯死。
图22-37 葡萄根瘤蚜
(2)防治方法。
①严格检疫防治传播。严禁已发生区的苗木、枝条外运或引种。
②苗木消毒。对苗木和枝条进行药剂处理时,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菊酯类农药浸泡1min,以杀死苗木上
③土壤处理。对有根瘤蚜的葡萄园或苗圃,可用二硫化碳灌注。方法:在葡萄茎周围距茎25cm 处,每平方米打孔8~9 个,深10~15cm,春季每孔注入药液6~8g,夏季每孔注入4~6g,效果较好。但在花期和采收期不能使用,以免产生药害。还可以用50%辛硫磷 500g 拌入 50kg 细土,每 667m
(三)葡萄透翅蛾(图22-38和图22-39)
葡萄透翅蛾又称葡萄透羽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它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吉林、内蒙古、江苏和浙江等地普遍发生,是葡萄产区主要害虫之一。
(1)田间诊断。葡萄透翅蛾主要为害葡萄枝蔓。幼虫蛀食新梢和老蔓,被害处逐渐膨大,蛀入孔有褐色虫粪,是该虫为害标志。幼虫蛀入枝蔓后,向嫩蔓方向进食,严重时,被害植株上部枝叶枯死。
图22-38 葡萄透翅蛾幼虫
图22-39 葡萄透翅蛾
(2)防治方法。
①剪除虫枝。因被害处常有黄叶出现或枝蔓膨大增粗,冬、夏季经常检查,发现被蛀蔓要及时剪除、烧毁或深埋。
②挖幼虫或虫孔灌药。当发现大蔓被害又不能去掉时,可用刀将蛀孔剥开,找到虫道,将幼虫挖出并向虫道内注入敌敌畏100倍液或塞入浸敌敌畏原液的棉球,而后用塑料薄膜将孔包扎封死,以熏杀幼虫。此外,虫口密度大的果园在成虫发生期可选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药交替使用,连喷2~3次。
(四)葡萄短须螨(图22-40)
葡萄短须螨又称葡萄红蜘蛛属蜱螨目,细须螨科。此虫是我国葡萄产区主要的害虫之一,山东、河南、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等地发生较普遍。
(1)田间诊断。以幼虫、若虫、成虫为害新梢、叶柄、叶片、果梗、穗梗及果实。新梢基部受害时,表皮产生褐色颗粒状突起。叶柄被害状与新梢相同。叶片被害,叶脉两侧呈褐锈斑,严重时叶片失绿变黄,枯焦脱落。果梗、穗梗被害后由褐色变成黑色,脆而易落。果粒被害前期有浅褐色锈斑,果面粗糙硬化,有时从果蒂向下纵裂。后期受害时,成熟果实色泽和含糖量降低,对葡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
图22-40 葡萄短须螨
(2)防治方法。
①剪除被害严重的枝条。
②晚秋剪枝后喷3°~5°Bé石硫合剂,喷药前去掉粗裂翘起的老皮。春季芽萌发前喷3°Bé石硫合剂。
③生长季节喷药防治。展叶后,一般在5—6月造成严重为害前喷灭扫利、功夫菊酯2000~3000倍液及0.3°Bé石硫合剂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7—8月可再喷一次。一般每年喷两次杀螨剂即可控制虫害。
第五节 枣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一、枣树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一)枣锈病(图22-41)
引起枣锈病的病菌属担子菌纲,锈菌目。枣锈病别名串叶、雾烟病,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广西、湖北、江苏、浙江、台湾、福建等地的枣产区均有发生,常造成严重灾害,影响枣果产量和品质。
(1)田间诊断。枣锈病主要为害树叶。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多在中脉两侧及叶片尖端和基部散生浅绿色小点,逐渐形成暗黄褐色突起,即锈病菌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埋生在表皮下,后期破裂,产生黄色粉状物,即夏孢子。发展到后期,在叶正面与夏孢子堆相对的位置出现绿色小点,使叶面呈现花叶状。病叶逐渐变为灰黄色,失去光泽,干枯脱落。树冠下部先落叶,逐渐向树冠上部发展。在落叶上有时形成冬孢子堆,黑褐色,稍凸起,但不突破表皮。
图22-41 枣锈病
(2)防治方法。
①栽培不易过密,疏去过密枝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②及时排除枣园积水。
③7月中旬和8月中旬各喷一次2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
(二)枣疯病(图22-42)
枣疯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在河北、辽宁、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四川、广西、云南、湖北等地的枣产区都有发生,有些地区发病株率高达20%~30%,病株大多3~5年后死亡。
(1)田间诊断。田间诊断如下。
①花变叶或枝。花器退化,花柄延长,萼片、花瓣、雄蕊均变成小叶,雌蕊转化为小枝。
②丛枝状。芽不正常萌发,病株一年生发育枝的主芽和多年生发育枝上的隐芽均萌发成发育枝,其上的芽又大部分萌发成小枝,如此逐级生枝。病枝纤细,节间缩短,呈丛状,叶片小而萎黄。
图22-42 枣疯病
③花叶。叶片病变,先是叶肉变黄,叶脉仍绿,以后整个叶片黄化,叶的边缘向上反卷,暗淡无光,叶片变硬、变脆,有的叶尖边缘焦枯,严重时病叶脱落。花后长出的叶片比较狭小,具明脉,翠绿色,易焦枯。有时在叶背面主脉上再长出一片小的明脉叶片,呈鼠耳状。
④病果。病花一般不能结果。病株上的健枝仍可结果,果实大小不一,果面着色不匀,凸凹不平,凸起处为红色,凹处为绿
⑤病根。疯树主根由于不定芽的大量萌发,往往长出一丛丛的短疯根,同一条根上可出现多丛疯根。后期病根皮层腐烂,严重者全株死亡。
(2)防治方法。
①及时刨除病株,清除病原。
②育无毒苗,繁殖发展新果园。
③消灭传播昆虫。
(三)枣炭疽病(图22-43)
枣炭疽病又称焦叶病。北方各枣区均有发生,以山西梨枣和新郑灰枣最易感病。该病多在果实近成熟期发生,导致产品品质降低,病果常提前脱落,严重者造成枣园绝产,失去经济价值。
(1)田间诊断。枣炭疽病主要侵害果实,也可侵染各种营养器官,如枣吊、叶片、枣股等。受害叶片多为黄绿色,也有的呈黑褐色焦枯状悬挂在枣吊上;果实受害初期在果肩或果腰处会出现浅黄色水渍状斑点,并进一步扩大为不规则的黄褐色斑块,病斑中间呈圆形凹陷状,连片病斑呈红褐色。病果着色稍早,在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时,病斑上常产生许多黄褐色小突起,并分泌粉红色黏液。
图22-43 枣炭疽病
(2)防治方法。
①早春清除枣园树体及地面上的枯枝、落叶和病果,园外烧毁或深埋。
②枣树发芽前喷5°Bé的石硫合剂进行清园。
③当果实进入白熟期前15d左右开始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25%嘧菌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60%百泰(5%吡唑醚菌酯+55%代森联)1500倍液或30%醚菌酯悬浮剂2000~3000倍液等交替使用。
(四)枣褐斑病(图22-44和图22-45)
枣褐斑病也称黑斑病、斑点病,是枣果实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北方枣区均有发生。
(1)田间诊断。当枣果豆粒大便可受到侵染。初期幼果表面会出现针尖状大小的浅白色至白色突起,并迅速扩大,挤压破裂后会流出带菌的脓汁,病斑发展后期在果面上会产生形状不一的褐色病斑,导致果面溃烂,果实提早脱落。
图22-44 枣褐斑病(叶片)
图22-45 枣褐斑病(果实)
(2)防治方法。
①搞好早春清园。清扫枯枝、落叶、病果,园外烧毁。
②萌芽前树体喷施3°~5°Bé的石硫合剂一次。
③6—8月进行药剂防治,参考枣炭疽病。
二、枣树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一)枣黏虫(图22-46)
枣黏虫属鳞翅目,卷蛾科,又叫镰翅小卷蛾,在河北、河
图22-46 枣黏虫
(1)田间诊断。以幼虫为害叶片,常将枣吊或叶片吐丝缠卷成团或小包,将叶吃成缺刻和孔洞,串食花蕾并啃食幼果,幼果被啃食成坑坑洼洼的。
(2)防治方法。
①刮树皮消灭越冬蛹。
②诱杀成虫。利用灯光或性诱剂诱杀成虫。9月树干绑草,诱集准备越冬的幼虫去化蛹,早春解除烧毁。
③抓第一代幼虫发生期喷药防治,可喷二溴磷800倍液,也可喷敌敌畏800倍液或敌杀死2000倍液或喷功夫菊酯2000倍液及天王星等。集中发生期的前期和盛期各喷一次可控制此虫全年为害。密度大时第二代幼虫期再喷一次。成虫集中发生期可用20%甲氰菊酯乳油4000~6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菊酯类农药交替使用,间隔10~15d,连喷2~4次以杀死幼虫。
(二)枣粉蚧
枣粉蚧属同翅目,粉蚧科,在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枣产区普遍发生,在河北保定、石家庄大枣产区及沧州小枣产区常造成严重为害。此虫可造成叶片枯黄、枣果萎蔫、树势衰弱。
(1)田间诊断。枣粉蚧的成虫、若虫和幼虫均可爬行为害,受害叶片枯黄,受害果实萎蔫,枝条衰弱,被害枝上常可看到披有白粉的虫体活动。此虫分泌白色透明的蜡质胶黏物招致黑霉,污染叶面和果面变黑。
(2)防治方法。
①发芽前刮树皮消灭越冬幼虫。
②第一代幼虫期喷药防治,可参照枣黏虫的防治用药。
(三)枣步曲(图22-47)
枣步曲又叫枣尺蠖,俗名“顶门吃”,属鳞翅目,尺蛾科,以幼虫为害枣芽、叶片、枣吊、花蕾和新梢等绿色组织部分。幼虫在爬行时身体一曲一伸,故名“步曲”。此虫在北方各枣产区均有发生,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枣产区常造成严重为害。枣树刚发芽时,幼虫啃吃幼芽;密度大时可将全部幼芽吃光,也可将叶片吃光造成绝产或严重减产,而且影响下年产量,是枣树大害虫之一。
(1)田间诊断。虫口密度小时将叶片吃成缺刻,芽被咬成孔洞。虫口密度大时,嫩芽被吃光,甚至将芽基部啃成小坑。后期幼虫将叶片吃光并啃食花蕾,只留下没叶片的枣吊。
图22-47 枣步曲(幼虫行走状)
(2)防治方法。
①早春或晚秋挖越冬蛹,将树干周围1m范围内的土壤、深
②树干距地15cm处,缠塑料裙阻止雌蛾上树,每天捕捉雌蛾杀死。树干基部10~15cm处涂粘虫环杀死上树雌蛾。可用蓖麻油1 kg、松香1 kg、石蜡10 g,将蓖麻油熬开加入石蜡,停火后放入松香,溶化即可。杀虫环宽10cm。
③幼虫发生期,即枣萌芽期喷药防治。可喷敌杀死5000倍液等即可控制此虫为害。
(四)枣瘿蚊(图22-48和图22-49)
枣瘿蚊俗名“卷叶蛆”,属双翅目,瘿蚊科,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枣产区均有发生,有的年份可造成严重为害,引起落叶而减产。此虫主要为害各种枣和酸枣。
(1)田间诊断。以幼虫为害叶片,主要为害嫩叶,叶受害后红肿,从叶面两侧向叶正面纵卷呈筒状,并变为紫红色,而后逐渐变黑枯萎脱落。
图22-48 枣瘿蚊为害状
(2)防治方法。
①地面喷药消灭越冬幼虫。在发生严重的枣园,于5—6月树下喷洒1000倍液辛硫磷、敌杀死等。
②枣树萌芽期展叶前喷药防治,可参照枣黏虫的防治用药。
图22-49 枣瘿蚊(成虫)
第六节 果树生理病害及其防治
果树生长发育既需要氮(N)、磷(P)、钾(K)、钙(Ca)等大量元素,又需要镁(Mg)、铁(Fe)、硼(B)、锌(Zn)等微量元素。果树生长需要均衡营养,平衡施肥,所有元素不缺乏,这样才能达到果树生长健壮、果实品质最好和产量最高的目的。果树在生长过程中缺少哪种营养元素都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例如,缺铁出现黄叶;缺锌出现小叶;缺钙发生流胶、黑点、枯梢、裂果;缺硼出现畸形果、粗皮枝、果肉褐化等。所以说,果树营养元素的平衡是果树正常发育和结果的重要条件,任何一种元素的缺乏都会对果树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理病害。因此,生产上可以根据果树表现,判断缺乏的营养元素,及时补充,就能取得好的增产、增质效果。
一、大量元素缺乏症状及其防治
(一)氮、磷、钾、钙在果树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氮肥可以促进果树的营养生长,提高光合效能,减少落花落
(二)大量元素缺乏症状及其防治
(1)缺氮。若氮素不足,则树体营养不良,叶片黄化,新梢细弱,落花落果严重,缩短寿命。长期缺氮,则导致树体衰弱,抗逆性降低。
防治方法:及时追施尿素、硝酸铵等氮素化肥。
(2)缺磷。磷素不足表现为果树萌芽、开花延迟,新梢和细根生长减弱,并影响果实的品质,抗寒和抗旱力降低。
防治方法:展叶后,叶面喷布0.5%~1%过磷酸钙;在根系分布层施磷肥颗粒。
(3)缺钾。缺钾果树叶小、果小,裂果严重,着色不良,含糖量低,味酸,落果早。
防治方法:6—7月追施草木灰、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等钾肥,叶面追施浓度为3%~10%的草木灰浸出液,以上其他钾肥浓度为0.5%~1%。并增施有机肥料,注意合理搭配氮、磷、钾比例。
(4)缺钙。缺钙果树的根系生长不良,枝条枯死,花朵萎缩,核果类果树易得流胶病和根癌病。果实腐烂和缺钙密切相关,含钙多的果实的耐储性明显提高。
防治方法:在生长季节叶面喷施氯化钙200倍液,连喷3~4遍,最后一次宜在采收前三周进行;干旱季节适时灌水,雨季及时排水;增施有机肥料,适期、适量使用氮肥,以增加钙的有效度。
二、微量元素缺乏症状及其防治
果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除需要氮、磷、钾、钙等大量元素外,还需要镁、铁、锌、锰、硼等微量元素。在果树生产中,若果树缺少某种微量元素,则会出现小叶病、黄叶病、缩果皮硬病等生理病害,这就是缺少微量元素症。
(一)微量元素缺乏症状
(1)缺镁。镁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缺镁时果树不能形成叶绿素,叶变黄而早落,首先在老叶中表现。
(2)缺铁。铁对叶绿素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缺铁的典型症状就是幼叶首先失绿,叶肉呈浅绿色或黄绿色,随病情加重,除中脉及少数叶脉外,全叶变黄甚至为白色,发生我们平时常说的黄化现象,即黄叶病。
(3)缺锌。锌是许多酶类的组成成分,在缺锌的情况下,生长素少,植物细胞只分裂而不能伸长,又缺乏蛋白质,所以苹果、桃等果树常发生小叶病。典型症状是幼叶小,簇生,有杂色斑和失绿现象,枝条生长受阻。严重缺锌时,果树生长不均匀,缺锌的枝条上芽不萌发或早落,形成光秃的枝条,只在顶端有一丛簇叶。葡萄缺锌时,叶片靠近叶柄的裂片变宽,果穗疏松,颗粒大小不齐,但果形正常。核果类缺锌时,沿叶缘有不规则的失绿区,然后从叶脉到叶缘出现一条连续的黄色带,花芽少,果实也少,果实小且常成畸形果,其中桃和李的果实变得扁平。
(4)缺硼。硼能促进开花结果,促进花粉管萌发,对子房发育也有一定作用,缺硼常引起输导组织的坏死,使苹果、梨、桃等果树发生缩果病,同时还发生枯梢及簇叶现象。果实发生症状往往在枝叶之前,不同树种或不同缺硼程度的表现有一定差异。苹果与梨的表现症状基本一致。早期缺硼果实不发育、畸形、果面凹凸不平似猴头,果皮上有水渍状坏死区,以后变硬呈褐色,果皮发生裂缝、皱缩,果肉内形成木栓;如果果实生长后期缺硼,则果实大小不变,但果肉内呈分散的木栓组织,有时则是大
(5)缺锰。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在代谢中通过酶的反应保持体内氧化还原电位平衡。缺锰时,果树也常常表现失绿。叶片沿主脉从边缘开始失绿,以后逐渐扩展到侧脉。症状首先在完全展开的叶片上发生,以后蔓延至全树,但顶梢的新生叶仍为绿色。苹果、梨、桃严重缺锰时,生长受阻;葡萄缺锰时,叶片靠近叶柄的裂片不变宽。
(二)果树缺素症的防治及补救
在果树生产中,如果发现果树患小叶病、黄叶病、缩果病等生理病害,应及时补施硫酸锌、硫酸亚铁、硼砂等微量元素,以恢复果树正常发育。
(1)叶面喷施。叶面喷施是一种常规方法,把微量元素加水稀释后,在生长季节直接喷洒到叶面上(以叶片为主),从上至下让果树均匀挂液,微量元素可从叶表皮细胞和气孔进入树体内发挥效能。若发生黄叶病,每半月可喷一次0.3%~0.5%的硫酸亚铁溶液;若发生小叶病,可喷0.1%~0.4%的硫酸锌溶液;当果实出现畸形、果皮变硬、皱缩时,可用0.1%~0.5%的硼砂溶液或0.1%~0.5%的硼酸溶液喷洒树冠;如果叶变黄、早落,应及时喷洒15%的硫酸镁溶液治疗;缺锰的果树也表现为失绿,可用0.3%~0.5%的氧化锰溶液喷洒。
(2)土壤施。将硫酸亚铁、硼砂、氧化锰、硫酸镁等与有机肥料混合,于早秋果实采收后与基肥一起施入根系分布区。盛果
(3)树干引注法。先取两个50 ml的玻璃瓶,内装待补微量元素溶液,在距地面20cm高的树干两侧钻孔,深至形成层,并在每个孔附近各挂一个瓶,然后用棉花捻成棉芯,将其一端插在树干孔内,另一端放入瓶内,让其慢慢吸收。注射0.2%的硫酸亚铁溶液可防治黄叶病,注射0.25%的硼砂溶液可防治缩果。
(4)树根吸湿法。选择容积100ml的玻璃瓶,内盛待补的微量元素营养液,在距果树根1 m处挖坑,当露出树根后,挑选一个粗0.5~1cm的树根,剪去根梢,把连接树根的那段根插入瓶内,瓶口用塑料布包裹,把树根连同瓶子一起埋入地下,让其缓慢吸收。
(5)涂枝法。在果树发芽后,对于病枝,可把配好的待补微量元素溶液用刷子或毛笔蘸液抹刷1~2年生枝条,隔10~15d再抹一次,能使果树较快地恢复生机。
第七节 果树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一、冻害及其防治
冻害是指果树受0℃以下低温所造成的伤害。冻害在整个冬季均可发生,但每个具体时期所受害的部位及表现又有差别。
(一)冻害类型
(1)树干冻害。树干冻害部位大致是距地表15cm以上至1.5 m以下处。表现为皮层的形成层变黑色,严重时木质部、髓部都变成黑色;受冻后有时形成纵裂,沿缝隙脱离木质部。核果类果树多半有流胶现象,轻者可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愈合;严重时裂皮外翘不易愈合,植株死亡。
(2)枝条冻害。一年生枝以先端成熟不良部分最易受冻,表现为自上而下地脱水和干枯。多年生枝,特别是大骨干枝,其基
(3)根颈冻害。根颈冻害指地上部与地下部交界的部位受冻。根颈受冻后,表现为皮层变黑,易剥离。轻则只在局部发生,引起树势衰弱;重则形成黑色,环绕根颈一圈后全树死亡。
(4)根系冻害。各种果树的根系均较其地上部耐寒力弱。根系受冻后变褐,根韧皮部与木质部易分离。地上部表现为发芽晚、生长弱。
(5)花芽冻害。花芽冻害多出现在冬末春初,另外,深冬季节如果气温短暂升高,也会降低花芽的抗寒力,导致花芽被冻害。花芽活动与萌发越早,遇早春回寒就越易受冻。花芽受冻后,表现为芽鳞松散,髓部及鳞片基部变黑。严重时,花芽干枯死亡,俗称“僵芽”。花芽前期受冻是花原基整体或其一部分受冻,后期为雌蕊受冻,柱头变黑并干枯,有时幼胚或花托也受冻。
(二)冻害的主要防治方法
(1)选择抗寒品种,利用抗寒砧木。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因地制宜,选择抗寒品种。利用抗寒砧木是预防冻害最为有效而可靠的途径。而对于成龄果园,如所栽植品种抗寒能力差,则应考虑高接,换成抗寒能力强的品种。
(2)适时保护树干。在土壤结冻前,对果树主干和主枝涂白、干基培土、主干包草和灌足封冻水。在多雪易成灾的地区,雪后应及时震落树上的积雪,并扫除树干周围的积雪,防止因融雪期融冻交替,冷热不均而引起冻害。
(3)阻挡冷气入园。新建果园应避开风口处、阴坡地和易遭冷气袭击的低洼地。已建成的果园,应在果园上风口栽植防风林或挡风墙,减弱冷气侵入果园的强度。
(4)保护受冻果树。对已遭受冻害的果树,应及时去除被冻死的枝干,并对较大的伤口进行消毒保护,以防止腐烂病菌侵入。
(5)加强综合管理,提高树体储藏营养的水平,增强树体抗冻性。主要包括:做好疏花疏果工作,合理调节负载量;适时采收,减少营养消耗;秋季早施基肥,利用秋季根系生长高峰期,以提高树体储藏营养水平;树体生长后期,叶面多次喷施磷酸二氢钾等速效性肥料,提高叶片光合能力,提高树体的抗冻性。
二、抽条及其防治
果树抽条是指冬末春初果树枝条失水后皱条、抽干,一般多在一年生枝上发生,随着枝条年龄的增加,抽条率会下降。抽条的发生是因为枝条水分平衡失调所致,即初春气温升高,空气干燥度增大,幼枝解除休眠早,水分蒸腾量猛增,而地温回升慢,温度低,根系吸水力弱,导致枝条失水抽干。
(一)抽条发生的原因
(1)冬春期间由于土壤水分冻结或地温过低,根系不能或极少吸收水分,而地上部枝条蒸腾强烈,这是造成抽条的根本原因。
(2)晚秋树体贪青旺长,落叶推迟,枝条组织疏松幼嫩,病虫害较重等均会引起严重抽条,相反则抽条较轻或不抽条。
(二)抽条的主要防治方法
(1)适地建园。根据各地区的气象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宜的树种和品种。小面积栽植时,可选择小气候好、背风向阳、地下水位低、土层深厚、疏松的地段建园,避开阴坡、高水位和瘠薄地建园。
(2)创造良好的根际小气候,提高地温。于土壤结冻前,在树干西北侧距树干50cm左右的地方,培高40cm左右的半月形土埂,为植株根际创造一个背风向阳的小气候环境,从而使地温回升早,结冻提前。有条件的果园,若能在土埂内覆盖地膜,则可显著提高土壤温度,防止抽条效果更佳。
(3)对树体进行保护。埋土防寒是防止树枝抽条最可靠的保护措施。在土壤结冻前,在树干基部有害风向(一般是西北方向)处先垫好枕土,将幼树主干适当软化后使其缓慢弯曲,压倒在枕土上,然后培土压实,枝条应全部盖严不外露、不透风。翌春萌芽前挖出幼树并扶直。此法可有效地防止幼树抽条,但仅适用于1~2年生小树,主干较粗时则难以操作。而针对较大的植株防止抽条时,则多用扎草把、缠塑料薄膜条、喷聚乙烯醇或羧甲基纤维素等措施。具体方法是:用塑料膜条缠树干时可选用较宽的塑料膜条,缠枝时可用较窄的塑料膜条,操作时要缠绕严、紧,不得留空隙。另外,扎草把时,要将草把扎到主枝分枝处,在其底部堆土培严即可。无论缠塑料条、扎草把均应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萌芽前及时去除根颈培土和绑缚物。
(4)加强综合管理,提高树体储藏营养的水平,提高树体抗寒性。方法同冻害防治技术。
(5)保护抽条树。对已发生抽条的幼树,在萌芽后,剪除已抽干枯死部分,促其下部潜伏芽抽生枝条,并从中选择位置好、方向合适的留下,培养成骨干枝,以尽快恢复树冠。
三、日灼及其防治
果树日灼病,又名日烧病,简称灼伤或灼害,是由于强烈的阳光长时间直射在树干、树叶和果实上,破坏了照射部位的细胞和组织,使其不能再生长发育。受害的苹果表现为阳面失水焦枯,产生红褐色近圆形斑点,斑点逐渐扩大,最后形成黑褐色病斑,周围有浅黄色晕圈,严重影响苹果商品价值。7—8月是预防日灼病的关键时期,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该病的发生。灼伤部常因病菌侵染而引发其他病害,对此应积极预防。
(一)发生原因
(1)受树体病害影响(腐烂病、根腐病、干腐病)。
(2)受果园土壤水分含量低影响。高温下蒸腾量猛增,根部吸收水分远不能满足蒸腾损失,严重破坏了果树体内水分平衡,
日灼病对套袋苹果和树势弱的梨树叶片危害极为严重,常使部分果园出现严重烫伤。经调查,苹果树病果率一般在5%~20%,梨树病叶率一般在5%~15%,严重的高达30%左右。
(二)预防措施
(1)灌水法。在高温期前全园浇水,提高土壤含水量。据试验,未灌水区日烧果率为14%,而灌水区日烧果率只有5%,并且单果较大。
(2)施肥法。加强果园管理,增施有机肥,多施磷肥,促进根系向深层生长,使果树生长根健壮,或者间种绿肥作物,掩青沤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持水力。并且多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增强树体抗御高温的能力。
(3)覆盖法。在高温、干旱来临之前,在树盘上覆一层20cm厚的秸秆、草或麦糠等,既可保墒,又能降低地温,可以防止日灼病的发生。一般覆盖区比裸露区土壤含水量高出2%~3%。此法尤其适用沙地果树。
(4)果面遮盖。在易出现日灼病的果实阳面覆盖叶面积较大的桐树叶、蓖麻叶或阔叶草等,可减少烈日直射。
(5)喷涂石灰乳。在苹果阳面涂抹一层石灰乳,既能反光,防止日烧,又能杀菌。
(6)涂白法。用生石灰10~12份、石硫合剂2份、食盐1~2份、黏土2份、水36~40份,先将石灰用水化开,滤去不溶的渣砾,倒入已化开的食盐水,用刷子涂在树干及大枝上,利用白涂剂反射日光,使日光直射光折回一部分,减轻日灼的发生。
(7)结合喷药傍晚喷清水。如果出现苹果日灼病可能发生的天气,应在太阳落山时或斜射时向树叶片和果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或者向树冠喷清水,以减轻日灼。
(三)套袋苹果日灼病的防治
未选用优质的果实袋、套袋果实未悬在袋内当空而是靠贴在
防治套袋苹果发生日灼,首先要选择优质袋,套袋的技术操作要规范。套袋时间以8∶00—10∶00和14∶00—16∶00为宜。除袋要分次进行,不要在中午高温天气时去袋,上午除去树冠西、北两侧的套袋,下午除去东、南两侧的套袋。如果天气干旱,套袋前或除去套袋前3~5d要各浇水一次。
四、霜冻及其防治
(一)霜冻的类型
霜冻是指果树在生长期夜晚土壤和植株表面温度暂时降至零度或零度以下,引起果树幼嫩部分遭受伤害的现象。而霜冻又有早霜和晚霜之分。在秋末发生的霜冻,称为早霜。早霜只对一些生长结果较晚的品种和植株形成危害,常使叶片和枝梢枯死,果实不能充分成熟,进而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早霜发生越早,危害越重。在春季发生的霜冻,称为晚霜。它于自萌芽至幼果期发生,并且发病越晚则造成的危害越重。
(二)霜害的防治技术
(1)选择适地建园。霜冻是冷空气集聚的结果,如空气流通不畅的低洼地、闭合的山谷地容易形成霜穴,使霜害加重,这就是果农常说的“风刮岗、霜打洼”。因此,新建果园时,应避开霜穴地段,可减轻霜冻危害。
(2)选择抗冻品种。选择花期较晚的品种躲避霜害或花期虽早但抗冻力较强的树种和品种。
(3)果园熏烟防霜。熏烟防霜是指利用浓密烟雾防止土壤热量的辐射散发,烟粒吸收湿气,使水汽凝成液体而放出热量,提高地温。这种方法只能在最低温度为-2℃的情况下才有明显的效果。当果园内气温降到2℃时,及时点燃放烟。防霜烟雾剂的常用配方是:硝酸铵20%~30%,锯末50%~60%,废柴油10%,
(4)延迟萌芽期,避开霜灾。有灌溉条件的果园,在花开前灌水,可显著降低地温,推迟花期2~3d。将枝干涂白,通过反射阳光,减缓树体温度升高的速度,延迟花期3~5d。树体萌芽初期,全树喷布氯化钙200倍液,可延迟花期3~5d。
(5)保护受霜害的果园。对花期遭受霜害的果树加强人工授粉,树体喷施氨基酸微肥,增强树体营养,喷施硼砂或硼酸等提高坐果率,降低减产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