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苹果植保专题库

苹果植保专题库

热门搜索:
苹果锈病
防治方法
首页 < 准确预测预报病虫害及时指导防治

准确预测预报病虫害及时指导防治

所属图书:病虫测报经验与启示——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经验交流会论文集 作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出版时间:2010-12
字号:

准确预测预报病虫害及时指导防治

陈世英 李斗芳

(麻栗坡县植保植检站 云南麻栗坡 663600)

摘要: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是指导病虫害防治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农业增收的关键措施。本文概述近几年来麻栗坡县在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中的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关健词:病虫预测预报;经验;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麻栗坡县位于云南省文山州东南部,东北部与富宁、广南两县接壤,北与西畴县毗邻,西与马关县相连,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界,国境线277千米。境内最高海拔2 579米,最低海拔107米,大部分地区在1 200米左右。全年可照日数为4 420.5小时,平均相对湿度86%,年平均气温在13.1~23.1℃之间,有霜期2~163天,年降雨量在1 051~1 900毫米之间。全县所辖4镇7乡93个村民委员会,1 92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5 万人,有耕地面积1.91 万公顷。其中:旱地1.45 万公顷,稻田0.45万公顷,种植的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柑橘、桃子、李子、梨、柿子、荔枝、石榴、龙眼、杧果、菠萝、咖啡、香蕉、葡萄、苹果、茶叶和烤烟等。主要病虫有稻瘟病、水稻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纹枯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灰斑病、玉米锈病、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疮痂病、煤污病、黑星病、流胶病、辣椒病毒病、辣椒虎皮病、烟草病毒病、烟草青枯病、烟草赤星病;主要的虫害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螟虫、玉米粘虫、油菜蚜虫、潜叶蛾、介壳虫、梨圆蚧、梨蚜、梨食蝇、红蜘蛛、香蕉象甲、桃蚜、桃小食心虫、茶毛虫、荼刺蛾、小绿叶蝉、非洲大蜗牛、斑潜蝇、小地老虎、粉虱、烟蚜和烟青虫等。

麻栗坡县由于监测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病虫预测预报工作只围绕以服务于粮食生产为目标,针对本县农业生产上的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粘虫、油菜蚜虫;水稻稻瘟病、水稻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玉米锈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灰斑病、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等开展监测预报,县域内农作物种类多,种植模式多样,导致农作物病虫害种类繁多,为害严重。近几年来,麻栗坡县大胆创新,并积极向上级业务部门和主管部门争取资金,测报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测报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病虫预报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到位率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平均每年发布预报11期(1 430份)遍及全县11个乡(镇)93个村委会,通过田间检验预报准确率达95%。2009 年指导水稻防治3.56 万公顷,挽回产量损失278.79 万公斤。

1 主要经验

1.1 做好越冬前后的调查

越冬调查是测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实现“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基础、是主动及时控制稻飞虱、稻螟虫的重要手段。本站每年分别在11月、12月和第二年的2月份下旬在麻栗镇的样色、石马、坪寨等地进行稻飞虱和稻螟虫越冬前后的定时、定点、定田调查,通过越冬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县越冬前后稻飞虱和稻螟虫基数,基本撑握虫源的越冬情况,为来年测报工作提供预测依据。

1.2 稳定测报人员,提高业务素质

病虫害测报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的工作,测报人员的变动势必影响病虫害调查数据的连续性,从而影响病虫害测报质量,因此稳定测报队伍,才能把测报工作做好。这几年来本站始终稳定站上的测报人员(有一名从事10年测报工作的专职测报员),全县11个乡镇农技站设置一名植保员。在测报工作中全站发扬“传、帮、带”的工作作风,提高植保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工作热情,从而促进了测报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1.3 规范监测技术,严格病虫信息上报制度

为了提高预测预报工作的准确性,本县根据农作物分布和病虫发生情况在全县范围内设置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和宏观监测点,各测报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8/T15790—15798》,《云南省农田鼠害田间调查试行办法》,定期、定点对当地病虫害进行监测并对调查数据及时统计、分析、上报。及时、准确的病虫发生信息是政府进行防控决策的主要依据,另外还加强对信息上报制度的管理,要求各乡(镇)把田间监测数据每周一次准确及时上报县植保站;县植保站每4天定时、定点、定田对监测点进行系统调查和灯下日虫量的收集,7天一次的宏观调查。每年4月份开始实行每周一次以电子邮件向州、省植保站上报灯下虫量和田间病虫发生防治动态;每两周向全国农技中心上报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灯下虫情和田间调查情况。稻飞虱大发生时麻栗坡县及时启动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治预案稻飞虱三级响应,实行日报制。全年发布病虫动态89期;病虫预报11期1 430份。

1.4 加强监测,准确预报

监测是防治的先导工作,只有做好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才能及时有效的指导防治。2009年5月4~11日灯下共诱稻飞虱475头,5月11日通过田间调查,发生面积1 292公顷,秧田平均虫口密度1 750头/平方米,比上年多1 646头/平方米,最高虫口密度达37 500头/平方米,比上年多36 717头/平方米;大田平均虫口密度百丛643 头,比上年百丛多258 头;最高虫口密度百丛1 750头,比上年百丛多950头。5月12日及时向全县发出“秧田稻飞虱发生警报”,稻飞虱大发生后,本站每4天进行一次灯下虫量收集和定点、定田的田间系统调查,每7天进行一次宏观调查;5月11~20日灯下诱虫6 239头,与上年同期比较虫量多6 151头,高峰日(5 月16 日)虫量达1 973头,5 月19日进行田间调查秧田平均虫量513 头/平方米,最高1 597头/平方米,平均带卵株率65%,最高100%,大田平均虫量百丛920头、最高虫量百丛1 700头,5月20日发出“第三代稻飞虱发生趋势预报”;6月4日对麻栗镇的茅草坪、盘龙、南峰、磨山大小寨等进行田间调查,大田平均虫量百丛3 272头、最高百丛9 100头。与上年同期比较,平均虫量百丛多2 297头、百丛最高多3 780头,田间成若虫混合发生,发生面积0.27万公顷,6月5日发出“第三代稻飞虱发生与防治”;7月23日对麻栗镇盘龙、南峰、磨山大小寨等齐穗期田块进行调查,百丛平均虫量698头,个别田块百丛达131 500头,发生面积66.67公顷,田间以短翅型褐飞虱为主,占总虫量的85%,7月24日发出“褐飞虱防治警报”。由于监测提供信息及时,预报准确,为政府迅速做出决策提供了指导依据,使稻飞虱在最佳防治时期得到了积极有效防治,确保了全县水稻生产安全。

1.5 病虫预报发布情况

本县植保站对乡(镇)田间病虫害监测数据及时进行统计、分析、预测,提出防治建议,在全县范围内用邮件、农业信息网、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进行发布及时指导大面积的统防统治。平均每年发布预报11期(1 430份),分别被省、州、县农业信息网采用;发出手机短信4 期4 600条,遍及全县11个乡(镇)93个村委会;并将每期预报送农业局局长、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办公室和主管农业的副县长手中和发电子邮件或信件到省、州、乡镇政府、农技站和各村委会,通过田间检验预报准确率达95%。全年没有因漏报、误报而出现重大病、虫情失误现象,适时、准确地指导了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工作。

1.6 领导重视,及时启动预案

麻栗坡县每年病虫害大发生时,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并及时启动防治预案。2009年稻飞虱大发生时,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县长、分管副县长专题听取了本县稻飞虱发生及防控工作的情况汇报后,亲临灾区第一线进行调研,并对稻飞虱防控工作作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一是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农业局局长为副组长,民政局、气象局领导和11 个乡镇长为成员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人员调配、物资供应、资金争取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农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又下设防控工作技术指导小组,由分管副局长担任组长,县植保植检站站长担任副组长,县植保植检站全体干部职工和11个乡镇农技站站长为成员,负责抓好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5 月13 日县人民政府及时下发了麻办电 [2009]44 号《麻栗坡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稻飞虱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并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治预案以文件的方式下发到各乡镇人民政府,于6月9日启动了麻栗坡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治预案稻飞虱三级响应并及时安排救灾资金5万元,专项用于稻飞虱防控工作,县农业局根据安排的救灾资金,积极自筹资金3.5万元,及时调配了60%吡虫啉悬浮剂及25%飞虱净等农药,各乡镇也根据灾情发生情况,安排了13.5万元资金,及时组织群众开展统防统治工作。

1.7 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及咨询服务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一切农业技术的实施都不能违背农民的意愿。病虫害防治面广、量大,涉及到千家万户,技术性比较强,为提高农户灭虫防病的意识,使一些新农药,新技术得到普及和提高,麻栗坡县始终把宣传培训工作放在第一位,针对农户需要,每年开展以病虫害防治为主的专题培训86期6 000余人次,在11个乡镇进行科技宣传23次,辐射4万余人,街天咨询8 000余人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13 500余份,通过培训、宣传、增加了农户的综合防治知识,提高了病虫防治的到位率。

1.8 建立植保应急防治队伍

近年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任务日趋艰巨,农业分散经营体制与病虫害统一防治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做好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确保农业增产增收,根据文山州农业局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麻栗坡县实际,在全县建立11支植保应急防治队伍。这支植保应急防治队伍由领导组、技术实施组、防治队员三部分组成:一是领导组:以县农业局分管副局长为组长,县植保植检站站长为副组长,县植保植检站副站长、各乡(镇)农技站站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植保植检站,由县植保植检站站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领导小组总体上对全县病虫防治工作进行领导和指挥;二是技术实施组:以县植保植检站站长为组长,县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为副组长,县植保植检站全体干部职工和11个乡镇农技站站长为成员的技术实施组,办公室设在县植保植检站,技术实施组负责对全县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作技术指导和实施;三是防治队员:乡(镇)级专业化防治队能否有效运行,机手的身体素质和文化技术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在组建乡(镇)级专业化防治队时,要求专业化防治队的组成人员必须有热心公益事业、热爱病虫防治工作,有一定文化知识和病虫防治知识,身体健康,责任心强的农民组成,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符合条件人员由本人申请,村委会推荐,乡镇审核确定,县植保站建立队员档案。植保应急队伍实行统一组织、统一人员、统一药械、统一农药配方、统一防治时间“五统一”服务,2009年出动人员7 800余人(次),喷雾器7 280台(次),其中出动机动喷务器6 780台(次),统防0.25 万公顷,为本县粮食的增产增收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2 存在问题

2.1 监测点和专业测报员少,数字的代表性差

本县只有一个监测点安装自动虫情灯,监测面小,代表性差;同时只有一名专业测报人员,交通工具缺乏,田间调查面窄,调查的准确性不很高。

2.2 监测对象有限

多年来监测的病虫害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晕、稻螟虫、粘虫、稻瘟病、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稻、曲霉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灰斑病、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等开展监测预报。而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得到了优化,农作物复种指数、种植种类繁多,新的病虫不断发生,过去的监测内容已适应不了变化情况。应当加强对果数、烤烟、疏菜等其他病虫害的监测。

2.3 农药市场及农药使用不规范

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一是无证经营农药。二是农药产品质量不容乐观。通过农药市场检查发现,农药产品存在一药多名、老药新名及假、冒、伪、劣、过期农药和标签不规范等问题,而有的农药经营户乱配农药导致防治效果不佳;三是有的经营户销售和使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品种;四是部分农药经营人员素质低,对农药的使用、病虫害发生等常识掌握较少,不能对症下药,从而影响防治效果;五是有的农民不能对症用药、不能在适当时期施用农药、过量使用农药、使用高度农药、施药方法不正确。

2.4 重大病虫害流行暴发,连年猖獗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种植方式的多样性、品种优质化、气候条件、生理小种变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病虫种类、为害规律发生变化,呈出现“暴发频率逐年加大,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此起彼伏,流行性病害连年猖獗,次要病害为害加重。2008 年水稻水稻病虫共发生1.31 万公顷,防治1.51万公顷,挽回产量损失321.7万公斤,防治后仍损失63.39万公斤;玉米病虫累计发生1.3万公顷,防治0.47万公顷,挽回产量损失9.8万公斤,防治后仍损失72.27万公斤;2009年水稻病虫共发生2.28万公顷,防治3.56万公顷,挽回产量损失278.79万公斤,防治后仍损失91.95万公斤;玉米病虫累计发生1.25 万公顷,防治0.45 万公顷,挽回产量损失28.8 万公斤,防治后仍损失14.14万公斤。

3 发展方向

3.1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不断提高预测水平和预警能力

预测预报是否准确及时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丰与减。但目前的测报人员配置及经费投入与测报工作所处的位置不相适应,未形成一个支持其持续发展的机制。要加快健全灵活有效的监测预警网络,扩大监测覆盖面,加大植保基础建设的投入,科学布局建设网点,完善设施装备,建成以县植保站为主体的高效运转、反应快速、功能齐全、覆盖全县的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体系;同时根据全县农业产业布局和规划、作物类型、种植面积,要分别在猛硐乡、八布乡建设2 个预警监测点,配置必要的监测仪器和测报人员,积极推进监测的标准化、规范化、使得监测覆盖面更广。病虫测报更加准确,更具有时效性。做到在继续做好粮食作物病虫测报的基础上也抓紧抓好经济作物的病虫测报工作,拓宽服务面,全面准确指导各种作物的病虫防治工作。

3.2 改善预测预报手段及时服务三农

利用先进技术多媒体手段传递预报信息,做到病虫预测预报信息传递网络化、可视化。如作物病虫电视预报可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形象生动地将农作物病虫特征、为害症状、发生趋势、防治技术措施及时准确地传进农家,正确指导农户适时适期施药。

3.3 加强和完善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要大力培育植保社会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县内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作用,开展统防统治、代防代治、专业指导、田间咨询等植保服务;二是要全灵活多样的服务机制。推行基层植保技术人员“责任植保农技师”制度,实现植保技术人员统一管理,紧密植保技术人员与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联系;三是要拓展社会化服务领域,加大农资市场的监管和执法检查力度,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农药、药械坑农害农事件发生。

3.4 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的指导

一是积极为专业防治组织免费提供病虫发生、农药及药械市场等信息服务,对专业化防治组织队伍建设、药剂使用、机械保养、安全使用、综合防控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指导。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培养出一批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的专业防治队伍,使之成为病虫防控的主导力量。二是引导专业化防治组织在开展好药剂防治的同时,积极在11个乡镇推行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如养鸭防治、安装杀虫灯、性引诱剂等综合防治技术的指导。

3.5 加大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投入

要积极争取政策、拓宽资金渠道,并建议农业局从高产创建样板经费中抽出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用于病虫害的统防统治,扶持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发展,确保麻栗坡县粮食的丰产丰收。

参考文献

[1]危朝安.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形势和任务.中国植保导刊,2010,30(5):5~7

[2]王兴秋.植保工作现状及发展思路.周金玉主编.云南绿色植保理念与实践.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

[3]徐文东,袁老冲,阮石佑等.植保专业机防队建设现状及发展思路.周金玉主编.云南绿色植保理念与实践.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