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级植保站如何做好病虫测报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县级植保站如何做好病虫测报工作的几点思考
张旭东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植保植检站 甘肃天水 741000)
病虫测报是植保工作的基础和重点,肩负着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为广大农民防治提供信息指导的重任,是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保障。区(县)病虫测报工作量大面宽,很辛苦,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基层工作经验和体会进行了总结思考,提出了以下看法,与同行探讨,以期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1 高素质的测报队伍是基础
1.1 测报人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
病虫测报工作责任大,任务重,强度高,时间长。区(县)测报人员的待遇低、条件差,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各种困难。因此,测报人员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特别重要。
1.2 队伍要稳定,业务要熟练
区(县)植保站要面向全区(县)的农业植物病虫害监测预测和防治,工作量大面宽,一般要求有多年测报经验的专职测报人员不得少于4名,且要具备对本区(县)常发病虫害发生流行基本情况调研,基本数据分析,基本规律把握和基本趋势判断等方面的业务能力。
1.3 加强学习,增强业务技能
病虫测报是一项技术性强、多学科综合的工作,需要测报人员及时掌握多方面的知识。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作物品种、布局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势必导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的变化,加之每年气候条件不尽相同,即使常规病虫害年际间发生动态也有较大差异。另外,随着国际、国内贸易的日益频繁,一些新的病虫害随之发生。这就要求测报人员多学习,勤思考,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高自身业务技能,才能达到为“三农”服务的目的。
2 扎实规范工作是关键
2.1 技术规范是重点
测报工作的科学严谨性要求必须有一整套完整的技术规范。它是预报工作的基础,不仅关系到预报的准确性、时效性,而且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历史利用价值都很重要。
2.1.1 调查技术规范
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类繁多,田间分布型等随种类变化而差异显著。有的害虫不同虫态的分布型也不一样,例如粘虫卵随机分布,而幼虫为聚集分布。有害生物自然分布复杂多变,决定了调查技术的多样性。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可比性,区(县)植保站必须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参照国家或省测报规范因地制宜地制定出适合本区(县)的调查技术规范。
2.1.2 资料整事规范
许多区(县)植保站都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但由于这些资料整理不规范,年际间可比性差,使用率有限且不方便,特别是难以适应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要求。因此,资料规范整理是必要的。
2.1.3 信息发布规范
信息发布是病虫测报事业服务社会,服务“三农”的重要手段。信息发布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到信息量的大小,可读性,进一步影响到信息的利用率。因此,区(县)植保站有必要规范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文字预报用白色纸张印刷普通预报,包括中长期和短期预报。对于流行性、迁飞性和暴发性有害生物发生早期,出现严重征兆时发布预警。用蓝色纸张印刷以引起注意。在确认有害生物呈现大发生态势时,要求采取应急防治措施的情况下发布警报,用红色纸张印刷,引起人们的警觉和重视。
2.1.4 汇报制度规范
为保证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准确掌握有害生物发生发展态势,必须建立规范的汇报制度。对于信息发布前的监测信息特别是飞蝗、玉米螟等迁飞性害虫和小麦条锈病等流行性病害应坚持5日汇报制,对于已经发布发生趋势信息,跟踪调查发生动态的坚持旬报制。汇报应有统一格式、统一项目、统一采用E-mail。
2.2 与相关部门加强合作,拓展情报发布方式是出路
区(县)植保站大多仍采用传统的病虫预报信息发布和逐级传递方式,即以纸张为载体,以邮电系统、乡(镇)农技员和村组干部为传播媒体的逐级传播方式,这种方式信息传递层次多,时间长,容易错过防治适期。特别是对于一些流行性、迁飞性、突发性病虫害。另外,传递过程中信息损失在所难免,甚至错传、漏传的可能性大,信息覆盖率、利用率低。若能与气象部门、报社、广播电视台、电信等部门合作,拓展情报发布方式,如新闻报刊、手机短信预报等,有条件的区(县)还可与电视台合作制作病虫电视预报,将大大提高病虫信息的时效性和利用率。
3 测报设备是保障
区(县)植保站的测报工作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下乡调查,大田普查是日常工作,强度大,时间长,为了及时获取疫情信息,一个区(县)植保站首先必须拥有一辆测报专用车。其次要有病理实验室、昆虫实验室、化验室、标本室、档案室、微机室等场所及配套设备,用于室内观测、鉴定、饲养、保存病虫。再次要有稳定的、标准的病虫调察观测圃,提高病虫观测的系统性和可比性。另外要拥有黑光灯、虫情自动测报灯、性诱器等测报设备以减轻测报人员田间调查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
4 激励机制是动力
区(县)植保站的测报工作任务重、强度大、时间长、待遇低,而且管理上、运行机制上缺乏科学的评价、考核、激励、惩罚机制,影响了区(县)测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若能通过测报调查补贴和科学考核等手段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测报人员积极性,必将提高区(县)植保站测报工作服务“三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