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苹果植保专题库

苹果植保专题库

热门搜索:
苹果锈病
防治方法
首页 < 加强病虫测报工作,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加强病虫测报工作,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所属图书:病虫测报经验与启示——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经验交流会论文集 作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出版时间:2010-12
字号:

加强病虫测报工作,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曹建娜作者简介:曹建娜(1978~ ),女,中级农艺师,从事植保工作,电话:13666968256,E-mail:saxiancao@163.com。

(福建省沙县植保站 福建沙县 365500)

摘要:病虫测报是植保工作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新时期下,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在总结问题的同时,提出了加强测报网络建设、探索改进调查方法、加强乡镇植保人员培训、提高病虫情报传递效率的想法,以完善测报方法,不断提高测报质量,更好地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病虫测报;存在问题;工作发展;设想

在植保日常工作中,对水稻、柑橘、蔬菜等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进行准确的预测预报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基础工作。特别是近两年来农作物各种病虫为害日趋严重,水稻中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时常暴发,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和锯齿叶矮缩病等病毒病发生愈来愈普遍,一些次生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各种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也愈来愈重,做好主要病虫的监测与防治对处于基层的县级植保站来说,都是一场或大或小的战役,运用手中的武器打好每一场战役就是本站当前的主要任务。在手中的各种武器中认真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并及时发布信息指导防治就是我们的一个重要武器。病虫测报是植保工作的基础,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但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下,测报工做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有待于解决。为了能更好地运用测报这个重要武器,使之在生产中发挥更加高效的作用,笔者根据多年在测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了初步思考,期待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以完善测报方法,不断提高测报质量,更好地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服务。

1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监测工作现状

1.1 基本概状

沙县是个农业大县,地处闽中偏西北,闽江支流沙溪下游,全县总面积1 81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8.59万亩,辖12个乡(镇、街道),180个行政村,总人口2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7万人。2010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23.3万亩,其中早稻3.5万亩,中稻及一季晚稻14.3万亩,晚稻5.5万亩,历年粮食总产量10.2万吨。沙县也是柑橘和蔬菜生产基地,全县有柑橘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蔬菜种植面积3万亩以上。常年病虫害发生面积43.73万亩次,防治51万亩次。以水稻为例,为害比较严重,发生较普遍的有稻飞虱、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和纹枯病,以及近两年来肆虐的各种病毒病,这些病虫害就是本站病虫测报工作的重点监测对象。随着新时期经济的发展,城市之间的物资交流越来越频繁,各种病虫害的传播蔓延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而且传播距离越来越远,同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不断发展,对本站传统的病虫害监测与指导防治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1.2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2.1 日常田间调查难

在监测工作中,田间定期定点调查是测报的根本。每年4~10月份的水稻生长季节,必须5天定点调查一次,但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影响下,种粮效益日渐走低,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价格不断上涨,农民费时费力而收入不断减少,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而改种西瓜、蔬菜等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同时,由于城市建设的要求,县城近郊的土地已基本被征用开发,使近郊的农田面积大大减少,甚至一田难求,与20世纪80年代的举目皆田已不可同日而语。本人总结如下:一代测报靠双脚,走走停停做调查;二代测报骑自行车,脚踩双轮到田头;三代测报有摩托车,不加油门不到田;2000以后小轿车,轱辘一转到田头。本人1997年参加工作,最初还可用自行车到达调查地点,随后,便不得不更换为摩托车,直至目前,没小车已基本无田可查。目前,本站测报人员进行田间基本调查,最近距离的农田已是15公里以上,必须向局办公室派车才能下乡搞调查,但由于全局事杂车少,有时车辆紧张,便得推迟调查时间,极大地影响了病虫害发生的田间监测,却无能为力。

1.2.2 测报调查方法与技术研究滞后

在当前的日常测报中,一些病虫的调查方法仍然沿用20世纪50~60年代的病虫调查方法,几十年不变,调查项目多、内容全、取样多,工作繁重。同时,在各种报表中对病虫害不同发生程度的发生面积调查也都有要求,但在现实中,面积调查却很难完成,实际种植面积与发生面积只能是根据测报人员的经验估算,而目前测报队伍中新手越来越多,经验不足,各种面积调查数据的准确度便有待于考量。同时,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于测报调查技术研究却依然滞后,也成为阻碍测报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现在全省普遍使用的佳多虫情自动诱虫灯虽然实现了自动开启、自动转格逐日接虫,但仍然依靠测报人员人工进行种类鉴定和计数,遇上飞虱大暴发的迁入高峰,一个晚上诱集的飞虱便是10万至20万头,计数工作量极大,与测报工作的自动化、数字化发展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

1.2.3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作用无法发挥

乡镇农技站是农业工作的基层单位,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直接面对广大农户,同时在田间调查上也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但目前的乡镇农技站已综合为农业服务中心,集合了经管、畜牧、水产、农技、植保等涉农全部部门,专业性便削弱了许多,现在的农业服务中心已基本无专人搞植保工作,基层田间病虫发生情况无法收集,农业中心工作人员只能在所辖区域有农户反映某种病、虫发生严重时,初步识别然后传达至县植保站,再由县站派人下乡进行详细确切的诊段防治,有时便会错过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其基层指导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1.2.4 病虫情报传递的时效性与畅通性不足

病虫情报是测报人员艰辛工作的结晶,也是测报工作指导病虫防治这一重要意义的基本体现。但在现实工作中,病虫情报传递的时效性与畅通性却十分有待于加强。以往,病虫情报采用平信投递的方式,由于传递速度慢,给病虫害的有效防控带来不便,一旦错过防治适期,不仅影响防治效果,而且还会增加防治成本,给生产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经过改进,本站发布情报已不再采用信件投递形式,而是通过电子形式发布在农业网站,并发送至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电子邮箱,但乡镇一级农业中心人员由于事情较多或是无专人负责,而导致未及时收件,或是收了件,却未传达至各村农技员,没有起到病虫情报指导田间病虫防治的重要作用。

2 有关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工作发展的几点设想

病虫测报工作是植保工作的基础,病虫预报准确与否直接关系防治效果的好坏。病虫测报工作又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必须争取领导重视,加大国家及地方投入,增强植保防灾、减灾的应变能力,最大程度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具有隐蔽性、区域性、暴发性的特点,防治工作中要求的技术性、时效性强,农户不易掌握。因此,充分发挥专业测报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必须加强测报人员队伍建设,使测报工作向专业化、信息化迈进,充分发挥对病虫防治的指导作用。

2.1 加强测报网络建设,解决日常调查困难

针对当前存在的日常调查工作难的问题,从2008年开始,在省植保站的支持下,本县开始在村农技员中选聘村级植保员,他们热心农业技术工作,有着丰富的病虫调查经验,同时,村级植保员扎根农村,根据聘用合同,完成当地水稻主要病虫害(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细条病等“三虫三病”)的日常田间调查,将病虫调查数据及有关资料及时上报县植保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目前测报工作中调查难的问题。

另外,笔者认为,从病虫测报的长远发展出发,建立测报专用观察圃也是一项值得探索的工作。可在县城近郊购买或出租一处农田,根据日常测报要求种植水稻等农作物,测报人员可随时进行田间调查,而不必受路程、车辆等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观察圃内农作物不施药防治病虫害,可以提高病虫预测预报的准确性,有效地避免在普通农田中调查,往往遇上农户一施药防治,田间虫量便大减而引起监测不准的不利因素。

在聘用村级植保员、建立观察圃的同时,为县级植保站配备测报专用车,加强对全县辖区内农作物病虫害的普查监测,形成一个高技术水平、高效率、高质量点面结合、上下结合的立体病虫测报体系,提高病虫监测规范化、网络化与预报准备性。

2.2 积级探索行之有效的调查方法,加强技术研究

在建立测报网络体系的同时,还须不断摸索行之有效且简便、实用的日常调查取样方法,以减轻测报人员田间调查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同时,重视积累病虫发生原始资料,认真分析本县常年重大病虫害的发生流行规律,以提高病虫发生趋势的分析判断能力。

2.3 加强乡镇一级植保人员培训,充分发挥作用

根据各乡镇的农作物种植种类与面积等情况,在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中确定一人(或一人以上)进行专业的植保技术培训,提高对植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加强学习、培训和生产实践,切实提高乡镇一级对病虫发生流行基本情况分析、基本规律把握和基本趋势判断等方面的业务能力。并不定期地加强知识更新培训,扩大人员的知识面,提高乡镇植保人员应用现代科技设备的技能,不断提高基层测报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素质,充分发挥乡镇一级农业服务中心在基层的病虫防治指导作用。

2.4 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提高病虫情报传递效率

适时发布病虫情报,指导农户适期适量用药防治,是控制水稻病虫害发生的有效措施。因此,病虫情报是深受农民欢迎的有效农业信息,必须充分地利用各种手段快速、有效地传递至广大农户手中。目前,本站已经采取了网站、电子邮件等方式,实践证明其覆盖率还远远不够,还要开拓其他方式来提高病虫情报传递的时效性与畅通性,如对农村广播及手机短信等。目前,电脑在农村普及率虽已大大提高,但对于广大农户来说,使用率并不高,特别是当前农村的种植户年龄偏大,知识水平不高,上网查阅情报能力有限。因此,电子形式的病虫情报在当前的农村还是有较大的局限性,而广播则不同,可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发布病虫防治指导信息。目前,本站正在与县广电局联系,准备从2011年4月份开始至10月份水稻生长期间,定期安排一档农事天地,由本站提供各类病虫防治信息进行广播,以切实有效地提高病虫情报传递的时效和覆盖范围。另外,可结合新型农民培训等契机,收集农村种粮大户或科技示范户的手机号码,在发布情报时直接对各个号码群发,实行点对点的发布,传递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