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苹果植保专题库

苹果植保专题库

热门搜索:
苹果锈病
防治方法
首页 < 加强病虫监测预报,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加强病虫监测预报,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所属图书:病虫测报经验与启示——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经验交流会论文集 作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出版时间:2010-12
字号:

加强病虫监测预报,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王成刚作者简介:王成刚(1969~),男,主任,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技推广、植物保护工作。联系电话:13993238186。E-mail:rdb100@163.com。 杜玺 张振军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技中心 甘肃定西 743000)

摘要:根据定西市安定区的自然条件及病虫害发生为害现状,阐述了本站对病虫害监测预报采取的措施和监测预报的具体方法,提出了以后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病虫害;监测;预报

定西市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全区辖12镇7乡2个街道办事处,总流域面积3 638公里,耕地面积179 万亩,总人口48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 万人,年均气温6.3℃,年均降雨量400毫米,且分配不均,一年中约56%以上的降雨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适宜多种农作物种植,其中马铃薯、玉米、小麦为主要种植作物,此外还有豆类、糜谷、荞麦等小杂粮,农作物种植面积约16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在100万亩以上。全区农作物常发性病虫有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玉米茎基腐病、地下害虫等50余种,常年发生面积350万亩(次)。本区自1986年建立病虫测报站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逐步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病虫测报体系和网络,测报技术水平和监测预报能力不断提高,为指导病虫害防治,减轻病虫灾害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应有贡献。

1 各级领导重视,病虫测报体系逐步健全

病虫测报是植保工作的基础和核心,1986年以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组建了本区农技中心植保植检站,建设了办公场所、养虫室、病虫实验室和塑料大棚,配备了必要的仪器设备,配套田间渠系和道路,建立病虫观察圃,成立农作物病虫测报站,并在本区的巉口、内官、团结三个重点乡镇农技站建立了病虫监测网点。观察圃土地肥力足、灌溉方便、病虫发生条件好,种植马铃薯、玉米、小麦等作物感病品种,在病虫害发生流行期不喷药防治,监测主要病虫害发生期,为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提供主要依据。从2008年开始,在石泉、高峰、香泉等乡镇的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和马铃薯交易市场建立了10个马铃薯甲虫监测点,在310国道、312国道、平定高速公路交通要道设立4个苹果蠹蛾监测点和宣传栏。每半月监测一次,掌握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本区发生动态,严防疫情的传入和扩散。甘肃省植保植检站在设备、资金和技术培训上给予大力支持,保证了病虫测报工作的顺利开展。2010年通过区委、区政府积极努力,争取到了《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的正式立项和批复实施。该项目计划201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将使本区的病虫监测手段更加先进,预报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信息传递速度更加快捷。

2 及时规范调查,预报准确性逐步提高

本着对农业生产的高度责任感,测报人员坚持深入田间地头,采取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相结合,对马铃薯晚疫病、小麦蚜虫、吸浆虫、麦茎蜂、条锈病、白粉病、粘虫、玉米螟、玉米蚜、小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蝼蛄、中华鼢鼠等3大类的10多种虫害、3种病害、1种鼠害,严格按照农业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和《甘肃省地方标准》执行,做到调查范围、调查时间、取样方法、取样数量、发生程度分级、数据记载准确无误,对于未制定标准的病虫害,按照发生和为害特点相近的病虫执行标准进行调查。对于常发性病虫害,坚持每五日一查一报。对于重大病虫害,如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粘虫等以及突发性或偶发性病虫,如草地螟、蝗虫、玉米顶腐病等,坚持每三日一查,五日一报。每年向省、市植保部门和区级主管部门报送主要病虫调查表50余份,为全市乃至全省发生趋势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在病虫害发生期,本区农技中心每周组织测报人员召开一次病虫发生情况诊断会,根据调查数据,结合历史资料、作物长势、气象预报,分析主要病虫当前发生情况及今后一周传播流行趋势,发布病虫警报,提出防治适期和防治方法。根据预报趋势与实际发生程度比较,近几年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

3 引入现代技术,信息传递速度逐步加快

本区农技中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传真、邮件等各种媒体,每年发布《植物病虫情报》10期以上,传播和宣传农作物病虫预报预警信息和防治技术,大大提高了病虫信息的传递速度和覆盖率。利用邮件和邮箱将《植物病虫情报》发送到各乡镇农技站、农资经营单位,并报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和区农业局及市植保站,为有关部门筹措防治资金,准备农药器械,组织农民技术培训和开展防治提供信息服务,为区政府当前工作正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在短期内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避免了防治上的盲目性和被动性。2007年,本中心在安定区农业信息网开辟了《植保专栏》,发布病虫发生动态、预报预警信息、病虫害防治技术、农药安全使用、农药中毒急救等栏目,并且解答农民的来信和疑难等。每年对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粘虫、麦蚜、玉米蚜等重大病虫,与区电视台合作,对每种病虫制作专题片,在电视台播放一周,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4 严格管理考核,测报队伍逐步稳定

本区农技中心现有植保技术人员11 人,其中4 名为病虫测报人员,经常坚守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病虫害调查、监测和预测预报工作。区农技中心始终把病虫害预测预报作为农技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严格的考核管理制度,建立了中心主任负总责,分管副主任分工抓,植保站长具体抓,测报人员专门抓的四级责任负责制。根据单位实际,结合病虫观测调查特点,制定了《安定区农技中心农作物病虫测报业务考核管理办法》,对农作物病虫测报业务进行了量化考核和管理。对考核结果进行内部通报,作为测报人员职称晋升和业绩奖罚的主要依据,形成了测报人员积极进取、求真务实、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培养和锻炼了一支理论水平高、业务精、组织协调能力强,技能熟练、操作规范,吃苦耐劳、尽职敬业的植保队伍,保证了全区病虫预测预报工作顺利开展。

5 明确植保目标,强化重点工作

病虫测报工作关系病虫害防治成效,关系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今后,本中心将一如既往,进一步做好病虫监测预报工作。

5.1 尽快建成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已经立项,目前,正在准备建设前期各项工作,本中心将按照项目要求,加快建设进度,保证建设质量,把项目落实好,以使本区的病虫测报网络体系建设更加完善,病虫害防控水平进一步提高。

5.2 建设田间小气候自动监测点

安定区流域面积大,从南到北,气候差异明显,仅靠市、区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资料,很难准确预报各地病虫害发生流行趋势。本中心计划分西南部、东南部、北部三个不同区域各建立1 个田间小气候自动监测点,掌握不同区域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降雨等气象资料,以进一步提高病虫预报的针对性。

5.3 拓宽病虫测报服务范围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气候变化和耕作制度改革,病虫害发生种类和为害有了新的变化。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复种指数提高,白粉病、疫病、霜霉病、炭疽病、叶斑病、叶枯病、软腐病、病毒病、小菜蛾、菜青虫、白粉虱和潜叶蝇等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为害程度逐年加重。以前从未发生的玉米螟、棉铃虫、白星花金龟甲、疯顶病,近几年在各乡镇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只有增加病虫测报种类,拓宽检测预报面,才能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

5.4 加强病虫测报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成后,测报人员将需要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本中心争取用两年的时间,把病虫测报人员和植保人员送到农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进行系统培训和实践,使他们熟练掌握病虫调查监测、病虫分类鉴定、数据观察分析、预测预报、仪器设备操作以及图片的制作和传输等知识,从而整体提高病虫测报技能,提升服务水平。

5.5 编排广播电视专栏

坚持收集资料,积极与区广播电视台合作,对主要病虫害预报和防治技术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影音资料,排成广播电视节目,在电视台定期定时播出,使广大农民对病虫害发生特点、为害程度和防治技术的了解更加直观,一看就明白,这也便于加快病虫信息传递速度,增加覆盖面、授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