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农作物病虫测报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泉州市农作物病虫测报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陈丽玲
(福建省泉州市植保植检站 福建泉州 362000)
泉州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土地面积11 0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08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16.38 万公顷,茶果面积10.37 万公顷,蔬菜瓜果面积6.6万公顷。乌龙茶、芦柑、龙眼均为全国主要生产基地。农业耕作制度复杂,复种指数高,病虫害种类多,寄主分布广泛,是农作物病虫生物灾害的常发地、多发地和重发地。病虫害年均发生面积37.25万公顷次,为害损失农产品产量11.2 万吨。近年来受异常天文气候影响,暴发性、迁飞性、流行性病虫害发生的频率明显加快,发生规律较难把握,年度间变化大,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预防、控制技术复杂且专业。并且对台贸易频繁,有害生物传入风险增大,病虫测报工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给病虫测报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如何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提高预测预报水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显得尤其重要。
1 病虫测报体系建设情况
1.1 测报网络逐步完善
全市有2个县列为省级病虫区域站,病虫监测点35个,其中水稻作物病虫监测点15个,果树病虫监测点7个,蔬菜病虫监测点3个,茶叶病虫监测点1个,不同作物混栽区病虫监测点9个,鼠情监测点1个,形成涵盖全境、突出区位、注重结构、高效规范的病虫鼠害监测预警体系。监测的作物主要有水稻、花生、甘薯、龙眼、柑橘、茶叶、蔬菜等。
1.2 预报手段明显提高
全市有43盏自动虫情测报灯,普通虫情测报灯12台,专用电脑25台。有4个县区配备6台孢子捕捉仪,9个县有专用电脑21台,1个县有电视预报制作设备,3个县区有气象观测仪。由市县两级植保站基本实现了系统内网络传递病虫信息,建立高效通畅的病虫信息发布渠道。在重大病虫害大发生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2007年早季稻飞虱大发生、2009年晚季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发挥高效快捷的传递作用,通过电视、手机短信及时把病虫信息传递到农户手中,在提高病虫预报时效性的同时,提高病虫预报的入户率,提高植保技术的到位率。近三年全市每年发布病虫情报均在180 期以上,科学指导病虫防治工作的适时开展。
1.3 测报队伍比较稳定
随着各地机构改革,许多县级的农技、土肥、经作站都进行合并,但我市的大部分县级植保站基本保留,全市市县两级植保机构9个,专业技术人员46个,乡镇有专职植保员30个,基本保证测报工作的正常开展。
2 当前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少系统观察试验田,监测点少
20世纪80年代所建的病虫测报站点,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很多县测报站点已纳入县城范围,没有农田可供系统监测。没有系统、规范、完整、准确的基础数据,即使有再先进的软件和硬件,病虫预测也无从谈起。监测点数量少,全市由历史上最高的101个,降为现有的35个;测报灯数量也由历史上最高的75盏,降为现有的43盏。监测点数量少,不能适应农业种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由于病虫测报的范围,测报的对象涵盖面积小,制约了农作物病虫灾害预警控制能力的提高。
2.2 缺乏病虫测报专项经费
测报灯的使用和管理都需要经费作保障,由于病虫测报经费少,使得不少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具体表现:一是测报点的数量无法增多,使得测报对象有一定的局限性,发布的范围缩小,影响预报的水平。二是影响测报基础设施的改善。一些测报仪器、设备无法及时更新、维护,降低了测报数据的科学性。三是测报人员业务培训机会少,业务知识无法更新,指导防治能力下降。四是由于经费少,一些区域性病虫害、迁飞性害虫及流行性病害暴发时,无法及时预测预报,不能保证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2.3 测报队伍有所弱化
测报队伍是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公益性职能。由于植保站编制人员数少,制约测报队伍的发展,加上测报人员的工资待遇低,测报的工作专业性强、责任大、任务重、时间长,使病虫测报队伍不稳定,测报人员纷纷选择跳槽,特别是基层乡镇的测报人员更少。如本站在20世纪80年代在全市有代表性设置了36个市站测报直挂点,由乡镇测报员每周向市站汇报病虫情,每年由市里统一发给一定的工资补助,年底开展评比,进行一定奖励。到90 年代,由于工资待遇没跟上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有的乡镇测报员不承担任务,只存12 个市站测报直挂点,代表作物、面积就不全面,影响预报的质量。测报队伍的逐渐弱化,已不能适应当前新形势的需要。
3 发展对策探讨
3.1 充分认识病虫害测报工作的重要性
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是植保工作的基础,是一种公益事业和政府行为,其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健康、环保将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测报准确率的提高,可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农药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3.2 加强病虫测报基础建设
3.2.1 完善病虫测报网络
按不同农业生态区域设立病虫测报点;一是健全粮作病虫监测点。每个粮食主产县至少要设立2~3个病虫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应设立1盏虫情测报灯和1个病虫观察圃,以提高病虫调查准确性、系统性,提高预报准确率。二是增设果茶蔬等经济作物病虫监测点。各地要根据各自农作物种植情况和特色产业的需要,设置相应的经济作物病虫监测点。病虫监测点向经济作物主产区延伸,涵盖不同作物的主要病虫。切实提高经济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综合治理水平。三是建立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监控区域站。负责大宗农作物主要有害生物发生流行和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的预警监控,以及农业部特定的有害生物监控。
3.2.2 建立重大病虫预警应急机制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是重要农业灾害之一,在其大范围严重发生时,如不及时组织有效防控,将会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要建立各级政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应急响应机制,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的为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社会稳定。这更能体现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强化各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服务和管理,有利于推动政府的职能到位。
3.2.3 建立通畅的病虫信息发布渠道
病虫预报的发布主要依靠各级植保站印发病虫情报、明白纸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要加快推动病虫预报可视化进程,以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发布病虫信息,在提高病虫预报准确性、时效性的同时,扩大病虫信息发布的覆盖面,提高病虫预报的入户率。使农民听的到,看得见,并依据病虫信息的技术指导及时进行防治,确保预警监控作用的发挥。
3.3 推进测报工作的法制建设
农业部在2006年4月召开的全国植保工作会议上确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明确指出“植保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而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是植保工作的基础,预报的准确性关系农业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要将病虫测报工作纳入法制管理,借鉴兄弟省份的经验,争取福建省人大或省政府立法,明确测报工作的公益性职能,测报的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才更有保障。
3.4 加快测报科技创新
一是建立病虫信息共享平台。由省、市、县三级植保站构成病虫预报组织体系,全省各地联网,一旦病虫发生,各级响应。二是要通过加大测报技术研发力度,研究开发先进实用的自动病虫监测工具,来减轻测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如近年来推广使用的自动虫情测报灯,有所改善测报条件,但若能研究开发测报灯下主要害虫种类的自动识别、数量自动统计,将大大减轻测报人员的工作量。
3.5 保障病虫测报工作专项经费
各级财政要切实加大农作物病虫测报事业的投入力度,要合理核定每个病虫监测点每年的正常运行费用,把每年的农业有害生物预警监控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足额到位,才能逐步提高测报人员的待遇,改善测报条件,确保测报工作的开展。
3.6 加强测报队伍建设
针对测报专业技术队伍有所弱化。要重视加强测报队伍建设。一是根据农业生产发展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培训发展村级测报员,充分发挥村级测报员的作用,才能更好适应当前农村生产的需要。二是强化培训。鼓励和支持专业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学术交流活动,知识不断更新,才能增强业务素质,提升业务能力,以适应现代农业对测报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翟保平.农作物病虫测报学的发展与展望.植物保护,2010,36(4):10~14
[2]范小建.在全国植物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植保导刊,2006,26(6):5~13
[3]刘万才,姜玉英,张跃进等.推进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事业发展的思考.中国植保导刊,2009, 29(8):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