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喀斯特山区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工作的思考——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
对喀斯特山区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工作的思考——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
吴长松 莫纯碧 熊咏 黎藜 先丹
(贵州省毕节地区植保植检站 贵州毕节 551700)
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又称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是国家的一项公益性事业,是植物保护工作的“核心”和“前提”,是“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重要载体,是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为毕节地区农业生产安全,特别是粮油作物的丰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农业抗灾减灾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毕节地区为例,研究喀斯特岩溶山区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意义重大。毕节地区位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岩溶地貌区域的腹地,其喀斯特地貌面积占贵州省的73%以上。毕节地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海拔相对高差大,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生物类型复杂。随着近年来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作物种植品种类型多样,农产品贸易和货物流通频繁,农业生产朝区域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毕节喀斯特山区农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多,重大生物灾害发生频率高,具有来势猛,范围广,间歇性暴发为害等特点。加上频发的旱灾、洪涝、冻害、雹灾等自然灾害影响,使毕节地区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要求。研究分析当前毕节地区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状况,探索未来发展方向,对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积极作用。
1 毕节地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基本情况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毕节地区病虫测报工作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基本形成了以2个全国区域测报站,2个全国测报网点站,9个省级重大病虫监测网点站组成的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监测网络。按照国家标准《GB/T 15790~15804—1995主要农作物病虫测报调查规范(一)》和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 395~398—2005 贵州省水稻主要病虫测报技术规范》、《DB52/T 568—2009马铃薯晚疫病监测技术规范》、《DB52/T 527—2007农田鼠害(黑线姬鼠)监测技术规范》、《DB52/T 528—2007农舍鼠害(黄胸鼠、小家鼠)监测技术规范》等的要求,坚持搞好小麦条锈病、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粘虫、农田鼠害等重大病虫害的系统监测工作,同时做好其他主要病虫如稻苞虫、稻负泥虫、二化螟、大螟、玉米螟、玉米大小斑病、玉米丝黑穗病、小麦白粉病、小麦蚜虫、蔬菜病虫和果树病虫等以及其他突发性病虫的监测,随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准确发布各种病虫情报,长期预报准确率一般在85%左右,中、短期预报准确率一般在90%左右,为各级领导决策和指导农民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进入21世纪以来,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和各县、市人民政府将植保工作纳入政府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措施之一,测报工作责任重大。
1.1 监测预报范围不断扩大
全区植保系统根据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作物种植模式的调整,逐步扩大监测作物范围,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延伸,监测对象从玉米、水稻、小麦、油菜等4种粮食作物近20种病虫草鼠害,扩展到玉米、水稻、小麦、油菜、马铃薯、蔬菜和果树等10多种作物,100余种病虫草鼠害。有效地指导农民及早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次数,为推动毕节地区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基地、高山生态有机茶叶基地、无公害优质大米生产基地等名、特、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1.2 监测预报技术不断改进
先后参加了全国“粘虫迁飞研究”、贵州省“小麦条锈病菌源区精准勘界”、“贵州省主要地方辣椒品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脱毒马铃薯主要病害控制技术应用研究”、“毕节地区马铃薯晚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十一五”期间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省长基金项目、省农业厅(农委)项目、地区科技计划项目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参与了国家标准“粘虫测报调查规范(GB/T 15798—1995)”、全国农业行业标准“内生集壶菌检疫技术规程(NY/T 1852—2010)”和省地方标准“辣椒疫病监测与无害化治理技术规程(DB52/T 558—2009)”、“烟青虫监测与无害化治理技术规程(DB52/T 559—2009)”、“马铃薯晚疫病监测技术规范(DB52/T 568—2009)”、“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规范(DB52/T 569—2009)”的制定并开展广泛应用,进一步规范了病虫害测报调查方法,监测预报技术得到不断改进,预报准确率不断提高。
1.3 病虫情报发布方式多样
在病虫情报发布途径上,通过与地区和各县(市)电视台、毕节地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网络、中国移动毕节分公司、毕节日报社、毕节地区广播电视局等部门协调,借助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广播和报刊等宣传媒介发布图、文、声、形并茂的可视化预报和病虫情报,并通过已建立的农药公示牌,将病虫情报张贴在村委会所在地及全区的200 多个农药经营点,让广大干部和农民知晓,提早搞好防治指导工作,增强农业生产抵御生物灾害的能力,多次受到农业部和贵州省农业主管部门的表彰和肯定。
1.4 抗灾救灾功能不断显现
近年来,干旱、霜冻、低温冷冻等灾害性天气不断袭击毕节地区,尤其是2008年初的雪凝灾害天气,2009年秋到2010年初夏之间的百年不遇的旱灾,对毕节地区农业生产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毕节地区测报人员始终坚持“抗灾救灾、抗灾减灾”的思想,紧紧围绕全区改种和补种马铃薯、玉米、蔬菜等作物,通过灯诱、田间调查等方式,切实加强粘虫、“两迁”害虫、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辣椒疫病等重大病虫害的监测工作,及时发布病虫情报,为各级党政领导指挥灾后恢复生产当好参谋,为指导农民防治病虫提供技术服务。
2 毕节地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存在问题
2.1 测报网络还需延伸
目前在毕节地区构建有以1个地级植保植检机构和8个县级植保植检机构为主体的病虫鼠害测报体系,但在乡(镇)一级无植物保护机构,无人从事病虫测报工作。在毕节地区,测报技术人员较少,能长期坚持从事病虫测报工作的技术人员不到70人(含工勤人员),毕节地区耕地面积有103.4万公顷,平均每人要承担1.48万公顷耕地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任务,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喀斯特山区病虫害发生为害点多、面广,监测工作量大,防控难度高。
2.2 测报队伍亟需加强
一是植保专业毕业的技术人员较少,技术职称偏低。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专业性较强,只有植保专业毕业的技术人员才能完全胜任,但在毕节地区植保系统,植保专业毕业的技术人员只占36.2%,副高以上技术职称只占15.6%。二是年龄结构偏大,知识老化。全区植保系统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40岁以上的占65%,大多毕业于20世纪90年代以前,90年代后的比较少,2000年以后毕业的更是凤毛麟角。受地域、环境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测报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少,所掌握的知识结构老化,不能及时接受测报新技术、新理念。三是工资水平低,队伍不稳定。年平均工资收入在2万元左右,面对当前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不断上涨的物价,测报队伍极不稳定,有的自谋生路发展其他产业,有的被抽调到其他部门工作,有的因病不能正常上班,只有65.3%的技术人员在从事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控工作,同时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时间、资金完成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县、市政府临时安排的中心任务。
2.3 测报经费投入不足
经费投入不足是一个长期制约测报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地方财政只保人员工资,调查经费需要靠项目经费支出,无经费添置仪器设备和改善交通条件,形成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尴尬局面。对新出现的病虫害,特别是经济作物生产上的一些病虫害,由于没有经费投入,无从开展其发生为害规律和防治对策研究,难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2.4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目前,全区测报工作监测手段较为落后,只有测报灯、黑光灯、诱集器等简单设备,主要是通过测报人员在野外田间地头,全凭“一张嘴”和“两条腿”开展“两查两定”工作,无相对固定的病虫发生为害情况跟踪观测场所和监测点。
2.5 测报效能难以发挥
受历史、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毕节地区大部分农民群众主动防治病虫害意识淡薄,施药器具落后,不能正确识别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对常见病虫害的防控措施掌握也不熟练,在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未能按照植保部门的要求采取综合措施,预测预报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难以体现。
3 对毕节地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的几点建议
农作物有害生物的预警和控制,是植保工作防灾减灾的核心内容。在喀斯特山区,改进和提高病虫测报水平,需要从三个大的方面入手,一是在体系和队伍建设方面,尽快建立地、县、乡三级测报网点为主体,村级植保员和科技示范户为补充的监测预警服务体系,稳定测报队伍、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在技术改进方面,建立病虫观测场和观测点,系统监测病虫情发生情况,探索应用以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共同组合成的“3S”技术,提高病虫信息传递速度、处理水平及病虫信息的咨询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整个病虫测报工作的技术水平。三是在创新服务方式方面,探索监测预警经营创收,以增加经费投入的来源,增强测报队伍的实力和活力,促进测报事业的发展。
3.1 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难以人为控制,但病虫等农业生物灾害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在毕节地区,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种类达500多种,常发生的有100余种,并且很多次要病虫存在上升为主要病虫的趋势;周边省、地区有稻水象甲、红火蚁、菜豆象等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一旦传入,将迅速传播造成严重为害。各级测报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意识,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把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作为农业生产抗灾减灾的重要手段,在抓好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的同时,做好突发性、微小性病虫害和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工作。促进植保工作由过去侧重于生产过程中有害生物的防控,向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农民培训、咨询服务等产前、产中、产后多个环节拓展。把病虫测报点办成综合防治技术咨询点和植保新技术推广点,从而将其作用最大化。
3.2 加强测报队伍建设
植保工作专业性非常强,要抓好测报工作,首先必须建设一支技术过硬、认真负责的测报专业队伍。一是将植保机构列为监督管理类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提高测报工作人员待遇,稳定人心,解决后顾之忧。二是扩大地、县植保机构编制数,增设乡镇植保机构,在村级设置监测点。三是向社会公开招考植保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为每个乡镇农技站配备1~2名专职植保技术人员,给各个行政村培训若干名农民植保员。四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测报人员进行培训,提升理论水平,了解国内外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防控的研究动向,培养一支业务技能扎实的测报队伍。
3.3 增加测报经费投入
一是抓住国家实施“植保工程”和“财政支农”等项目建设的机遇,争取在地区和各个县(市)实施好“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项目,为乡镇和重点监测点配置病虫调查、监测工具,改善测报工作硬件设施。二是建议各级财政将测报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范围,保证测报工作开展所需经费的投入。三是探索病虫测报有偿服务,从无公害蔬菜、有机茶叶、优质大米等高效益农产品生产基地入手,与基地生产者签订协议,采取“技物结合”、“有偿服务”的方式,负责提供病虫害发生种类、发生期和防治适期预报,指导开展防治并收取一定的技术服务费,不断拓宽经费来源。
3.4 建立标准病虫观测场
这是科学开展监测预警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了进一步做好病虫害发生动态的调查、监测及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等工作,设立地、县(市)两级标准病虫观测场,在各乡镇设置观测点,减少监测“盲区”。毕节地区地形地貌复杂,相对高差大,选建观测场和监测点要具有代表性、固定性、广泛性和多样性。一是合理化布局,在金沙县、黔西县、织金县等低海拔区域,在毕节市、大方县、纳雍县和赫章县、威宁县等中高海拔地带,充分考虑不同气候特征等生境的影响和不同作物类型、不同种植结构等因素,突出区域性、均衡性,避免重复建设。二是标准化建设,建设地点要远离城市,交通方便,周围无高大建筑物、无强光源等对观测活动产生干扰。标准病虫观测场面积不能小于6 667平方米,四周设通透围栏,建立试验田浇灌和生活排污系统,达到“四通”(通水、通电、通路、通讯)。场内建设仪器观测区、观测圃、试验圃、温室、网室、办公室及工具用房等;配备自动诱虫灯、孢子捕捉仪、田间小气候观测仪等观测设备以及病虫监测调查专用车辆等。三是规范化管理,明确专人负责管理,做好观测情况记载、整理分析和报告;定期检测设备仪器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修;做好来访人员登记,严禁闲杂人员进入。
3.5 加强技术合作攻关
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是一个多尺度、多变量的演进过程,涉及到地理学、天气学、气候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领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科学问题,需要相应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3S”技术的快速发展,急需整合毕节地区地、县(市)各级植保、气象、农业科研、农业专业院校、电视媒体、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等部门力量,开展主要病虫害发生为害规律、监测预警方法、病虫情报发布方式等技术研究,共同攻关。当前需要重点研究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等病虫害发生为害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为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