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苹果植保专题库

苹果植保专题库

热门搜索:
苹果锈病
防治方法
首页 < 模块七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

模块七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

所属图书: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 作者:程东强;王海峰;陈勇 出版时间:2011-05
字号:

模块七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

项目1 玉米主要病害的防治

1.玉米的常见病害

常见的玉米病害有玉米黑穗病、玉米穗腐病、玉米小斑病、玉米条纹矮缩病、玉米大斑病、玉米锈病、玉米炭疽病、玉米霉斑病、玉米矮花叶病等。

2.玉米黑穗病

(1)症状 只在果穗种雄穗上表现症状,本病是在苗期从玉米芽鞘人侵的系统性病害,症状主要表现在抽雄后。病果穗外观比正常果穗短,基部大而端部尖,顶部没有花丝抽出。有时一侧苞叶裂开,露出黑色粉末,病穗全部变成黑褐色的孢子堆,孢子不易飞散,黑粉一般粘结成块,其中混有玉米植株维管束的残余物。雄穗发病的植株一般无雄穗,刚抽出的花轴顶端变成一小堆黑色孢子堆,有时雄穗抽出后小花畸变为叶状物。连作地、播种过深、土壤干燥有利于侵染发病。

(2)防治方法

1)药剂拌种防治。可选用对丝黑穗病防治效果好的2%立克秀,用量为每10 千克玉米种用30 克20%立克秀拌种剂,病害严重地区可用2%立克秀拌种剂60克;或用15%黑戈包衣剂,用量为每5千克玉米种用100克黑戈包衣剂;用种子量0.3%的12.5%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2)精耕细作,适期播种,促使种子发芽早,出土快,减少发病。

3)加强管理,消灭菌源。玉米丝黑穗病以土壤侵染为主,上年病菌孢子散落在地里,来年发病会更加严重,所以在玉米生长季要抓紧时机,及时摘除病瘤或拔除病株。玉米丝黑穗病菌孢子对外界抵抗力非常强,一般在土壤中可存活15年以上。因此拔除的病株应带出田外集中销毁。

4)重病区避免连作,实行轮作。

3.玉米穗腐病

(1)症状 果穗及籽粒均可受害,被害果穗顶部或中部变色,并出现粉红色、蓝绿色、黑灰色或暗褐色、黄褐色霉层。病粒无光泽、不饱满、质脆、内部空虚,常为交织的菌丝所充塞。果穗病部苞叶常被密集的菌丝贯穿,粘结在一起贴于果穗上,不易剥离。仓储玉米受害后,粮堆内外则长出疏密不等、各种颜色的菌丝种分生孢子,并散发出发霉的气味。该病不仅为害玉米,还产生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素,引起人种家畜、家禽中毒。

(2)防治方法

1)药剂拌种及播种前的种子处理用200倍福尔马林液浸种1小时,也可用50%二氯醌以种子重量的0.2%拌种。

2)将病残体烧毁或深埋,实行2~3年轮作适用播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促进早熟。注意及时防治玉米螟。玉米成熟后及时采收,充分晒干后人仓储存。

4.玉米条矮病

(1)症状 玉米发病后最明显的特征是节间缩短、株形矮缩、沿叶脉产生褪绿条纹。

1)整株 早期受害,生长停滞,提早枯死。中期受害,植株显著矮化,顶叶丛生,雄花不易伸出,如伸出,籽粒亦多秕瘦,病株上部多向一侧倾斜。后期受害,矮缩不明显,对产量影响较小。

2)叶片 叶部发病,最初上部叶片稍硬、直立,沿叶脉出现淡黄色条纹,自叶基部向叶尖发展。后期,叶脉向上产生灰黄色或土红色坏死斑,病叶提前枯死。叶片上的条纹可分为密纹型种疏纹型两类。密纹型在病叶的两条明显叶脉之间,常产生1~5条连续的至断断续续的条纹,纹宽0.2~0.7 毫米。疏纹型条纹产生在明显叶脉上,在脉间极少出现,纹宽0.4~0.9 毫米,条纹多断断续续。

3)其他部位 叶鞘、茎秆、髓、穗轴、雄花花序的小梗、苞叶及苞叶上的小叶均可受害,产生淡黄色条纹及褐色坏死斑,而苞叶及其顶端的小叶特别敏感,发病后易显症。

(2)防治方法 凡有利于灰飞虱生长、繁殖的因素,均有利于病害扩展、蔓延。带毒虫口密度大,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防治灰飞虱为重点,进行综合防治。

5.玉米大斑病

(1)症状 属真菌病害,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种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

(2)发病特点 病菌在病残组织中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田间借气流传播,该病的发生与玉米的品种抗性,环境条件关系密切,温度达20~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利于病害发展。一般气温适宜,连续阴雨天,低洼地,密度过大,连作地易发病且大流行。

(3)防治方法 该病的防治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加以农业防治,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在农业防治方面应以增施磷、钾肥,摘除底部2~3 张病叶,收获后清洁田园,实行轮作。药剂防治要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500 倍液,或25%苯菌灵8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200倍液。

6.玉米纹枯病

(1)症状 属真菌病害,主要为害叶鞘,也可为害茎秆,严重时引起果穗受害,发病初期多在基部1~2茎节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扩展融合成不规则形或云纹状大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由下向上蔓延扩展。

(2)发病特点 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侵人寄生,通过邻株接触进行传染,播种过密,施氮肥过多,湿度大,连阴雨易发病,玉米性器官形成至灌浆充实期最易感病。

(3)防治方法

1)清除病源或深翻掩埋菌核及病残体,发病初期清除基部病叶。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1%井岗霉素0.5千克对水200千克或50%苯菌灵1 500溶液喷雾,重点喷玉米基部,保护叶鞘。

7.玉米锈病

(1)症状 属真菌病害,主要侵染叶片,初期在叶片两面散生淡黄色长形或卵形褐色小脓疱,后小疱破裂,散出铁锈色粉状物,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近圆形或长圆形凸起,开裂后露出黑褐色冬孢子。

(2)发病特点 田间叶片染病后,病部寄生的夏孢子(铁锈色粉状物)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高温多湿或连阴雨、偏施氮肥发病重。

(3)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洒25%三唑酮1 500倍液,或白粉锈病清1 000倍液,或25%敌力脱3 000倍液,隔10 天喷1次,连喷2次。

项目2 玉米主要虫害的防治

1.玉米的常见虫害

常见的玉米虫害有玉米螟、玉米铁甲虫、玉米蚜、玉米蓟马、玉米红蜘蛛、地老虎、金针虫、蝼蛄、大垫尖翅蝗、亚洲飞蝗、宽须蚁蝗、小翅雏蝗等。

2.玉米螟

俗名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新孵化的幼虫生活在叶鞘内,钻人植物体内食用玉米雄花、茎种玉米穗,使玉米易得茎腐病种倒伏。此虫还可为害高粱、谷子、水稻、棉花等作物。野生寄主很多,主要有蒿与水稗等。

(1)形态特征

1)成虫 黄褐色,体长10~14 毫米,前翅内横线呈波状纹,外横线锯齿状暗褐色,前缘有两个深褐色斑。后翅略浅,也有两条波状纹。

2)卵 椭圆形,黄白色,长1毫米。一般20~60粒粘在一起排列成不规则的鱼鳞状卵块。

3)幼虫 共5 龄,老熟幼虫体长20~30 毫米。体背淡褐色,中央有一条明显的背线,腹部1~8节背面各有两列横排的毛瘤,前4个较大。

4)蛹 纺锤形,红褐色,长15~18毫米,腹部末端有5~8根刺钩。

(2)发生规律 玉米螟发生世代,随纬度变化而不同。玉米螟均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被害部位及根茬内越冬。在北方越冬幼虫5月中、下旬进人化蛹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盛发,在春玉米或高粱上产卵。玉米品种的长势、叶色及生育期等不同,对玉米螟的发生数量表现出明显差异。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 在每年的秋后或四月底以前,彻底清除上年积存的玉米秸秆,消灭越冬虫源。

● 设置早播诱虫田诱集成虫产卵,之后再集中消灭。

● 诱杀成虫。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可用黑光灯、高压汞灯或频振灯在夜间诱杀成虫。

● 选择抗倒伏种抗玉米螟品种,粉碎玉米秸秆可有助于防治玉米螟。

2)化学防治

● 在春天玉米心叶末期,花叶株率10%时要进行普治。心叶中期花叶率超过20%,或100株玉米累计有卵30块以上,需再防一次。

● 夏玉米在心叶末期防治一次,穗期虫穗率达到10%或100%穗花丝有虫50头时,要立即防治。

● 谷田在每千株谷苗累计有卵5块以上时即需防治。药剂可用颗粒剂,用50%对硫磷乳油500毫升加适量水,与25千克过筛(25~60目)的煤渣或沙石颗粒拌种均匀而成。玉米心叶末期每株施颗粒剂1~2 克,另外可用杀虫双或溴氰菊脂,或久效磷。

3)生物防治

● 释放赤眼蜂 在玉米螟产卵始期至产卵盛末期,释放赤眼蜂2~3次,每亩释放1万~2万只。

● 利用Bt乳剂 每亩用每克含100 亿以上孢子的乳剂200毫升配成颗粒剂施撒或与药剂混合喷雾。

● 利用白僵菌封垛 每立方米秸秆垛用菌粉(每克含孢子500亿~100亿)100克,在玉米螟化蛹期强喷在垛上。

3.玉米铁甲虫

(1)形态特征 成虫头胸部暗褐色,鞘翅黑色,前胸近后缘处有一长方形光滑隆起区,前缘两侧各有两条针,侧缘各有3条针,针基黄褐色,尖端蓝黑色,鞘翅上密生黑色的棘刺,均作有序排列。

(2)发病特点 该虫是一种地域性、扩散性、灾害性发生为害玉米的主要害虫,其具有较强的耐饥饿种耐寒能力,每年春末夏初3~5月约3个月的时间取食为害,其余9~10个月基本上以成虫处于蛰伏静止度夏、越冬。

(3)防治方法

1)每年需喷药防治两次,第一次4月中旬末至下旬初,第二次5月中旬。

2)防治指标 亩有成虫3 000头以上的玉米地都必须喷药防治。

3)药剂防治 可用抗虫灵、558 或氰戊菊酯,参照说明书进行喷雾防治。

项目3 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1.播种期

以防治地下害虫及种子传播的病害为主。

1)实行轮作倒茬,避免连作。清洁田园,减少初侵染源。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

2)采用种子包衣或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00~250 克加细土25~30千克拌匀后顺垄条施,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4 千克对细沙混合后条施防治地下害虫。

3)用50%粉锈宁粉剂1 千克加水5 千克拌种60 千克,或用25%粉锈宁按0.3%剂量拌种,防治黑穗病种全蚀病。

2.苗期

以防治玉米蚜、蛀茎夜蛾、旋心虫、缺锌症为主。

1)结合间定苗拔除田间杂草,及时将杂草、病株集中烧毁,减少虫源。加强水肥管理,促进幼苗早发。

2)用40%乐果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蚜兼治灰飞虱。

3)局部发生蛀茎夜蛾、旋心虫的地块,用40%乐果乳油500倍液,或 90%敌百虫 300 倍液,或 50%敌敌畏 400 倍液灌根。

4)每亩用0.2%~0.3%硫酸锌溶液25~30千克在2~5叶期叶面喷雾防治缺锌症,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3.心叶期种穗期

以防治玉米螟、黏虫、纹枯病、叶斑病为主,兼治条螟、玉米蚜、蓟马。

1)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2)大喇叭口期用杀螟灵1 号颗粒剂或1%1605 颗粒剂、0.3%辛硫磷颗粒剂防治玉米螟。

3)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或50%敌敌畏2 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 000~2 000倍液,40%乐果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黏虫。

4)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纹枯病种叶斑病,也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对病部喷雾或涂茎防治纹枯病。

4.灌浆成熟期

以防治青枯病、全蚀病种早衰为主。主要通过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保证单株营养面积、加强田间管理、改善玉米群体的通风透光条件等农业栽培措施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