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苹果植保专题库

苹果植保专题库

热门搜索:
苹果锈病
防治方法
首页 <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与策略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与策略

所属图书: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作者:陈合志;梅红 出版时间:2009-05
字号: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与策略

一、防治技术

美国白蛾繁殖量大,发生期长,且发生地点复杂,对其防治在技术上要区别于一般次要害虫的方法,要采取“人工与物理防治相结合、化学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地面与空中防治相结合”的措施,按照“一代为主,地面为主,村庄为主”的防治方针,依照“一挖二剪三喷四飞五放”的防治程序,进行全覆盖、多措施、不间断的防治。

(一)人工物理防治

1.人工挖蛹

美国白蛾化蛹场所主要为树皮缝、墙缝、砖瓦堆下及枯枝杂草下等处,且化蛹比较集中。在越冬、越夏时期,组织人员在这些地方挖蛹,将挖得的蛹集中后埋入沙坑,坑口用网布封口,便于天敌羽化飞出。通过挖蛹可以大大降低美国白蛾发生基数,取得较好防治效果。

2.灯光诱杀

每年的3月底至5月初、7月上旬、8月下旬,在美国白蛾发生地块,利用成虫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悬挂杀虫灯诱杀成虫。悬挂高度、挂灯间隔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杀虫灯具体确定。以频振式杀虫灯为例:悬挂高度为离地面1.5m,悬挂间隔以100m为宜,每天从19:00至次日6:00开灯。在距离灯中心点50~100m的范围内进行喷药毒杀诱成虫,可获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3.人工剪网

美国白蛾幼虫有群集和吐丝结网缀叶的习性,即1~4龄幼虫在树上为害时将局部枝条及叶片吐丝结成网幕状,在网内取食叶片。因此,在幼虫网幕期(分别在每年的5月中旬至6月上旬,7月中、下旬,9月上、中旬)人工剪除网幕,就可以达到直接防治的目的。人工剪网防治是一种最环保、最直接和成本最低的防治方法,同时也是效果极为明显的防治手段。具体方法:在美国白蛾各代幼虫4龄前,每隔2~3天仔细查找一遍美国白蛾幼虫网幕,发现网幕可用高枝剪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下。剪网时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破网,以免幼虫漏出。剪下的网幕必须立即集中烧毁或深埋,散落在地上的幼虫也应立即杀死。

4.绑草诱虫

利用老熟幼虫有沿树干下树寻找潜伏场所进行结茧的习性,在树干上人为设置结茧场所,引诱其潜伏,然后予以消灭。此方法适用于防治困难的高大零星树木。具体操作方法:发现有美国白蛾为害的树木,在老熟幼虫开始下树时期(6月下旬,8月中旬,10月上旬),在树干离地面1~1.5m处,用谷草、稻谷、麦秸、杂草或草帘等,在树干上围绑起来,要求上松下紧,诱集下树老熟幼虫在其中化蛹。化蛹期间如果虫口密度过大时,每隔7~9天换一次草把,将换下来的草把集中销毁。

(二)喷药防治

喷药防治主要是在人工防治的基础上,在每一代幼虫破网前后进行。药剂选择主要以对环境和人、畜无害的仿生、生物和植物性杀虫剂为主。喷药可根据发生区域分地面喷药和飞机喷药进行。

1.地面喷药

喷药地点:地面喷药主要适用于较低片林、村庄内零星分布疫点,以及飞机不便作业地点。

喷药器械:地面喷药器械主要有担架式喷雾器、车载式高压喷雾器、背负式喷雾器和喷烟机等。喷药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宜的喷药器械,担架式主要适合于村庄内零星疫点的防治,车载式高压喷雾器主要适合于绿化道两旁林木发生的美国白蛾防治,背负式喷雾器主要适合于较低的花草、绿化带上发生的美国白蛾防治,喷烟主要适合于林分密度较大的片林中发生的美国白蛾防治。

喷药方法:对有网幕的树进行两次喷药;对剪除网幕的进行补充喷药;对发生的疫点周围扩大20~30m范围的林木进行预防喷药。喷药时要求必须均匀周到,不能漏喷,不留死角。

药剂选择:在美国白蛾防治上,药剂选择除了选择使用环保、高效和无公害药剂外,还要根据美国白蛾幼虫发育阶段选择长效或速效的药剂。在进行大面积预防或提前喷药及幼虫破网前要选择药效比较长的药剂,在幼虫破网后要选择速效药剂。目前美国白蛾防治中选用药剂和使用浓度:20%除虫脲悬浮剂4000~5000倍液、20%米满胶悬剂1500~2000倍液、25%灭幼脲三号胶悬剂1500~2000倍液、杀蛉脲2000~3000倍液、森得保2000~3000倍液、1.8%阿维菌素4000~5000倍液、1%苦参烟碱1000~1500倍液、1.2%苦·烟乳油1000~2000倍液喷药。选用1.2%苦·烟乳油,在清晨或傍晚气温产生递增时,采用苦·烟乳油:柴油为1:10或1:20的比例喷烟;另外,可使用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100倍液;或1.6万单位BT剂1000倍液。

2.飞机喷药

飞防地点:飞机喷药防治主要适合于大面积片林、绿色通道和河渠路堤两侧等村庄外窗口地带的林木。

飞防机型:目前在林业有害生物飞防中使用的飞机机型有R44直升机、S-300型直升机、蜜蜂轻型飞机、运五型固定翼飞机、B-3105型通用飞机等。目前飞防中运用比较多的是前3种轻型飞机。与其他飞机相比较,轻型飞机在喷药防治中的优越性表现在:

一是硬件条件容易满足。轻型飞机机动灵活,作业方便,受机场、跑道等硬件条件限制小,一般就地找一个净空比较好的学校操场,或两侧比较开阔的一段200m长公路,就可以满足轻型飞机的起降点条件,不需要远距离寻找机场或专门修建跑道。

二是作业效率高。由于飞机起降点与作业点在同一地区,受气候环境影响小,且空飞路径少,机身小巧灵活,作业点转弯半径小,作业效率高。

三是作业准确度高。轻型飞机一般均带有GPS导航仪,不需要人员领航。作业时飞机操作人员根据地面GPS定位图,与机载GPS相对应,进行定点喷药作业,作业准确度高,误差小。

四是防治效果好。轻型飞机飞行高度低,一般在树上5~7m,加上旋翼卷风带动树叶翻转,喷施的雾滴均匀,且不限叶正面,叶背面也有雾滴,防治效果好。

五是轻型飞机机场与作业点较近,喷药存在问题,可以很快反馈到起降点,及时进行补喷。

前期准备要从六方面着手:

一要准备GPS定位及绘制飞防作业图。根据调查的虫情及飞防条件,对计划飞防的作业点进行GPS定位,定位结束后,将所有作业点进行绘图,一般以当地行政图为底图在其上绘制飞防作业图。在图上准确绘出每个作业点的形状、位置,标明GPS定位经纬度和作业点面积,以及飞防作业区电塔、高压线、高大建筑物、养鱼、养虾池等位置,并在图上根据每架次飞机作业面积编排好作业架次和顺序。

二要制定实施方案。飞机喷药作业是一项大规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为了确保飞防工作顺利进行,保障飞行作业安全,提高防治效果,每一次飞防作业都要根据情况制定飞防实施方案,确定飞防任务、飞防作业区、资金预算、采用飞机机型、使用药剂、地勤服务和保障等方面工作措施。

三要租赁飞机和采购药剂。飞防物资的采购招标也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为了确保飞机和药剂及时到位,飞防作业能够按时进行,要提前对飞防物资进行采购。根据飞防实施方案确定的飞机机型和飞防药剂类型,在飞防前一个月进行提前采购。

四要选择飞机起降点。不同作业机型选择的飞机起降点不同,轻型飞机起降点条件要求较低,在飞防作业区附近一般能够就近找到满足起降条件的场所。如四周空旷,面积约4000m2的学校操场,或两侧开阔约长200m的宽公路,均能满足轻型飞机的起降。为了提高飞防效率,缩短空飞路径,可根据飞防作业区的大小、远近,选定多个起降点,飞防时可就近起飞作业,节约飞防时间和成本。

五要进行飞防公告。飞防作业区一般在郊外,由于这些地方往往有养鱼、养虾养殖场所以及放风筝等情况的存在,为了避免引起纠纷和保障飞行安全,在飞防前要以当地政府的名义在飞防作业区各村街和养殖场所张贴飞防公告,告知群众飞防的时间、范围、使用的药剂以及注意事项。

六要进行飞防作业参数测定。由于不同的机型及装载喷药设备不同,所以喷药时的参数不同,为了计算每架次飞防面积、调整喷雾雾滴,必须在飞防开始前对飞机飞防作业参数进行精确测定。飞机飞防作业参数主要有喷管长度、雾线角度、喷药时间、喷药压力、作业高度、作业速度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测定,计算每架次飞防作业面积,根据每架次作业面积和每亩用药量,确定每架次的加药量和加水量。

飞防药剂:飞机喷药作业主要用于有害生物除治和大面积预防,因高空作业,雾滴容易飘散,在飞防药剂选择上主要以药效较长、对环境污染小和对人、畜无害的药剂为主,为了提高雾滴沉降速度,在加药时配合加食盐,一般每架次加盐1kg。

飞防作业一般包括作业保障、后勤保障、药滴测试、防效调查四方面内容。

飞防时的地面作业保障直接影响飞防作业进度。由于飞机喷药作业受风、雨、雾、气温、气压和高空能见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所以飞防作业时间一般选择在早晨5~9时、下午16~18时,一天当中真正有利于飞防作业的时间为6个小时,当飞防作业面积较大,虫情较紧时,如果地面作业保障跟不上,就会大大影响飞防作业进度,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影响防治效果。因此,在飞防时要充分做好地面保障。地面保障主要是加药、加水,作业保障人员一般分组轮流进行,每组按加药、加水进行分工。为了提高加药、加水速度,在飞机起飞作业后,就开始准备下一架次的药剂和水,保证飞机一降落立即开始加药和水,不因药和水配制耽误时间。一般正常的加药和加水时间为3~5分钟。药和水准备好后要盖好,以防飞机降落时带起的扬尘弄脏了药和水,堵塞喷头。

飞防作业后勤保障主要指飞机安全保障、起降点秩序维护和飞防物资的供应等工作。后勤保障组按分工可分作业区安全保障、起降点秩序维护和飞防物资供应三个小组。飞机安全保障主要是飞行作业区周围放风筝、高空气球等可能影响飞行安全活动的事前勘察和排除。由于飞机喷药对大多数作业区的群众来说是一件新鲜事,围观群众较多,所以要做好起降点秩序维护,要用红色警戒绳划出飞机起降区,派专人负责维护秩序,保证观看群众和飞机起降安全。为了保证飞防物资及时、足量到位,后勤保障组要根据需要及时补充飞防用药和油及其他物资,并根据作业情况,在向下一个起降点飞机转场前把飞防物资及时送到。

飞防喷药是现代较高水平的机械喷药作业,由于是树上部较高位置喷药,对喷药雾滴的测试,除了在喷药前测定外,还要在喷药作业区设置标准地进行测试,根据测试情况,按照喷药要求对喷头和压力进行调整,以达到喷药雾滴大小和数量要求。具体方法:在作业区内的四个角和中间设置5个点,每个点在树下部挂置2~3个硬质黑纸板,飞机喷药过后,检查黑板上雾滴大小,并测量每平方厘米内的雾滴数量。一般以低量喷药为好,雾滴直径0.8~1.0mm,雾滴数量为每平方厘米2滴以上。

防效调查是对作业质量和药剂药效的检查。一般在标准地内设10株标准株,每个标准株设置1~3个标准枝(标准枝长50cm)。飞防前调查并记载有虫数及虫口密度,飞防后7日、11日和15日,分别调查标准枝上的虫口数,统计虫口死亡率。

飞防条件是指作业区条件和气象条件。

作业区条件要求:飞防片林面积应在666.7hm2以上,且郁闭度达到0.5以上;飞防绿色通道、河渠路堤两侧林木宽度不能小于一个喷幅;作业区内不存在高塔和高压线。

气象条件要求: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和飞防效果,风速超过5m/s时不能喷药作业;由于降雨冲刷作用,影响药滴在树上着固,根据气象预报在6~12小时内有降雨时不能喷药作业;气温较高、上升气流较强时,雾滴容易飘失,不容易着落,气温达30°C以上时不能作业。

(三)天敌防治

天敌防治与病毒防治一样,与喷药防治相比较而言,控制时间长,且防治靶标专一,不会对天敌造成伤害,是一种较经济、防治效果较好的防治方法。美国白蛾天敌有寄生蜂、寄生蝇和捕食性天敌多种,目前能够大量繁育生产,并在防治中大量运用的主要有寄生蜂——周氏啮小蜂。

放蜂时期: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蛹寄生天敌,在田间放蜂时间的掌握是关键,一般选择在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进行放蜂。

放蜂条件: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要选择在美国白蛾低虫口密度的地区释放,才能达到较好防治效果。

放蜂数量:根据调查的美国白蛾基数,确定防治区的放蜂数量,一般周氏啮小蜂与美国白蛾数量为(3~5):1,为了提高放蜂效果,可采2次放蜂的方法进行放蜂,即在老熟幼虫期和化蛹期分2次放。

放蜂方法:确定放蜂地点和数量后,放蜂时间一般选择在晴天上午9时以后。放蜂时把繁殖周氏啮小蜂的蚕茧用细铁丝或细绳挂在靠近树干树枝上,或用图钉固定在树干上即可。

二、防治策略

美国白蛾作为世界性检疫害虫,自1979年传入我国辽宁省丹东市后,经过多年的扩散、蔓延,目前已在我国7个省、市发生,对当地的经济、生产、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经过近几年大力防治,已取得了明显防治效果。美国白蛾防治就是一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攻坚战”,这场“战役”除了把握好战术措施外,还要在战略上到位。

1.以政府主导防治为主,责任逐级划分

美国白蛾是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同时也是我国两种极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之一。防治美国白蛾是一项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公益活动,属于社会防灾减灾范畴。美国白蛾防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坚决措施才能取得真正的防治效果。因此,按照《森林病虫害防治重要条例》的有关规定,美国白蛾防治必须突出政府主导作用,由政府统一领导,统一组织,把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防灾、减灾计划,统一部署,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具体实施。一是成立防治指挥部。指挥部由各级政府逐级建立,以政府主要领导牵头,财政、林业、农业、园林、水利、交通、教育、房管等相关部门参加,确定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制定应急组织方案。二是签订防治责任状。按照总体防治指标,划分防治目标和任务,并以此逐级签订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政府与相关部门责任状。责任状明确签订单位的防治任务和完成的防治目标,并明确完成目标或未完成目标时的相应责任。三是组织发起防治动员活动。美国白蛾防治开展前,由政府组织各相关单位领导和下级政府领导参加的防治动员大会,安排部署美国白蛾防治前期准备工作和防治期防治开展工作,以及全年防治方案和任务。四是政府牵头,进行督导检查。根据美国白蛾防治工作需要,由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在防治期巡回督导检查各地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五是防治资金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根据美国白蛾防治“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美国白蛾防治资金要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做到优先安排,重点保证。

2.建立防治体系,形成快速反应机制

美国白蛾主要发生在村庄,在防治上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基层组织的中坚力量作用,建立县、乡、村三级专业防治体系,形成组织有效的快速反应防治机制,这样在防治上才能做到及时开展,有效防治。防治网络的建立可以在县级林业部门建立防治技术服务队,负责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的基础上,按照“乡自为战、村自为战、户自为战”的防治战略,以乡、村、户为单位,建立防治体系。在乡级建立2~3个防治专业队,并成立防治组织机构,负责防治专业队统一调配和村防治工作的督导。在村级设置查防员,成立防治小分队,对村内防治任务按片进行责任划分,由责任人每天对责任区进行巡查和防治。进入防治期后,由乡防治专业队根据查防员上报的查防情况,调配防治专业队逐村进行规模化防治。村级防治小分队主要负责村范围内零星疫点除治,村查防员主要负责村内美国白蛾发生情况的查防和上报,以及简单防治(剪网)。县、乡、村三级专业防治网络的建立,形成了“技术一线指导、防治多点开展、查防专人负责”的美国白蛾防治体系,对控制美国白蛾疫情的发生及蔓延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3.重防一代,主抓地面

根据美国白蛾第一代幼虫虫口密度小、网幕期长、发生疫点比较零散、且危害林木部位较低,有利于防治的特点,坚持以“一代为主、地面为主”作为防治美国白蛾的整体策略。第一代美国白蛾防治成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期防治基础,影响到全年防治成果。第一代美国白蛾防治,从越冬蛹开始,在蛹期、成虫羽化期、幼虫期和幼虫化蛹期等美国白蛾发生的各个阶段,先后利用挖蛹、灯光诱杀、剪网幕、地面喷药、释放天敌等多种措施,进行各虫态全覆盖,多环节连续防治的手段,实现“全覆盖、多措施、不间断”的防治战略,重点突出地面防治工作,地面防治开展坚持以树为目标普遍喷药预防,以疫点为中心扩大范围二次喷药,以普遍查防为主消灭死角死面的措施,达到对第一代美国白蛾普遍防治的目的。

4.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在美国白蛾防治工作中,资金的保障是防治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美国白蛾防治投入不能单纯依靠国家财政资金,应制定完善的资金投入政策,依据“谁经营、谁防治”的原则,以林主自筹防治资金为主,省、市、县、经营单位(林主)按比例配套投资,建立多元化、长效型的防治资金投入保障体系,使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建立在可靠的物质基础上,全面提高美国白蛾防治能力。

5.广泛深入宣传,开展群防群治

群众对美国白蛾了解得越多,参与得也就越多,美国白蛾防治就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有了基层广泛力量的支持,防治工作就更容易开展。美国白蛾基层防治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利用村广播、黑板报、明白纸等形式,大力宣传美国白蛾发生危害状、识别特点,以及美国白蛾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让群众深入了解美国白蛾对林木、人类生活,乃至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和影响。通过深入的宣传,消灭群众对美国白蛾可防可不防的消极思想,树立防治美国白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增强群众参与美国白蛾防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形成美国白蛾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