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园规划与果树栽植
苹果园规划与果树栽植
第一节 苹果园的规划
一、园址选择的标准
苹果园选址首先要考虑当地的环境条件,特别是生态条件是否适合苹果树的生长,能否生产出优质苹果。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小气候环境,因为小气候状况会直接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苹果喜欢夏季冷凉、光照充足的地区,我国的环渤海湾地区、华北、西北和黄河故道地区等都是苹果的适生区。
苹果园对地形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苹果园大都选择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或比较缓和的山坡丘陵地带,这样不但有利于高产稳产,也便于管理。坡度角一般不要超过25°,在山坡建园,还要修建好梯田,并做好水土保持措施。
苹果喜欢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土层的厚度和养分状况直接影响果树的生长和结果。过于瘠薄或养分含量太低的土壤,在建园前一定要先进行土壤改良。灌溉条件对果树生长也有影响,若在干旱地区建园,应选择地势比较平坦,附近有灌溉水源和配套设施的地方。在雨水量大的地方建园,还要做好夏季排涝措施,防止积水。
苹果建园不但要能够满足苹果树正常的生长发育,还要交通方便,便于果实的运输、销售和加工。另外,还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建园前,要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分析当地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前景、品种结构、发展水平、生产目标和经济效益预测等发展情况。如果可行性强,发展前景好,各方面条件齐备,就
苹果园内品种的搭配不宜过多,相对集中在几个主栽品种上,注意成熟期搭配,以形成特色和规模效益。生产上要进行集约化管理,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实行标准化、无公害管理,最好能够进行有机生产,或者在无公害生产的基础上向有机生产逐步转型,做到高投入、高产出,以期早结丰产,尽快受益。建园规模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经济条件、人力、技术和交通等条件,量力而行。否则,容易出现建园规模过大、管理粗放、水肥投入不足、劳动力缺乏等问题,进而造成树势弱、产量低、品质差和经济效益低等问题,这是应当加以防止的。
二、果园规划和建设
(一)栽培小区的规划
为了便于管理,果园常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小区。小区的形状和大小,根据地形、地势、土壤、气候及生产管理水平而定。小区的划分要兼顾“园、林、路、渠”进行综合规划,一般以2~3.34公顷为宜。过大不便管理,过小又会增加非生产用地,浪费土地。小区的形状通常以长方形为宜,其长边与短边的比例一般为2~5:1。其长边,即小区走向,应与防护林的走向一致,这样可以减轻风害。山地丘陵、缓坡地可用带状、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状,其长边可随地势起伏,沿等高线方向弯曲延伸,以便修水平梯田,保持水土。用滴灌方式供水的果园,小区可按管道的长短和间距划分。原有的建筑物或水利设施均可作为栽植小区的边界。目前我国多数农村的果园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小区规划时需要按承包户、组、队所承包的面积划分栽植小区。
(二)道路和房屋的规划
道路应以建筑物为中心,以便于全园的管理和运输。道路由干路、支路和小路组成。主路居中,贯穿全园,并与公路、包装场等相接。山地果园的道路可呈“之”字形绕山而上,上升的坡度角不要超过7°。干路路面宽6~8米。支路是果园小区之间
在规划果园时,应做好辅助建筑物规划,包括管理用房、仓库、农具室、包装场及农药配制场等。包装场应尽可能设在果园的中心位置,药池和配药场宜设在交通方便处或小区的中心。山地果园的畜牧场,应设在积肥、运肥方便的稍高处,包装场、贮藏库等应设在稍低处,而药物贮藏室则应设在安全的地方。
(三)灌溉和排水设施的规划
1.灌水系统
由水井(或灌水池)、干渠和支渠组成。干渠、支渠应设在果园较高处,山地果园干渠应设在沿等高线走向的上坡;滩地、平地干渠可设在干路的一边,支渠可设在小区道路的一侧。干渠的作用是将水引至果园中,纵贯全园;支渠将水从干渠引至作业区。为保证及时且充分供水,平地果园每4~6.67公顷需配一眼水井,山地果园需修梯田蓄水,临河果园需修渠引水到园。在山区和干旱地区,如果无法灌溉,最好采用穴贮肥水、积蓄雨水等方式,为苹果树生长提供必需的水分。
我国水资源短缺,所以应大力提倡节水灌溉,目前主要有滴灌、渗灌、树下喷灌和小管出流等节水灌溉方式。节水灌溉可以避免渠道灌溉中水分渗漏和蒸发损失的缺点,但一次性投资大。喷灌的投资和效益介于渠道灌溉和滴灌之间。从苹果生产的发展看,发展滴灌、喷灌更经济。山地果园采用喷、滴灌方式,可以不用造梯田和平整土地,辅之以其他水土保持措施,可节省大量的投资。
2.排水系统
对于夏季雨水大、容易积水,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建立排水系统非常必要。排水系统由排水干沟、排水支沟和排水沟组
(四)水土保持措施
我国苹果的种植长期坚持“上山下滩、不与粮争地”的原则,许多苹果园是建在山坡、丘陵或高原上。据统计,我国坡地苹果园占总面积的2/3以上。加之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夏季降雨集中,暴雨频发,果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尤其是西北黄土高原产区,丘陵和坡度大的山地苹果园,水土保持的任务繁重而艰巨。每一位苹果园业主都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水土保持应采取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通过改造地形、密植、种林带、种草、改土和建设蓄水坝等措施,才能有效地集存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充分发挥保持土、肥、水的作用。
修建梯田,是最常用且效果最好的山坡地水土保持手段。等高梯田是山地果园应用普遍的一种水土保持形式,它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便于机械作业和果园灌溉。按修筑梯田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石壁梯田和土壁梯田。在我国华北、东北等地区,由于土质比较松散,梯田埂最好用石头砌,其坚固耐用,维护费用较低。西北地区土质坚硬,可以用土堆筑梯田埂。梯田面的宽度和梯田埂的高度,可视果园的坡度而定。一般坡度越大,梯田面的宽度就越要窄一些,这样可以相应地降低梯田埂的高度,增强抗雨水冲击的能力。梯田面的外侧要略高于内侧,以利于蓄水抗旱,防止水土流失。另外,还有撩壕和鱼鳞坑等方式,撩壕常用于坡度小的地方,而鱼鳞坑多用于地形复杂的山区。
果园生草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土壤结构,又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在雨量充沛的地区最好实行生草制度。通过果园生草、种绿肥和紫槐穿带(梯田壁半腰种植)等,可以形成良好的枝
(五)防风林建设
我国北方地区春季风沙大,时有沙尘暴发生,严重影响苹果开花、授粉和受精。大风还能刮去肥沃表土,使土壤变得瘠薄,肥力下降。另外,沿海滩涂果园时常受到台风、海风的危害。所以,在苹果园四周营造防风林,对苹果树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在没有建立起农田防风林网的地区建园,都应在建园之前或同时营造防风林。防风林由主、副林带相互交织成网格。防风林带的有效防风距离为树高的25~35倍,最佳防护范围为树高的15~20倍。大风通过林带后,风速降低19%~56%。防风林不但可以降低风速减少风害,还能增加空气温度和湿度,促进提早萌芽和有利于授粉媒介的活动。
主林带以防护主要有害风为主,其走向垂直于主要有害风的方向。如果条件不许可,交角在45°以上也可。副林带则用以防护来自其他方向的风,其走向与主林带垂直。根据当地最大有害风的强度设计林带的间距大小,通常主林带间隔为200~400米,副林带间隔为600~1000米,组成12~40公顷大小的网格。山谷坡地营造防风林时,由于山谷风的风向与山谷主沟方向一致,主林带最好不要横贯谷地,谷地下部一段防风林,应稍偏向山谷口,并且采用透风林带。
林带的树种应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与果树没有共同病虫害、生长迅速的树种,同时防风效果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北方地区防护林常用树种:乔木有各种杨树、泡桐、银杏、白蜡、法国梧桐、水杉、臭椿、苦楝、沙枣、山定子、杜梨和核桃等;灌木可用紫穗槐、酸枣、枸杞和枸橘等。林带的宽度,以主林带不超过20米、副林带不超过10米为宜。林带距果树北面要大于20~30米,南面为10~15米。为了不影响果树生长,在果树和林带之间要挖一条宽60厘米、深80厘米的断根沟。断根沟可与排水沟和道路结合安排。
第二节 苹果树的栽植技术
一、苹果树栽植规划
进行苹果园苗木栽植规划时应确定栽植密度、栽植方式和品种配置。
(一)栽植密度
苹果乔化苗木、半矮化苗木和矮化苗木,在不同立地果园的栽植密度,如表3-1所示。栽植苹果苗木时,可根据苗木类型、立地条件具体确定栽植的密度,并根据密度准备充足的苗木。
立地条件乔化(普通型乔化砧)半矮化(普通型矮化中间砧、短枝型乔化砧)矮化(普通型矮化自根砧、短枝型矮化中间砧)株行距(米×米)株数(株/亩)株行距(米×米)株数(株/亩)株行距(米×米)株数(株/亩)平原地、水肥地4~5×6~816~283~4×4~533~562.5~3×3~456~89高原干旱地4×5~628~333×4~544~562~3×3~456~111
表3-1 苹果园栽植密度
(二)栽植方式与品种配置
苹果园苗木栽植时,采取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混栽的方式。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配置方式有中心式和行列式两种。中心式是每隔两行主栽品种配置一行含授粉品种的苗行,而在含有授粉品种苗的行中,又是每隔两株主栽品种苗配置一株授粉品种苗。行列式是每栽四行主栽品种苗就栽一行授粉品种苗。具体的配置方式如图3-1所示。
(三)苹果主要品种适宜授粉组合
苹果是异花授粉果树。一个苹果品种的花,必须授以适宜品种的花粉,才能坐果。这就是建立苹果园时,需要配置授粉
图3-1 授粉树配置图
主栽品种适宜授粉品种元帅系富士系、金冠系、嘎拉、千秋、津轻金冠系元帅系、富士系、秦冠富士优系金冠系、元帅系、津轻、千秋、秦冠嘎拉优系富士系、美国8号、藤牧1号、粉红佳人乔纳金优系富士系、元帅系、金冠系、嘎拉千秋优系嘎拉系、富士系、元帅系、津轻藤牧1号珊夏、美国8号、嘎拉系、津轻美国8号嘎拉系、珊夏、藤牧1号、元帅系澳洲青苹富士系、元帅系、嘎拉、津轻粉红佳人富士系、元帅系、美国8号津轻元帅系、嘎拉系、金冠系华冠嘎拉系、元帅系、富士系
表3-2 苹果主要品种适宜授粉组合
二、定植沟的准备
(一)挖掘定植沟(穴)的时面与规格
在栽植前3~6个月,要挖好定植沟(穴)。其规格为:沟深
(二)定植沟(穴)回填
定植沟(穴)的回填,应按图3-2所示的顺序,由下往上地逐层进行。
图3-2 栽植沟回填示意图
回填可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沟(穴)内45厘米以下的回填。把杂草、秸秆与生土分三层回填沟底;促其在高温、有氧条件下腐烂;同时,还可蓄雨水。时间为15~30天。土与肥下陷后可再补填。
第二阶段是沟(穴)内45厘米以上的回填。在15~45厘米深处,用原来的表层熟土,与腐熟好的农家肥混匀,用来回填。上层15厘米用原生土回填,以便收蓄雨水,以备栽植。
三、苹果苗木栽植
(一)栽植时期
目前,北方多以春季栽植为主。要提倡秋季栽植,特别是本地育苗的,可在9~10月份带土栽植(图3-3)。秋季栽植的,在冬季要做好防寒防旱工作。
栽植时要拉线定点。将栽植坑挖在准备好的定植沟(穴)中。
图3-3 带土栽植
(二)栽植原则
栽植苹果苗木,要掌握好以下原则:伤根修剪,蘸好泥浆;根系舒展,根颈地平;回土填实,栽后浇水;保墒增温,促根生长。
四、栽后管理
(一)土壤类型和质地
土壤是指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之所以能生长植物,是因为土壤具有肥力,即土壤供给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扎根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水、肥、气、热是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土壤肥力的高低。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土壤的组成物质是土壤肥力的基础,任何一种土壤都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固体部分包括矿质土粒、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一般占土壤总体积的40%左右。土壤固相是土壤的主体,植物扎根立足的场所。它的组成、性质、颗粒大小和配合比率,也是土壤性质的产生和变化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土壤肥力的高低。
土壤根据组成可分成三大类(表3-3)。
1.沙土(热性土)
含沙量≥50%,营养缺乏,能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差,易升温,易出苗,施肥浇水易分多次进行。
2.黏土(冷性土)
黏粒含最≥30%,养分充足,能透性差,保水保肥力强,难升温,出苗难,后劲大。
3.壤土(二合土)
沙黏适中,养分充足,土壤孔隙度适当,保水、保肥力强,土温暖,耕性好,有后劲,壤土最适合苹果生长。
质地类型质地名称颗粒组成(%)沙粒1~0.05毫米粗粉粒0.05~0.01毫米黏粒<0.001毫米沙土粗沙土细沙土面沙土>7060~7050~60壤土沙粉土粉土粉壤土黏壤土沙黏土>20<20>20<20>50>40—<40——<30—>30>30—黏土粉沙土壤黏土黏土30~3535~40>40
表3-3 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
土壤中大小不同的矿物质及有机物质颗粒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一般通过多种途径相互结合,形成各种各样的团聚体。土壤颗粒之间不同的结合方式,决定了土壤孔隙的大小、数量及相互间的比例,决定了土壤固、液、气三相的比例。它不仅影响到土壤中许多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过程,对土壤的水、肥、气、热各种肥力因素影响很大,而且直接决定土壤的耕作性能。此外,黏粒和腐殖质及其二者的结合物都是土壤胶体,这些胶体的带电性
(二)土壤酸碱度
土壤的酸碱度,对苹果的养分吸收和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强酸性土壤会影响硅酸、镁、磷酸等的吸收,造成根部发育不良;强碱性土壤会造成氮、磷、铁、钙等吸收不良,引起果树发生缺素症,影响树体的健康。不同的营养元素在不同的pH值环境中,因其存在状态和形式不同,元素的有效性不同。一般来说,铁、锰、锌、铜、钴在酸性条件下有效性较高,其他营养元素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有效性较高。苹果最喜欢弱酸性土壤,以pH值在5.4~6.8为最好(图3-4)。
图3-4 不同土壤pH值之下微生物和营养元素的活化状态
(三)土壤有机质
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是一个果园肥力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一个果园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如何提高土壤有机质是进行土壤改良的核心内容。土壤有机质是动植物、微生物残体和有机肥料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形态有机成分,主要有新鲜的有机质、半分解有机残余物和腐殖质(图3-5)。土壤腐殖质是改良土壤、供给树体营养、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基础,特别是在进行高品质的果品生产时,必须有较高的土壤有机质水平。我国中低产田有薄层土壤、盐碱土和风沙土等,通过土壤改良的方法,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培肥改土、提高土壤生产力的重要措施。
图3-5 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和利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