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果肉褐变病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Report of Rust Disease on Calystegia soldanella in Qingdao District
出版时间:2007从病 叶片的正反两面用挑或刮的方法将病原菌制片,进行初步观察。为进一步观察病原菌在寄主体上的着生状况,可进行冷冻切片的制作,即将病 斑从叶片上切下,约4mm×4mm大小,然后用石蜡冷冻切片机进行冷冻切片,把切好的组织用细毛刷挑在载玻片上摆放整齐,然后在体视镜下观察5月初至5月中旬开始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形成红褐色圆形病 斑(图1),边缘色稍淡,性孢子器米黄色或红褐色,单生或聚生。5月中下旬在病 斑背面对应性孢子器处产生淡黄色突起,后突破寄主表皮形成杯状锈孢子器(图2),淡黄色至米黄色,边缘白色。6月初至6月中旬,在叶片病 斑两面产生淡褐色的疱状斑,后破裂露出褐色的粉状物,为病原菌的夏孢子(图3)。 -
报告Influence of the Rice Sowing Time on the Quantity of Laodelphax striatellus and the Occurence of Rice Stripe Virus
出版时间:2007水稻条纹叶枯病 (RSV)是由灰飞虱(Laodelphax cstriatellus Fallen)传播的一种病毒病 ,严重发生时可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水稻条纹叶枯病 的发生程度与介体灰飞虱的虫量高低密切相关,而秧田期是条纹叶枯病 感染的敏感期,秧田期灰飞虱虫量的高低与发病关系密切。为探明水稻播种迟早对灰飞虱发生量、条纹叶枯病 发生流行的影响,我们于2006年、2007年对水稻不同播种时期灰飞虱发生量与条纹叶枯病 发病程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水稻播种期、灰飞虱虫量及条纹叶枯病 病情之间的相关性图1 水稻不同播种期田间灰飞虱虫量与条纹叶枯病 发病率关系通过对各播期秧田灰飞虱虫量和条纹叶枯病 发病率之间的相关回归分析,二者呈密切的相关性,秧田条纹叶枯病 发病率(y)与灰飞虱虫量(x)的关系式为y=0.027x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播种期对秧田灰飞虱虫量、条纹叶枯病 发病率有明显影响。5月上中旬播种,田间灰飞虱虫量大,导致秧田和大田条纹叶枯病 发病严重。 -
报告Inhibiting Effect of Fungicides on Head Smut, Common Corn Smut and Corn Southern Leaf Blight
出版时间:2007玉米丝黑穗病、瘤黑粉病和玉米小斑病 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广泛分布各玉米产区。在我国,自20世纪70、80年代采用种植抗病品种和药剂处理种子的方法后,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得到了控制,但是近些年,由于杂交品种的推广,感病 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和频繁交流,病害又从零星发生恢复到大面积发生的情况玉米小斑病 在夏玉米产区发生为害也逐年加重,因此筛选有效的杀菌剂,对于防控病菌的传播、为害在生产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
报告六 甜瓜病害防治
出版时间:20151 症状 甜瓜猝倒病 主要发生在苗期的病害。幼苗感病后在出土表层茎基部呈水浸状软腐倒伏,即猝倒。初感病 时秧苗根部呈暗绿色,感病 部位逐渐缢缩,病 苗折倒坏死。染病后期茎基部变成黄褐色干枯成线状。通过雨水、浇水和病 土传播,带菌肥料也可传病 。低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土温10~13℃,气温15~16℃病害易流行发生。播种或移栽或苗期浇大水,又遇连阴天低温环境发病重。因其病 斑受叶脉限制,多呈现多角形浅褐色或黄褐色斑块,易诊断,叶片初感病 时,叶片上产生水浸状小斑点,叶缘叶背面出现水浸状病 斑,霜霉病大发生会减产五成以上对甜瓜生产造成毁灭性损失。病菌从开花后的雌花花瓣侵入,花瓣腐烂,果蒂顶端开始发病,果蒂感病 向内扩展,致使感病 幼瓜呈灰白色,软腐,凹陷,感病 后期长出大量灰绿色霉菌层。病 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型浅褐色病 斑。病 斑逐渐扩大凹陷有轮纹。病 果初为褪绿色水浸状凹陷斑点,而后变成褐色,斑点中间淡灰色,近圆形轮纹斑。2 发病原因 病菌以菌丝体或拟菌核随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借雨水传播。 -
报告Detection of Whitefly-transmitted Geminiviruses from Hibiscus Rosa-sinensis Leaf Curl Disease Samples
出版时间:2007在各病区随机采集表现为曲叶或黄化曲叶症状的朱槿病 样5~10个,带回室内用于检测。用NaOH法提取病 样总DNA[1],并做适当改进,即:取待检病 叶片100mg,在灭菌的研钵中加液氮速冻研磨成粉末,解冻前加入1ml 0.5N NaOH提取液,并在提取液使用前加入巯基乙醇(0.5%);8000g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仅在广州和佛山发生朱槿曲叶病 ,其他地方暂时还未发现该病害。自然界朱槿曲叶病 扩散速度较快,短时间内会使较大范围内朱槿很快都被传染感病 ,完全失去园林和绿化价值。另外,朱槿上烟粉虱发生普遍。这些检测结果说明,朱槿曲叶病 样中存在烟粉虱传双生病毒。 -
报告Influence of the Rice Sowing Time on the Quantity of Laodelphax striatellus and the Occurence of Rice stripe virus
出版时间:2007水稻条纹叶枯病 (Rice stripe virus,RSV)是一种以介体昆虫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 。该病在我国最早发生于1964年。目前水稻条纹叶枯病 已成为浙江北部稻区影响水稻高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此,我们从2005年起对水稻条纹叶枯病 发病与产量损失的关系开展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统计每个发病小区内的病 株数和总株数,计算每个小区发病株率;选定2个没有发病植株的小区作为对照区。A、B两区的试验结果表明,单丛植株的株病 率与减产率相当。水稻条纹叶枯病 发病率与减产率关系分析表明,平均株发病率每上升1%,产量损失就会增加1.13%。 -
报告四、遗传性病害(Diseases Caused by Genetic Factors)
出版时间:2009在玉米生产上,常见的遗传性病害有:花叶病、斑点病 、枯斑病 、条纹病、黄色条斑病 、黄化苗、白化苗、轮纹斑病 、多穗症、雄穗结实症等10余种症状(图2-76至图2-91)。图2-76 遗传性花叶病叶片症状图2-77 遗传性花叶病植株症状图2-78 遗传性斑点病症状图2-79 遗传性斑点病 (左:病 叶)图2-80 遗传性枯斑病症状图2-81 遗传性条纹病症状(均匀条纹)图2-82 遗传性条纹病症状图2-83 遗传性黄色条斑病症状图2-84 遗传性黄化苗(田间症状)图2-85 遗传性黄化苗(左)图2-86 遗传性白化苗症状图2-87 遗传性轮纹斑病 田间受害状图2-88 遗传性轮纹斑病 植株图2-89 遗传性轮纹斑病 叶片症状图2-90 遗传性多穗症图2-91 遗传性雄穗结实症 -
报告对喀斯特山区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工作的思考——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
出版时间:2010监测技术规范》等的要求,坚持搞好小麦条锈病、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粘虫、农田鼠害等重大病虫害的系统监测工作,同时做好其他主要病虫如稻苞虫、稻负泥虫、二化螟、大螟、玉米螟、玉米大小斑病 、1.1 监测预报范围不断扩大全区植保系统根据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作物种植模式的调整,逐步扩大监测作物范围,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延伸,监测对象从玉米、水稻、小麦、油菜等4种粮食作物近20种病 虫草鼠害,扩展到玉米、水稻、小麦、油菜、马铃薯、蔬菜和果树等10多种作物,100余种病 虫草鼠害。二是在技术改进方面,建立病虫观测场和观测点,系统监测病 虫情发生情况,探索应用以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共同组合成的“3S”技术,提高病虫信息传递速度、处理水平及病虫信息的咨询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