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玉米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常规小麦栽培技术
出版时间:2015秸秆还田数量据华北几省调查,平均每亩玉米 秸秆风干物350~450kg,高产玉米 秸秆量可达500kg以上。玉米 秸秆还田主要是机械作业,玉米 成熟后及时摘穗,此时秸秆呈绿色,含水率35%左右,易于腐烂。机械就地切碎,长度小于10cm,配合施氮、磷、钾化学肥料,并喷洒农药防止玉米 秸秆带有病、虫,而后立即进行深翻,耕后耙实。如墒不足,秸秆还田后要浇好底墒水,踏实土壤,以利播种。 -
报告洛阳市病虫监测预报工作实践与探索
出版时间:2010农作物主要病虫草害有蝗虫、棉铃虫、甜菜夜蛾、麦蚜、粘虫、小麦吸浆虫、麦蜘蛛、麦叶蜂、玉米螟、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玉米 小斑病、杂草等,年发生为害面积173.3万公顷次,是影响本市农业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 -
报告 杀菌剂的作用原理与主要品种
出版时间:2008应用技术 可以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玉米 叶斑病、谷子白发病、白菜、黄瓜等霜霉病等。防治玉米 苗期茎基腐病,用450g/L悬浮种衣剂67.5~78.75g/100kg种子进行种子包衣。另外,资料报道还可防治玉米 丝黑穗病,按100kg种子用25%干拌种剂240~300g拌种;防治高粱丝黑穗病,按100kg种子用25%干拌种剂60~90g拌种。注意事项本品高剂量对玉米 出苗有影响。适宜作物为小麦、大麦、玉米 、豌豆、油菜、水稻、观赏作物、硬果、蔬菜、葡萄和草坪等。另外,资料报道还可以防治玉米 茎基腐病,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配施用药6~8g/kg,在播种时对玉米种进行拌种处理;防治玉米 圆斑病,播种前用种子重量的0.5%五氯硝基苯拌种。 -
报告做好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的体会
出版时间:20103 认真负责,扎实有效地做好测报工作裕民县主要种植小麦、玉米 、红花、打瓜、油菜等作物,主要农业有害生物有马铃薯甲虫、小麦锈病、小麦一号病、小麦黑穗病、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小麦白粉病、小麦麦蚜、玉米螟、红花锈病 -
报告(二十五)黏虫(Oriental Armyworm)
出版时间:2013黏虫主要为害麦、稻、粟、高粱、玉米 等多种禾谷类作物,大发生时也可为害棉、麻、豆类、果树、林木及牧草等16科100余种植物。成虫淡褐或黄褐色,体长15~20mm,翅展35~45mm,触角丝状,胸发达。 -
报告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及其防治
出版时间:2015大麦、小麦等寄主作物连作,小麦玉米 复种发病重。土质松散、碱性,有机质少,缺磷、缺氮、肥力低下的土壤发病均重。小麦全蚀病防治要分类进行。每年惊蛰节后,气温回升,成若虫逐渐爬向地表,主要是为害越冬后的麦苗和春播高粱、谷子、玉米 、甘薯与各种蔬菜的幼苗。成虫昼伏夜出,雌虫在傍晚8时半至9时出土,先飞到矮树丛及大、小麦与春播作物玉米 、高粱、茼麻上静止等待雄虫飞来,进行交配。上述两种金针虫除为害大、小麦外,还为害玉米 、棉花、烟草、甘薯、马铃薯等农作物的种子、种芽、幼苗、块根与块茎。豫北及豫东一带,全年发生3~4代,以第三代发生数量较多,于7~8月为害谷子、玉米 、高粱及水稻等。 -
-
报告关于推进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与控制站建设的体会
出版时间:2010几年来,对蝗虫、稻水象甲、棉铃虫、玉米 蓟马、蔬菜霜霉病、灰霉病、番茄晚疫病等近20种病虫害进行了系统预测预报,发放病虫情报一年十几期,700多份,测报准确率达90%以上,每期情报都及时送到县电视台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