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枝枯病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三、发病规律
出版时间:2015该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普遍潜伏在树体内,在树木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并不造成为害,一旦遭遇旱、涝、冻等气象灾害、病虫害、营养不良、土壤微量元素缺乏(如硼)等客观因子,导致树势衰弱时,枝 枯 病菌才能为害树体。因此,黑松枝叶发黄和枯死的直接原因是枝 枯 病 ,而黑松生长势衰弱是引起枝 枯 病 大发生的主要诱因。病原菌以菌丝体在感病 植株病 皮内越冬,翌年春出现松针枯黄,不脱落,4月上、中旬,由皮下生出子囊盘。黑松枝枯 病 严重度分级标准0级:枝干无病。1级:低于25%枝干发病,对树势无明显影响。2级:25%~50%枝干发病,对树势有些影响。3级:50%~70%枝干发病,树势已受到明显影响。对黑松枝枯 病 的发病率和严重度可用以下参数进行计算:发病株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病情指数=∑(各级病 株数×该病级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值)×100 -
报告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Phytoplasmas Associated with Witches' Broom in Rose and Spiraea
出版时间:2007植原体主要依靠叶蝉等从韧皮部取食的半翅目昆虫传播,也可由菟丝子和嫁接等传播,能够引起植物丛枝 、黄化、簇生、矮化、顶枯 等症状[1]。我国已报道的植原体病害约有70多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表现丛枝 、黄化、小叶和顶枯 症状的绣线菊样品采自山东省青州市;表现叶片畸形、丛枝 、顶枯 症状的玫瑰样品采自山东省平阴县玫瑰研究所;克隆载体pMD18-T、PCR产物回收试剂盒、限制性内切酶及其他酶类等分子生物学试剂产品均购自我们采集了表现丛枝 、顶枯 症状的玫瑰和表现丛枝 症状的泡桐,经PCR检测表明其病 原为植原体。与2001年和2003年Kaminska M等[14,15]感病 玫瑰表现畸形和顶枯 不同的是,在本研究中的感病 玫瑰表现出丛枝 和顶枯 的症状。在调查中发现感病 植株多出现在新嫁接的玫瑰上,长势强的玫瑰发病较少,与表现丛枝 症状泡桐较近的地块发病严重,其他地块发病较轻。 -
报告一、病原
出版时间:2015黑松枝枯 病 ,又名黑松枯 梢病 、垂枝 病 和软枝 病 ,病原经鉴定为铁锈薄盘菌(Cenangium ferruginosum),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盘菌科薄盘菌属。后期颜色加深呈茶褐色至黑褐色,风干后子囊盘向外卷曲,干后皱曲;子囊棍棒形,无色,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具2个油球,在子囊内单行排列;侧丝线形,无色,顶端粗,密生于子囊之间(图8为黑松枝枯 病 病原子实体图8 黑松枝枯 病 病原子实体由于研究人员过去对黑松枝枯 病 病菌在病害流行中的作用机制认识不足,往往认为该病菌在林中普遍存在,寄生性较弱。 -
图片斑点落叶
病 0206发布时间: -
图片斑点落叶
病 0200发布时间: -
图片斑点落叶
病 0111发布时间: -
图片斑点落叶
病 0107发布时间: -
图片斑点落叶
病 0105发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