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痘斑病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七、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
出版时间:2015主要为害叶片,从外叶开始侵染,发病初期在叶面上产生黄绿色斑点,后扩大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 斑 ,空气湿度大时,叶背密生白色霜状霉,随病情发展病 斑 多时相互连接成片,致使叶片变黄枯死。(1)症状:一般多由叶柄基部伤口处侵染,病 部出现水渍状淡灰褐色病 斑 ,严重时沿叶柄基部向根部发展,造成根部腐烂,流出黏液,散发出臭味,成为该病的主要特征,别于黑腐病 。大白菜软腐病病株(1)症状:此病 主要为害叶片,初于叶背出现水浸状稍凹陷的斑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膜质角斑 ,病 斑 大小不等,叶面病 斑 呈灰褐色油浸状,湿度大时叶背病 斑 上溢出污白色菌脓,干燥时,病 部易干,质脆,开裂或穿孔叶片染病最初为近圆形的褪绿斑 ,扩大后边缘呈淡绿色至浅黄褐色,有时病 斑 周围具有黄色晕圈,多具有明显的同心轮纹,严重时多个病 斑 汇合成大斑 ,致半个或整个叶片枯死,最后整株叶片由外向内干枯。叶帮上病 斑 呈椭圆形或长棱形、暗褐色凹陷。(2)药剂防治:可选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
报告六、葱蒜类病虫害
出版时间:2015(1)症状:此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初生黄白色至灰绿色病 斑 ,近椭圆形至纺锤形,边缘模糊。空气干燥病 斑 呈苍白绿色,长椭圆形至不规则形,严重时波及上半叶,致植株黄化枯死。发病初期呈水浸状白色斑点,病 斑 迅速扩大形成纺锤形的凹陷斑 ,先为淡褐色,随后变为褐色至青紫色,周围具有黄色晕圈。此后有的逐渐褪色并形成同心轮纹,湿度大时斑 面上产生黑褐色煤粉状霉。如果病 斑 围绕叶或花梗扩大,可使之从病 斑 处折断。病 斑 初为白色小圆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为灰白色或灰褐色,病 部生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 叶枯死。花梗受害易从病 部折断,最后病 部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受害植株前期长势弱,后期矮黄萎缩。叶枯病 为害蒜叶(1)主要为害作物:该病在葱、蒜、韭类蔬菜上均有发生。(2)症状:此病 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片中上部产生灰白色小点,以后发展呈白色坏死斑 ,椭圆至近梭形,多个病 斑 逐渐连接成片至扭曲枯死。 -
报告三、茄科蔬菜病虫害
出版时间:2015茎部染病,多在分枝处产生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 斑 ,表面生灰黑色霉状物。叶柄受害,产生椭圆形轮纹斑 ,深褐色或黑色,一般不将茎包住。幼苗染病,病 斑 由叶片向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萎蔫或折倒,湿度大时病 部表面生有白霉。果实被害多从果柄开始向果实蔓延,病 部灰白色至淡黄色,斑 面长出白色菌丝及黑色菌核,病 果软腐。发病初期,叶背生白色霉斑,病 斑 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 斑 多时可相互融合,布满叶背,后期病 斑 转褐色至墨绿色。番茄叶霉病叶正面病 斑 番茄叶霉病叶背面病 斑 (3)药剂防治:可选用47%春雷霉素·王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0~1500倍液、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 -
报告抗根癌菌剂2号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D0705002040191)。
出版时间:2007目前生产上明显出现为害的有樱桃、桃树、李子、杏树、葡萄、苹果 、梨树、海棠、山楂、核桃、杨树、樱花、玫瑰、月季、啤酒花等果树、林木和花卉,不同地区发生情况不同。 -
报告西瓜侵染性病害防治
出版时间:2019在苗期子叶上呈水浸状圆形或近圆形凹陷小斑 ,后扩大并呈黄褐色多角形病 斑 ,子叶逐渐干枯。成叶上病 斑 初为透明水浸状小点,随着病程的发展受到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黄褐斑(图2-1),后多个病 斑 连在一起。潮湿时,叶背病 斑 处有白色菌脓。最后病 斑 成为浅黄色,周围有黄色晕环,干燥时病 斑 中央变褐色或灰白色,易干枯破裂穿孔。瓜蔓或叶柄染病,初为水浸状黄褐色长圆形斑点,稍凹陷,后变黑褐色,病 斑 环绕茎一周后,全株枯死。叶片染病,初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斑点,有时出现轮纹,干燥时病 斑 易破碎穿孔。潮湿时病 斑 上产生粉红色黏稠物。病 斑 多发生在果实的上表面,后期果实开裂小口。病 斑 与果实表面健部界线明显,随病程发展,果实的肉质也随之腐烂,失去商品价值。瓜果染病初期,形成不定形水渍状褐色坏死小斑 ,迅速发展成近圆形灰褐色水渍状坏死大斑 ,随病害发展病 瓜腐烂,最后在病 斑 表面产生黑色小点(图2-20)。 -
报告模块六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
出版时间:2011● 急性型病 斑 呈暗绿色,水渍状,多数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品种感病 ,氮肥偏多,气象条件适宜时大量出现。● 白点型病 斑 呈近圆形小斑点,多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出现,条件转好病 斑 可转化为慢性型种急性型。● 褐点型病 斑 呈褐色小斑点,局限于叶脉之间,多在抗病品种种下部老叶上出现。以上四种病 斑 中前两种为产孢病 斑 ,直接影响病害的发生、发展。稻纹枯病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季随着灌水犁耙,漂浮在水面上的菌核萌发抽出菌丝,侵人叶鞘形成病 斑 ,在病 斑 上再长出菌丝,向附近蔓延,引起新病 斑 。以后病 斑 部产生菌核,落在水中,随水流传播蔓延。病 斑 最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初为椭圆形,水渍状,后呈灰绿色或淡褐色并逐渐向植株上部扩展,病 斑 常相互合并为不规则形状,病 斑 边缘灰褐色,中央灰白色。肉眼常可见叶表气生菌丝组成的菌核。病 斑 可以在叶面的任何部位发生。严重时,病 斑 增多而联合,局部呈不规则的黄褐色至枯白色斑块,外观与白叶枯病 有些相似,但对光检视,仍可看见联合的大病斑 是由许多透明小条斑 融合而成的。 -
报告Occurrence and Control of Main Seedling Stage Diseases in 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
出版时间:20071.1.1 症状 主要症状是在茎基部靠近地表处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 斑 ,随病情发展,病 斑 扩大后可绕茎一周,凹陷收缩,干枯,导致幼苗整株死亡。1.2.1 症状 该病可从种子发芽时侵染或从茎基部侵入,使幼苗呈褐色水渍状死亡或在茎基部始出现淡黄色水渍状斑 ,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病 斑 逐渐扩大,受害茎部变细,水浸状烂断,导致整株死亡。1.3.1 症状 发病部位是接近地面的茎基部,受害后表皮上出现暗褐色至黑色水渍状斑 ,湿度大时,经5~7天,病 处可出现灰白色的霉状物,取病 部组织在保湿条件下培养,可见到洁白色的菌丝体。病菌向下发展,为害根部,破坏根系,使植株基部叶片变黄,顶部叶片枯萎死亡;病 斑 向茎周发展破坏皮层组织,使水分、养分不能正常运输,植株失水、叶片发黄而逐渐死亡。在条件适宜时,病菌可从茎基部的表皮直接侵入或从伤口侵入,使病 部组织腐烂,造成死苗。农事操作、流水、昆虫可传播病害,种子也能带菌传染。1.3.4 发病条件 该病害的发生流行与土壤温湿度关系密切。 -
报告九、草莓病虫害
出版时间:2015叶片染病,在叶两面产生白色粉状斑 ,随病害发展病 斑 上形成白色粉末状物,发生严重时多个病 斑 连接成片导致叶片卷曲坏死。花蕾、花染病,花瓣呈粉红色,花蕾不能开放。染病后的明显特征是草莓株叶受害可造成局部病 斑 和全株萎蔫枯死。匍匐茎、叶柄、叶片染病,初始产生直径3~7毫米的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病 斑 ,稍凹陷;当匍匐茎和叶柄上的病 斑 扩展成为环形圈时,病 斑 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高时病 部可见肉红色黏质孢子堆。该病除引起局部病 斑 外,还易导致感病 品种尤其是草莓秧苗成片萎蔫枯死;当母株叶基和短缩茎部位发病,初始1~2片展开叶失水下垂,傍晚或阴天恢复正常,随着病情加重,则全株枯死。浆果受害,产生近圆形病 斑 ,淡褐至暗褐色,软腐状并凹陷,后期也可长出肉红色黏质孢子堆。(2)药剂防治:同葫芦科蔬菜炭疽病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