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树细菌毛根病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自然环境与人体洋葱伯克氏菌的毒力比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951)。
出版时间:2007洋葱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水和植物根 围、与医院感染病人密切相关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研究结果表明,来源于医院的基因型Ⅰ和Ⅲ菌株均对苜蓿幼苗有较强的毒力,幼苗子叶黄化或白化,根 短小、畸形,对苜蓿幼苗的平均发病率分别达到69%和68%。 -
报告(十一)云斑鳃金龟(Clouded Chafer)
出版时间:2013幼虫为害果树、苗木和多种粮食作物的地下部分(根 、茎)。严重发生年份可全生长季为害,严重受害地块可造成绝产。图3-29 云斑鳃金龟为害状(苗根 被切断)(张治良摄)成虫体长28~41mm,宽14~21mm,体多呈暗褐色少数红褐色,上覆白色、黄色鳞毛组成斑纹。足、触角、鳃片为暗红褐色。 -
报告创新病虫预报方式,提高预报宣传效果
出版时间:2010万亩、烤烟6.7万亩、其他4.1万亩;小春作物栽种面积67.8 万亩,其中,小麦15.6 万亩、豌豆11.7 万亩、蚕豆9.8万亩、油菜9.5万亩、蔬菜8.5万亩、杂粮5.8万亩、其他6.9万亩,农作物病 虫草鼠害累计发生测报领域逐步拓宽当前测报作物和病虫害种类都得到了增加,过去只注重水稻作物稻飞虱、叶蝉、稻纵卷叶螟、粘虫、稻瘟病和地老虎“五虫一病”的测报发展到现在以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为重点,兼顾玉米大小斑病 、灰斑病 、蚜虫、白菜软腐病、油菜白锈病、小麦白粉病、锈病等多种作物、多种病虫害的测报,测报的范围和数量增加,困难加大,更显现了测报工作的重要性。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变化,病虫种群也在不断变化,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为害以及发生在广南县境外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威胁,当地的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如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 、玉米灰斑病 、玉米丝黑穗病、油菜白锈病、蚜虫、大蜗牛等,严重威胁广南县的农业生产,现有落后的测报方法与手段也很难适应当前防治工作的需要,很难适应绿色植保、公共植保和现代农业的需要,必须改进和创新测报技术和预报方式 -
报告(二十)双斑长跗萤叶甲(Double Spotted Leaf Bettle)
出版时间:2013翌年5月开始孵化,幼虫期30~40天,也可为害高粱的根 和嫩茎。老熟幼虫做土室化蛹,蛹期7~10天。初羽化的成虫先在地边杂草上生活,6月底至7月上旬转入高粱等作物田中为害,一直可延续到10月。成虫交配前期约为20天,卵散产或几粒粘结产于杂草丛根 际表土中,偶见产在高粱花丝和苞叶等处。卵耐干旱,即使卵壳表面干瘪,经吸水后仍可恢复原形,条件适宜时即可发育孵化。春季湿润、秋季干旱的年份发生较重。 -
报告Research Advances of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Plant Essential Oils
出版时间:2007这些精油多分布在植物的花、果、叶、根 或根茎、种子等器官中,有的也存在于植物的全草和树胶中。 -
报告(一)东方蝼蛄(Oriental Mole Cricket)
出版时间:2013东方蝼蛄主要为害高粱种子、幼苗的根 及茎等,特点是被害处呈现乱麻丝状。同时,蝼蛄在地表土层2~10cm串行,形成弯曲的隧道,使土壤松动风干,导致高粱幼苗、幼根干枯而死,造成缺苗、断条。图3-1 蝼蛄串蛀形成隧道及为害症状图3-2 幼苗萎蔫东方蝼蛄不仅为害高粱,还可取食粮、油、棉、麻、蔬菜,以及果树、林木的种子、幼苗的根 及茎等。 -
报告昭通预警控制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出版时间:2010关键词:病虫害;预警控制;实践;思考农作物病虫害预警控制工作是植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增产增收的重要保障,包括农作物病 虫草鼠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控两方面内容。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变化,病虫种群也在不断变化,一些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以往的测报方法与控病 手段很难适应当前防治工作的需要。2009~2010年,昭通市植保站专业技术人员克服了报什么统计什么的思想,在深入田间调查了解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基础上,纠正了部分人员早晚、疫病不分,大、小斑病 不分的行为。1979年在永善县马楠乡等地发生的马铃薯癌肿病 就造成大面毁产绝收,曾经引起农民恐慌搬迁,惊动中央。因此,加强农业病虫害预警控制,确保农业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马铃薯晚疫病、稻瘟病、玉米大小斑病 等常规病虫害通过应用逐步回归、判别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模糊数学和灰色决策系统等非线性预测理论的方法,建立发生时期和程度的预报决策模型,最终实现计算机信息自动诊断预警 -
报告加强病虫测报工作,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出版时间:2010特别是近两年来农作物各种病虫为害日趋严重,水稻中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时常暴发,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 和锯齿叶矮缩病 等病毒病 发生愈来愈普遍,一些次生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以水稻为例,为害比较严重,发生较普遍的有稻飞虱、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和纹枯病,以及近两年来肆虐的各种病毒病 ,这些病虫害就是本站病虫测报工作的重点监测对象。但目前的乡镇农技站已综合为农业服务中心,集合了经管、畜牧、水产、农技、植保等涉农全部部门,专业性便削弱了许多,现在的农业服务中心已基本无专人搞植保工作,基层田间病虫发生情况无法收集,农业中心工作人员只能在所辖区域有农户反映某种病 、在省植保站的支持下,本县开始在村农技员中选聘村级植保员,他们热心农业技术工作,有着丰富的病虫调查经验,同时,村级植保员扎根农村,根据聘用合同,完成当地水稻主要病虫害(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细条病 等“三虫三病 ”)的日常田间调查,将病虫调查数据及有关资料及时上报县植保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目前测报工作中调查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