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果树-病虫害防治-图谱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苹果腐烂病的流行原因分析与
防治 关键技术探讨出版时间:2007另外在病虫防治 上,也基本上做到了及时防治 、统一防治 。因此,果树 树势较强,各种病害发生均较轻。20世纪90年代后期尤其是近5 年以来,随着果品价格下降,果农积极性下降,管理比较粗放。部分果农对苹果树重视不够,有的全年只施一、两次药,甚至有的果农完全不施药,也不进行其他管理,早期落叶病、瘤蚜等病虫害 发生严重,造成树势极度衰弱,进而促使腐烂病大发生,提供了充足菌源,也危及到了整个果园;苹果腐烂病的防治 必须贯彻以加强栽培管理为中心内容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方针。健身栽培是指在苹果生产过程中,利用农业和物理等措施促进植株生长,增强植株对病虫的抵抗能力,减少病虫害 的发生率,从而增加苹果的产量,提高品质。对于主干上病疤较大、为害较严重的果树 ,要及时采取桥接或脚接的方式,促进树势恢复。 -
报告棉花枯、黄萎病的
防治 探索出版时间:2007为了克服群众在防治 这两种病害的恐惧心理,甚至放弃种植的现状,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发生情况调查和防治 探索,为开封市在生产上找到了一些有效的防治 措施和方法,并指导群众进行大面积的应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因此,根据病害的发生特点,选用抗病品种,制定合理的防治 措施,是病害防治 的关键。开封市大部分土壤属砂壤土,漏水漏肥现象较重。棉花枯、黄萎病虽说是棉花上没有办法根治的两种病害,但结合影响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制定简单、合理的防治 方案进行大面积推广,仍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有效的减少产量损失。防治 配套措施为:近年来,棉农很少使用硫酸脱绒,一般选用包衣种子。,防治 时机在7月中下旬,用上述药剂及方法,间隔7~10天再喷一次。 -
报告模块十三 农作物鼠害的
防治 出版时间:2011鼠害常年为害农业生产,从在土壤中盗食种子开始,啮食作物根、茎、叶种果实,直到作物收获后继续为害贮存的粮食及加工的食品,以及蔬菜、果树 、果品、经济作物,无所不害。第三,调查了解害鼠的食性、生活方式等,以选择适口性好的毒饵及适当的防治 方法。第四,计算毒饵用量、投放毒饵用工量以及灭鼠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2.统一行动,大面积连片防治 啮齿类动物体型一般较小,到处都有它们栖息的场所,繁殖力强。3.采取配套措施,保持害鼠低密度水平首先,必须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宣传普及防治 害鼠的知识,提高广大农户对防治 鼠害重大意义的认识,并掌握科学的防治 方法。其次,要加强鼠情测报,准确掌握鼠情。及时组织人力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防治 ,密度高时应采取突击灭鼠与经常性灭鼠相结合的办法。 -
报告冀北地区苹果锈病大发生的原因与
防治 技术研究出版时间:2007切断苹果锈病的侵染循环是防治 该病最有效的手段,新建果园时,应当远离桧柏、翠柏、龙柏类植物5km以上,对于5km之内已有桧柏等植物的,有条件的建议彻底清除。尤其是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遇有15mm以上且持续时间较长的降雨时,必须及时在桧柏类植物上及时喷洒波美3度的石硫合剂或三唑酮等药剂,清除越冬病菌;第三,苹果锈病发生重的果园,还应在秋季喷药保护桧柏类植物,防治 锈病侵染对于附近有桧柏类植物的果园,除了清除转主寄主的菌源以外,还应对果树 进行树上喷药保护,一般在苹果花芽露红和落花后各施一次药,发病严重的还应在落花后10~15天施第三次药。切断侵染循环是防治 苹果锈病的根本所在,而喷施药剂是防治 该病的重要措施。 -
报告农作物病害
防治 策略与农药应用技术出版时间:2008防治 方法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 应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生物、化学的防治 手段达到保护无病区,控制初发病区,治理老病区的目的。药剂防治 以种子处理为主来预防。防治 方法 播种时要精选种子,播种量不宜过大,合理施肥。小麦扬花初期是防治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适期,间隔7~10天再喷1次。种子处理是防治 芽腐和苗枯的有效措施。防治 方法 适期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是防治 的关键时期,防治 指标:在抽雄前后,当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达20%时,开始喷药防治 。防治 方法 花生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开花期病害发生初期喷药防治 ,可有效的防治 其为害。防治 方法 及时清除田间的枯枝、落叶、烂铃等,集中烧毁,适期播种,加强苗期管理。及时防治 铃期病虫害 ,避免造成伤口。 -
报告美国白蛾
防治 技术与策略出版时间:2009”的防治 方针,依照“一挖二剪三喷四飞五放”的防治 程序,进行全覆盖、多措施、不间断的防治 。因此,按照《森林病虫害 防治 重要条例》的有关规定,美国白蛾防治 必须突出政府主导作用,由政府统一领导,统一组织,把美国白蛾防治 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防灾、减灾计划,统一部署,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具体实施。三是组织发起防治 动员活动。美国白蛾防治 开展前,由政府组织各相关单位领导和下级政府领导参加的防治 动员大会,安排部署美国白蛾防治 前期准备工作和防治 期防治 开展工作,以及全年防治 方案和任务。在乡级建立2~3个防治 专业队,并成立防治 组织机构,负责防治 专业队统一调配和村防治 工作的督导。在村级设置查防员,成立防治 小分队,对村内防治 任务按片进行责任划分,由责任人每天对责任区进行巡查和防治 。进入防治 期后,由乡防治 专业队根据查防员上报的查防情况,调配防治 专业队逐村进行规模化防治 。 -
报告棉花枯萎病的农业
防治 出版时间:2012农业防治 也称栽培防治 ,是农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的一项基础措施。主要措施有选用抗病虫品种和采用防治 病虫草害的栽培技术两方面。这些基本技术不仅对作物本身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是除虫防病不可缺少的具有相当积极意义的措施。侵染循环是植物病理学上的中心问题,因为植物病害的防治 措施主要是根据侵染循环的特征拟定的,棉花枯萎病也不例外。棉花枯萎病是为害棉株维管束的病害。病田轮作和消灭病株残体是棉枯萎病综合防治 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病菌的生存力顽强,病田旱地轮作,即使不种寄主作物,也要4年以上病菌的致病力才有所下降。若将带病枝、叶淹没于清粪水中,在7~8月份的高温条件下,病菌则易于死亡,1个月后施用对防治 病害的扩大蔓延将更有效。 -
报告八 生理性病害
防治 出版时间:20151 症状 钾可在植株体内移动,植株缺钾时老叶的钾就会移动到生长旺盛的新叶,从而导致老叶缺钾。在生长早期,叶缘出现轻微的黄化现象,继而叶缘枯死,随着叶片不断生长,叶向外侧卷曲;其症状品种间的差异显著。缺钙的症状首先出现在上位叶,叶缘完全变黄时多为缺钾。果实会因钾的缺乏和分布不均影响体内糖分储备和细胞的渗透压,使果实呈现绿肩果。2 发病原因 虽然氮、钾肥在复合肥的施入量常相同,但是番茄中钾的吸收量是氮肥的1~2倍。因此,在施入有机肥不足,补充含有氮、钾的复合肥时,连年种植地块,钾会越来越少,生长后期出现缺钾现象经常发生。磷肥的过量施用会导致钾肥的减少。在沙性土壤栽培时易缺钾。有机肥和钾肥施用量小,满足不了生长需要时;地温低、湿度大、日照不足,阻碍了钾的吸收;施用氮肥过多,会影响对钾肥的吸收。3 救治方法 使用足够的钾肥,特别在生育的中、后期,注意不可缺钾;每株对钾的吸收量平均为7克,确定施肥量要考虑这一点;施用充足的优质有机肥料;如果钾不足,每亩可一次追施生物速效钾肥3~5千克。缺钾时也会影响铁的移动、吸收。因此,补充钾肥的同时,应该补铁,二者同时进行。可用0.3%~1%硫酸钾、氯化钾喷施,或施用生物钾肥及时补充速效钾。1 症状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下位叶的叶脉间叶肉渐渐失绿变黄,进一步发展,除了叶缘残留点绿色外叶脉间均黄化;当下位叶的机能下降,不能充分向上位叶输送养分时,其稍上位叶也可发生缺镁症;缺镁症状和缺钾相似,区别在于缺镁是先从叶内侧失绿,缺钾是先从叶缘开始失绿。缺镁症在不同番茄品种间发生程度、表现症状有差异。2 发病原因 镁是植株体内所必需的元素之一。由于施氮肥过量,造成土壤呈酸性影响镁肥的吸收,或钙中毒造成碱性土壤也应影响镁的吸收从而影响叶绿素的形成,造成叶肉黃化现象。低温时,氮、磷肥过量,有机肥的不足也是造成土壤缺镁的重要原因。根系损伤对养分的吸收量的下降,其引起最活跃叶片缺镁吸收的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土壤中含镁量低的沙土、沙壤土及未施用镁肥的露地栽培地块易发生缺镁。3 救治方法 增施有机肥,合理配施氮、磷肥,配方施肥非常重要,及时调试土壤酸碱度改良土壤避免低温。若缺镁,在栽培前要施足够镁肥,例如生产中随底肥施入中量元素硼镁锌钙肥(昆卡中量元素肥1千克)效果好。应该注意土壤中钾、钙含量,保持土壤适当的盐基水平补镁的同时应该加补钾肥、锌肥,多施含镁、钾肥的厩肥。叶片可喷施1%~2%的硫酸镁和螯合镁、螯合锌等。1 症状 钙素在植株体内不易转移,缺钙时新叶黄化,首先是幼叶叶缘失水,继而叶片干枯变褐。果实病斑果面初期呈水浸状暗绿色,逐步发展为深绿色或灰白色凹陷。成熟后斑点褐变不腐烂。2 发病原因 由植株缺钙引起,虽然土壤中不缺钙离子,但是,连续多年种植番茄的棚室,若过量施用氮磷钾肥会造成土壤盐分过高,引发缺钙现象发生。干旱时,土壤浓度浓缩,减少根系吸水,抑制钙离子的吸收,造成果实成熟时体内糖分不均衡分布,糖转化失调,造成缺糖部位木栓化不转色的凹陷斑。盐渍化障碍、高温、干旱和旱涝不均的粗放管理也是影响钙吸收量的主要原因。根群分布浅,生育中后期地温高时,易发生缺钙。3 救治方法 增施有机肥,增加腐熟好的腐殖质含量高的松软性肥料,加强土壤的透气性改变根系的吸收环境。调节土壤的pH值至中性,酸性土壤及时补充石灰质肥料。尽量避免连年多茬种植同一种作物。肥水管理上应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和含有隐性氮肥的复合冲施肥,随底肥增施水溶性钙镁肥。适当保持土壤含水量,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具有保水功能的松土精或阿克吸保水剂。果实膨大期可叶面喷施速效钙肥或0.1%~1%的氯化钙,稍加入少量的维生素B6,可防止高温强光下形成的过量草酸,对预防缺钙有较好效果。1 症状 缺硼的新叶停止生长,生长点附近的节间显著缩短。上位叶向外侧卷曲,叶缘部分变褐色。叶缘黃化并向叶缘纵深枯黄呈叶缘宽带症、果皮组织龟裂、硬化。停止生长的果实典型性症状是即生产中常说的网状木栓化果。2 发病原因 硼可参与碳水化合物在植株体内的分配,缺硼时生长点坏死,花器发育不完全。新叶生长、茎与果实因生长停止,叶缘黃化并向叶缘纵深枯,大田作物改种植甜瓜后容易缺硼。多年种植甜瓜连茬,重茬,有机肥不足的碱性土壤和沙性土壤,施用过多的石灰降低了硼的有效吸收,以及干旱、浇水不当,施用钾肥过多,钾肥过剩都会造成硼缺乏。缺硼时,并不对吸收钙的量产生直接影响,但缺钙症是伴有缺硼症发生。3 救治方法 改良土壤,多施厩肥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合理灌溉。底肥施足硼肥,如持效硼,叶面喷施速乐硼、新禾硼或0.1%~0.2%的硼砂或硼酸液。注意配置时,将硼砂先置于60~70℃水中溶解后,再稀释至规定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