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药毒理学-研究-进展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构建现代化病虫测报体系,提升病虫害监测预警水平
出版时间:20103.3 加强病虫测报标准观测场建设,提高病虫监测调查准确性农作物病虫测报标准观测场是集病虫害监测、预警、研究 、技术开发为一体的多功能植物生态观测体系,网络健全、设施完备、手段先进、预警防控能力强。参考文献[1]高灵旺,沈佐锐,夏冰等.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技术链研究 与设想.中国植保导刊,2009, 11(32):32~35[2]刘万才,刘宇,曾娟等.推进农业有害生物数字化监测预警建设刍议.中国植保导刊 -
报告Inhibiting Effect of Fungicides on Head Smut, Common Corn Smut and Corn Southern Leaf Blight
出版时间:2007本研究 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杀菌剂对3种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对病原菌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杀菌剂,为构建用于以上3种病害防治的种衣剂奠定了基础。 -
报告First Report of Bermudan Grass(Cynogon dactylon)Smut in China
出版时间:2007用稀释分离法自发病植株的黑粉部位分离获得该病原菌,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和rDNA-ITS序列分析等研究 。 -
-
报告十三、梨树病虫害
出版时间:2015梨木虱为害状梨木虱(2)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在天敌发生期间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杀虫剂;可选用植物源农药 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在初期稀释600~700倍喷雾,盛发期稀释500~600倍喷雾防治 -
-
报告模块一 病虫害防治原理与方法
出版时间:2011●研究 不同防治对象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环境因素对其发生消长的影响作用、与作物物候关系等生物学、生态学问题,以明确病虫害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种防治的有利时期。●研究 不同防治对象与寄主作物、天敌生物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害虫种群密度与为害损失程度的关系,结合防治成本、作物产值等经济、社会因素,制定科学的经济数值或防治指标。 -
报告加强病虫测报体系建设,提高测报质量
出版时间:20103 规范测报调查技术,提高预报准确性3.1 规范测报调查技术为了加强广西病虫测报工作,全面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从1985年开始组织有关科技人员对病虫测报技术规范的研究 做了大量的工作,逐步形成了一套业务管理3.3 制定水稻主要病虫情报发布及验证规范广西植保总站在多年探索研究 的基础上,制定了《广西水稻主要病虫情报发布及验证规范》,具体规定水稻主要病虫的预报对象、情报类别、各类情报额定(低限)期数及预报准确率的评定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