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树细菌毛根病
知识图谱:全部
-
视频
苹果 新品种保护与分子鉴定发布时间:2023 -
报告Study on the Diversity of Plum Anthracnose Fungal Pathogen Isolated in Wuhan
出版时间:2007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病 组织进行了分离,再进行单孢分离;采用柯赫氏法则给予回接鉴定,确认为炭疽病的病原。所有菌株均在PDA平板上于25℃下培养,并于PDA试管斜面上4 ℃保存。将这7种类型菌株分别在梅树及樱树、桃树、梨树、苹果树 、杏树和山楂等蔷薇科果树上的致病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7种类型的菌株在这些植物上致病力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Ⅰ型菌株M17对上述植物的致病力最强,刺伤接种后在这些植物叶片上均能形成典型的病 斑,病 斑的大小因接种植物不同而略有差异,如在梅花、梨树、桃树、樱树、杏树、山楂和苹果等植物叶片上形成的病 斑大小分别为2.1±0.2)cm、(1.9±0.2)cm、(1.9±0.2)cm和(1.3±0.2)cm;但在不刺伤的条件下,菌株M17仅能在樱树、梨树、桃树、山楂树等叶片上形成病 斑Ⅲ型菌株M11-1的致病力最弱,仅能在刺伤叶片上形成较小的病 斑,如在梅花、桃树、苹果、樱树、杏树、梨树和山楂等植物叶片上形成的病 斑大小分别为:(0.73±0.2)cm、(0.36±0.2 -
报告(二十七)粟灰螟(Millet Stem Borer)
出版时间:2013此外,粟灰螟为害常常引发高粱穗、茎腐病 ,加重产量损失和品质变劣。粟灰螟食性比较简单,在北方主要为害谷子,有时也为害糜黍类、玉米、高粱等作物和狗尾草、谷莠子等禾本科杂草。幼虫分5龄,灰黄褐色,腹背有5条紫褐色纵向条纹,中线稍细 。蛹纺锤形,长12~14mm,腹部5~7节周围有数个褐色凸起,初蛹乳白色,羽化前深褐色。粟灰螟一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高粱、谷子等根 茬内越冬。东北及西北部分地区越冬幼虫5月下旬化蛹,6月初羽化,一般6月中旬为成虫盛发期,随之进入产卵盛期。1.农业措施防治 秋季翻耙,将根 茬暴露在地表,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越冬幼虫可大量死亡。人工摘除枯心苗,集中烧毁。2.化学防治 首先要掌握虫情,成虫发生数量及产卵始期,适时指导防治。在卵盛孵期至幼虫蛀茎前施药,每亩用5%甲萘威(西维因)粉剂1.5~2kg,拌细 土20kg制成毒土,撒在幼苗根 际;每亩用48%乐斯本乳油50~100ml,拌细 土15~20kg,拌匀后顺垄撒在苗根 附近,形成药带 -
报告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及其防治
出版时间:2015小麦叶枯病 是指在小麦叶片上产生枯斑症状的一类病害的统称。引起小麦叶枯的病原很多,主要有:根 腐叶枯、雪霉叶枯和交链孢叶枯。根 腐叶枯初期在叶片上产生褪绿斑点,后发展成椭圆形或梭形褐色斑,病 斑小而多,常连片。湿度大时病 斑周围有水渍状晕圈,病 斑上产生橄榄色霉层。一般发生早而普遍,分布于全省各麦区。小麦全蚀病 是由子囊菌亚门的禾顶囊壳菌侵染引起,是一种根部病害,病 苗种子根 、次生根和地下茎变黑,表面和内部腐烂。分蘖前后基部老叶变黄,分蘖减少,生长衰弱,严重的枯死。多种病原真菌均能引起小麦黑胚,主要是细 交链孢菌、极细 交链孢菌和麦类根 腐离蠕孢菌)。不同病原菌侵染小麦籽粒引起的小麦黑胚病 不同的症状。利用各种金龟子与东方蝼蛄和细 胸金针虫的趋光性,可在上述害虫活动盛期,每天19~21时用黑光灯、电灯或在榆树、杨树、苹果树 、梨树果园附近堆火,可诱杀大量金龟子等地下害虫。(2)堆草诱杀。 -
报告梨生产技术
出版时间:2019根系分布较深,达2m以上,但大量的水平骨干根 和须根分布在距地面15~40cm处。根系生长有两次高峰:第一次高峰在6月上中旬,新梢停止生长时;第二次高峰在9月中下旬,果实采收后。在改土后挖大穴,将苗木根系舒展、均匀放于坑中,然后回填细 表土,边填土边提苗,再踏实,使根系与土壤接触紧密,使嫁接口与土面水平,灌足定根 水,待下渗后,再盖一层干细 土,用黑色塑料薄膜或稻草覆盖保湿。清理果园残留病 叶、病 果、病虫枯枝等,集中烧毁。(3)全园冬季整形修剪。早春喷布防护剂等防止幼树抽条。(1)做好幼树越冬的后期保护管理。新定植的幼树定干、刻芽、抹芽。根基覆地膜增温保湿。剪除梨黑星病 梢,摘梨大食心虫、梨实蜂虫果,利用灯光诱杀或人工捕捉金龟子、梨茎蜂等害虫。悬挂性诱捕器或糖醋罐,测报和诱杀梨小食心虫。落花后喷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黑星病 。落叶后扫除落叶、杂草、枯枝、病 腐落果等,并深埋或烧毁。树干涂白。 -
报告西瓜侵染性病害防治
出版时间:2019若湿度过大时,可撒些细 干土或草木灰进行预防。西瓜根 腐病 主要为害西瓜根 和茎基部。西瓜播种后到出苗前,受到病菌侵害造成烂种、烂芽。阴雨天或浇水后,病害发展快,为害重西瓜根结线虫为害重的瓜田,西瓜根 腐病 为害也较重。露地西瓜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根 腐病 始发期,5月中、下旬为发病盛期。(1)轮作。剖开根结,病 组织内有很多微小的乳白色线虫藏于其内,在根 结上长出细弱新根 再度受侵染发病,形成根结状肿瘤。有的呈串珠状,有的似鸡爪状。定植前,每667m2用3%米乐尔颗粒剂4~6kg拌细 干土50kg进行撒施,沟施或穴施。 -
报告早春保护地薄皮甜瓜苗期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出版时间:20071.1.1 症状 发病初期,出土幼苗茎基部出现水烫状病 斑,继而病 斑逐渐加深为淡黄褐色,同时绕茎扩展,病 部缢缩呈细 线状,幼苗因失去支撑而折倒,刚折倒的病 苗子叶短期内仍为绿色。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此病 。1.3.1 症状 该病害为一种生理性病害。幼苗出土后不长新根 或不定根,幼根表面开始为锈褐色,尔后腐烂。沤根 后地上部子叶或真叶呈黄绿或乳黄色,叶缘开始枯焦,严重的整叶皱缩枯焦,生长极为缓慢。在子叶期出现沤根 ,子叶即枯焦。在真叶期发生沤根 ,真叶就会出现枯焦。如此持续时间较长就会发生沤根 。甜瓜育苗应选择土壤松而不散、黏而不硬、通气透水性良好、保肥保水力强的壤土新地或轮作3~5年的无病地育苗,大棚苗床必须选用无病土育苗。如用连作地或病 地土壤,则苗床需深翻或用药剂消毒,常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与40%五氯硝基苯粉剂消毒,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苗床8~10g,与20~30kg细 干土拌匀成药土,待苗床所浇底水渗下后 -
报告无公害小麦生产技术
出版时间:2015播前要按照“早、深、净、细 、实、平”标准,及早腾茬、灭茬,高标准、高质量整地。耕层要达到23cm以上,犁细 耙透,上虚下实,地面平坦,无明暗坷垃,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通透性能。每亩用5%的辛硫磷颗粒剂3kg混拌20kg细 土进行土壤处理,以防治金针虫、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用2.5%的适乐时种子包衣剂包衣(或拌种),以防治纹枯病、根 腐病 、全蚀病 等土传根部病害。主要防治地下害虫、黑穗病、全蚀病 及根 腐病 。防治措施如下。1.选用抗病虫的品种和无病菌种子小麦黑穗病易发区,留种地选用无病地、播无病种、施无病肥、单收单打。散黑穗病区的留种地要远离生产麦田。药剂拌种。主要防治小麦丛矮病 和地下害虫。防治措施:防治小麦矮丛病 。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吸浆虫蛹期)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50mL对水2kg配成母液,均匀拌细 土25~30kg,均匀撒施于麦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