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树缺氮症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及其防治
出版时间:2015穗腐是病菌在小麦抽穗扬花期侵入,在灌浆到乳熟期显症 。初期在小穗颖壳上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到整个小穗,再蔓延到邻近小穗,病小穗枯黄。土质松散、碱性,有机质少,缺 磷、缺 氮 、肥力低下的土壤发病均重。小麦全蚀病防治要分类进行。无病区防止传入,初发区采取扑灭措施,老病区采用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积极调节作物生态环境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孕穗期及其以后追肥小麦黑胚率增加,且随施氮 次数和施氮 量的增加而提高;尤其扬花期叶面喷施氮肥会较大幅度地提高黑胚率。不但造成断行缺 株,受害的块根与块茎的虫孔还易引起病菌侵害,发生病变或腐烂,造成产量下降与品质变劣。3.形态特征所有的金针虫均为细长形,体金黄色或褐黄色,故名金针虫。利用各种金龟子与东方蝼蛄和细胸金针虫的趋光性,可在上述害虫活动盛期,每天19~21时用黑光灯、电灯或在榆树、杨树、苹果树 、梨树果园附近堆火,可诱杀大量金龟子等地下害虫。(2)堆草诱杀。 -
报告柑橘侵染性病害与防治
出版时间:2018枝、叶、花、果及根部均可显症 ,尤以夏、秋梢症状最明显。发病初期,部分新梢叶片黄化,树冠顶部新梢先黄化(图8-19),逐渐向下发展,经1~2年后全株发病,3~4年后失去经济价值。叶肉变厚、硬化、叶表无光泽,叶脉肿大,有些肿大的叶脉背面破裂,似缺 硼状(图8-20、图8-21)。病树开花早而多,花瓣较短小,肥厚,淡黄色,无光泽。采用配方施肥技术,调节氮 、磷、钾比例;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修剪时,去除过密枝叶,增强树体通透性,提高抗病力;清除初侵染源,秋末冬初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叶,并清除地上落叶、落果,集中销毁,同时喷洒1~2新梢少或部分小枝枯死,叶片小或叶脉附近绿色叶肉黄化,似缺 锌状,病树树势弱但开花多,落花落果严重。枝条纤细,丛生,树冠矮化。 -
报告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出版时间:2015土壤微生物繁殖和活动的适宜碳氮 比为25∶1, 而作物秸秆的碳氮 比高达60~100, 当秸秆进入土壤后,土壤微生物总量迅速增加,微生物繁殖和活动所需氮素仅靠秸秆本身的分解不能满足,还有一部分需要来自土壤,导致微生物与作物争氮 ,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因此,与中筋小麦相比,强筋小麦科学施肥要注意两点,一是适当地增施氮肥用量,二是必须做到氮 、磷、钾合理配比,配方施肥。采用“冬前两次施肥法”效果更好,新乡市沿黄稻茬麦区多年生产实践经验是,水稻收割前一周,趁墒撒施高氮 复合肥10kg,利于壮苗。叶面喷肥能有效改善植株的营养状况,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促进碳氮 代谢,提高氮素营养供应强度,进而提高粒重和蛋白质含量,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 -
报告四 不同茬次注意事项
出版时间:2015(3)后期:采收盛期过后,植株趋向衰老,故此期管理应维持长势为主,不能缺水缺 肥。追肥应以氮 、钾肥为主,并做到追肥与浇水结合。在整地前,每亩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千克以上,同时施入速效的氮 磷钾复合肥50~60千克,硫酸铜3千克,硫酸锌1千克,硼砂1千克,生物钾肥1千克。各种肥料可随着深翻细耙,与土壤充分混合。结合浇水亩施水溶性冲施肥(氮 钾肥比1∶2)10~15千克,或亩追施生物海藻菌复合肥12~15千克。进入结果期,每浇1水或两水追肥1次。 -
报告旱地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出版时间:2015增施氮 、磷、钾化肥,以无机促有机,有机无机相结合,可显著提高产量。河南旱地曾因缺 磷严重制约了小麦产量,通过增加磷肥用量,产量有了显著提高。但随着产量的提高,旱地小麦缺 钾问题又暴露出来。因此,在旱地要有机肥、氮 、磷、钾化肥配合使用,以便充分发挥土壤中单位水分的增产作用。在一般情况下,旱地麦田实行粗肥、氮 、磷、钾肥底施“一炮轰”的施肥方法,一般不进行追肥。但在土壤水分状况改善以后,冬春遇到较多降水仍不进行追肥,将造成土壤水分生产效益降低。目标产量在300kg/亩以上的地块,在施有机肥200kg/亩的基础上,化肥施用总量为纯氮 10~12kg/亩、P2O58~10kg亩、K2O 5kg/亩。 -
报告(十四)大灰象甲(Big Gourd Shaped Weevil)
出版时间:2013成虫取食作物嫩叶、幼茎,轻者造成缺 刻或孔洞,使植物组织受损,重者把幼苗吃成光秆,造成缺苗断垄。图3-39 田间幼苗被害状(缺 刻)除为害高粱外,还为害烟草、玉米、花生、马铃薯、辣椒、甜菜、瓜类、豆类、苹果、梨、柑橘、核桃和板栗等。成虫体长7.3~12.1mm,宽3.2~5.2mm。 -
报告无公害小麦生产技术
出版时间:2015施肥以增施有机肥为主,要农化结合、氮 、磷、钾肥配施,最大限度地控制化肥用量,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同时,防止收、贮、销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按照“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氮 、磷、钾、微肥相补充”的原则,进行优化配方施肥。宜使用的优质有机肥有堆肥、厩肥、腐熟人畜粪便、绿肥、腐熟的作物秸秆、饼肥等。每亩施优质粗肥600~1000kg,纯氮 18~30kg,五氧化二磷6~8kg、氧化钾5kg、锌肥1~1.5kg,其他微量元素适量。肥料使用总量(尤其是氮 化肥总量)必须控制在土壤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在40mg/L以下。必须按照平衡施肥技术,氮 、磷、钾要达到合适比例,以优质有机肥为主。应当严格按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 -
报告 蔬菜病害防治策略与农药应用技术
出版时间:2008播种早,密度大,地势低洼,管理粗放,缺水缺 肥,植株长势差,抗病力弱,一般发病重。防治方法 施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并增施磷、钾肥,病叶、病残体要及时清除出田外深埋或烧毁。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背产生黄褐色斑点,扩大后呈紫褐色斑,其上覆一层稀薄白粉,后病斑沿叶脉发展,白粉布满全叶,严重的叶面也显症 ,致叶片枯黄,引起大量落叶。底肥施足,合理追施氮 、磷、钾肥。雨后适时中耕,以提高地温,降低空气湿度。培育无病壮苗,育苗地、生产地要隔离,定植时严格淘汰病弱苗。发病前期至初期,可用3.95%三氮 唑核苷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1.5%植病灵水剂(三十烷醇·硫酸铜·十二烷基硫酸钠因病菌在土壤中越冬,播种时每亩用7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或50%五氮 硝基苯2kg,拌细土25kg,均匀撒于地表翻入土内,能有效的杀灭土壤中的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