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圆斑根腐病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
苹果 园的土壤和水肥管理技术出版时间:2011植株缓苗后,根系进入快速生长期,这时根 际缺水将直接影响根 的发生、生长,因此及时补水是必要的。幼树枝叶少,土壤水分的散失主要是土壤蒸发掉的。在易抽条地区要对苹果 幼树保护2~3年,幼树入冬前在树干上缠一层地膜是最好的防抽条措施,也可以捆包一些稻草,春季再解掉,或在树干基部培土,以保护根 颈,来年再将土撤掉,或培月牙埂等。~0.3发芽后硼酸0.1~0.3盛花期提高产果率硼砂0.2~0.55~6月份防治缩果病 加适量生石灰柠檬酸铁0.05~0.1生长季节防治黄叶病 表4-1苹果 树根外追肥的肥液适宜浓度施肥的原则一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中心(2)堆肥 是以作物秸秆、杂草、落叶等为主要原料进行堆制,利用微生物的活动使之腐 解而成。也属营养成分全、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完全肥料。图4-4 沟灌利用管道将加压的水通过滴头,一滴滴地均匀缓慢地渗入果树根部附近的土壤,使根 际土壤经常保持在适宜水分状况的一种先进节水技术。 -
报告观赏海棠轮纹
病 病原的初步研究出版时间:2007在6月份从病 树上采集病 斑 ,显微切片观察其病原形态,并对其大小进行测定。按常规方法,进行分离培养并纯化。观察其培养性状和产孢特征。受害海棠枝干从皮孔开始发病,以皮孔为中心形成近圆形斑点,暗褐色,凹陷,边缘稍隆起;随后病 斑 中央突起,呈瘤状,质地坚硬,成为灰白色;病 健交界处发生龟裂,病 皮翘起,有点呈马鞍状,或呈轮纹状;病 斑 表面产生黑色的小粒点严重时,病 斑 相连,病 皮粗糙,导致部分枝干死亡。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细胞,无色,纺锤形或长椭圆形,一端钝圆 ,一端截平,大小为(20.1~32.9)μm×(7.6~9.8)μm。结果也显示该病原菌从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上与引起苹果 轮纹病 的病原菌[1]和梨轮纹病 [2,3]的病原菌有一定的差异。 -
报告棉花枯萎
病 的农药防治出版时间:2012以灌根 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是由链霉菌YBO24(StreptomycesYBO24)产生的、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如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苹果 炭疽病菌供试菌种乙醚丙酮石油醚全株根 果实茎叶全株根 果实茎叶全株根 果实茎叶棉花枯萎病菌抑制率(%)79.243.236.236.083.676.858.927.939.688.458.032.441.019.042.3苹果 腐烂病菌抑制率(%)100.089.347.561.9100100.079.714.091.310090.583.036.820.241.1葡萄白腐 病菌抑制率(%)100.075.320.842.0100100.085.426.016.710090.869.814.619.465.4结果表明,旱芹粗提物灌根 对棉花枯萎病的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下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病 指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
报告棉花枯萎
病 的生物防治出版时间:2012属名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反应芽孢接触酶氧化酶需氧性测定芽胞杆菌属(Bacilus)圆形或不规则形,灰白,灰色或乳白色直杆状,成对或链状排列+有,椭圆、卵圆 、圆形或柱状阳性阳性或阴性好氧或兼性厌氧欧文氏菌属缪礼鸿等(2008)从植物根 际土壤中,筛选到3株对大豆根 腐 病 、棉花枯萎病、小麦赤霉病等多种作物真菌病害有较强拮抗性的芽胞杆菌菌株Bacillus sp.920,Bacillus sp.930和Bacillus病原真菌920菌株930菌株932菌株大豆根 腐 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油菜核盘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恶苗病菌+++—++小麦全蚀病菌++++—小麦根腐 病菌+++++++玉米小斑 病菌++++++++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柑橘黑腐 病菌++++++++表8-13 3株芽胞杆菌的抗菌谱及抑菌强度测定结果枯草芽胞杆菌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对照果园土平均发病率70.1%,病 指48.7(表8-15)。以上结果表明,86-1根 围土、86-1田间土、枯萎病圃土对枯萎病菌均有显著的抑菌效果,86-1根 围土抑菌效果最强,比病 圃土效果高27.4%。 -
报告基于WGR技术开发与
苹果 抗炭疽菌叶枯病 基因相关联的SNP、Indel标记及抗病候选基因的鉴定出版时间:2019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qRT-PCR) 技术对候选基因经过炭疽叶枯病 病原菌侵染后的不同时间段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寻找响应炭疽叶枯病 病原菌侵染的抗病相关基因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功能分析,以期揭示苹果 抗炭疽菌叶枯病 的分子机制用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的材料为 ‘金冠’ ‘富士’ 及第三章中经过抗病鉴定的 ‘金冠’ב富士’ 的 F1 代群体中极端抗炭疽菌叶枯病 的20个单株和极端感炭疽菌叶枯病 的20 个单株。一般情况下,在苹果 F1 群体中,由于每个位点的碱基均来源于双亲中的一个,所以在基因组中大部分区域的 SNP-index都在0.5附近。以上结果说明,5个候选基因均受炭疽菌叶枯病 病菌的诱导,是苹果 炭疽菌叶枯病 抗病相关基因。SNP 标记的开发主要依赖于含有大量测序序列的数据库。这一结果与SSR标记所定位的抗炭疽菌叶枯病 基因位点位置相吻合。SNP 广泛分布于基因组DNA中,且数量巨大。 -
-
报告(二十)双
斑 长跗萤叶甲(Double Spotted Leaf Bettle)出版时间:2013双斑 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又名双斑 萤叶甲、双圈萤叶甲,属鞘翅目(Coleoptera),叶甲科(Chrysomelidae)。双斑 长跗萤叶甲幼虫和成虫均能为害高粱。幼虫期生活在地下3~5cm土中,取食作物的根部组织。成虫在高粱叶脉间纵向啃食叶片下表皮及叶肉,仅存上表皮和叶脉,形成带状不规则透明斑 。成虫长卵圆形,长3.5~4.5mm;头、胸红褐色或棕黄色,有光泽;触角基部3节黄色,其余灰褐色;鞘翅基半部各具1个近圆形淡黄色斑 ,周围黑色,斑 后缘黑色部分常向后伸突成角状;胸部、腹部黑色,腹部腹面黄褐色在我国北方,双斑 长跗萤叶甲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开始孵化,幼虫期30~40天,也可为害高粱的根 和嫩茎。老熟幼虫做土室化蛹,蛹期7~10天。成虫交配前期约为20天,卵散产或几粒粘结产于杂草丛根 际表土中,偶见产在高粱花丝和苞叶等处。卵耐干旱,即使卵壳表面干瘪,经吸水后仍可恢复原形,条件适宜时即可发育孵化。春季湿润、秋季干旱的年份发生较重。 -
报告冀北地区
苹果 锈病大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技术研究出版时间:2007),病 斑 多呈纺锤形,以后叶背面或果实病 斑 四周,逐渐长出黄褐色丛毛状物(锈孢子器,即群众所称的长胡子、长毛毛),内含大量褐色粉末(锈孢子);果实发病,多在萼洼附近出现橙黄色圆 斑 ,直径10mm左右,后变褐色该菌是转主寄生菌,在苹果 、梨树上形成性孢子和冬孢子,在桧柏上形成冬孢子,以后萌发产生担孢子[1]。转主寄主主要是桧柏,其次是括高塔柏、新疆圆 柏、欧洲刺柏、翠柏、龙柏等[2]。从表1可以看出,与桧柏距离50m以内的苹果树,全部感染苹果 锈病,病 叶达到90%以上,每个病 叶上平均有病斑 3.7个;与桧柏距离80~120m的苹果树,全部感染苹果 锈病,病 叶率略有下降,但仍达到70%左右,每个病 叶上平均有病斑 2.3个;与桧柏距离180~230m的苹果树,全部感染苹果 锈病,病 叶率为20%左右,每个病 叶上平均有病斑 1.6个;与桧柏距离500~630m的苹果树,病株率为58.5%,病 叶率10%4.5%,病 叶率仅为0.2%,每个病 叶上仅有1个病 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