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褐烫病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 Associated with Root-rot Disease of Bupleurum chinense DC.
出版时间:2007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关柴胡根腐病 的系统报道,对其发生、流行规律,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尚不清楚,因此生产过程中缺乏有针对性的防治手段。病原菌的分离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法,具体操作参照方中达[2]编著的《植病 研究方法》。发病初期,自根茎交界处产生黑褐色斑点,后逐渐扩大呈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病 斑。发病后期,根部表皮自顶端向下产生纵向干裂,裂口变褐 或发黑并逐渐加宽、加深。裂口多为竖条形,椭圆形或菱形。、致病性测定以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征的初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3.1 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致病性测定结果,确认柴胡根腐病 病 原为镰刀菌(Fusarium solani)。3.3 柴胡根腐病 早有发现,但因以前多为野生,病害只是零星发生。近年来,随着柴胡需求量的逐年提高,柴胡的人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这为柴胡根腐病 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柴胡根腐病 的发生逐年加重。 -
报告六 主要病虫害与绿色防控技术
出版时间:20151 症状 猝倒病 是黄瓜苗期时的重要病害。幼苗感病后在出土表层茎基部呈水浸状软腐倒伏,即猝倒。幼苗初感病 时秧苗根部呈暗绿色,感病 部位逐渐缢缩,病 苗折倒坏死。染病后期茎基部变为黄褐色干枯成线状。因其病 斑受叶脉限制,多呈现多角形浅褐色或黄褐色斑块,成为非常容易诊断的病害。叶片初感病 时,叶片上产生水浸状小斑点,叶缘叶背面出现水浸状病 斑,逐渐扩展受叶脉限制扩大后呈现大块状黄褐角斑。病菌从开花后的雌花花瓣侵入,花瓣腐烂,果蒂顶端开始发病,果蒂感病 向内扩展,致使感病 幼瓜呈灰白色,软腐,感病 后期无论幼瓜还是叶片均长出大量灰绿色霉菌层。苗期感病 子叶呈水浸状黄色凹陷斑点,叶片感病 初期叶背为浅绿色水浸状斑,渐渐叶面变成浅褐色坏死病 斑,病 斑受叶脉限制叶正面有时呈小型多角形,这是与霜霉病症状易混淆的病害。接近地面茎蔓纵裂,剖开茎秆可见维管束变褐 。湿度大时感病 茎秆表面生有灰白色霉状物。2 发病原因 枯萎病菌系镰刀菌为害通过导管维管束从病 茎向果实、种子形成系统性侵染。使苗期到生长发育期均可染病。 -
报告八 生理性病害防治
出版时间:20151 症状 钙素在植株体内不易转移,缺钙时新叶黄化,首先是幼叶叶缘失水,继而叶片干枯变褐 。果实病 斑果面初期呈水浸状暗绿色,逐步发展为深绿色或灰白色凹陷。成熟后斑点褐 变不腐烂。 -
报告三、环境因子伤害(Environmental Factors Injuries)
出版时间:2013收获期间过多的降雨,可加重穗腐病 发生,影响籽粒的品质。高粱出现涝害以后应尽快采取补救措施,持续降雨应排水防涝,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高粱习性比较喜温,苗期或生育后期易遇低温、霜冻受害而造成减产。受害幼苗根系短小,褐 变,侧根稀疏,无或很少有根毛。含硼的肥料使用不当更易对幼苗产生毒害。在干燥气候条件,沙性、板结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使用高盐肥料易发生幼苗毒害症状。图2-130 田间症状(左:叶片症状;右:根部毒害症状)图2-131 植株受害叶片枯死(右:单株放大)在高酸性或碱性土壤,施用含铝和铁的肥料易发生幼苗肥害,幼苗根冠和节间维管束褐 变。 -
报告柑橘的育苗栽培
出版时间:2018常见的落叶果树有苹果 、梨、榛子、树莓、樱桃、石榴、无花果、李、葡萄等;南方果树有荔枝、龙眼、柑橘类、油梨、人心果等。直立压条又称为垂直压条或堆土压条。主要用于发枝力强、枝条硬度较大的树种。苹果 矮化砧用水平压条时,早春将母株按行距1.5米、株距30~50厘米定植,植株与沟底呈45°角倾斜栽植,定植当年即可压条。将枝条顺行压入5厘米深的斜沟中,用枝杈固定后覆以浅土。 -
报告点、线、面三结合,做好病虫测报工作
出版时间:2010测报灯数据坚持每天调查,特别是对迁飞性害虫,如褐 飞虱等,要坚持每日记录灯下数据。田间调查要坚持每5天调查,记录田间虫情。如调查褐 飞虱可选五点调查法,每点调查2丛,观测圃一般调查25~50点。1.2.3 详细记录系统数据的留存首先要详细记录调查数据。如灯下数据要分别记录每种重大害虫的雌雄数目。田间数据如田间褐 飞虱,需记录每点成虫、低龄若虫、高龄若虫数目,成长还需分雌雄蚜、长短翅蚜。同时也需记录农作物生长期、天气情况等。 -
报告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出版时间:2018不同于其他作物病害,柑橘病毒病 和黄龙病 、溃疡病等类似病害的发生与为害有其显著特点。、疮痂病 、黑点病 等的越冬病菌,降低翌年病虫基数。在柑橘生长发育期,结合橘园管理,清除螨类、粉虱、潜叶蛾、卷叶蛾、天牛、吉丁虫、蚜虫、木虱、溃疡病、疮痂病 、黑点病 等病虫枝叶,及时摘除虫果,捡拾烂果、落果,集中除害处理:深埋(>50cm)、水浸(&我国始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引入澳洲瓢虫、孟氏隐唇瓢虫、日光蜂、丽蚜小蜂、黄色花蝽等分别防治吹绵蚧、粉蚧、苹果 绵蚜、白粉虱和仓储甲虫。在我国,已有记载的柑橘害虫寄生蜂有41种,隶属于5门23属。目前已在柑橘生产上应用的有:防治柑橘木虱的亮腹釉小蜂、柑橘木虱啮小蜂;防治矢尖蚧的矢尖蚧蚜小蜂、矢尖蚧金黄蚜小蜂、褐 圆蚧纯黄蚜小蜂;防治紫牡蛎蚧的紫牡蛎蚧金黄蚜小蜂;防治红圆蚧的蚜小蜂;防治黑刺粉虱的粉虱细蜂 -
报告(三十二)东亚飞蝗(Oriental Migratory Locust)
出版时间:2009前胸背板中隆线发达,散居型中隆线向上隆起,两侧无褐 黑色纵条纹。群居型中隆线平直或略凹,两侧有褐 黑色或黑绒状纵条状。前翅狭长,有散生的暗黑褐色斑点,长度常超过后足胫节中部;后翅无色略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