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树细菌毛根病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提高病虫情报质量,扩大病虫防治信息覆盖范围
出版时间:2010徐海莲1 肖筱成1 阙勇1 姚易根 2 曾宜杰3 刘银发4 袁兴华5 段德康6 (1.江西省吉安市植保植检局 江西吉安 343000;2.江西省新干县植保植检站江西新干 331300;3.江西省泰和县植保植检站近年来,吉安市重点推广在阿维菌素和甲维盐防治稻纵卷叶螟、球孢白僵菌特异菌株制剂防治水稻主要害虫、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稻瘟病、井·腊芽孢杆菌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 、宁南霉素防治黑条矮缩病 等,2009年生物农药使用面积 -
报告六、有害生物综合防控
出版时间:2015第一次喷雾:花生齐苗后,亩用寡雄腐霉5克与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3克,对水30千克喷雾,可防治花生根腐病 、茎腐病 、病毒病 ,促苗壮。大蒜的主要病害有紫斑病 、叶枯病 、锈病等。根 外喷施0.2%磷酸二氢钾,提高叶片生理抗病能力。(3)高温闷棚。选择晴天上午,关闭大棚温室门窗,使棚室内的温度升到45℃,最高不超过48℃。持续2小时后适当通风,使棚室温度逐渐下降,恢复正常温度。(2)桃根 癌病。加强土壤管理,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增强树势;加强果园检查,对可疑病株挖开表土,发现病后用刀刮除或彻底刮除并用KG84浇根 消毒,对发生严重植株挖出烧毁。(3)桑白蚧。结合疏花疏果摘除病果、病 叶、病 梢等,合理负载。④冬、夏修剪:通过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剪除病虫枝梢、病 僵果等。 -
报告六 生理性病害与防治
出版时间:20151 症状 日灼病又称日烧病 。高温强光条件下果实直接面向太阳,使果实被太阳灼伤。辣(甜)椒的果面初期褪绿、失水,果肉变薄,继而病 部凹陷果肉组织坏死呈浅灰白色。此病 多发生在土壤板结、重茬、盐渍化土壤重的地块。在幼果期开始发病。果顶或侧面发生初期呈水浸状病 斑,逐渐转化成暗褐色下陷,失水后收缩成皮囊化。过量加施氮肥和钾肥,会抑制钙的吸收,也会造成脐腐病 的发生。沙性土壤湿度变化大肥易在土壤中流失也容易形成脐腐果。重症盐渍化土壤,土壤盐性浓度过高造成根 压吸收无力吸肥困难,也有利于脐腐发生。1 症状病 果果实上呈现畸形变色不规则褐色病 斑,一般为褐色筋腐型条状不规则病 斑,果实坚硬不腐烂。切开病 果果肉内可见褐色坏死性筋腐条纹。果实因有病斑而着色不均匀。没有商品价值。未腐熟的肥料以及过度密植、小苗定植,苗弱缓苗期长生长慢的植株易患筋腐病 。3 生态防治◎ 抗病品种,可选抗耐盐渍的品种,抗病毒病 的品种。尽可能的轮作倒茬,缓解单一种植带来的营养失调症。 -
报告Study on Health Testing and Disease Transmitting of Maize Seed from Beijing
出版时间:2007玉米生长过程中易受多种病虫为害,其中玉米丝黑穗病、瘤黑粉病和小斑病 是广泛流行于各玉米产区的3种主要病害,近年来有不断传播蔓延的趋势。丝黑穗菌的菌量为168.4个/粒种子;中糯301和高油4515还检测出带有玉米小斑病菌,带菌率分别为1.4%和1.0%,寄藏部位为胚乳;种子携带的其他真菌主要有镰刀菌属、链格孢属、枝孢霉属、曲霉属、青霉属和根 霉属、102个/粒、103个/粒、104个/粒和105个/粒5个浓度的3种病原菌孢子,温室条件下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的玉米品种接种系列浓度的病原菌孢子后发病情况不同:接种瘤黑粉病菌的处理中,感病 品种中糯301在接种量为103个/粒时,抗病品种农大108在接种量为105个/粒时,而高抗品种郑单958在接种量为106个/粒时才分别开始发病;接种丝黑穗病菌孢子的处理与上述结果相近,感病 品种中糯301在接种量为接种小斑病菌的各处理没有病害发生,分析原因应该与病害的发生规律有关,小斑病 是一个典型的气传病害,种子带菌不容易直接导致病害的发生,但是种子带菌会有增加田间初侵染的来源,同样有造成病害流行的风险。 -
报告四、农药经营须知
出版时间:2015(7)农药销售部门售出农药时应主动向购买者出具有效票据并备案存档;农药售出后,应当做好售后跟踪服务工作,及时解决和处理在防治病 虫草鼠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8)注意防火防盗。如有结块或有较多的颗粒感,说明已受潮,不仅产品的细 度达不到要求,其有效成分含量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产品颜色不匀,亦说明可能存在质量问题。(2)乳油应为均相液体,无沉淀或悬浮物。 -
报告做好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的体会
出版时间:20103 认真负责,扎实有效地做好测报工作裕民县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红花、打瓜、油菜等作物,主要农业有害生物有马铃薯甲虫、小麦锈病、小麦一号病 、小麦黑穗病、小麦细菌性条斑病 、小麦白粉病、小麦麦蚜、玉米螟、红花锈病、红花根 腐病 、红花褐斑病、红花象甲、打瓜立枯病、打瓜炭疽病、打瓜枯萎病、白粉病、炭疽病、蚜虫、跳甲和地下害虫等。 -
报告附录 微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的主要技术指标
出版时间:20120.20≥0.20总养分(N+P2O5+K2O)(%)≥4.0≥6.0≥6.0杂菌率(%)≤15.0≤30.0≤30.0水分(%)—≤35.0≤20.0pH值3.0~8.05.0~8.05.0~8.0细 度褐红色、暗红色、棕红色、棕黄色的液体、略有沉淀、略具清淡的腥味粉末状、略具清淡的腥味颗粒状、略具清淡的腥味pH值6.0~8.56.0~8.56.0~8.5水分(%)—20.0~35.05.0~15.0细 度筛余物表7 液体磷细菌肥料技术指标(NY 412—2000)项目指标外观、气味粉末状、松散、湿润、无霉菌块、无霉味、微臭水分(%)25~50有效活菌数(亿个/g)有机磷细菌肥料≥1.5无机磷细菌肥料≥1.0细 度)项目指标外观、气味松散、黑色或灰色颗粒,微臭水分(%)≤10有效活菌数(亿个/g)有机磷细菌肥料≥0.5无机磷细菌肥料≥0.5表9 固体磷细菌(颗粒状)肥料技术指标(NY 412—2000)项目指标细 度25864—2010)(续)-1项目指标毒素蛋白(%)≥32000IU/mg16000IU/mg8000IU/mg毒力效价([PxIU/mg][HaIU/mg])≥4.02.01.0pH值6.0~7.5细 度 -
报告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出版时间:2015如果深耕后用旋耕机打碎坷垃,必须旋后镇压,或者用钉齿耙耙磨,以免表土过松,造成播种过深,影响出苗;造成冬季幼苗根 不沾土而冻害严重。同时,要保证足墒下种。通过系统监测和大面积普查,确定超高产麦田主要病虫害为纹枯病、白粉病、叶锈病和蚜虫等,其他病虫害如条锈病、叶枯病 、赤霉病、全蚀病 、黑穗病、黏虫、吸浆虫等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为害。小麦播种期:通过土壤、植物残体和田间杂草进行传播的病虫害有纹枯病、赤霉病、根 腐病 、地下害虫等;种传、土传以及苗期传播的病虫害有纹枯病、黑穗病、全蚀病 、锈病、病毒病 、地下害虫、蚜虫等。小麦苗期(返青拔节):要加强对小麦纹枯病、锈病、白粉病、红蜘蛛以及传播病毒病 的蚜虫和灰飞虱的监测及防治,把病虫害消灭在点片发生期,控制或推迟其发生为害。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期:注意白粉病、锈病、叶枯病 、赤霉病、黑胚病 、蚜虫、黏虫、麦叶蜂、吸浆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