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树细菌毛根病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七、绿色防控技术
出版时间:2015碱处理是进行种子处理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种子传带病毒病 的预防。常用的碱是磷酸三钠,通常处理浓度是0.3%,处理时间为20~30分钟,处理过的种子需要用清水多次反复搓洗干净后播种。寡雄腐霉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攻击性很强的寄生真菌,能在多种农作物根 围定殖,不仅不会对作物产生致病作用,而且还能抑制或杀死其他致病真菌和土传病原菌,诱导植物产生防卫反应,减少病原菌的入侵;同时,寡雄腐霉产生的分泌物及各种酶苗床及土壤喷施寡雄腐霉,可以有效防治猝倒病 、立枯病、炭疽病等多种苗期病害发生,还可提高苗床土壤内有益菌活性,促进幼苗根系发育,培养壮苗。(4)灌根 。作物大田定植后使用寡雄腐霉灌根 2~3次,每次间隔7天左右,可有效杀灭作物根系土壤内的病原真菌,预防立枯病、炭疽病、枯萎病等苗期病害的发生。(5)喷施。(2)喷施寡雄腐霉的喷洒面要彻底,植株、叶片两面、花和果都应喷到,部分液体应下渗到根 ;喷施要选择在晴天无露水、无风条件下及雨后,上午9时前、下午16时后进行,不宜在太阳暴晒或下雨前使用。 -
报告(十六)八字地老虎(Spotted Cutworm)
出版时间:2013蛹黄褐色,长约19mm;触角末端达中足末端稍前方;腹部第4节至第7节背、腹面前缘具5~7排圆形和半圆形凹纹,中间密,两侧较少;腹端生1对红色粗曲刺,背面及两侧生2对淡黄色细 钩刺。 -
报告Review of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Resistance of Systemic Fungicides used for Controlling Oomycete Disease
出版时间:2007病害名称病 原物病害名称病 原物十字花科白锈病白锈菌(Albugocandida)马铃薯晚疫病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infes-tans)谷子白发病禾指梗霉菌(Sclerosporagra-minicola)瓜类疫病掘氏疫霉菌(P.drechsleri)烟草猝倒病 瓜果腐霉菌(Pythiumaphanider-matum)辣椒疫病辣椒疫霉菌(P.capsici)黄瓜霜霉病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柑橘褐腐柑橘褐腐疫霉菌(P.citrophthora)葡萄霜霉病葡萄生轴霜霉菌(Plasmoparaviticola)表1 我国卵菌引起的主要植物病害苯基酰胺类杀菌剂的特点是低毒,选择性强,可以被植物的根 、 -
报告Review of the Research Advances of Biocontrol Factor of Plant Parasitic Nematode
出版时间:2007植物寄生线虫是重要的植物病 原物,全世界已报道的植物寄生线虫达200多属5000余种[1],我国粗略统计到2005年底报道的植物线虫约有40属,400种[2]。1982年Zavaleta-Mejia和Van Gundy首次报道了根 际细菌对番茄和黄瓜根结线虫侵染的抑制作用,随后Becker在1988年报道了根 际细菌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作用,Jaworski等于1986到目前为止,发现有效的根 际拮抗细菌有Pseudomons spp.,Bacillus spp.,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Gluconobacter spp.,Acinebacter spp.等,这些根 际细菌的作用机理和应用技术都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25]。日本杉(Cryptomeria japonica)的叶片对南方根结线虫有显著防效[31];毛鱼藤(Derrielliptica)根 有极强杀线活性,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茎叶 -
报告Applic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Research Methods in Plant Pathology
出版时间:2007当植物受到病 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线虫等的侵袭时,植物体内存在防御机制,诱导相关基因表达,或者诱导相关基因表达量增加,产生次生代谢产物或表达抗性基因,从而抵御病 原物的侵袭。因此研究植物基因表达变化水平对于揭示植物抗感病 机理有重要的意义。16]根据已知植物抗病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从抗稻瘟水稻品种窄叶青8号第一链cDNA和基因组DNA中扩增出3个与植物抗病基因同源的序列,利用Northern杂交技术,显示其中一个基因在水稻叶片、幼茎和根 中均有转录,只是其中的成员有所不同,有的基因缺失,这可能就是造成抗病品种抗病、感病 品种感病 的原因。在植物病理学研究领域,基因表达分析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病原菌的检测、转基因植物的检测、植物病 原物互作机理的研究以及植物抗病信号转导研究等方面,使植物病理学研究者根据不同时期基因表达的变化,揭示植物抗感病 机理 -
报告(二十二)玉米螟(Asiatic Corn Borer)
出版时间:2009此外,玉米螟为害常引发玉米穗、茎腐病 的感染,加重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玉米螟均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被害部位及根 茬内越冬。各地越冬代成虫出现的时间不同。在北方,越冬幼虫5月中下旬进入化蛹盛期,5月下至6月越冬代成虫盛发,在春玉米或高粱上产卵。 -
报告(三十二)东亚飞蝗(Oriental Migratory Locust)
出版时间:2009卵囊长筒形,长45~61mm,中间略弯,上部略细 ,约1/5为无卵的海绵状泡沫,每个卵囊一般含卵50~80粒,呈4行斜形排列。图3-83 东亚飞蝗图3-84 东亚飞蝗交尾飞蝗是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害虫。 -
报告(三十一)玉米蚜(Corn Leaf Aphid)
出版时间:2013玉米蚜虫吸取高粱汁液的同时,排泄大量蜜露,覆盖叶面,影响光合作用,穗上蜜露常加重高粱穗腐病 发生,造成产量损失和品质降低。此外,玉米蚜虫还可传播高粱矮花叶病毒。玉米蚜冬季以无翅成蚜、若蚜在麦类根 际地下及早熟禾、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心叶内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