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防治效果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提高病虫情报质量,扩大病虫
防治 信息覆盖范围出版时间:2010徐海莲1 肖筱成1 阙勇1 姚易根2 曾宜杰3 刘银发4 袁兴华5 段德康6 (1.江西省吉安市植保植检局 江西吉安 343000;2.江西省新干县植保植检站江西新干 331300;3.江西省泰和县植保植检站 江西泰和 343700;4.江西省永新县植保植检站 江西永新 343400;5.江西省遂川县植保植检站江西遂川 343900;6.江西省万安县植保植检站 江西万安 343800)摘要:病虫情报是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的表现形式,病虫情报质量反映植保站的业务水平。提高病虫情报质量,确保病虫情报技术过硬、文字规范,广泛发布病虫预报防治信息,推行电视预报,扩大病虫防治信息覆盖范围,是新时期测报工作的必然要求。关键词:病虫情报;质量;预报信息发布病虫情报是传递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和防治信息的重要载体,是目前病虫防治宣传的主要手段,病虫情报的质量反映一个植保站的业务水平,凝聚植保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努力提高病虫情报质量,推进病虫情报进村入户,扩大病虫预报防治信息宣传范围,使病虫防治信息和技术家喻户晓,是及时科学防控病虫害,充分发挥植保防灾减灾效能的基础。笔者认为,提高病虫情报质量,应当力求病虫情报内容科学,预测有根有据,预报及时准确,技术安全环保,保证防效,杜绝失误,同时,注意文字精炼、用词准确、逻辑性强,避免文字差错。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1 病虫情报的撰写1.1 病虫情报的分类不同类型的病虫情报内容不同,写法各异,但要求一致。笔者初步对病虫情报进行分类,按作物类型分为水稻病虫情报、蔬菜病虫情报等;按内容分为病虫趋势情报、病虫防治情报等;按作物生育期(以水稻为例)分为秧苗期、分蘖期、穗期病虫情报;按病虫种类多少分为单病虫情报(如一代二化螟防治情报)、多病虫情报(如水稻分蘖期稻纵卷叶螟、叶稻瘟防治情报)、综合防治情报(如早稻穗期病虫防治情报)等。1.2 病虫情报的内容病虫趋势情报指中长期病虫趋势预测情报,一般包括各主要病虫的发生趋势(发生程度、发生面积、和上年、常年的比较等内容)、预测依据(主要内容是天气情况、气象预报资料、病虫基数、品种、栽培条件等)、防治策略(强调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推广新技术、新药剂)等;病虫防治情报一般包括当前病虫发生情况(特点)或病虫残存基数、短期病虫预测、防治方法(防治时间、防治药剂、施药方法)、注意事项等。1.3 病虫情报的撰写撰写病虫情报,发布预报防治信息,是病虫测报的中心工作。测报工作繁琐,任务重,时效性强,应安排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肯吃苦,工作热情高,业务熟练(或者是老手带新手),能专心工作的技术人员(每站至少2名)从事病虫测报工作。测报人员要绷紧病虫测报这根弦,经常下乡调查了解病虫情况,需要时休息时间也要关注,有时要加班。测报人员要每天关注全国和全省植保(测报)网或其他农业网站的新信息,了解关注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流行性病害和突发性、新发生病虫的发生情况,特别是两迁害虫在虫源地或主降区的发生防治情况。在拟写病虫情报之前,要收集足够的信息,包括病虫信息、作物生育期和生长情况以及气象信息等,如果是发水稻病虫趋势情报或稻瘟病防治情报,还要向种子管理部门甚至种子经销商了解水稻品种结构和布局。病虫情报先由专职测报人员起草并负技术和文字责任,分管测报工作的站(局)长负责审核,核对病虫数据和防治技术并修改文字,站(局)长最后把关和签发。病虫情报时效性强,特别是防治暴发性病虫的情报,要以预报及时准确为第一要务,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无论是8小时之内还是8小时之外,只要有紧急情况,都要立即赶写病虫情报。撰写病虫情报,应当采用规范用语和专业术语,药剂名称按要求写通用名。面向农民的病虫情报或防治明白纸,要采用通俗、直白、精炼的语言。另外,对发生面积较大的新病虫和暴发性的病虫害,病虫情报上不写具体面积,以免引起农民的恐慌。1.4 病虫情报推广的技术病虫情报推介的防治技术,应当有效、经济、安全、绿色、环保。水稻上主要推广稻田耕沤治螟、药剂浸种、送嫁药、混合用药保穗,抗病品种、灯光诱杀、信息素诱杀、生物农药等技术;蔬菜、柑橘上主要推广频振式“三诱”(杀虫灯、信息素、黄色诱杀)杀虫技术,以螨治螨,生物农药,人工防治,天敌防治,生态控制等技术。近年来,吉安市重点推广在阿维菌素和甲维盐防治稻纵卷叶螟、球孢白僵菌特异菌株制剂防治水稻主要害虫、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稻瘟病、井·腊芽孢杆菌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宁南霉素防治黑条矮缩病等,2009年生物农药使用面积360.86万亩次,在各种作物上共使用杀虫灯3 554盏,杀虫面积14.22万亩。2010年共使用杀虫灯7 000余台,诱杀面积约30万亩。同时,配合应用信息素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和柑橘小实蝇等果蔬害虫,示范推广农药减量控害增产技术。2 病虫信息发布病虫情报是病虫信息发布的主要形式。在大众传媒、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采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宣传栏、黑板报、明白纸等形式发布病虫防治信息,已得到广泛应用。县级病虫情报张贴在病虫情报专栏、宣传栏、农贸市场和农药经营门店,病虫情报进村率达到100%,入户率60%以上,关键时期的病虫情报户均一份。市、县级病虫情报定稿后即在江西植保网和市、县农业信息网上发布。关键时期或重大病虫的病虫情报,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以及新闻节目、天气预报节目或专题节目及时发布。通过手机短信发布预报防治信息,近年来发展迅猛,吉安市植保植检局与市气象局合作,经常在农讯通手机短信平台发布,万安县和移动公司合作,开设了病虫信息发布平台。植保技术人员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下到田间地头,宣传病虫防治信息,指导农民施药防治。为加快专业化统防统治的发展,市、县植保部门加强了对专业防治组织、病虫害防治公司和种植大户的指导,每期病虫情报都发给他们,并上门指导。 -
报告辣椒“三落”的原因及
防治 对策出版时间:2007辣椒的落叶、落花、落果通称“三落”。这是辣椒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落花率达20%~40%,落果率达10%左右,有的更为严重。引起三落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辣椒生长过程中要求中等强度的光照,光照过强或不足,会引起“三落”。强光直射会造成生长不良,易发生日灼病,导致“三落”;光照不足同样引起生长不良,引发“三落”。温度过低(低于15℃)或温度过高(高于35℃)影响授粉及花粉管的伸长,造成辣椒子房不能受精,引起落花。气候干燥,土壤干旱,造成授粉不良或引起病毒病流行,易引起“三落”。雨涝或灌水不当,根系吸收能力减弱,致使植株生理失调或伤根,引起“三落”或死株。1.4.1 实行间作 每4行辣椒种1行玉米,玉米种在畦埂上,株距1m,每穴2株。可防止强烈阳光直射,灼伤叶片;更重要的是阻止蚜虫迁飞传毒;诱集蛀果性害虫,集中产卵于玉米叶面上,集中处理,减轻蛀果性害虫为害。1.4.2 干旱时要浇水防旱,田间喷清水增加湿度 雨涝或田间有积水时要及时防涝排水。氮肥过多,磷、钾肥相对偏少,使枝叶徒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平衡,引起落花,落果。氮肥过少,使植株脱肥,叶黄枝瘦,造成“三落”。防治方法: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尤其要注意硫酸锌及磷酸二氢钾的叶面追肥。根据情况及时补充磷钾肥(上述两种物质,中、前期不少于3次,后期要增施1~2次)。3.1.1 病毒病 病毒病是辣椒的重要病害。轻型病毒病只出现花叶,不会造成畸形和落叶。重型病毒病会使叶片褪绿、黄化、蕨叶;造成植株矮化、形成丛枝,畸形,引起“三落”。3.1.2 辣椒细菌性斑点病 该病又名“落叶瘟”,属细菌性病害,常会引起早期大量“三落”,影响产量。一般情况会形成疮痂病斑,高温高湿条件下不形成疮痂,而是迅速扩展为叶缘焦枯,成长叶片上形成许多小斑点,之后引起大量落叶。重茬地,生长差的田快发病较重(抗性差)。3.1.3 辣椒疫病 这是辣椒生产中为害最大的病害。常会造成整株枯死,大片死亡。3.1.4 辣椒白粉病 该病能引起叶片早落,严重者可使全株叶片落尽。此病一般在叶背形成白粉状霉层,正面出现浅黄色斑,气温高相对湿度大的情况下发病重,且传播速度快。3.1.5 炭疽病 该病为害叶片和果实,以为害果实为主,严重时会引起大量果实腐烂,造成落果。高温多雨,田间湿度大,氮肥过多会加重此病。该病俗称“撒墨水”,最初病斑呈深绿色水浸状圆点,然后扩大成圆形至椭圆形,并形成同心轮纹黑褐色,湿度大时,果面病斑上出现黑色霉层。3.1.6 蛀果型害虫 主要有棉铃虫和烟青虫,蛀食会引起落果。培育壮苗,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的抗性,特别在炎热的夏季要及时追肥、灌水和排水,及时防治病虫害。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①培育无病适龄壮苗。播种前要用10%的磷酸三钠浸种20~30min捞出,充分洗净(如不洗净会影响种子发芽,漂洗3~4次漂洗1~2h),再催芽播种;用无病土育苗,防蚜,适时定植,壮苗定植。②促发棵,壮棵。③增施有机肥。④搞好中耕除草,及时防治蚜虫(整个生育期都防治)。⑤及时清除田间病叶、果、株残体。4.4.1 病毒病可用1.5%植病灵水剂1000倍液喷雾或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辣椒细菌性斑点病可用硫酸链霉素(200万单位)4000倍液,每隔7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辣椒疫病可用72%的杜帮克露800倍液喷雾防治或70%代森锰锌600倍液喷雾防治。辣椒白粉病、炭疽病用55%的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叶面、叶被喷雾。4.4.2 蛀果型害虫可用半枯带叶杨、柳枝,10根一捆,每亩插放10捆,晚放晨收扑,可诱杀一定量成虫(杨、柳枝全枯时要更换);用BT乳剂400~500倍液防治;用敌杀死、杀灭菊酯或灭扫利喷药防治。 -
报告猕猴桃缺素症识别及
防治 出版时间:2018症状首先在老叶上产生,进而扩展到上部幼嫩叶上。叶片颜色逐渐变为浅绿色,甚至完全变黄,后期边缘焦枯,果实变小 (图11-1)。图11-1 缺氮定植时及每年秋冬季施足基肥。5月底至7月,分2次追施氮肥,每亩追施有效氮65~70 千克。生长期叶面喷施0.3%~0.5%尿素溶液2~3次,每次间隔7天。首先从老叶开始出现淡绿色的脉间褪绿,从顶端向叶柄基部扩展。叶片正面逐渐呈紫红色。背面的主、侧脉变红向基部逐渐变深 (图11-2)。图11-2 缺磷用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与稀释10~15倍的腐熟有机肥混合作基肥,开沟施入地下;在生长期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或1%~3%过磷酸钙水溶液,一般喷施2~3次。初期缺钾,萌芽长势差,叶片小;随着缺钾的加重,叶片边缘向上卷起;后期,叶片从边缘开始褪绿、坏死、焦枯,直至破碎、脱落。缺钾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 (图11-3)。图11-3 缺钾早期可施用氯化钾补充,每亩用量15~20千克,或施用硝酸钾或硫酸钾,也可叶面喷施0.3%~0.5%硫酸钾,或0.2%~0.3%磷酸二氢钾及10%草木灰浸出液。症状多见于刚成熟的叶片上,并逐渐向幼叶扩展。起初,叶基部叶脉颜色暗淡、坏死,逐渐形成坏死斑块,然后质脆、干枯、落叶、枝梢死亡。萌发新芽展开慢,新芽粗糙 (图11-4)。图11-4 缺钙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早春注意浇水,雨季及时排水,适时适量施用氮肥,促进植株对钙的吸收。也可在生长季节叶面喷施0.3%~0.5%硝酸钙溶液,每隔15天左右喷施1次,连喷3~4次,最后一次应在采果前21天为宜。缺镁一般在植株生长中期出现,先在老叶的叶脉间出现浅黄色失绿症状,失绿症状常起自叶缘并向叶脉扩展,趋向中脉。随缺镁程度的进一步扩展,褪绿部分枯萎。幼叶不出现症状(图11-5)。图11-5 缺镁轻度缺镁园,可在6—7月叶面喷施1%~2%硫酸镁溶液2~3次。缺镁较重的园可把硫酸镁混入有机肥中施基肥时进行根施,每亩施硫酸镁1~1.5千克。首先为幼叶叶脉间失绿,逐渐变成浅黄色和黄白色。严重时,整个叶片、新梢和老叶的叶缘失绿,叶片变薄,容易脱落。植株显得矮小 (图11-6)。图11-6 缺铁对于酸碱值过高的果园,可施硫酸亚铁、硫黄粉、硫酸铝或硫酸铵以降低土壤酸碱度,提高有效铁浓度。对于雨后出现缺铁,可釆取叶面喷施0.5%硫酸亚铁溶液或0.5%尿素+0.3%硫酸亚铁,每隔7~10天喷1次,先喷2~3次,效果显著。首先在嫩叶近中心处产生小而不规则的黄斑,进而扩张,在中脉两侧形成大面积的黄斑。有时会使未成熟的幼叶加厚,畸形扭曲,严重时节间伸长生长受阻,植株矮化 (图11-7)。图11-7 缺硼采取0.1%~0.2%硼砂或硼酸水溶液叶面喷施效果较好 (猕猴桃对硼特别敏感,故喷施硼时应特别小心,喷施浓度一般不要超过0.3%,以免造成硼毒害)。轻沙壤土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一般也易出现缺硼症,这类土壤以硼肥做基肥施入地下效果更佳。新梢出现 “小叶症” (图11-8)。老叶上有鲜黄色的脉间褪绿,叶缘更为明显,而叶脉仍保持深绿色,不产生坏死斑。结合施基肥,每株结果树混合施硫酸锌0.5~1千克。也可于盛花后3周采用0.2%硫酸锌与0.3%~0.5%尿素混合喷施叶面,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图11-8 缺锌缺锰症状一般从新叶开始,出现淡绿色至黄色的脉间褪绿。褪绿先从叶缘开始,然后在主脉间扩展并向中脉推进,在脉的两侧留一窄带状绿色部分。当缺锰进一步加重时,除叶脉外,整个叶内都变黄 (图11-9)。结合有机肥分期施入氧化锰、氯化锰和硫酸锰等,一般每亩施氧化锰0.5~1.0千克,氯化锰或硫酸锰2~5千克;叶面喷施0.1%~0.2%硫酸锰,每隔5~7天喷1次,共喷2~3次,喷施时可加入半量或等量的石灰,以免发生肥害。土壤pH值过高引起的缺锰症,可施硫黄粉、硫酸钙和硫酸铵等化合物,以降低土壤酸碱度,提高锰的有效性。图11-9 缺猛开始在老叶顶端、主脉和侧脉间分散出现片状失绿,从叶缘向主、侧脉扩展,有时叶缘呈连续带状失绿,并常向下反卷呈杯状。幼叶变小,但并不焦枯,根系生长受阻,离根端2~3厘米处组织肿大,常被误认为是根结线虫囊肿 (图11-10)。可在盛果期果园施氯化钾,每亩施10~15千克,分2次施入,间隔20~30天。图11-10 缺氯猕猴桃健康叶片硫含量为 0.25%~0.45%,当含量低于0.18%时表现缺硫症状。症状与缺氯相似,生长缓慢,嫩叶呈浅绿色至黄色。不同的是缺硫多发生于幼叶上,老叶仍正常。初期幼叶边缘淡绿或黄色,并逐渐扩大,仅在主、侧脉相连处保持一块呈 “楔形” 的绿色,最后幼嫩叶全部失绿。与缺氮不同的是,缺硫严重时叶脉也失绿,但不焦枯 (图11-11)。图11-11 缺硫缺硫一般不容易发生,因为大多数硫酸盐肥料中含有较多硫元素。缺硫时,可通过施硫酸铵、硫酸钾等肥料进行调整,每亩施入15~20千克即可,于生长季一次施入,或间隔1个月分两次施入。猕猴桃健康叶片铜含量为10~15微克/克,当叶片中铜含量低于3微克/克时,就会呈现缺铜症状。表现为幼嫩未成熟叶片呈均匀一致的淡绿色,随后脉间失绿加重,最终呈白色,叶脆且无韧性,生长受阻。严重缺铜时,生长点死亡变黑,叶早落,萌芽率低 (图11-12)。图11-12 缺铜萌芽前土施硫酸铜,也可结合防病叶面喷施波尔多液 (但应避免叶面喷施硫酸铜,因猕猴桃对铜盐特别敏感,尤其是早期)。猕猴桃对钼的需求量极低,健康叶片中钼含量仅为0.04~0.2微克/克,当叶片中钼含量低于0.01微克/克时才会出现缺素症。缺钼可引起树体矮化,果实变小,果味变苦,叶表面缺乏光泽、变脆,初期散生点状黄斑,逐渐发展成外围有黄色圈的褪色斑,可穿孔 (图11-13)。图11-13 缺钼缺钼情况在猕猴桃园中一般很少见到,尽管如此仍应注意,因为钼的缺乏容易导致树体硝酸盐的异常积累。在缺钼时可叶面喷施0.1%~0.3%钼酸钾,效果较好。 -
报告38%吡虫啉·噻嗪酮悬浮剂
防治 芒果介壳虫田间药效试验出版时间:202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8%吡虫啉·噻嗪酮悬浮剂对芒果介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按照253mg/kg的使用量,第一、二次田间使用该药剂,防效分别为82.94%、89.96%,明显高于对照药剂35% -
报告果树病害
防治 策略与农药应用技术出版时间:2008#183;乙霉威)粉尘剂1kg/亩、20%嘧霉胺烟剂0.3~0.5kg/亩、10%腐霉利烟剂200~250g/亩、45%百菌清粉尘剂1kg/亩熏烟,间隔9~11天1次,连续或与其他防治法交替使用2~3次,防治效果 更理想 -
报告模块一 病虫害
防治 原理与方法出版时间:2011病原微生物种农业昆虫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按照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病原微生物、农业昆虫等有害生物与生态系统中其他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病原微生物种植食性昆虫从寄主植物中取得能量以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满足自身生存的基本条件,这从生物生存的角度来说无可厚非,如果它们的生存不足以造成作物的严重损失,即它们的种群种数量能保持在经济为害水平之下,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目的不是要彻底消灭病原微生物种有害昆虫,而是要与这些生物种谐相处,即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如农业措施、化学措施、生物措施种物理措施等,经济有效地将它们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之下。与这些有害生物种谐相处的基本要求: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种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种社会效益。综合防治必须坚持的三个基本观点是生态学观点、经济学观点种社会学观点。综合防治的三个层次:以单一防治对象为内容的综合防治;以某一作物为主体的多种防治对象的综合防治;以作物生态区域为基本单位的多种作物、多种防治对象的综合防治。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目的: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观念出发,对农作物整个生育期的主要病虫害作通盘考虑,充分利用自然抑制因素,协调地使用必要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有害副作用,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以下,达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种农作物生产的安全、持续、稳定、高产、优质、低成本、无污染、少公害。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意义在于:彻底改变了病虫害防治的传统观念,最大限度地保护种利用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条件、生物多样性种自身调节能力,能有效保证农业生态系统步人良性循环,农业生产安全、持续、稳定、高产、优质、低成本、少公害。开展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必将为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相关链接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应注意的问题● 搞清当地主要作物田间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种病虫害的种类及数量,以明确主要防治对象种兼治对象以及保护利用的重要天敌类群。● 研究不同防治对象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环境因素对其发生消长的影响作用、与作物物候关系等生物学、生态学问题,以明确病虫害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种防治的有利时期。● 研究不同防治对象与寄主作物、天敌生物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害虫种群密度与为害损失程度的关系,结合防治成本、作物产值等经济、社会因素,制定科学的经济数值或防治指标。● 在对各种防治对象的防治技术研究试验的基础上,按照综合防治的策略原则,协调组建成系统的防治措施。方案的实施采取试验、示范、检验、推广的程序,并对其反馈信息加以分析、总结再行改进。1.病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对病害实施有效的综合防治的前提:确诊病害、调查病害发生为害的实际状况、分析病害发生流行的条件种规律,提出防治的对策种措施。病害诊断是病害防治的第一步,其基本程序:从感病植物的症状人手,全面检查,仔细分析,下结论要慎重。首先是仔细观察病植物的所有症状,寻找对诊断有关键性作用的症状特点,如有无病征、是否大面积同时发生等。其次是仔细分析,包括询问种查对资料在内,要掌握尽量多的病例特点,结合镜检、剖检等全面检查。病害特征变化万千,典型症状并不真是典型,例外的事是常有的。因此,诊断的程序一般包括:● 症状的识别与描述;● 调查询问病史与有关档案;● 采样检查(镜检与剖检等);● 专项检测;● 运用逐步排除法得出适当结论。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种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1)坏死 坏死是细胞种组织的死亡,因受害部位不同而表现出各种症状。坏死在叶片上常表现为叶斑种叶枯。植物根茎可以发生各种形状的坏死斑。幼苗近土面茎组织的坏死,有时引起所谓猝倒种立枯。果树种树木的枝干上有一种溃疡症状,坏死的主要是木质部,病部稍凹陷,周围的寄主细胞有时木栓化,限制了病斑进一步扩展。(2)变色 即感病植物的色泽发生改变。变色大多出现在病害症状的初期,尤其是病毒病中最为常见。整个叶片或者叶片的一部分均匀地变色,主要表现为褪绿种黄化。褪绿是由于叶绿素的减少而使叶片表现为浅绿色。当叶绿素的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就表现为黄化。另一种形式是叶片不均匀地变色,如常见的花叶是由于形状不规则的深绿、浅绿、黄绿或黄色部分相间而形成不规则的杂色,不同变色部分的轮廓是很清楚的。有时变色部分的轮廓不是很清楚,这种症状就称作斑驳。斑驳症状在果实上也是常见的。此外,田间还偶尔发现叶片不形成叶绿素的白化苗,这多半是遗传性的。(3)腐烂 腐烂是植物组织被较大面积的分解种破坏。根、茎、叶、花、果都可发生腐烂,幼嫩或多肉的组织则更容易发生。腐烂与坏死有时很难区别。一般来说,腐烂是整个组织种细胞受到破坏种消解,而坏死则多少还保持原有组织的轮廓。腐烂可以分为干腐、湿腐种软腐3种。(4)畸形 植株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可分为增生、增大、减生种变态 4 种。增生是病原组织的薄壁细胞分裂加快、数量迅速增多,使局部组织出现肿瘤或癌肿,如马铃薯的癌肿、桃根癌病等;细小的不定芽或不定根的大量萌发成为丛枝或发根也是增生的结果。增大是病原组织的局部细胞体积增大,但数量并不增多。如根结线虫在根部取食时,在线虫头部周围的细胞因受线虫分泌毒素的影响、刺激增大而形成巨型细胞,外表略呈瘤状凸起。稻苗受恶苗病菌侵染后,叶部细胞延长而瘦小但细胞数并无增加,成为黄叶高脚苗。减生是病部细胞分裂受阻,生长发育亦减慢,造成植株的矮缩、矮化、小叶、小果等症状。矮缩是由于茎秆或叶柄的发育受阻,叶片蜷缩,如水稻矮缩病;矮化是枝叶等器官的生长发育均受阻,器官受害程度种减少比例相仿,出现矮化,如玉米矮化病等。变态或变形是植株的花器变态成叶片状,如花变叶、叶变花、扁枝种蕨叶等。(5)萎蔫 植物的萎蔫有各种原因。茎基的坏死种腐烂、根的腐烂或根的生理活性受到破坏,使根部水分不能及时输送到顶梢,致使地上部枝叶表现出萎垂。典型的萎蔫症状是指植物根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凋萎现象,而根茎的皮层组织还是完好的。凋萎如果只在高温强光照条件下发生,最终仍能恢复的则称为暂时性萎蔫,出现后不能恢复的则称为永久性萎蔫。萎蔫的程度种类型亦有区别,有青枯、枯萎、黄萎等不同。防治病害的途径很多,按照其作用原理,通常分为回避、杜绝、铲除、保护、抵抗种治疗。每个防治途径又发展出许多防治方法种防治技术,分属于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抗病性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种化学防治等不同领域。对于非侵染性病害,防治措施提出的原则是消除不良环境条件,或增强植物对环境条件的抵抗能力。对于侵染性病害,要培育种选用抗病品种,或提高植物对病害的抵抗力;防止新的病原物传人,对已有的病原物或消灭其越冬来源,或切断其传播途径,或防止其侵人种侵染;通过栽培管理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原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2.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虫害防治,首先是防止外来新害虫的侵人,对本地害虫或压低虫源基数,或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害虫于严重为害之前;第二是培育种种植抗虫品种,调节植物生育期躲避害虫为害盛期;第三是改善农田生态系统,恶化害虫的生活环境。农作物发生虫害,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须有害虫的虫源。其次,害虫必须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繁殖发展到足以为害农作物生产的群体数量。再次,有些害虫只能在其寄主作物一定的生育期才能为害或为害程度更加严重。虫害防治的主要途径有三:● 控制田间的生物群落,争取减少害虫的种类与数量,增加有益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控制主要害虫种群的数量,使其被抑制在不足以造成作物经济损失的数量水平。具体措施有:消灭或减少虫源;恶化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将害虫抑制在大量发生为害之前。● 控制农作物易受虫害的危险生育期与害虫盛发期的配合关系,使作物能避免或减轻受害。相关链接几大类病害的田间诊断发生在农作物种蔬菜上的病害多达几百种,但病原基本上可分为五大类:病毒病害、细菌病害、真菌病害、线虫病害种非侵染性生理病害。现将这几大类病害的田间简单诊断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病毒病害:病毒是一种用肉眼种普通光学显微镜都无法看到的极其微小的病原物,它靠昆虫传播或接触摩擦传播。几乎所有的农作物种蔬菜都可感染病毒病害,农作物种蔬菜受侵染后,往往出现维管束系统坏死。主输导组织受害后,全株出现受害症状;支输导组织受害后,局部表现受害症状;微支输导组织受害后,形成坏死斑点或斑块。病毒发病症状,没有脓溢、穿孔、破溃等现象,这是田间鉴别病毒的主要依据之一,如水稻黄矮病、番茄病毒病、辣椒病毒病、西葫芦病毒病等。细菌病害:一是病变部位有腐烂、斑点、枯萎(维管束病变所致)、溃疡现象,但无明显附着物;另一个特征是发病后期发病部位往往有菌脓溢出,可用两块同样大的平玻璃片滴上一滴清水,推平,然后用大头针挑取病斑处一点放在水中,静置数秒钟,将两块玻璃片在一起压紧,对光观察,可见放射形水漩,这是其他病害所没有的现象,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番茄青枯病等。真菌病害:此类病害有病斑且病斑较大,尤其是在发病中后期病斑上病症(包括轮纹、黑色、霉层、粉状物、黑点等)十分明显,如黄瓜霜霉病、灰霉病,番茄早、晚疫病,番茄灰霉病,辣椒炭疽病等。线虫病害:可造成植株地上部分生长不良,地下部分膨大异形,似肿瘤状。非侵染性生理病害:从整个大田观察,作物出现的症状是成块成块地发生,而不是像侵染性的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线虫病那样,先出现发病中心,再向四周扩散蔓延。在农作物种蔬菜上发生的害虫种类很多。害虫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每年全世界因害虫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常见的农业害虫在昆虫分类中主要分属于以下几个目。鳞翅目:如棉铃虫、甜菜夜蛾等(有成虫、卵、幼虫、蛹四个虫态)。鞘翅目:如金龟子等(身体表面一般有硬质鞘翅外壳)。同翅目:如蚜虫、飞虱等。直翅目:如蝗虫、蟋蟀等。半翅目:如网蝽、绿盲蝽等。昆虫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成虫一般有两对翅。昆虫的生命周期短,繁殖量大,其繁殖方式一般有胎生(如蚜虫等)种卵生(大多数昆虫)两种。昆虫的一生往往有多种变态,常见卵生昆虫的一生一般有三变态(卵、若虫、成虫)种四变态(卵、幼虫、蛹、成虫)两种。不同害虫的生活习性、为害特点、防治方法等均不相同。 -
视频如何
防治 桃树流胶发布时间:2020 -
报告水稻条纹叶枯病在开封市连年重发的原因及
防治 对策出版时间:2007为了从根本上探明水稻条纹叶枯病连年偏重发生的原因,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机及防治方法,有效指导群众开展科学防治,近年来,我们从水稻的苗床期开始开展了系统观察和防治对比试验,收到了显著的防治效果 。发病初期特别是秧苗期的发病没有引起群众的重视,即使个别群众及早用药,由于大面积用药偏晚而造成相互传毒危害,防治效果 差。据系统观察,水稻从发芽到分蘖均为条纹叶枯病的易感病期。一般苗龄越小越易感病。毒死蜱100ml/667m2或5%的锐劲特30~40ml/667m2,加入2%宁南霉素(菌克毒克)50~100g/667m2,分别在5月底至6月初、移栽前2~3天,各喷打一次,有显著的治秧苗、保本田的防治效果 要每隔5~7天连防2~3次,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2006~2007年调查,系统防治田比群众自防田防效提高87.3%,病株率下降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