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树花叶病
知识图谱:全部
-
-
报告筛选拮抗性酵母防治哈密瓜细菌性果斑
病 的研究出版时间:2007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BFB)是由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i,(Aac)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的瓜类病害,该病菌已经成为了全球瓜类生产中巨大的威胁。中国至今已有12个省相继有该病的报道。目前,该病因其无免疫品种和特效的化学农药,轮作倒茬存在局限性等原因,有效防治该病仍然是一个难题。近几年已有人报道利用生物防治BFB来改变目前防治现状,但多以生防细菌为主(卢云等,2007;Fessehaie和 Walcott,2004),利用拮抗酵母防治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国内外未见有报道。2006~2007年,本实验组从湖北武汉、新疆石河子、河南信阳等地采集不同植物叶片、土壤样品进行了酵母菌的分离,获得了463菌株。通过含菌平板测定拮抗性,表明有29个酵母菌菌株对Aac有拮抗作用,占总分离酵母菌株的6.3%,抑菌圈半径大于5mm的有13个。在温室盆栽试验中,将其中的13个酵母菌菌株的菌体悬浮液(1.2×108菌体/ml)分别喷雾接种于哈密瓜苗四叶期的植株上,24h后接种Aac菌体悬浮液(1.0×108cfu/ml),处理后的瓜苗放入温棚内,棚内温度为(32±2)℃,相对湿度大于90%。接种5天后调查各处理哈密瓜苗的发病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菌株Y06109、Y07039和Y0709在哈密瓜子叶或第一片真叶上对BFB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3株酵母菌处理的哈密瓜子叶发病率分别为33%、33%和76%,对照为96%,防效分别为65%、65%和21%。第一真叶发病率分别为14%、17%和10%,对照为96%,防效分别为80%、84%和90%。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拮抗酵母的一些种类或菌株对BFB具有一定的生防潜力。对于筛选出的具有抑菌作用的酵母菌株,将进一步测定其田间防病效果,并对其显著防效的拮抗酵母进行种类鉴定。 -
报告水稻条纹叶枯
病 在开封市连年重发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出版时间:2007开封市为河南省重要的沿黄稻区,由于品质优经济效益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沿黄稻区发生普遍,为害逐年加重。一般发生田,病丛率在10%~30%,严重地块高达80%以上,造成水稻秧苗的“假枯心”或大片的“黄化枯死”,发生后期的“假白穗”,严重挫伤了稻农的种植积极性。为了从根本上探明水稻条纹叶枯病连年偏重发生的原因,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机及防治方法,有效指导群众开展科学防治,近年来,我们从水稻的苗床期开始开展了系统观察和防治对比试验,收到了显著的防治效果。据调查,近年来,开封市麦田一代灰飞虱发生数量较往年有明显上升,且带毒率高,是造成苗床秧苗“假枯心”主要根源,而大田分蘖期的感病以灰飞虱第1代成虫第2代若虫传毒为主,表现症状为“黄化枯死”。而穗期出现的“假白穗”是本地第3、第4代灰飞虱传毒所致,但以秧苗期、分蘖期发病最重,产量损失大。一般说来,第一代灰飞虱发生数量越大,传毒率高,条纹叶枯病的发病范围越广,发病程度越重,发病一定重,否则,较轻。从近几年开封市几种主要水稻品种发病情况调查对比看,不同的种植品种间病情有明显差异。主栽品种豫粳6号系列为高感病品种,其次为黄金晴。津稻1007、豫粳7号、郑稻18、原稻1号较抗条纹叶枯病。糯稻系列特别是米粒较长的糯稻品种一般不发病或很少发病。发病初期特别是秧苗期的发病没有引起群众的重视,即使个别群众及早用药,由于大面积用药偏晚而造成相互传毒危害,防治效果差。据系统观察,水稻从发芽到分蘖均为条纹叶枯病的易感病期。一般苗龄越小越易感病。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开封市黄河放水拖后,造成群众抢水播种,导致大部分地块的易感期与灰飞虱成虫转移高峰期相遇,大大增加了传毒感病的机会。从以上影响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因素综合分析,制定了开封市的最佳防治时机:一是秧苗期即开封市的5月底至6月上旬,二是移栽后1周,即开封市的7月上中旬。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应采取“治虫防病”的防治策略,防治方法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化学防治为主的“一看,二早,三连片”的防治方法,即系统观察、早防治、组织群众开展大面积连片统防,把灰飞虱消灭在产卵、传毒之前。3.1.1 种植抗(耐)病品种,以降低为害程度。3.1.2 由于稻飞虱有趋向狗尾草等杂草上取食产卵的习性。因此,及时铲除路边、田间杂草,可有效减少虫源,降低传毒机会。同时大田底肥要充足,特别是要增施磷钾肥,水要能灌能排,秧苗要合理密植,每墩最多3~4株,以确保秧苗的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3.2.1 秧苗田 以治虫为主,选择用药为25%扑虱灵60g/667m2(噻嗪酮)或40%毒死蜱100ml/667m2或5%的锐劲特30~40ml/667m2,加入2%宁南霉素(菌克毒克)50~100g/667m2,分别在5月底至6月初、移栽前2~3天,各喷打一次,有显著的治秧苗、保本田的防治效果。3.2.2 大田防治 水稻移栽后7~10天,即水稻进入返苗后的分蘖期,一旦发现病叶要立即用上述药剂,同时加入促根、壮苗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用天丰素、复硝酚钠等,以增强水稻的抗病虫能力。要每隔5~7天连防2~3次,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2006~2007年调查,系统防治田比群众自防田防效提高87.3%,病株率下降94.8%。 -
图片
苹果 黄蚜0559发布时间: -
图片
苹果 黄蚜0558发布时间: -
图片
苹果 黄蚜0548发布时间: -
图片
苹果 黄蚜0426发布时间: -
图片
苹果 黄蚜0423发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