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树细菌毛根病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构建新型植保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出版时间:2010关键词:新型植保体系;农业;可持续发展新型植保体系是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农作物病 、虫、草、鼠害的监测、预报、防治、检疫及新农药、新药械的试验示范推广和安全使用等公益性职能,是粮食稳定增产、 -
报告(二十三)桃蛀螟(Peach Pyralid,Peach Borer)
出版时间:2013籽粒被害,除造成直接产量损失外,可加重高粱穗腐病 的发生,相应地增加了真菌毒素在高粱籽粒中的积累,导致高粱品质下降。图3-59 穗部被害状桃蛀螟可为害高粱、玉米、大豆、棉花以及多种木本植物。 -
报告Inhibition Activity of Two Kinds of Plants Extracts on Fusarium oxysporan
出版时间:2007黄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an)又叫萎蔫病 ,属世界性病害,在黄瓜的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病,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以上,是保护地和黄瓜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4]。 -
报告构建现代化病虫测报体系,提升病虫害监测预警水平
出版时间:2010陕西省设大宗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点80多个,各监测点根据各地种植情况的差异,分别对小麦条锈病、蚜虫、玉米螟、蝗虫、苹果树腐烂病、苹果早期落叶病 、棉铃虫等重大病虫进行监测,要求在病虫发生防治关键时期,每周调查近几年,随着植保工程项目的实施,陕西省40%的市县区植保站和省站实现了微机联网,绝大多数县站的现代化测报设备几乎是空白,病虫信息传递仍以信函为主,运行缓慢,直接影响了病 虫情监测、信息传递、数据处理、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率 -
报告北京市农作物病虫害预警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
出版时间:2010准确、及时地对农业生物灾害开展监测预警,可有效地将病 虫草为害控制在造成损失之前,最大程度的减少农业经济损失和农药使用量,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农药对农产品、环境及人民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该系统完成了8类作物92种病虫害的学名、发生规律、影响因素、防治技术等信息入库;建立了粮食、蔬菜、果树3大作物的病 、虫、鼠系统调查及普查表格112个;完成13个区县1978年以来,粮食、蔬菜及桃等作物的病虫数据和 -
报告加强病虫测报体系建设,开创邓州植保模式
出版时间:2010小麦生产季节常年组织技术人员300人次左右,开展病 虫草害普查10次以上,区域性重点普查25次左右,印发趋势预报、急报和中短期预报15期左右,测报准确率都在95%以上;常年向农业部和省、南阳市植保站寄发病虫信息资料 -
报告(二十六)高粱条螟(Sorghum Striped Borer)
出版时间:2013此外,高粱条螟为害常常引发高粱穗、粒腐病 ,加重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高粱条螟主要为害高粱、玉米、甘蔗和谷子等禾本科作物。成虫黄灰色,雌蛾体长10~14mm,翅展25~34mm,雄蛾稍小。 -
报告加强病虫测报工作,提升植保公共服务水平
出版时间:2010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异常气候发生频率增多,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增加,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等重大病虫灾害暴发频繁,稻曲病 、棉盲蝽等次要病虫明显上升,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等新病虫时有发生并逐年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