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药毒理学-研究-进展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绿色木霉菌Tr9701的抑病机理及其在黄瓜叶片、根部定殖初探
出版时间:20071.1.1 供试菌株 绿色木霉Tr9701(Trichderma viride),由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 所生防室筛选、鉴定。2.582.461.922.641.130.68表2 绿色木霉菌孢子在黄瓜根部定殖情况(孢子着生量×104个孢子/g)木霉菌腐生性强,适应性广,生长和繁殖快,可迅速利用营养和占据空间,是当前微生物菌剂控制病害的研究 热点本研究 表明,绿色木霉菌可以在黄瓜叶面和根部定殖。本研究 进一步证明,绿色木霉Tr9701产几丁质酶、寄生、定殖能力强,是较好的生防材料。当前由于生防微生物控制植物病害具无污染、价格低廉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对绿色木霉菌Tr9701的发酵工艺、田间应用范围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 -
报告柑橘育苗技术
出版时间:2018假植圃施药以无公害的农药 为主,不能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1)出圃苗木规格。营养袋假植苗木出圃规格为苗高60cm以上,茎粗1.2cm以上,有3~4个明显主枝,末级梢不少于40条,根系完整,细根发达。 -
报告A Method of Field Disease Nursery Equipped with a Water Spray System for Identification of Resistance to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in Oilseed Rape
出版时间:2007本研究 探讨了一种有效的田间病害圃鉴定筛选的方法,该方法中维持适中的病害压力是鉴定区别油菜品系抗性的关键。病害圃中每年连作油菜,在播种前每行施两粒菌核。在开花期利用喷雾系统喷雾保湿。研究 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有用的和灵敏的。 -
报告一、小麦病虫草害
出版时间:2015(3)药剂防治:可选用植物源农药 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500~600倍喷雾防治;0.3%苦参碱水剂800倍喷雾防治;或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80%(2)药剂防治:可选用植物源农药 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500~600倍喷雾防治;或用0.3%苦参碱水剂8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500 -
报告Preliminary Study on Non-host Resistance to Sclerotinia sclerotiorium in Gramineae Plants
出版时间:2007为研究 非寄主抗性机制,我们用该病菌接种了竹子、小麦、玉米和油菜。接种后24 h,这些植物对病菌的反应是不同的,竹子和玉米上无病斑,小麦上有小的病斑,但不同品种有变化,而油菜上产生了大的病斑。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 表明,接种的竹子叶表面形成了一层膜,但在光学镜下菌丝穿透进入了上表皮细胞。菌丝进入竹子和油菜叶表皮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 -
报告十二、樱桃病虫害
出版时间:2015(3)化学防治:早春喷施5%矿物油;在虫孵化期、爬行期扩散阶段喷药防治,可喷4000倍22.4%螺虫乙酯悬浮剂,也可喷4500倍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等新型农药 。注意农药 的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用药到收获时相隔的天数),采收后及时喷施一次杀虫剂,减少来年虫口基数。 -
报告常规小麦栽培技术
出版时间:2015机械就地切碎,长度小于10cm,配合施氮、磷、钾化学肥料,并喷洒农药 防止玉米秸秆带有病、虫,而后立即进行深翻,耕后耙实。如墒不足,秸秆还田后要浇好底墒水,踏实土壤,以利播种。尽管国内外的小麦栽培、土壤肥料专家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和生产经验的总结,但至今并没有一个准确可靠的方法用于确定合理施肥量。病虫防治应根据不同地区病虫发生情况,选择适当的种衣剂或拌种农药 。如纹枯病、条锈病、全蚀病等多发区,可选用3%敌委丹悬浮剂,2.5%适乐时悬浮剂进行种子包衣。该区小麦适播期范围,据多年试验研究 ,半冬性品种10月8~12日,春性品种10月15日前后播种,能够满足冬前壮苗所需积温,比较稳妥。(3)豫东黄淮冲积平原区。当前小麦节水高效灌溉制度已从传统的丰产灌溉向限额灌溉发展,研究 不同作物关键需水阶段,寻求不同水文年型主要作物的基本灌溉模式,运用边际产量和生产弹性指标的概念,研究 主要作物的灌溉定额与边际产量的关系,提出了作物的经济灌溉定额 -
报告Identification for Resistance of Maize Germplasm to the Two Virus Disseases
出版时间:2007国内外研究 表明:不同的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对玉米病毒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4]。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矮花叶病和粗缩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3,6,7]。本研究 皆在通过田间自然发病初选,人工接种,病圃重复鉴定,筛选出对两种玉米病毒病具有抗性的种质资源。为有效地开展玉米抗病毒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 采用的矮花叶病蚜虫接种法,是我国多年来传统接种的方法,虽然由于养蚜、饲毒等工作量较大,但不失为一种可靠性强的接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