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树缺钾症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出版时间:2018远距离引种一般用木箱或纸盒装运,但容器内必须要有足够的饲料,封好,以防止它因缺 食自相残杀或逃逸,放虫时最好集中放于害虫多的树上以利繁殖。一般药害发生快,症状明显,表现为叶片出现麻状斑点,穿孔,焦灼,枯萎,黄化,卷叶,甚至落叶;果实上则出现斑点,畸形,变小,甚至落果;花瓣表现枯焦,落花,落蕾;根部粗短肥大,缺 根毛,甚至腐烂;整体植株生长延缓此外,还要叶面喷施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 溶液,每隔5~7天1次,连喷2~3次,以促使植株生长,提高自身抵抗药害能力,可显著降低药害造成的损失。(4)加强栽培管理。 -
报告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出版时间:2015速效氮大多在90mg/kg,最低70mg/kg;速效磷差异较大,低的仅11mg/kg;速效钾 普遍较高;微量元素含量也比较丰富。随着小麦产量提高,单位产量所吸收的钾 素相应增加,超高产小麦( 600~750 kg/亩)比高产小麦( 500 kg/亩)每 100 kg小麦吸收钾 的数量增加20%~28%,在三要素中钾 所占比例提高12%,增加千粒重(2g以上),有良好增产效果,有试验报道,在小麦拔节孕穗期追施磷酸二氢钾 (2.5~7.4kg/亩),增产效果可达10%以上。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 是一种常用的小麦生育中后期补充磷、钾 的施肥措施,超高产小麦也很适用,有试验报道,在小麦返青、拔节孕穗、抽穗扬花和灌浆期连续几次喷洒磷酸二氢钾 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为了增加小麦生育后期营养元素,也可以在药液中加入磷酸二氢钾 (0.2%浓度)或尿素(1.5%~2%浓度)叶面喷洒。 -
报告五、黑松枝枯病的防治技术
出版时间:2015在每株黑松树冠投影垂直约2/3处即距主干1.5~2m处环绕树体挖复壮沟3处,宽度30~40cm,深度为40~60cm,每株施“八福仙”牌高级动植物有机肥料(动植物有机质占30%以上,含有30%以上的氮、磷、钾 大量元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与0.3%尿素混合喷洒防治效果更好,相对防效为90.1%,也可与0.2%磷酸二氢钾 混合,即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与0.3%尿素或与0.2%磷酸二氢钾 交替喷洒。 -
报告七 主要病虫害与绿色防控技术
出版时间:2015◎ 应适当增施生物菌肥、磷钾 硼肥。◎ 加强田间管理,降低湿度,增强通风透光,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并进行土壤消毒。有些感病植株的症状是复合发生,一株多症 的现象很普遍。2 发病原因 病毒是不能在病残体上越冬的,只能靠冬季尚还生存、保护地种植的蔬菜或多年生杂草、蔬菜种株作寄主存活越冬。处理后的土壤栽培前注意增施磷、钾 和生物菌肥。4 药剂防治◎ 无虫土育苗:选大田土或无病虫的土壤与不带病残体的腐熟有机肥6∶4比例混均1立方米营养土加入1.8%阿维菌素乳油100毫升混均用于育苗。 -
报告猕猴桃土壤、肥料和水分管理
出版时间:2018壮果肥以有机肥或氮、磷、钾 复合肥为主。后期尽量少施氮肥。新西兰成年猕猴桃园施肥量:3 月全园普施纯氮113千克/公顷,纯磷56千克/公顷,纯钾 100~150千克/公顷,5月补施纯氮57千克/公顷。适量补施钙、镁、硼肥。展叶期每株施碳酸氢铵或尿素0.5千克,花后一周施氮磷钾 复合肥0.5千克。我国猕猴桃施追肥多采用穴施或撒施。(1) 穴施。猕猴桃坐果以后,钾 、氮、磷等营养元素已逐渐从营养器官向果实转移。根据分析还发现,猕猴桃对氯的需要量比一般作物大得多,一般作物为0.025%,而猕猴桃却含有0.8%~2%,尤其是在钾 的含量不足时,对氯的需要量更大。 -
报告十五、葡萄病虫害
出版时间:2015葡萄白粉病病叶葡萄白粉病病果(2)农业防治:做好冬季修剪,清理果园;加强栽培管理,保持通风透光,防止生长过旺,过密;注意及时摘心绑蔓,剪除副梢及卷须,保持通风透光良好;雨季注意排水防涝,喷磷酸二氢钾 等叶面肥和根施复合肥每年入冬前施入有机肥,保持植株长势,增强抵抗力,山地果园保证灌溉,防止缺水缺 肥。发病初期适当清除老叶、病叶,既可减少田间菌源,又有利于通风透光,降低葡萄园湿度。 -
报告淮南稻茬小麦栽培技术
出版时间:2015(5)由于严重缺 氮、缺 磷。缺 氮的叶窄、色淡,应及时追施氮肥;缺 磷的,苗小叶黄,根系不发达,次生根发生很少,有时叶尖发紫,应追施磷肥。生产中一般喷施磷酸二氢钾 15kg/hm2,同时能达到抗干热风的作用。小麦抽穗以后,每年经常发生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锈病、黏虫和蚜虫等的为害,必须积极主动防治。 -
报告猕猴桃病害诊断及绿色防控
出版时间:2018(3) 不注意氮、磷、钾 及微量元素平衡配套施肥的果园。(4) 忽视防治线虫病、根腐病为害的果园。(5) 管理粗放的果园。以上几种情况都从根本上导致树势衰弱,根系吸收、输送能力下降而发生黄叶病。本病的发生是土壤和树体缺 硼的生理性原因,和弱寄生菌侵染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