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无污染技术
知识图谱:全部
-
-
报告苹果生产
技术 出版时间:2019苹果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苹果外观艳丽,营养丰富、供应期长、耐储藏,又有较广泛的加工用途,能满足人们对果品的多种需求。根系分布受砧木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乔化砧木根系分布在15~60cm的土层内,矮化砧分布在15~40cm的土层内。土温达3℃时开始生长,7℃时生长加快,20~24℃最适合根系生长。苹果根系一年有3次生长高峰。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80%最适合苹果根系生长。苹果的芽按性质分为叶芽、花芽两种。苹果的花芽为混合芽。叶芽萌发要求的平均温度为10℃左右。花芽是8℃以上时开始萌动。枝一年有两次明显的生长高峰,称为春梢和秋梢。苹果的花芽分化,多数品种都是从6月上旬(短果枝和中果枝停止生长)开始至入冬前完成。花序为伞房状聚伞花序。每花序开花5~8朵,中心花先开,边花后开,以中心花的质量最好,坐果稳,结果大,疏花疏果时应留中心花和中心果。苹果树长、中、短果枝均能结果,盛果期以短果枝结果为主。苹果是异花授粉植物,大部分品种自花不能结实。苹果一般有4次落花落果。第一次在末花期,称为落花。原因是未能受精的花。第二次在落花后2周左右,子房略见增大,可持续5~20d,称为前期落果,原因是受精不完全。第三次在第二次落果后的2~4周,北方的物候期发生在6月,故称“6月落果”,新梢生长与果实生长竞争养分。第四次在果实采收前3~4周,落下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果实,故称采前落果。苹果的果实是由子房和花托发育而成的假果。果实的发育只有一次生长高峰。呈单“S”形生长曲线。生长过程分为果肉细胞分裂期和细胞体积膨大期。苹果属低温干燥的温带果树,要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的温度范围是年平均气温9~14℃,年平均温度在7.5~14℃的地区,都可以栽培苹果。苹果需要土壤深厚,排水良好,含丰富有机质,微酸性到微碱。适宜的pH值为5.7~7.5。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80%为宜。生长后期维持在50%左右。苹果是喜光树种,光照充足,才能生长正常。日照不足,花芽分化少,营养贮存少,开花坐果率低,果实含糖量低,着色差。我国引进和选育的栽培品种有250个,用于商品栽培的主要品种只有20个左右。早熟品种主要有:早捷、藤牧1号、新嘎啦、珊夏等,阴历5月中旬成熟。中熟品种有:美国8号、元帅系、津轻、金冠、新乔纳金等,阴历8月初成熟。晚熟品种主要有:着色富士系、王林、澳洲青苹、短枝富士等,阴历9月上中旬成熟。以上品种分矮化和长枝两种,密植高产,果形果色优良,甜度高,季节性强,正规管理当年培养花芽,可二年结果,三年大幅增产。苹果对土壤适应性较强,要求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至中性地块建园。苹果植地选好后,在建园时,要重视修建排灌水沟,使到旱天有水可灌,雨季涝能排。种植前要做好深耕细耙,碎土,去除杂草,接着进行挖穴,穴深80cm,直径100cm,挖好后,待土壤熟化,就进行回土入穴,在回土前要在穴内放入厩肥50kg,并将厩肥与土混合,待以栽植。秋栽有利苗木伤根恢复,成活率高,恢复生长早。对于肥沃园地每667m2栽植28株,一般园地栽植32株,而瘠薄园地栽植50株即可。(1)萌芽前整地、中耕除草。全园喷1次杀菌剂,可选用10%果康宝、30%腐烂敌或腐必清、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2)花芽膨大期,对花量大的树进行花前复剪;追施氮肥,施肥后灌一次透水,然后中耕除草。丘陵山地果园进行地膜覆盖穴贮肥水。(3)花序伸出至分离期,按间距法进行人工疏花,同时,疏去所留花序中的部分边花。全树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10%多抗霉素、50%异菌脲)加10%吡虫啉。上年苹果棉蚜、苹果瘤蚜和白粉病发生严重的果园,喷一次吡虫啉加硫磺悬浮剂。(4)随时刮除大枝、树干上的轮纹病瘤、病斑及腐烂病和干腐病病皮,并涂腐植酸铜水剂(或腐必清、农抗120、843康复剂)杀菌消毒。(1)人工辅助授粉或果园放蜂传粉,蜜蜂授粉。(2)盛花期喷1%中生菌素加300倍液硼砂防治霉心病和缩果病;喷保美灵、高桩素以端正果形,提高果形指数;喷稀土微肥、增红剂1号促进苹果增加红色;花量过多的果园进行化学疏花。(3)对幼旺树的花枝采用基部环剥或环割,提高坐果率。(1)花后及时灌水1~2次。结合喷药,叶面喷施0.3%尿素或氨基酸复合肥、0.3%高效钙2~3次。清耕制果园行内及时中耕除草。(2)花后7~10d,喷1次杀菌剂加杀虫杀螨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加入四螨嗪或三唑锡。花后10d开始人工疏果,疏果需在15d内完成。疏果结束后,果实套袋前2~3d,全园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加入25%除虫脲或25%灭幼脲。施药后2~3d红色品种开始套袋,同一果园在1周内完成。监测桃小食心虫出土情况,并在出土时地面喷布辛硫磷等药液。(3)夏季修剪。应及时疏除萌蘖枝及背上枝。对果台副梢和结果组中的强枝摘心,对着生部位适当的背上枝、直立枝进行扭梢。(1)采用1∶2∶200波尔多液、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等杀菌剂交替使用。防治轮纹病、炭疽病,每隔15d左右喷药1次,重点在雨后喷药。斑点落叶病病叶率30%~50%时,喷布多抗菌素或异菌脲。未套袋果园视虫情继续进行桃小食心虫地面防治,然后在树上卵果率达1%~1.5%时,喷联苯菊酯或氯氟氰菊酯或杀铃脲悬浮剂,并随时摘除虫果深埋。做好叶螨预测预报,每片叶有7~8头活动螨时,喷三唑锡或四螨嗪。腐烂病较重的果园,做好检查刮治及涂药工作。(2)春梢停长后,全园追施磷钾肥,施肥后浇水,以后视降水情况进行灌水。覆盖制果园进行覆盖,清耕制果园灌水后及时中耕除草,生草制果园刈割后覆盖树盘。晚熟品种在果实膨大期可追一次磷钾肥,并结合喷药叶面喷施2~3次0.3%磷酸二氢钾溶液。(3)提前进行销售准备工作。早熟品种及时采收并施基肥。(4)继续做好夏季修剪工作。(5)山地果园进行蓄水,平地果园及时排水。(1)采收前20~30d红色品种果实摘除果袋外袋,经3~5d晴天后摘除内袋。同时采前20d全园喷布生物源制剂或低毒残留农药,如1%中生菌素或百菌清或27%铜高尚悬浮剂,用于防治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树干绑草把诱集叶螨。果实除袋后在树冠下铺设反光膜,同时进行摘叶、转果。秋剪疏除过密枝和徒长枝,剪除未成熟的嫩梢。(2)全园按苹果成熟度分期采收。采前在苹果堆放地,铺3cm细沙,诱捕脱果做茧的桃小食心虫幼虫。采后清洗分级,打蜡包装。黄色品种和绿色品种可连袋采收。(3)果实采收后(晚熟品种采收前)进行秋施基肥。结合施基肥,对果园进行深翻改土并灌水。检查并处理苹果小吉丁虫及天牛。拣拾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的病果。(4)落叶后,清理果园落叶、枯枝、病果。土壤封冻前全园灌防冻水。(1)根据生产任务及天气条件进行全园冬季修剪。结合冬剪,剪除病虫枝梢、病僵果,刮除老粗翘皮、枝干残留的病瘤、病斑,将树下的病残组织及时深埋或烧毁。然后全园喷1次杀菌剂,药剂可选用波尔多液、农抗120水剂、菌毒清水剂、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2)进行市场调查。制定年度果园生产计划,准备肥料、农药、农机具及其他生产资料,组织技术培训。 -
报告无公害小麦生产
技术 出版时间:2015无公害小麦生产技术包括选择合适的产地、优良的品种、整地、种子处理、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和适时收获入仓等技术 ,其中核心技术是肥料的施用和病虫害的防治。应采用精播半精播技术 、机械化播种。一般半冬性品种播量7~9kg/亩,弱春性品种播量8~10kg/亩。小麦出苗后,及时进行田间苗情检查,对缺苗(株距达5cm以上)断垄的地方,及时进行补苗。必须按照平衡施肥技术 ,氮、磷、钾要达到合适比例,以优质有机肥为主。应当严格按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禁止使用国家禁用、淘汰的农业投入品。应当树立标示牌,标明范围、产品品种、责任人。 -
报告常规小麦栽培
技术 出版时间:2015小麦栽培技术,是根据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生态条件的关系,人们采用相应的调控技术 ,以达到既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又使小麦的生长发育向高产、优质的方向发展,发挥出品种的最大增产潜力,最终达到高产、稳产、优质土壤翻耕是最常用的整地基本技术 。由于铧式犁翻耕的深度不同,可分为浅耕和深耕,通常翻耕深度达到25~30cm称之为深耕。所以生产中提出采用“氮肥后移”的施肥技术 。这对控制冬前群体过大,防止后期倒伏、增加穗粒数、提高粒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了防治病虫为害,一播全苗,目前生产上大力推广种子包衣或杀虫剂、杀菌剂混合等拌种技术 。病虫防治应根据不同地区病虫发生情况,选择适当的种衣剂或拌种农药。在灌区灌溉管理技术 方面,已初步将最优化技术 和微机手段应用于制定灌水方案和配水方案。如根据小麦阶段耗水变化和小麦生长期降雨预报,测算田间土壤水分消耗动态,从而预报灌水时间和灌溉量。 -
报告柿的生产
技术 出版时间:2019柿是我国主要果树树种之一,柿树具有寿命长、产量高、收益大、易管理的优点,发展柿树生产对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柿树嫁接后5~6年开始结果,15年后进入盛果期,经济寿命在100年以上。丰产园3~4年开始结果,5~6年进入盛果期。柿根系分布取决于砧木。君迁子作砧木,根系发达,分枝力强,细根多。根系大多分布在10~40cm深土层中;垂直根深达3m以上,水平分布为冠径的2~3倍。柿根系单宁含量多,受伤后难愈合,发根困难,应注意保护根系。根系春季开始生长晚于地上部,一般地上部展叶时开始生长。柿枝条分为营养枝、结果枝和结果母枝。结果母枝是指着生混合花芽的枝条;结果枝是指由混合花芽抽生的枝条,大多由结果母枝的顶芽及其以下1~3个侧芽发出,再往下的侧芽的抽生为营养枝。营养枝是不能开花结果的枝,其上着生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营养物质,其一般短而弱。柿结果枝第3~7节叶腋间着生花蕾,开花结果,着生花的各节没有叶芽,开花结果后成为盲节。柿在平均温度12℃以上时萌芽。新梢生长以春季为主,成年树一般只抽生春梢,生长量较小,幼龄树和生长势旺的树可生长2~3次梢。柿树顶端优势和层性都比较明显,但新梢生长初期先端有下垂性,枯顶后不再下垂。柿树芽分叶芽和花芽两种。花芽为混合花芽。叶芽较瘦小,着生于1年生枝的中下部,萌发后抽生营养枝。花芽较肥大,位于1年生枝的顶部1~3节,萌发后抽生结果枝。柿树枝条顶芽为伪顶芽。枝条基部有两个鳞片覆盖的副芽,常不萌发而成为潜伏芽,其寿命较长。柿树的花芽分化在新梢停止生长后1个月,大约在6月中旬,当新梢侧芽内雏梢具有8~9片叶原始体时,自基部第3节开始向上,在雏梢叶腋间连续分化花的原始体。每个混合花芽一般分化3~5朵花。柿树的花有雌花、雄花、两性花三种类型。一般栽培品种仅生雌花,单生于结果枝第3~7节叶腋间,雄蕊退化,可单性结实。雄花1~3朵聚生于弱枝或结果枝下部,呈吊钟状。柿树在展叶后30~40d,日均温达17℃以上时开花,花期3~12d,大多数品种为6d。柿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浆果。果实发育过程分为3个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为开花后60d以内,幼果迅速膨大,最后基本定形;第二阶段自花后60d至着色,果实停长后或间歇性膨大;第三阶段从果实着色至采收,果实又明显增大。柿的落花落果包括落蕾、落花和落果。开花前落蕾,落花在5月上中旬,部分花脱落。幼果形成后有落果现象,以后2~3周较重,6月中旬以后落果减轻,8月上中旬至成熟落果很少。柿树喜温耐寒。在年平均温度10.0~21.5℃,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20℃的地区均可栽培,但以年平均气温13~19℃最为适宜。并且甜柿耐寒力比涩柿弱,要求生长期(4—11月)平均气温在17℃以上。冬季低于-15℃时易发生冻害。柿树耐湿抗旱。在年降水量500~700mm、光照充足地方,生长发育良好,丰产优质。由于柿树根系分布深广,故较耐旱,一般在年降水量450mm以上地方,不需灌溉,但在开花坐果期,发生干旱,易造成大量落花落果。柿树喜光,但也较耐阴。一般在光照充足地方,柿树生长发育好,果实品质优良。对于甜柿要求4—10月日照时数在1400h以上。柿树对土壤要求不严,山区、丘陵、平地、河滩均能生长。但以土层深1m、土壤pH值6.0~7.5、含盐量0.3%以下、地下水位在1.5m以下,保水排水良好的壤土和黏壤土为宜。柿树开花前疏花蕾。保留结果枝发育最大,开放最早的花蕾,其余疏除。始果期幼树主侧枝上花蕾全部疏除。甜柿品种果园放蜂或人工辅助授粉;花期喷0.1%硼砂+300mg/kg赤霉素;或用0.3%尿素+0.1%硼砂+0.5%磷酸二氢钾,以提高坐果率。花后35~40d早期生理落果后疏果。首先疏除病虫果、伤果、畸形果、迟花果及易日灼果,保留不受日光直射的侧生果或下垂果,保留个大、整齐、深绿色,萼片大而完整的果实。保留1枝1~2个果,或15~18片叶留1个果。叶片在5片以下的小枝和主侧枝延长枝上不留果。根据柿果用途适期采收。榨取柿漆用果实在单宁含量最高的8月下旬采收;涩柿鲜食品种在果实由绿变黄尚未变红色时采收;制柿饼用果实在果皮黄色减褪呈橘红色时采收;软柿(烘柿)鲜食,在充分成熟、呈现固有色泽而未软化时采收;甜柿品种在充分成熟、完全脱涩、果皮由黄变红色、果肉尚未软化时采收。采收采用折枝法或摘果法。折枝法是用手、夹杆或挠钩将果实连同果枝上中部一同折下。摘果法是用手或采果器将柿果逐个摘下。二者交替使用。采收时轻拿轻放,采后及时剪去果柄,并在分级时将萼片摘去。 -
报告猕猴桃生产
技术 出版时间:2019猕猴桃果实细嫩多汁,清香鲜美,酸甜宜人,营养极为丰富。它的维生素C含量高达100~420mg/100g,比柑橘、苹果等水果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同时还含大量的糖、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有机物和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质。(1)根。猕猴桃的根为肉质根,外皮层较厚,老根表层龟裂状剥落。主根不发达,侧根和须根多而密集,须根状根系。根系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较浅,而水平分布范围广,成年树根系垂直分布在40~80cm的土层中,一般根系的分布范围大约为树冠冠幅的3倍,猕猴桃的根系扩展面大,吸收水分和营养的能力强,植株生长旺盛。(2)枝。猕猴桃的枝属蔓性,在生长的前期,蔓具有直立性,先端并不攀援;在生长的后期,其顶端具有逆时针旋转的缠绕性,能自动缠绕在他物或自身上。枝蔓中心有髓,髓部大,圆形;木质部组织疏松,导管大而多。新梢以黄绿色或褐色为主,密生绒毛,老枝灰褐色,无毛。当年萌发的新蔓,根据其性质不同,分为生长枝和结果枝。生长枝:根据生长势的强弱可分为徒长枝(多从主蔓上或枝条基部潜伏芽上萌发而来,生长势强,长达3~5m,间长,牙较小,组织不充实)和营养枝(主要从幼龄树和强壮枝中部萌发,长势中等,可成为翌年的结果母枝)。结果枝:雌株上能开花结果的枝条叫结果枝。雄株的枝只开花不结果,称为花枝。结果枝一般着生在1年生枝的中、上部和短缩枝的上部。根据枝条的发育程度,结果枝又分为:徒长枝结果枝,长度为1.5cm以上;长果枝,长度为1.0m;中果枝,长度为0.3~0.5m;短果枝,长度为0.1~0.3m。(3)叶。叶为单叶互生,叶形有圆形、卵形、椭圆形、扇形、披针形等。叶长5~10cm,宽6~18cm,叶片大而较薄。基部呈楔形、圆形或心脏形。叶面颜色深,叶背颜色浅,且有绒毛。(4)芽。芽分为叶芽和花芽。芽为鳞芽,鳞片为黄褐色毛状;复芽,且有主副之分,1~3芽的叶腋,中间较大的芽为主芽,两侧为副芽,呈潜伏状;主芽易萌发成为新梢,副芽在主芽受伤或枝条被修剪时才能萌发。猕猴桃萌发率较低,一般为47%~54%。(5)花。猕猴桃为雌雄异株植物,雌花、雄花分别在雌株、雄株上。雌花、雄花在形态上都是两性花,但在功能上雄花的雌蕊败育,因此都是单性花。雌性植株的花多数为单生,雄性植株的花多呈聚伞花序,每一花序中花朵的数量在种间及品种间均有差异。(6)果实。为圆形至长圆柱形,是中轴胎座多心皮浆果,可食部分为中果皮和胎座。果皮黄色、棕色、黄绿色等,果皮较薄,果点多数明显,果面无毛或被绒毛、硬刺毛。果肉多为黄色或翠绿色,也有红色的,呈放射状。果实大小差异大,一般为20~50g,果实最大的是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大的可达200g以上。中华猕猴桃的初花期多在4月下旬。从现蕾到开花需要25~40d。每个花枝开放的时间,雄花5~8d,雌花3~5d。全株开放时间,雄株7~12d,雌株5~7d。雄花的花粉可通过昆虫、风等自然媒介传到雌花的柱头上进行授粉,也可人工授粉。猕猴桃花芽容易形成,坐果率高,落果率低,所以丰产性好。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主要以短缩果枝、短果枝结果为主。结果母枝一般可萌发3~4个结果枝,发育良好的可抽8~9个。结果母枝可连续结果3~4年。结果枝通常能坐果2~5个,因品种而有差异。猕猴桃从终花期到果实成熟,需120~140d,在此期间,果实经过迅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和果实成熟期3个阶段。土壤以深厚、排水良好、湿润中等的黑色腐质沙质壤土,pH值为5.5~7的微酸性土壤为佳。年平均温度11.3~16.9℃,极端最高温度不超过42.6℃,极端最低温不低于-15.8℃,≥10℃有效积温4500~5200℃,无霜期160~240d,年日照时数1300~2600h。年降水量1000mm左右;相对湿度70%以上。目前,猕猴桃属在全世界共发现66个种,其中,62个种原产于我国。分布在北纬23°~34°的暖温带与亚热带山地,其中,栽培最广泛的2个种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都以长江流域为分布中心。供鲜食和加工的主要有5个种。分布最广,集中于秦岭和淮河流域以南。其果实近球形或圆柱形,果面光滑无毛,果皮黄褐色至棕褐色,果20~120g。主要品种有:园艺16A、魁蜜、红阳、庐山香、金丰、早鲜等优良品种。目前,为我国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种类。分布于黄河以南地区。果皮绿色至棕色,果重30~200g,果肉绿色,汁多味浓,具清香。主要品种:海沃德、布鲁诺、徐香、金魁等优良品种。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其代表品种有福建的沙农18号,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以种间杂交(中华×毛花)培育出的重瓣、满天星、江山娇等观赏新品种。果实重约30g,果肉翠绿色,多汁微酸。如浙江的华特。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地,黄河以南也有分布。其代表种有吉林选育的魁绿。该种类是我国耐寒性强、适应性广、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的猕猴桃种类。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全书简称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四川、湖北、江西、浙江、安徽、台湾等地,果实以富含维生素C而闻名于世,维生素C最高含量可达2140mg/100g。猕猴桃的繁殖方法,常用播种、扦插、嫁接等方式。(1)播种。采集优良母株上充分成熟的果实,自然存放,变软后立即洗种,阴干。播种前进行层积处理,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沙藏时间为40~60d。主要培养实生苗。(2)扦插。猕猴桃扦插因产生大量愈伤组织,消耗过多养分,并在愈伤组织表面形成木栓层,影响插条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使生根更加困难。实践证明,利用当年生新梢即嫩枝扦插生根比较容易。插穗准备:绿枝蔓插穗选用生长健壮、组织较充实、叶色浓绿厚实、无病虫害的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新梢蔓。绿枝蔓插穗不贮藏,随用随采。为了促进早生根,可用生长素类处理下部剪口。常用药剂及处理浓度有:吲哚丁酸(IBA)100~500mg/L处理0.5~3h,或3~5g/L速蘸;萘乙酸(NAA)200~500mg/L,处理3h,ABT生根粉蘸下剪口等。绿枝扦插方法:为了减少水分散失,可将叶片剪去1/2~2/3,弥雾的次数及时间间隔以苗床表土不干为度,弥雾的量以叶面湿而不滚水即可。过干会因根系尚未形成,吸不上水而枯死,过湿会导致各种细菌和真菌病害发生蔓延。绿枝蔓扦插的喷药次数较多,大约1周1次。多种杀菌剂交替使用,以防病种的多发性,确保嫩枝蔓正常生长。在建立猕猴桃生产基地时,应选择水源、交通较方便的地方。猕猴桃园宜建立在海拔较高的山区,但不宜超过海拔1000m。丘陵地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是猕猴桃较适宜的栽培区。但一定要有水源,以防夏秋高温干旱。山地生态条件非常适宜,但要注意坡度、坡向与坡位的选择。一般尽量选择15°以下的缓坡地或较平坦地段。宜选择南向或东南向的向阳避风坡,忌选北向。不宜选择山顶或其他风口(特别是生长季节的风向)处建园。猕猴桃土壤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性能良好,又有适当保水能力的微酸性土壤。避免在黏重土壤中栽植。猕猴桃抗风力差,春季大风常折断新梢,损伤叶片及花蕾;夏季干热风降低空气湿度,引起土壤水分大量蒸发而干旱,叶片焦枯,生长受阻;秋季大风,擦伤果实,影响商品价值。因此,建园前就要建造防风林。防风林树种应选择女贞、杉木、湿地松、柳杉、水杉、杨树、樟树、枇杷、冬青、枳壳等,实行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相配合,并以常绿树种为主,以预防4—5月的风害。(1)整形。依据不同品种和不同树龄植株生长发育规律,将各种枝蔓合理地分布于架上,协调植株生长和结果之间的平衡,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生产目的。篱架的整形:苗木定植后,留3~5个饱满芽短截,春季可萌发2~3个壮梢,冬季修剪时留下健壮的枝条作为主蔓,并在50~60cm处短截。“T”形架的整形:在主干高达1.7m左右,新梢超过架面10cm时,对主干进行摘心,摘心后主干顶端能抽发3~4条新梢,选择2条健壮枝梢作主蔓培养,其余的疏除。平顶棚架的整形:主干高达1.7cm左右,新梢生长至架面10~15cm时,对主干进行摘心或短截,使其促发2~4个大枝,作永久性主蔓。(2)冬季修剪。冬剪最佳时期是冬季落叶后两周至春季伤流发生前两周。过迟修剪容易引起伤流,影响树体。冬季修剪的重点是在整形的基础上,对营养枝、结果枝、结果母枝进行合理的修剪。具体方法是:对生长健壮的普通营养枝,剪去全长的1/3~1/2,促其转化为翌年的结果母枝;徒长形枝对其进行轻剪,促进枝条的充实,以便成为结果母枝;其他的枝条如细弱枝、枯枝,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下垂枝均应从基部剪除。对结果母枝的修剪应根据品种特点进行,如金魁的结果母枝抽生结果枝的节位比较高,在第11~13节尚能抽发结果枝,故对粗壮结果母枝可采用长梢轻剪,中等健壮的可留7~8节短截。(3)病虫害防治。树盘表土深翻15cm左右,消灭越冬象甲、金龟子和草履蚧卵块。结合冬剪,清洁果园。及时喷施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1)整形修剪。及时抹除砧木的萌蘖,主干、主蔓上长出的过密芽,直立向上徒长的芽,结果母枝或枝组上密生的、位置不当的、细弱的芽,双生、三生芽(只留1个),然后确定结果枝留量,新梢长到30~40cm长时开始绑枝,开花前10d进行摘心,徒长枝如作预备枝留4~6叶摘心,可促发二次枝;发育枝可留14~15叶摘心;结果枝常从开花部位以上留7~8片叶摘心。摘心后的新梢先端所萌发的二次梢一般只留1个,待出现2~3片叶后反复摘心,或在枝条突然变细、叶片变小、梢头弯曲处摘心。(2)肥水管理。叶片展开时,喷施1~2次0.3%的尿素,花前灌一次水。(3)病虫害防治。黑光灯、糖醋液等诱杀金龟子等害虫。防治花腐病、干枯病、溃疡病、褐斑病等病害,防治介壳虫、白粉虱、小叶蝉等害虫。(1)疏花蕾。侧花蕾分离后2周开始疏蕾,强壮长果枝留5~6个花蕾,中庸果枝留3~4个花蕾,短果枝留1个花蕾。疏除时应保主花疏侧花。(2)花期放蜂。人工授粉,15%以上雌花开放时,每667m2可设置蜂箱1~2个。(3)肥水管理。开花期喷施0.5%硼砂加0.5%磷酸二氢钾。(4)病虫害防治。防治金龟子、白粉虱、小叶蝉等害虫;防治花腐病、黑星病、褐斑病等病害。(1)疏果。坐果后1~2周内完成。一般短缩果枝上的果均应疏去,中、长果枝留4~5个。使叶果比达到(5~6)∶1。(2)整形修剪。5—6月对结果枝和生长中庸健壮的营养枝摘心,生长瘦弱的营养蔓和向下萌发的枝、芽应及时抹除。7月上、中旬对二次梢再次摘心,同时疏除荫蔽枝、纤细枝、过密枝,并结合修剪进行绑蔓。8月中、上旬对三次枝梢摘心。(3)肥水管理。在落花后20~30d施硫酸钾每667m2 30~40kg,9月中、上旬追施纯钾肥或磷钾复合肥每667m2 30kg,施肥后灌水。果实膨大期每3d喷0.3%~0.5%磷酸二氢钾1~2次。(1)采收。采用树体喷布50mg/L的乙烯利催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18%时采收,用于及时出售;9%~12%时采收,可用作短期贮藏;6.1%~7.5%时采收,用于贮藏。(2)催熟。采后用400倍液的乙烯利喷布果实,或贮藏前用500倍液乙烯利浸果数分钟,晾干后贮存。(3)肥水管理。采果后结合深翻改土施入有机肥,根据果园土壤养分情况可配合施入磷、钾肥,每株幼树施有机肥50kg,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各0.25kg;成年树进入盛果期,每株施厩肥50~75kg,加过磷酸钙1kg和氯化钾0.5kg。施肥时,离主干50cm处开20cm深沟,施后覆土,并及时灌水。 -
报告杧果生产
技术 出版时间:2019台农一号、青皮芒、水英达、鸡蛋芒(粤西一号)、白玉象牙。金煌芒、红象牙芒、玉文芒6号、贵妃、黄金煌、紫花芒(又名农院3号)、象牙22号、金穗芒、桂热10号、金兴、桂热120、吕宋、田阳香芒、串芒、象牙芒、红金煌芒。桂七芒、凯特芒、红苹芒、印度一号、桂香芒。杧果的主根发达、侧根少,生长较深。根的生长一年中有两次生长高峰期,第一次在果实采收后到秋梢萌芽前,第二次在秋梢停止生长后到冬季低温来临前。杧果树在8—10月抽生的秋梢和11月上中旬抽生的早冬梢是次年主要的结果母枝。早中熟品种在11—12月,晚熟品种在1—2月,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花芽分化期因气候的差异可能相差15~25d。顶生或腋生的圆锥状花序;花型有雄花和两性花两种,雄花量大,两性花量少,雄花子房退化。早中熟品种的开花期在11月至翌年2月,晚熟品种如栽培管理适宜开花期在3—5月。花期授粉:杧果是典型的虫媒花植物,传粉主要昆虫是蝇类,因此,花期要在果园采取措施吸引蝇类。果实生长期110~150d。华南地区主栽的早熟品种一般成熟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中熟品种一般成熟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晚熟品种成熟期大多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杧果适宜在年平均气温20~24℃。临界低温-3℃范围内生长;杧果耐湿、耐旱,但花期如阴雨连绵则不利花朵的授粉受精;杧果生长结果良好要求充足的光照;pH值为5.5~7.0的各种类型土壤均可栽植杧果。(1)常用砧木。一般选用土杧、扁桃(柳叶杧)的实生苗。(2)常用嫁接方法。单芽枝腹接、切接。一般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丘陵坡地建园。采用等高定点开坑或按等高线开垦成简易梯田后定点开坑。坑直径1m、深0.8m;在定植前2个月左右挖好,坑底填入绿肥或草皮20kg、厩肥30kg、过磷酸钙1kg及石灰0.5kg混合堆沤,使之在定植前腐解沉实。一般选择春植(3—4月)和秋植(9—10月)。以选择在春季进行为佳,其次是秋植,此时雨水少,气候干燥,必须注意淋水。定植规格可依据园地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确定,一般株行距(3~5)m×(4~6)m;每667m2栽22~55株;配置授粉树。(1)淋足定根水,并覆盖杂草在树盘。(2)在苗旁宜用竹子或树枝支撑果苗,以防风吹摇动伤根而影响成活。(1)花前肥。在2月上中旬施,氮、磷、钾配合。一般施复合肥0.5~1.5kg/株;如干旱结合灌水施肥。(2)壮果肥。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谢花后施肥。施速效氮肥和钾肥各0.5~1.0kg/株,花量小的植株可不施氮肥。(3)采果肥。在8—9月采果后施,以氮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施速效氮肥0.5~1.0kg/株加复合肥0.5~1.0kg/株。10月中旬结合灌水追施速效尿素促进晚秋梢和早冬梢萌芽;可起到延迟次年花期的效果。(4)基肥。在8—9月结合采果肥与基肥同时施入。结合深翻改土进行,沿树冠滴水线开环状沟,沟深40cm,沟宽30cm,基肥以厩肥、堆肥、绿肥等有机肥为主,施30~50kg/株、磷肥1.0~1.5kg/株。一般直径在0.7~0.9cm的结果母枝易成花且坐果率高,过粗的不易成花,过小的易成花但坐果难。通过两次修剪来培养结果母枝:第一次在8月下旬前完成采果后的修剪;第二次在10月中旬全园灌水并施少量尿素或其他速效性氮肥,促使全园在10下旬到11月上旬有60%以上的枝梢萌芽。第二次在萌发的秋梢长到5~10cm时进行,此时疏剪过密、过弱或过强的新梢,每剪口留梢2~3条,促使选留的新梢生长壮实,在12月中下旬老熟,顺利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开始抽生花穗。由于早春低温阴雨对杧果的授粉受精的危害较大,必须避开此时开花,因此,必须进行花期调整,主要方法如下所述。(1)人工摘除早花穗。生产上将2月中旬前抽生的花穗视为早花。一般都要控制。紫花杧等一些品种的花序再生能力强,可通过摘除早期抽生的顶生花穗,促进腋芽进行花芽分化,可推迟花期15~20d,避开3月低温阴雨天气对开花的影响。(2)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在合适时段叶面喷雾(试用参考浓度800~2000mg/L),可延迟花期10d左右,1—2月早抽生的花穗人工摘除后每隔7~10d喷一次多效唑(试用参考浓度400~800mg/L),喷1~2次可延迟花期30d左右。(3)树体管理。分为采果后修剪和果实生长期修剪。(4)采果后修剪。结果树的修剪一般在采果后10~15d进行,不宜延迟到9月下旬以后才修剪。初结果树修剪量小。成年结果树要疏剪顶生和外围的过密枝、衰老弱枝、下垂枝、病虫害枝、枯枝回缩树冠之间的交叉枝;短截过长营养枝和结果母枝,保证树冠通风透光。(5)果实生长期修剪。为提高果实品质,要保证树冠通风透光,6月上中旬疏剪挂果部位中上部的营养枝:疏剪遮盖果实的枝叶和果实旁“老鼠尾”状的花穗残梗;每果穗选留果实2~3个,其余的疏除。剪除影响主枝生长的辅助枝,着生位置不当的重叠枝、交叉枝以及病虫枝、徒长枝,剪掉过长、过旺枝,促进有效分枝生长。杧果套袋一般根据品种果实的大小,选用相应规格且质量好的杧果专用纸袋进行果实套袋。杧果一般在谢花后35~45d,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时进行(像鸡蛋大小)。华南地区一般要求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雨季来临之前进行,套袋时间过早,由于果柄幼嫩,易受损伤而影响以后果实的生长,同时由于果实太小,不易确定果实的形状是否端正,或因生理落果而影响套袋的成功率。套袋过晚,果实过大增加了套袋的难度,易将果实套落,同时,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套袋应选在晴天进行。(1)套袋前的准备。套袋前修剪,疏除病虫枝、交叉枝,并起先疏果,并剪去落果果梗;再用1∶1∶100波尔多液或800倍液施保克或500倍液大生等杀菌剂喷施果面。果面干后套袋,要求当天喷药当天套完。(2)套袋操作。套袋前先将整捆果袋放在潮湿处,让它们返潮、柔韧,以便于使用,套袋时先将纸袋撑开,并用手将底部打一下,使之膨胀起来,然后,用左手两指夹着果柄,右手拿着纸袋,将幼果套入袋内,袋口按顺序向中部折叠,最后弯折封口铁丝,将袋口绑紧于果柄的上部,使果实在袋内悬空,防止袋纸贴近果皮造成摩擦伤或日灼。 -
报告果实套袋与增色
技术 出版时间:2011果实套袋技术 ,是利用特制口袋保护果实的果实管理技术 。实施时,在幼果期将果实套入特制的纸袋或塑膜袋内,可对果实进行较长时间的保护。三是为了降低果园管理成本,减少喷药次数,可在果园实施全套袋技术 ,即全园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