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树根结线虫病
知识图谱:全部
-
图片
苹果 斑点落叶病 发布时间:2020 -
图片
苹果 泡斑病 发布时间:2020 -
图片
苹果 斑点落叶病 发布时间:2020 -
图片
苹果 花叶病 发布时间:2020 -
报告葡萄综合性病害——葡萄酸腐
病 出版时间:2018葡萄酸腐病由多种因子、多种病原引起或造成的。葡萄酸腐病近十年在我国逐渐成为重要的病害之一,很多人把酸腐病与炭疽病或白腐病相混淆,使用防治炭疽病或白腐病的药剂,不但没有防治效果,照样造成果实的腐烂,而且增加了成本,威胁食品安全(容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根据有关资料,并依据作者近8年的实际监测和试验,详细介绍葡萄酸腐病,为葡萄种植者正确防治提供参考,供同行商榷和批评指正。1999年,在山东省烟台市,作者首次在国内见到酸腐病,并开始收集资料。当时,由于对酸腐病比较陌生,没有足够重视。2000年,开始对葡萄酸腐病进行调查,发现酸腐病在我国的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天津等地普遍发生,有些葡萄园损失非常大,达到80%。2004年有几个葡萄园全军覆没。我们对品种间的发病差异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品种间对酸腐病的抗病性有较大差异。酸腐病是后期病害,基本上是果实成熟期的病害。为害最早的时期,是在封穗期之后。酸腐病的症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有烂果,即发现有腐烂的果粒;套袋葡萄,如果在果袋的下方有一片深色湿润(习惯称为“尿袋”),就表明该果穗上有酸腐病;有类似于粉红色的小蝇子(醋蝇,长4毫米左右)出现在烂果穗周围;有醋酸味;正在腐烂的果粒,在烂果内,可以见到灰白色的小蛆;果粒腐烂后,腐烂的汁液流出,会造成汁液经过的地方(果实、果梗、穗轴等)腐烂;果粒腐烂后干枯,干枯的果粒只是果实的果皮和种子(彩图10-1-1至彩图10-1-4)。果实腐烂、降低产量;果实腐烂造成汁液流失,造成无病果粒的含糖量降低;鲜食葡萄受害到一定程度,即使是无病果粒,也不能食用;酿酒葡萄受酸腐病为害后,汁液外流会造成霉菌滋生,干物质含量增高(受害果粒腐烂后,只留下果皮和种子并干枯),使葡萄失去酿酒价值。首先是有伤口,机械伤(如冰雹、风、蜂、鸟等造成的伤口)或病害(如白粉病、裂果等)造成的伤口;第二是导致果穗周围和果穗内的高湿度;第三,醋蝇的存在。此外,树势弱会加重酸腐病的发生和为害。酸腐病是真菌、细菌和醋蝇联合为害。严格讲,酸腐并不是真正的一次性侵染病害,应属于二次侵染病害。首先是由于伤口的存在,从而成为真菌和细菌的存活和繁殖的初始因素,并且引诱醋蝇来产卵。醋蝇在爬行、产卵的过程中传播细菌。引起酸腐病的真菌是酵母菌。空气中酵母菌普遍存在,并且它的存在被看作对环境非常有益。所以,发生酸腐病的菌源之一“酵母菌”来源不是问题。引起酸腐病的另一病原菌是醋酸菌。酵母把糖转化为乙醇,醋酸细菌把乙醇氧化为乙酸;乙酸的气味引诱醋蝇,醋蝇、蛆在取食过程中接触细菌,在醋蝇和蛆的体内和体外都有细菌存在,从而成为病原细菌的携带者和传播者。醋蝇是酸腐病的传病介体。传播途径包括:外部(表皮)传播,即爬行、产卵过程中传播细菌;内部传播,病菌经过肠道后照样能成活,使醋蝇幼虫取食等活动,具有很强的传播病害的能力。醋蝇属于果蝇属昆虫,据报道,世界上有1000种醋蝇,其中法国有30种,是酸腐病的传播介体。一头雌蝇一天产20粒卵(每头可以产400~900粒卵);一粒卵在24小时内就能孵化;蛆3天可以变成新一代成虫;由于繁殖速度快,醋蝇对杀虫剂产生抗性的能力非常强,一般一种农药连续使用12个月就会产生很强的抗药性。在我国,作为酸腐病介体醋蝇的种类及它们的生活史还不明确。从国外有关资料上看,首先有伤口,而后醋蝇在伤口处产卵并同时传播细菌,醋蝇卵孵化、幼虫取食同时造成腐烂,之后醋蝇指数性増长,引起病害的流行。品种间的发病差异比较大,说明品种对病害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美人指受害最为严重,其次为里扎马特、酿酒葡萄(如赤霞珠)、无核白(新疆)、白牛奶(张家口的怀来、涿鹿、宣化)等发生比较严重,红地球、龙眼、粉红亚都蜜等较抗病。不管品种如何,为害严重的果园,损失在30%~80%,甚至全军覆没。品种的混合栽植,尤其是不同成熟期的品种混合种植,能增加酸腐病的发生。据作者观测和分析:酸腐病是成熟期病害,早熟品种的成熟和发病,为晚熟品种醋蝇数量的积累和两种病原菌的菌势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晚熟品种酸腐病的大发生。防治原则:以防病为主,病虫兼治。药剂的筛选原则:①同时能防治真菌、细菌。②能与杀虫剂混合使用。③因为酸腐病是后期病害,必须选择能保证食品安全的药剂。具体防治措施和方法如下。尽量避免在同一果园种植不同成熟期的品种;增加果园的通透性(合理密植、合理叶幕系数等);合理使用或不使用激素类药物,避免果皮伤害和裂果;避免果穗过紧,造成果粒挤压破裂;合理施用肥料,尤其避免过量使用氮肥;合适的水分管理,避免水分的供应不平衡造成裂果等。早期防治白粉病等病害,减少病害裂果造成的伤口;幼果期使用安全性好的农药,避免果皮过紧或果皮伤害;防控鸟害对果实的伤害等。这些防治措施对酸腐病的防治有积极的意义。成熟期的药剂防治是防治酸腐病的最为重要途径。根据国外的资料和我们近几年的农药筛选,将80%水胆矾石膏WP和杀虫剂配合使用,是目前化学防治酸腐病的推荐办法。转色期前后使用1~3次80%水胆矾石膏WP,10~15天一次。80%水胆矾石膏WP使用400倍液,使用量一般为400~600克制剂/亩(如果注意重点喷洒穗部,200克/亩可以有效控制酸腐病)。杀虫剂的选择:选择低毒、低残留、分解快的杀虫剂,这种杀虫剂要能与水胆矾石膏混合使用,并且1种杀虫剂(化合物)只能使用1次。可以使用的杀虫剂有10%高效氯氰乳油(3000倍液)、50%辛硫磷(1000倍液)、80%或90%敌百虫1000倍液等。发现酸腐病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剪除病果粒,用80%水胆矾石膏WP 400倍液+10%高效氯氰2000倍液涮病果穗。对于套袋葡萄,处理果穗后套新袋,而后整体果园施用(立即喷)一次触杀性杀菌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农学院1984年编写出版的《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一书中,就介绍了酸腐病(sour rot),被划分到次生或二次侵染病害,属于穗部病害(bunch rot)。法国有关资料称酸腐病为acid rot,近十几年在法国已成为重要病虫害之一,如果防治不力,可造成30%~80%的损失。在我国,葡萄酸腐病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希望引起广大葡萄种植者高度重视。 -
报告绿色木霉菌Tr9701的抑
病 机理及其在黄瓜叶片、根部定殖初探出版时间:2007木霉菌(Trichoderma spp.)广泛存在于土壤及其他基物中,作为生防菌以其生长速度快,产孢量大、作用谱广、作用机制多样、能在植株、土壤中增殖并形成有效群体等诸多优势而备受关注。我们针对蔬菜上常见病害,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对蔬菜病原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绿色木霉菌株Tr9701,通过对其产几丁质酶活性等对其抗病机理进行了初探,同时试验了其在黄瓜叶片、根部的定殖能力,为今后开发可替代某些化学农药的微生物杀菌剂做了基础性工作,现将初步研究结果记述如下。1.1.1 供试菌株 绿色木霉Tr9701(Trichderma viride),由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生防室筛选、鉴定。供试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番茄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由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病害室分离、鉴定。1.2.1 绿色木霉菌制剂几丁质酶检测据Harman等的方法[1],在胶体几丁质培养基中培养绿色木霉菌,进行产几丁质酶预试验,然后将绿色木霉菌分生孢子液接种到合成诱导液体培养基中诱发几丁质酶产生,以不加胶体几丁质为阳性对照,在28℃,150r/min振荡培养,连续提取培养液制备几丁质酶粗提液。检测采用还原糖法[2]处理,在试管中加入几丁质酶粗提液、10g/L胶态几丁质各1ml,37℃恒温水浴30min,加入DNS10ml,混匀后沸水浴10min,用水冷却至室温,观察颜色变化,以100℃高温灭活处理15min几丁质酶粗提液为对照,试验重复3次。1.2.2 绿色木霉几丁质酶粗提液对病菌的抑菌活性测定 将黄瓜立枯丝核菌、番茄灰葡萄孢霉菌菌丝块转移到平板上,每平皿接种4块,分布于4角,平皿中心放滤纸片并加入100μl几丁质酶粗提液或阳性对照液,重复3次,空白加入等量无菌水,定期观察抑菌圈大小。1.2.3 绿色木霉菌对立枯丝核菌重寄生作用的显微观察 将灭菌赛璐玢膜置于直径90mm的水琼脂培养皿上,在平板两侧各植入经活化培养的绿色木霉和立枯丝核菌菌丝块,25℃下对峙培养,待菌丝接触后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1.2.4 绿色木霉菌在黄瓜叶片和根部的定殖 取菜田表层10cm深处土壤,混腐熟的猪粪和蛭石(按3:1:1比例),过筛后,用150倍甲醛液消毒,边喷边混,喷匀后堆起,盖塑料布闷5天,然后晾晒14天,待残药挥发后铺于苗床待用。同时将冰箱保存的绿色木霉菌活化,转接到小麦粉培养基上,在25℃温度下培养7天,培养基上长满菌丝和孢子后,在组织捣碎机中捣碎、过滤,配成绿色木霉菌孢子悬浮液(5×106个孢子/ml)备用。木霉菌叶面定殖:将培养制成的孢子悬浮液用消过毒的手持喷雾器喷雾,均匀喷至黄瓜叶面正反两面,直到叶面上均匀布满一层细微水珠而不流淌为止。喷雾后1h取第一次样,以后每隔一周取一次样,共4次。每次每处理取的叶片剪成0.5cm见方小片,称量取样叶片加入10倍无菌水中振荡(120r/分)15min。取稀释液0.1ml涂布于木霉选择性培养基上,25℃下培养3~4天,5皿重复,计菌落数。以第一次取样所检测到的菌量为接种量,菌量以cfu/g叶表示。木霉菌根际定殖:将培养制成的孢子悬浮液,均匀浇灌至黄瓜根部,直至黄瓜苗根部土壤全部浸润为止。浇灌后1h取第一次样(地下1~2cm处根围土壤),以后每隔3天取一次样,共4次。检查时,分别称取根围土壤1g,加入无菌水20ml中振荡(120rpm)15min。取稀释液0.1ml涂布于木霉选择性培养基上,25℃下培养3~4天,5皿重复,计菌落数。以第一次取样所检测到的菌量为接种量,菌量以cfu/g叶表示。通过预试验,绿色木霉菌Tr9701在胶体几丁质培养基上生长可以形成显著几丁质酶解透明圈,因此进行了绿色木霉菌几丁质酶的诱导试验。诱导条件下几丁质酶粗酶液加入DNS后变为深棕红色,与阳性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说明绿色木霉菌菌株产生几丁质酶,且经诱导处理的绿色木霉菌几丁质酶产生量明显提高,经检测,在培养第5d时达到最大值。绿色木霉菌Tr9701几丁质酶粗提液对立枯丝核菌、灰葡萄孢霉的抑菌活性在平皿接种后2天内,立枯丝核菌、灰葡萄孢霉菌丝生长迅速,但菌丝接近木霉几丁质酶粗提液接种点周围时,生长缓慢,最后停止,从而形成明显抑菌圈。空白对照无抑菌圈,立枯丝核菌菌丝长满平皿,灰葡萄孢霉菌丝长满平皿并形成大量菌核。试验表明,绿色木霉Tr9701的几丁质酶粗提液对立枯丝核菌、灰葡萄孢霉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8mm和15mm,比阳性对照的抑菌圈直径大,其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显微观察显示绿色木霉菌对立枯丝核菌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绿色木霉菌丝与立枯丝核菌菌丝接触后并列生长或缠绕,有时以钩状结构入侵立枯丝核菌菌丝。在接触后期则观察到被寄生的立枯丝核菌菌丝断裂和消解的现象。2.4.1 绿色木霉菌在黄瓜叶面的定殖 绿色木霉菌在叶面上的定殖动态见表1。由结果可知,绿色木霉菌在叶面环境中由于各种条件的影响,第一周内的菌量比初始菌量降低。此后绿色木霉菌适应了叶面环境,菌量逐渐回升,第14天检测菌量为1.02×104cfu/g叶片。21天后菌量持续下降,尤其是第28天菌量降至0.12×104cfu/g叶片。镜检观察绿色木霉菌Tr9701在叶面喷雾后,主要定殖于叶面气孔周围、腺毛基部及叶面凹陷处。这些位点或是分泌物产生处,或是叶面水分分布较多处,能为绿色木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条件。同时,这些位点也是其他病原菌的竞争位点,通过绿色木霉菌的人工接种,相比病原菌具有种群数量大,出现早的特点。因此,绿色木霉菌对这些位点的抢先占领,不仅有利于本身的生存,而且使黄瓜叶面受到保护,免于病原菌的侵染。重复调查时间1h3天7天14天21天28天11.241.210.941.150.830.1820.960.950.810.920.660.0831.151.080.860.980.790.1441.371.400.951.030.720.10平均1.181.160.891.020.750.12表1 绿色木霉菌孢子在黄瓜叶片上定殖情况(孢子着生量×104个孢子/g)2.4.2 绿色木霉菌在黄瓜根际的定殖 绿色木霉菌在黄瓜根际土壤中定殖结果见表2。由结果可知,第一周内土壤的菌量比初始菌量降低,可能是在根际土壤环境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木霉菌受到一定抑制,此后绿色木霉菌适应了土壤环境,菌量逐渐回升,第14天检测菌量为2.64×104cfu/g叶片。21天后菌量持续下降,尤其是第28天菌量降至0.68×104cfu/g叶片。在调查中发现,绿色木霉菌定殖黄瓜根部能力受水分含量和pH值影响明显,水分偏高或偏低都影响绿色木霉菌菌株在黄瓜根部的定殖,pH偏酸性条件下的定殖量明显高于偏碱性条件下的定殖。重复调查时间1h3天7天14天21天28天12.432.371.852.521.090.6422.692.592.032.731.240.7232.362.321.892.611.080.6542.842.561.942.701.110.71平均2.582.461.922.641.130.68表2 绿色木霉菌孢子在黄瓜根部定殖情况(孢子着生量×104个孢子/g)木霉菌腐生性强,适应性广,生长和繁殖快,可迅速利用营养和占据空间,是当前微生物菌剂控制病害的研究热点[3]。本试验结果表明,我们所筛选的绿色木霉菌Tr9701有较强的产几丁质酶活性,且经诱导处理酶产量明显提高,其酶粗提液经试验对立枯丝核菌、灰葡萄孢霉有显著抑制作用,通过诱导产生的木霉几丁质酶在对于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经显微观察发现,绿色木霉Tr9701对于立枯丝核菌是通过趋向生长、识别、接触缠绕和穿透,寄生于病原真菌之上,对立枯丝核菌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此现象证明,当绿色木霉菌遇到立枯丝核菌等病原菌时,受到刺激和诱导,产生溶菌酶,抑制立枯丝核菌等的生长,并可降解菌丝。生防菌在植物表面的定殖能力反映了生防菌在植物表面与病原菌竞争空间和营养的能力。本研究表明,绿色木霉菌可以在黄瓜叶面和根部定殖。据Darah(1991)报道,根圈微生物的分布与沿根的可溶性碳的分布距离有关,微生物量的积累有赖于根分泌物的释放,因此添加一定的营养可以促进绿色木霉Tr9701的定殖。本研究进一步证明,绿色木霉Tr9701产几丁质酶、寄生、定殖能力强,是较好的生防材料。当前由于生防微生物控制植物病害具无污染、价格低廉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对绿色木霉菌Tr9701的发酵工艺、田间应用范围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
图片
苹果 褐斑病 发布时间:2020 -
报告六、黑松枝枯
病 综合治理的效果出版时间:20152009—2011年对海滨风景区鲁迅公园1 500株黑松进行综合防治,挖复壮沟,施有机复合肥12 t,微生物菌肥1.5 t,施叶面肥0.6 t,喷药防治14次,修剪病枯枝6 000株次,陡坡建鱼鳞坑120个,有效地控制了黑松枝枯病的发生。2012年4月调查防治区1 500株的发病率为4.3%,没有死树。对照区2009—2011年没有采取任何防治措施,发病率为100%,死树6株,胸径分别为16.4~21cm。图83 伐除死亡的黑松2012年4月雇佣人员清理对照区黑松枯枝3次,伐死树6株(图83 伐除死亡的黑松),共用120工时,每工时120元;为了保持黑松林的林相,避免造成“天窗”,对照区死亡的6株黑松补植了2株,胸径均15cm,栽植一株胸径15cm黑松综合单价为5 024元;喷药3遍,防治费用每车2 000元,防治1遍,需要喷洒2车次。而采取综合防治技术的黑松,生长健康,仅有少量小枯枝,只需在黑松休眠期3月喷保护性药剂1遍,2012年4月仅对零星出现的枯枝进行了清理,所需雇佣人工较少,仅用20工时(表10)。表10 黑松枝枯病防治费用表10说明采取综合防治技术的黑松年防治费用要比没有采取措施的对照区至少节省3万元/(hm2?年)(每公顷按464株黑松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