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棉花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
棉花 枯萎病的发生与为害出版时间:2012随着美国棉花 品种种子的引进,枯萎病传入我国。1931年冯肇传首先在华北地区发现棉花 枯萎病;1934年黄方仁报告棉花 枯萎病在江苏南通发生为害;1936年沈其益报道在南京、上海发现棉花 枯萎病。1949年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棉花 产区不断扩大,棉花 种子调运、串换频繁,加之植物检疫措施执行不严,防治措施不力等原因,棉花 枯萎病的传播、蔓延加快,为害也加重,截至20世纪60年代,棉花 枯萎病已遍及我国主要产棉省不同育苗方式对棉花 枯萎病有一定影响。阚画春等(2006)报道,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棉花 比直播的发病轻,无土育苗移栽的棉花 发病比营养钵育苗移栽的轻,地膜覆盖的棉花 发病比无覆盖的轻(表1-7)。综上所述,棉花 枯萎病发生与为害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气候、土壤与耕作栽培等环境条件,棉花 品种和生育阶段对棉花 枯萎病亦有重要影响。,棉花 则高抗枯萎病,表现了根结线虫对棉花 感枯萎病的诱因作用。 -
报告
棉花 枯萎病的致病机理及抗病机制出版时间:2012生态抗病性是指棉花 根系所处土壤环境中,微生物和棉花 根系分泌物对枯萎病菌侵染的影响。这3种类型的抗病性综合起来就决定了棉花 是抗病的、耐病的、还是感病的。通过石蜡切片技术研究发现,具有抗病性的转SNC 1基因棉花 和非转基因棉花 均有导管堵塞现象,即形成胼胝体和侵填体等物质,只是转基因棉花 的堵塞程度较严重,并且转基因棉花 韧皮部细胞排列整齐,细胞间隙小。研究棉花 感病后防御酶活性变化,有助于深入研究棉花 抗病机理,为培育和筛选抗病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棉花 的抗病生理生化机制很复杂,植物体内正常情况下保护酶系处于平衡状态下,而受病原物侵染后活性大大改变。总之,儿茶素通过对病菌生长、产孢和其胞壁降解酶(如PG、PL等)的抑制而阻止病菌在棉花 体内的侵入、繁殖和扩展,从而提高棉花 对枯萎病菌侵入和扩展能力,由此在棉花 抗病性中起作用。(2)棉花 细胞壁氨基酸含量用不同致病力的棉花 枯萎病菌7号和3号小种接种棉花 ,对抗、感品种根部细胞壁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 -
-
图书
棉花 病虫害综合防治及研究进展通过棉花 病虫综防技术体系组建,关键技术措施和应用基础研究,提出了一些新概念、新技术、新办法,使综合防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并在2500万亩棉田上示范应用,取得良好防效和显著效益。 -
报告Screening and Appraisal of Antagonistic Organism against Verticillium dahliae*
出版时间:2007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棉花 黄萎病是棉花 的主要病害。该病于1914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首次发现,以后随着棉种的调运传播到世界各个棉花 主产国[1,2]。我国每年棉花 黄萎病发病面积达2×106hm2,重病田病株率高达95%以上,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棉花 黄萎病的防治已成为世界棉花 生产中的难题。由于棉花 黄萎病菌存在生理分化现象,不同地区的温度、湿度、光照、植被等生态条件有异,因而不同地区筛选出的棉花 黄萎病拮抗菌菌种的适应性和对棉花 黄萎病菌的拮抗作用存在显著差异[10]。安徽目前尚未见关于棉花 黄萎病拮抗菌筛选鉴定的研究鲜有报道[11,12]。因此,有必要在安徽地区开展对棉花 黄萎病的生防研究。以棉花 黄萎病菌HF、WW3为目标菌株,采用平皿对峙试验测定各真菌菌株对棉花 黄萎病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见表1。 -
报告 农作物病害防治策略与农药应用技术
出版时间:2008棉花 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大部分省、市都有种植。而棉花 病害一直是制约棉花 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报道,我国已发现的棉花 病害有40多种,其中为害较重的有枯萎病、黄萎病、炭疽病、红腐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等。棉花 枯萎病在各主产棉区均有发生;黄萎病在各棉花 产区均有发生。分布为害棉花 枯萎病是为害棉花 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各主产棉区均有发生。症状 枯萎病在子叶期即可表现症状,现蕾期达到发病高峰。分布为害 黄萎病在各棉花 产区均有发生。近年来,棉花 黄萎病有加重的趋势,已成为棉花 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最普遍、损失严重的重要病害。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是预防炭疽病的有效措施,棉花 幼苗期和棉花 蕾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
报告(二十四)棉铃虫(Cotton Bollworm,Corn Earworm)
出版时间:2009图3-61 雌穗被害状图3-62 棉铃虫(下)和玉米螟(上)混合啃食雌穗棉铃虫为害棉花 、小麦、玉米、高粱、番茄、茄子、芝麻、向日葵、豇豆等多种植物。一般第1代幼虫为害小麦、豌豆、苘麻等,以后各代幼虫为害棉花 、玉米、高粱等,卵多产在棉株上部嫩叶正面或苞叶上。初龄幼虫取食嫩尖或嫩叶,2~3龄后,幼虫蛀食蕾铃,能转移为害。 -
报告提高农作物病虫预报准确率的措施与实践
出版时间:2010萧县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60年代主要开展棉花 蚜虫的调查测报, 1970年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站站址固定在唐庙农场,以后就以此为基点开展小麦、玉米、大豆、棉花 病虫和天敌调查测报,使病虫测报工作走向正轨1 规范积累调查数据1.1 坚持调查地点不变1970年以来,棉花 、小麦、玉米、大豆病虫草鼠的系统调查坚持在唐庙测报基点进行,1993年测报人员搬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办公,但测报调查基点仍在唐庙农场。如小麦白粉病病株病指与病叶病指的转换、棉花 伏蚜和叶螨百株蚜(螨)量与百株三叶蚜(螨)量的转换、棉叶螨百株螨量与螨害级数的转换、棉铃虫累计卵量与理论幼虫量的转换等。通过研究多年积累的天敌调查资料,本站界定了棉田天敌的发生阶段和发生期,制定了发生量表示方法,明确了影响棉田天敌消长的因子,从数量影响程度、生态位、聚集攻击效应、群落演替等方面,研究了棉田天敌对棉花 害虫的控制作用2003,12(1):46~52[15]农业部全国植物保护总站.棉铃虫综合治理技术新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16]宋爱颖,王顺建,王向阳等.发育进度法预测棉铃虫发生期技术改进的探讨.中国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