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点、线、面三结合,做好病虫测报工作
出版时间:2010蒋凯(东阳市农技推广中心 浙江东阳 322100)摘要:病虫测报是农业生产上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做好病虫测报工作是保证农作物丰产的重要途径。为此,东阳市植保站坚持以“点、线、面”三结合的方式做好病虫测报工作。“点”指市植保站的固定测报点;“线”指与其他县(市)植保站、乡镇农技站以及相关部分的联系;“面”指全市各地的病虫发生普查工作。关键词:病虫测报;工作方法;病虫情报病虫测报是植保工作的基础与重点,是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保障。近年来,随着计算机、GPS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农作物病虫测报技术有了较大的进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种植业也不断发生变化,病虫发生情况也随之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加上当前测报人员的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做好病虫测报工作遇到了重大挑战。为做好病虫测报工作,本站坚持重点做好测报点上病虫测报,与乡镇农技站、其他县(市)植保站等相关部分这条线保持联系交流,积极调查农户田块做好面上的普查工作,形成“点、线、面”三结合的方式,做好病虫测报工作,随时掌握全市病虫的发生动态,及时做出应对措施,保障农作物的生产,减少病虫害的影响。1 坚持不间断地做好定点测报任务1.1 建设好固定测报点1.1.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田块作为固定测报点如调查水稻病虫,要选择常年种植水稻且种植面积较大的区域,保留完整的农田生态系统,不能有太多的人为设施。除此要求交通便利,方便调查。1.1.2 做好固定测报点的设施和田间管理设置测报灯、性诱剂等测报常用工具,并保证其正常运行。水稻观测圃和观测区请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保证水稻正常生长,这是调查数据科学性的前提条件。1.1.3 设专门负责人做好测报点调查任务明确测报人员分工,对不同测报任务有针对性的分配人员,确保测报任务的连续性、稳定性。1.2 全面、准确地调查1.2.1 不间断地系统调查长期系统的调查数据对预测预报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测报点不间断的调查就显得比较重要。测报灯数据坚持每天调查,特别是对迁飞性害虫,如褐飞虱等,要坚持每日记录灯下数据。田间调查要坚持每5天调查,记录田间虫情。1.2.2 规范调查常规病虫有严格的调查规程,在实际调查中,调查时期、取样方法、调查株数(面积)应特别注意按规程进行。如调查褐飞虱可选五点调查法,每点调查2丛,观测圃一般调查25~50点。1.2.3 详细记录系统数据的留存首先要详细记录调查数据。如灯下数据要分别记录每种重大害虫的雌雄数目。田间数据如田间褐飞虱,需记录每点成虫、低龄若虫、高龄若虫数目,成长还需分雌雄蚜、长短翅蚜。同时也需记录农作物生长期、天气情况等。2 加强相关部门的联系交流2.1 及时与乡镇农技站联系交流各乡镇间地理位置和农作物的种植情况总会有所不同,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也会有所不同。由于乡镇无测报点,所以本站测报点的调查结果可以作为各乡镇的参考,特别是“两迁”害虫有大量迁入时需及时将信息传达到各乡镇。同时,乡镇农技站发现有特殊情况,或对于某种病虫发现较早时可以及时传达到植保站。这种信息交流有助于病虫测报的全面与准确。2.2 加强与其他县(市)植保部门的交流其他县(市)的病虫发生动态往往有警示作用,加强各县(市)植保部门间的交流有助于提前做好预防作用,也可通过交流解决一些疑难问题,相互提高。2.3 加强与气象等有关部门的合作气象对于病虫发生动态有重大影响,及时掌握气象资料用于准确地测报。3 做好面上的普查,全面掌握整体形势普查就像是在做好测报点调查后进行的查缺补漏工作。只有做好普查工作才能全面了解整体的病虫发生动态,才能对全市的病虫情况进行更准确地预测预报。通过普查也可以通过种植户那里了解病虫情况,也可以直接帮助种植户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加强了与农户的交流,特别是与一些种植大户的联系也有助于了解病虫发生情况。4 结合“点、线、面”调查发布病虫信息结合“点、线、面”上的调查,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指导农民科学防治病虫害,向上,下级部门传达信息,这是测报工作最终要达到的结果。病虫情报一般写明病虫发生趋势,预报依据以及防治意见。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写明防治适期,防治对象,使用何种方式或何种药剂防治,这是农民最关注的。一定要让农民觉得一目了然,容易接受。发布传达病虫情报一般有三种形式。(1)通过寄送信件的方式传递给上级部门、乡镇农技部门、种植户等;(2)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向大众进行传播;(3)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方式传达,特别是浙江省的农民信箱系统功能较全,这是重要的传递形式。其中(2)、(3)两种形式传递速度快,有利于重大突发病虫害情报的及时发布。病虫测报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农作物种植机构的变化,气候变化给病虫测报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而现代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给病虫测报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这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本站要牢牢做好最基础的调查工作,也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不辞辛苦、坚持不懈地做好测报工作,坚定不移地执行“点、线、面”结合的路线,推动我市病虫测报工作的前进。参考文献[1]徐景红,李红科,孙志成等.区(县)植保站如何做好病虫测报工作.中国植保导刊.2006,26 (10):42~43[2]吴育英,朱彩华.浅谈病虫测报工作.上海农业科技.2009,(2):102 -
报告安阳县病虫测报工作的成绩和建议
出版时间:2010张迎彩 马重富 杨艳丽 李红丽(河南省安阳县植保植检站 河南安阳 455000)摘要:安阳县是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测报网点,有多位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队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病虫资料和工作经验,能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指导作用。在测报工作中具有吃苦耐劳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认真的工作态度。保证了工作任务的完成;具有钻研业务技术的学习精神,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响应上级精神,及时发布工作动态信息,加强了信息沟通。但测报工作还存在问题,亟待解决。关键词:安阳县;技术指导作用;问题安阳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站是安阳区域站,去年以前是农业局单独的一个业务股站,2009年8月与植保植检站合并。有多名中级职称以上人员长期从事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病虫测报是在深入农业生产实践中,在分析对比大量调查数据基础上,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地进行预报,以指导病虫防治的一项公益性事业,是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工作。1 工作内容1.1 病虫监测根据农作物病虫害调查办法,不管刮风下雨定时深入田间对农作物上的各种病虫害进行系统监测,监测作物包括小麦、油菜、玉米、棉花、大豆、各种蔬菜等。监测病虫种类总计60余种(其中小麦12种、油菜4种、玉米13种、棉花12种、大豆9种、蔬菜12种)以及小麦、玉米田杂草和各种天敌。1.2 成虫诱集调查利用黑光灯对害虫成虫进行系统监测是害虫预报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调查对象包括:棉铃虫、玉米螟、粘虫、小地老虎等重大害虫10种,其他昆虫60余种,调查160余日次,逐日记录各种种类的数据。1.3 空中病菌孢子捕捉病菌空中孢子捕捉是病害预报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病菌孢子进行了系统监测,镜检监测30日次,每次镜检两个镜片40个视野,记录调查病菌孢子个数。1.4 完成上级布置的病虫监测上报工作本县承担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病虫监测任务,监测对象包括:棉铃虫、棉蚜、棉盲蝽、小麦吸浆虫、小麦蚜虫、玉米螟、七星瓢虫等重大虫害及天敌,在大田普查的基础上对比历史资料进行编写《模式电报》,全年上报《模式电报》25份;棉铃虫动态电报15份。每周对调查数据及时汇总,填写每周病虫害发生动态表,向省、市上级业务单位上报病虫动态信息,全年上报信息30次以上。1.5 病虫趋势发布病虫预测预报是在田间监测和黑光灯害虫成虫、病菌孢子监测的基础上,对各种重大病虫发生趋势进行汇总分析,发布其未来发生趋势,以指导全县病虫防治工作,控制病虫害发生蔓延,挽回农业损失的工作。每年发布农作物重大病虫预报20~25期,共印发2 000余份,病虫情报报送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和主要领导,同时报送农业局相关领导及上级相关业务单位,并下发各乡镇农技站,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时有效地指导了全县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的开展。2 具体做法2.1 具有吃苦耐劳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测报工作是一项繁琐而具体的工作,不管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按照农作物病虫害调查办法,对各种病虫害都进行认真监测,每年都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本站的监测对象有小如米粒的卵,细如针尖的幼虫和蛹,不同侵染级别的病害,按发生的级别分类计数。还要测报灯中形态各异成虫,每天分别按种类和雌雄计数,不仅从宏观方面进行监测,还利用解剖镜和显微镜从微观方面监测,这些都需要有认真仔细地态度和熟练的业务知识。测报工作是一项野外作业,本站到田间搞调查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偶尔坐汽车,没有专职的交通工具。这就需要本站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有爱测报的事业心,有不怕苦的精神,骑着自行车在太阳下,在风里雨里奔波。本站的工作是与泥土相伴的,如吸浆虫是我县为害较重的虫害,为准确掌握其发生区域和发育进度,本站春季3~5月,每3~5天到重发地块挖土样,然后稀释成泥水,把上层的泥水倒到箩中,一箩箩地进行挑捡虫量,再把各虫态数量认真辨认分类,常累得眼花背痛,但休息片刻还是把每个土样的虫量挑净查准,以作为预报的依据。棉铃虫落卵量调查3日一查,每到调查日,风雨无阻,下雨时,本站人员穿着雨衣在田间查,就这样无一次漏缺地参加了全年的系统监测和普查任务,让上级各业务部门及时了解病虫害发生动态,为领导决策和指导防治提供依据;而且大量的病虫系统数据,为研究其发生规律和预测未来的发生趋势提供了宝贵的、翔实的数据。2.2 具有钻研业务技术的学习精神本站经常到田间看到不认识的病虫和杂草,将其带回,通过查阅资料进行比对确认,或在室内进行饲养,观看其别的虫态特征进行比对,或用显微镜通过病害的病菌孢子进行辨别确认,农业实践促进了本站对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提高预报的技术水平,必须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必须有娴熟的业务技术,学习虫害的形态特征、各虫态历期、同一种害虫不同的种类,病害的症状、影响病虫害的发生的条件等。还要学习植保方面的新技术,如绿色防控技术、农药的安全使用技术等。2.3 参加田间调查时,有明确的目标每次进行田间调查时,心中对病虫害发生规律已有全面了解,每次的调查重点是什么? 这时候是哪种病虫害的始见期或高峰期? 什么条件适合它的发生? 心中有目标,调查有重点,才能把数据查准确。如白粉病的调查,它的发生始见期一般在4月上旬,高肥水密植地块适合它的发生,春季气温偏高,则发生提前,偏低略推迟。带着这些去调查,一定能准确发现它的始见期。同时,本站对病虫害发布了长期和中、短期预报,调查时,带着浓厚的兴趣验证本站的预报的结果是否准确。如棉铃虫在棉田的卵盛期,吸浆虫的成虫盛期是否预报准确等。2.4 注意记录与病虫害相关的信息本站在田间进行病虫害调查时,同时也对农作物的生育期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有些病虫的发生与物候条件密切相关,如吸浆虫的初蛹高峰期与小麦的吐穗露脸期很吻合,物候条件对预报也有重要作用。同时本站也记录每天的天气情况,对于总结分析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有重要作用。2.5 精心安排病虫调查时间每周因为农业局要集中政治学习,或者本站也有许多其他的工作,或者是天气不好等,所以每周先看天气预报,综合考虑其他工作,安排测报调查时间,每周都下田调查,使测报数据不漏缺,准确掌握每周病虫发生动态。2.6 认真整理调查数据,编写年度技术工作总结调查后,数据需要及时整理,以免丢失,把数据认真汇总后填入表格存档。根据调查的数据、结合天气条件、种植情况等,对本县常发生的病虫害逐一进行认真总结,总结发生程度、发生的特点、盛期、历史资料对比情况和气象条件的影响等。年度技术总结是每年测报工作的高度概括,是重要的历史资料,是预测预报的依据。3 测报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3.1 病虫预报的及时、准确在重大病虫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信息支撑作用2009年、2010年本省小麦遭受了旱灾和冷害,省领导对小麦安全生产高度重视,省农业厅连续两年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把保春管工作作为春季农业工作的重点,农业局派出120名技术人员,负责全县504村的麦田技术工作,达到了村村有技术人员,村村有技术人员去解决农民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由于2008年吸浆虫在本县中东部发生严重,严重地块的小麦只有50~100公斤,对我县小麦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本站把吸浆虫监测与防治工作作为春季工作的中心,从3月初到5月上旬对吸浆虫加大了监测力度,仔细观察其在土层中的发生密度、上升进度和各虫态数量变化,及时准确地发布了吸浆虫蛹期防治和成虫期防治预报,报出了2009年吸浆虫成虫出土盛期较常年提前3~4天时间,而2010年则较常年推迟5~6天,由于信息的及时准确,使防治工作不失时机、有的放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再加上积极争取县财政的专项资金用于吸浆虫防治,对吸浆虫的控制多一道物质保障,使原来减产地块的小麦产量两年都达到450公斤多,确保了全县小麦在天灾之年喜获丰收。3.2 搞好测报工作有利于解决农民在生产中的疑难问题经常到田间调查,知道什么病虫对生产为害大,平时就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就会及时答复群众的咨询,解决生产中的难题,使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满意。3.3 及时发布工作动态信息,加强了信息沟通由于省植保站领导给本站配置了电脑和数码照相机,本站在平时调查时,拍摄了许多珍贵的图片,通过植保信息网的平台,把本站的工作行动发布到网上,便于了信息交流。同时,农业局还建立了安阳县农业局信息网,有植保方面的专栏,本站把病虫信息和工作行动及时发到这个平台,扩大了信息的发布范围。3.4 预报技术的准确率在不断的提高本站有多位长期从事测报工作的同事,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对病虫害的预报技术具有了一定的水平,使重大病虫害的长期预报准确率在90%以上,中短期预报的发生时期误差在1~2天之内。3.5 本站有较完整的病虫资料有老同志的传帮带,使本站积累了多年翔实的病虫资料,支持了河南省农作物有害生物信息监控系统建立。4 建议和存在的问题4.1 应增加测报经费,改善测报条件中央近年来加大了惠农政策,免去了农业税,增加了粮种补贴和大型植保机械补贴等,也应该增加测报方面经费,用于购买测报专用车,以便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能够及时到达群众反映问题的现场,解决生产中难题。应增加测报仪器,减少工作强度。4.2 加强测报体系建设,稳定测报队伍测报是一项苦脏累的工作,是一项从事野外操作的工作,又没有什么仕途,不是年轻人向往的工作,基层单位近年也进行了人员结构调整,应通过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4.3 健全基层测报网络根据本县作物布局和地貌特点,在全县东中西部建立有效的测报基点,对基层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并给予适当的调查补助,让他们对当地作物病虫进行调查,提供不同环境、不同作物的病虫发生信息,使病虫信息更加全面、及时,从而扩大病虫调查的范围,并鼓励基点测报员进行农药经营,一方面提高他们的收入,为调查工作提供物质支撑,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他们普及防治新技术,同时也增加了一条重要的病虫防治宣传渠道,使本县病虫测报防治工作形成一种良好的发展局面。但通过近年来我县的几个基层网点的所报的数据看,他们的专业技术有待提高。4.4 应加强乡级农技服务部门的工作乡级农技人员常忙于乡里的千头万绪的工作,把农业工作放在次要位置,使本站发到乡镇的信息,不能及时传达到各村群众中,形成上头忙下边凉的被动工作局面。4.5 加强和密切与植保合作社或种粮大户的联系因为他们容易接受新的技术,拥有大型的机械,有利于普及防治新技术,也能起到带动周边群众的作用。 -
报告福建省聘用村级农民植保员工作之实践
出版时间:2010潘初沂 孔丽萍 关瑞峰(福建省植保植检站 福建福州 350003)摘要:为适应新时期植保工作,完善监测预警体系,福建省从2008年起开始在全省40多个县聘用200多个村级农民植保员开展以病虫害监测预警为主的实践工作,使福建省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显著提升。本文着重阐述了此项工作开展背景、开展情况、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关键词:村级农民植保员;监测预警体系;实践与探索病虫测报(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是植保决策系统的基础,而完善的测报组织体系、稳定的测报队伍、高素质的测报人员又是病虫测报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与保障。改革30多年来,福建省的测报队伍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贡献了重要作用。近几年,因气候变化、种植制度改变、对外交流频繁等,福建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为害越趋加重,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病虫并重,外来有害生物侵入机率不断增大,新病虫亦不断出现,重大病虫发生演变与更替加快,监测预警与防控任务日趋繁重,而福建省植保技术人员的结构与数量已无法适应21世纪植保工作的需要。首先,骨干力量县级植保技术人员普遍缺乏,面临着青黄不接的问题。据2009年统计,福建省县级植保站平均只有4个编制,且在编不在岗现象比较严重,实际从事植保工作的只有2~3人,专职从事测报工作的更是少之又少,队伍年龄偏大、梯队结构不合理,已难以适应与满足当前福建省日益繁重的病虫监测预警与防控任务。其次,县级以下植保机构严重断层、脱节,阻碍了植保工作顺畅开展,导致病虫防治信息传递速度慢、防控技术推广难,直接影响到病虫预报的准确性和防控决策的科学性。目前,乡(镇)级没有专门的植保技术人员,以前主要由农技员开展工作,但由于机构改革,农技员人事管理权下放到各乡镇,造成在编不在岗现象严重,农技员奔波于其他工作上,从事农技推广时间很少。而处基层最前沿的村级植保技术人员更是从未设立过。鉴于上述原因,为适应新时期植保工作,提升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科技服务水平,加快植保科技进村入户,健全农村基层科技服务体系,福建省经过充分调研,认真研讨,贯彻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机制,从2008年起开始在全省40多个县聘用200多个村级农民植保员,建立起一支科技文化素质较高,在农作物主要病虫监测预警与防控中能起示范、推广、带动作用的村级农民植保员队伍。1 聘用村级农民植保员工作开展情况1.1 选聘情况2008~2009年,根据全省主要农作物布局、种植面积及病虫发生情况,在50个县(市、区)聘用200名村级农民植保员,每县3~5名,一般要在装有虫情测报灯的村选聘。村级农民植保员要符合选聘条件,经所在县农业局植保站对其资格评审后,送设区市植保站初审,再报省植保站审批聘用。2010年,根据厅领导的指示精神,结合近几年来各县(市、区)植保站对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省植保站下达的监测任务完成情况,对福建省现有的监测预警体系做适当的调整,村级农民植保员聘用调整为40个县(市、区)240名,每县6名且每人配1盏虫情测报灯,其中3~4名负责水稻主要病虫监测、2~3名负责主要经济作物重要病虫监测。1.2 村级农民植保员的职责要求(1)能积极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带领村民学科技、讲科技、用科技,为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做贡献。(2)要完成省植检站分配的当地水稻等主要病虫监测调查任务。明确责任,按照相关测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田间与灯下调查,定期将调查数据上报县(市、区)植保站,再由县(市、区)植保站汇总后通过“福建省农业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上报有关病虫数据。(3)积极开展所在村的水稻等主要病虫防治示范与推广工作。1.3 村级监测点的组织和管理(1)县级植保站要做好村级农民植保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将其纳入正常的业务培训范畴,每年组织1~2次培训,提高村级农民植保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2)县级植保站要在年终对村级农民植保员工作成绩进行考核。考核不称职的,报省植保站同意后重新调聘,对考核优秀的要结予适当奖励。(3)加强村级监测点的测报灯维护与管理。由于各地许多测报灯直接裸装在田间,风吹日晒雨淋,没有有效遮挡物,虫情测报灯经常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工作,加上厂家维修服务速度慢,严重影响了测报工作。省站于2010年9月要求240个村级监测点的测报灯全部按统一规格加装遮雨棚与通透围栏,测报灯统一编码与GPS定位,制作全省分布图。(4)加强经费支持与管理。村级农民植保员的津贴由省植保站从各项植保业务经费中挤出,2008~2009年津贴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2 000元,2010年提高到3 000元。各县市农业局对村级植保员津贴实行专项管理,由各地根据情况按月或年度发放,确保津贴费足额发到村级植保员手中。2 工作成效通过2008~2010年在40~50个县聘用200~240名村级农民植保员开展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调查为主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2.1 病虫监测预警能力显著提高一是监测预警时效性得到保证。全省240 个村级监测点按照相关测报调查技术规范,定期上报田间与灯下调查数据(水稻重大病虫5天1次,经济作物主要病虫7天1次)到县级植保站,县级植保站汇总后立即通过填报“福建省农业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相关表格直接上报到省站服务器的数据库,遇重大紧急病虫信息要求随时通过电话等快速上报。这比之前单靠县级植保站个别技术员下乡调查,病虫监测预警时效性得到了明显保证与提高。二是病虫监测调查数据更具代表性。全省按照主要农作物布局、种植面积、病虫发生情况及地理差异等,合理布局,选出40个代表县(占全省71个主要农业县的57.1%)作为福建省病虫监测预警的主力,每个县建立3~4个水稻病虫监测点和2~3个主要经济作物病虫监测点,使本省病虫监测调查数据更具代表性,如水稻重大病虫在全省有40个县142个村级监测点、蔬菜主要病虫在全省有25个县35个村级监测点、茶树主要病虫在全省有18个县25个村级监测点、柑橘主要病虫在全省有17个县18个村级监测点等。三是病虫监测预警准确性得到提高。通过合理布局县与村级监测点,严格按照相关测报调查技术规范,定期由县级植保站汇总通过信息系统平台上报数据,使福建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得到有效监测,病虫监测数据更加及时性、代表性、完整性,较大提升了福建省对农作物重大病虫的准确快速的预警能力,使主要病虫中短期预测准确性有了进一步保证和提升。2.2 县级监测预警压力得到缓解通过聘用村级农民植保员进行病虫监测调查,县级植保站负责收集汇总监测点数据及面上普查后再上报省站,有效解决了县级植保站由于人员普遍缺乏难以适应与满足日益繁重的病虫调查任务的问题,县级监测预警压力得到缓解,减少了病虫监测预警工作量,使县级整个植保工作开展的更加顺畅。2.3 病虫监测预警体系进一步完善通过聘用村级农民植保员,全省形成了县级以上植保机构为主导、县级植保机构为骨干、村级农民植保员和虫情测报灯为基点的主要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体系,弥补了县级以下植保机构严重缺失的局面,使监测网络更加完善,农村基层科技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极大改善和提高了福建省现阶段对主要农作物病虫准确快速的监测预警能力。3 存在的问题聘用村级农民植保员在适应新时期植保工作的需要、完善病虫监测预警网格体系、健全农村基层科技服务等中发挥应有成效,但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3.1 运作经费不足,影响工作开展随着福建省经济不断发展,劳务工资上涨,聘用村级农民植保员的补贴费也水涨船高,各地想聘到合适的人员就比较难。2008~2009年省站补贴村级农民植保员标准为每人每年2 000元,每年投入资金40万元;2010年提高到每人每年3 000元,共72万元,但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仍难以聘到人。补贴经费未列入专项资金预算,是从各项植保经费中挤出开展工作,没有固定或专项资金来源,势必影响今后此项工作顺利开展。3.2 人员整体业务能力有待提高选聘的村级农民植保员学历偏低,大多是初中学历,年龄偏大,20世纪50~60年代出生居多,接受知识、掌握技术就比较慢,在农技示范、应用、推广方面更是有待于加强。3.3 村级监测点有限,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40个县240个监测点只能维持基本的监测预警工作需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4 对策和建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理念,要构建以“县级以上公共植保机构为主导,乡镇公共植保人员为纽带,聘用的村级农民植保员为基点”的多元化专业植保服务组织为基础的新型植保体系,不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第一,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将聘用经费列入每年专项预算资金,保障经费持续有效投入,不断提高人员待遇,稳定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吸引更高学历的农村青年加入监测预警队伍。第二,加强培训,逐步提高队伍业务素质。县级以上植保机构要不断完善村级农民植保员的日常培训制度,加强指导,每年进行考核,进行奖励与调聘等措施,使整个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第三,制定相关制度,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建议农业部制定和落实公共植保体系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的目标,确保农业重大生物灾害的区域监测和预警网络建设,稳定和加强各级植保体系建设。建议属国家级、省级重点区域测报站的县级站,须配备3 ~5 名专职测报技术人员;根据区域作物布局、种植面积和代表性设置监测预警网点,水田按每3万~5万亩设立一个监测点,并配备一名兼职测报员,蔬菜、水果、茶树等其他经济作物则根据区域作物布局、作物类型、种植面积等合理设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中,乡镇至少要有一名专职(或兼职)公共植保员,培育发展一批村级、种植业生产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专(兼)职植保员,并落实经费保障等措施。总之,福建省的村级农民植保员聘用工作是解决农村基层植保人员短缺及植保预警与控制“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力尝试与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由于仍然存在经费、待遇、管理以及体制认可上的种种问题,还需要认真去研究解决,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出台正式的规范管理办法,也需要得到农业部的认定和认可,并从体制和机制上保障村级农民植保员队伍的长期确立、基本待遇、管理培训等。 -
视频苹果省力化修剪技术
发布时间:2023 -
视频苹果园高纺锤形树形建造与管理
发布时间:2023 -
视频从中国和欧美苹果产业的对比看我国苹果产业的提升
发布时间:2023 -
视频如何防治桃树流胶
发布时间:2020 -
视频桃子为何会出现软果现象
发布时间: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