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果肉褐变病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十五、葡萄病虫害
出版时间:2015幼果期间易在果实表面生出针头大小圆形、蝇粪状的黑色斑点,当果实成熟后,病 果上显示浅褐色稍凹陷的病 斑,便面逐渐长出轮纹状的小黑点,病 斑常扩展到半个果实以上,病 果软腐,易脱落。叶柄、嫩梢受害,病 斑呈暗褐色,圆形或者不规则凹陷,后期病 斑中央稍淡,边缘深褐色,严重时病 梢枯死,病 叶逐渐干枯穿孔,幼叶皱缩畸形。开花后,病菌常在枯萎的帽状体、雄蕊和发育不全的果粒等部位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稍微振动病菌孢子变 呈现烟雾状。葡萄灰霉病病 果(2)农业防治:细致修剪,剪净病 枝蔓、病 果穗及病 卷须,彻底清除于室(棚)外烧毁或深埋,以清除病原;清扫落叶,并结合施肥,把落叶和表层土壤与肥料掺混深埋于施肥沟内。~300喷施石硫合剂单独使用4月萌芽期多种真、细菌越冬菌源1.5%金霉唑水乳剂600倍液,45%咪鲜胺水乳剂2000倍液,20%噻菌铜600倍液喷施每次施药注意间隔12~15天5月花期花前2~3天穗轴褐 枯病 -
报告概述
出版时间:20181升鲜葡萄汁液相当于1.7升牛奶或650克牛肉、1千克鱼、300克奶酪、500克面包、3~5个鸡蛋、1.2千克马铃薯、3.5千克番茄、1.5千克苹果 或梨、桃产生的热量。葡萄的抗旱性、抗盐碱性比苹果 、桃等果树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不适宜种植农作物的河滩、沙荒地、戈壁、丘陵沟坡地均可以种植葡萄。葡萄又适合于房前屋后栽植和盆栽,是发展庭院经济和美化环境的重要果树。我国果树生产中,葡萄栽培总面积仅次于柑橘、苹果 、梨和桃,占全国果树栽培总面积(1237.14万公顷)的6.46%,居于第五位。从总产量上看,仅次于苹果 、柑橘、梨、桃和香蕉,葡萄总产量占全国果品总产量(15771.26万吨)的8.66%,居于全国水果产量第六位。我国葡萄栽培面积、总产量和单产总体呈稳定上升趋势。 -
报告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创新病虫预报发布方式
出版时间:2010关键词:现代;通讯技术;病虫害预报;发布方式凤翔县耕地面积75万亩,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油菜、苹果 、辣椒、蔬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复种面积不断扩大,果树、蔬菜病虫害病虫害连年累积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农作物病虫种类不断增加在小麦、玉米化除,小麦“一喷三防”、玉米粘虫、苹果 食心虫等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防治关键时期方便快捷地为农民及时预报了病虫害信息,为科学防治赢得了时间。特别是在小麦条锈病、麦蚜、玉米粘虫、苹果 霉心病、桃小食心虫等防治时效性强的病虫害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减轻了病虫为害损失,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认可。一是通过在全县10个小麦—玉米一体化、苹果 、蔬菜主产基地和6 个田间学校的培训活动将病虫预报、防治信息传递给农户。 -
报告创新农作物病虫测报和信息发布的尝试与思考
出版时间:2010摘要:综合利用各种技术进行测报,结合气象、生态等因素提高测报的准确性,并以电视媒体、短信平台、热线电话和互联网络等多种形式互为补充,达到信息发布的多样化,使植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发布出去,可以有力地促进病 虫草害的及时防治关键词:创新;病虫测报;信息发布原平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的忻定盆地,是一个农业资源大县(市),国家级玉米生产基地县(市),近3年平均播种面积均在70万亩以上,以酥梨、苹果 为主的果树面积达20余万亩,粮、棉1.4 应用互联网发布病虫发生和防治技术信息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络进入了千家万户,而互联网运行费用低、信息量大、信息保留时间长、交互功能强,是开展农作物病 虫草害信息发布和进行技术服务的较好途径。最近几年,本站利用电子邮件等形式把病 虫草害发生和防治信息发布出去。由于发布及时,防治适时到位,有效地提高了防治效果,到现在为止共发布《病虫简报》等信息600余条。2 综合多种技术手段,提高测报准确度准确地对病 虫草害进行测报,对于及时有效的防治病 虫草害,保护农作物安全生长,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报告一 辣(甜)椒生物学特性
出版时间:2015辣椒植株较开展,分枝能力强,叶片小,比甜椒的叶窄而长,根系发达,果实多呈羊角形、牛角形、线形、圆锥形,果肉 较薄,胎座不发达,形成较大空腔,辣椒种子腔多为2室,果实含有辣椒素,果味辛辣。果实无辣味,微甜,果肉 含糖含水分多,含油分少。甜椒根系比辣椒弱,不耐旱,抗病耐热能力也不及辣椒强,故在我国北部地区及南方秋冬栽培生长较好。 -
报告(二十四)棉铃虫(Cotton Bollworm,Corn Earworm)
出版时间:20133龄后的幼虫开始钻蛀穗,造成结实不良、籽粒破碎,加重穗腐病 发生。穗柄被害常导致穗倒折,造成更严重的产量损失。前翅基线不清晰,内横线双线、褐色、锯齿形,环纹褐 边,中央有一褐 点;肾纹褐 边,中央有一深褐色肾形斑,中横线褐色,微波浪形,外横线双线,亚缘线褐色,锯齿形,两线间呈一褐色宽带,外缘各脉间有小黑点。 -
报告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出版时间:2018不同于其他作物病害,柑橘病毒病 和黄龙病 、溃疡病等类似病害的发生与为害有其显著特点。、疮痂病 、黑点病 等的越冬病菌,降低翌年病虫基数。调节土壤温度,缩小地表温度变 幅,可栽培百喜草等。②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我国始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引入澳洲瓢虫、孟氏隐唇瓢虫、日光蜂、丽蚜小蜂、黄色花蝽等分别防治吹绵蚧、粉蚧、苹果 绵蚜、白粉虱和仓储甲虫。在我国,已有记载的柑橘害虫寄生蜂有41种,隶属于5门23属。目前已在柑橘生产上应用的有:防治柑橘木虱的亮腹釉小蜂、柑橘木虱啮小蜂;防治矢尖蚧的矢尖蚧蚜小蜂、矢尖蚧金黄蚜小蜂、褐 圆蚧纯黄蚜小蜂;防治紫牡蛎蚧的紫牡蛎蚧金黄蚜小蜂;防治红圆蚧的蚜小蜂;防治黑刺粉虱的粉虱细蜂 -
报告创新病虫预报方式,提高预报宣传效果
出版时间:2010万亩、烤烟6.7万亩、其他4.1万亩;小春作物栽种面积67.8 万亩,其中,小麦15.6 万亩、豌豆11.7 万亩、蚕豆9.8万亩、油菜9.5万亩、蔬菜8.5万亩、杂粮5.8万亩、其他6.9万亩,农作物病 虫草鼠害累计发生,坝美、那洒、八宝、旧莫乡镇测报网点发布植物病虫分别为7期、8期、8期、3期,准确率85%以上,成绩突出,曾多次获州、县的表彰和奖励,曾参加《稻飞虱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研究》攻关课题,组建广南县白背飞、褐 飞虱主害代发生量预报模型,应用预测模型对褐 飞虱主害代的发生程度进行及时、有效的测报,为群众的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方法和措施。测报领域逐步拓宽当前测报作物和病虫害种类都得到了增加,过去只注重水稻作物稻飞虱、叶蝉、稻纵卷叶螟、粘虫、稻瘟病和地老虎“五虫一病”的测报发展到现在以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为重点,兼顾玉米大小斑病 、灰斑病 、蚜虫、白菜软腐病、油菜白锈病、小麦白粉病、锈病等多种作物、多种病虫害的测报,测报的范围和数量增加,困难加大,更显现了测报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