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果肉褐变病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渑池县小麦腥黑穗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出版时间:2007一般经过2~3年病菌的传播、扩散和病菌的积累后,随着发病面积不断扩大和田间病 穗率的提高。小麦腥黑穗病病 穗比正常小麦麦穗落黄时间晚3~5天。当正常小麦麦穗已变 黄时,小麦腥黑穗病病 穗略显暗绿色,颖壳和麦芒稍向外张开,露出部分病粒。混有病菌的麦糠、麦秸、淘麦水等沤粪或喂牲口,使粪肥中带有病菌,施入麦地,也可以传病 ;若多户群众共用一个麦场,在小麦脱粒或晾晒时也可以传病 ;在个别寒冷干燥的地区,落在土中的病菌孢子存活时间较长,也可传病 。6.1.2 小麦腥黑穗病发病重的地区(病 穗率超过0.6%,含0.6%)的小麦必须销毁处理,秸秆必须进行焚烧,严禁沤肥或喂牲口。发病轻的地区(病 穗率小于0.6%),要及时拔除,毁灭病株,单打单收,禁止留作种用。6.1.3 广泛宣传,积极引导群众及时更换新品种,严禁群众间相互串种。 -
报告一 甜瓜生物学特性
出版时间:2015果实的表面光滑或有沟棱,果肉 厚2厘米左右,颜色有白、绿、桔黄三类。在各种环境条件中,土壤水分对果实的发育影响最大,所以果实形成期,科学合理的浇水十分重要。种子比黄瓜种子小,千粒重一般15~20克。 -
报告Detection of 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 from Wampee (Clausena lansium) by Nested-PCR and Cloning and Sequenceing of 16S rDNA?
出版时间:20072006年8月,作者在广东罗定索龙镇柑橘园附近发现有些黄皮的叶片变 黄,而且黄化的叶片一般从植株的顶端开始,逐渐向下扩展直至中部,这与柑橘黄龙病 的黄化症状及发病规律很相似,那么黄皮的黄化症状是不是由黄龙病 病原黄皮是芸香科植物,同时也是柑橘木虱的寄主植物,究竟黄皮是否会发生黄龙病 ?其病原与柑橘黄龙病 病 原有何异同?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因此,认为黄皮叶脉黄化的症状是由黄龙病 病原引致的,称之为黄皮黄龙病 ,而且该黄皮黄龙病 病原属于柑橘黄龙病 病原亚洲种中的一个成员。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黄皮黄龙病 病原与中国柑橘黄龙病 病原亲缘关系最近,推测是直可能来自柑橘黄龙病 病原。过去人们对黄皮黄龙病 关注较少,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黄皮确实会感染黄龙病 ,建议今后在黄皮生产上应重视黄龙病 的问题。 -
报告二、高粱细菌病害(Sorghum Diseases Caused by Bacteria)
出版时间:2013高粱上已报道有几十种细菌病害,细菌性条纹病、细菌性条斑病 、细菌性茎腐病 和细菌性斑点病 等在世界上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细菌性病害症状复杂多样,有的易与真菌和病毒病害及一些生理病害的症状混淆,难以区别。该病害主要特点是病菌侵染叶片产生条纹状病 斑,偶见产生斑点症状。病 斑条纹状,宽1~3mm,延伸于叶脉间,条件适宜时,病 斑可扩展长达200mm。接触酶阳性,石蕊牛乳变 蓝、不凝固。病菌生长温度5~38℃,最适为22~28℃,40℃不生长,致死温度为50℃。适宜病菌生长的pH值为5~8。接种烟草出现过敏反应。也可采用抗菌素药液变 温浸种法,利用二者的协同作用杀死病菌。也可采用环氧乙烷熏蒸,可杀死种子内外全部细菌,但此法对种子发芽有明显影响,故只能用于非种子用的高粱。主要区别:细菌性茎腐病 主要发生于植株心叶、茎秆和叶鞘上,腐烂组织有臭味;腐霉菌茎基腐病 叶鞘病 斑无红褐色边缘,组织软化后略有酒糟味;潮湿时腐霉菌茎基腐病 病 斑上形成白色霉层。 -
-
报告模块一 病虫害防治原理与方法
出版时间:2011果树种树木的枝干上有一种溃疡症状,坏死的主要是木质部,病 部稍凹陷,周围的寄主细胞有时木栓化,限制了病 斑进一步扩展。(2)变色 即感病 植物的色泽发生改变。矮缩是由于茎秆或叶柄的发育受阻,叶片蜷缩,如水稻矮缩病 ;矮化是枝叶等器官的生长发育均受阻,器官受害程度种减少比例相仿,出现矮化,如玉米矮化病 等。变态或变形是植株的花器变态成叶片状,如花变 叶、叶变 花、扁枝种蕨叶等。(5)萎蔫 植物的萎蔫有各种原因。对于侵染性病害,要培育种选用抗病品种,或提高植物对病害的抵抗力;防止新的病 原物传人,对已有的病 原物或消灭其越冬来源,或切断其传播途径,或防止其侵人种侵染;通过栽培管理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 原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病毒发病症状,没有脓溢、穿孔、破溃等现象,这是田间鉴别病毒的主要依据之一,如水稻黄矮病 、番茄病毒病 、辣椒病毒病 、西葫芦病毒病 等。 -
报告提高县级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准确率的途径
出版时间:2010病虫发生种类繁多,水稻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 、条纹叶枯病 、黑条矮缩病 、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褐 飞虱、灰飞虱、二化螟等。小麦上有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梭条花叶病、蚜虫、粘虫、红圆蜘蛛等。油菜上有菌核病 、霜霉病、蚜虫等。棉花上有枯萎病、炭疽病、立枯病、棉铃虫、盲蝽象、烟粉虱、斜纹夜蛾、玉米螟、红铃虫、棉蚜、红蜘蛛等。在调查时,侧重于按照不同的品种、不同类型田进行重点调查,尤其对病虫发生具有代表性的田块更是调查重点,如种植感病 品种及有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栽培方式的田块,密切监测其发生消长动态,做到早发现、早预警,以全面、 -
报告Advances of Study on Burkholderia cepacia1
出版时间:20071949年美国植物病理学家Burkholder首次发现B.cepacia可以引起洋葱酸皮病 [1]。人类第一次发现伯克霍尔德菌是由于它导致了洋葱酸皮病 ,该病菌主要分布在土壤和灌溉水中,在洋葱鳞茎形成后,从其因收割等原因造成的伤口侵入,或者是黏在叶部的菌被水冲刷进入组织内引起鳞茎腐烂。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可以防治多种植物病害,如从樱桃果实表面和伤口上分离获得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甜樱桃褐 腐病 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果[17];郑维等从堆肥样本中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株CF-66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并初步鉴定该菌属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基因型Ⅴ[18];李纪顺等对伯克霍尔德菌B418进行了研究,表明该菌对小麦纹枯病、小麦全蚀病 和番茄南方根结线虫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19]。B.cepacia 原名Pseudomonas cepacia,1950 年首次被Burkholder报道可引起洋葱酸皮病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