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果肉褐变病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三 育苗技术
出版时间:2015用这样的药土装入营养钵或做苗床土铺在育苗畦上,可有效防止苗期立枯病、炭疽病和猝倒病 等病害。2 穴盘基质配制 基质配比按体积计算,草炭∶蛭石2∶1,或草炭∶蛭石∶废菇料1∶1∶1。深冬茬茄子为增强耐寒能力,提高茄子对黄萎病、青枯病 、根结线虫病和根腐病 的抗性,一般采用嫁接栽培,育苗时间提前至7月中到8月中旬。若每天16小时30℃,8小时20℃变 温催芽,能明显提高出芽的整齐度,且芽壮。茄子种子浸种后也可不催芽直接播种。提倡用催芽剂或赤霉素(920)处理,将砧木种子置于55~60℃温水中,搅拌至水温30℃,然后浸泡2小时,取出种子风干后置于0.1%~0.2%赤霉素(920)溶液中浸泡24小时,处理时放在20~30℃下,然后用清水洗净、变 温催芽移栽前需要进行地面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500倍液封闭杀菌,以防茄子早期感染茎基腐病 和猝倒病 。采用劈接法嫁接育苗,7月下旬将催好芽的砧木种籽直接播在营养钵中,覆1厘米厚的细土。 -
报告Occurrence and Control of Main Seedling Stage Diseases in 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
出版时间:20071.1.1 症状 主要症状是在茎基部靠近地表处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 斑,随病情发展,病 斑扩大后可绕茎一周,凹陷收缩,干枯,导致幼苗整株死亡。1.2.1 症状 该病可从种子发芽时侵染或从茎基部侵入,使幼苗呈褐色水渍状死亡或在茎基部始出现淡黄色水渍状斑,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病 斑逐渐扩大,受害茎部变细,水浸状烂断,导致整株死亡。1.3.1 症状 发病部位是接近地面的茎基部,受害后表皮上出现暗褐色至黑色水渍状斑,湿度大时,经5~7天,病 处可出现灰白色的霉状物,取病 部组织在保湿条件下培养,可见到洁白色的菌丝体。病菌向下发展,为害根部,破坏根系,使植株基部叶片变 黄,顶部叶片枯萎死亡;病 斑向茎周发展破坏皮层组织,使水分、养分不能正常运输,植株失水、叶片发黄而逐渐死亡。在条件适宜时,病菌可从茎基部的表皮直接侵入或从伤口侵入,使病 部组织腐烂,造成死苗。农事操作、流水、昆虫可传播病害,种子也能带菌传染。1.3.4 发病条件 该病害的发生流行与土壤温湿度关系密切。 -
报告Preliminary Studies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hogen Causing Stemphylium White Spot of Garlic in Hubei Province
出版时间:2007叶片最初受侵染后,上部出现许多卵圆形或圆形小白斑,部分白斑湿度大时会演变成紫斑,后期叶片变 枯黄。2006年4月从湖北省当阳市采集典型大蒜病 叶,经分离、鉴定得到大蒜白斑病菌(Stemphylium solani),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 -
报告微生物肥料
出版时间:2012常见的自生固氮微生物包括以圆褐 固氮菌为代表的好氧性自生固氮菌、以梭菌为代表的厌氧性自生固氮菌,以及以鱼腥藻、念珠藻和颤藻为代表的具有异形胞的固氮蓝藻(异形胞内含有固氮酶,可以进行生物固氮)。芽孢杆菌包括蜡状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坚强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蕈状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栗褐 芽孢杆菌等;假单胞菌包括沟槽假单胞菌、青紫葛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黑麦草的地上部可以积累苯并[a]芘,变 幅在0.06~3.60mg/kg。放线菌的增多有利于土壤中抗菌素和激素类物质的增加,对各种病 害起一定的抑制作用,减少病害的发生。唐周斌(2003)研究了PGPR 菌剂及可溶性腐殖酸对经济果林生长的影响,用PGPR 接种剂和腐殖酸型肥料的不同浓度对4年生的苹果 进行喷施。 -
报告Advances on Genus Cordyceps Fungi Research
出版时间:2007前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批准登记为Boverin微生物杀虫剂,用作大面积防治马铃薯甲虫、苹果 食心虫、小麦盾蝽、玉米螟和甜菜象甲等。我国利用该菌防治农林害虫每年达67万hm2 以上。 -
报告(十四)大灰象甲(Big Gourd Shaped Weevil)
出版时间:2013图3-39 田间幼苗被害状(缺刻)除为害高粱外,还为害烟草、玉米、花生、马铃薯、辣椒、甜菜、瓜类、豆类、苹果 、梨、柑橘、核桃和板栗等。成虫体长7.3~12.1mm,宽3.2~5.2mm。 -
报告微生物肥料与农药的概述
出版时间:2012表现出减轻一些病 (虫)害症状的肥效。前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的科研人员进行了固氮菌肥料和磷细菌肥料的研究和应用,所用的菌种为圆褐 固氮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目前,筛选出的杀虫细菌大约有100多种,其中,被开发成产品,投入实际使用的主要有4种,即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缓病 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病毒杀虫剂的研究和开发利用起步较晚,其基本原理是由病毒感染种群并引发病毒流行病传播,使害虫持续感病 死亡,达到调节害虫种群数量、减轻危害的目的。另外,利用弱病毒防治番茄病毒病 已成为当今温室栽培番茄不可缺少的新技术,在日本已普遍应用于生产,被人们称为植物疫苗。 -
报告(二十二)亚洲玉米螟(Asiatic Corn Borer)
出版时间:2013此外,玉米螟为害常引发高粱穗、粒腐病 ,导致严重的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卵扁平、椭圆形,初产乳白色,后变 黄白色,半透明,常15~60粒粘在一起排列成不规则的鱼鳞状卵块。幼虫分5龄,初孵幼虫体长约1.5mm,头壳黑色,体乳白色,半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