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细菌肥料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微生物
肥料 出版时间:2012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试验结果表明硅酸盐细菌肥料 与有机肥混施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比对照提高90%,比单一施用硅酸盐细菌肥料 或有机肥料分别提高25.6%和33%;细菌、放线菌、真菌和硅酸盐细菌分别比对照提高3.82倍、2.18倍、1.52倍和16.83倍,硅酸盐细菌肥料 与有机肥混施的土壤容重比对照下降12.7%,比单一施用硅酸盐细菌肥料 或有机肥料分别下降6.8%和7%;阳离子代换量比对照提高19.6%,比单一施用硅酸盐细菌肥料 或有机肥料分别提高 -
报告微生物
肥料 与农药的概述出版时间:2012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很多,如果按其制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种类可分为细菌肥料 (如根瘤菌肥、固氮菌肥)、放线菌肥(如抗生菌类5406)、真菌类肥料(如菌根真菌)等;按其作用机理又可分为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解磷菌类肥料前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的科研人员进行了固氮菌肥料和磷细菌肥料 的研究和应用,所用的菌种为圆褐固氮菌和巨大芽孢杆菌。 -
报告葡萄
细菌 性病害出版时间:2018在我国已发现的细菌性病害只有葡萄根癌病。世界上还有皮尔斯氏病、细菌性疫病等细菌性病害。葡萄根癌病是由根癌土壤杆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此菌寄主范围广,可侵染93科331属643种植物,为害多种果树、林木、花卉,甚至瓜类,在生产上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我国受害较重的树种有桃树、樱桃、葡萄、梨、苹果、李子等果树。植物被根癌病菌侵染后,在植物的根部(有时在茎部,所以也称冠瘿病)形成大小不一的肿瘤,初期幼嫩,后期木质化,严重时整个主根变成一个大瘤子。病树树势弱,生长迟缓,产量减少,寿命缩短。重茬苗圃发病率在20%~100%不等,有的甚至造成毁园。葡萄根癌菌是系统侵染,不但在靠近土壤的根部、靠近地面的的枝蔓出现症状,还能在枝蔓和主根的任何位置发现病症。但主要在主蔓上,呈现瘤状病症(彩图8-1-1至彩图8-1-6)。根癌病病菌是土壤杆菌属(Agrobactium spp.)的细菌。十几年之前,土壤杆菌属的细菌是根据致病性划分种:没有致病性的是放射土壤杆菌(A.radiobacter);引起根癌病的是根癌土壤杆菌(A.tumefaciens);引起发根的是发根土壤杆菌(A.rhizogenes)。引起根癌病的根癌土壤杆菌(A.tumefaciens)根据生理生化性状,分为三个生物型:Ⅰ型、Ⅱ型、Ⅲ型。引起葡萄根癌病的主要是生物Ⅲ型。1990年之后,Ophel&Kerr、Sawada、Bouzar等改变了原来种的分类方法,把生物型上升为种,由致病性所带的质粒作为定种的依据:把生物Ⅲ型的根癌土壤杆菌定名为葡萄土壤杆菌(A.vitis);生物Ⅰ型的根癌土壤杆菌定名为根癌土壤杆菌(A.tumefaciens);生物Ⅱ型的根癌土壤杆菌定名为发根土壤杆菌(A.rhizogenes)。细菌细胞中带Ti质粒就导致根癌;带Ri质粒就引起发根;不带致病质粒就没有致病性,以区别各种。病原菌附着在寄主细胞上,受伤植物所合成的细胞代谢物活化Vir(毒力)基因,激活的Vir基因能加工和转移Ti质粒中的一个片段T-DNA,转移到植物细胞的T-DNA整合到植物染色体组,并稳定维持。转移和整合的T-DNA,含有编码合成两种生长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基因,还含有一类群氨基酸衍生物(冠瘿碱,opine)的基因,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导致植物肿瘤的发生。根癌土壤杆菌(A.tumefaciens)是局部侵染;葡萄土壤杆菌(A.vitis)是系统侵染。根据根癌病的侵染特点和致病机制,当发现根癌症状时,就证明T-DNA已经转移到植物的染色体上,这时使用杀菌剂杀灭病原细菌,已无法抑制植物细胞的增生,也无法使肿瘤症状消失。因此根癌病的防治策略必须要预防为主。具体防治方法如下。土壤消毒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成本比较高。可以使用甲基溴(溴甲烷)熏蒸等措施进行土壤消毒。对于没有根癌病的地区和田块,苗木引进要经过严格检验检疫,不要从有根癌病的地方或苗圃引进苗木,并且在种植前进行消毒。消毒的方法为100倍硫酸铜水,加热到52~54℃,浸泡苗木5分钟;或用52~54℃的清水浸泡苗木5分钟,然后用80%水胆矾石膏200倍液涮苗木,使苗木的根、枝蔓均匀着药。苗木处理后,再栽种。根癌菌是以伤口作为唯一的侵染途径,而且是以同样的致病机理使植物发病,因此,减少伤口和保护伤口是最好的防治方法。尽量减少伤口:对于葡萄来讲,减少冻害是最主要的方面。防止早期落叶(后期病害的防治),保障枝条的充分成熟和营养的充分贮藏是减少冻害的基础;做好冬季的防寒措施是减少冻害的辅助条件。此外,栽培上要尽量减少伤口。保护伤口:为伤口提供化学保护,可以使用化学制剂也可以使用生物制剂。利用抗性品种和抗性砧木,是防治根癌病的很好的思路,但是,目前还没有发现抗性很好的品种或砧木。许多人探讨用化学药剂防治植物根癌病,但没有发现有效的化学药剂防治(除土壤处理)方法,原因是药剂的持续时间短或成本高等原因,从而不能在生产上广泛应用。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的A.Kerr发现一株放射土壤杆菌(A.radiobacter 84)对桃树根癌病有抑制作用,从此为根癌病的防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并在澳大利亚制成商品制剂。可以用于葡萄根癌病防治的放射土壤杆菌有:F2/5:1985年南非Staphorst从葡萄根癌病组织中分离获得,不致病,原名是A.radiobacter(放射土壤杆菌),生物Ⅲ型,新名称应为属A.vitis,产生农杆菌素。J73:1986年南非Webster从李树根癌中分离到,本身是病原菌,但对葡萄不致病,且能通过产生农杆菌素抑制葡萄根癌病的发生,原名是A.radiobacter,生物Ⅰ型,新名称应为属A.tumefaciens。目前J73已消除了Ti质粒而无致病性。HLB-2:1986年陈晓英等从山东啤酒花根癌中分离获得,无致病性,原名是A.radiobacter,生物Ⅰ型,新名称应为属A.tumefaciens,能产生农杆菌素。MI15:1986年游积峰等从内蒙古葡萄根癌病组织中分离获得,原名是A.radiobacter,生物Ⅰ型,新名称应为属A.tumefaciens。E26:1990年梁亚杰等从葡萄根癌病组织分离,原名是A.radiobacter,生物Ⅲ型,新名称应为A.vitis,无致病性,能产生农杆菌素。据中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的试验,生防菌株E26对来自葡萄的12株生物Ⅲ型根癌菌(A.vitis)全部具有抑制作用,而且对生物Ⅰ型和生物Ⅱ型的部分根癌菌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是一个很有潜力的生防菌。中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把E26菌株制作成抗根癌菌剂Ⅱ号湿粉剂,用于葡萄根癌病的防治。处理时间:栽种或移植前,浸沾根部,使菌剂附在植株体表即可。使用方法:将菌剂加1~2倍水后调匀蘸根。注意事项:防止日晒;蘸根后立即覆土,防止干燥;避免与强酸或强碱等接触。葡萄皮尔斯病在我国还没有发现,在此介绍一下,请大家参考和注意。如果我国没有这些病害,希望通过检疫措施和大家的努力,把这些病害拒之门外。皮尔斯病又被称为热斑病,1884年美国首次发现葡萄皮尔斯病,在加利福尼亚州曾有4次大流行,先后毁灭了数十万亩葡萄园,其中洛杉矶就有5~7年生的葡萄几乎全部死亡,对几个州的葡萄酒行业造成严重危害。该病普遍发生于美洲冬季暖和的地区,包括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到佛罗里达州的广大地区,曾经毁灭过很多葡萄园。目前除美国、墨西哥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外,在欧洲(如法国等)一些国家也有报道。病株在早春发芽晚,新梢生长缓慢,矮化、不结实或结实少,枝条最初出现的8片叶,叶脉绿色,沿叶脉皱缩,稍变畸形,以后再长出的叶片不再显示症状,只是在生长的中后期(晚夏)才出现局部灼烧的症状。灼烧一般沿叶脉发生,后逐渐变黄褐,灼烧区大小不定,呈带状从边缘向叶柄扩展。秋天病叶提早脱落,枝条上只留下叶柄。在叶片显症之后,枝条上的果实便停止生长,并凋萎、干枯,或提前着色,但不是真正的成熟。枝条成熟不一致,颜色斑驳,未成熟的易受冻枯死。根部早期生长正常,严重时枯死,直至根茎部干枯死亡。该病对葡萄植株是致命病害。病株可以在几个月内死亡,也可以存活几年,一般幼树得病后,重者会造成当年死亡。历史上皮尔斯病的病原被认为是病毒,因为应用常规培养基不能培养,通过嫁接和昆虫传播;有人把它当作类立克次体细菌(Rickettsia-like bacteria)或类立克次体(Rickettsia-like organism)。直到1978年M.J.Davis等第一次在培养基上分离培养成功后,才证实是一种难以培养的细菌Xylella fastidiosa Wells et al.。菌体短杆状,单生,细胞膜外有明显的波纹状细胞壁,对青霉素表现敏感。大小为(1~4)微米×(0.25~0.5)微米,革兰氏阴性,不游动,无鞭毛,过氧化氢酶阳性,严格好氧,非发酵,非嗜盐,无色素沉积。在特殊培养基如BCYE、JD-3等上可以生长,菌落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凸起到稍凸起,光滑,乳白色,边缘粗糙或全缘;另一种为纽扣状,边缘具细波状纹。适温26~28℃,适宜酸碱度pH值6.5~6.9。皮尔斯病病原体主要在葡萄和其他寄主内越冬。该病菌的寄主范围非常广泛,有28种以上,除了为害葡萄属植物外,还能侵染豆科、禾本科、蔷薇科等一年生和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和野生杂草等。该病可由葡萄的繁殖材料传播,也可由吸食木质部养分的害虫所传播,主要是各种叶蝉和沫蝉。这些昆虫通过吸食病株木质部和其他寄主上的汁液,在病、健树之间相互传染。但在韧皮部吸食的一些叶蝉偶然刺入木质部组织不能传播细菌,有研究表明,当病株内病原体浓度高时,菌体集聚,使葡萄树产生侵填体和树胶,堵塞树干维管束组织,限制了水分的输导或因病菌产生毒素而引起此类症状的出现。在美国西部,病菌是从葡萄园外围植被传入的,葡萄植株之间不传播。相反,在美国东部,得病葡萄是侵染源。昆虫介体是流行的最主要因素。昆虫介体吸食带病植株后,经过2小时左右的循回期,就能够传病;若虫和成虫具有同等的传病能力。介体在野生寄主越冬,第二年传到葡萄上,成为重要的侵染源。检验方法比较多。①用酸化甲醇处理成熟的木质部的切面,病株木质部被染成红色。②真空抽取葡萄枝蔓的滤液,离心后,利用相差显微镜检查。③直接或间接免疫荧光法等。④分离培养,接种验证等。(1)严格检疫。防止皮尔斯病传播,最关键是要禁止从疫区引进苗木。苗木要经过温水消毒,在45℃热水浸约3小时,50℃热水20分钟可消灭皮尔斯病的病原菌(Xylella fastidiosa)。(2)搞好园内卫生。要经常清洁葡萄园,铲除杂草,消灭传毒媒介和寄主植物侵染源。(3)防治媒介昆虫。在叶蝉和沫蝉等昆虫集中活动时期喷施80%敌敌畏2000倍液进行防治。(4)选用抗病品种。品种之间具有显著的抗性差异。常发重病园,应注意选栽抗病品种,此方法已成为美国和美洲热带区防治皮尔斯病的有效手段。(5)药剂防治。施用四环素、青霉素(40万单位)5000倍液及其他抗菌素,对减轻病害的危害具有一定的作用。 -
报告植物
细菌 性病害研究初探出版时间:2007川成都植物病害是由植物—病原—环境三者在一定适宜条件下,引起植物体发病,构成对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的干扰与破坏,最终造成植物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减产,品质降低,给人类的农业、林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植物病害的病原物是指能寄生于植物体并导致侵染性病害发生的生物。植物病害分成菌物(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类病害、线虫类病害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植物细菌性病害是植物病害中发生为害较重、发病规律比较难以掌握、防治技术要求高、防治效果很难凑效的一类病害。植物病原细菌是属于原核生物中的一个生物类群,它与真核生物在细胞结构及组成成分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正是这种细胞结构和组分上的差异,导致了细菌性病害比真菌性病害更难以防治。植物细菌性病害中比较著名的病害有: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白菜软腐病、番茄青枯病、玉米细菌性枯萎病、柑橘溃疡病、梨火疫病、马铃薯环腐病。还有近年来被国际柑橘病毒学家确认的柑橘黄龙病等,这些植物细菌性病害给我国农业、林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危害。本文将对植物细菌性病害做了以下6个方面的初步探讨。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诗经》中已经将生物划分成了植物、动物和蕈类三大类。1593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生物分成了植物、动物和人类三大类。在近代科学发展史上,以林奈为代表的生物分类学家将生物分成两界(即动物界Animaliae和植物界Plantae),这两界系统被人类科技界沿用了200多年。16~18世纪,随着显微镜发明和细胞学说的建立,人类才发现了单细胞生物——细菌。对于细菌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专家们普遍认为:细菌的出现应该是在植物和动物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1969年魏泰克将生物界分成五界系统,即:(1)以细菌为主的原核生物界;(2)以单细胞原生动物和藻类为主的原生生物界;(3)多细胞生物中以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的植物界;(4)以多细胞为主吸收营养的真菌界;(5)多细胞生物中以摄取食物为营养来源的动物界。1974年黎德勒认为:取消原生生物界,将生物化分成四界系统,即:原核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1977年我国科学家陈世骧提出了生物学界的三总界构成六界系统,即:无细胞总界——(病毒界);原核生物总界——(细菌界、蓝藻界);真核生物总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1988~1989年(Cavalier-Smith),将生物学界划分成:两个总界组成的八界系统,即:一、细菌总界:①真细菌界;②古细菌界;二、真核总界:③古菌界;④原生动物界;⑤植物界;⑥动物界;⑦真菌界;⑧藻界。到2003年,他取消了古细菌界和古菌界,改为二总界六界学说。许志刚教授在2005年正式提出三域七界的最新分类体系,即无细胞生物域的病毒界;原核生物域的细菌界;真核生物域的原生生物界、真菌界、藻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反映了当前人们的认识水平。从上述分类系统可以看出,细菌的分类始终处于原核生物界内,它与真核生物在细胞结构及其组成成分上存在着许多本质上的差异。原核生物是以单位膜为界的,细胞核质无核膜包围,呈原核状态。含肽聚糖的细胞壁有或无;核糖体在细胞质内70S。染色体的数目为1。细菌的质粒DNA游离于细胞质中。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它们的细胞膜外都有一层主要由肽聚糖(革兰氏阳性细菌)或脂多糖(革兰氏阴性细菌)构成的坚韧细胞壁。真核生物:具有以单位膜为界的细胞器,细胞壁不含肽聚糖。细胞核有核膜包围,呈真核状态,核糖体80S,在细胞器内的核糖体70S。细胞内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叶绿体有或无、有微管系统。染色体中有组蛋白;有核仁;要发生有丝分裂;细胞器有DNA(如线粒体);配子能够融合;DNA不单向转移形成部分二倍体。最典型的是真核生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以及其他细胞器组成成分。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它由核膜包着与核外的细胞质分开。核膜内有核仁和核质。植物病理学家们长期以来将植物细菌性病原种与对寄主的致病性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时要依据病原细菌的生理生化性状和血清学性状等指标来综合确定植物病原细菌的种。在《伯杰氏细菌学手册》第七版出版时已经命名的植物病原细菌种有200多种。根据生物学命名中优先命名权不能侵犯的原则,确定每一个新种必须查阅大量文献,以避免同物异名的出现。在《伯杰氏细菌学手册》第八版中将植物病原细菌种由原来的200多种削减为几十种,以保证所有种都可以用生化试验来进行鉴定并尽量保证能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重复实验,使之更具有科学性和重复性。1994年,根据《伯杰氏细菌学手册》第九版的系统分类:将细菌分成了四大类35个群。2000年以后,《伯杰氏细菌学手册》第二版分五卷陆续出版发行,该版本的最新分类体系中将细菌界包括了16门、26组、27纲、62目、163科、814属,共计4727种。植物病原细菌属于细菌界中普罗特斯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普罗特斯门细菌细胞壁主要由脂多糖组成,肽聚糖含量较少,因而革兰氏染色阴性。放线菌门细菌的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高,革兰氏染色阳性。厚壁菌门中的病原生物包括植原体(Phytoplasma)和螺原体(Spiroplasma)。已经描述的引起植物病害的原核生物有28个属。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病原菌主要分成五大类别。第一类: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黄单胞菌属是细菌中的特殊类群,目前文献中描述的黄单胞菌属的种几乎都是植物病原细菌。它可以为害120多种单子叶植物和270多种双子叶植物。黄单胞菌引起许多重要植物病害,比较典型的病害有:(1)甘蓝黑腐黄单胞菌(X.campestris pv.campestris);(2)水稻白叶枯病(X.oryzae pv.oryzae);(3)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oryzae pv.oryzicda);(4)柑橘溃疡病(X.campestris pv.citri)。由黄单胞菌属细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大多数症状为叶枯、坏死、萎蔫等症状。第二类: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细菌大多数都是土壤、水、其他基质上的腐生菌,有些是植物病原细菌。它的生态适应性广,表型差异大,是一个非常异质的组群。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能为害多种植物。在《伯杰氏细菌学手册》第九版中正式命名的植物病原细菌有7个种。第三类:欧文氏菌属(Erwinia)。欧氏菌属细菌是人类第一个发现的植物病原细菌。有史以来所发现的欧氏菌属细菌一部分是植物病原细菌,最常见的是各种植物的软腐病,也有萎蔫和坏死。典型的病害有:梨火疫病(E.amylovora);玉米细菌性枯萎病(E.stewartii);马铃薯和大白菜的软腐病等。由欧氏菌引起的细菌性软腐病在全世界均有发生分布。第四类: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土壤杆菌属细菌是一类习居于土壤的细菌,在土壤中广泛的分布。常见的致病性细菌种有根癌土壤杆菌和发根土壤杆菌。根癌土壤杆菌(A.tumefaciens)能为害多种双子叶植物,在近土根茎部形成恶性肿癌。发根土壤杆菌(A.rhizogens),在侵染双子叶植物幼根后形成丛生的毛发状根群,称之为发根。第五类:棒形杆菌属(Clavibacter)。它是从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中分列出来的一个新属。国内发现的植物病原棒形杆菌属细菌中,最典型的病害有马铃薯环腐病菌(C.m.pv.sepeadonicum)在国内马铃薯产区均有分布。由于该病菌是以种薯传带的,所以在调运马铃薯种薯时必须要实施检疫。小麦蜜穗病菌(C.tritici)在国内华北冬麦区、山东、安徽、江苏、浙江、贵州等省已有发生。植物病原细菌从植物的气孔、皮孔、蜜腺等自然孔口以及伤口侵入寄主。植物细菌性病害主要见于高等被子植物和栽培植物上较多。植物病害的症状包括病状和病症两个方面。所谓病状:是指感病植物的外部特征,主要表现有:(1)变色:指整个植株、叶片或叶片部分变色。(2)坏死:指植物体局部细胞和组织的死亡。(3)腐烂:整个植物的组织和细胞被破坏和消解。(4)萎蔫:植物病害中的萎蔫是指植物的输导系统被病原物毒害或病组织的产物阻塞而造成不可逆转性的萎蔫。(5)畸形:感病植物组织和器官所发生的皱缩、卷曲、萎缩、丛枝、发根、肿瘤,花器和种子变态。所谓病症:是指病原物在病株发病部位上所表现的特征。主要表现有:(1)霉状物。(2)粉状物。(3)锈状物。(4)粒状物。(5)根状菌索。(6)菌脓。菌脓:是指发病部位产生的胶黏脓状物,干燥后形成白色的薄膜或黄褐色的胶粒。菌脓是细菌性病害在田间特有的病症。从多年田间病害症状诊断的实践环节看,植物细菌性病害田间症状诊断上着重注意几点:细菌性病害往往会出现局部坏死斑点,如柑橘溃疡病的病斑。腐烂:很多蔬菜类作物上出现的软腐病、马铃薯环腐病等。萎蔫:作物上出现的青枯病,全株性萎蔫。菌脓: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叶上出现的胶黏脓状物。细菌性病害往往不会出现整株变色、叶片上不会出现霉状物、粉状物、丛枝、萎缩等症状。细菌性病害会出现发根和肿瘤等症状。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并非易事。从理论上探讨,所有植物病原细菌都可以通过种子传带。细菌附着在种子表面,也可以存活于种皮内,以及块茎组织内部。细菌在植物种子上一般存活1~2年。植物病原细菌一般产生胞外多糖,且一般具有鞭毛结构。因而,雨水的溅射和细菌自身在水中的游动可导致其传播。此外,随着灌溉水的流动,细菌可以在田块间传播。在20世纪60~70年代,水稻白叶枯病在四川省水稻产区流行蔓延,造成水稻产量严重减产,损失惨重。植物病原细菌可以通过苗木、接穗传播。嫁接工具、人为操作不当的行为均可以传播植物细菌性病害。柑橘溃疡病在我国柑橘主产省区均有不同程度地发生为害。狂风暴雨夹带雨滴是沿海岸线柑橘产区柑橘溃疡病蔓延猖獗的主要环境因素。通过媒介昆虫可以传带细菌性病害。柑橘黄龙病传毒主要媒介是柑橘木虱。要使柑橘黄龙病发生蔓延的几大因素是:一是要有柑橘黄龙病病树存在;二是要有传毒的媒介昆虫;三是要有感病的寄主。同时,昆虫的越冬寄主枳壳、九里香等存在为病菌的越冬和第二年的病菌的侵染循环创造了条件。如何掌握植物细菌性病害发病规律,作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植物的种子、苗木、接穗等一切繁殖材料均有可能携带植物细菌性病害的病原,并能在植物体表或表皮内较长时期的存活,是远距离传播植物细菌性病害的主要原因。(2)由于植物病原细菌的细胞有胞外多糖,在有水膜存在下可以加快细菌侵染速度,为害程度由点到片逐步加重。在雨季、大风、甚至飓风条件下加快了点片发生与为害的程度。(3)有灌溉水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加快植物细菌性病害的流行蔓延,是大面积造成为害损失的主要诱因。(4)有媒介昆虫的发生、越冬寄主的存在,为植物细菌性病害的再次侵染循环奠定了基础和创造了条件。(5)嫁接工具、农事活动操作不当均可以造成寄主大量伤口,有利于病原细菌的侵入,导致田间植物细菌性病害近距离传播为害。(6)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加速了植物细菌性病害的侵染循环。根据植物细菌性病害发病的诱因和发病基本规律可以看出:种子、苗木可以带菌;细菌繁殖速度快、侵染途径多;远距离传播与近距离扩散相辅相成,加快了细菌性病害点、片发生,具有暴发成灾、损失严重的特点。植物细菌性病害很难防治,药剂防治效果很难奏效。四川省在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柑橘溃疡病、柑橘黄龙病等细菌性病害中都不是单一地采用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只能作为综合治理植物细菌性病害技术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柑橘溃疡病防治技术中,国内外至今尚未见到仅仅依靠药剂防治来完全控制其为害蔓延的成功范例。柑橘黄龙病的综合治理更是如此。(1)建立无病虫种子、苗木繁殖基地,生产健康无检疫性病虫的种子苗木。(2)种子苗木调运前实施田间产地检疫和抽样实验室检验相结合,保证调出种子苗木是无病的。(3)调入地尽量集中成片种植,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有利于生产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4)加强田间病虫害预测预报,发现细菌性病害点、片发生时,及时拔除病株销毁,并用药剂对周围植株进行保护性防治。(5)严格对发病田块的肥水管理,防止有病田块流水串灌或漫灌。(6)对较大面积发生细菌性病害的发病区要及时隔离,防止上游流水继续向下游流传,造成更大面积的细菌性病害流行。同时对发病区要进行较大规模的药剂防治。(7)及时换种、加强轮作换茬,防止细菌性病害在田间菌量的不断积累和再次暴发成灾。(8)注意嫁接工具的消毒,防止农事活动中人为的传播感染。 -
报告猕猴桃土壤、
肥料 和水分管理出版时间:2018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质肥料,可以有效地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深翻时期与深翻时间以采果后结合秋施基肥 (10—11 月)进行效果最佳,此期深翻改土,既节约了劳动力,又由于此时地温较高,伤根易愈合,尚可发新根,有利于年生长,结果,有益无害,且由于结合施基肥,有利于树体贮藏营养的积累,从而促进猕猴桃根系的活动及树体的生长发育。若劳力不足,深翻也可在冬季封冻前及早春解冻后萌芽前及早进行。但春季风大干旱又无灌溉条件的果园,不宜在春季进行。深翻的深度常以主要根系分布层为准。一般60~80 厘米。幼树定植后,可逐年深翻,深度逐年增加。开始深翻40厘米,然后60厘米,最后到80厘米深。1.扩穴 (放树窝子)对于挖定植穴栽植的园地,幼树定植2~3年后,原有的定植穴已不能满足逐年扩大的根系生长的需要,因此宜用此法扩大根系生长范围。即每年或隔年从原来的定植穴向外扩大,挖深60~80厘米的沟,一般挖环状沟,沟宽度视劳力而定。扩穴需逐年连续进行,直至株、行间全部翻遍为止。此法每次深翻范围小,适于劳力少的园地。2.隔行深翻密植园每年隔一行翻一行,稀植成年树可每年深翻树盘的一侧,即在株间或行间撩通壕,每四年深翻一遍。第一次梯田可先翻株间 (株间也可同时翻两侧),第二次翻内侧,第三次翻外侧。此法伤根少,便于机械化操作。1.深翻时要注意改变树苗栽在穴里伸展不开的状况扩穴时一定注意要与原来定植穴打通,不留隔墙,打破“花盆” 式难透水的穴,隔行深翻宜注意使定植穴与沟相通。对于撩壕栽植的猕猴桃园,宜隔行深翻,且应先于株间挖沟,使扩穴沟与原栽植沟交错沟通,并与坎下排水沟沟通,彻底解决原栽植沟内涝问题,对于黏重土果园尤为重要,以达到既深翻改土又治涝的目的。2.深翻一定结合施有机肥深翻时,将地表熟土与下层的生土分别堆放,回填时须施入大量有机物质和有机肥料。一般将生土与碎秸秆、树叶等粗有机物质分层填入底层,并掺施适量石灰;熟土与有机肥、磷肥等混匀后填在根系集中层,每翻1立方米土加施有机肥20~40千克。3.深翻深度应视土壤质地而异黏重土壤应深翻,并且回填时应掺沙;山地果园深层为沙砾时宜翻深些,以便拣出大的砾石;地下水位较高的土壤宜浅翻,以免使其与地下水位连接而造成为害。4.深翻时尽量减少伤根,以不伤骨干根为原则如遇大根,应先挖出根下面的土,将根露出后随即用湿土覆盖。伤根剪平断口,根系外露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干旱或阳光直射,以免根系干枯。5.使土壤与根系密切接合深翻后必须立即浇透水,使土壤与根系密切接合,以免引起旱害。成年园土壤耕作宜进行3~4次。第一次在秋季落叶前后,结合施基肥进行。深耕深度在靠主干处稍浅,一般为5~10 厘米,株行间可较深,常在20~30厘米。在营养生长期中,视猕猴桃园土壤板结及杂草生长情况中耕2~3次,深度5~10厘米。发芽前 (3月上中旬),结合追肥松土一次。5月上中旬果实迅速生长期,结合除草追肥松土一次。对幼年园,可结合间作的管理,多次进行清除树盘杂草的工作,以保持无杂草疏松的土壤环境。夏季进行树盘覆盖是防止土壤干旱的措施之一。树盘覆盖可以降温保湿,盛夏可降低地表温度6~10℃,有利于根系生长;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保湿抗旱,覆草后,10厘米土层含水量比清耕提高11%~12%;防止杂草生长;覆盖物翻入土中,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地表径流,防止土壤冲刷和水土流失。树盘覆盖方法是利用稻草、杂草、山青、秸秆、锯木屑、塘泥等材料,在旱季前中耕后覆盖于树盘。厚度20厘米,近主干处留空隙。旱季过后,要及时翻入土中。丘陵山地猕猴桃园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易使根部裸露。大量须根露出土面,夏季雨后天晴高温时,易造成大量须根死亡、枝叶萎蔫现象。因此,采用培土和客土是果园土壤改良及保护根系的一项有效措施,可起到增厚土层、改良土壤结构、保肥保水的作用。培土或客土多在晚秋或初冬进行。培用土壤根据果园土质情况而定,一般就地取材,黏重土壤培沙性土,沙性土壤培黏性土。山地果园宜就近挑培腐殖质土,丘陵和平地果园可结合冬季清园、整修梯田和清理沟渠,挑培草皮土、沟泥、塘泥等。沟泥、塘泥等湿土,必须风干捣碎后再培。一般每株培土150~250千克,但培土厚度以5~10厘米为宜,培土前,必须先耕松园土,然后耕耙或浅刨,使所培土与原来土壤掺混,切忌形成两层皮,即原有土层与新培土分开。也可于秋末初冬将所培 (客) 土置于树盘周围分散堆放,经冬季冻融松散后,翌春萌芽前将其与原土均匀混合,覆盖在树盘附近。国外果园普遍采用生草法,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大提高。草的种类主要是豆科与禾科牧草。猕猴桃园种植绿肥,具有很多优点。果园种植豆科绿肥,如三叶草,以每公顷产鲜草30吨计,则每公顷可增加氮素112.5~187.5千克,相当于225~375千克尿素所含氮素。钱粮湖农场种植的白三叶草,每公顷产鲜草达60多吨。新鲜绿肥中含有10%~15%的有机物,压入土中后,可以成为腐殖质,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从而改良土壤理化性质。高温季节,种植绿肥作物的土壤表面温度要比土壤清耕的低9~16℃。园内种植绿肥投资少,收效大,不需修筑梯田,水土保持效果好。1.幼年园定植1~3年内的幼树,根系少而嫩,分布浅,吸肥量不大。为促使多次新梢生长,迅速形成树冠,早日进入结果期,根据“少吃多餐” 的施肥原则,在3—8月追施速效氮肥3~4次,11月施一次基肥。基肥中除速效肥外,还要有厩肥、堆肥等,以增加树体养分积累。2.成年园(1) 基肥。基肥最好在秋末冬初,猕猴桃采收后,全部落叶以前,结合深翻改土进行。施入量为全年用量的60%~70%。用沟施方法,在藤蔓周围交叉开沟,每年在对侧方向的沟内施肥,2~3年后藤蔓周围可以轮施一遍。(2) 萌芽催梢肥。萌芽前使用,时间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春季枝梢抽发量大,是早形成结果枝及下一年结果母枝的主要时期。此次施肥宜早不宜迟。以速效氮肥为主,一年2/3的氮肥在早春以前施入。磷钾肥也可于2—3月一次施入。(3) 壮果肥。5月上旬至6月是果实迅速生长期,又是新梢生长旺盛期,此期根系吸收力强。此时的肥料具有加速果实生长,提高果实品质及促进新梢生长的作用,对提高当年产量、打下明年丰产基础影响极大。壮果肥以有机肥或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后期尽量少施氮肥。猕猴桃生长迅速,枝叶繁茂,叶大而肥厚,其枝梢生长量远比一般果树大,同时其结实多,挂果时间长 (一般达150~180天),故树体养分消耗量大,需肥量较多,且养分种类要全面,不仅需注意氮、磷、钾肥的施用,而且宜适时补充微肥。猕猴桃施肥量取决于树龄、树势、结果多少、土壤肥力状况与土壤保肥性,各地施肥量有所差异。新西兰幼龄猕猴桃园的经验施肥量为:第一年,全年株施纯氮14克 (相当于尿素30 克),从4 月至8 月 (北半球,下同) 分3~4次施入,施入范围1~2平方米。翌年,3月株施纯氮55克 (尿素120克),施入范围3~4平方米,4—8月补施3次追肥,每次施纯氮28克 (尿素60克)。第三年,3月全园普施纯氮115千克/公顷,5月补施纯氮55千克/公顷。新西兰成年猕猴桃园施肥量:3 月全园普施纯氮113千克/公顷,纯磷56千克/公顷,纯钾100~150千克/公顷,5月补施纯氮57千克/公顷。适量补施钙、镁、硼肥。我国猕猴桃幼年园经验施肥量一般为每株施基肥腐熟厩肥50千克或饼肥0.5千克,全年追肥每株施尿素300克,分3~4次施下。成年园则每株每年施入厩肥或堆肥、人粪尿、猪粪尿等农家肥料50~70千克,草木灰1.5~2.5千克,硫酸铵0.3~0.5千克,过磷酸钙0.5千克,硫酸钾0.3~0.5千克,或者每株施入农家肥50千克,混入磷、钾肥各1.5千克。如陕西省周至县秦美丰产园施肥经验为:冬季每株施菜枯饼1.5千克,桐油渣0.5千克,磷肥0.5千克,鸡粪1千克。展叶期每株施碳酸氢铵或尿素0.5千克,花后一周施氮磷钾复合肥0.5千克。我国猕猴桃施追肥多采用穴施或撒施。(1) 穴施。即在树盘外缘 (树冠滴水线稍外沿处) 挖4~6个长、宽各为 20~30 厘米,深 15~20 厘米的洞穴,将肥料施入。(2) 撒施。幼年园多在树盘内撒施,成年园由于根系已布满全园,应行全园撒施。将肥料均匀撒入土面,结合浅耕或挖园,将肥料锄入 (翻入) 土中,施后灌水。也有施肥 (多为化肥) 后不锄土,直接灌水即可。国外追肥多结合灌溉,将肥料溶于水中,随喷灌或滴灌施入土中。施基肥主要采用环状沟施肥和条沟状施肥,环状沟施肥是以树干为中心,距干60厘米左右 (依树冠大小而变动) 挖一条环状沟,沟深40~50厘米,宽20~30厘米,施肥入沟,拌匀肥料后盖土。以后随树龄与树冠的扩大,环状沟逐年向外扩展。条沟状施肥是在距树干30厘米左右 (树冠滴水线外) 的株间或行间两边各挖一条深40~50厘米、宽30~40厘米的条状沟,隔年交替更换开沟方向与位置。对于已封行的猕猴桃园,特别是水平棚架园地,可采用全园施肥,即将肥料均匀撒入园地,再结合深耕翻入土中。注意在土壤有墒时施入,或施后灌水。但长期采用全园撒施,则施肥浅,易导致根系上浮,降低根系抗逆性,故需与条沟施肥交替配合使用。根外追肥就是用猕猴桃生长所需的某些营养元素,以适当的浓度喷布叶片,使叶片直接吸收养分。其优点是吸收养分快,可及时满足猕猴桃树的急需,用肥量少,肥料利用率高。但由于施肥量有限,起作用的时间不长,只能作为一种辅助追肥的方法。根外追肥使用的肥料种类与浓度一般为:尿素 0.3%~0.4%,磷酸二氢钾0.3%~0.4%,过磷酸钙浸出液0.5%~1%,硫酸亚铁 0.05%~0.1%,腐熟人尿 10%~20%,硼砂0.05%~0.1%。进行根外追肥时应注意几个问题。(1) 掌握好浓度。根据天气,树龄、叶龄,决定合适的浓度,最好先做个小试验。(2) 注意喷布天气。以阴天或傍晚喷施效果好。(3) 喷布要均匀、周到。叶面尤其是叶背要喷到、喷匀。猕猴桃对各类营养元素的需要量较大,而且从萌芽以后,至开花和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具有差异。根据新西兰有关叶分析资料表明,春季萌芽至坐果这段时期内,氮、钾、锌、铜在叶片中积累的数量为全年总量的80%以上。磷、硫的吸收也主要在春季。钙、镁、铁、硼和锰的积累在整个生长季节是基本一致的。猕猴桃坐果以后,钾、氮、磷等营养元素已逐渐从营养器官向果实转移。根据分析还发现,猕猴桃对氯的需要量比一般作物大得多,一般作物为0.025%,而猕猴桃却含有0.8%~2%,尤其是在钾的含量不足时,对氯的需要量更大。各类矿质营养元素供应均衡而适量时,则猕猴桃树体生长结果良好。但当某种营养元素过多或不足时,会造成树体生长发育不良,表现出中毒或缺素症状。猕猴桃抗旱性和耐溃性均弱,需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但又不能渍水。排水是猕猴桃园管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首先,园地不要建在低洼、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由于南方各省春季多雨,因此要在地块周围及行间开好排水沟,疏通沟渠,使排水通畅。特别对于质地黏重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平地果园,或者是红壤丘陵果园的低洼地带,在4—6月梅雨季节内,往往雨水过多,造成果园积水而诱发黄叶病,甚至引起根系腐烂、整株死亡。故雨季及时清沟排水特别重要,至少要求土层深度0.8米以下无积水现象。高温干旱季节经常性地灌水,此时要注意掌握灌水时间,做到速灌速排,否则极易发生涝害。因猕猴桃园的不同类型,所处地带,灌水的方法、时期及灌水量有所不同。在海拔500~1000米的低山、中山区,7—9月气温普遍比丘陵、平地低,7 月平均气温、雨量条件下,一般极少出现大旱。因此这种类型的猕猴桃园,应以排水防洪为主,开设洪水沟、排水沟等。园内多挖山塘、水池,将雨水截留下来,供干旱时使用。建在丘陵、山地或平地的猕猴桃园,则首先要有灌溉条件。采用何种方式灌溉,需视水源条件、果园地形地势、投资力量而定。地面灌水简单易行,投资少,但耗水量大,土壤易板结,不便于果园操作机械化,管理不好,易发生涝害,可采用沟灌、穴灌等。进行地面灌水要特别注意,一次灌水不能太多,要少量多次,随灌随排,防止造成涝害。切忌漫灌。地面灌水适用于盛夏气温不太高、水源充足、土块平整、投资不足的园地。喷灌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先进灌溉方法,尤其适用于高温干旱地区及地形复杂的丘陵山地猕猴桃园,可分为高喷、高微喷、低微喷。喷灌能调节猕猴桃园小气候及生态环境,在高温季节 (7—8月) 进行喷灌不仅及时补充了土壤水分,而且在喷灌当天及第二天内,明显地提高空气相对湿度7%~32%,降低园内气温3.5~8.5℃,降低土表温度1.6~3℃,降低叶温和果温3~11℃。同时喷灌省水、省工、保土、保肥,不占用土地面积,与沟灌相比,不但节约用水约60%,而且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25%~45%,且喷后不致造成土壤板结和过湿,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能。对地形复杂的丘陵山地缺水果园更为适用。喷灌时期要根据气候条件、猕猴桃生长情况及土壤条件等正确掌握。南方地区喷灌时期主要在7—9月高温干旱期。盛夏时,高喷、微喷的轮喷周期分别为4~6天和2~3天。以土壤湿润深度20~40厘米 (猕猴桃根系密集层) 为度,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滴灌是将水沿着安装在园内的低压管道系统运到滴头,然后一滴一滴地经常不断地浸润到猕猴桃根系分布的土层,使土壤处于湿润状态,保持适宜于猕猴桃生长的含水量。滴灌具有省水、省肥、不板土等优点,适用于丘陵山区缺水果园。据报道,滴灌一季用水量相当于喷灌一次用水量。在缺乏灌溉条件的丘陵山地果园,应在修筑高质量梯田的基础上,切实做好保水防旱工作。目前,一般采用地面覆盖的方法保水。这种方法的原理是使土壤中的气态水,在地表冷凝而不致大量蒸发损失掉。具体做法是在4—5月间就地割刈枝叶及幼嫩的山青,覆盖于树盘周围,厚度是15~20厘米,行间空地任其自然生草;7—8月旱季来临之前,进行第二次覆盖,并将行间杂草就地割刈,自然摊放;果实采收后的10月间结合施用基肥,进行全园翻耕,并将覆盖的有机物翻入土中作肥料,然后再割刈梯壁杂草覆盖地面。这样,既能全年保持树盘土壤疏松湿润,起到良好的保水防旱作用,又能增加土壤肥力。 -
报告二、高粱
细菌 病害(Sorghum Diseases Caused by Bacteria)出版时间:2013在引起植物病害的几类病原物(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种子植物)中,细菌的重要性仅次于真菌和病毒,迄今已明确引起植物病害的细菌达300多种。高粱上已报道有几十种细菌病害,细菌性条纹病、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茎腐病和细菌性斑点病等在世界上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细菌性病害症状复杂多样,有的易与真菌和病毒病害及一些生理病害的症状混淆,难以区别。因此,细菌病害的诊断和鉴定,除观察比较症状特点外,还需通过病原细菌的细胞形态、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DNA探针技术、基因序列分析技术进行鉴定。高粱细菌性条纹病广泛分布于亚洲、北美、南美、非洲、欧洲,在前苏联、印度、中国、日本、苏丹、澳大利亚及东南亚等许多种植高粱的国家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局部地区已造成严重损失。目前,许多国家将高粱细菌性条纹病列为检疫对象。高粱细菌性条纹病主要为害高粱叶片和叶鞘,也可为害籽粒、花梗和花序、茎秆。该病害主要特点是病菌侵染叶片产生条纹状病斑,偶见产生斑点症状。病斑条纹状,宽1~3mm,延伸于叶脉间,条件适宜时,病斑可扩展长达200mm。病斑颜色因品种而异,在多数品种上呈深红褐色或紫褐色,少数品种上为黄色、黄褐色,病斑上常见有菌脓溢出,具有光泽,油渍状。高粱细菌性条纹病的致病菌为高粱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andropogonis(E.F.Smith)Stapp,异名Bacterium andropogonis E.F.Smith〕,属细菌薄壁菌门假单胞杆菌属。图1-152 叶片条纹状病斑(左:前期;右:后期)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大小为1.0~1.2μm×0.5~0.8μm,1~2根极生鞭毛,无荚膜,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好气性。积累多聚-β-羟(基)丁酸酯。在King's B琼脂培养基上不产生荧光色素、果聚糖,氧化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反应阴性。在肉汁胨平板培养基上,菌落圆形、白色,稍有光泽,边缘整齐,光滑,半透明,稍隆起,培养基不变色。在肉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菌量少,稍混浊,表面无菌膜,底部稍有沉淀。在酵母浸汁液葡萄糖碳酸钙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奶油色。明胶不液化,不水解淀粉,不产生果聚糖。甲基红和VP试验阴性。接触酶阳性,石蕊牛乳变蓝、不凝固。病菌生长温度5~38℃,最适为22~28℃,40℃不生长,致死温度为50℃。适宜病菌生长的pH值为5~8。接种烟草出现过敏反应。除高粱外,病菌尚可侵染高粱属的一些种类,如苏丹草和约翰逊草等。图1-153 病叶组织切片(菌溢)病菌可在病株残体和带菌种子上,也可在杂草和再生高粱植株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菌源。带病种子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在田间病菌借助风雨、昆虫或农事操作传播。病菌菌体可通过水孔和气孔侵入寄主叶片引起发病。连续高湿和温暖天气有利于病害流行,相对湿度90%以上和昼夜温度24~30℃最有利于发病。高粱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1.种植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的重要措施。在各种类型的高粱品种中均可选育出抗病性良好的品种。2.种子消毒 种子于60~70℃干热处理1h,可杀死种子内外携带的病原细菌。也可采用抗菌素药液变温浸种法,利用二者的协同作用杀死病菌。也可采用环氧乙烷熏蒸,可杀死种子内外全部细菌,但此法对种子发芽有明显影响,故只能用于非种子用的高粱。3.农业措施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减少越冬菌源。秋后及时深翻土壤,将病株残体深埋于土壤中以减少菌源。4.药剂防治 对高粱叶甲等媒介昆虫及早喷洒杀虫剂进行防治。植株发病初期可喷洒农用链霉素,对该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细菌性红条斑病发生于世界各地高粱产区,中国、印度、菲律宾、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尼日利亚等国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个别国家或地区发病严重。细菌性红条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叶片受害,初在叶脉间生出水渍状、红褐色小条斑,逐渐扩大,呈间断出现的长卵形、长条形病斑,中心黄褐色坏死,边缘红色。病斑常汇合成斑块扩及大半叶片,在叶片两面的病斑上有大量黄色小粒状菌脓溢出,干燥后变为鳞片状薄层。不同寄主上表现的症状有差异。在某些基因型高粱品种上表现的症状颇似高粱红条病毒病症状,而后者在叶片两面的病斑上无黄色菌脓或鳞片状薄层。图1-154 叶片条纹状病斑(左:初期;右:后期)图1-155 叶片上薄膜状干燥菌痂细菌性红条斑病致病菌为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高粱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holcicola(Elliott)Dye〕,属细菌薄壁菌门黄单胞杆菌属。菌体短杆状,大小0.5~0.9μm×1.1~2.4μm,单生、双生或短链状,有荚膜,无芽孢,1~2根极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好气性。在肉汁胨琼脂平板培养基上,菌落圆形、瘤状、有光泽、平滑,初透明,后呈蜡黄色,不透明,边缘整齐。明胶缓慢液化,七叶灵水解,淀粉水解。牛乳澄清但不凝固,硝酸盐不还原。能产生氨和硫化氢,不产生吲哚。酯酶阳性,氧化酶、脲酶、精氨酸双水解酶和VP反应均为阴性。能利用葡萄糖、蔗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海藻糖、纤维二糖、果糖等产酸而不产气体。能利用柠檬酸钠、乙酸钠、乳酸盐产碱。不能利用鼠李糖、菊糖、山梨醇、甘露醇、水杨苷、肌醇、酒石酸盐和苯甲酸盐。图1-156 病叶组织切片(菌溢)适宜病菌生长的pH值为5.5~9.0,最适pH值为7.0~7.5。适宜生长温度为28~30℃,最高36~37℃,最低约为4℃,致死温度51℃。采用生理生化检测方法不能精确地将该细菌种与Xanthomonas campestris 中其他致病变种区分开,用血清学和基因序列分析鉴定是可行的。1987年Claflin等研究提出的MXP半选择培养基,可用于快速分离鉴别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phaseoli。在病原细菌中存在致病性分化,表现在对不同的高粱品种的病斑型反应不同的致病专化型。该病菌除为害高粱外,尚能侵染玉米及高粱属的苏丹草、帚用高粱和约翰逊草。病菌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菌源。带菌种子和病株残体可能是远距离传播体。田间病菌借风雨传播,侵染植株引起发病。温暖高湿的天气有利于传播发病。1.种植抗病品种 高粱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病害常发区应种植抗病品种。2.农业措施防治 秋收后清除田间植株病残体,深翻土壤,减少菌源;轮作倒茬可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细菌性斑点病分布于世界各地种植高粱的国家,如中国、印度、美国、墨西哥、阿根廷、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意大利、前苏联和西非的许多国家。在保加利亚的苏丹草上,遇有利的气候条件可暴发流行,严重为害叶片。近年来,高粱细菌性斑点病在我国东北、华北的高粱产区发生普遍,局部地区为害较重。高粱细菌性斑点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籽粒。图1-157 植株被害状病斑圆形或椭圆形,水渍状,直径2~5mm,初呈暗绿色,后中部变淡,边缘红色或红褐色,有黄色晕圈。潮湿时有菌脓溢出,干燥后呈薄膜状。病斑多时常汇合连片,导致叶片局部或全部枯死。该病在不同品种上的症状表现有差异。病斑有时颇似一些真菌引起的病害、药害或生理性斑点的症状。图1-158 叶片上病斑(左:初期;右:中期)图1-159 叶片病斑(晕圈)细菌性斑点病致病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丁香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pv.syringae van Hall,异名Pseudomonas syringae van Hall),属细菌薄壁菌门、假单胞杆菌属。菌体短杆状,大小0.6~0.7μm×1.2~1.8μm,单生,双生或呈短链状。有荚膜,无芽孢,1~4根极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好气性。不具有聚-β-羟(基)丁酸酯积累。在肉汁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形,淡灰白色,黏稠光滑或稍有皱褶,凸起,半透明,边缘整齐。在肉汁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混浊,有菌膜和颗粒体。在King's B琼脂培养基上产生荧光色素。明胶液化迅速,牛乳澄清不凝固。不产氨、硫化氢和吲哚。淀粉水解弱、产生果聚糖。精氨酸双水解酶、氧化酶和酯酶均为阴性。能利用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甘油、甘露糖、木糖等产酸而不产气。不能利用麦芽糖、乳糖、鼠李糖、棉籽糖、海藻糖和酒石酸盐。能利用甜菜碱、肌醇和山梨醇产碱。图1-160 病叶组织切片(菌溢)病菌生长最适温度25~30℃,最高35℃,最低0℃。病菌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多数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除高粱外尚有苏丹草、约翰逊草、珍珠粟和谷子等多种作物。病菌在遗落于土壤中的病株残体内越冬,也可以种子带菌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菌源。带菌种子是远距离传播体。在高粱生长季,田间借风雨传播。在干种子上细菌至少能存活3个月。带菌种子发芽3天后,在种皮内、胚根鞘末端和种胚表面可有大量病原细菌,7天后整个种子上都有细菌。病菌通过伤口、气孔和水孔侵入植株体内。潜育期很短,仅2~3天。初始细菌在细胞间活动,后迅速破坏寄主组织进入细胞内。病害发生最适温度12℃。低温、多雨高湿天气病害扩展迅速。高粱和苏丹草全生育期均易感病。高粱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1.选用抗病品种 因地制宜选择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2.农业措施防治 减少越冬菌源,秋后及时深翻土壤,将病株残体深埋于土壤中以便减少菌源。建立无病留种田,种植无病菌种子。3.药剂防治 可用50~100μg/g链霉素溶液浸种30~60min,经水洗后晾干播种。高粱细菌性茎腐病最早在美国、加拿大、印度和非洲等地有发生,目前已广泛分布于全世界高粱产区。在我国,一些高粱种植区有发生,局部地区发生较重。植株被侵染后,主要在高粱生长中期发病,中部节位发生腐烂,导致茎秆折断,造成直接的生产损失。在病害常发地块,高粱生长前期即可引起植株近地表茎节腐烂,造成植株枯死。因此,细菌性茎腐病在个别高粱产区对生产具有一定威胁。高粱细菌性茎腐病主要发生在高粱生长中期,症状出现于植株茎秆中部节位。图1-161 心叶枯萎图1-162 茎秆及叶鞘腐烂发病初期,在茎节上产生水浸状褪绿斑块,病斑迅速扩大,变为褐色软腐状;茎秆内髓组织分解和茎表皮腐烂,导致茎秆折断;病株表现心叶卷裹呈鞭状或鼠尾状,卷裹处腐烂。有时植株下部叶片正常,上部4~5片叶死亡,死亡叶片易于拔出,叶底部腐烂。病株根系发育不良、须根减少,茎基部水浸状腐烂。叶鞘上病斑不规则形,边缘红褐色。发病部位因细菌的大量繁殖和高粱组织分解产生的一些物质而散发出明显的臭味。在南方一些地区,由于田间病菌数量大,病害在高粱苗期即可发生,引起根、茎基部腐烂,直接造成幼苗枯死。图1-163 植株茎秆腐烂、心叶枯死图1-164 心叶卷裹(左);叶片坏死斑(右)图1-165 茎秆腐烂(剖面图)该病与腐霉菌引起的茎基腐病症状相似,两者极易混淆。主要区别:细菌性茎腐病主要发生于植株心叶、茎秆和叶鞘上,腐烂组织有臭味;腐霉菌茎基腐病叶鞘病斑无红褐色边缘,组织软化后略有酒糟味;潮湿时腐霉菌茎基腐病病斑上形成白色霉层。高粱细菌性茎腐病的致病菌为菊欧文氏菌〔Erwinia chrysanthemi Burkholder,McFadden&Dimock,异名E.chrysanthemi pv.chrysanthemi Burkholder,McFadden&Dimock;E.chrysanthemi pv.zeae(Sabet)Victoria,Arboleda&Munoz;E.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Jones)Bergey et al.〕,属细菌薄壁菌门欧文氏杆菌属。菌体短杆状,大小1.0~3.0μm×0.5~1.0μm,周生鞭毛,无荚膜,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在孔氏液里不生长,费美液生长差,Koser液生长良好。菌落圆形,乳白色,稍透明。在E.M.B培养基上菌落中央淡褐色,边缘紫红色,无金属色泽。Endo培养基上菌落中央淡褐色,边缘红色,无金属色泽。在PDA培养基(pH值5.5)培养3~6天,菌落边缘皱褶,似炸鸡蛋状。耐盐性>26%。病菌生长适温32~36℃。硝酸盐还原,能液化明胶,产氨,不产生硫化氢,不水解淀粉,不产生吲哚,不分解脂肪,甲基红测验阴性,VP测验阳性,石蕊牛乳酸性反应,凝固,底层石蕊还原。在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果糖、木糖、阿拉伯糖、鼠李糖、甘露糖、水杨苷里产酸和产气,在甘油里只产酸。图1-166 病叶组织切片(菌溢)病菌寄主范围广泛,能侵染多种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病菌在土壤中的植株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菌源。病菌通过叶片、叶鞘或茎秆的气孔或伤口侵入植株体内引起发病。病菌侵染温度为26~36℃,最适温度32~35℃。重施苗肥或偏施氮肥发病较重;反之,前期适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则发病较轻。田间植株密度大,引起植株徒长,遮阳严重,株间郁密高湿发病重。高粱螟虫和叶甲等为害严重的地块发病重。高粱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1.种植抗病品种 在病害常发区,应种植在当地表现抗细菌性茎腐病的品种。2.农业措施防治 秋收后清除田间植株病残体,减少菌源;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改善田间通风条件和降低湿度,提高植株抗病性。3.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施抗菌素,如农用链霉素、农抗120等,有一定防治效果;播种前用抗菌素浸种,对于控制经种子传播的病原菌有显著效果。 -
报告二、玉米
细菌 病害(Maize Diseases Caused by Bacteria)出版时间:2009细菌属于包含了繁多种类的一类原核生物,拥有4000多个种。在引起植物病害的几类病原物(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种子植物)中,细菌的重要性仅次于真菌和病毒,资料表明,迄今已经鉴定出引起植物病害的细菌多达300余种。玉米上的细菌性病害较多,症状复杂多样,有的病害易与真菌和病毒病害及一些生理病害的症状混淆,难以区别。因此,除观察比较症状特点外,必要时尚需通过病原细菌的细胞形态、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DNA探针技术进行鉴定。玉米细菌性枯萎病,也称细菌性萎蔫病,1897年于美国纽约州首次发现,相继在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秘鲁、哥斯达黎加、波多黎各、圭亚那、意大利、波兰、原苏联、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法国、菲律宾、泰国、越南、日本、韩国、布隆迪、毛里求斯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见有发生。枯萎病是玉米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特别是对甜玉米的为害尤为严重。受害植株叶片干枯,有的提早成熟、矮化、不结实、严重者可减产90%~100%。20世纪30年代,该病在美国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其后通过应用抗病品种使病害得到有效控制。在我国目前尚未见发生为害的报道。细菌性枯萎病为典型的维管束萎蔫性病害,在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均能发生,以开花前症状表现明显。被害植株的主要特征是矮缩和萎蔫。幼苗被侵染后,叶片初现水浸状条斑,灰绿色,逐渐变为褐色,严重时幼苗茎基内部腐烂,犹如缺肥失水状,矮缩卷曲、枯萎死亡。成株叶片被害,从植株下部叶片向上发展,初呈水浸状灰绿色条斑,逐渐向上下蔓延,形成与叶脉平行纵向扩展的长条斑,边缘呈波浪状或不规则形,后期变黄至黄褐色干枯。高感甜玉米罹病叶片可急剧枯萎而死;马齿型玉米病叶常在昆虫啮食处开始发病,病斑条纹长短不一,扩展较慢,一般不引起萎蔫。轻发病植株生长受阻、矮化、节间变短。重病株整株萎蔫枯死,茎基部变黑,髓部中空。剖茎检查维管束变成黄色,病茎横切面上可见黄色菌脓。图1-160 幼苗枯萎状图1-161 叶片黄褐色水浸状条形病斑图1-162 叶片初期白色条斑图1-163 感病甜玉米品种叶片黄色条斑图1-164 叶片后期病斑图1-165 传病昆虫玉米叶甲及其为害状图1-166 茎秆腐烂发病较早的或感病品种的病株,通常未及抽穗即行枯死;发病晚感病轻的植株可能抽穗,但雄花早衰变白枯死,雌花多不孕而难以结实,形成发育不全的果穗,染病籽粒表皮皱缩,颜色深暗,所结籽粒,内部可能带菌。马齿型玉米一般比甜玉米抗病,发病较轻,但叶部条纹症状明显,病斑发生多时,也可使叶片卷曲枯死。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的致病菌为斯氏欧文氏杆菌[Erwinia stewartii(Smith) Dye,异名:Pantoea stewartii Mergaert et al.],属细菌薄壁菌门欧文氏杆菌属。菌体杆状,大小为0.4~0.8μm×0.9~2.2μm,两端钝圆,无鞭毛,有荚膜,不形成芽孢。细胞单生,或成双,或形成4个一串的短链。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好气性。在肉汁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缓慢,形成黄色、圆形的菌落,菌落表面平滑。在肉汁培养液上,生长很弱,具淡白色菌环和黄色沉淀物。在乌兴斯基培养液中生长繁茂,在孔氏和费美氏培养液中不生长或生长微弱。以伊凡诺夫培养基和酵母甘油培养基适宜生长。病菌能利用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半乳糖、木糖、甘露糖、甘油等产酸,但不产气,不水解淀粉,无解脂能力,不液化明胶,不凝固牛乳,不产生硫化氢、氨和吲哚,不还原硝酸盐,但有报道有些致病性强的菌株可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图1-167 病叶组织切片(菌溢)病菌生长最低温度为8~9℃,最适温度为30℃,最高温度为39℃,致死温度为53℃,10min。病菌常因环境条件变化发生变异或丧失活力。于室温(12~28℃)下保藏存活期可长达3年零6个月左右。病菌存活期长短与温度关系密切。种子内部潜带的病菌比外部携带者存活期稍长。贮藏越冬病菌存活期为206~248天,越夏病菌仅能存活104~114天。该菌形态、生理和致病性变异性较大。根据单胞分离菌在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分为A、B、C 3种类型。A型,菌落橘黄色,多数光滑隆起,奶油状,直径为10~12mm;在葡萄糖牛肉汁培养液中7天后呈酸性反应,28天后呈碱性反应;致病力强,而且比较稳定。B型,菌落柠檬黄色,光滑隆起,黏胶状,直径8~10mm;在培养液中7~28天均呈酸性反应;致病性变异较大,经长期培养,有些性状可变为C型。C型,菌落奶油黄色,薄膜状,光滑平展不隆起,直径3~5mm,在培养液中7~28天均呈酸性反应;致病力弱,性状稳定。该菌寄主范围较广,除侵染玉米外,自然寄主还有大刍草、宿根类蜀黍和鸭茅状摩擦禾3种。病菌越冬场所和传播途径有种子、昆虫和病残组织多种。病残组织可成为当地该病的初侵来源,但越冬传病作用远不如种子重要。带菌种子是该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造成种子带菌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病果穗苞叶上的病菌粘附在种子表面造成种外带菌;另一种是通过穗轴维管束进入种内导致种内带菌。种子内部带的病原细菌比外部带菌存活期长。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2%~13%的发病率。人工接种测定,该菌可由玉米根部伤损处侵入,害虫咬食伤口且携带病菌,是病菌侵入维管束组织最直接的途径。所以在染病叶片、穗轴的维管束组织内最易分离到病原菌。在疫区,带菌昆虫是重要的病菌传播者。病菌潜伏在昆虫的脏器中越冬,越冬后带菌昆虫取食时即可传播病害。主要传病昆虫有玉米叶甲、玉米啮叶甲和十二点叶甲,三者中又以玉米叶甲最为重要,捕捉冬蛰前玉米叶甲进行病原菌分离,带菌率可达13%。越冬后玉米叶甲取食叶片时引致发病,发病率达19%,在夏天生长季节发病率高达40%~75%。此外,腮角金龟甲的幼虫、长角叶甲、金针虫和种蝇等可从根部传病。在疫区,冬季的气温对翌年该病的发生和流行起决定性作用。冬季温暖利于虫媒越冬,翌年发病早而且严重;冬季寒冷发病晚而轻。该病的发生无需高湿和重露条件,相反,干热的天气加之较低的相对湿度、较大的风速等,加速叶面蒸腾,均会加重症状表现。偏施氮肥或土壤缺钾会加重病情。不同菌株间致病力存在差异。致病力强的菌株,能侵染各龄期的玉米,致病力弱者则仅能侵染14天以上的幼苗。品种间对病菌的抗性存在一定的差异。高抗品种接种后约10%的玉米幼苗维管束内发生侵染,但经过2个月后,很少再发生侵染;而高感品种生长的各阶段均可发生侵染。玉米不同品系和自交系对侵染的反应不同,抗病自交系被侵染后,原生木质部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组织细胞被极厚的木化细胞所代替,而感病自交系未见此现象发生。1.严格进行检疫 该病在我国尚无确实发生的正式报道。应加强口岸检疫,严禁从疫区进口玉米尤其是甜玉米种子。对疑为发生区的玉米种子严禁调出。2.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治本性措施。在各种类型的玉米中均可选育出抗病性良好的品种。3.种子消毒 种子于60~70℃干热处理1h,可杀死种子内外携带的病原细菌。也可采用抗菌素药液变温浸种法,利用二者的协同作用杀死病菌,农抗Bo10(1:25)或新植霉素(300μg/g),47~51℃处理1~2h;农抗120(1:20)51℃处理1.5~2h。采用持续恒温杀菌法效果也很显著,处理温度和时间分别为:30℃、81天,35℃、42天,42℃、20天,45℃、11天,50℃、4天。也可采用环氧乙烷熏蒸,适温15~25℃,有效剂量50~70g/m3,密闭熏蒸3~5天,可杀死种子内外全部细菌,但此法对种子发芽有明显影响,故只能用于非种子用的玉米。4.药剂治虫防病 对玉米叶甲等虫媒及早进行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洒100μg/g农用链霉素,对该病有一定控制作用。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最早在美国、加拿大、印度和非洲等地有发生,目前已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玉米产区。在我国,一些玉米种植区偶有发生,近年局部地区发生较重。在浙江省,个别地块发病株率10%,高者达20%,对玉米生育和产量影响很大。由于植株被侵染后,主要在玉米生长中期发病,中部节位发生腐烂,导致茎秆折断,造成直接的生产损失。在病害常发地块,玉米生长前期即可引起植株近地表茎节腐烂,造成植株枯死。因此,细菌性茎腐病在局部玉米产区对生产具有一定威胁。玉米细菌性茎腐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期,症状出现于植株茎秆中部节位。图1-168 植株茎秆腐烂发病初期,在茎节上产生水浸状褪绿斑块,病斑迅速扩大,变为褐色软腐状;由于茎内的髓组织分解和坚硬的茎表皮腐烂,导致茎秆折断;发病部位因细菌的大量繁殖和玉米组织分解中产生的一些物质而散发出明显的臭味。叶鞘上病斑不规则形,边缘红褐色。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可以通过叶鞘侵染果穗,在果穗苞叶上产生与叶鞘上相同的病斑。在南方一些地区,由于田间病菌数量大,病害在玉米苗期即可发生,引起茎基部腐烂,直接造成植株枯死。图1-169 植株心叶凋萎图1-170 植株腐烂图1-171 植株茎节腐烂图1-172 植株茎部腐烂剖视(后期)图1-173 玉米植株茎秆腐烂图1-174 玉米植株茎部腐烂剖视(左:健株)该病与腐霉菌引起的茎基腐病症状相似,两者极易混淆。主要区别:(1)细菌性茎腐病主要发生于植株中部茎秆和叶鞘上;(2)腐霉菌茎基腐病叶鞘病斑无红褐色边缘,组织软化后略有酒糟味;(3)潮湿时腐霉菌茎基腐病病斑上形成白色霉层。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致病菌为菊欧文氏菌玉米致病变种[Erwinia chrysanthemipv.zeae(Sabet)Victoria,Arboleda&Munoz,异名E.carotovora f.sp.zeae Sabet],属细菌薄壁菌门欧文氏杆菌属。菌体短杆状,大小为1.0~1.7μm×0.6~0.9μm,周生鞭毛,无荚膜,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在孔氏液里不生长,费美液生长差,Koser液生长良好。菌落圆形,乳白色,稍透明。在E.M.B培养基上菌落中央淡褐色,边缘紫红色,无金属色泽;Endo培养基上菌落中央淡褐色,边缘红色,无金属色泽。在PDA培养基(pH值5.5)培养3~6天,菌落边缘皱褶、似炸鸡蛋状。耐盐性>26%。病菌生长适温为32~36℃。硝酸盐还原,能液化明胶,产氨,不产生硫化氢,不水解淀粉,不产生吲哚,不分解脂肪,甲基红测验阴性,VP测验阳性,石蕊牛乳酸性反应,凝固,底层石蕊还原。在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果糖、木糖、阿拉伯糖、鼠李糖、甘露糖、水杨甙里产酸和产气,在甘油里只产酸。病菌寄主范围广泛,能侵染多种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玉米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菌源。病菌经叶片或茎秆的气孔或伤口侵入植株引起发病。病菌侵染温度范围为26~36℃,最适温度为32~35℃。秋玉米发病时期为8月中下旬的玉米心叶末期,而未到心叶末期或已抽雄,一般不侵染或发病很轻。重施苗肥或偏施氮肥发病较重,反之,前期适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则发病较轻。田间植株密度大,引起植株徒长,株间郁密高湿发病重。玉米螟虫为害严重的地块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浙单4号、丹玉6号等发病轻或不发病,自交系Hi33、B68Ht、H93Ht、B79、Va22、H60、E28、旅28、Mo17、西41331等表现抗病。1.种植抗病品种 在病害常发区,应种植在当地表现抗细菌性茎腐病的品种。2.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施抗菌素,如农用链霉素、农抗120等,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播种前,用抗菌素浸种,对于控制经种子传播的病原菌有显著的效果。3.农业防治 秋收后清除田间植株病残体,减少菌源;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改善田间通风条件和降低湿度,提高植株抗病性。玉米尼州细菌性萎凋病于1969年在美国尼布拉斯加州中部和东部首次发生,以后陆续在美国的其他州扩展蔓延,可造成50%以上的产量损失。目前除美国外,其他国家也有发生。在我国未见该病发生的报道。植株整个生育期均能受到病菌侵染出现萎凋和枯死。病菌可通过幼株的茎和根侵染或直接侵染叶片,在幼苗或较老的植株上形成病斑,早期侵染可引起幼苗枯死;后期侵染表现矮化、萎凋或不同程度的叶枯,其上具有灰色或淡黄色条斑,在某些杂交种或自交系上偶尔出现淡红色、波纹状或不规则的边缘和沿着叶脉有或无暗绿色至黑色水渍状的多角形病斑,最后全叶枯死。叶片上与叶脉平行的出现分散的水浸状条斑,随着条斑扩大,病斑表面有细菌菌脓溢出,迅速干燥后呈晶体光泽。系统侵染的植株维管束变橘黄色,果穗苞叶和籽粒上可呈橘黄色。受田间温度的影响,根部和茎基部可发生干的或水渍状的分泌黏液的褐腐。横切病茎,从维管束中溢出橘黄色菌脓。图1-175 叶片初期病斑(水浸状)图1-176 叶片中期病斑图1-177 叶片后期病斑图1-178 叶片后期病斑(放大)图1-179 茎秆维管束褐变(右:健株)该病表现的萎凋和叶斑症状有时易与细菌性枯萎病相混淆。玉米尼州细菌性萎凋病的致病菌为密执安棒状杆菌尼布拉斯加致病变种[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subsp.nebraskensis (Vidaver&Mandel) Davis et al.,异名:Corynebacterium michiganense subsp.nebraskense (Schuster,Hoff,Mandel and Lazar) Dye&Kemp],属细菌厚壁菌门棒状杆菌属。菌体无鞭毛,不运动,过氧化物酶阳性反应,氧化酶反应阴性,革兰氏染色阳性,多型的杆状,平均大小为2.5μm×0.5μm。菌落颜色随不同培养基而变化,在肉汁葡萄糖酵母浸汁琼脂基上菌落杏黄色或红橙色,黏液状。CNS培养基是该菌的半选择性培养基。图1-180 病叶组织切片(菌溢)该菌可分化为不同株系,依据细菌素和噬菌体分型,可划分为8个组和20个亚组。人工接种,病菌还能侵染高粱、美洲长草、苏丹草、甘蔗和大刍草等。病菌在病叶、茎秆、穗轴、病种子,或地表处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菌源。在没有病残体的土壤中未能检测到病原菌。病原菌种群数量随冬春季节病残体的分解而降低,夏季种群下降迅速。病菌侵染适宜温度为27℃,温度12℃以下或40℃以上,病菌在植株体内生长缓慢以及死亡。病菌侵染发病与伤口关系密切,风沙、冰雹、暴风雨和大风造成的伤口有利于发病。从生育期看,幼苗比成株易于感病。病菌能侵染马齿型、甜质型、硬粒型和爆粒型玉米品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马齿型玉米自交系A632及其杂交种对该病高度感染。1.种植抗病品种 在病害常发区,种植当地表现抗病的马齿型和甜玉米品种,避免种植感病玉米自交系A632及其组配杂交种。2.药剂防治 播种前用抗菌素浸种,对控制经种子传播的病原菌有显著的效果。3.农业防治 秋收后清除田间植株病残体,深翻土壤,减少菌源;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性;改善田间通风条件和降低湿度,减缓发病。细菌性褐斑病早于1926在美国即有报道,随后在世界上玉米种植区均有发生。在玉米生长季节,暴雨过后几天玉米叶片即会形成典型症状。在我国,尚未见该病发生的报道。细菌性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在玉米植株下部叶片尖端开始发生,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后变为乳白色至黄褐色、圆形至椭圆形斑点,直径2~10mm,后期干枯变褐色,边缘淡红色至褐色。较大的病斑周围显现黄色晕圈。有时病斑易与某些除草剂药害混淆,导致难以明确诊断。图1-181 叶片初期病斑图1-182 叶片中期病斑图1-183 叶片中期病斑(示晕圈)图1-184 叶片后期病斑细菌性褐斑病的致病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丁香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pv.syringae van Hall,异名:Pseudomonas holci Kendrick],属细菌薄壁菌门假单胞杆菌属。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大小为1.5~3.0μm×0.6~1.2μm,平均为0.73μm×2.13μm。单生、双生或成短链,有荚膜,无芽孢,能运动,具1根至数根端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兼性嫌气性。在肉汁胨琼脂平面上菌落白色,平滑、凸起,半透明,有光泽,边缘整齐。在肉汁胨液中呈云雾状,有菌膜和沉淀。在KB培养基上产生散射荧光色素。该病菌产生低分子肽的毒素导致植株组织褪绿。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最高温度为35℃,最低温度为0℃。病菌的不同菌系对其他植物的致病性表现有寄主的专化性。除玉米外病菌尚能侵染谷子、珍珠粟、苏丹草、帚高粱、约翰逊草、高粱和小麦等。病菌在作物残体里越冬,通过气孔侵入寄主。玉米生长季节尤其早期遇温暖(25~30℃)、多雨和多风天气,病害易于发生。可参考玉米尼州细菌性萎凋病。玉米细菌性条纹病于1960年在美国首次发现,目前许多国家将该病列为检疫对象。病菌侵染玉米引起叶片上产生条纹症状,1978年发现该病菌侵染玉米还产生斑点症状。图1-185 叶片斑点状病斑图1-186 叶片条纹状病斑病害症状先从下部叶片出现,在适宜条件下向上部扩展,果穗以上的叶片很少受侵染。叶片上先呈琥珀色至橄榄色、水浸状半透明病斑,具晕圈,后变为褐色褪绿斑,病斑边缘平行,常伸长汇合成条状,后期病斑变为褐色病枯死。病斑还可表现为边缘不规则的斑点,少数感病的自交系在上部叶片表现褪绿条纹或变白。图1-187 叶片中期病斑玉米细菌性条纹病的致病菌为高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ndropogonis(Smith)Stapp],属细菌薄壁菌门假单胞杆菌属。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大小为1.5~2.5μm×0.5~0.8μm,能运动,具1根端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可积累多聚β-羟(基)丁酸。在King's B琼脂培养基上不产生荧光色素、果聚糖,氧化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反应阴性。图1-188 病叶组织切片(菌溢)除玉米外尚可侵染高粱属的一些种,如苏丹草和约翰逊草等。叶片有水滴时病菌菌体可通过水孔和气孔侵入寄主。长期温暖多湿天气有利于发病。参照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的防治措施。玉米细菌性叶枯病于1949年在美国的中部和南部玉米带发生,目前已遍布世界许多国家。玉米细菌性叶枯病初在玉米植株喇叭口的新叶上产生水浸状线条状病斑,病斑逐渐变褐色,有时为灰色或白色,在某些品种上病斑边缘成红色。在成熟叶片上病斑伸长,抽雄后的植株叶片罕见有新病斑。在感病品种上或为害严重的叶片后期易成撕裂状。图1-189 叶片初期病斑图1-190 叶片中期病斑图1-191 叶片后期病斑玉米细菌性叶枯病的致病菌为燕麦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avenaeManns;异名:Pseudomonas alboprecipitans Rosen和Acidovorax avenae subsp.avenae Willems et al.),属细菌薄壁菌门假单胞杆菌属。菌体杆状,大小为1.6μm×0.6μm,端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氧化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反应阴性。在酵母浸汁葡萄糖碳酸钙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奶黄色,中央黄褐色至褐色,中心隆起光滑。适宜该菌生长温度为30~35℃,在30℃里培养3天后菌落直径达2~3mm。在King's B培养基上不产生荧光色素,产生白色沉淀物。SNR培养基是该菌分离有用的半选择性培养基。除玉米外尚侵染燕麦、大麦、小麦、黑麦、珍珠粟、高粱、糜子、谷子和雀稗草等。病菌在土壤中或植株残体上不能持久存活。在美国的佛罗里达雀稗草是病害初侵染菌源的越冬寄主。温暖多雨天气有利于病害发展,但其发生温度为18~20℃。1.种植抗病品种 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明显,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在病害常发区,应种植在当地表现抗病的玉米品种。2.农业防治 秋收后清除田间植株病残体,深翻土壤,可减少菌源。轮作倒茬措施对防病有效,但由于该病菌寄主范围广泛,需要与非该病菌的寄主作物轮作才能起到防病作用。玉米细菌性巧克力斑点病,于1977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玉米上发现,是散发性病害,在钾严重缺乏的地块发病严重。世界上未见其他地区有发生报道。玉米细菌性巧克力斑点病,在叶片上产生暗褐色、可达3cm的长形病斑,周围有较宽的黄色晕圈。病斑多沿着叶缘向顶端部位形成,似缺钾的初期症状,后期病斑汇合引致叶片大面积枯死。图1-192 苗期为害状图1-193 叶片边缘病斑玉米细菌性巧克力斑点病的致病菌为致黑假单胞杆菌玉米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pv.coronafaciens (Elliott) Young,异名:Pseudomonas coronafaciens pv.zeae Ribeiro et al.],属细菌薄壁菌门假单胞杆菌属。菌体杆状,大小为1.0~2.7μm×0.6μm,可形成短链,具1~5根端生鞭毛,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阴性,在King's B培养基上产生荧光色素。以葡萄糖代谢的氧化方式形成果聚糖,氧化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为阴性。该病菌产生烟草素,当渗入烟草叶片里可引起过敏性反应。本病原细菌不同于丁香假单胞杆菌丁香致病变种(细菌性褐斑病菌),因为不能利用DL-乳酸和不能引起豇豆产生坏死斑,及其酪氨酸酶活性不同。病菌尚可侵染燕麦引起晕枯病。该病害仅发生于缺钾的土壤。受风吹造成叶片伤口可促进侵染发病。参照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的防治措施。玉米细菌性条斑病于1949年在南非共和国玉米上首次发现,造成玉米产量损失40%,使该国西北部地区因病不能种植玉米。目前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尚无该病发生的报道。玉米细菌性条斑病典型症状,在叶片上产生黄褐色、与叶脉平行的长条形病斑,宽度2~3mm,边缘呈黄色,不规则。病斑伸长汇合成条状,似干旱所致症状。植株严重受害呈现萎蔫状。田间湿度大时,病斑上有黄色水珠状菌脓。图1-194 叶片中期病斑玉米细菌性条斑病的致病菌为玉米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pv.zeae (Coutinho&Wallis)],属细菌薄壁菌门黄单胞杆菌属。菌体杆状,大小平均为2.0μm×0.5μm,有单根极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氧化酶反应阴性,过氧化物酶反应阳性。产生黄色单胞菌素。在酵母浸汁葡萄糖碳酸钙琼脂培养基上菌落浅黄色,黏液状,光滑。该菌半选择性培养基为MXP培养基。适宜该菌生长的温度为28℃。目前发现该病菌仅侵染玉米,未见发现侵染其他禾本科作物。病菌在植株病残体上存活和越冬。尚未确定种子是否带菌。一些杂草是该病菌越冬寄主。病菌从玉米叶片的气孔侵入,通过细胞间隙和薄壁组织扩展。当病菌侵入髓部堵塞微管组织,造成植株萎蔫。温暖多雨天气有利于病害发展,但其发生温度为18~20℃。1.种植抗病品种 玉米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病害常发区应种植抗病品种。2.农业防治 秋收后清除田间植株病残体,深翻土壤,减少菌源;轮作倒茬可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 -
报告微生物
肥料 和生物农药应用案例出版时间:2012苗足苗壮是丰收的关键,促进小麦生长的措施有多种,其中利用微生物菌剂对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提高养分利用率是有很好作用的。洪坚平(2008)于2001年9~11月在德国霍恩海姆大学研究了分别施用易溶性磷肥(过磷酸钙)和难溶性磷肥(磷矿粉)的土壤(生黄土)上接种SPll(芽孢杆菌,菌数>1010个/g植物生长促进剂)、T50(毛霉,菌数>109个/g)后对小麦(印度小麦品种,“Tritieum BDME-10”)幼苗余生长和磷吸收利用的影响,试验采用盆栽法,将SPll细菌菌剂[1g(菌剂)/kg(土)]和T50真菌菌剂[1g(菌剂)/kg(土)]分别接种在不施磷、施易溶性磷[过磷酸钙,80mg(P)/kg(土)]和施难溶性磷[磷矿粉,5mg(P)/kg(土)]的容积为1L的盆中。研究结果表明,T50和SPll两种生物菌剂相比,T50在缺磷和施难溶性磷肥土壤上不能很好地满足磷的需要和刺激小麦生长。固氮菌能产生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特别是根系生长的生理活性物质,为了探索该类菌在高寒地区的增产效果,席琳乔(2007)研究了固氮菌对兰州地区燕麦不同生育期促生作用,试验设计包括:①接种剂(菌株)和接种剂(菌株)+半量尿素处理;②全量尿素:296kg/hm2;③半量尿素:148kg/hm2,撒播。研究结果表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N4,动胶杆菌属Zoogloea sp.W6,生脂固氮螺菌Azospirillus lipofPrum C6,固氮菌属Azotobacter sp.05和Azotobacter sp.w5对燕麦有促生作用。拔节期,接种固氮菌后燕麦株高增加0.73%~12.11%,叶绿素增加1.14%~39.43%,地上植物量增加21.45%~43.55%,地下植物量增加51.85%~130.86%,根冠比增加7.7%~76.9%,总植物量增加2.00%~45.36%,粗蛋白增加3.02%~25.57%;半量化肥+固氮菌处理的株高增加1.96%~5.82%,叶绿素和地上植物量没有增加,地下植物量增加3.47%~33.17%,根冠比增加15.38%~30.76%。成熟期,各个处理促生作用降低,处理间差距缩小,Pseudomonas sp.N4和Azotobacter sp.O5促生效果好。在中国100多种间作体系的组合中,70%的组合有豆科作物参与,豆科作物与非豆科作物间作在间作体系中占绝对统治地位。房增国(2009)研究了接种根瘤菌对蚕豆和玉米间作系统氮营养的影响,试验设在甘肃省武威市永昌镇白云村,属于典型的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自然生态区。供试土壤为灰棕漠土,供试作物及菌种:玉米为中单2号,蚕豆为临蚕2号,供试蚕豆根瘤菌为Rhizobium leguminosarum biovar viciae GS374,玉米为中单2号,4月16日播种,5月5日出苗,10月1日收获。供试蚕豆为临蚕2号,3月24日播种,4月18日出苗,8月1日收获。播种时,将蚕豆固氮根瘤菌液(GS374,约含根瘤菌3.2×107个/ml)稀释20倍,装入喷雾器,喷洒在蚕豆种子表层,每颗喷洒10ml,对照区喷洒等量清水,然后覆土盖种。试验结果表明,不施氮处理接种根瘤菌所获得的单作或间作系统产量与不接种但施N 225kg/hm2的相应系统产量相当,且施N 225kg/hm2处理接种仍能促进蚕豆的结瘤作用。统计分析表明,与不接种根瘤菌、蚕豆单作、不施氮相比,接种、蚕豆/玉米间作、施氮均极显著地提高了蚕豆生物学产量。但只有间作能显著增加其籽粒产量;施氮显著增加玉米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施N 225kg/hm2后,蚕豆接种、间作对玉米生物量无显著影响;但不施氮时蚕豆接种显著提高了与之间作的玉米籽粒和生物学产量,增幅分别为34.3%和25.6%。接种根瘤菌显著提高了不同氮处理以籽粒产量为基础计算的土地当量比和不施氮处理以生物学产量为基础计算的土地当量比。蚕豆接种根瘤菌与不接种相比,其单株根瘤数和根瘤干重均显著增加;间作与蚕豆单作相比对根瘤数的影响较小,但显著促进了蚕豆单株根瘤干重的增加。因此,本研究认为,豆科作物接种合适的根瘤菌,是进一步提高豆科/禾本科作物间作系统间作优势的又一重要途径。青稞即裸大麦,是我国青藏高原及西北高寒地区极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及优质饲草,张堃(2010)研究了不同剂型联合固氮菌肥对青稞促生效应和固氮能力,通过温室盆栽实验,利用15N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法,测定其对青稞生长及固氮能力的影响。供试青稞为甘肃省天祝地区当地品种,试验用固氮菌株是从高寒地区燕麦(甘肃天祝)和盐碱地小麦(甘肃兰州)根际分离所得,制成菌肥后有效联合固氮菌数量均在5.00×108个/g以上,供试土壤取自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兰州试验站,盆栽试验于2007年1月上旬至2007年5月上旬在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人工温室进行。设7个处理:CK1(基质对照,泥炭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10%)、CK2(15N尿素对照,半量尿素,丰度为2.24%)、1N(全量氮肥对照)、1/2NL(半量15N尿素+液态菌肥)、NL(液态菌肥)、1/2NS(半量15N尿素+固态菌肥)、NS(固态菌肥处理)。全量氮肥施用量为每盆0.5(相当于220kg/hm2,参考当地农田氮肥施用量),为普通尿素,半量氮肥用量为全量氮肥用量的一半。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冠比来说,联合固氮菌肥与半量氮肥(110kg/hm2)配合施用,表现出与全量氮肥相近的促生效果,即可节约近一半的氮肥用量(110kg/hm2);固体菌肥和液体菌肥的固氮百分率和固氮量分别为17.44%、14.03%和22.87kg/hm2、21.29kg/hm2。并且,固体菌肥对青稞生长的促进作用优于液体菌肥。胡江春(2002)研究了海洋放线菌MB-97促进连作大豆增产机理,他从渤海海水中分离海洋放线菌—细黄链霉菌(MB-97),在重茬大豆根际成功定殖,对克服重茬大豆连作障碍具有显著作用:抑制大豆根际致害微生物(DRMO)紫青霉菌的生长繁殖达80%,减轻了土壤毒素的危害;防治因大豆连作而加重的土传真菌性病害如镰刀菌等引起的根腐病达50%以上;调节优化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B/F值显著上升,使土壤由低肥力的“真菌型”向高肥力的“细菌型”转化;MB-97对大豆有生长刺激作用,田间试验结果平均增产大豆15.2%,表明海洋放线菌(MB-97)是一株优良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郑卓辉(2007)研究了光合细菌对菜心农药残留的降解效果,供试光合细菌制剂为光合细菌菌肥和光合细菌净水剂。供试作物为柳叶早菜心和高脚菜心。光合细菌净水剂降解农药残留试验于2006年12月在增城市小楼镇种植高脚菜心的大棚菜田进行,增城高脚菜心于11月15日播种,12月15日移栽,移栽30d后菜心具7~9片叶时喷施三唑磷500倍液,每667m2对水45kg。药后2d后喷施光合细菌净水剂60倍液,每667m2对水45kg,3次重复。在喷施光合细菌60倍稀释液的2d、7d、9d后,采摘菜心叶片样本,计算农残抑制率。光合细菌菌肥降解农药残留试验试验于2006年7~9月在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种植柳叶早菜心的菜田进行,对具7~9片叶的菜心喷施三唑磷800倍、马拉硫磷600倍、三氯杀螨醇800倍和集琦虫螨克2000倍的杀虫剂,每667m2对水45kg,药后2d喷施光合细菌菌肥60倍和120倍稀释液,每667m2对水45kg,喷施后2d分3次抽取新鲜菜心检测农药残留情况,计算农残抑制率。试验结果表明,已施用三唑磷的增城高脚菜心在喷施光合细菌净水剂2d、7d、9d后的农残抑制率分别为99.07%、70.26%和40.23%,说明三唑磷在菜心上农药残留可迅速降解,而据田间观察结果,其自然降解速度非常缓慢。在夏天(7月、9月)应用光合细菌菌肥对柳叶早菜心进行农药降解试验,施用三唑磷800倍、马拉硫磷600倍、三氯杀螨醇800倍和集琦虫螨克2000倍2d后,开始喷施光合细菌菌肥,结果表明,柳叶早菜心药残留抑制率开始逐渐下降。据田间观察结果,农药残留会自然降解,但速度较慢,施用光合细菌菌肥60倍降解效果明显优于120倍液。说明光合细菌浓度越高,菌的生长繁殖越快,降解农药残留效果越好。贺冰(2010)研究了微生物菌剂与化学肥料配施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于2009-03-24至2009-05-12在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试验站塑料大棚内进行,供试的番茄品种为“中杂9号”;化学肥料为氮、磷、钾复合肥,含N 15%,P2O5 15%,K2O 15%。微生物菌剂是含有放线菌、光合细菌、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的混合发酵液。每立方米育苗土中微生物菌剂和化学肥料配施量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CB1:微生物菌剂0.3kg+复合肥325g,CB2:微生物菌剂0.3kg+复合肥260g,CB3:微生物菌剂0.3kg+复合肥227.5g,CB4:微生物菌剂0.3kg+复合肥195g,CF:复合肥325g,以单施微生物菌剂0.3kg为对照。不同处理的化学肥料混施到分苗土中,微生物菌剂稀释50倍液作为分苗底水施入,试验采用完全随机排列,测定了番茄幼苗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和育苗后土壤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研究了有益微生物菌剂与化学肥料配施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与化学肥料配施能够促进番茄幼苗地上部的生长,增加根体积,根鲜重和根干重,提高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土壤速效氮含量,这些效果与化学肥料的配施量有关;微生物菌剂和化学肥料配施对番茄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土壤速效磷、速效钾的影响不明显。甲氰菊酯作为一种广谱高效的菊酯类杀虫剂,在我国被广泛用于粮食、蔬菜和果树等多种作物,该类农药是,目前,我国出口蔬菜、水果中主要的3类农药残留之一,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创汇以及国际竞争力。戴建平(2010)研究了光合细菌PSB07-15对辣椒及土壤中甲氰菊酯残留的生物修复作用,试验地设在湖南省蔬菜研究所,供试辣椒品种为湘研19号,光合细菌菌株为沼泽红假单胞菌PSB07-15,试验共设5个处理:PSB07-15菌液7500ml/hm2、3750ml/hm2和1875ml/hm2,光合细菌培养基2250ml/hm2,清水对照(空白CK)。辣椒定植缓苗后喷施40%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施农药10d后开始喷菌液,每隔5~7d喷1次,共喷菌液3次。第3次喷施菌液后7d采集辣椒样品及相应的土壤样品。3次施菌液当天均为阴或晴天,施菌液后24h内均未降雨;田间试验期间日平均温度25.2℃。研究结果表明:菌株PSB07-15施用1875ml/hm2、3750ml/hm2、7500ml/hm2,辣椒鲜质量分别增加15.12%、21.68%和14.79%;菌株PSB07-15能够有效降解辣椒和土壤中甲氰菊酯残留(辣椒中大于47.20%,土壤中大于50.73%)。菜蛾属鳞翅目菜蛾科害虫,是十字花科蔬菜最重要的害虫之一,严重影响十字花科蔬菜的生产。于洪春(2005)研究了苏云金杆菌与生物杀虫剂(2.5%Success胶悬剂)混用对菜蛾防治效果,供试菌株为苏云金杆菌DP和20菌株,用蒸馏水将2.5%功夫菊酯乳油稀释2000倍液,将2.5%Success胶悬剂稀释6000倍液和9000倍液,将DP和20菌株配制成5×107芽孢/ml和1×108芽孢/ml的菌液,并将DP和20分别与Success混配成5×107芽孢/ml+6000倍Success,5×107芽孢/ml+9000倍Success,1×108芽孢/ml+6000倍Success,1×108芽孢/ml+9000倍Success的混合液。然后分别喷雾功夫菊酯2000倍液,Success 6000倍和9000倍液,20菌株1×108芽孢/ml菌液及与Success 6000倍和9000倍液的混合液,并设清水为对照。统计药后24h、48h、72h幼虫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研究结果表明,菌株20与生物杀虫剂Success混用后在田间对菜蛾幼虫的杀虫效果明显高于菌株20和Success单独使用的防治效果,施药后48h校正死亡率可达69.4%,72h后校正死亡率达91.2%混用后的杀虫效果也明显高于菌株单用和化学杀虫剂功夫的防治效果。Success对Bt芽孢的存活和萌发无影响。这些为黑龙江地区Bt与Suceess复配制剂的制备和田间混用提供了试验依据。在温室生产中,由于复种指数高,土壤利用强度大,导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微生物群落失衡,土壤盐渍化酸化严重,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黄瓜作为一种大众蔬菜,是温室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李玉奇(2010)研究了微生物菌肥对温室黄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于2008年8月中旬至11月中旬在上海崇明现代农业园区内的塑料温室大棚中进行(30m×70m)。供试黄瓜品种为“春秋王”;3种供试微生物菌肥分别为连茬王、护根宝及木霉菌,试验设计1个对照和9个处理,即:对照(CK)、木霉菌100kg/hm2(M1)、木霉菌200kg/hm2(M2)、木霉菌300kg/hm2(M3)、连茬王100kg/hm2(L1)、连茬王200kg/hm2(L2)、连茬王300kg/hm2(L3)、护根宝60kg/hm2(H1)、护根宝120kg/hm2(H2)、护根宝240kg/hm2(H3)。同时,尿素按225kg/hm2(46%N)施入所有小区。2008年9月10日,将预培养15d且生长均一的黄瓜幼苗,按45000株/hm2移入每个小区。在黄瓜生长期间采用沟灌,保持田间持水70%~80%。结果表明:①木霉菌以200kg/hm2处理效果较好,显著增加了温室黄瓜总生物量、蔓长、茎粗、叶面积指数和叶片数(P<0.05);连茬王处理总体上均能提高温室黄瓜的生长,其中以200kg/hm2处理效果较好;护根宝处理对温室黄瓜总生物量、蔓长、茎粗、叶面积指数和叶片数无显著的影响。各处理均能提高黄瓜的根活力,显著提高黄瓜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同时,各微生物菌肥均能显著降低温室黄瓜中硝酸盐含量(P<0.05)。②木霉菌能显著增加温室黄瓜的产量(P<0.05),M1、M2和M3处理分别增加产量49.7%、54.1%和48.5%;连茬王和护根宝也均能增加温室黄瓜的产量,并且L1和H1处理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分别提高黄瓜产量28.4%和41.5%。根据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可知,M2的处理增加利润最多,达33847元/hm2。此外,连茬王处理中以L2水平处理增加利润最多,为17766元/hm2,护根宝处理中以H1处理水平增加利润最多,为27746元/hm2。何小凤(2006)研究了在石灰性土壤上不同施氮水平下(0.05mg/kg、0.10mg/kg、0.15mg/kg、0.20mg/kg、0.25mg/kg、0.30mg/kg和0.35mg/kg)固氮菌肥对油菜盆栽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施肥范围内,施氮量不同,固氮菌的肥效也不同。在中等氮水平(N为0.10mg/kg)时施效最佳,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最大,菌群数量也明显增加。当土壤氮水平过高(N为0.15~0.30mg/kg)或过低(N为0.05mg/kg)时,固氮菌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均受到抑制。马红梅(2011)也研究了固氮菌与氮配施对生菜及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固氮菌(M2)后,生菜、油菜的鲜重和干重较之不加固氮菌(M1)有显著增加趋势,生菜、油菜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4.2%~18.6%、17.6%~35.0%,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17.6%~35.0%、6.7%~41.3%,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40.5%~57.2%和22.8%~40.8%。梁建根(2007)研究了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GPR)对黄瓜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植物促生细菌CH1和CH2分离自多年种植黄瓜的蔬菜地,CH1鉴定为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CH2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种子消毒后,在CH1与CH2的菌液(109cfu/ml)中浸泡30min后,播种于装有2次高压灭菌的肥沃菜园土基质的塑料钵中,种子处理1周后,再用同等浓度的菌液灌根处理,每钵30ml,待子叶完全展开后,进行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CH1与CH2对黄瓜种子萌发、根与植株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根部与叶部中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减少,与品质相关的叶绿素、蛋白质、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增加。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尤其在固岸护堤、发展滩涂养殖与近海渔业、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提取海洋药物、发展生态旅游以及维持海岸带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大的价值。红树林造林的成活率低一直是我国进行红树林恢复和发展中存在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李玫(2008)通过溶磷菌与固氮菌双接种对红海榄幼苗生长效应影响的研究,探讨PGPB(根际促生菌)双接种在红树林人工营造上应用的可能性,研究了固氮菌(Phy)、溶磷菌(Vib)单接种及双接种对红树植物红海榄植株生长和氮、磷营养的影响。接种后6个月对试验苗的生长指标等测定及分析表明,Phy、Vib单接种或Phy+Vib双接种均能改善红海榄氮、磷素营养,增强其光合作用,进而明显促进植株的生长和生物量的增加;其中,Phy+Vib双接种的促生效果最显著,其苗高、茎径、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根全氮含量、根全磷含量和叶片叶绿素总量分别比未接种的对照苗提高43.3%、11.6%、44.8%、29.9%、29.3%、27.0%和16.8%。固氮菌(Phy)、溶磷菌(Vib)双接种在促进红海榄植株生长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正交互效应,可用于苗期接种。甘肃中部地区干旱少雨,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大量种植紫花苜蓿对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刘彦江(2005)研究了在甘肃中部地区退耕还林示范点的退耕地上紫花苜蓿应用根瘤菌剂和稀土肥料效果试验,试验设在山才口镇金盆山流域退耕还林示范点的退耕地中,海拔2010m,年降水量350mm,主要集中在7~9月,春季干旱少雨。试验地为梯田,黄绵土,肥力中等,供试稀土旱地宝、根瘤菌种衣剂由宁夏中天技术创新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全元稀土微肥(巨源植物全营养素),生物活性稀土微肥由北京巨源高科公司提供,试验通过根瘤菌种衣剂包衣、根瘤菌种衣剂包衣+稀土旱地宝50倍液喷施、全元稀土微肥400倍液、全元稀土微肥400倍液+生物活性稀土微肥600倍液喷施;根瘤菌种衣剂包衣+全元稀土微肥400倍液喷施、根瘤菌种衣剂包衣+全元稀土微肥400倍液+生物活性稀土微肥600倍液喷施,3种方法对紫花苜蓿播种当年出苗、生长情况及鲜草产量的比较,结果表明,施用以根瘤菌剂和稀土微肥配合效果优于单施,其中以根瘤菌种衣剂+全元稀土微肥+活性稀土微肥效果最好,根瘤菌种衣剂包衣+全元稀土微肥400倍液喷施和全元稀土微肥400倍液+活性稀土微肥600倍液次之,产草量分别达到3597.0kg/hm2、3574.5kg/hm2和3822.0kg/hm2;比CK提高26.9%、19.4%和18.7%。由此得出,根瘤菌种衣剂能促进苜蓿出苗,稀土微肥能促进紫花苜蓿生长,并以根瘤菌种衣剂包衣+全元稀土微肥400倍液+活性稀土微肥600倍液喷施效果最佳。韩光(2011)在重庆北碚新垦坡耕地中性土壤上研究了种植紫花苜蓿并接种根瘤菌和其他根际有益微生物(PGPR)(如联合固氮菌、解磷菌和解钾菌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试验地位于西南大学后山,为新垦坡耕地,坡度约为25度。土壤为紫色土,紫花苜蓿为美国引进品种三得利,供试菌株包括苜蓿根瘤菌、巨大芽孢杆菌(中国菌保中心菌株号ACCC10008)、联合固氮菌和硅酸盐细菌,试验设4个处理水平:种植紫花苜蓿不接种(M)、种植紫花苜蓿接种根瘤菌(M+R)、种植紫花苜蓿接种根瘤菌和其他PGPR(M+R+PGPR)、不种植紫花苜蓿不接种(W)。结果显示:接种根瘤菌+其他PGPR的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和速效钾的提高均达到显著水平,较只接种根瘤菌的处理分别提高33.5%、22.7%、3.8%、11.5%、11.4%和22.3%,较不接种根瘤菌和PGPR的处理分别高42.2%、58.8%、8%、12.6%、37.2%和40.2%,接种根瘤菌+其他PGPR的效果优于只接种根瘤菌和不接种的。同时,上述处理对豆科植物苜蓿植株瘤重、株高、根鲜重、地上部鲜重以及植株全氮含量的提高均达到显著水平,比只接种根瘤菌的处理分别高44.5%、33.2%、77.3%、76.7%和17.7%。将苜蓿和相应的PGPR两者联合使用有更好的土壤改良效果,加速了新垦地贫瘠土壤的培肥过程。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多人少,地势平坦,适于紫花苜蓿规模化种植。但是,该地区干旱少雨土壤贫瘠、盐碱化严重,对紫花苜蓿生长十分不利,李富宽(2005)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磷肥和接种根瘤菌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紫花苜蓿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试验在山东省东营市大汶流草场进行,土壤为滨海盐碱土,含盐量0.34%,施磷处理设施过磷酸钙0kg/hm2、375kg/hm2、750kg/hm2和1175kg/hm2 4个水平,在播种前一次性施于小区土表。根瘤菌接种处理设接种与不接种2个水平,接种根瘤菌处理在播种时每千克紫花苜蓿种子拌根瘤菌粉8.5g,结果表明,播种前施磷肥能明显提高紫花苜蓿的出苗和成苗率,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的叶茎比、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并提高干物质产量12.9%~85.5%,施磷肥还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地上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粗蛋白质的含量,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使饲草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增加0.73%~8.49%,播种时接种根瘤菌能显著增加紫花苜蓿单株根瘤结瘤数和平均根瘤重,并能改善苗期的生长,但对干物质产量影响不明显。试验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地区种植紫花苜蓿施用过磷酸钙750kg/hm2,并接种根瘤菌可获得较好的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效果。高羊茅作为一种冷季型草种,但在干旱胁迫下,其萌发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徐妙芳(2009)将硅酸盐细菌菌液浓度设3个梯度,即为103CFU/ml、105CFU/ml和107CFU/ml,将高羊茅种子分置于硅酸盐细菌VKPM7519、VKPM7517菌液中浸种3h,对照以无菌水代替硅酸盐细菌浸种,浸种后的种子于PEG水分胁迫下萌发。研究表明,在同等干旱胁迫的条件下,硅酸盐细菌菌液处理的盆栽高羊茅表现出不同的受旱程度,其中,经胶质芽孢杆菌BM5和土壤芽孢杆菌VKPM7517处理的高羊茅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较高,叶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相对电导率和根冠都比较小,可见受旱程度较弱,表明硅酸盐细菌对提高高羊茅的抗旱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原因是硅酸盐细菌的荚膜由多糖组成,荚膜多糖为高度水合分子,含水量在95%以上,可帮助细菌抵抗干旱对生存的威胁。荚膜多糖可以减慢水分运动的速度,从而减缓土壤水分的蒸发,而小的荚膜会结合水分以保证细菌本身的生命活动,造成土壤干旱更加严重。烟草是一种需钾、磷较多的经济作物,特别是钾,不仅影响烟株的生长发育,而且直接影响烟叶的质量,在减施肥料的情况下施用PGPR菌肥,能否获得作物的优质高产呢?王豹祥(2011)研究了应用PGPR菌肥减少烤烟生产化肥的施用量,利用从环神农架烟区烤烟根际筛选的抗生菌、固氮菌、解磷菌和解钾菌菌株,经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分别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和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asburiae)。将此4菌株的菌剂以相同的菌数和灭菌草炭混合制成PGPR菌肥,在湖北省房县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试验基地进行,土壤类型为黄棕壤,种植烤烟品种为云烟89,菌肥施用量30kg/hm2,于烤烟移栽时溶于生根水中一起施入。该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是:①常规施肥同时施用PGPR菌肥;②NPK肥为常规施肥的80%同时施用PGPR菌肥;③常规施肥;④NPK肥为常规施肥的80%。结果表明,施用菌肥的二处理与未施用菌肥的二处理相比,施用菌肥不同生长期烤烟根际放线菌的数量显著降低17%~27%(P<0.05),根际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提高3%~16%,现蕾期根际解磷菌的数量显著提高24%(P<0.05),并可提高烤烟的抗病性,烤后烟外观质量好。王曙光(2002)研究了丛枝菌根对无性繁殖茶苗生长及茶叶品质的影响,该试验中接种的AM真菌分别为:分离于中国科学院鹰潭红壤丘陵开放实验站茶园的Acaulosporalavis(光壁无梗球囊霉,菌号:34);分离于中国科学院鹰潭红壤丘陵开放实验站耕地的Glomusmanihot(木薯球囊酶,菌号:38)和分离于中国科学院封丘开放实验站耕地的Glomus caledonium(苏格兰球囊霉,菌号:90036)。菌剂是以三叶草为宿主植物的根—土混合物,使用前用MPN法测每种菌剂的繁殖体含量(包括孢子、菌丝和被侵染的根段),插穗生根后选大小一致的苗木,接种AM菌剂,试验持续14个月。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明显促进了无性繁殖茶苗的生长,无论是株高还是地上、地下干重都高于不接种者,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对茶树吸收无机元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P、Ca、Mg等的吸收。接种AM真菌的茶苗根际细菌、放线菌数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都明显高于对照。接种AM真菌还提高了茶叶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和茶多酚的浓度,改善了茶叶的品质。菌根菌对煤矸石环境的间接作用,即接种菌根真菌之后,菌根真菌对煤矸石土壤改善并不是直接作用于煤矸石,而是通过植物作为介质,通过促进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改善植物的生长状况,即改善了煤矸石的环境。毕银丽等(2007)在自然状况下用白蜡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煤矸石山土地复垦的生态效应,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大武口洗煤厂煤矸石山复垦地为实验点,在煤矸石山上铺了0.8~1m厚的河沙作为生长基质,属于极贫瘠的沙土。供试菌种为实验室增殖培养的Glomus mosseae和Glomus etunicatum的混合菌剂(按质量1:1混合),简称“Glomus”spp.。供试植物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当地苗圃提供的先锋植株白蜡幼苗,株高1m左右,每株穴播接种50g混合菌根菌剂。结果表明,接种菌根真菌13个月后,植被成活率可提高15%,植被的盖度高于对照9%,促进了植株生长和发育,使植物生长加速,增加了生物物种的丰度;而且试验结果还发现,接种菌根真菌后,植物的侵染率高达90%以上,菌丝的长度比对照伸长了1.4倍,从而使根系的范围被扩大,这有利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茆振川(2004)研究了苏云金杆菌B24-14及其外毒素对植物寄生线虫的作用,试验中用于分离植物寄生线虫生防菌的土壤样品取自甘肃敦煌戈壁滩地表5~15cm土壤;自北京马连洼采集根结线虫病病土,以黄瓜品种中农12号为寄主植物,进行B24-14的防治线虫病温室试验。供试线虫为松材萎蔫线虫,用漏斗法将培养在灰葡萄孢菌上的松材线虫分离出来;用乙醇分级沉淀和紫外扫描方法,提取B24-14菌株的外毒素。用细胞培养板法检测其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效果,称取B24-14菌株粗提外毒素0.1g,分别用无离子水等比稀释为4mg/ml、2mg/ml、1mg/ml、0.5mg/ml、0.25mg/ml和0.125mg/ml溶液;按每穴0.5ml加入细胞培养板孔中,每孔中加入约100条松材线虫。检查线虫死亡率,结果表明,在4mg/L质量浓度下处理8h,线虫的杀死率可以达到93.75%,致死中质量浓度为574μg/ml;随处理时间延长和外毒素质量浓度的提高,毒杀效果也明显增强;6种质量浓度的外毒素处理线虫,其死亡率与毒素质量浓度的自然对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1。温室防病试验表明,B24-14菌株的液体菌剂可以有效地防治根结线虫,处理21d黄瓜苗根结减退率达到71.6%~84.6%,经多次试验其防治效果均与对照呈显著差异。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是近年来爆发危害的重要夜蛾科害虫,对Bt的敏感性较差。马谈斌(2011)研究了苏云金杆菌与黏虫颗粒体病毒联合作用对甜菜夜蛾的影响,以甜菜夜蛾为试虫,研究黏虫颗粒体病毒(PuGu-Ps)对苏云金杆菌(Bt)毒力的增效作用。用蒸馏水将Bt、Bt+PuGUPs配制成一定浓度悬浮液,按照生物杀虫剂药效测定的浸液饲喂法,在病死率为10%~90%的范围内,以等比法将上述悬浮液用蒸馏水稀释成500倍、1000倍、2000倍、4000倍、8000倍和16000倍等6个浓度。甜菜夜蛾饲喂人工饲料,每处理取人工饲料3g,滴加200μl不同浓度药液,充分混合后,分装于直径6cm培养皿中,接入初孵的甜菜夜蛾幼虫,每皿接虫20头,重复3次,设蒸馏水处理的人工饲料为对照。各处理置于(25±0.5)℃光照培养箱中饲养,48h后检查病死率,计算致死中浓度和共毒系数。结果表明:PuGv-Ps对甜菜夜蛾无致毒作用,但Bt中加入PuGv-Ps后可提高Bt对甜菜夜蛾的毒力,甜菜夜蛾致死中量LC50由Bt单剂的1.094mg/ml下降到0.862mg/ml,共毒系数达127。亚致死剂量Bt处理甜菜夜蛾能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表现为幼虫生长量相对减少、蛹重下降、化蛹率降低和化蛹历期延长,添加PuGV-Ps后可进一步增强Bt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甜菜夜蛾中肠蛋白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PuGV-Ps对甜菜夜蛾中肠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昆虫同时取食PuGv-Ps和Bt后,中肠酶液总蛋白酶活力均有所下降,在中肠酶液最适pH值范围内蛋白酶活力抑制作用最明显。球孢白僵菌是一种在国内外已被广泛深入研究的重要杀虫真菌,用于多种农林害虫尤其是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微生物防治,应盛华(2003)研究了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乳悬剂对甘蓝上桃蚜的田间控制效果,试验在云南昆明市郊官渡区选取肥力和长势均匀的4~5叶期甘蓝(莲花白)菜地0.1hm2进行,利用液—酵法生产球孢白僵菌悬乳剂,首先将孢子粉为有效活性成份和由生物学相容的惰性液载体、乳化剂、稳定剂及紫外保护剂等助剂组成的配方优化乳液,按1/10的比例(W/V)配制成孢子乳悬剂,使含孢量达到1010个/ml配制时按配方比例称量孢子粉和各种助剂,先将惰性液(一种石化产品)加热到30~35℃,然后将上述助剂加入少量惰性液中,充分搅拌均匀,再加入全部惰性液,混匀后即成乳液,最后将称量好的孢子粉分批次加入乳液中,充分搅拌均匀即成球孢白僵菌孢子乳悬剂Ⅰ同时,在配制好的孢子乳悬剂Ⅰ中按1%的比例(W/V)加入与该菌孢子相容的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搅拌混匀即得孢子乳悬剂Ⅱ,然后用普通背负式喷雾器逐一从清水对照、低浓度至高浓度对甘蓝植株进行喷雾,喷雾量控制在22~50kg以内,结果表明:用含孢量106个/ml和105个/ml的菌液喷雾乳悬剂Ⅰ仍表现出明显的控蚜效果Ⅱ,而添加微量吡虫啉的乳悬剂Ⅱ的控蚜效果总是优于同一浓度下的乳悬剂Ⅰ,昆明地区夏季温和而多小雨的气候有利于孢子乳悬剂发挥作用。在实际应用中,真菌杀虫剂的防治效果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防治效果不大稳定,且杀虫速度相对较慢,影响使用的积极性。在白僵菌油剂中加入适量的化学农药来提高杀虫效果和杀虫速率是一项有益的尝试。王滨(2003)就对不同浓度白僵菌油剂与溴氰菊酯混合超低量喷雾防治马毛松毛虫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在安徽省桐城市林场一片高约4m的幼林进行,林内松毛虫虫株率100%,平均虫口密度每株180头以上,松毛虫4龄。在每平方米使用量1500ml白僵菌油剂、1.5ml 2.5%溴氰菊酯时,48h内的死亡率为28.1%;在用量为6000ml白僵菌油剂、12ml 2.5%溴氰菊酯时,48h内的死亡率高达94.4%。到松毛虫化蛹时以上两处理的总体防治效果分别为48.8%和99.6%。各防区的白僵率从7.5%~31.5%不等,与白僵菌油剂的用量呈相关性。结果表明,白僵菌与溴氰菊酯混合的方法是快速而持续控制松毛虫的有效手段。叶斌(2005)研究了金龟子绿僵菌对马尾松林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该林区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林场地貌属低山丘陵,郁闭度约0.6,优势树种为马尾松,林龄为7~8年。土壤以地带性红壤为主,土层一般分布在1m左右,土壤中等肥沃,植被以铁芒萁、野杜鹃、五节茅、禾草及杂灌为主。分别于2004年2月下旬、4月上旬、6月下旬和9月下旬在福建省上杭县旧县村林场对施菌前后各样地施菌区和对照区马尾松毛虫虫口密度及其他节肢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将调查对象分为植食性昆虫、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蜘蛛,调查分4个层次进行:①乔木层;②灌木草本层;③枯枝落叶层;④土壤层。试验结果表明:林间施菌区的物种总数及群落个体总数均较对照区要略少;垂直分布格局中,灌木层的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最大;时序动态分析中,6月份的多样性指数达最大值(1.6683);改善了整个马尾松林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我国研制的绿僵菌油悬浮剂已大面积用于防治蝗虫,但控制时间常需10~15d,防效在70%~90%,适用于中低密度蝗虫的防治,这些缺点极大限制了绿僵菌防治蝗虫的效率。白僵菌已成为我国南方各省防治马尾松毛虫的一个主要菌种。在林间温度高或相对湿度低时,白僵菌的防效较差,而绿僵菌属广谱性虫生真菌,寄主范围广,宋漳(2006)在同一地区就将绿僵菌与白僵菌混合使用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绿僵菌和白僵菌菌粉的含孢量分别为每克含40个和107个,分别制成绿僵菌粉炮、白僵菌粉炮以及绿僵菌与白僵菌混剂粉炮(70%绿僵菌+30%白僵菌),每个粉炮净重125g。采取投放粉炮方式进行防治,每公顷施75~90个。单独使用绿僵菌和白僵菌防治越冬代马尾松毛虫试验,在上杭县旧县乡水东村18年生马尾松林中进行,防治面积10hm2,绿僵菌与白僵菌混合使用防治越冬代马尾松毛虫试验在上杭县湖洋乡湖洋村15年生马尾松林中进行,防治面积8.2hm2。防治时间为2004年3月4日至3月24日,防治期间日平均气温15.2℃,日平均相对湿度77%,处理后20d内定期调查死亡情况。共毒系数分析表明,绿僵菌和白僵菌混合使用对马尾松毛虫幼虫的毒力比单独使用提高了1.75倍,林间防治试验结果也表明,绿僵菌与白僵菌混合使用对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陈祝安(2000)研究评价了田间施放绿僵菌防治稻水象甲效果,WZW3菌株于1995年从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Motschlsky)虫尸上分离纯化获得。2029菌株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提供,分离于土壤。测试用虫采自瑞安市场桥,系越冬成虫,室内饲养3d。田间放菌分孢子悬浮液喷雾、喷粉、菌药合用、先菌后药、先药后菌、超低量喷雾、空白对照7种处理。除超低量喷雾1333m2外,其他均为4000m2。菌剂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提供的绿僵菌2029菌株高孢粉,每克含孢量5×1010/g,孢子萌发率50%左右。①菌剂喷雾前孢子经Tween-80 3000倍液乳化,使用剂量为1×1014个孢子/hm2;②喷粉时将菌剂+CaCO3粉稀释到预定浓度,均用动力喷雾器喷施;③菌药合用采用当地农民常用的三唑磷农药,每公顷用药750g+菌剂(1kg/hm2),使用前化学农药和菌剂先进行相溶性检测;④先菌后药为放菌后24h喷药;⑤先药后菌为喷化学农药后24h放菌;⑥超低量喷雾工具选用电动喷雾器。选在成虫抱卵期、早稻插秧后3~5d内进行放菌,放菌前统计成虫虫口基数,放菌后隔10d和15d,检查虫口数。次代成虫羽化后,每点取10丛稻株,统计成虫。结果表明,在稻水象甲成虫怀卵期,田间用绿僵菌(1014孢子/hm2)喷雾防治,13d后对成虫的防治效果达92.5%。经防治后的幼虫和次代成虫平均虫口分别为2.12头/丛和0.30头/丛,而对照分别为8.40头/丛和4.17头/丛,差异均达极显著(t>0.01)。对虫口密度高发地块,若采取菌剂和化学农药配合使用,效果则更佳。稻水象甲在该试验区一年一代,主要为害早稻。4月中旬到5月上旬为成虫抱卵期。早稻插秧后,成虫由越冬场所陆续转移到稻田产卵,此时只要搞好除虫工作,有效控制成虫数量,就能减少幼虫为害和次代成虫发生数。因此,必须把握时机,于成虫产卵前放菌,一般为插秧后3~5d为宜。甜玉米属于甜质型菜果用玉米,由于甜玉米富含糖分(含糖量比普通玉米高10%以上),因此,在其生长发育期间更易受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为害,从而影响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胡学难(2004)在深圳龙岗生态示范农场甜玉米地研究了斯氏线虫颗粒剂对亚洲玉米螟的控制作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①斯氏线虫在玉米心叶中的存活时间,选择处于心叶中期未被亚洲玉米螟侵染的玉米共20株,每株接线虫悬浮液2ml,浓度为500条/ml,每隔2d取3株玉米进行剖查,剖查后充分用水冲洗玉米植株(特别是心叶)以收集线虫,记载线虫数直到查不到线虫为止。②玉米心叶中不同存留时间的斯氏线虫对亚洲玉米螟侵染力的影响,选择没有感染亚洲玉米螟的处于心叶中期的玉米40株,每株接线虫悬浮液5ml,浓度为1000条/ml,对照喷清水,置于养虫笼内观察,每隔2d选择上述处理的5株玉米,每株接3龄亚洲玉米螟幼虫5头,9d后检查死亡率和虫孔数。试验研究结果得出:①接线虫2d、4d、6d、8d和10d后,在玉米心叶内回收的线虫数分别为:788.7条/株、412.3条/株、380.4条/株、287.0条/株和24.1条/株,16d后检查,玉米心叶内仍能回收到线虫,从这一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应用斯氏线虫对亚洲玉米螟进行生态控制时,所施用的线虫对田间陆续迟发生的亚洲玉米螟幼虫仍有感染的可能,这就为建立亚洲玉米螟生态控制系统提供了一定的依据。②在玉米心叶中施用斯氏线虫4~10d后再分别接入亚洲玉米螟,线虫对亚洲玉米螟仍具有侵染力,在线虫施用剂量为1000条/ml时,10d后进入心叶中的亚洲玉米螟幼虫,其虫口减退率仍达41.9%。虽然虫口减退率随施线虫后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是,线虫在4~10d之内仍未丧失它的侵染力。试验还得出了应用斯氏线虫在甜玉米地控制亚洲玉米螟的最佳施用剂量和施用次数组合,即施用剂量为1.0万条/株,施用次数为2次(心叶中期喷第1次,5d后喷第2次)。蛴螬已成为花生田毁灭性害虫,一般可使花生减产20%~30%,严重者达50%以上,部分地块甚至绝收,为了解决生产上的难题,李俊秀(2007)研究了昆虫病原线虫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试验设在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试验田,前茬小麦,土壤质地淤土,蛴螬发生严重。麦垅点种花生,品种为豫花10号,种植密度150000穴/hm2。供试药剂为病原线虫1号、2号制剂(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线虫2.8万条/ml;以上两个制剂均为小杆线虫,是分别从黄瓜和小麦的根际土壤中分离所得;50%辛硫磷EC。试验设4个处理,即处理1:施病原线虫1号制剂;处理2:施病原线虫2号制剂,施药浓度为22.5万~30万条/m2;处理3:施50%辛硫磷EC 22.5kg/hm2;处理4:为对照,不施任何农药。施药方法:花生初花期后的6月20日用药。线虫制剂施用前镜检线虫含量28万条/ml,保证每穴花生施用线虫1.5万~2万条,达22.5万~30万条/m2,将制剂稀释150倍后,每穴花生浇施药液100ml;施药后浇水,保持湿度。辛硫磷乳油按22.5kg/hm2的用量稀释500倍,后随灌溉施于小区内。对照不用药。试验结果得出:①病原线虫1号和病原线虫2号防治花生田蛴螬效果特别突出,防虫效果均达到96%以上,使荚果危害率降低至2%和2.8%,完好荚果保持在97%~98%,使花生增产91%以上,比施用辛硫磷防治增产率提高20%。同时,线虫农药还避免了化学农药的残毒,使用方便,是极具开发价值和推广前景的新农药。②施用病原线虫防治花生田蛴螬提高了花生荚果的质量和产量。病原线虫2号处理的荚果数量虽然较少,但其充分发挥了豫花10号的特征,其好果中三粒者居多,且荚果饱满,单穴荚果称重为24.3g,超过其他3个处理,致使产量最高。对照由于秕果较多,单穴称重只有12.7g,致使小区产量最低。目前,草原蝗虫的防治受到国家及地方高度重视,而因化学农药对生态的破坏严重,生物农药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朱聿振(2006)研究了绿僵菌防治低密度草原蝗虫对蝗虫多样性的影响,试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桃林塔拉分场,该区草原类型为典型草原,海拔1215m;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0℃,气温日较差大,年均降水量300~450mm,降水变率大,70%的降水集中在7~9月。试验地分3个区,分别是化防区、生防区和对照区。这3个区域的划分均以2003年草原蝗虫大发生以后的防治情况而定的,分别是自2003年大发生以后每年使用25%虫胆畏乳油、绿僵菌制剂防治和对照区。在每个小区内选择生长状况相对较一致为取样点,每小区内设6个取样点。取样方法为样框法,样框为无底样方。研究结果得出:化学药剂对草原蝗虫多样性指数H′的影响是一个持续降低的过程,直至其药力失效。而生物药剂绿僵菌在防治后略有降低后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在防治蝗虫的前提下,绿僵菌的使用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有一定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