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黑星病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模块四 棉花病虫害的防治
出版时间:2011发病后,用红叶茎枯灵0.3%硫酸锌水溶液喷洒叶面,也可以控制种减轻此病 为害。六、棉花红粉病 1.发病症状病 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整个铃壳表面呈松散的橘红色绒状,比红腐病 的霉层厚,病 铃不能开裂,僵瓣上也长有红色霉粉。气候潮湿时,变为白色绒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种分生孢子。2.发病规律红粉病 病菌可在病 铃上越冬。相关链接黑胫病 最新发现的一种棉花新病 ,其症状是:在植株茎秆中上部果枝分杈处发病,呈黑色病 斑,沿分杈处向上向下发展,逐渐形成条形,环茎秆一周,下部病 斑不齐,呈锯齿状,黑茎处萎缩顶心叶种根部均无发病。此病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亦大量发生。此病 易侵染向日葵、烟草,在棉花上也有发生。棉籽种幼芽受害,变褐腐烂;棉苗受害,幼茎基部初呈红褐色斑,渐呈红褐色凹陷的梭形病 斑,病重时病 斑包围茎基部或根部,呈黑褐色湿腐状,棉苗枯萎而死;子叶受害,叶缘产生褐色半圆形病 斑,病 斑边缘紫红色。 -
报告四 定植
出版时间:2015覆地膜有利于提高地温,防除杂草,同时,减少水分蒸发,减少棚内空气湿度,避免蔓接触地,从而也减少了菌核病 、白绢病 等土传病害。4 栽植深度 “黄瓜露坨,茄子没脖”是菜农民间谚语。坨面应高于畦面2厘米。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秧苗移栽时茎基腐病 和立枯病以及菌核病 的为害。实践中常采用地面、穴坑喷施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500倍液于地表面封闭杀菌来减少土表病菌的为害,收到良好的效果。 -
报告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 Associated with Root-rot Disease of Bupleurum chinense DC.
出版时间:2007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关柴胡根腐病 的系统报道,对其发生、流行规律,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尚不清楚,因此生产过程中缺乏有针对性的防治手段。病原菌的分离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法,具体操作参照方中达[2]编著的《植病 研究方法》。、致病性测定以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征的初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3.1 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致病性测定结果,确认柴胡根腐病 病 原为镰刀菌(Fusarium solani)。3.3 柴胡根腐病 早有发现,但因以前多为野生,病害只是零星发生。近年来,随着柴胡需求量的逐年提高,柴胡的人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这为柴胡根腐病 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柴胡根腐病 的发生逐年加重。目前,尚未见有关柴胡根腐病 的发生、流行及防治策略的研究报道,开展柴胡根腐病害的侵染、流行及综合防治领域的研究工作势在必行。 -
报告从病虫测报着手,浅谈盐津植保现状及发展思路
出版时间:2010关键词:病虫测报;植保工作;现状;对策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的需要,盐津县的植保工作已从20世纪80年代末的查虫治虫,发展成为较健全的为农服务体系,职能工作不断加强,服务领域逐步拓展,除承担全县农作物病 虫草鼠害测报、防治技术的指导、有害生物检疫、调查外,还为大面积的病 虫草鼠防治组织供应农药、药械等,已成为全县农技推广服务中的重要职能工作之一,为全县农业生产的保驾护航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的准确性也大打折扣,一些数据和周边县、区相差很大,要经过多次的调查、校对才能应用;在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数量上都达不到要求,这是大宗作物病虫测报情况,在蔬菜病虫测报上是空白,菜农只能是见虫打虫、见病 治病2.2 加强测报体系建设、及时准确服务“三农”农作物病 虫情预测预报工作是各级植保部门的主体工作,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主动及时控制病 虫草鼠为害,保障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
报告Preliminary Study on Non-host Resistance to Sclerotinia sclerotiorium in Gramineae Plants
出版时间:2007接种后24 h,这些植物对病菌的反应是不同的,竹子和玉米上无病斑,小麦上有小的病 斑,但不同品种有变化,而油菜上产生了大的病 斑。 -
报告四、遗传性病害 (Diseases Caused by Genetic Factors) (图2-132至图2-135)
出版时间:2013图2-132 遗传性白化条纹在高粱生产上,常见的遗传性病害有:花叶病、斑点病 、枯斑病 、环斑病 、条纹病、条斑病 、黄化苗、白化苗等。 -
报告加强病虫测报技术研究,提高监测预警水平
出版时间:20102 创新测报技术2.1 开展病虫种群数量时序预报预警研究2.1.1 空间格局与抽样技术为了提示粮油菜一些重大病虫空间分布信息和种群行为特征,组织开展了单季稻稻田褐飞虱、灰飞虱,水稻黑条矮缩病 ,西兰花菜地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西兰花黑腐病 、西兰花烟粉虱,黄瓜烟粉虱、番茄烟粉虱、柑橘黄龙病 等空间分布研究,测定其空间格局参数特征,建立了一套理论抽样数模型与抽样技术,为病虫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2)种群数量季节性变化 通过网罩接虫试验及系统监测,组织开展了单季稻褐飞虱种群繁殖速率与数量变化规律、水稻黑条矮缩病 季节性流行规律、小菜蛾成虫数量季节消长规律、烟粉虱种群数量消长规律等一系列季节性种群数量变化研究(3)防治指标修定 针对当前粮油菜重大病虫种群数量变动情况,组织开展了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 、超级稻褐飞虱、单季稻二化螟、西兰花斜纹夜蛾、西兰花甜菜夜蛾、柑橘黄龙病 等病虫的发生数量与为害损失试验测定,制定或修正了防治指标.科技通报,2000,16(增):7~11[20]汪恩国,关梅萍,林凌伟.水稻黑条矮缩病 发病规律研究.植物保护,2002,28(2):23~24[21]汪恩国,郑永利.浙江临海小菜蛾成虫数量季节消长规律 -
报告Identification of the Pathogen Causing Anthracnose and Screening of Endophytic Antagonists from Wampee Fruits
出版时间:2007黄皮果实:黄皮病 果来自院校市场,无病果实采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场五队。1.2.1 黄皮果实炭疽病病原菌分离鉴定1.2.1.1 黄皮果实炭疽病病原分离、纯化与形态学观察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典型黄皮果实炭疽病病 果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获得菌种,并进行单胞分离、纯化、保存备用。1.2.1.3 黄皮果实炭疽病病原菌鉴定 经分离纯化后获得的病原菌进行显微观察和采用病 组织切片直接显微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特征,根据形态学鉴定其种类[6]。2.1.1 黄皮果实炭疽病症状 黄皮果实感病 初期,果皮出现水渍状褐色小点,后扩展为圆形、稍凹陷的褐腐状病 斑,湿度大时病 部表面产生橘红色孢子堆,果汁从病 部裂口处溢出。2.1.2 病原菌培养特征及形态特征 经分离纯化,从病 健交界处分离获得的病原菌基本表现一致的培养特征,在PDA平板培养基上,菌落初为白色,后变为灰白色,气生菌丝绒毛状,后期产生橘红色黏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