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褐烫病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果树设施栽培
出版时间:2015各国用于设施栽培的果树还有苹果 、梨、无花果、枇杷和香蕉等。果树设施栽培树种结构不合理,草莓面积过大,葡萄和桃的面积较大,樱桃、杏、李、枇杷、柑橘和龙眼等发展缓慢,梨、苹果 、柿、枣、猕猴桃和无花果等少有发展。因此今后要加强其研究工作,使果树设施栽培树种多样化。 -
报告葡萄设施栽培
出版时间:2018预防霜霉病、黑痘病 、白腐病 等可喷布200倍的半量式波尔多液。①不抗白腐病 、炭疽病的欧亚种揭膜期应在葡萄采收后。葡萄浆果上色成熟期,不抗白腐病 、炭疽病的品种(如京秀葡萄不抗炭疽病、粉红亚都蜜不抗白腐病 )若遇秋雨易导致白腐病 、炭疽病发生造成危害。对容易感染穗轴褐 枯病 的品种,或春季阴雨天气比较长导致霜霉病早发的年份,避雨栽培覆膜期在开花前。(2)揭膜期。一般应在葡萄果实采收后揭膜。南方春季多雨,黑痘病防治有经验的地区,如遇春雨绵绵,新梢生长期已发生黑痘病 ,而且很难控制住,应立即覆膜。因覆膜后蔓叶不受雨淋,能有效地防治黑痘病 传播,结合药剂防治,能控制住黑痘病 。(1)防止病 、虫为害果实。葡萄的主要病害如霜霉病、黑痘病 、炭疽病、白腐病 等,都是传染性病害,其中白腐病 和霜霉病是造成近几年葡萄减产乃至导致绝收的主要原因之一。 -
报告植物细菌性病害研究初探
出版时间:2007植物细菌性病害中比较著名的病害有: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白叶枯病、白菜软腐病、番茄青枯病 、玉米细菌性枯萎病、柑橘溃疡病、梨火疫病、马铃薯环腐病 。(4)萎蔫:植物病害中的萎蔫是指植物的输导系统被病 原物毒害或病 组织的产物阻塞而造成不可逆转性的萎蔫。(5)畸形:感病 植物组织和器官所发生的皱缩、卷曲、萎缩、丛枝、发根、肿瘤,花器和种子变态。萎蔫:作物上出现的青枯病 ,全株性萎蔫。菌脓: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病 叶上出现的胶黏脓状物。细菌性病害往往不会出现整株变色、叶片上不会出现霉状物、粉状物、丛枝、萎缩等症状。细菌性病害会出现发根和肿瘤等症状。柑橘黄龙病 传毒主要媒介是柑橘木虱。要使柑橘黄龙病 发生蔓延的几大因素是:一是要有柑橘黄龙病 病树存在;二是要有传毒的媒介昆虫;三是要有感病 的寄主。四川省在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柑橘溃疡病、柑橘黄龙病 等细菌性病害中都不是单一地采用药剂防治。 -
报告Occurrence and Control of Main Seedling Stage Diseases in 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
出版时间:20071.1.1 症状 主要症状是在茎基部靠近地表处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 斑,随病情发展,病 斑扩大后可绕茎一周,凹陷收缩,干枯,导致幼苗整株死亡。1.2.1 症状 该病可从种子发芽时侵染或从茎基部侵入,使幼苗呈褐色水渍状死亡或在茎基部始出现淡黄色水渍状斑,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病 斑逐渐扩大,受害茎部变细,水浸状烂断,导致整株死亡。1.3.1 症状 发病部位是接近地面的茎基部,受害后表皮上出现暗褐色至黑色水渍状斑,湿度大时,经5~7天,病 处可出现灰白色的霉状物,取病 部组织在保湿条件下培养,可见到洁白色的菌丝体。病菌向下发展,为害根部,破坏根系,使植株基部叶片变黄,顶部叶片枯萎死亡;病 斑向茎周发展破坏皮层组织,使水分、养分不能正常运输,植株失水、叶片发黄而逐渐死亡。在条件适宜时,病菌可从茎基部的表皮直接侵入或从伤口侵入,使病 部组织腐烂,造成死苗。农事操作、流水、昆虫可传播病害,种子也能带菌传染。1.3.4 发病条件 该病害的发生流行与土壤温湿度关系密切。 -
报告三、发病规律
出版时间:2015因此,黑松枝叶发黄和枯死的直接原因是枝枯病 ,而黑松生长势衰弱是引起枝枯病 大发生的主要诱因。病原菌以菌丝体在感病 植株病 皮内越冬,翌年春出现松针枯黄,不脱落,4月上、中旬,由皮下生出子囊盘。黑松枝枯病 严重度分级标准0级:枝干无病。1级:低于25%枝干发病,对树势无明显影响。2级:25%~50%枝干发病,对树势有些影响。3级:50%~70%枝干发病,树势已受到明显影响。对黑松枝枯病 的发病率和严重度可用以下参数进行计算:发病株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病情指数=∑(各级病 株数×该病级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值)×100 -
报告“中二软占”空间诱变品系的抗稻瘟病研究
出版时间:2007;病 级为4~5级的植株有368株,占46.5%;病 级在6级以上的有216株,占27.3%;80株原种对照种苗的病 级均在6级以上。试验结果表明,中二软占的种子经过返回式卫星搭载后,对稻瘟病产生抗性变异,其中抗性明显提高的占26.3%;抗性比原种提高(病 级0~5级)的植株数占72.7%。从空间诱变中二软占SP1中选取33株抗病和2株感病 植株的种子作为SP2的接种材料,原种中二软占作对照,接种稻瘟病菌株采用GD0193菌株。空间诱变中二软占SP1的2个感病 植株在SP2抗性没有产生分离,33个抗病植株在SP2抗性产生分离,而且各株系抗感分离的比例也不一样。将33个空间诱变中二软占抗病植株和1个感病 植株的SP4代株系进行抗谱测定,采用38个不同致病型代表菌株接种结果,原种中二软占和空间诱变感病 株系的抗谱分别为29.0%和34.2%,33个空间诱变抗病株系中 -
报告渑池县小麦腥黑穗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出版时间:2007一般经过2~3年病菌的传播、扩散和病菌的积累后,随着发病面积不断扩大和田间病 穗率的提高。小麦腥黑穗病病 穗比正常小麦麦穗落黄时间晚3~5天。当正常小麦麦穗已变黄时,小麦腥黑穗病病 穗略显暗绿色,颖壳和麦芒稍向外张开,露出部分病粒。混有病菌的麦糠、麦秸、淘麦水等沤粪或喂牲口,使粪肥中带有病菌,施入麦地,也可以传病 ;若多户群众共用一个麦场,在小麦脱粒或晾晒时也可以传病 ;在个别寒冷干燥的地区,落在土中的病菌孢子存活时间较长,也可传病 。6.1.2 小麦腥黑穗病发病重的地区(病 穗率超过0.6%,含0.6%)的小麦必须销毁处理,秸秆必须进行焚烧,严禁沤肥或喂牲口。发病轻的地区(病 穗率小于0.6%),要及时拔除,毁灭病株,单打单收,禁止留作种用。6.1.3 广泛宣传,积极引导群众及时更换新品种,严禁群众间相互串种。 -
报告Fe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 Biocontrol Bacterial Strain SH7
出版时间:2007烟草青枯病 是由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是烟草的一大毁灭性病害。此病 主要分布于世界热带、亚热带及温带等湿热地区。对烟草青枯病 的防治,迄今仍无十分有效的措施,通常采用化学农药方法防治,但由于青枯病 是维管束类病害,因而限制了化学农药的使用;而且化学防治易产生抗药性,造成环境污染。近年来,由于生物防治具有无污染、无公害、长效性等特点,所以青枯病 的生物防治逐渐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1~4]。目前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如魏春妹等[5]研制出番茄青枯病 和烟草青枯病 的生防制剂“青枯散”,田间试验证明该制剂对番茄青枯病 、烟草青枯病 有70%和80%的防治效果。众所周知,烟草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青枯病 的化学防治和生防都不甚理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烟草生产和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