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病虫害防治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美国白蛾
防治 案例——以河北省廊坊市区(县)为例出版时间:2009针对当年美国白蛾不同时期的发生特点,三河市森林病虫害 防治 站因时、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防治 措施。一是人工挖蛹。2006年美国白蛾疫情扩散蔓延至全市10个镇395个村街,总发生面积0.9万hm2。同时,县森防技术人员对全县苗木基地、林地进行详细调查,发现美国白蛾疫情,严格按照《森林病虫害 防治 条例》的有关规定,依照“谁所有、谁经营、谁防治 ”的方针,下发限期防治 通知书,要求林木所有者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除治作业每年春季组织召开美国白蛾防治 工作动员会和现场调动会,强调防治 美国白蛾的重要性,增强群众防范意识,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和厌战松劲的情绪,把美国白蛾的防治 工作作为林业病虫害 防治 工作的主要任务。,从而增强全民森防意识,提高全区森林病虫害 防治 水平。天敌防治 :利用周氏啮小蜂进行天敌防治 。它对美国白蛾有很强的寄生性,引进周氏啮小蜂防治 美国白蛾,并在化蛹始盛期适时释放周氏啮小蜂。药剂防治 :采用飞机喷药防治 与地面喷药防治 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全面防治 。 -
报告果树病害
防治 策略与农药应用技术出版时间:2008防治 方法 增强树势,清洁果园,减少病菌污染。果园内应铲除重病树和病死树,刨净病树根,除掉根蘖苗,锯去初发病的枝干,清除蘑菇状物。防止园内积水。防治 其他枝干病虫害 ,以增强树势,减少伤口。防治 方法防治 策略是控制初侵染来源,新建梨园应远离桧柏、龙柏等柏科植物,防止担孢子侵染梨树,是防治 梨锈病的根本途径。在梨树萌芽前在桧柏等转主寄主上喷药1~2次,以抑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我们在梨果收获后,要总结梨树病害发生情况,分析病害发生特点,拟定明年防治 计划,及早采取防治 方法。防治 方法 适当疏花疏果,增施有机肥,及时防治 造成早期落叶的病虫害 。防止冻害。在桃收获后,要认真总结桃树病害发生情况,分析病害的发生特点,拟订明年的病害防治 计划,及早采取防治 方法。 -
-
报告猕猴桃缺素症识别及
防治 出版时间:2018症状首先在老叶上产生,进而扩展到上部幼嫩叶上。叶片颜色逐渐变为浅绿色,甚至完全变黄,后期边缘焦枯,果实变小 (图11-1)。图11-1 缺氮定植时及每年秋冬季施足基肥。5月底至7月,分2次追施氮肥,每亩追施有效氮65~70 千克。生长期叶面喷施0.3%~0.5%尿素溶液2~3次,每次间隔7天。首先从老叶开始出现淡绿色的脉间褪绿,从顶端向叶柄基部扩展。叶片正面逐渐呈紫红色。背面的主、侧脉变红向基部逐渐变深 (图11-2)。图11-2 缺磷用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与稀释10~15倍的腐熟有机肥混合作基肥,开沟施入地下;在生长期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或1%~3%过磷酸钙水溶液,一般喷施2~3次。初期缺钾,萌芽长势差,叶片小;随着缺钾的加重,叶片边缘向上卷起;后期,叶片从边缘开始褪绿、坏死、焦枯,直至破碎、脱落。缺钾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 (图11-3)。图11-3 缺钾早期可施用氯化钾补充,每亩用量15~20千克,或施用硝酸钾或硫酸钾,也可叶面喷施0.3%~0.5%硫酸钾,或0.2%~0.3%磷酸二氢钾及10%草木灰浸出液。症状多见于刚成熟的叶片上,并逐渐向幼叶扩展。起初,叶基部叶脉颜色暗淡、坏死,逐渐形成坏死斑块,然后质脆、干枯、落叶、枝梢死亡。萌发新芽展开慢,新芽粗糙 (图11-4)。图11-4 缺钙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早春注意浇水,雨季及时排水,适时适量施用氮肥,促进植株对钙的吸收。也可在生长季节叶面喷施0.3%~0.5%硝酸钙溶液,每隔15天左右喷施1次,连喷3~4次,最后一次应在采果前21天为宜。缺镁一般在植株生长中期出现,先在老叶的叶脉间出现浅黄色失绿症状,失绿症状常起自叶缘并向叶脉扩展,趋向中脉。随缺镁程度的进一步扩展,褪绿部分枯萎。幼叶不出现症状(图11-5)。图11-5 缺镁轻度缺镁园,可在6—7月叶面喷施1%~2%硫酸镁溶液2~3次。缺镁较重的园可把硫酸镁混入有机肥中施基肥时进行根施,每亩施硫酸镁1~1.5千克。首先为幼叶叶脉间失绿,逐渐变成浅黄色和黄白色。严重时,整个叶片、新梢和老叶的叶缘失绿,叶片变薄,容易脱落。植株显得矮小 (图11-6)。图11-6 缺铁对于酸碱值过高的果园,可施硫酸亚铁、硫黄粉、硫酸铝或硫酸铵以降低土壤酸碱度,提高有效铁浓度。对于雨后出现缺铁,可釆取叶面喷施0.5%硫酸亚铁溶液或0.5%尿素+0.3%硫酸亚铁,每隔7~10天喷1次,先喷2~3次,效果显著。首先在嫩叶近中心处产生小而不规则的黄斑,进而扩张,在中脉两侧形成大面积的黄斑。有时会使未成熟的幼叶加厚,畸形扭曲,严重时节间伸长生长受阻,植株矮化 (图11-7)。图11-7 缺硼采取0.1%~0.2%硼砂或硼酸水溶液叶面喷施效果较好 (猕猴桃对硼特别敏感,故喷施硼时应特别小心,喷施浓度一般不要超过0.3%,以免造成硼毒害)。轻沙壤土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一般也易出现缺硼症,这类土壤以硼肥做基肥施入地下效果更佳。新梢出现 “小叶症” (图11-8)。老叶上有鲜黄色的脉间褪绿,叶缘更为明显,而叶脉仍保持深绿色,不产生坏死斑。结合施基肥,每株结果树混合施硫酸锌0.5~1千克。也可于盛花后3周采用0.2%硫酸锌与0.3%~0.5%尿素混合喷施叶面,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图11-8 缺锌缺锰症状一般从新叶开始,出现淡绿色至黄色的脉间褪绿。褪绿先从叶缘开始,然后在主脉间扩展并向中脉推进,在脉的两侧留一窄带状绿色部分。当缺锰进一步加重时,除叶脉外,整个叶内都变黄 (图11-9)。结合有机肥分期施入氧化锰、氯化锰和硫酸锰等,一般每亩施氧化锰0.5~1.0千克,氯化锰或硫酸锰2~5千克;叶面喷施0.1%~0.2%硫酸锰,每隔5~7天喷1次,共喷2~3次,喷施时可加入半量或等量的石灰,以免发生肥害。土壤pH值过高引起的缺锰症,可施硫黄粉、硫酸钙和硫酸铵等化合物,以降低土壤酸碱度,提高锰的有效性。图11-9 缺猛开始在老叶顶端、主脉和侧脉间分散出现片状失绿,从叶缘向主、侧脉扩展,有时叶缘呈连续带状失绿,并常向下反卷呈杯状。幼叶变小,但并不焦枯,根系生长受阻,离根端2~3厘米处组织肿大,常被误认为是根结线虫囊肿 (图11-10)。可在盛果期果园施氯化钾,每亩施10~15千克,分2次施入,间隔20~30天。图11-10 缺氯猕猴桃健康叶片硫含量为 0.25%~0.45%,当含量低于0.18%时表现缺硫症状。症状与缺氯相似,生长缓慢,嫩叶呈浅绿色至黄色。不同的是缺硫多发生于幼叶上,老叶仍正常。初期幼叶边缘淡绿或黄色,并逐渐扩大,仅在主、侧脉相连处保持一块呈 “楔形” 的绿色,最后幼嫩叶全部失绿。与缺氮不同的是,缺硫严重时叶脉也失绿,但不焦枯 (图11-11)。图11-11 缺硫缺硫一般不容易发生,因为大多数硫酸盐肥料中含有较多硫元素。缺硫时,可通过施硫酸铵、硫酸钾等肥料进行调整,每亩施入15~20千克即可,于生长季一次施入,或间隔1个月分两次施入。猕猴桃健康叶片铜含量为10~15微克/克,当叶片中铜含量低于3微克/克时,就会呈现缺铜症状。表现为幼嫩未成熟叶片呈均匀一致的淡绿色,随后脉间失绿加重,最终呈白色,叶脆且无韧性,生长受阻。严重缺铜时,生长点死亡变黑,叶早落,萌芽率低 (图11-12)。图11-12 缺铜萌芽前土施硫酸铜,也可结合防病叶面喷施波尔多液 (但应避免叶面喷施硫酸铜,因猕猴桃对铜盐特别敏感,尤其是早期)。猕猴桃对钼的需求量极低,健康叶片中钼含量仅为0.04~0.2微克/克,当叶片中钼含量低于0.01微克/克时才会出现缺素症。缺钼可引起树体矮化,果实变小,果味变苦,叶表面缺乏光泽、变脆,初期散生点状黄斑,逐渐发展成外围有黄色圈的褪色斑,可穿孔 (图11-13)。图11-13 缺钼缺钼情况在猕猴桃园中一般很少见到,尽管如此仍应注意,因为钼的缺乏容易导致树体硝酸盐的异常积累。在缺钼时可叶面喷施0.1%~0.3%钼酸钾,效果较好。 -
报告二、玉米
病虫 草害出版时间:2015玉米小斑病(2)药剂防治 :同玉米大斑病防治 方法。(1)症状:可为害玉米叶片、叶鞘和茎秆。玉米褐斑病(2)药剂防治 :同玉米大斑病防治 方法。(1)症状:主要为害叶鞘,也可为害茎秆和苞叶,严重时果穗受害。发病初期在基部1~2节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后扩展融合成不规则云纹状病斑。释放赤眼蜂防治 玉米螟(3)化学防治方法:在其防治 关键时期——玉米心叶期,选用18%杀虫双水剂250毫升/亩,50%辛硫磷乳油200~250毫升与5~10千克细沙土混合均匀,或直接使用4.5%辛硫磷颗粒剂玉米蚜虫聚集在叶片为害玉米蚜虫为害后形成煤污病(2)药剂防治 :同小麦蚜虫防治 方法。(1)为害特点:蓟马个体小,会飞善跳,较喜干燥条件,在低洼、干旱、通风不良的玉米地发生多。(2)药剂防治 :可选用25克/升多杀霉素悬浮剂1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对水喷雾防治 。 -
报告创新
病虫 预报方式,提高预报宣传效果出版时间:2010杨安全 王建兵(云南省广南县植保植检站 云南广南 663300)摘要:农作物病虫预报在指导防治 时有着重要作用,用文字格式通过邮寄的方式发布,传递层次多、时间长、速度慢,容易遗失,已经不适应当前病虫害 防治 工作2.2 预报发布传送层次多,容易丢失预报的传递途经县、乡、村然后才到群众四个层次,到了村还不一定到群众手中,容易遗失,群众对病虫害 的防治 技术不了解,难以掌握防治 的主动权。2.4 容易贻误防治 时期农作物病虫害 的防治 都有一定的时效性,都必须抓住有利的防治 时期,特别是对于一些流行性、迁飞性、暴发性病虫害,防治 时机要求严格,如不能将信息及时送到农户,容易错过防治 适期,造成农作物大面积成灾,农民搞好病虫害 防治 的耳目。利用手机短信群发业务发布病虫害 防治 信息,发布对象为各有关部门、各乡镇的负责人、种田大户及乡、镇、村机防队。 -
报告谈创新
病虫 预报方式,提高宣传效果出版时间:20101974年,文山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站成立,在开化镇设置病虫监测点至今,现年发布预报12~15期,指导全县病虫害 防治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县年均病虫害 发生面积约90万亩次,防治 150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约3 500吨,病虫情报的发布从20世纪80年代的邮寄发展到21世纪的电子邮件传输。1.3 预报发布情况县植保站根据定点调查资料,结合全县宏观普查情况,参照气象因素,历年资料,及时分析病虫害 发生程度,提出防治 适期,发出预报,指导全县开展大面积防治 。2.4 缺乏图像,农户不能对症施药文山县预报以纸张为媒介,彩印纸张费用过高不能用,缺乏图像让农民以田间实际症状对比,群众接受能力非常低,耽误了农户对病虫害 的防治 时期及不科学用药等。,推进病虫预报的普及,进一步发挥病虫预报在植保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满足农民对病虫害 防治 技术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