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树缺镁症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二十)双斑长蚹萤叶甲(Double Spotted Leaf Beetle)
出版时间:2009鞘翅基半部黑色,上有2个黄白色斑,斑前方缺 刻较小。胸部、腹部黑色,腹部腹面黄褐色,足大部黄色,胫节端部和跗节黑褐色。卵椭圆形,棕黄色。 -
-
报告(十三)蒙古土象(Mongolia Weevil)
出版时间:2013图3-35 田间被害状(叶片形成缺 刻和穿孔)蒙古土象幼虫和成虫均可为害。幼虫取食腐殖质和植物根系;成虫啃食作物嫩叶和幼茎,使植物组织受损,出现缺 刻,甚至啃成秃桩,造成缺苗断垄。图3-36 啃食叶片、叶鞘形成缺 刻蒙古土象在我国一般2年发生1代,以幼虫、成虫隔年交替越冬。 -
报告二、玉米细菌病害(Maize Diseases Caused by Bacteria)
出版时间:2009幼苗被侵染后,叶片初现水浸状条斑,灰绿色,逐渐变为褐色,严重时幼苗茎基内部腐烂,犹如缺 肥失水状,矮缩卷曲、枯萎死亡。偏施氮肥或土壤缺 钾会加重病情。不同菌株间致病力存在差异。致病力强的菌株,能侵染各龄期的玉米,致病力弱者则仅能侵染14天以上的幼苗。品种间对病菌的抗性存在一定的差异。病斑多沿着叶缘向顶端部位形成,似缺 钾的初期症状,后期病斑汇合引致叶片大面积枯死。该病害仅发生于缺 钾的土壤。受风吹造成叶片伤口可促进侵染发病。参照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的防治措施。 -
报告(三十二)东亚飞蝗(Oriental Migratory Locust)
出版时间:2009图3-82 田间被害状成虫和蝗蝻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也为害玉米果穗,被取食叶片呈现大片缺 刻。大量发生成群迁飞时,成片的农作物被吃成光秆。喜食禾本科作物如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粟等。 -
报告(二十五)黏虫(Oriental Armyworm)
出版时间:20133龄后幼虫为害叶片后,呈现不规则缺 刻。暴食时,可吃光叶片,仅存植株主脉,再成群转移至附近田块为害,损失重大。图3-68 植株被害(叶片缺 刻,主脉残存)黏虫发生世代随地理纬度及海拔高度而异。冬季生活状态也不同,在北纬33°以北地区基本不能越冬,南岭以南冬季尚可为害。 -
报告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Phytoplasmas Associated with Witches' Broom in Rose and Spiraea
出版时间:2007而RWB分离物与PaWB的同源性最高为99.9%,与植原体僵顶病组(Stolbur group)(16Sr Ⅻ)的草莓花瓣变绿症 (Strawberry virescence,AY377868)植原体核苷酸的同源性为 -
报告 蔬菜病害防治策略与农药应用技术
出版时间:2008播种早的秋菜发病重,与十字花科蔬菜邻作,管理粗放,缺水、缺 肥的田块发病重。防治方法 深耕细作,彻底清除田边地头的杂草,及时拔除病株。施用充分腐熟的粪肥作为底肥,根据当地气候适时播种。播种早,密度大,地势低洼,管理粗放,缺水缺 肥,植株长势差,抗病力弱,一般发病重。防治方法 施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并增施磷、钾肥,病叶、病残体要及时清除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土壤中缺 肥、菜株生长期干旱,蚜虫发生多,发病重。防治方法 适期早播早收,避开发病高峰,减少种子带毒率。适当密播,以降低地湿和保持土壤水分。苗期进行浅中耕,使土壤通气良好。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背产生黄褐色斑点,扩大后呈紫褐色斑,其上覆一层稀薄白粉,后病斑沿叶脉发展,白粉布满全叶,严重的叶面也显症 ,致叶片枯黄,引起大量落叶。播种过早、种植过密、旱地、早苗或老苗、缺 肥及葱蓟马为害重的田块发病重。防治方法 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与非葱类蔬菜实行1~2年轮作。合理施肥,雨后做好排水工作,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