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果肉褐变病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及其防治
出版时间:2015叶片上受侵染时开始产生黄色小点,后扩大成圆形或长圆形病 斑,上生灰白色粉状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后期病 斑霉层上可散生黑褐色小颗粒(即子囊壳),病 斑可连片,导致叶片变 黄或枯死。小麦各生育阶段都可受害,出现烂芽、病 苗、死苗、花秆烂茎、枯孕穗和枯白穗等症状。小麦发芽后受纹枯病菌感染芽鞘变 褐 ,严重时烂芽枯死。黄花叶病主要发生于幼苗,发病株先在心叶出现不规则褪绿块和条点,植株明显矮缩,根部变 褐 。进入返青期后,心叶症状更加明显,有的心叶伸展不开、扭曲。拔节后下部叶变 黄枯死,中部叶出现大量黄绿相间的斑块、条纹。小麦全蚀病 是由子囊菌亚门的禾顶囊壳菌侵染引起,是一种根部病害,病 苗种子根、次生根和地下茎变黑,表面和内部腐烂。分蘖前后基部老叶变 黄,分蘖减少,生长衰弱,严重的枯死。中期蛹:距羽化有3~4天,又名“红眼蛹”,因复眼此时呈鲜红色,翅芽末端变 老黄至褐 黄色,深达腹部第3~4节。后期蛹:距羽化期仅1天左右,体色老黄,复眼、翅芽和足变黑褐色。翅芽末端达腹部第4~5节。 -
报告二、玉米病虫草害
出版时间:2015下部叶片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病 斑呈长梭型、中央淡褐色,外缘暗褐色,当田间湿度大时,病 斑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 斑融合,造成整个叶片枯死。(1)症状:主要为害玉米叶片,病 斑有3种。其一,受叶脉限制的椭圆或近长方形病 斑,黄褐色,边缘深褐色;其二,不受叶脉限制的灰褐色椭圆形病 斑;其三,为黄褐色坏死小斑点。多数病 斑连在一起,造成叶片枯死。后期感病 病 叶叶尖的边缘变 紫、干枯。玉米矮花叶病毒病 病株玉米矮花叶病毒病 典型症状(2)药剂防治:同玉米粗缩病防治方法。(1)为害特点:玉米螟以幼虫为害玉米叶片、茎秆、雄穗和雌穗。(2)形态特征:玉米褐 足角胸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成虫卵形或近方形,前胸背板呈六角形,两侧中间突出为尖角,体长3~5.5毫米,体色变异大,一般为铜绿、蓝绿和棕黄3种类型。褐 足角胸叶甲褐 足角胸叶甲为害玉米状(3)药剂防治: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对水喷雾。 -
报告 杀菌剂的作用原理与主要品种
出版时间:2008、甜辣椒炭疽病、软腐病、疮痂病 、茄子绵疫病、褐 纹病 、豆类锈病、菜豆细菌性疫病、炭疽病、豇豆煤霉病、霜霉病和姜腐烂病 ,可用1∶1∶200倍(硫酸铜、生石灰、水)的波尔多液喷雾。应用技术 资料报道,可以防治灰葡萄孢菌和核盘菌属菌及观赏植物的某些病害,如桃褐 腐病 、蔬菜菌核病 ;还可防治禾谷类叶部病害及种传病害,如小麦腥黑穗病,大麦、燕麦的散黑穗病;对苹果 黑星病 和玫瑰白粉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苹果 、梨炭疽病、苹果 腐烂病 以及梨轮纹病 ,用70%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喷雾,在病害发生季节每10天喷1次,连续喷7~10次;防治桃褐 腐病 ,病害发生初期,用70%可湿性粉剂1 000~1防治蘑菇褐 腐病 ,用50%悬浮剂20~40ml/100kg料;0.5~0.75ml/m2拌料/喷雾;防治蘑菇褐 腐病 ,用60%可湿性粉剂0.3~0.4ml/m2菇床喷雾。注意事项 除线特可残留在土壤中,会使果树幼苗落叶和嫩叶变 黄。治线磷 zinophos其他名称 硫磷嗪。 -
报告十一、桃树病虫害
出版时间:2015被害果实,果面初呈水渍状绿褐 病 斑,后变暗褐色,渐干缩。枝梢受害,初呈水渍状褐色病 斑,后变 褐色,为长椭圆形,边缘稍带红色,稍凹陷,表面着生粉红色小粒点。病 部凹陷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块,病 部渗出褐色胶液,引起干溃甚至枯死;桃果褐 腐,潮湿时流出白色块状物。细菌性穿孔病 为害叶片细菌性穿孔病 为害果实(1)症状:干、枝上均可发生。多年生枝干上染病后1~2厘米的水泡状隆起,一年生新梢常以皮孔为中心,呈突起状。、红蜘蛛、褐斑病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000倍液+25%灭幼脲1500倍液+80%代森锰锌800倍液果实发育早熟采收期6月上旬蛾类、叶螨、椿象、褐 腐病 、细菌性穿孔病 2.5%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倍液+50%多菌灵600倍液成熟期7月至8月桃蛀螟、梨小食心虫、介壳虫、褐斑病、褐 腐病 25%灭幼脲1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养树势9月梨小食心虫、褐 腐病 -
报告模块八 蔬菜病虫害的防治
出版时间:2011(2)立枯病1)症状 属真菌病害,幼苗出苗后即可受害,尤以中后期为重,病 苗基部变 褐色,后病 部收缩细缢,茎叶萎垂枯死。2)发病特点 地温长时间处于15℃以下,浇水过量或遇连阴雨天气,苗床湿度种地温过低,幼苗出现萎蔫时常发生沤根,致使生长点停止生长,老叶边缘变 褐 而干枯死亡。3)防治方法● 合理选地,雨后及时排水。,受害叶片表现为褪绿种变 黄,发病后期病 斑上产生许多黑褐色的小黑点,严重时病 叶组织变为褐色而枯死。3.斑潜蝇(1)发生特点 以幼虫蛀食上下表皮之间的叶肉组织,形成干褐 区域的黄白色虫道,蛇形弯曲,无规则,虫粪线状,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降低产量,使蔬菜失去食用价值,世代重叠,可为害多种蔬菜。受害叶片多从外叶开始,病 斑为圆形的褪绿斑,后变 褐色或深褐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周边有黄晕圈。 -
报告三、环境因子伤害(Environmental Factors Injuries)
出版时间:2009成株表现为矮化、细弱,叶丛变为黄绿色,严重时叶片边缘或叶尖变 黄,继而下部叶片的叶尖端或叶缘干枯。在疏松沙土上幼苗干枯而死。当播种时土壤干旱,种子出苗率低,少数出苗株,幼胚易腐烂,发生苗枯。2.臭氧病 臭氧病 发生在甜玉米上,在叶片上形成暗色、灰绿色、水浸状的病 斑,严重时在叶片两面产生褐色至白色的坏死斑。有些品种,在叶片的一面或两面的横带上产生小的银灰色至褐色的坏死斑。可溶性氮、钾、游离NH3、氮、磷等肥料施用过量,或直接接触种子,会抑制种子萌发,发芽势弱,出苗缓慢,幼苗出土后,往往死亡,残存者严重矮化,叶片变 黄,叶尖坏死。幼苗根变短,变 褐 ,侧根稀疏,白根比例显著减少,无或很少有根毛。含硼的肥料使用不当更易对幼苗产生毒害。在干燥的气候条件、砂性土壤、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和使用高盐肥料时,易发生幼苗毒害症状。图2-71 田间症状在高酸性或碱性土壤,施用含铝和铁的肥料易发生幼苗被害症状,表现幼苗根冠和节间维管束褐 变 。镍和铬过量使用,造成植株矮化,叶脉褪绿,叶片边缘皱缩。 -
报告准确预测预报病虫害及时指导防治
出版时间:2010其中:旱地1.45 万公顷,稻田0.45万公顷,种植的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柑橘、桃子、李子、梨、柿子、荔枝、石榴、龙眼、杧果、菠萝、咖啡、香蕉、葡萄、苹果 、茶叶和烤烟等。主要病虫有稻瘟病、水稻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纹枯病、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灰斑病 、玉米锈病、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疮痂病 、煤污病 、黑星病 、流胶病、辣椒病毒病 、辣椒虎皮病 、烟草病毒病 、烟草青枯病 、水稻纹枯病、稻曲病 、玉米锈病、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灰斑病 、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等开展监测预报,县域内农作物种类多,种植模式多样,导致农作物病虫害种类繁多,为害严重。万公顷,6月5日发出“第三代稻飞虱发生与防治”;7月23日对麻栗镇盘龙、南峰、磨山大小寨等齐穗期田块进行调查,百丛平均虫量698头,个别田块百丛达131 500头,发生面积66.67公顷,田间以短翅型褐 飞虱为主,占总虫量的85%,7月24日发出“褐 飞虱防治警报”。 -
报告模块六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
出版时间:2011●褐 点型病 斑呈褐色小斑点,局限于叶脉之间,多在抗病品种种下部老叶上出现。以上四种病 斑中前两种为产孢病 斑,直接影响病害的发生、发展。幼芽受害部分,初呈乳白色胶状物,后变成放射状白色物,最后呈黄色绵毛状物,俗称“水杨梅”:立枯病是由镰刀菌侵染后最初以根、芽基部为中心长出白色菌丝体,很快变 褐 导致幼芽种幼根变 褐 、扭曲、腐烂,又称“芽腐”,2.发生为害特点褐 飞虱用口器刺进稻株茎秆叶鞘韧皮部吸取汁液,消耗稻株养分。为害严重时,造成全株枯萎,被害稻田常在中间出现“穿顶”现象。褐 飞虱排泄的大量蜜露招致煤烟病 的发生。此外,褐 飞虱还传播水稻病毒病 (草纵矮缩病 、齿叶矮缩病 、凋萎型矮缩病 )。在亚洲,水稻因褐 飞虱造成的减产现象特别严重。为害穗部的稻蓟马,因食害颖壳内壁或子房,影响结实,造成颖壳变 褐 或成秕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