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褐烫病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七 主要病虫害与绿色防控技术
出版时间:20151 症状 猝倒病 主要发生在番茄苗期。幼苗感病后在茎基部呈水浸状软腐倒伏,即猝倒。番茄苗初感病 时秧苗呈暗绿色,感病 部位逐渐缢缩,病 苗成片折倒死亡。染病后期茎基部变成黄褐色干枯。定植后的生长发育期感病 除茎基部变褐 黑色坏死外,病 部以上叶片变黄褐色,逐渐枯死,叶片多残留在枝干上不脱落。2 发病原因病 原为腐生疫霉菌,卵孢子随病残体越冬。高温高湿、多雨、低洼黏重的土壤发病重。果实感病 多在花萼附近,初期为椭圆形或不规则褐 黑色凹陷病 斑,后期感病 部位较硬,也生有黑色霉层。2 发病原因 其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从植物表皮、气孔直接侵入。发病初期叶面布满浅褐色小圆点,病 斑水浸状呈不规则状,病 斑中部为灰褐色至黃褐色,病 斑边缘为浅黄褐 色晕圈,病 斑凹陷直径2~5毫米,后期病 斑易穿孔。病菌通过植株的输导组织韧皮部和髓部进行传导和扩展,在主茎上形成灰白色至灰褐色病 斑。剖开茎秆可见茎内褐 变,向上下两边扩展。感病 后期茎秆基部变粗,茎干上有庖斑,秆内中空病 斑下陷或裂开。 -
报告四、调查黑松生长衰弱的因子
出版时间:2015黑松落针病 病 原为松针散斑壳菌(Lophodermium pinastri),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星裂盘菌目斑痣盘菌科散斑壳属。【症状】此病 侵染2年生针叶,初期产生黄色斑点或段斑,后病 斑颜色加深呈红褐色,至晚秋全叶黄褐脱落。在土地瘠薄,林地干旱,卫生状况差,林木生长衰弱,针叶的细胞膨压降低时最易感病 。混交林比纯林感病 轻。【形态特征】雌成虫介壳长1.7~3.1mm,牡蛎形,棕褐 、深褐至褐色,边缘和后端灰白色,前端狭,向后略宽,背面隆起,光滑而有光泽,后端部分有横纹;壳点2个,位于前端,橙黄色,椭圆形;腹壳白色,沿中线纵裂【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3~9.5mm,体壁褐 至黑褐色,略发光;前胸前狭而有刻点及金黄色圆点4个;鞘翅深棕色,上有近长方形虚线状排列的刻点和金黄色鳞片构成的花纹,形成横带3条或构成“X”形条纹。 -
报告五 主要病虫害与绿色防控技术
出版时间:20151 症状 猝倒病 主要发生在辣(甜)椒苗期的病害。幼苗感病后在出土表层茎基部呈水浸状软腐倒伏,即猝倒。椒苗初感病 时秧苗成暗绿色,感病 部位逐渐缢缩,病 苗折倒坏死。染病后期茎基部变为黄褐色干枯成线状。果实感病 大多从果蒂开始,初期呈水浸状不规则暗绿软果。后期果实变褐 绿色水浸状圆形大病斑。2 发病原因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1 症状 辣(甜)椒在苗期、生长、结果盛期均可感染疮痂病 。病菌通过植株的输导组织韧皮部和髓部进行传导和扩展,在叶片上形成灰白色至灰褐色病 斑。剖开茎秆可见茎内褐 变,向上下两边扩展。感病 后期茎秆基部皮层腐烂。秆内中空病 斑下陷或纵裂开。潮湿条件下病 茎和叶柄会有溢出菌脓,重症时会全株枯死。叶片染病病 斑边缘退绿,病 斑圆形或不规则水浸状斑点,黑绿色至黄褐色。借病 土、病 苗、灌溉水传播可在土中存活1~3年。 -
报告搞好蔬菜病虫预测预报要从提高诊断能力抓起
出版时间:2010案例一:黄瓜靶斑病 误诊为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笔者2008年9月10日接石家庄市孙村孙技术员送来的黄瓜病 叶,反映这种病 用治细菌的药不见效。笔者又在石家庄西三庄村调查,黄瓜发生与孙村技术员送的病 叶相同的病情,从整株看,病情从植株下叶开始,蔓延到上部,初期病 斑受叶脉限制,为多角形。后来病 斑扩大为2~5厘米、圆形。10月25日藁城杜村,冷棚番茄发生类似病毒病 的病症,全棚植株上部叶片皱缩,小细叶。农户也当作病毒病 在治疗。笔者查看病情,摸摸畸形的病 叶,发现叶片发硬。翻看叶背变为褐色,并有光泽。以上两例番茄小叶的病情均误诊为病毒病 ,其实发生的是害虫茶黄螨。由于茶黄螨十分微小,肉眼难辨,为害部位与病毒病 一样,也是顶部嫩叶,受害症状也为小叶、柳叶状,因此容易与病毒病 混淆。6月27日笔者到栾城番茄田调查,露地番茄普遍烂果,表现为下部果先发病,果实水肿状,皮发亮但不破裂,果肉发褐 ,部分果实上有明显的轮纹,有的果上生密密的白霉。经笔者显微镜鉴定,为绵疫病菌。 -
报告Identification of the Pathogen Causing Anthracnose and Screening of Endophytic Antagonists from Wampee Fruits
出版时间:2007黄皮果实:黄皮病 果来自院校市场,无病果实采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场五队。1.2.1 黄皮果实炭疽病病原菌分离鉴定1.2.1.1 黄皮果实炭疽病病原分离、纯化与形态学观察 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典型黄皮果实炭疽病病 果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获得菌种,并进行单胞分离、纯化、保存备用。1.2.1.3 黄皮果实炭疽病病原菌鉴定 经分离纯化后获得的病原菌进行显微观察和采用病 组织切片直接显微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特征,根据形态学鉴定其种类[6]。2.1.1 黄皮果实炭疽病症状 黄皮果实感病 初期,果皮出现水渍状褐色小点,后扩展为圆形、稍凹陷的褐 腐状病 斑,湿度大时病 部表面产生橘红色孢子堆,果汁从病 部裂口处溢出。2.1.2 病原菌培养特征及形态特征 经分离纯化,从病 健交界处分离获得的病原菌基本表现一致的培养特征,在PDA平板培养基上,菌落初为白色,后变为灰白色,气生菌丝绒毛状,后期产生橘红色黏孢团。 -
报告(二十六)高粱条螟(Sorghum Striped Borer)
出版时间:2013此外,高粱条螟为害常常引发高粱穗、粒腐病 ,加重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高粱条螟主要为害高粱、玉米、甘蔗和谷子等禾本科作物。成虫黄灰色,雌蛾体长10~14mm,翅展25~34mm,雄蛾稍小。蛹红褐 或暗褐色,有光泽,长14~15mm,腹部末端较钝圆,背面有2对尖锐的小凸起,蛹外有薄茧。 -
报告多种发布方式并举,提高病虫情报宣传到位率
出版时间:2010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承担了贵州省粘虫、稻瘟病、小麦条锈病和毕节地区小地老虎、稻秆蝇的系统测报,除承担系统测报对象外,还负责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苞虫、玉米螟、大螟、小麦白粉病、油菜菌核病 、1982年,贵州省植保站组建白背飞虱、褐 飞虱、粘虫和稻纵卷叶螟四种模式电报;1985年,重新组建白背飞虱、褐 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4种模式电报,统一规定调查内容、报出时间、电报格式等。 -
报告(二十七)斜纹夜蛾(Tobacco Cutworm)
出版时间:2009前翅褐色,雄蛾前翅带有棕黑色,径脉和中脉基部褐 黄色;基线、内横线褐 黄色,后端相连;环纹淡褐黄色,中央淡褐色,外侧具1淡褐黄色斜纹自中脉伸至前缘脉;肾纹中央黑色,内缘淡褐黄色,后端淡褐黄色;亚端线内侧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