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苹果轮斑病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Screening and Analysis on T-DNA Insertional Pathogenicity Mutants of Magnaporthe grisea
出版时间:2007供接种筛选的水稻品种CO39近等基因系:C101LAC Pi-1(t)、C101A51 Pi-2(t)、C104PKT Pi-3(t)、C101PKT Pi-4a、C105TTP-4L-23 Pi-4b及感病 对照接种后8~10 天,采用目测法调查并记载各品种水稻叶片上的病 斑 反应型。病 斑 反应型的记载标准参照Valent等[18]的方法,具体分级标准如下:0级:无病斑 ;1级:只有针尖大小的褐色斑点(病 斑 直径可达0.5cm);2级:直径约0.5~1mm褐色病 斑 ,病 斑 有明显黄褐色中心;3级:直径约为2mm的褐色眼状病 斑 ,中央灰色,边缘褐色;4级:长约3~4mm中等大小的灰色梭形病 斑 ,边缘褐色;5级:病 斑 达到最大(CO39的眼状病 斑 最长约为5mm),甚至多个病 斑 连片,叶枯死,如出现暗绿色急性病斑 或叶节瘟也属于这一类型其中,0~2级记为抗病反应,3~5级记为感病 反应。参考李宏宇方法[19],观察所获得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及其生长发育过程,记录菌落直径、产孢量、孢子萌发率、附着胞形态和形成率以及洋葱表皮侵入情况。 -
报告Effects on Resistance to Grey Mould in Tomato after Induced Leaves at Different Positions
出版时间:2007接种后第5天调查发病程度并计算病 指数。病害分级标准为:0级,无病斑 ;1级,病 斑 面积占叶面积5%以下;3级,病 斑 面积占叶面积5%~15%;5级,病 斑 面积占叶面积15%~25%;7级,病 斑 面积占叶面积25%~50%;9级,病 斑 面积占叶面积50% -
报告Function of Predatory Nematode and Plant-parasites Nematode in Different Tillage Practices*
出版时间:2007植物寄生线虫可以通过取食植物根部,直接影响植物的营养状况或通过取食活动造成的伤口,引起与其他植物病 原物的复合侵染。本研究仅在大豆田发现了4属的捕食性线虫,其中孔咽属为亚优势属,存在于4种耕作方式中,而一般属锉齿属和单齿属仅存在于水改旱和轮作中;植物线虫类群中螺旋属在4种耕作方式中均为优势属,胞囊属在连作和撂荒中为优势属,在轮 作和水改旱中则属于一般属胞囊线虫作为大豆的重要病 原物起着指示大豆胞囊线虫病害发生严重度的作用。 -
报告强化病虫测报网络建设,推进测报工作数字化
出版时间:2010在病虫发生关键时期,市、县站测报员轮 流到各基层点针对测报调查内容进行现场调查示范,提高兼职测报员的病虫识别能力,规范调查方法,提高测报数据的正确性。针对部分县(市)水稻发生南方黑条矮缩病 的新情况,市站及时邀请省植物保护检疫局和省农业科学院专家,深入发病田块进行现场察看,并取样送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进行鉴定。确诊后,及时发布《切实做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监测与防控工作》的防控文件,指导各地开展监控。针对褐飞虱、稻纵卷叶螟等重大迁飞性害虫进行系统监测和重点监测,做到随时掌握其发生动态和趋势,及时指导防控。以及各植保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保障农业生产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测报体系完善,测报技术规范,病虫预测预报及时准确,为正确提出病虫害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有效控制了杭州市重大病 虫草鼠为害 -
报告Primary Study of Oligochitosan Inducing Resistance to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on Brassica napus
出版时间:2007所以利用植物自身诱导抗病性对菌核病 进行防治是现在农业生产中的新趋势。,初步探讨壳寡糖诱导油菜抗菌核病 的作用机制。1.2.3 病情指数调查方法 在接菌后第五天根据病 斑 占叶片面积比例调查病情指数,分级标准为:0=没有病斑 ;1=病 斑 面积占叶面积11%以下;2=病 斑 面积占叶面积11%~30%;3=病 斑 面积占叶面积31%~50%;4=病 斑 面积占叶面积51%以上。然而其作用机制尚不明了,本文首次进行了壳寡糖对油菜抗菌核病 的研究。发现使用50μg/ml的壳寡糖溶液预处理油菜植株,可以提高其抗菌核病 能力,其抗性可持续96h以上,防效可达到54.60%。 -
报告模块五 小麦病虫害的防治
出版时间:2011锈病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发生期,在越冬前后出现,其病 叶表现不太明显;二是潜伏初期,即小麦返青到孕穗期,开始由单片病 叶向四周扩散;三是流行期,很快使病 叶发展到传病 中心,使整个麦田受染患病。(1)发病症状 叶锈菌为该病的病原,发病初期出现褪绿斑 ,以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橙褐色,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红褐色,不规则散生,常合成大斑 ,孢子堆周围表皮撕裂翻起,夏孢子可穿透叶片,后期病 部长出黑色长椭圆形或狭长形、散生且呈粉疱状的冬孢子堆,冬孢子堆往往会突破表皮。病 原为真菌,叶鞘上病 斑 为中间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 斑 扩大连片形成花秆。茎秆上病 斑 梭形、纵裂,病 斑 扩大连片形成烂茎。麦蚜还能传播小麦黄矮病毒病 。黏虫(1)成虫 体长17~20毫米,翅展36~45毫米,体色为淡黄色或灰褐色,前翅中央有淡黄圆斑 及小白点1个,前翅顶角有一黑色斜纹。 -
报告四、遗传性病害 (Diseases Caused by Genetic Factors) (图2-132至图2-135)
出版时间:2013图2-132 遗传性白化条纹在高粱生产上,常见的遗传性病害有:花叶病、斑点病 、枯斑病 、环斑病 、条纹病、条斑 病 、黄化苗、白化苗等。图2-133 遗传性黄白色条斑 图2-134 生理性红色斑 图2-135 生理性条斑 (不同品种)对于遗传性病害的预防,应注重种子纯度,加强品种资源的选择和纯化,以减少遗传性病害的发生。 -
报告Toxicity Bioassay and Control Effects of Several Fungicides against Tomato Late Blight Caused by 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
出版时间:2007第2次施药后7天调查各处理发病 情况,每小区按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2株,每株分上、中、下共调查10片叶,以每株每一叶片上的病 斑 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来分级,计算病 指与防效。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 ;1级,病 斑 面积在5%以下;3级,病 斑 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5级,病 斑 面积占整个叶面积11%~20%;7级,病 斑 面积占整个叶面积21%~50%;9级,病 斑 面积占整个叶面积72%霜脲·锰锌WPY=2.29x-1.670.205.33(4.67,6.07)27.77(21.77,38.20)表1 5种杀菌剂对番茄晚疫病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试验结果见表2,两次施药后的病 指和防效处理重复与防效ⅠⅡⅢⅣ平均防效(%)平均病 指差异显著性5%1%64%杀毒矾WP800倍75.474.574.775.675.18.9aA25%甲霜灵WP800倍75.171.969.673.372.59.9ab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