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培训
知识图谱:全部
-
报告浅析高新
技术 产业集群中的技术 创新出版时间:2009产业集群是在某个特定区域内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高新技术产业是由处于时代前沿的先导性技术发展起来的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是一种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特征的产业,知识和技术是其投入要素,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是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指在高技术领域内具有相互关联的企业和机构在一定的地域内聚集,形成上、中、下游机构完整、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充满创新活力的有机体系。目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有两种基本形式:与大企业共生的中小企业聚集网络和依靠技术合作与创新形成的企业聚集网络。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通行做法是根据R&D(研究开发)投入在总产出中所占比例来界定高新技术产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转化将直接影响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践表明,高新技术企业往往以“集聚”的方式集中布局,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传统意义上的产业集群相比,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有许多新的特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主体以相当数量的技术为依托,以创新为基础,企业间联系以知识、信息为核心。集群中的环境因素有利于技术的创新、传播。技术的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竞争手段,企业集聚就是为了利用区域中的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带动性强,可迅速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可以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例如中关村科技园区虽然只有20多年的历史,其新增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占到北京市新增产值的一半,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另外,与传统产业集群还有不同的是,新型人力资本因素和区域产品链和产业链的配套能力已经成为决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优势高低的主要因素。技术创新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线性范式”到“网络范式”的转变。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创新研究的“线性范式”。该范式认为技术创新一般经历发明—开发—设计—中试—生产—销售等简单的线性过程,研究局限于单个企业内部的技术过程。后来的研究发现外部的信息交换及协调对于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克服单个企业技术创新时的能力局限,降低创新活动中的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此后,创新研究的视野从单个企业内部转向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互动,导致“网络范式”的兴起。“网络范式”最初应用在国家层面,形成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经济意义上的“国家状态”日益让位于“区域状态”,区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利益体,关键的商业联系集中于区域范围内。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创新网络的成效似乎跟创新主体的空间分布有很大的关系,地方化的创新网络似乎比跨国技术联盟更能持久。区域发展理论和国家创新理论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当创新系统研究发展到区域创新阶段,已经开始与产业集群的研究结合起来了。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性也日益密切。技术创新是企业整合创新资源进行创新的过程,技术创新资源包括专业化人才、资金、信息、公共服务等等,其中,专业化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最重要的创新资源。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一方面,有为企业提供人才供给的大学、科研机构、培训机构等;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本身对人才的强烈吸纳能力造成大量人才慕名而来,也形成专业化人才的供给。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激烈的竞争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动力。竞争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基本推动力,而竞争会随着市场上参与企业个数的增多而加剧。在产业集群的相对狭窄的地理范围内通常聚集着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并进行着同类或相似产品的生产,集群内的竞争非常激烈。由于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差异很小,从而迫使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地技术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不管是走低成本路线还是走产品差异化路线,企业都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来确立自己的独特地位。因此,迫于生存压力,集群内的企业与集群外的企业相比,更具有实施技术创新的动机。另一方面,在集群内,企业进行创新的可见度较高,创新者的领先效益和示范效应突出,率先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所取得的超额垄断利润,无形中给其他的企业以很大竞争压力和利润驱动力,从而推动所有企业重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由市场的需要引起,企业通过组合各种创新资源,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并进行生产,最终进行商业化,当它商业化成功、企业取得利益时,这项技术创新才算成功(也有人认为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还包括技术扩散)。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比邻而居的企业之间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产生了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发现,其他企业通过对此项技术创新的消化、吸收与模仿,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技术改良,又导致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发生,从而形成强大的挤压效应。另外,在产业集群中各行动主体因地域的接近、交往的频繁、亲友的情缘等因素形成与积累了丰厚的社会资本,减少了学习与交流的交易费用。企业只有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不断降低成本,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最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企业发展了,由企业组成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才能生存、发展。同时企业只有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产品、工艺的升级和换代,这也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而增强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活力,延长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产业集群长久地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决定了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在开放式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区域内、国内同行的竞争,而是全球同行的竞争,其中不乏本行的佼佼者。面对这么激烈的竞争和自身拥有资源的不足,企业要想生存下去的最好方法就是从我做起,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就是众多方法中较好的一个。无数公司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技术创新,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以企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竞争中能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使技术创新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源泉。技术创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单个企业是难以支配创新的全过程的,因而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创新过程中集群企业不是孤立的,他们处于由客户、供应商、竞争者、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其他机构构成的社会网络中。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过程,在这个系统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收益的主体,是创新体系的核心。但需要大学与研究机构、其他企业、政府、中介机构以及金融机构五大行动主体构成的技术创新支持系统。这种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网络反映了集群中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结,信息、技术、资源在网络内部不断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了集群中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不仅产业集群内的同类企业之间要形成一种网络关系,更重要的是还要与非同类企业之间也要结成一定的网络关系。产业的区域集聚就为形成创新的产业网络奠定了基础。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过程。首先,在产业集群内,由于有大量相关企业的存在,以及中介服务机构和消费者,需求信息流量大、快而且集中,使企业在感知市场动向方面比较方便,能够迅速抓住市场需求,把握市场机会,进行技术创新,以填补市场需求空白。在研发阶段,创新资源大量积聚,如人才、资金等,同时大家对彼此又十分了解,合作的可能性更大,这也降低了创新的风险。面对竞争的压力、利益的驱动力,各个企业必然积极主动地进行技术创新;在产品化阶段,由于集群内集聚了大量相关企业,以及由此形成的交易、技术、社会网络,各个企业通过分工与合作方式进行生产,既降低生产成本,又节省了创新时间,同时相匹配的创新也会在先创新企业的带动下进行起来,这种创新的波动效果会使新产品的相关配套设施迅速完备,加快新产品商业化的过程;最后,在商业化阶段,由于产业集群内已经形成了完善而发达的各种渠道和中介服务机构,加上产业集群本身已经形成的品牌效应,使商业化的时间更短,商业化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集群呈现繁荣景象,完整的创新链形成。成熟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高度动态的有序的自组织的创新系统,大量的渐进创新不断涌现出来,产品和工艺不断被更新,它们之间或是互相竞争、互相替代或是互相协同、互相促进。成熟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根本动力来自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规模扩张以及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和协同。技术创新的真正意义和实际价值,不在于创新本身,而在于这种创新的扩散。技术创新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影响取决于创新成果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扩散效果。技术创新扩散是技术创新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潜在使用者之间传播采用的过程。技术创新通过技术扩散系统在潜在使用者之间传播、推广和应用,从而提高产业集群内各企业的技术水平,高集群内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事实上,产业集群内并非每个企业都有能力和条件进行技术创新,少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产业集群的经济增长、效率提高、竞争能力增强等多方面的影响,绝大部分是通过技术创新扩散形式实现的。也就是说,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的成功并不仅仅依靠技术的深度和创新的先进性,更大程度上还要根据市场的接受程度,即技术创新的扩散程度来判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技术创新的后续过程,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扩散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需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与政府的相关政策作用。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进程中应该积极制定培育政策,采取相关措施推进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第一,政府在扶植高新区发展时,一方面应增加R&D的投入,另一方面还应积极制定R&D优惠政策,给予积极创新的企业以一定的补偿。由于技术的非独占性,社会希望技术溢出越多越好,而从企业出发,创新的技术溢出越少越好,所以政府必须在二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使创新的私人受益率与社会受益率趋于协调。政府应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和完善的产权交易制度,保护创新主体的正当权益,并通过使创新者享有某种特定的津贴,比如税收优惠、利率优惠等政策,调动创新者的积极性。第二,制定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人才培养和吸引政策,积极引进国内外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各种人才。鼓励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研究生以各种形式直接参与高新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加强产学研的合作机制。政府通过建立和完善技术入股制度,科技人员持股经营制度、技术开发奖励制度等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分配形式,鼓励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第三,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吸引风险投资机构参与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中来,转化和扩大企业投资主体,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以便有充足的资金投入给优秀的项目和有很大潜力的高技术项目,从而得到资金保障。积极寻求相匹配的国外直接投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为风险投资基金提供规范化的运作经验,从而有利于集群质量的改善和集群稳定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区域产业组织的一种形式,产业的空间集聚对产业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实的经济发展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展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明显转变。由于外部经济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殊意义,外部规模经济使得集聚区内的技术信息增加和共享,为创新提供了更多容易捕捉的机会,企业能更方便地接近市场,了解顾客的消费倾向,减少企业的学习成本,促进技术进步,加速企业的技术创新,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
报告猕猴桃加工
技术 出版时间:2018猕猴桃果脯 (图8-1) 在制作过程中,技术要求比较高,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本书介绍的方法可为生产者提供参考。图8-1 猕猴桃果脯原料分选→清洗→去皮→切片→烫漂→糖渍→糖煮→干燥→整形→包装(1) 原料分选。选用八成半成熟的果实,果实要有一定的硬度,无病虫害、霉烂变质。(2) 清洗。用流动自来水将猕猴桃表面的泥沙及污物洗涤干净。(3) 去皮。用80~90℃的浓碱液浸泡30~60秒去皮,然后迅速用自来水冲洗掉果实上的残留皮屑和碱液,并用1%的盐酸溶液浸泡以中和残留的碱液。(4) 切片。将猕猴桃果实横切成厚度为5~6毫米的薄片,并浸入1%~2%的盐水中,以抑制氧化酶的活性。(5) 烫漂。将猕猴桃片在沸水中烫漂2分钟左右,以杀灭氧化酶活性,并迅速用自来水冷却。(6) 糖渍。沥干水分的猕猴桃片,用白砂糖糖渍20~24小时,砂糖用量为称猴桃片重的40%,砂糖在上、中、下层的分布比例为5 ∶ 3 ∶ 2。(7) 糖煮。取出糖渍好的猕猴桃片,沥干糖液,在糖液内加入砂糖,使含糖量达到65%左右,煮沸后加入糖渍过的猕猴桃片,再次煮沸25~30分钟。当糖液含糖量达到70%~75%时,取出果片沥干糖液。(8) 干燥。将糖煮过的果片,放在竹筛网 (或不锈钢丝网) 上,在55℃左右的烘房内干燥24小时左右。(9) 整形包装。干燥后的果脯片需压平,然后用玻璃纸或聚乙烯薄膜包装。用猕猴桃果实制果酱的利用率高达90%以上,果酱营养丰富,甜酸适度,有良好的开胃生津效果,极受消费者欢迎。(1) 感官指标。色泽呈黄绿色或黄褐色,有光泽,均匀一致。口感具有猕猴桃酱所特有的风味,无焦煳味,无异味。形态为蒸制酱体呈胶黏状,带种子,保持部分果块,置于水面上允许徐徐流散,不得分泌汁液,无糖结晶。不允许有杂质存在。(2) 物理生化指标。每罐净重允许公差±3%,但每批平均不低于标明的净重。总糖量不低于57%(按转化糖计),可溶性固形物不低于65%(按折光计)。(3) 微生物指标。无致病病菌及因微生物作用而引起的腐败征象。(4) 罐型。旋口玻璃瓶或铁罐。选果→清洗、消毒→去皮→破碎→软化→加糖浓缩→装罐、封罐→杀菌→冷却→擦罐入库→包装→贮运(1) 原料选择。加工果酱的猕猴桃果实要求果心较小,种子较少,含有丰富的果胶物质和有机酸,果肉甜酸适度,芳香味浓,颜色一致,成熟良好。果肉颜色不同的果实,应分别进行加工。要剔除腐烂变质果、硬果及成熟过度果。(2) 原料清洗。先用1%的漂白粉溶液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再用清水彻底清洗。(3) 去皮。可用人工法将果实切开,用勺子将果肉挖出;也可用化学去皮法,将10%~25%的氢氧化钠溶液煮沸,放入洗净的果实,浸泡1~2分钟,冲洗去皮以后再放入1%的盐酸溶液中,常温下处理30秒,立即用流水冲洗10分钟。(4) 打浆软化或破碎软化。①打浆软化是将果实去皮后,倒入打浆机中进行打浆。打浆机的筛板应根据留籽或去籽的加工要求进行选择。将果浆倒入夹层锅中,再加入75%的糖浆进行软化 (10~15分钟),这样可制成全泥状果酱。②破碎软化是将洗净去皮的果实,用破碎机破碎成小碎块,然后倒入夹层锅中加入糖液软化,这样可制成块状果酱。(5) 浓缩。浓缩包括常压浓缩和真空浓缩两种方法。常压浓缩是把果酱倒入夹层锅后,再加适量75%的糖液 (须先经过滤),然后加热,并不断搅拌,以便加速蒸发和避免发生焦糊。浓缩时蒸汽压力为245~294千帕,浓缩时间为30分钟左右。浓缩时间过长,易使果酱颜色变褐,凝胶能力降低,贮藏期蔗糖返沙。在有条件的厂中,可将原料用泵打入真空浓缩锅内,在减压低温条件下进行蒸发浓缩,能有效地避免养分的损失。为了提高果酱的质量,可添加适量的果胶,使色泽和风味有所提高。真空浓缩的配料为:果酱100千克、白糖100千克或75%的糖水135千克、真空浓缩锅的真空度约80千帕 (600毫米汞柱),浓缩到65%~66%(用折光计测) 出锅,再加热到100℃左右,以后保温在90℃以上。(6) 装罐。用经消毒的四旋瓶装酱,酱温不能低于86.5℃,趁热封罐,注意勿外溅污染瓶口。(7) 杀菌及冷却。玻璃瓶封口后应在100℃条件下立即杀菌20分钟,分段冷却,以防玻璃瓶炸裂。(8) 擦罐、入库。将杀菌后的玻璃瓶擦净入库。猕猴桃果汁是极受市场欢迎的保健饮料,用猕猴桃果汁还可以加工浓缩果汁、果酒、汽水、果冻、果晶等多种产品。(1) 感官指标。色泽呈黄绿色或浅黄色。口感具有猕猴桃汁特有的风味,酸甜适度,无异味。形态为汁液均匀混浊,静置后允许有沉淀,但摇动后仍呈均匀状态。不允许有杂质存在。(2) 物理生化指标。每罐净重为200克或250克,允许公差±3%,但每批平均不低于净重。可溶性固形物为11%~15%,总酸0.3%~1%(以柠檬酸计),原果汁含量不低于40%。(3) 微生物指标。无致病病菌及因微生物作用而引起的腐败征象。(4) 罐型。采用QB 221—1976马口铁罐型规格系列标准。选果→清洗、消毒→去皮→破碎、打浆→榨汁→过滤→调配→加热→装罐→封罐→杀菌→冷却→擦罐入库包装→贮运(1) 原料选择。要求果实成熟度达八九成,新鲜完好,色泽正常,无病虫果和烂果。(2) 原料清洗。先用1%漂白粉溶液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清除虫卵及微生物,再用清水清洗几次。(3) 去皮。可用人工法将果实切开,用勺子将果肉挖出;也可用化学去皮法,将10%~25%的氢氧化钠溶液煮沸,放入洗净的果实,浸泡1~2分钟,冲洗去皮以后再放入1%的盐酸溶液中,常温下处理30秒,立即用流水冲洗10分钟。(4) 破碎、打浆。将去皮的果实在破碎机中破碎或在打浆机中打浆。(5) 榨汁。把破碎成浆的果实加热到60~65℃,放入榨汁机中榨汁 (立式压汁机),榨汁时如果在果浆中加入适量的果胶分解酶可使出汁率由55%提高到60%。(6) 过滤。在过滤机中过滤或用平板布过滤,把果汁中的残籽或果肉滤出。这时果汁混浊,若在低温下冷冻,吸取上清液便得到澄清果汁。若需制混浊果汁,则把滤出的混浊果汁在真空脱气罐中进行脱气,使果汁色泽不变,然后用高压均质机进行均质,使果汁中的细小颗粒进一步细碎,促使果汁溶出,使果胶与果汁亲和,保持果汁的混浊度。(7) 调配。按原果汁含量的40%加白砂糖配成可溶性固形物为35%以上的果汁。(8) 加热。将调配好的果汁通过灭菌器加热。(9) 装罐。当果汁温度在70~80℃时,应当迅速装入罐或瓶 (罐、瓶必须提前清洗干净和消毒)。(10) 封罐。趁热将罐封口,真空度要求46.7 千帕 (350毫米汞柱) 以上,要封口良好。(11) 杀菌及冷却。装罐密封后立即杀菌 8~15 分钟(100℃),杀菌后冷却到40℃时取出。(12) 擦罐、入库。冷却后将罐擦干净入库。原料选择→清洗→去皮→修整→预煮→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检验→贴标→成品(1) 原料选择与清洗处理。选用七八成熟、果实个体大小较均匀的中等果实为原料,剔除烂果、过大过小果、病虫果、机械伤及畸形果。品种以老皮绿肉为好,用清水清洗干净,晾干备用。(2) 去皮、修整。将清洗干净的果实投入煮沸的烧碱溶液(10%~15%) 中浸泡2~3分钟,待果皮由黄褐变黑并产生裂缝时,用笊篱捞出。戴上橡皮手套,用双手轻轻搓去果皮,然后置于清水中不断清洗,除去碱味。用不锈钢刀挖去花萼、果蒂,去除残余果皮及斑疤,并按色泽和大小分级。(3) 预煮。将去皮修整后的果肉放在沸水中预煮3~4 分钟,捞出后迅速冷却。(4) 糖水配制。65升清水加35千克白糖,加热煮沸后用绒布或4层纱布过滤。用柠檬酸调 pH 值为4,糖水温度保持在80℃以上。糖水随用随配,不得积压。(5) 装罐。选色泽一致、大小均匀的果块装罐,然后加入糖水,罐内留2~3毫米的顶隙,罐盖与胶圈须用100℃热水烫煮消毒 5 分钟。装罐后,放入排气箱内进行排气,蒸汽温度98~100℃,排气10~12分钟,至罐中心温度达到80℃以上时封盖。如无排气箱,也可用蒸锅代替。排气温度和排气时间要妥善掌握。封盖后立即杀菌,即5分钟内使杀菌锅内的温度上升到100℃,并在此条件下保持18分钟。猕猴桃果酒,是一种低度酒,一般酒精度为12°左右,较甜,具有猕猴桃特有的果香和醇香,是老少皆宜的产品。选果→清洗、消毒→破碎→主发酵→压榨分离→后发酵→陈酿→调配→过滤→装瓶→成品(1) 原料选择。原料需要充分成熟发软且有猕猴桃浓香味的果实,剔除腐烂变质、病虫果及未熟果。(2) 清洗。用清水洗去果实上的泥沙、虫卵及其他杂质。(3) 破碎。将洗净的果实在破碎机内破碎成浆状或糊状。(4) 主发酵。把已破碎的果浆,倒入或泵入经过消毒的发酵池或缸内,加入5%的酒母糖液,搅拌均匀,发酵温度维持在25~28℃,每天搅拌2次 (上、下午各1次),使发酵均匀。当残糖下降到1%时,即可进行压榨分离。(5) 压榨。主发酵结束后进行压榨,使皮渣与酒液分离。压榨后的皮渣,还可进行2次发酵,蒸馏白酒或称 “白兰地”。(6) 后发酵。酒液转入后发酵,当酒度达到12°时,再加入适量砂糖,在20~25℃条件下,进行30天左右的后发酵,之后可转入陈酿。(7) 陈酿。后发酵结束后酒液不清,不容易沉淀,此时可将酒液倒入池或缸中,调整酒度到16°左右,置于15~18℃的室温下进行陈酿,翌年2月进行倒池或倒缸,年底即可调配成成品酒。(8) 调配过滤。调配酒度可按12°~16°调配,经过滤后,要求酒液透明。(9) 装瓶。将酒装入已经消毒好的瓶中,装后立即压盖密封。(10) 包装成品。通过检查质量合格的猕猴桃酒,贴上商标,作为成品销售。 -
报告苹果霉心病综合防治
技术 研究出版时间:2007苹果霉心病是近年来苹果果实上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苹果霉心病又称苹果霉腐病、苹果心腐病,是苹果果实生长前期、采收前、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一般发生在果心部位,严重时可造成心室周围果肉腐烂,甚至烂到果皮下,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收入。苹果霉心病主要是花期侵染。病菌在苹果枝干、芽体等多个部位存活,也可在树体上及土壤等处的病僵果或坏组织上存活,第二年春季开始传染。病菌随着花朵开放,首先在柱头上定殖,落花后,病菌从花柱开始向萼心间组织扩展,然后进入心室,导致果实发病。果实一般在贮藏期表现出来。在苹果霉心病防治上因群众不能够掌握住关键的防治适期,即花前、谢花后半月内的药剂防治,造成病菌的大量传播侵染,造成苹果霉心病发生重。为了更好地掌握苹果霉心病防治技术,从2005年开始,本站对苹果霉心病防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具体研究如下:2005年,在陈村乡鱼池村进行了花期喷药防治红富士品种苹果试验。药剂主要有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80%大生300倍液、50%菌毒清300倍液、50%多菌灵300倍液、50%甲霜铝铜300倍液、50%扑海因1000倍液、12.5%特谱唑1000倍液、70%百菌清300倍液,对照喷清水,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喷5株树。喷药日期为花期4月20日和4月25日2次。仔细喷洒花朵,尽可能不漏喷。果实9月10日采收,土窑洞贮藏95天,2005年12月15日各处理剖果600个,调查各处理心腐果率。试验设在陈村乡南庄村,共设6个试验处理,即70%甲基托布津、大生M-45、菌毒清、扑海因、特谱唑及喷清水对照药液浓度同花期用药,品种为红富士。2006年为5月3日终花期喷药,9月20日采收,土窑洞贮藏100天,于2006年12月30日剖果,各处理均剖果600个,调查心腐果烂果率。共设6个试验处理,即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80%大生300倍液、50%菌毒清300倍液、50%扑海因1000倍液、12.5%特谱唑1000倍液及喷清水对照,品种为红富士。喷药时间为4月22日花期和5月5日终药期共两次喷药。9月20日采收,土窑洞贮藏100天,于2006年12月30日剖果,各处理均剖果600个,调查心腐果烂果率。2005年花期喷甲基托布津为1.5%,大生为0.33%,菌毒清为1.83%,多菌灵为1.5%,甲霜铝铜为1.33%,扑海因为0.83%,特谱唑为0.5%,百菌清为0.67%,清水对照为6.83%。表明花期喷上述药液2次,对防治果实心腐烂果均有较好效果,以80%大生300倍液防效最好。2006年终花期喷药甲基托布津500倍液为3.17%,大生300倍液为2.17%,百菌毒清300倍液为1.67%,扑海因1000倍液为1.83%,特谱唑1000 倍液为1.5%,喷清水对照为7.17%。试验与2005年花期防效相比,终花期防效稍低于花期防效。在6种试验药剂中以80%大生300倍液和百菌毒清300倍液的防效最好。2006年花期加终花期两次喷药,甲基托布津500倍液为0.83%,大生300倍液为0.0%,百菌毒清300倍液为0.33%,扑海因1000倍液为0.5%,特谱唑1000 倍液为0.5%,喷清水对照为6.33%。在6种试验药中以80%大生300倍液和百菌毒清300倍液的防效最好。序号试验处理剖果(个)病果数病果率(%)备注1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60091.5280%大生300倍液60020.33350%菌毒清300倍液600111.83450%多菌灵300倍液60091.5550%甲霜铝铜300倍液60081.33650%扑海因1000倍液60050.83712.5%特谱唑1000倍液60030.5870%百菌清300倍液60040.679喷清水对照(CK)600416.83表1 2005年花期喷药防治苹果霉心病效果序号试验处理剖果(个)病果数病果率(%)花期+终花期终花期花期+终花期终花期1甲基托布津300倍液6005190.833.172大生300倍液60001302.173百菌清300倍液6002100.331.674扑海因1000倍液6003110.51.835特谱唑1000倍液600390.51.56清水对照(CK)60038436.337.17表2 2006年花期+终花期和终花期喷药防治苹果霉心病效果通过多年的防治试验示范,我们认为采用以下的综合防治措施,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3.1.1 清除病原 苹果采摘后清除果园内的病果、病叶、病枝、丛生的杂草,刮除树体病皮,并带出果园集中处理。3.1.2 科学管理 增施有机肥料,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性;合理灌水,及时排涝,保持适宜的土壤含量,防止地面长期潮湿;科学修剪,建造合理的树体结构,保持果园通风透光良好,可有效地控制或减少霉心病的发生。采收时对田间发病较重的果实,应单存单贮。采收后24h内放入贮藏窖中,窖温最好保持在1~2℃。一般10℃以下,发病明显减轻。花前和谢花后7~10天是防治苹果霉心病的两个关键时期,有效药剂为80%大生、扑海因、多抗霉素等。3.2.1 芽前用药 苹果发芽前或花芽萌动期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0.3%五氯酚钠,40%福美砷100倍防治。3.2.2 花前加谢花后7~10天用药,提高防治效果 药剂为:80%大生、70%甲基托布津3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可以有效防治霉心病,还能兼治轮纹斑、斑点落叶病。苹果霉心病是由霉心和心腐2种症状构成,其中霉心症状为果心发霉,但果肉不腐烂,不影响果实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心腐症状不仅果心发霉,靠近果心的果肉也由里向外腐烂,影响食用甚至无食用价值,这种症状严重影响果品的经济效益。通过以上试验,可以看出,以花期加终花期喷药防治苹果霉心病效果最好,其次为花期两次喷药,终花期喷药防效相对差一些。但是3种防治方法对苹果霉心病均有较好防效。 -
报告果树病害防治策略与农药应用
技术 出版时间:2008苹果是重要果树,苹果病害是影响苹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据报道,苹果病害约有100余种,其中为害严重的病害有轮纹病、炭疽病、斑点落叶病、褐斑病、腐烂病、银叶病、霉心病、病毒病等。苹果轮纹病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东北、华东地区;斑点落叶病在以渤海湾和黄河故道地区受害较重;褐斑病在全国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腐烂病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华东、中南、西南的部分苹果产区;炭疽病在黄淮及华北地区发生较重;花叶病在我国陕西、河南、山东、甘肃、山西等地发生最重;银叶病在河南、山东、安徽、山西、河北等地为害较重。分布为害 苹果轮纹病分布在我国各苹果产区,以华北、东北、华东果区为重。症状 主要为害枝干和果实。侵染枝干多以皮孔为中心,初期出现水渍状的暗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近圆形褐色瘤状物。病部与健部之间有较深的裂开,后期病组织干枯并翘起,中央突起处周围出现散生的黑色小粒点。发生严重时,病部树皮粗糙,呈粗皮状。果实进入成熟期陆续发病。发病初期在果面上以皮孔为中心出现圆形、黑至黑褐色小斑,逐渐扩大成轮纹斑。病原 有性态Physalospora piricola称梨生囊壳孢,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态Macrophoma kawatsukai称轮纹大茎点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囊壳在寄主表皮下产生,黑褐色,球形或扁球形,具孔口。子囊长棍棒状,无色,顶端膨大,壁厚透明,基部较窄。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分生孢子器扁圆形或椭圆形,具有乳头状孔口,内壁密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棍棒状,单胞,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无色,纺锤形或长椭圆形。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内越冬,于春季开始活动,随风雨传播到枝条和果实上。在果实生长期,病菌均能侵入,其中从落花后的幼果期到8月上旬侵染最多。侵染枝条的病菌,一般从8月份开始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新病斑,翌年病斑继续扩大。防治方法 加强肥水管理,休眠期清除病残体。果实套袋能有效保护果实,防止烂果病的发生。刮除枝干上的病斑是一个重要的防治方法,一般可在发芽前进行。刮病斑后可喷一次波美2~3度石硫合剂或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300 ~400倍液,效果更好。药剂防治的3个关键时期,第一次应在5月上中旬病害开始侵入期;第二次应在6月上旬(麦收前)病害侵入和初发期;第三次在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可根据病情施药,一般每个时期喷药2~3次,间隔10~15天。可喷施5%菌毒清水剂400~500倍液、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多菌灵·乙霉威)1 000~1 500倍液、40%霉粉清可湿性粉剂(三唑酮·多菌灵·福美双)600~750倍液、20%多·戊唑可湿性粉剂(多菌灵·戊唑醇)1 000~1 500倍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2%松脂酸铜乳油600~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000~2 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福可湿性粉剂(甲基硫菌灵·福美双)800~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腈菌·锰锌可湿性粉剂(腈菌唑·代森锰锌)800~1 000倍液、12.5%腈菌唑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8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在防治中应注意多种药剂的交替使用。分布为害 苹果炭疽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以黄淮及华北地区发生较重。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枝条。果实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淡褐色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软腐下陷,腐烂果肉剖面呈圆锥状。病斑表面逐渐出现黑色小点,隆起,排列成轮纹状,潮湿时突破表皮涌出绯红色黏稠液滴。病原 Collettorichum gloeosporioides称胶孢炭疽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埋生于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涌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盘内平行排列一层圆柱形或倒钻形的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常成团,呈绯红色,单胞,长卵圆形,两端含两个油球。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盘在病果、僵果、果台枝条等处越冬。第二年春天,越冬病菌形成分生孢子为初次侵染来源,主要通过雨水飞溅传播。苹果坐果后便可受侵染,在北方5月底、6月初进入侵染盛期;南方生育期早,4月底、5月初进入侵染盛期。幼果自7月开始发病,每次雨后有1次发病高峰,烂果脱落。果实生长后期也是发病盛期,储藏期继续发病烂果。防治方法 增施有机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精细修剪,提高抗病力。及时中耕除草,结合冬季修剪,彻底剪除树上的枯死枝、干枯果台等。生长期发现病果或当年小僵果、应及时摘除。在果树发芽前喷洒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100倍液、5%~10%柴油乳剂、五氯酚钠150倍稀释液,可有效铲除树体上越冬的病菌。一般从谢花后10天的幼果期(5月中旬)开始喷药,以后每隔10~15天,连续喷5~6次。可用药剂有40%霉粉清可湿性粉剂(三唑酮·多菌灵·福美双)600~900倍液、40%福·酮可湿性粉剂(三唑酮·福美双)600~800倍液、25%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200~3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福·甲·硫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甲基硫菌灵·硫磺)400~500倍液、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多菌灵·乙霉威)800~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600~8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500~600倍液等,喷药时,可加入黏着剂(如0.3%皮胶等),以提高药效,最好有两种以上药剂交替使用。分布为害 苹果斑点落叶病在各苹果产区都有发生,以渤海湾和黄河故道地区受害较重。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幼果。叶片染病初期出现褐色圆点,其后逐渐扩大为红褐色,边缘紫褐色,病部中央常具一深色小点或同心轮纹。天气潮湿时,病部正反面均可长出墨绿色至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秋梢嫩叶染病严重。果实染病,在幼果果面上产生黑色发亮的小斑点或锈斑。病原 Alternaria mali称苹果链格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由气孔伸出,成束,暗褐色,弯曲多胞。分生孢子顶生,短棒锤形,暗褐色,有短柄。发生规律 以菌丝在受害叶、枝条或芽鳞中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进行初侵染。分生孢子一年有两个活动高峰。第一高峰从5月上旬至6月中旬,导致春秋梢和叶片大量染病,严重时造成落叶;第二高峰在9月份,这时会再次加重秋梢发病的严重度,造成大量落叶。高温多雨病害易发生,春季干旱年份,病害始发期推迟;夏季降雨量多,发病重。防治方法 秋末冬初剪除病枝,清除落叶,集中烧毁,以减少初侵染源;夏季剪除徒长枝,减少后期侵染源,改善果园通透性,低洼地、水位高的果园要注意排水。合理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在苹果发芽前全树喷布波美5度石硫合剂,可减少树体上越冬的病菌。生长期喷药,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喷药时间和喷药次数。如辽宁在7月上旬和8月上旬各喷药1次;河北、河南从5月中旬落花后开始喷药,云南、四川等地,一般在4月中旬开始喷药,间隔10~15天连喷3~4次。可用药剂有:2%宁南霉素水剂400~800倍液、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多菌灵·代森锰锌)400~600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5 000~7 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 500~2 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1 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000~2 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12%松脂酸铜乳油600~800倍液、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倍液、5%己唑醇悬浮剂1 000倍液、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7 000倍液、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800倍液,生产上可交替使用,喷药时一定要周到细致,使整株叶片的正反两面均匀着药,达到淋洗程度。分布为害 苹果褐斑病是引起苹果树早期落叶的最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上病斑初为褐色小点,以后发展成3种类型病斑。①同心轮纹型:病斑圆形,中心为暗褐色,四周为黄色,周围有绿色晕,病斑中出现黑色小点,呈同心轮纹状。②针芒型:病斑似针芒状向外扩展,病斑小,布满叶片,后期叶片渐黄,病斑周围及背部绿色。③混合型:病斑多为圆形或数斑连成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上散生无数黑色小粒,边缘有针芒状索状物。后期病叶变黄,而病斑周围仍为绿色。病原 Marssonina coronaria称苹果盘二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无色、单生、圆柱形,栅状排列。分生孢子无色、双胞、中间缢缩,上胞大且圆,下胞小而尖,呈葫芦状。发生规律 以菌丝、分生孢子盘或子囊盘在落地的病叶上越冬,经春季产生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叶的正面或背面侵入,以叶背面为主,一般从5月上旬开始发病,7月下旬至8月为发病盛期。冬季不干、春雨早且多的年份有利病害发生流行,特别是春秋雨季提前且降雨量大的年份,病害大流行。防治方法 冬季耕翻也可减少越冬菌源。土质黏重或地下水位高的果园,要注意排水,同时注意整形修剪,使树通风透光。落叶后及时清除病叶,结合修剪,剪除树上病残叶集中烧毁或深埋。药剂防治从发病始期前10天开始,喷第一次药;以后根据降雨和田间发病情况,从5月中旬到8月中旬,间隔10~15天连喷3~4次。可用药剂有5%己唑醇悬浮剂800~1 000倍液、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000~2 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500~600倍液等。分布为害 苹果树腐烂病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华东、中南、西南的部分苹果产区。其中黄河以北发生普遍,受害严重。症状 主要为害结果树的枝干,幼树和苗木及果实也可受害。枝干症状有两类:①溃疡型:多在主干分叉处发生,初期病部为红褐色,略隆起,呈水渍状湿腐,组织松软,病皮易于剥离,有酒糟气味。后期病部失水干缩,下陷,硬化,变为黑褐色,病部表面产生许多小突起,顶破表皮露出黑色小粒点。②枝枯型:多发生在衰弱树上,病部红褐色,水渍状,不规则形,迅速延及整个枝条,终使枝条枯死。果实症状:病斑红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有轮纹,边缘清晰。病组织腐烂,略带酒糟气味。潮湿时亦可涌出黄色细小卷丝状物。病原 Cytospora mandshurica为苹果壳囊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生于病部表皮下面的外子座中。分生孢子器黑色,器壁细胞扁平,褐至暗褐色,最内层无色。分生孢子梗无色,单胞,不分枝或分枝。分生孢子香蕉形,无色,单胞,两端钝圆。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子囊壳等在病树皮内越冬。翌春,在雨后或高湿条件下,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排放出大量孢子,通过风、雨水冲溅传播,从伤口侵入。腐烂病一年有两个高峰期,即3~4月和8~9月,春季重于秋季。地势低洼后期果园积水时间过长及贪青徒长、休眠期延迟的果园,发病也重。防治方法 秋季施肥可增加树体的营养积累,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降低春季发病高峰时的病情。实行重刮皮,以5~7月刮皮最好,此时树体营养充分,刮后组织可迅速愈合;在冬春不太寒冷,不易发生冻害的地区,春秋两季也可进行刮皮,尤以落叶前较好。刮治病斑的最好时期是春季高峰期,即3~4月份。同时,刮治病斑应该常年坚持,以便及时治疗。刮治必须达到以下标准:一要彻底,不但要刮净变色组织,而且要刮去0.5cm左右的好组织;二要光滑,即刮成梭形,不留死角,不留毛茬,以利伤口愈合;三要表面涂药,如波美10度石硫合剂、5%菌毒清水剂20~40倍液、45%代森铵水剂200~400倍液、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50倍液等。为防止病斑复发,要连续涂药,一般保护性药剂应每月涂一次,连续4~5次。分布为害 苹果花叶病在我国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其中以陕西、河南、山东、甘肃、山西等地发生最重。症状 主要表现在叶片上,重型花叶病叶片上出现大型褪绿斑区,鲜黄色,后为白色,幼叶沿叶脉变色,老叶上常出现大型坏死斑。轻型花叶,病叶上出现黄色斑点。沿叶脉变色型,主脉及侧脉变色,脉间多小黄斑,有时有坏死斑,落叶较少。病原 苹果花叶病(Apple mosaic virus,简称AMV)由李属坏死环斑病毒苹果株系侵染引起。病毒粒体球形。发生规律 苹果树感染花叶病后,便成为全株性病害。病毒主要靠嫁接传播,无论砧木或接穗带毒,均可形成新的病株。此外,菟丝子可以传毒。树体感染病毒后,全身带毒,终生为害。萌芽后不久即表现症状,4~5月发展迅速,其后减缓,7~8月基本停止发展,甚至出现潜隐现象,抽发秋梢后又重新发展。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毒接穗和实生砧木,采集接穗时一定要严格挑选健株。在育苗期加强苗圃检查,发现病苗及时拔除销毁。对病树应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农家肥料,适当重修剪。干旱时应灌水,雨季注意排水。大树轻微发病的,增施有机肥,适当重剪,增强树势,减轻为害。春季发病初期,可喷洒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10%混合脂肪酸水乳剂100倍液、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2%寡聚半乳糖醛酸水剂300~5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续3~4次。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果实受害是从心室开始,逐渐向外扩展霉烂。病果果心变褐,充满灰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当果心霉烂发展严重时,果实胴部可见水浸状不规则的湿腐斑块,斑块可彼此相连,最后全果腐烂,果肉味苦。病原 该病由多种病菌引起,Alternaria spp.称链格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称粉红单端孢菌,Cephalosporium sp.头孢霉等,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在病果或坏死组织内越冬,翌春产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开始侵入果心的时期一般为5月下旬,果实开始发病的时间为6月下旬。自5月下旬至储藏期,病菌可不断侵入果心,无明显集中的侵入期。阴湿地区比干旱地区发病重,晚春高湿温暖,夏季忽干忽湿都有利于发病;果园管理粗放,结果过量,树势衰弱等因素都有利于发病。防治方法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料,避免偏施氮肥,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喷硝酸钙250倍液1~2次,能延缓果实衰老,减轻该病发展。在初果期,叶面适时喷施磷、钾、钙等微量元素,可促使果树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苹果发芽前喷洒波美3~5度石硫合剂加用0.3%的五氯酚钠,减少田间菌源。苹果盛花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间隔15天连喷3次。可用药剂有: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多菌灵·乙霉威)1 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1 000倍液、3%多抗霉素水剂800倍液、4%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等。分布为害 苹果银叶病在河南、山东、安徽、山西、河北、江苏、上海、甘肃、云南、贵州、黑龙江等地均有发生,在黄河故道为害较重。症状 主要表现在叶片和枝上。病叶呈淡灰色,略带银白色光泽。病菌侵入枝干后,菌丝在木质部中扩展,向上可蔓延至一、二年生枝条,向下可蔓延到根部、使病部木质部变为褐色,较干燥,有腥味,但组织不腐烂。在一株树上,往往先从一个枝上表现症状,以后逐渐增多,直至全株叶片变成“银叶”。银叶症状越严重,木质部变色也越严重。在重病树上,叶片上往往沿叶脉发生褐色坏死条点,用手指搓捻,病叶表皮易碎裂、卷曲。病原 Stereum purpureum称银叶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病树病枝死后长子实体。子实体稍圆形或呈支架状,初为紫色,后变灰色,边沿色泽较浅。平伏生长的子实体直径1~115mm,有时伸展成片,多于树干或大枝的阴面发生。边沿反卷的子实体上面有绒毛,底面平滑。正面绒毛灰褐色,纵向生长,有轮纹。子实层混生有梨形泡状体。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在病树木质部或以子实体在病树上越冬。江淮流域、黄河故道的4~5月雨水多。春、秋雨水频繁湿度高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子实体在春夏之间多雨时形成。病菌侵入寄主后,需要很长时间才发病。在9月至11月份,病菌又形成新的、第二次的子实体,又进行侵染。果园土壤黏重,地下水位较高,排水不良,树势衰弱发病较重;大树易发生病害,幼树较少。防治方法 增强树势,清洁果园,减少病菌污染。果园内应铲除重病树和病死树,刨净病树根,除掉根蘖苗,锯去初发病的枝干,清除蘑菇状物。防止园内积水。防治其他枝干病虫害,以增强树势,减少伤口。药剂治疗:展叶后向木质部注射灰黄霉素100倍液,1支药加水1kg,连续注射2—3次,秋后再注射一次,注射后加强肥水管理。对早期发现的轻病树,在加强栽培管理的基础上,采取药剂治疗。根据国外资料,对银叶病可用硫酸-8-羟基喹啉进行埋藏治疗。用蒜泥防治:在每年的5~7月份,选择红皮大蒜,去皮,在器皿中捣烂成泥。用钻从患银叶病的主干基部开始向上打孔,每隔15~20cm打5~6个孔,深度以穿过髓部为宜。把蒜泥塞入孔内,将孔洞塞满,但不要超出形成层,以防烧烂树皮,然后用泥土封口,再用塑料条把孔口包紧。采用此法治疗苹果中前期银叶病,治愈率可达90%以上。症状 主要表现于果实,其症状可分为3种。①锈果型:发病初期在果实顶部产生深绿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沿果面纵向扩展,发展成为规整的木栓化铁锈色病斑。锈斑组织仅限于表皮。随着果实的生长而发生龟裂,果面粗糙,果实变成凹凸不平的畸形果。②花脸型:病果着色前无明显变化,着色后,果面散生许多近圆形的黄绿色斑块,致使红色品种成熟后果面呈红、黄、绿相间的花脸症状。③锈果-花脸型:病果表面有锈斑和花脸复合症状。病果着色前,多在果实顶部产生明显的锈斑,或于果面散生锈色斑块。病原 由类病毒侵染所致,一种是环状低分子量RNA,存在于染病成熟果实及枝条中;另一种也是环状分子,存在于病树枝条中。发生规律 通过各种嫁接方法传染,也可通过病树上用过的刀、剪、锯等工具传染。梨树是此病的带毒寄主。梨树普遍潜带病毒但不表现症状。与梨树混栽的苹果园内或靠近梨园的苹果树发病较多。苹果树一旦染病,病情逐年加重,成为全株永久性病害。防治方法 防治此病最根本的办法是栽培无毒苹果苗。严禁在疫区内繁殖苗木或外调繁殖材料;砍伐淘汰病树。果区发现病株,立即连根刨出烧毁。拔除病苗,刨掉病树。建立新果园时,要避免与梨树混栽。在病树较多,园地较偏僻地区进行高接换种。药剂防治。①把韧皮部割开“门”形,上涂50万单位四环素或150万单位土霉素、150万单位链霉素,然后用塑料膜绑好,可减轻病害的发生。②根部插瓶。病树树冠下面东南西北各挖一个坑,各坑寻找直径0.5~1cm的根切断;插在已装好四环素、土霉素、链霉素150~200mg/kg的药液瓶里,然后封口埋土,于4月下旬、6月下旬、8月上旬各治疗一次,共治3次有明显防效。苹果病害防治是保证苹果丰产的一个重要工作。一般发生较为普遍的病害有腐烂病、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褐斑病等。在苹果收获后,要总结病害发生情况,分析发生特点,拟订明年的防治计划,及早采取防治方法。(1)休眠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华北地区苹果一般从11月份到第二年的3月份处于休眠期,多种病菌也停止活动,大多数在病残枝、叶、树枝干上越冬。这一时期的工作主要有两个,一是剪除、摘掉树上的病枝、僵果,扫除园中枝叶,并集中烧毁。二是药剂涂刷枝干,进行树体消毒。这一时期是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病盛期,要及时彻底地刮除腐烂病病斑。在冬前11月份,发现病斑,立即刮除,再涂5%菌毒清水剂100倍液、10%混合脂肪酸水乳剂、2%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10倍液等药剂消毒。(2)萌芽前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3月上、中旬,气温已开始回升变暖,病菌开始活动,这时期苹果尚未发芽,可以喷一次灭生性农药,铲除越冬病原菌。在彻底刮除苹果树皮腐烂病和轮纹病的基础上,于苹果树发芽前,喷布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100倍液、波美5度的石硫合剂、50%硫悬浮剂100倍液。(3)发芽展叶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3月下旬到4月上旬,幼叶展开,果树开始生长。白粉病开始为害,腐烂病开始进入一年的盛发期。这一时期是刮治腐烂病的重要时期,用锋利的刀子刮除病患部,并刮除一部分边缘好的树皮,深挖到木质部,而后涂抹药剂,可以用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50倍液、5度石硫合剂、0.1%升汞液、14%络氨铜水剂10~20倍液、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20~30倍液,涂抹病疤,最好再喷以27%无毒高脂膜100~200倍液。防治白粉病,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6%氯苯嘧啶醇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均匀喷雾。(4)幼果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5月上、中旬,是幼果发育和春梢旺盛生长期。这一时期要注意防止生理落果,同时由于幼果抵抗力弱,田间不宜用波尔多液等刺激性农药,以免影响果面品质,可以喷洒一些保护膜抵制阴雨、寒冷、农药对果面的影响。病害方面,这一时期是苹果早期落叶病、轮纹病、炭疽病的侵染期,是预防保护的关键时期。可均匀喷施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 000~4 000倍液等药剂。(5)花芽分化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5月下旬到6月上旬,苹果生长旺盛,春梢快速生长,幼果开始长大。也是苹果炭疽病、轮纹病、斑点落叶病、霉心病的重要侵染时期。防治这一阶段的病害,可以使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500~8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600~1 000倍液、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30%琥珀肥酸铜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均匀喷施,如果天气阴雨,可以喷洒1∶2∶200波尔多液并加入0.5%~1%明胶。(6)果实膨大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6月中、下旬到7月中、下旬,春梢生长基本停止,花芽继续分化,果实迅速膨大。多种病害混合发生,是加强病害防治、保证丰收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苹果早期落叶病不断地扩展,进入发病高峰,应及时防治。苹果炭疽病和轮纹病、霉心病等也在不断的侵染,并开始发病。防治早期落叶病,可以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60%噻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等。(7)果实成熟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7月下旬以后,苹果开始进入成熟阶段。这一时期苹果炭疽病、轮纹病开始大量发病,在田间开始出现病斑时,应及时喷药治疗。这时一般天气阴雨、湿度大,霉心病、疫腐病、褐腐病也有发生,应注意防治。防治苹果炭疽病、轮纹病,并兼治其他病害,可以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6%氯苯嘧啶醇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8)营养恢复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进入9月份以后,多数苹果已经成熟、采摘,苹果生长进入营养恢复期。这一时期苹果树势较弱,一般天气多阴雨、潮湿,腐烂病又有所发展,应及时刮除树皮腐烂部分,按前面的方法涂沫药剂。这一时期还有炭疽病、轮纹病、早期落叶病的为害,应喷施1~2次1∶2∶200倍的波尔多液。梨树病害是影响梨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障碍,目前我国梨树病害有90多种。其中对梨树生产为害较大,发生较普遍的病害有黑星病、轮纹病、锈病、黑斑病、腐烂病。黑星病以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及陕西等省发生较重;锈病在南方各省附近栽有桧柏的梨区发生较重;轮纹病在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等省为害较重。分布为害 梨黑星病在我国北方梨区普遍发生,以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及陕西等省发生较重,在南方各梨区其为害也在逐年加重。症状 能够侵染所有的绿色幼嫩组织,其中以叶片和果实受害最为常见。刚展开的幼叶最感病,叶部病斑主要出现在叶片背面,以叶脉处较多。幼果发病,果柄或果面形成黑色或墨绿色的圆斑,导致果实畸形、开裂,甚至脱落。成果期受害,形成圆形凹陷斑,病斑表面木栓化、开裂,呈“荞麦皮”状。病原 Fusicladium virescens为梨黑星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丛生,暗褐色,粗而短,无分枝,直立或弯曲。分生孢子淡褐色或橄榄色,葵花籽形、纺锤形、椭圆形或卵圆形,单胞,但少数在萌发时可产生一个隔膜。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芽鳞片上越冬,第二年春季,借雨水传播造成叶片和果实的初侵染;一般年份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发病;7~8月进入雨季,叶、幼果发病严重;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近成熟的梨果发病重。防治方法 清除落叶,彻底防治幼树上的黑星病,加强肥水管理,适当疏花、疏果,控制结果量,保持树势旺盛,合理修剪,使树膛内通风透光。梨树萌芽前喷布1~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用硫酸铵10倍液进行淋洗式喷洒,或在梨芽膨大期用0.1%~0.2%代森铵溶液喷洒枝条。芽萌动时,喷洒药剂进行预防,如40%氟硅唑可湿性粉剂6 000~8 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 500~3 000倍液、12.5%腈菌唑可湿性粉剂2 500~3 000倍液等。花前、落花后幼果期,雨季前,梨果成熟前30天左右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时期。各喷施1次药剂。可用药剂有: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4 000—5 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 000~7 000倍液、50%多·福可湿性粉剂(多菌灵·福美双)400~600倍液、50%腈·锰锌可湿性粉剂(腈菌唑·代森锰锌)800~1 000倍液、4%己唑醇乳油1 000~1 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亚胺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30%多·烯可湿性粉剂(多菌灵·烯唑醇)1 000~1 500倍液、40%代·腈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腈菌唑)1 000~1 500倍液、25%联苯三唑醇可湿性粉剂1 000~1 250倍液等,为了增加展着性,可加入0.03%皮胶或0.1%6501辅剂。分布为害 梨黑斑病是梨树常见病害,也是储藏期主要病害之一。全国普遍发生,以南方发生较重。症状 病叶上开始时产生针头大、圆形、黑色的斑点,后斑点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心灰白色,边缘黑褐色,有时微现轮纹。潮湿时,病斑表面遍生黑霉。果实染病,初在幼果面上产生一个至数个黑色圆形针头大斑点,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略凹陷,表面遍生黑霉。果实长大时,果面发生龟裂,裂隙可深达果心,在裂缝内也会产生很多黑霉,病果往往早落。病原 Alternaria kikuchiana称菊池链格孢,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褐色或黄褐色,单一,少数有分枝。分生孢子为短棍棒状,基部膨大,顶端细小,有横隔膜4~11个,纵隔膜0~9个,隔膜所在处略缢缩。发生规律 以分生孢子及菌丝体在病梢、芽及病叶、病果上越冬。第二年春季,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引起初次侵染。以后新旧病斑上陆续产生分生孢子,引起重复侵染。在南方梨区,一般从4月下旬开始发生至10月下旬以后才逐渐停止,而以6月上旬至7月上旬,即梅雨季节发病最严重。在华北梨区,一般从6月开始发病,7~8月雨季为发病盛期。防治方法 在果树萌芽前应做好清园工作。剪除有病枝梢,清除果园内的落叶、落果,全部加以销毁。在果园内间作绿肥,或增施有机肥料,促使生长健壮,增强植株抵抗力,以减轻发病。套袋可以减轻发病。可于梨树发芽前喷药保护,约3月上、中旬,喷一次0.3%~0.5%五氯酚钠、混合波美5度石硫合剂、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100倍液、65%五氯酚钠粉剂100~200倍液,以消灭枝干上越冬的病菌。果树生长期,一般在落花后至梅雨期结束前,即在4月下旬至7月上旬喷药保护,间隔期为10天左右,共喷7~8次。为了保护果实,套袋前必须喷1次,开花前和开花后各喷1次。可用药剂有: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86.2%氧化亚铜干悬浮剂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1 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敌菌丹可溶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等。药剂浸果,对采收后仍可发病的果实,用内吸性杀菌剂处理果实,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浸果10分钟。分布为害 梨轮纹病是我国梨树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其发生和为害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等省为害较重。症状 主要为害枝干和果实,有时也可为害叶片。枝干受害,以皮孔为中心先形成暗褐色瘤状突起,病斑扩展后成为近圆形或扁圆形暗褐色坏死斑。果实病斑以皮孔为中心,初为水渍状浅褐色至红褐色圆形烂斑,在病斑扩大过程中逐渐形成浅褐色与红褐色至深褐色相间的同心轮纹。叶片病斑初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略显同心轮纹。病原 Physalospora piricola称梨生囊孢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世代Macrophoma kawatsukai称轮生大茎点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囊壳埋生于寄主表皮下,黑褐色,有短喙。子囊长棍棒形。子囊孢子无色至淡黄色,椭圆形。无性态分生孢子器黑褐色,球形或近球形。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钝纺锤形至长椭圆形。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枝干病部越冬。翌年发芽时继续扩展侵害枝干。北方梨产区枝干上的老病斑一般4月上中旬开始扩展,4月下旬至5月扩展较快,落花后10天左右的幼果即可受害。从幼果形成至6月下旬最易感病,8月份多雨时,采收前仍可受到明显侵染。防治方法 合理修剪,合理疏花、疏果。增施有机肥,氮、磷、钾肥料要合理配施,避免偏施氮肥,使树体生长健壮。冬季做好清园工作,减少和消除侵染源,果实套袋。发芽前喷铲除剂,可喷施0.3%~0.5%的五氯酚钠和3~5波美度石硫合剂混合液,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100倍液、5%菌毒清水剂100倍液,可杀死部分越冬病菌。如果先刮老树皮和病斑再喷药则效果更好。果树生长期,喷药的时间是从落花后10天左右(5月上中旬)开始,到果实膨大为止(8月上中旬)。一般年份可喷药4~5次、即5月上中旬、6月上中旬(麦收前)、6月中下旬(麦收后)、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如果早期无雨,第一次可不喷,如果雨季结束较早,果园轮纹病不重,最后一次亦可不喷。雨季延迟,则采收前还要多喷一次药。可用药剂有: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6%氯苯嘧啶醇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4%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600~800倍液、4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40%氟硅唑可湿性粉剂8 000~10 000倍液等。分布为害 梨锈病是梨树重要病害之一,我国南北梨区普遍发生,在果园附近有松柏等松柏科植物较多的地区,发病较为严重。症状 主要为害幼叶、叶柄、幼果及新梢。起初在叶正面发生橙黄色、有光泽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的病斑,中部橙黄色,边缘淡黄色,最外面有一层黄绿色的晕圈。天气潮湿时,其上溢出淡黄色黏液。病斑组织逐渐变肥厚,叶片背面隆起,正面微凹陷,在隆起部位长出灰黄色的毛状物。幼果初期病斑大体与叶片上的相似。病果生长停滞,往往畸形早落。病原 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称梨胶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性孢子器扁烧瓶形,埋生于叶正面病组织的表皮下,孔口外露,内生许多无色单胞纺锤形或椭圆形的性孢子。锈子器细圆筒形,有长刺状突起,内生锈孢子。锈孢子球形或近球形。橙黄色,表面有瘤状细点。冬孢子角红褐色或咖啡色,圆锥形。冬孢子纺锤形或长椭圆形,双胞,黄褐色。发生规律 只在春季侵染1次,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类植物的发病部位越冬,春天3月间产生冬孢子角。冬孢子角在梨树发芽展叶期萌发产生担孢子,随风传播至梨树的嫩叶、新梢及幼果上,遇适宜条件萌发产生芽管,直接从表皮细胞或气孔侵入。梨树从展叶开始直至展叶后20天容易被感染。刚落花的幼果易受害,成长期的果实也可被侵染。3月下旬与4月下旬的雨水多发病重。防治方法 防治策略是控制初侵染来源,新建梨园应远离桧柏、龙柏等柏科植物,防止担孢子侵染梨树,是防治梨锈病的根本途径。在梨树萌芽前在桧柏等转主寄主上喷药1~2次,以抑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较好的药剂有2~3Be石硫合剂、0.3%五氯酚钠与石硫合剂的混合液或1∶1~2∶100~160的波尔多液等。生长期喷药保护梨树,一般年份可在梨树发芽期喷第1次药,隔10~15天再喷1次即可;春季多雨的年份,应在花前喷1次,花后喷1~2次,每次间隔10~15天。可用药剂有:20%三唑酮乳油1 500~2 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 0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200~4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硫悬浮剂2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800~1 000倍液等。分布为害 梨褐腐病是仁果类生长后期和储藏期重要病害,在全国各梨产区普遍发生较重。症状 只为害果实。在果实近成熟期发生,初为暗褐色病斑,逐步扩大,几天可使全果腐烂,斑上生黄褐色绒状颗粒成轮状排列,表生大量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树上多数病果落地腐烂,残留树上的病果变成黑褐色僵果。病原 Moniliafructigena称仁果丛梗孢。病果表面产生绒球状霉丛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其上着生大量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丛状,顶端串生念珠状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在树上僵果和落地病果内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自伤口或皮孔侵入果实。8月上旬至9月上旬果实近成熟期多雨潮湿时发病重。在果实储运中,靠接触传播。在高温、高湿及挤压条件下,易产生大量伤口,病害常蔓延。防治方法 及时清除初侵染源,发现落果、病果、僵果等立即清出园外,集中烧毁或深埋;早春、晚秋实行果园翻耕。适时采收,减少伤口。严格挑选,去除病、伤果,分级包装,避免碰伤。储窖保持1~2℃,相对湿度90%。发病较重的果园,花前喷施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药剂保护。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喷药2次,药剂选用1∶2∶200波尔多液、50%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7%氢氧化铜微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分布为害 梨树腐烂病是梨树主要枝干病害,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黄河故道地区都有发生。症状 为害枝干引起枝枯和溃疡两种症状。枝枯型:多发生在极度衰弱的梨树小枝上,病斑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明显,扩展迅速,很快包围整个枝干,使枝干枯死,并密生黑色小粒点。溃疡型:树皮上的初期病斑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稍隆起,皮层组织变松,呈水渍状湿腐,红褐色至暗褐色。以手压之,病部稍下陷并溢出红褐色汁液,此时组织解体,易撕裂,并有酒糟味。果实受害,初期病斑圆形,褐色至红褐色软腐,后期散生黑色小粒点,并使全果腐烂。病原 Valsa ambiens称梨黑腐皮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座散生,分布较密,初埋生,后突破表皮。子囊棍棒状,顶部圆或平截。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无性阶段为Cytospora ambiens称迂回壳囊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生于子座内,分生孢子梗单胞,无色,不分枝。分生孢子两端钝圆,单胞,无色。发生规律 以子囊壳、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组织上越冬,春天形成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造成新的侵染。1年中春季盛发,夏季停止扩展,秋季再活动,冬季又停滞,出现两个高峰期。结果盛期管理不好,树势弱,水肥不足的易发病。防治方法 增施有机肥料,适期追肥;防止冻害;适量疏花疏果;合理间作,提高树势。结合冬剪,将枯梢、病果台、干桩、病剪口等死组织剪除,减少侵染源。早春、夏季注意查找病部,认真刮除病组织,涂抹杀菌剂。刮树皮:在梨树发芽前刮去翘起的树皮及坏死的组织,刮皮后结合涂药或喷药。可喷布5%菌毒清水剂50~100倍液、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50倍液、95%银果原药(邻烯丙基苯酚)5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份加植物油2.5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份加植物油1.5份混合等,以防治病疤复发。梨树病害发生严重。一般发生较为普遍的病害有梨黑星病、黑斑病、腐烂病、轮纹病、锈病。我们在梨果收获后,要总结梨树病害发生情况,分析病害发生特点,拟定明年防治计划,及早采取防治方法。(1)休眠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华北地区梨树从11月份到第二年的3月份处于休眠期,多数病菌也停止活动,在病残枝、叶、树枝干上越冬。这一时期的防治工作有3个,一是剪除、摘掉树上病枝、僵果,扫除园中枝叶,并集中烧毁;二是深翻土壤,特别是树基周围,注意深挖、曝晒;三是药剂涂刷树干,进行树体消毒,常用涂白剂(见苹果休眠期防治方法),还可以刮除老皮,再涂沫5波美度石硫合剂保护。冬季修剪时,最好在刀口处涂抹消毒剂,可用0.1%升汞水、波尔多液等。(2)萌芽前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3月上、中旬,气温回升变暖,病菌开始活动,而梨树尚未发芽,可喷一次广谱性铲除剂,可铲除大量越冬病菌,收到较好的保护效果。用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3~5波美度石硫合剂、65%五氯酚钠粉剂200倍液、50%硫悬浮剂200倍液、4%~5%柴油乳剂,全树喷淋,对树基部及基部周围土壤也要喷施。(3)萌芽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3月下旬到4月上旬,梨树开始萌芽,开始生长。梨树腐烂病进入一年的盛发期,特别是一些老果园,要及早刮治;这时梨树白粉病、锈病、褐斑病开始侵染发生,此时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要结合果园的病害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喷药措施。这一时期是刮治梨树腐烂病的重要时期,用锋利的刀子刮除病患部,并刮除边缘一部分好的树皮,深挖到木质部,而后涂抹药剂,可以用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50倍液、5波美度石硫合剂、0.1%升汞液、14%络氨铜水剂10~20倍液、5%菌毒清水剂10~40倍液、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20~30倍液,涂抹病疤。如白粉病、锈病较重,可以喷洒20%三唑酮乳油300~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50%硫悬浮剂3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4)落花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4月下旬到5月上、中旬,梨花相继脱落,幼果开始生长,树叶也开始长大。该期白粉病、锈病开始为害,梨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褐斑病也开始侵染为害。防治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褐斑病等,可喷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 000~7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药剂。(5)果实膨大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5月下旬到7月上、中旬,梨树生长旺盛,幼果迅速增大,是病害防治上的关键阶段。在这50~60天的时间内,如遇合适的条件,黑星病、轮纹病、黑斑病会随时严重发生,应注意调查与适时防治。该期一般需要施药3~6次,间隔10~15天,可以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35%胶悬铜悬浮剂300~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等。(6)果实成熟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7月下旬以后,梨果陆续进入成熟期,黑星病、轮纹病等开始侵染果实,该期高温、高湿、多雨,是病害流行的有利时机,应加强防治。防治梨黑星病、轮纹病等可用50%多·福可湿性粉剂(多菌灵·福美双)400~600倍液、50%腈·锰锌可湿性粉剂(腈菌唑·代森锰锌)800~1 000倍液、30%多·烯可湿性粉剂(多菌灵·烯唑醇)1 000~1 500倍液、40%代·腈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腈菌唑)1 000~1 500倍液等。桃是重要的核果类果树,在我国分布范围广,栽种面积大,是深受人们青睐的营养佳品。我国已记载的桃树病害有90多种。常见的病害有穿孔病、褐腐病、腐烂病、疮痂病、缩叶病、流胶病等。桃细菌性穿孔病在全国各桃产区都有发生;褐腐病在浙江、山东沿海和长江流域一带发病较重;缩叶病以沿海和滨湖地区发生较重;桃根癌病在我国各桃产区均有发生;疮痂病在高温多湿的江浙一带发病最重;炭疽病分布于全国各桃产区,以南方桃区受害最重。分布为害 桃细菌性穿孔病在全国各桃产区都有发生,特别是在沿海,沿湖地区,常严重发生。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受害,开始时产生半透明油浸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整圆形,紫褐色或褐色,周围有淡黄色晕环。天气潮湿时,在病斑的背面常溢出黄白色胶黏的菌脓,后期病斑干枯,在病、健部交界处,发生一圈裂纹,很易脱落形成穿孔。枝梢上有两种病斑:一种称春季溃疡,另一种称夏季溃疡。春季溃疡病斑油浸状,微带褐色,稍隆起;春末病部表皮破裂成溃疡。夏季溃疡多发生在的嫩梢上,开始时环绕皮孔形成油浸状、暗紫色斑点,中央稍下陷,并有油浸状的边缘。病原 Xanthomonas campestris称油菜黄单胞菌李致病型,属薄壁菌门黄单胞菌属。菌体短杆状,单根极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好气性。发生规律 病原细菌在春季溃疡病斑组织内越冬,次春气温升高后越冬的细菌开始活动,枝梢发病,形成春季溃疡。桃树开花前后,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从叶片的气孔和枝梢、果实的皮孔侵入,进行初侵染。病害一般在5月上、中旬开始发生,6月梅雨期蔓延最快。夏季高温干旱天气,病害发展受到抑制,至秋雨期又有一次扩展过程。防治方法 加强肥水管理,保持适度结果量,合理整形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芽膨大前期喷1∶1∶100倍波尔多液、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30%碱式硫酸铜胶悬剂300~500倍液杀灭越冬病菌。展叶后至发病前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喷施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400倍液、33.5%喹啉铜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8%宁南霉素水剂2 000~3 000倍液、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6.2%氧化亚铜悬浮剂1500~2 0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800~1 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等药剂。分布为害 我国各桃区均有发生,尤以北方桃区受害较重,在高温多湿的江浙一带发病最重。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亦为害枝梢。果实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暗绿色圆形斑点,逐渐扩大,至果实近成熟期,病斑呈暗紫或黑色,略凹陷,病菌扩展局限于表层,不深入果肉。发病严重时,病斑密集,随着果实的膨大,果实龟裂。新梢被害后,呈现长圆形、浅褐色的病斑,后变为暗褐色,并进一步扩大,病部隆起,常发生流胶。病原 Cladosporium carpophilum为嗜果枝孢菌,属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梗短,簇生,暗褐色,有分隔,稍弯曲。分生孢子单生或呈短链状,单胞,偶有双胞。圆柱形至纺锤形或棍棒形,近无色或浅橄榄色,孢痕明显。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在枝梢病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气温上升,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病菌侵入后潜育期长,然后再产生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在我国南方桃区,5~6月发病最盛;北方桃园,果实一般在6月开始发病,7~8月发病率最高。果园低湿,排水不良,枝条郁密,修剪粗糙等均能加重病害的发生。防治方法 秋末冬初结合修剪,认真剪除病枝。注意雨后排水,合理修剪,使桃园通风透光。萌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0.3%五氯酚钠、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铲除枝梢上的越冬菌源。落花后半月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用70%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波尔多液)1 0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0%邻烯丙基苯酚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4 000~10 000倍液均匀喷施,以上药剂交替使用,效果更好。间隔10~15天喷药1次,共3~4次。分布为害 桃褐腐病是桃树的重要病害之一。江淮流域,江苏、浙江和山东等省每年都有发生,北方桃园多在多雨年份发生流行。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花、叶、枝梢。果实被害,最初在果面产生褐色圆形病斑,果肉也随之变褐软腐。继后在病斑表面生出灰褐色绒状霉丛,常成同心轮纹状排列,病果腐烂后易脱落,但不少失水后变成僵果。花部受害自雄蕊及花瓣尖端开始,先发生褐色水渍状斑点,后逐渐延至全花,随即变褐而枯萎。新梢上形成溃疡斑,长圆形,中央稍凹陷,灰褐色,边缘紫褐色,常发生流胶。病原 Moniliafructicol称果生丛梗孢,均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短,丛生,有时有分枝。分生孢子串生,无色,单胞,椭圆形。发生规律 主要以菌丝体在树上及落地的僵果内或枝梢的溃疡斑部越冬,翌春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通过病虫伤、机械伤或自然孔口侵入。花期低温、潮湿多雨,易引起花腐。果实成熟期温暖多雨雾易引起果腐。病虫伤、冰雹伤、机械伤、裂果等表面伤口多,会加重该病的发生。树势衰弱,管理不善,枝叶过密,地势低洼的果园发病常较重。防治方法 结合冬剪彻底清除树上树下的病枝。及时防治害虫,如桃蛀螟、桃蝽象、桃食心虫等,减少伤口,减轻为害。及时修剪和疏果,使树体通风透光。合理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桃树萌芽前喷布80%五氯酚钠加石硫合剂、1∶1∶100波尔多液,铲除越冬病菌。初花期、开花盛期、落花期是喷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50%硫悬浮剂500~800倍液、8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发病严重的桃园可每15天喷1次药,采收前3周停喷。分布为害 桃流胶病是桃树的一种常见的严重病害,世界各核果栽培区均有分布,在我国南方桃区发生较重。症状 主要为害枝干。一年生嫩枝染病,初产生以皮孔为中心的疣状小突起,当年不发生流胶现象,翌年5月上旬病斑开裂,溢出无色半透明稀薄而有黏性的软胶。被害枝条表面粗糙变黑,并以瘤为中心逐渐下陷,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其上散生小黑点。多年生枝干受害产生“水泡状”隆起,并有树胶流出。病原 Botryosphaeriaribis称茶藨子葡萄座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态Dothiorella gregaria称桃小穴壳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座球形或扁球形,黑褐色,革质,孔口处有小突起。分生孢子梗短,不分支。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或纺锤形。子囊棍棒状,壁较厚,双层,有拟侧丝。子囊孢子单胞,无色,卵圆形或纺锤形,两端稍钝,多为双列。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在病枝里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散发出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经伤口和皮孔侵入。一年中有两个发病高峰,第1次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第二次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一般在直立生长的枝干基部以上部位受害严重;枝干分叉处易积水的地方受害重。防治方法 增施有机肥,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合理修剪,减少枝干伤口。桃树落叶后树干、大枝涂白,防止日灼、冻害,兼杀菌治虫。涂白剂配制方法:生石灰12kg,食盐2~2.5kg,大豆汁0.5kg,水36kg。先把优质生石灰用水化开,再加入大豆汁和食盐,搅拌成糊状即可。早春发芽前将流胶部位病组织刮除,然后涂抹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或喷石硫合剂加80%五氯酚钠200~3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铲除病原菌。生长期于4月中旬至7月上旬,每隔20天用刀纵、横划病部,深达木质部,然后用毛笔蘸药液涂于病部,全年共处理7次。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80%乙蒜素乳油50倍液、1.5%多抗霉素水剂100倍液处理。分布为害 桃树腐烂病在我国大部分桃区均有发生,是桃树上为害性很大的一种枝干病害。症状 主要为害主干和主枝,造成树皮腐烂,致使枝枯树死。自早春至晚秋都可发生,其中4~6月发病最盛。发病初期,病部皮层稍肿起,略带紫红色并出现流胶,最后皮层变褐色枯死,有酒糟味,表面产生黑色突起小粒点。病原 有性态为核果黑腐皮壳Valsaleucostoma,属子囊菌亚门黑腐皮壳属。无性态为核果壳囊孢Cytospora leucostoma。分生孢子器埋生于子座内,扁圆形或不规则形。分生孢子梗单胞,无色,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香蕉形,略弯,两端钝圆。子囊壳埋生在子座内,球形或扁球形,有长颈。子囊棍棒形或纺锤形,无色透明,基部细,侧壁薄,顶壁较厚。子囊孢子单胞,无色,微弯,腊肠形。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子囊壳及分生孢子器在树干病组织中越冬,翌年3~4月份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自伤口及皮孔侵入。病斑多发生在近地面的主干上,早春至晚秋都可发生,春秋两季最为适宜,尤以4~6月发病最盛,高温的7~8月受到抑制,11月后停止发展。施肥不当及秋雨多,桃树休眠期推迟,树体抗寒力降低,易引起发病。防治方法 适当疏花疏果,增施有机肥,及时防治造成早期落叶的病虫害。防止冻害。防止冻害比较有效的措施是树干涂白,降低昼夜温差,常用涂白剂的配方是生石灰12~13kg,加石硫合剂原液(20波美度左右)2kg、加食盐2kg,清水36kg;或者生石灰10kg,加豆浆3~4kg,加水10~50kg。亦可防止枝干日烧。在桃树发芽前刮去翘起的树皮及坏死的组织,然后喷布5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生长期发现病斑,可刮去病部,涂沫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份加植物油2.5份、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5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等药剂,间隔7~10天再涂1次,防效较好。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幼嫩组织,其中以嫩叶为主,嫩梢、花和幼果亦可受害。春季嫩叶刚从受侵芽鳞抽出即可受害,表现为病叶变厚膨胀,卷曲变形,颜色发红。随叶片逐渐展开,卷曲加重,病叶肿大肥厚,皱缩扭曲,质地变脆,呈红褐色,上生一层灰白色粉状物。枝梢受害呈黄绿色,病部肥肿,节间缩短,多形成簇生状叶片。严重时病梢扭曲,生长停滞,最后整枝枯死。病原 Taphrina deformans称畸形外囊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裸生,栅状排列成子实层。子囊圆筒形,上宽下窄,顶端扁平。子囊孢子单胞,无色,圆形或椭圆形。芽孢子无色,单胞,卵圆形。发生规律 以子囊孢子在桃芽鳞片和树皮上越夏,以厚壁的芽孢子在土中越冬。翌年春桃树萌芽时,芽孢子萌发,直接从表皮侵入或从气孔侵入正在伸展的嫩叶,进行初侵染。一般不发生再侵染。一般在4月上旬展叶后开始发生,5月份为发病盛期。春季桃芽膨大和展叶期,由于叶片幼嫩易被感染,如遇10~16℃冷凉潮湿的阴雨天气,往往促使该病流行。防治方法 做好土、肥、水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树势,增强树体的抗病性。及时摘除病叶,集中烧毁。果树休眠期,喷布3~5度石硫合剂,铲除越冬病菌。在桃花芽露红而未展开时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喷施1次5波美度的石流合剂、1∶1∶100波尔多液、50%硫悬浮剂6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 000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就能控制初侵染的发生,效果很好。桃树有许多病害为害严重。在病害中以细菌性穿孔病和褐腐病发生最普遍;缩叶病在桃树萌芽期低温多雨年份常严重发生;炭疽病在一些地区的早熟桃品种上发生严重;腐烂病可造成桃树枝干死亡,局部果园发生严重;流胶病在各地发生普遍,严重削弱树势,是桃树的重要病害。在桃收获后,要认真总结桃树病害发生情况,分析病害的发生特点,拟订明年的病害防治计划,及早采取防治方法。(1)休眠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华北地区桃树从10月中、下旬到第二年的3月份处于休眠期,多数病菌也停止活动,一些病菌在病残枝、叶、树干上越冬。这一时期的病虫防治工作有3个:一是剪除、摘掉树上的病枝、僵果,扫除园中枝叶,刮除树干和主枝基部的粗皮,并集中烧毁;二是翻耕土壤,特别是树干周围要深挖、曝晒;三是药剂涂刷树干,进行树体消毒,可以用涂白剂(见苹果休眠期防治方法),也可以喷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冬季修剪时,最好在刀口处涂抹消毒剂,可以用0.1%升汞水、波尔多液等。(2)萌芽前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3月上、中旬,气温已开始回升变暖,病菌开始活动,这时期桃树尚未发芽,可喷施一次广谱性铲除剂,一般效果较好,可以铲除越冬病原菌。药剂有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65%五氯酚钠粉剂200倍液、50%硫悬浮剂200倍液、4%~5%柴油乳油,进行全树喷淋,对树基部及基部周围土壤也要喷施。桃树发芽较早,为防止冻害,可以在上述药液中混加黄腐酸盐1000倍液。(3)落花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4月中、下旬,桃花相继败落,幼果开始生长,树叶也开始长大。桃细菌性穿孔病、缩叶病、流胶病、腐烂病开始发生为害,桃褐腐病、炭疽病、疮痂病等开始侵染,生产上应以刮治流胶病,防治缩叶病为主,考虑兼治其他病害。防治桃树流胶病,先刮除病斑、胶块,后用抗菌剂80%乙蒜素乳油1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100倍液涂刷病斑,杀灭越冬病菌。防治缩叶病、流胶病等病害的发生与侵染,又要减少药剂对幼果的影响,可以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1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2 500倍液。(4)幼果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5月上、中旬,新梢生长旺盛,果实开始生长。该期桃缩叶病、褐腐病、流胶病发生较重,炭疽病、细菌性穿孔病也开始发生。防治该期病害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2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600~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35%胶悬铜悬浮剂300~~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800~1 0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500倍液喷雾。(5)果实膨大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5月下旬到6月中旬,大多数品种果实迅速生长膨大。该期病害以褐腐病、疮痂病、桃树缩叶病较重,生产管理上应注意调查,及时防治。杀菌剂可以参考前期用药。(6)成熟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6月中、下旬以后,桃开始成熟采摘。这时多高温、多雨,桃褐腐病、炭疽病发生严重,应注意适时防治,同时还要兼治桃疮痂病、细菌性穿孔病等病害。杀菌剂使用上,应以防治炭疽病、褐腐病为主,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1 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并注意轮换使用35%胶悬铜悬浮剂300~500倍液、1∶1∶200倍波尔多液。(7)营养恢复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7月份以后,桃相继成熟、采摘,这时树势较弱,开始进入营养恢复期。这期间桃细菌性穿孔病、褐锈病等较重,导致大量落叶,有时流胶病发生严重,一般要持续到8月份。这期间除应不断使用保护剂如1∶1∶160~200倍波尔多液、35%胶悬铜悬浮剂300~500倍液,还应注意及时喷施治疗剂,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5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多菌灵·乙霉威)1 500~2 500倍液等。8月份以后,还应再喷1~2次波尔多液或胶悬铜,以保护叶片。葡萄是一种色艳味美且富有营养的水果,葡萄适应性很强,我国广大地区均可种植。我国已报道的葡萄病害有40多种,其中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黑痘病、灰霉病等是葡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黑痘病在我国以北方沿海和春夏多雨潮湿的长江流域及黄河故道地区发生最重;白腐病主要发生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北部地区;霜霉病在我国沿海、长江流域及黄河流域发生较重;炭疽病在我国长江流域及黄河故道各省、市普遍发生;灰霉病目前在河北、山东、辽宁、四川、上海等地发生严重。分布为害 葡萄黑痘病是葡萄重要病害之一。此病分布广,发生普遍,我国所有的葡萄产区几乎均有发生。以北方沿海和春夏多雨潮湿的长江流域及黄河故道地区发生最重。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新梢和果实。嫩叶发病初期,叶面出现红褐色斑点,周围有褪绿晕圈,逐渐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部凹陷,呈灰白色,边缘呈暗紫色,后期常干裂穿孔。新梢发病形成长圆形褐色病斑,后期病斑中间凹陷开裂,呈灰黑色,边缘紫褐,数斑融合,常使新梢上段枯死。幼果发病,果面出现深褐色斑点,渐形成圆形病斑,四周紫褐色,中部灰白色,形如鸟眼。病原 有性态为Elsinoe ampelina称痂囊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态Sphaceloma ampelinum称葡萄痂圆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黑色,半埋生于寄主组织中。产孢细胞圆筒形,短小密集,无色,单胞。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卵形或长圆形,稍弯,中部缢缩。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在病枝梢、叶痕或病残组织上越冬,次年春季气温升高,葡萄开始萌芽展叶时,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葡萄开始萌动、展叶、开花,病菌即可开始初侵染,6月中、下旬以后,气温升高,如有较多的降雨,植株可受到严重为害,此时是盛发高峰期。秋季又有一次生长旺季,大量抽出新的枝梢,又出现一个发病高峰期。防治方法 合理施肥,不偏施氮肥。结合夏季修剪,及时绑蔓,去除副梢、卷须和过密的叶片。及时清除地面杂草和杂物,保持地面清洁。适当疏花疏果,控制果实负载量。葡萄芽鳞膨大,但尚未出现绿色组织时,喷布铲除剂,如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80%五氯酚钠原粉200~300倍液、10%硫酸亚铁加1%粗硫酸。葡萄花前花后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喷施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波尔多液)600~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800~1 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 200~1 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6 000~8 000倍液、86.2%氢氧化铜悬浮剂1 000~1 4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等药剂。若遇下雨,要及时补喷。控制了春季发病高峰后,还应注意控制秋季发病高峰。分布为害 葡萄白腐病是葡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发生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北部地区。症状 主要为害果穗、穗轴、果粒。果穗受害,多发生在果实着色期。一般先从近地面的果穗尖端开始发病。先在穗轴和果梗上产生淡褐色、水渍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进而病部皮层腐烂,手捻极易与木质部分离脱落,并有土腥味。果粒受害,多从果柄处开始,而后迅速蔓延到果粒,使整个果粒呈淡褐色软腐,严重时全穗腐烂,病果极易受震脱落,重病园地面落满一层,这是白腐病发生的最大特点。枝蔓多在有机械伤或接近地面的部位发病,最初出现水浸状、红褐色、边缘深褐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展成沿纵轴方向发展的长条形病斑,色泽也由浅褐色变为黑褐色,病部稍凹陷,病斑表面密生灰色小粒点。叶片先从植株下部近地面的叶片开始,多在叶尖、叶缘或有损伤的部位形成淡褐色、水渍状、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并略具同心轮纹,其上散生灰白色至灰黑色小粒点,且以叶脉两边居多,后期病斑干枯易破裂。病原 Coniothyrium diplodiella称白腐盾壳霉,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灰褐至暗褐色,底部壳壁突起呈丘状;分生孢子梗单孢,不分支。分生孢子初无色,后渐变为暗褐色,单孢,卵圆形至梨形。发生规律 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随病残组织在地表和土中越冬,也能在枝蔓病组织上越冬。分生孢子靠雨水溅散传播,经伤口或皮孔侵入而形成初次侵染。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6~8月份一般高温多雨,适宜病害的发生。幼果期开始发病,着色期及成熟期感病较多。防治方法 生长季节摘除病果、病蔓、病叶,冬剪时把病组织剪除干净。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口,增施有机肥料,合理调节负载量,注意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花后对果穗进行套袋,以保护果实。对重病果园要在发病前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份、硫磺粉1份、碳酸钙1份,3种药混匀后撒在葡萄园地面上,每亩撒1~2kg,或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1 000倍液喷洒地面,可减轻发病。在葡萄发芽前,喷布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50%硫悬浮剂2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对越冬菌源有较好的铲除效果。生长季节,6月下旬开花前后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用40%氟硅唑乳油8 000~10 0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波尔多液)400~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9%白腐霜克悬浮剂(甲霜灵·多菌灵)400~5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阿米西达)800~1 25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2 0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等药剂均匀喷施,间隔10~15天再喷1次,多雨季节防治3~4次。分布为害 葡萄霜霉病在世界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我国沿海、长江流域及黄河流域,此病广泛流行。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新梢、叶柄、卷须、幼果、果梗及花序等幼嫩部分。叶片受害,初期在叶正面产生半透明油渍状的淡黄色小斑点,边缘不明显;随后渐渐变成淡绿色至黄褐色的多角形大斑,后变黄枯死。在潮湿的条件下,叶片背面形成白色的霜霉状物。新梢、叶柄受害产生水浸状、略凹陷的褐色病斑,潮湿时产生白色霜霉状物。幼果从果梗开始发病,受害幼果呈灰色,果面布满白色霉层。病原 Plasmopara viticola称葡萄单轴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菌丝管状。孢子囊椭圆形,透明,着生在树枝状的孢囊梗上。孢囊梗呈束状,无色,单轴,分枝处呈直角,圆锥状,末端钝,孢子囊即着生在小鞭上。流动孢子,有双鞭毛,能游动。游动孢子为单细胞,呈肾形。发生规律 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或随病叶遗留在土壤中越冬。越冬后的卵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叶片上,通过气孔侵入。多雨、多雾露、潮湿、冷凉的天气利于霜霉病的发生。果园地势低,栽植过密,栅架过低,荫蔽,通风透光不良有利于发病。防治方法 结合冬季修剪进行彻底清园,剪除病、弱枝梢,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秋冬季深翻耕,雨后及时排出积水。葡萄发芽前,可在植株和附近地面喷1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以杀灭菌源,减少初侵染。从7月上旬坐果初期开始喷药防治,以后间隔10~15天,连喷3~4次,效果较好。防治葡萄霜霉病有效的药剂有: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甲霜灵·代森锰锌)500~7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波尔多液)500~600倍液、25%嘧菌酯水悬浮剂1 000~2 000倍液、50%氟吗啉·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750倍液、57.6%氢氧化铜干粒剂1 000~1 3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氟吗啉·代森锰锌)750~1 000倍液、69%安克锰锌水分散粒剂(烯酰吗啉·代森锰锌)800倍液、56%氧化亚铜悬浮剂1 000倍液、12%松脂酸铜乳油600~800倍液等,喷雾时要注意叶片正面和背面都要喷洒均匀。为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杀菌剂交替使用。分布为害 葡萄炭疽病是葡萄近成熟期引起果实腐烂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国各葡萄产区均有分布,长江流域及黄河故道各省、市普遍发生,南方高温多雨的地区发生最普遍。症状 主要为害着色或近成熟的果粒,造成果粒腐烂。果实着色后、近成熟期显现症状,果面出现淡褐或紫色斑点,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形,渐扩大,变褐至黑褐色,腐烂凹陷。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涌出粉红色黏稠点状物,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病斑可蔓延到半个至整个果粒,腐烂果粒易脱落。病原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称胶孢炭疽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黑色。分生孢子梗无色单胞,圆筒形或棍棒形。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发生规律 以菌丝潜伏在一年生枝蔓表层组织和叶痕等部位越冬,残留在架面的病枝、病果也是重要的侵染源。第二年春季,越冬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昆虫传播到寄主体,发生初侵染。从幼果期开始侵染,至果实着色近成熟时发病。在果实近成熟期高温、多雨、湿度高的地区,果穗发病严重。防治方法 结合修剪清除留在植株上的副梢、穗梗、僵果、卷须等,并把落于地面的果穗、残蔓、枯叶等彻底清除。及时摘心、绑蔓,使果园通风透光良好。注意合理施肥,雨后要搞好果园的排水工作,防止园内积水。春季萌芽前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0.5%五氯酚钠。在葡萄发芽前后,可喷施1∶0.7∶200倍波尔多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波美度石硫合剂+200倍五氯酚钠、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500倍液。生长季节重点是保护果穗,6月下旬葡萄落花幼果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用50%醚菌酯干悬浮剂3 000~5 0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6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波尔多液)500~600倍液、30%爱苗乳油(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 000~4 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2 000~2 500倍液、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800~1 200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3 000~4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药剂喷施,间隔10~15天连喷3~5次。分布为害 灰霉病在河北、山东、辽宁、四川、上海等地发生严重。症状 主要为害花序、幼小果实和已成熟的果实,有时亦为害新梢、叶片和果梗。病初花序似热水烫状,后变暗褐色,病部组织软腐,表面密生灰霉,被害花序萎蔫,幼果极易脱落。花穗和刚落花后的小果穗易受侵染,发病初期被害部呈淡褐色水渍状,很快变暗褐色,整个果穗软腐,潮湿时病穗上长出一层鼠灰色的霉层。新梢及叶片上产生淡褐色,不规则形的病斑,亦长出鼠灰色霉层。成熟果实及果梗被害,果面出现褐色凹陷病斑,很快整个果实软腐,长出鼠灰色霉层,果梗变黑色,不久在病部长出黑色块状菌核。病原 无性态Botrytis cinerea称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细长,灰黑色,呈不规则的树状分支。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或卵圆形。菌核褐色,形状不规则。发生规律 以菌核、分生孢子和菌丝体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翌春在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花穗上。初侵染发病后又长出大量新的分生孢子,又靠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该病有两个明显的发病期,第一次发病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开花前及幼果期)主要为害花及幼果,造成大量落花落果。第二次发病期在果实着色至成熟期。排水不良,土壤黏重,枝叶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均能促进发病。防治方法 彻底清园,春季发病后,摘除病花穗。适当增施磷、钾肥,防止枝梢徒长,适当修剪,增加通风透光。开花前喷1 ~2次药剂预防,喷洒1∶1∶200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有一定的预防效果。4月上旬葡萄开花前可喷药防治,可用30%爱苗乳油(苯醚甲环唑·丙环唑)5 0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 0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1 500~1 700倍液、40%双胍辛胺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50%腐霉利可溶性粉剂1 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0%噻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药剂喷施,间隔10~15天连喷2~3次。分布为害 葡萄褐斑病分布广泛,我国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和为害,以多雨潮湿的沿海和江南各省发病较多。症状 仅为害叶片。病斑定形后,直径3~10mm的称大褐斑病;直径2~3mm的称小褐斑病。大褐斑病:初期在叶片表面产生许多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的褐色小斑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叶背面病斑周缘模糊,淡褐色,后期上生灰色或深褐色的霉状物。病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病叶干枯破裂而早期脱落。小褐斑病:病斑较小,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一致,边缘深褐色,中部颜色稍浅,后期病斑背面长出一层较明显的黑色霉状物。病原 大褐斑病病原Phaeoisariopsis vitis称葡萄假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小,球形。分生孢子梗紧密成束,孢梗束下部紧密,上部散开。分生孢子梗暗褐色,不分枝,多个隔膜,曲膝状,具齿突。分生孢子顶生,褐色至暗褐色,倒棍棒形,具喙,直立或稍弯曲。小褐斑病病原Cercospora rossleri称座束梗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无色,半球形。分生孢子梗疏散不成束,暗褐色,直或稍弯曲,隔膜多,近顶端膝曲状,孢痕明显。分生孢子圆筒形或椭圆形,直或稍弯曲,暗褐色。发生规律 以病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由叶背气孔侵入,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重,干旱年份发病晚而轻,壮树发病轻,弱树发病重。发病通常自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发生最盛。发病时期一般5~6月始,7~9月为盛期。防治方法 秋后及时清扫落叶烧毁,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施肥,合理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春季萌芽后可喷施53.8%氢氧化铜悬浮剂1 000~1 2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 000~5 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3 000—5 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减少越冬菌源。展叶后6月中旬,即发病初期,可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己唑醇悬浮剂1 000~1 2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 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药剂喷施,间隔10~15天,连喷2~3次,防效显著。在葡萄栽培中,有许多病害为害严重。在多种病害中以霜霉病、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为害重。在葡萄收获后,要认真地总结病害发生和为害情况,分析病害发生特点,拟定明年的病害防治计划,及早采取防治方法。(1)休眠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华北地区葡萄树从10月下旬到第二年3月份处于休眠期,树体停止生长,多数病菌也停止活动,开始在病残枝、叶、蔓上越冬。这一时期应结合修剪,清扫枯枝、落叶、病蔓,将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病源。同时深翻土壤,并充分曝晒。(2)萌芽前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3月下旬到4月上旬,气温已开始回升变暖,病菌开始活动,这一时期葡萄尚未发芽,可以喷施一次广谱性保护剂,一般效果较好,能够铲除越冬病原菌。可喷洒波美2~3度石硫合剂、45%晶体石硫合剂200~300倍液、65%五氯酚钠粉剂200倍液、5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等,全面喷洒枝、蔓及基部周围的土表。(3)展叶及新梢生长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葡萄开始萌芽展叶,新梢开始迅速生长。这一时期许多病菌开始产孢子,侵染、为害新梢,如黑痘病、白粉病、灰霉病等,应注意使用保护剂必要时喷洒治疗剂。这一阶段,一般应喷洒1~3次保护剂,可用1∶0.7∶160~240倍波尔多液、30%胶悬铜悬浮剂、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600倍液喷雾;如果往年白粉病发病较重,可用一次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对于巨峰葡萄或往年灰霉病发病较重的葡萄树,除用上述保护剂外,还应在5月上旬临近葡萄开花前喷洒1次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5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4)落花后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5月下旬到6月上旬,葡萄花期相继结束,幼果开始形成。天气一般白天温暖、晚上凉湿,葡萄灰霉病进入第一个为害盛期,葡萄白粉病、葡萄黑痘病开始为害,有时发生严重。其他病害,如炭疽病、褐斑病进入侵染盛期。防治上应针对病情及时治疗,并注意使用保护剂。该期一般要使用1~2次保护剂,如喷洒1∶0.7∶160~200倍波尔多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或35%胶悬铜悬浮剂400~600倍液。并结合病情、天气情况,可用有机合成保护剂与治疗剂混合喷施,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5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 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 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乙霉威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等。(5)幼果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葡萄生长旺盛,一般品种幼果进入迅速膨大生长期。如气温较高,白粉病一般发生较重。有些也有部分霜霉病发生,黑痘病发生常导致落果,其他病害如炭疽病也开始侵染和部分发病。该阶段病害防治的主要任务是预防各种病害的蔓延。保护剂的选用要根据天气而定,阴雨天气可以使用30%碱式硫酸铜或35%胶悬铜悬浮剂300~5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1∶0.5∶160~240倍波尔多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天气晴朗无雨干旱,可以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等。该季节一般需喷洒保护剂2~4次,视天气与病情,一般5~8天喷1次。如田间白粉病发生较重,可以结合其他病害的防治,及时喷洒50%多硫悬浮剂400~6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1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1 000倍液等,并可以兼治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等。如遇霜霉病、毛毡病的发生,也要采取措施及时防治,防止扩展为害。(6)成熟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7~8月份,华北地区多数葡萄品种相继成熟,开始采摘。该期葡萄生长势有所降低,天气多为阴雨连绵,空气湿度大,为病虫发生盛期,生产上务必注意防治,保证丰产。这一时期,葡萄炭疽病、白腐病、房枯病、灰霉病、黑痘病、霜霉病等都有大发生的可能,生产上要加强预防和治疗。要将保护剂与治疗剂交替使用,视天气和病情,间隔5~10天喷1次。发现病情,及时治疗,防治炭疽病、白腐病、黑痘病等,可用50%甲·福可湿性粉剂(甲霜灵·福美双)400~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1 000倍液等。防治灰霉病还可以使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如该期发现霜霉病为害,可以喷施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50%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等药剂。(7)营养恢复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8月份以后,华北地区葡萄大部分已经成熟采摘。葡萄长势开始恢复,天气潮湿、多雨、湿凉。该期霜霉病、褐斑病等仍发生较重,应按上述方法及时防治。同时注意不断使用保护剂,确保正常的营养恢复,为下一年葡萄丰产打好基础。目前,各枣区报道的枣树病害有20多种,但在生产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病害主要有枣锈病、枣疯病、炭疽病、缩果病等。枣锈病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河南、山东、河北等省枣区更为严重;枣疯病在全国大部枣区均有发生,河北、北京、山西、陕西、河南、安徽、广西等枣区发生较严重;炭疽病分布于河南、山西、陕西、安徽等省,以河南灵宝大枣和新郑灰枣受害最重。缩果病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甘肃、辽宁等省。分布为害 枣锈病是枣树重要的流行性病害,全国分布广泛,尤以河南、山东、河北等省枣区更为严重。症状 仅为害叶片,病初在叶片背面散生淡绿色小点,后逐渐突起成黄褐色锈斑,多发生在叶脉两侧及叶尖和叶基。后期破裂散出黄褐色粉状物。叶片正面,在与夏孢子堆相对处呈现许多绿色小斑点,叶面呈花叶状,逐渐失去光泽,最后干枯早落。病原 Phakopsora zizyphi-vulgaris称层锈菌,担子菌亚门真菌。夏孢子堆形状不规则。夏孢子球形或椭圆形,黄色或淡黄色,表面生短刺。冬孢子堆比夏孢子堆小,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稍凸起,但不突破表皮。冬孢子长椭圆形或多角形,单胞,平滑,顶端壁厚,下端稍薄,上部栗褐色,基部淡色。发生规律 主要是以夏孢子堆在落叶上越冬,为来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翌年夏孢子借风雨传播到新生叶片上,在高湿条件下萌发。一般从7月中下旬开始出现症状,8月下旬至9月初夏孢子堆大量出现,通过风雨传播不断引起再侵染,使病害加重。7、8月份的雨早、雨多发病严重。防治办法 合理密植,修剪过密枝条,雨季及时排水,防止果园过湿,行间不种高秆作物和西瓜、蔬菜等经常灌水的作物。落叶后至发芽前,彻底清扫枣园内落叶,集中烧毁或深翻掩埋土中,消灭初侵染来源。在7月上旬枣锈病的盛发期喷药防治,可用25%三唑铜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97%敌锈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2 000~3 000倍液,间隔15天再喷布1次。分布为害 枣疯病是枣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全国大部枣区均有发生,河北、北京、山西、陕西、河南、安徽、广西等省枣区发生较严重。症状 枣疯病的发生,一般是先从一个或几个枝条开始,然后再传播到其他枝条,最后扩展至全株,但也有整株同时发病的。症状特点是枝叶丛生,花器变为营养器官,花柄延长成枝条,花瓣、萼片和雄蕊肥大、变绿、延长成枝叶,雌蕊全部转化成小枝。病枝纤细,节间变短,叶小而萎黄,一般不结果。病树健枝能结果,但其所结果实大小不一,果面凹凸不平,着色不匀,果肉多渣,汁少味淡,不堪食用。后期病根皮层变褐腐烂,最后整株枯死。病原 主要是质原体(Phytoplasma)。发生规律 疯枣树是枣疯病主要的侵染来源,病原体在活着的病株内存活。北方枣产区自然传病媒介主要是3种叶蝉,即凹缘菱纹叶蝉、橙带拟菱纹叶蝉和红闪小叶蝉。地势较高,土地瘠薄,肥水条件差的山地枣园病重;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的枣园病重。防治方法 加强枣园肥水管理,对土质差的进行深翻扩穴,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促进枣树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可减缓枣疯病的发生和流行。枣产区尽量实行枣粮间作,避免病株和健株根的接触,以阻止病害传播。发现病苗应立即刨除;严禁病苗调入或调出;及时刨除病树;及时去除病根蘖及病枝,减少初侵染来源。于早春树液流动前和秋季回流至根部前,注射1 000万单位土霉素100ml、0.1%四环素500ml。4月下旬、5月中旬和6月下旬为防治的最佳时期,共喷药3~4次。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拟菱纹叶蝉初龄幼虫;5月中旬花期前,喷布10%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防治第1代若虫,兼治凹缘菱纹叶蝉;6月下旬枣盛花期后,喷布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防治第1代成虫;7月中旬喷布20%氰戊菊酯乳油1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50%杀螟硫磷乳油1 000倍液、10%联苯菊酯乳油1 000~1 500倍液等进行防治。分布为害 枣炭疽病分布于河南、山西、陕西、安徽等省。以河南灵宝大枣和新郑灰枣受害最重。症状 主要侵害果实,也可侵染枣吊、枣叶、枣头及枣股。染病果实着色早,在果肩或果腰处出现淡黄色水渍状斑点,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黄褐色斑块,中间产生圆形凹陷病斑,病斑扩大后连片,呈红褐色,引起落果。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长出许多黄褐色小突起。剖开病果,果核变黑,味苦,不能食用。叶片受害后变黄绿早落,有的呈黑褐色焦枯状悬挂在枝头。病原 Colletotrichum gloesporides称胶胞炭疽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位于表皮下。分生孢子长圆形或圆筒形,无色,单胞,中央有1~2个油点。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在枣吊、枣股、枣头和僵果中越冬。翌年春季雨后,越冬病菌形成分生孢子盘,涌出分生孢子,遇水分散,随风雨传播,或昆虫带菌传播。枣果、枣吊、枣叶、枣头等从5月即可能被病菌侵入,带有潜伏病菌,到7月中、下旬才开始发病,出现病果。8月雨季,发展快。降雨早,连阴天时,发病早而重。防治方法 摘除残留的越冬老枣吊,清扫掩埋落地的枣吊、枣叶,并进行冬季深翻;再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枯枝,以减少侵染来源。增施农家肥料,可增强树势,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于发病期前的6月下旬喷施一次杀菌剂消灭树上病原,可选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于7月下旬至8月下旬,间隔10天,喷洒2次1∶2∶200倍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保护果实,至9月上、中旬结束喷药。分布为害 枣缩果病常与炭疽病混合发生,目前已成为威胁枣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分布于河北武邑,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甘肃、辽宁等省。症状 为害枣果,引起果腐和提前脱落。病果初在肩部或腹部出现淡黄色晕环,逐渐扩大,稍凹呈不规则淡黄色病斑。进而果皮呈水渍状,散布针刺状圆形褐点;果肉土黄色、松软,外果皮暗红色、无光泽。病部组织发软萎缩,果柄暗黄色,提前形成离层而早落。病果小、皱缩、干瘪,组织呈海绵状坏死,味苦,不堪食用。病原 目前对缩果病的病原尚无统一定论。1987年报道是一种细菌侵染引起;1992年又报道是原生小穴壳菌等。发生规律 在华北地区,于枣果变白至着色时发病。8月上旬至9月上旬是发病盛期。降雨量大,发病高峰提前。如遇到阴雨连绵或夜雨昼晴天气,此病就容易暴发成灾。防治方法 秋冬季节彻底清除枣园病果烂果,集中处理。若大龄树,在枣树萌芽前刮除并烧毁老树皮。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少施氮肥,合理间作,改善枣园通风透光条件。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加强对枣树害虫,特别是刺吸口器和蛀果害虫,如桃小食心虫、蚧壳虫、蝽象等害虫的防治,可减少伤口,有效减轻病害发生。前期喷施杀虫剂,以防治食芽象甲、叶蝉、枣尺蠖为主;后期8~9月结合杀虫,施用氯氰菊酯等杀虫剂与烯唑醇混合喷雾,对枣缩果病的防效可达95%以上。根据气温和降雨情况,7月下旬~8月上旬喷第一次药,间隔10天左右再喷2~3次药,枣果采收前10~15天是防治关键期。目前比较有效的药剂有: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喷药时要均匀周到,雾点要细,使果面全部着药,遇雨及时补喷。目前,已发现的山楂病害有20多种,其中发生普遍、为害较重的有山楂白粉病、花腐病、锈病等。分布为害 山楂白粉病是山楂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山楂产区都有发生,主要分布于吉林、辽宁、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北京等省、直辖市的山楂产区。症状 主要为害新梢、幼果和叶片。由发病嫩芽抽发新梢时,病斑迅速扩延到幼叶上,出现褪绿黄色斑块,很快在正反两面产生绒絮状白色粉层,病梢生长瘦弱,节间缩短,叶片窄小扭曲纵卷,严重时枝梢枯死。幼果在落花后发病,先在近果柄处出现病斑并布满白色粉层,果实向一侧弯曲,病斑蔓延至果面易早期脱落。病原 Podosphaera oxyacanthae称蔷薇科叉丝单囊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阶段Oidium crataeg称山楂粉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闭囊壳暗褐色,球形,顶端具刚直的附属丝,基部暗褐色,上部色较淡,具分隔。闭囊壳内具1个子囊,短椭圆形或拟球形,无色,内含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椭圆形或肾脏形。分生孢子梗不分枝,分生孢子念珠状串生,无色,单胞。发生规律 以闭囊壳在病叶上越冬。翌春雨后由闭囊壳释放子囊孢子,先侵染根蘖,在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再重复侵染。5~6月间新梢速长期和幼果期此病发展很快,为发病盛期,7月以后减缓,10月间停止发生。春季温暖干旱、夏季有雨凉爽的年份病害易流行。防治方法 冬春刨树盘,翻耕树行,铲除自生根蘖、野生山楂树,清除树上树下的残叶、病枝、落叶、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控制好肥水,不偏施氮肥,不使园地土壤过分干旱,合理疏花、疏叶。于山楂生长季节的4月中下旬(花蕾期),5月下旬(坐果期)和6月上旬(幼果期)各喷施1次,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 000倍液、20%邻烯丙基苯酚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2 000倍液等。分布为害 山楂锈病是山楂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山楂产区均有发生。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新梢、果实及果柄。叶片正面病斑初为橘黄色小圆斑,后病斑扩大,稍凹陷,表面产生黑色小粒点,并分泌蜜露,后期叶背病斑突起,产生灰色至灰褐色毛状物。最后病斑变黑严重的干枯脱落。叶柄染病病部膨大,呈橙黄色,生毛状物,后变黑干枯,叶片早落。病原 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称梨胶锈菌山楂专化型,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性孢子器烧瓶状,初橘黄色后变黑色,性孢子无色,单胞,纺锤形或椭圆形。锈孢子橙黄色,近球形,表面具刺状突起。冬孢子有厚壁和薄壁两种类型。厚壁孢子褐色至深褐色,纺锤形、倒卵形或椭圆形;薄壁孢子橙黄色至褐色,长椭圆形或长纺锤形。担孢子淡黄褐色,卵形至桃形。发生规律 以多年生菌丝在桧柏针叶、小枝及主干上部组织中越冬。翌春遇充足的雨水,冬孢子角胶化产生担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为害。5月份降雨早晚及降雨量直接影响该病的发生。展叶20天以内的幼叶易感病。防治方法 山楂园附近2.5~5km范围内不宜栽植桧柏类针叶树。不宜砍除桧柏时,山楂发芽前后,可喷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以除灭转主寄主上的冬孢子。在5月下旬~6月下旬,冬孢子角胶化前及胶化后喷2~3次药剂,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硫悬浮剂4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2 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0%三唑酮·硫悬浮剂600~800倍液,间隔15天左右喷1次。分布为害 山楂花腐病是山楂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于辽宁、吉林、河北、河南等省山楂产区。症状 主要为害花、叶、新梢和幼果。嫩叶初现褐色斑点或短线条状斑,后扩展成红褐至棕褐色大斑,潮湿时上生灰白色霉状物,病叶即焦枯脱落。新梢上的病斑由褐色变为红褐色,环绕枝条一周后,导致病情枯死。以萌蘖枝发病重。幼果上初现褐色小斑点,后色变暗褐腐烂,表面有黏液,酒糟味,病果脱落。花期病菌从柱头侵入,使花腐烂。病原 Moniliniajohusonii称山楂褐腐菌,属于囊菌亚门真菌。子囊盘肉质,初为淡褐,成熟时灰褐。子囊棍棒状、无色,子囊间有侧丝、子囊孢子椭圆形或卵圆形,单胞无色。分生孢子单胞,柠檬状串生,孢子串有分枝。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在落地僵果上越冬,4月下旬在潮湿的病僵果上开始出现,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借风力传播,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5月上旬达到高峰,到下旬即停止发生。低温多雨,则叶腐、花腐大流行。高温高湿则发病早而重。防治方法 晚秋彻底清除树上僵果,干腐的花柄等病组织,扫除树下落地的病果、病叶及腐花并耕翻树盘,将带菌表土翻下,以减少病源。地面撒药,4月底以前在树冠下的树盘地面上,喷65%五氯酚钠1 000倍液,也可撒3∶7的硫磺石灰粉3~3.5kg/亩。发病初期可喷25%三唑铜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可控制叶腐。盛花期可喷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能有效控制果腐。症状 主要为害新梢、叶片,也为害花和果实。发病新梢生长缓慢。节间短粗,叶片簇生。病梢表皮初为暗褐色,后变为黄绿色,病梢常枯死。叶片变黄、增厚,呈革质。以后病叶变红黄色,向下卷曲。最后病叶变黑褐色,质脆易碎,但成簇留在枝上不易脱落。花受害后不易开放,花蕾增大,萼片及花瓣不易脱落。果实染病后生长停止,果面有淡黄色病斑,其上散生黄褐色小点。后期病果干缩,脱落或挂在枝上。病原 Polystigma deformans称杏疔座霉,属于囊菌亚门真菌。子座扩散型,橙黄色,上生黑色圆点状性孢子器。性孢子线形,弯曲,单胞,无色。子囊壳近球形。子囊棍棒形,内生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发生规律 以孢子囊在病叶越冬,第2年春天子囊孢子从子囊中释放出来,借风雨或气流传播到幼芽上,遇到适宜条件很快萌发并侵入幼枝。随着幼枝及新叶的生长,菌丝在组织内蔓延,继而侵染叶片。5月间出现症状,新梢长到10~20cm时症状最明显。该病1年只发生1次,没有第2次侵染。防治方法 在秋、冬结合树形修剪,剪除病枝、病叶,清除地面上的枯枝落叶,并予烧毁。生长季节出现症状时亦进行清除,连续清除2~3年,可有效地控制病情。在杏树冬季修剪后到萌芽前(3月上中旬),对树体全面喷布波美5度石硫合剂。在杏树展叶时喷1∶1.5∶200波尔多液、30%碱式硫酸铜胶悬剂300~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间隔10~15天1次,防治1~2次,效果良好。连续2~3年全面清理病枝、病叶的杏园可完全控制杏疗病。症状 可侵害花、叶及果实,尤以果实受害最重。花器受害,变褐萎蔫,多雨潮湿时迅速腐烂,表面丛生灰霉。嫩叶受害,多自叶缘开始变褐,迅速扩展全叶,使叶片枯萎下垂,如霜害状。幼果至成熟期均可发病,尤以近成熟期发病最严重。病果最初发生褐色圆形病斑,果肉变褐软腐,病果腐烂后易脱落,也可失水干缩变成褐色或黑色僵果,悬挂在树上经久不落。病原 Monilia cinerea称灰丛梗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世代为Monilinia laxa称核果链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在僵果和病枝溃疡处越冬。第二年春季,病菌在僵果和病枝处产生分生孢子,依靠风雨和昆虫传播,引起初侵染。分生孢子萌发后,由皮孔和伤口侵入树体。在适宜的条件下,继续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再侵染。从5月15日果实着色期开始发病,迅速蔓延,至5月25日达发病高峰。多雨高湿条件适于病害发生。防治方法 在春、秋两季,彻底清除僵果和病枝,予以集中烧毁。秋季深翻土壤,将有病枝条和树体深埋地下或烧毁。防止果实产生伤口,及时防治害虫,以减少虫伤,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药剂防治可参考桃褐腐病。症状 主要侵染叶片,也能侵染果实和枝梢。叶片发病,开始在叶背产生水渍状淡褐色小斑点,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紫褐色至黑褐色,周围具有水渍状黄绿色晕圈;后期病斑干枯,与周围健康组织交界处出现裂纹,脱落穿孔。枝条发病后,形成春季和夏季两种溃疡斑。春季溃疡斑发生在上年夏季长出的枝条上,形成暗褐色小疱疹,常造成枝条枯死,病部表皮破裂后,病菌溢出菌液,传播蔓延。夏季溃疡斑发生在当年生嫩梢上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暗紫色水渍状斑点,后变成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稍凹陷,边缘呈水渍状病斑,不易扩展,很快干枯。病原 Xanthomnas campestris称黄单胞杆菌属甘蓝黑腐黄单胞菌桃穿孔致病型,属细菌。发生规律 病菌在被害枝条组织中越冬,翌春病组织内细菌开始活动,杏树开花前后,病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或昆虫传播,经叶片的气孔、枝条的芽痕和果实的皮孔侵入。春季溃疡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夏季气温高,湿度小,溃疡斑易干燥,外围的健全组织很容易愈合。该病一般于5月间出现,7~8月发病严重。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偏施氮肥发病重。防治方法 加强杏园管理,增强树势。注意排水,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修剪,使杏园通风透光,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清除越冬菌源。秋后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清除落叶,集中烧毁。药剂防治参考桃细菌性穿孔病。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侵害枝梢和叶片。果实上发病多在果实肩部,先出现暗绿色圆形小斑点,发生严重时病斑聚合连片呈疮痂状,至果实近成熟时病斑变为紫黑色或黑色,随果实增大果面往往龟裂。枝梢染病后,出现浅褐色椭圆形斑点,边缘带紫褐色,后期变为黑褐色稍隆起,并常流胶,表面密生黑色小粒点。叶片发病多在叶背面叶脉之间,初时出现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灰绿色病斑,渐变褐色或紫红色,最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严重时落叶。病原 Cladosporium carpophilum称嗜果枝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在杏树枝梢的病部越冬。翌年4~5月产生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分生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可以直接穿透寄主表皮的角质层而入侵。一般从6月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多雨、高温有利发病。春、夏季降雨多少是影响此病大发生的主要条件。果园低洼潮湿或枝条郁蔽,通风透光不良可促进该病发生。防治方法 秋冬季结合修剪清除树上病枝梢,集中烧毁,减少菌源。生长季适当整枝修剪,剪除徒长枝,增进树冠内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轻发病。春季萌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铲除枝梢上的越冬菌源。药剂防治可参考桃疮痂病。症状 为害花、叶、枝梢及果实,其中以果实受害最重。花部受害自雄蕊及花瓣尖端开始,先发生褐色水渍状斑点,后逐渐延至全花,随即变褐而枯萎。天气潮湿时,病花迅速腐烂,表面丛生灰霉,若天气干燥时则萎垂干枯,残留枝上,长久不脱落。嫩叶受害,自叶缘开始,病部变褐萎垂,最后病叶残留枝上。在新梢上形成溃疡斑。病斑长圆形,中央稍凹陷,灰褐色,边缘紫褐色,常发生流胶。果实被害最初在果面产生褐色圆形病斑,如环境适宜,病斑在数日内便可扩及全果,果肉也随之变褐软腐。继后在病斑表面生出灰褐色绒状霉丛,常成同心轮纹状排列,病果腐烂后易脱落,但不少失水后变成僵果,悬挂枝上经久不落。病原 病原有3种:①果生核盘菌Sclerotiniafructicola,无性态为果生丛梗孢Moniliafructicola;②桃褐腐核盘菌Scleroinialaxay,无性态为灰丛梗孢Monila cinerea;③果生核盘菌Sclerotiniafructigena,无性态为仁果丛梗孢Monilia fructigena。均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在树上及落地的僵果内或枝梢的溃疡斑部越冬,翌春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通过病虫伤、机械伤或自然孔口侵入。花期低温、潮湿多雨,易引起花腐。果实成熟期温暖多雨雾易引起果腐。树势衰弱,管理不善,枝叶过密,地势低洼的果园发病较重。防治方法 结合冬剪彻底清除树上树下的病枝、病叶、僵果,集中烧毁。秋冬深翻树盘,将病菌埋于地下。及时防治害虫,减少伤口。及时修剪和疏果,搞好排水设施,合理施肥,增强树势。药剂防治可参考桃褐腐病。症状 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叶片。在落花后即显症,初呈圆形或袋状,后变狭长略弯曲,病果表面平滑,浅黄至红色,失水皱缩后变为灰色、暗褐色至黑色,冬季宿留树枝上或脱落。病果无核,仅见未发育好的雏形核。叶片染病,在展叶期变为黄色或红色,叶面肿胀皱缩不平,变脆。病原 Taphrina pruni称李外囊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多年生,子囊形成在叶片角质层下,细长圆筒状或棍棒形,足细胞基部宽。子囊孢子球形,能在子囊中产出芽孢子。发生规律 主要以芽孢子或子囊孢子附着在芽鳞片外表或芽鳞片间越冬,也可在树皮粗缝中越冬。当李树萌芽时,越冬的孢子也同时萌发,产生芽管,进行初次侵染。早春低温多雨,延长萌芽期,病害发生严重。病害始见期于3月中旬,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发病盛期。一般低洼潮湿地、江河沿岸、湖畔低洼旁的李园发病常重。防治方法 注意园内通风透光,栽植不要过密。合理施肥、浇水,增强树体抗病能力。在病叶、病果、病枝梢表面尚未形成白色粉状层前及时摘除,集中深埋。冬季结合修剪等管理。剪除病枝,摘除宿留树上的病果,集中深埋。掌握李树开花发芽前,可喷洒3~4波美度石硫合剂、1∶1∶100式波尔多液,以铲除越冬菌源,减轻发病。自李芽开始膨大至露红期,可选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30%碱式硫酸铜胶悬剂400~500倍液、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等,每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症状 叶片发病初期,先产生多角形水渍状斑点,以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边缘水渍状,后期病斑干枯、脱落或部分与病叶相连,形成穿孔。果实发病,先在果皮上产生水渍状小点,后病斑中心变褐色,最终可形成近圆形、暗紫色、边缘具水渍状的晕环,中间稍凹陷,表面硬化、粗糙的病斑。病原 Xanthomonas prun伪油菜黄单胞菌李致病型,属薄壁菌门黄单胞菌属。发生规律 病原细菌主要在春季溃疡病斑组织内越冬,翌春气温升高后越冬的细菌开始活动,开花前后,从病组织溢出菌脓,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从叶上的气孔和树梢、果实上的皮孔侵入,进行初侵染。病害一般在5月上、中旬开始发生,6月梅雨期蔓延最快。夏季高温干旱天气,病害发展受到抑制,至秋雨期又有一次扩展过程。防治方法 加强果园综合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合理整形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冬夏修剪时,及时剪除病枝,清扫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药剂防治可参考桃细菌性穿孔病。症状 主要为害花器和果实。花器染病时,花萼上初呈水渍状针眼大的小斑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较大病斑,导致幼果湿软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灰褐色霉状物。果实呈水渍状病斑,继而演变成灰褐色斑,空气潮湿时病果湿软腐化,病部生灰色霉状物,天气干燥时病果呈干腐状,最终造成果实坠落。病原 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属于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分生孢子梗丛生,直立,淡色至褐色。分生孢子卵形、椭圆形、单生、顶生,无色至淡褐色,单胞。发生规律 以菌丝或菌核在病残体和病株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病菌以花器侵染为主,可直接侵入,也可从伤口侵入。在适温条件下,伤口侵入发病速度快且严重。借风雨及病果间的互相接触引起再侵染。低温、高湿利于病害发生与流行。偏施氮肥发病也重。防治方法 经常剔除烂果、病残老叶,并将其深埋或烧毁,减少病原菌的再侵染。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及黄叶,保持棚室干净,通风透光,适当降低密度,选择透气,排灌方便的沙壤土;避免施用氮肥过多。地膜覆盖,防止果实与土壤接触,避免感染病害。定植前每亩撒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6kg,而后耙入土中。移栽或育苗整地前用65%甲霉灵(甲基硫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多霉灵(多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600倍液,对棚膜、土壤及墙壁等表面喷雾。草莓进入开花期后开始喷药,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10%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500~75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3~4次,重点喷花果。防治大棚或温室草莓灰霉病,可采用熏蒸防治,用6.5%甲霉灵(甲基硫菌灵·乙霉威)粉尘剂1kg/亩、20%嘧霉胺烟剂0.3~0.5kg/亩、10%腐霉利烟剂200~250g/亩、45%百菌清粉尘剂1kg/亩熏烟,间隔9~11天1次,连续或与其他防治法交替使用2~3次,防治效果更理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果柄、花萼。叶片染病后,初形成小而不规则的红色至紫红色病斑,病斑扩大后,中心变成灰白色圆斑,边缘紫红色,似蛇眼状,后期病斑上产生许多小黑点。果柄、花萼染病后,形成边缘颜色较深的不规则形黄褐至黑褐色斑,干燥时易从病部断开。病原 Ramularia tulasnei称杜拉柱隔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丛生。分枝或不分枝,基部子座不发达。分生孢子圆筒形至纺锤形,无色,单胞。发生规律 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斑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进行传播和初次侵染,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苗和表土上的菌核是主要传播载体。秋季和春季光照不足,天气阴湿发病重。防治方法 控制施用氮肥,以防徒长,适当稀植,发病期注意多放风,应避免浇水过量。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园,被害叶集中烧毁。发病严重时,采收后全部割叶,随后加强中耕、施肥、浇水,促使及早长出新叶。发病初期,喷淋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剂35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剂5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5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间隔10天喷1次,共喷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分布为害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的重要病害,尤其以大棚草莓受害严重。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症状 主要为害草莓叶片、叶柄、花、梗及果实。叶片受侵染初期在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叶缘也向上卷曲变形,叶质变脆,最后病叶逐渐枯黄。花蕾受害不能开花或开花不正常。果实早期受害,幼果停止发育,其表面明显覆盖白粉,严重影响浆果质量。病原 Sphaerotheca macularis称斑点单壳孢,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外生,具1个子囊,子囊含8个子囊孢子且与菌丝相互纠结。发生规律 北方以闭囊壳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塑料大棚瓜类作物上越冬;南方多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经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湿度大利其流行,低湿也可萌发,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菌源时易于流行。一般10月上中旬(盖膜前)初发,至12月下旬盛发。防治方法 在草莓定植缓苗后至扣棚前,彻底摘除老、残、病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生长季节及时摘除地面上的老叶及病叶、病果,并集中深埋,切忌随地乱丢;要注意园地的通风条件,雨后要及时排水。在草莓生长前期,未感染白粉病时,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保护性强的杀菌剂喷雾,具有长期的预防保护效果。在草莓生长中、后期,白粉病发生时,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000~3 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 000~9 0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2 000倍液等内吸性强的杀菌剂喷雾防治。棚室栽培草莓可采用烟雾法,即用硫磺熏烟消毒,定植前几天,将草莓棚密闭,每100m3,用硫磺粉250g,锯末500g掺匀后,分别装入小塑料袋分放在室内,于晚上点燃熏1夜,此外,也可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次200~250g,分放在棚内4~5处,点燃发烟时闭棚,熏一夜,次晨通风。分布为害 草莓轮斑病是草莓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保护地、露地都可发生,以春、秋季发病较重。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红褐色的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后中间呈灰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外围呈紫黑色,病健分界处明显。在叶尖部分的病斑常呈“V”字形扩展,造成叶片组织枯死,发病严重时,病斑常常相互联合,致使全叶片变褐枯死。病原 Dendrophoma abscurans称草莓刺环毛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生于寄主角皮层下,球形,具孔口,暗褐至黑色,散生或集生。分生孢子梗无色,有分枝。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圆筒形。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内越冬,翌春气候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随气流、雨水、农事操作传播,进行多次侵染。多发生于12月至翌年4月。连作地发病重,田间积水或植株过密的地块病害发生亦较重。新叶时期极易受侵染,其次是叶片湿度大时也很易受侵染,特别是整株淹没灌溉和潮湿多雨期。防治方法 及时发现和控制病情,及时清除销毁病叶。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于田外烧毁埋葬,消灭越冬病菌。新叶时期使用适量的杀菌剂预防。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在移栽前浸苗10~20分钟,晒干后移植。发病初期可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间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温室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1kg/亩喷粉防治。症状 主要发生在育苗期,主要为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花瓣。初始产生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黑色,溃疡状,稍凹陷;当匍匐茎和叶柄上的病斑扩展成为环形圈时,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高时病部可见肉红色黏质孢子堆。随着病情加重,全株枯死。根茎部横切面观察,可见自外向内发生局部褐变。病原 C.gloeosporioides为胶孢炭疽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菌落圆形,呈地毯状平铺,初期为白色,逐渐变为橄榄绿,最终变为灰黑色;菌丝由白色至灰白色,渐变为深灰色絮状或绒状。分生孢子盘呈垫状突起,暗褐色至黑色,圆形至椭圆形。分生孢子梗无色、单胞、圆桶形或棍棒形,短小。分生孢子圆柱形或圆筒状、单胞、无色、两头钝圆,内含2~3个油球。有性态G.lomerella为球壳目小丛壳,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球形、褐色;子囊长棒状;子囊孢子单胞、无色、弯月形,两端较尖。发生规律 病菌在病组织或落地病残物中越冬,主要由雨水等分散传播。翌年现蕾期开始在近地面幼嫩部位侵染发病。盛夏高温雨季此病易流行。一般从7月中旬到9月底发病,气温高的年份发病时间可延续到10月。连作田发病重,老残叶多或氮肥过量植株柔嫩或密度过大造成郁闭易发病。防治方法 避免苗圃地多年连作,尽可能实施轮作制。注意清园,及时摘除病叶、病茎、枯老叶等带病残体。连续出现高温天气时灌“跑马水”,并用遮阳网遮阳保护降温。见有发病中心时,注意喷药预防苗床应在匍匐茎开始伸长时进行喷药保护,一般间隔5~7天,喷药3~4次。定植前1周左右,在苗床喷药1次,再将草莓苗移栽到大田,可减少防治面积和传播的速度。在大棚草莓发病初期,防治用药可选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福美双·福美锌)800倍液、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100倍液、1%武夷菌素水剂1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1 2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700~8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 000~1 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注意交替用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喷药液要均匀,棚架上最好也要喷到,可提高防病效果。症状 主要为害叶芽和芽部以及花、花蕾、花托,新叶歪曲成畸形,叶色变浓,光泽增加,植株活力降低,易受真菌、细菌等病菌的侵染;严重受害则植株萎蔫,芽和叶柄变成黄色或红色。主芽受害后腋芽可以生长,造成植株芽的数量明显增多;为害花芽时,轻者使花蕾、萼片以及花瓣变成畸形,严重时,花芽退化、消失,不开花或者坐果差;被害植株不能抽生花序,不结果,严重的甚至造成绝收。病原 为害草莓的线虫约有10余种之多。但寄生在草莓芽上的主要是草莓芽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和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une infognita。雌雄异形,幼虫呈细长蠕虫状。雄成虫线状,尾端稍圆,无色透明;雌成虫梨形,多埋藏于寄主组织内。发生规律 草莓芽线虫的初侵染源主要是种苗携带,连作地主要是土壤中残留的芽线虫再次为害所致。在田间芽线虫主要在草莓的叶腋、生长点、花器上寄生,靠雨水和灌溉水传播。夏秋季常造成严重为害。南方根结线虫以卵或2龄幼虫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病土、病苗和灌溉水是主要传播途径。翌春条件适宜时,雌虫产卵,孵化后以2龄幼虫为害形成根结。防治方法 繁殖种苗时,如发现有被害症状的幼苗及时拔除烧毁。发病重的地块进行2~3年轮作。加强夏季苗圃的管理,消除病残体及杂草,集中烧毁。草莓栽植前,将休眠母株在46~55℃热水中浸泡10分钟,可消除线虫。用50%多菌灵·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浸洗后,摊开晾干水分种植。每亩用50%棉隆可湿性粉剂1.0~1.5kg,与细土或砂拌和成毒土,于栽前15天撒入穴中,浇水覆无病虫土。在花芽分化前7天用药防治,用50%硫磺悬浮剂200倍液、80%晶体敌百虫5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800~900倍液、25%喹硫磷乳油1 000倍液浇灌有效。定植成活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间隔7~10天1次,连喷2次;若有虫害可加入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4 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500~1 000倍液。发现病株连同匍匐茎一起拔除,以防传播。 -
报告周氏啮小蜂繁殖及释放
技术 出版时间:2009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属膜翅目Hymenoptera小蜂总科Chalcidoidea姬小蜂科Eulophidae啮小蜂亚科Tetrastichinae周氏啮小蜂属Chouioia,是杨忠歧等在1985年调查美国白蛾天敌昆虫时发现,并于1989年记述发表的一个新属新种。成虫 雌成虫体长1.1~1.5mm。红褐色稍带光泽,但头部、前胸及腹部色深;触角各节褐黄色;上额、单眼褐红色;3对足及下额、下唇复合体均为污黄色。头部正面观宽大于高(24:19),触角窝中部位于复眼下缘的连线上。前胸背板后缘有1排鬃毛,其他部分也生有较密的黑色短毛。中胸背片中叶及侧叶上的刚毛较密,但三角片上无毛。中胸小盾片略呈八边形,有比较明显的网状刻纹,在中部处刻纹明显较密且小,似乎形成1纵线。前翅长为宽的2倍,翅面被毛。3对足的腿节外方、胫节及跗节上生有密的刚毛,这些刚毛比雄性的短。雄成虫体长1.4mm左右,近黑色略带光泽,胸腹节色较淡,腹柄节、腹部第1节基部为淡黄褐色,触角及2分裂的唇基片黄褐色,足除基节色同触角外,其余各节均为污黄色。头部正面观宽显著大于高(22:14),在两触角窝之间的脸部的倒“V”字形缺口两侧各着生相向生长的刚毛5根;2唇基裂片外侧、颜面端部与上颚前端部形成的半圆形凹入部处的缘部生有很密的刷状毛。腹部背观卵圆形,背面及腹面均生有密毛,宽度与长度都比胸部显著为小。卵 初产时白色,半透明,牡蛎形,长0.054~0.065mm,大的一端宽0.021~0.033mm。幼虫 蛆形,无头无足,自由生活于寄主蛹内。蛹 蛹长1.2~1.7mm,体白色,腹部收缩,体色逐渐由白色变为浅黄色,腹部微呈黑色。周氏啮小蜂一年可发生4~7代。以老熟幼虫在美国白蛾蛹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5月初成蜂羽化。周氏啮小蜂发育起点温度为6.14℃,有效积温为(365.12±15.56)日·度。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85%时,一世代发育时间为15.7天。周氏啮小蜂雌成虫在羽化后的当天即可产卵。既可咬破美国白蛾蛹体外的薄茧将卵产于蛹体上,也可找到美国白蛾的老熟幼虫,爬附于幼虫体上,用产卵器刺蜇寄主,注入毒液,促使其提前化蛹。化蛹时将雌蜂也包在茧内,一旦寄主化蛹完成,雌蜂即开始产卵,产卵时间可长达6~10小时。卵产于寄主体内的组织中,一头雌蜂最多能产卵680粒。产卵后2~3天,孵化为幼虫。幼虫以寄主的血淋巴器官组织为食。经7~8天后,幼虫开始化蛹。周氏啮小蜂的蛹为裸蛹,蛹期约5~6天。雌蜂在羽化后12~24小时即可交配,1头雄蜂可和多头雌蜂交配,雌蜂一生只交配1次,无重复交配现象。待一个寄主蛹内所有的雌蜂均与雄蜂交配后,咬开一不规则的圆孔爬出寄主体外。雌成虫在饥饿条件下可存活8天以上。人工繁育周氏啮小蜂的主要设施有:寄主冷藏库、成品蜂冷藏库、接种室、寄生暗室、培养室、暖蜂室、选蜂室、贮物室,此外,还应有办公室、实验室等。主要设备有:空调、冰箱、冰柜、加湿器、操作台、恒温恒湿箱、消毒设备、解剖镜、显微镜、电脑、打印机等。常用工具有:接种箱、玻璃试管、削茧刀、镊子、剪刀、软毛刷、棉花、胶带、消毒药液等。周氏啮小蜂虽然在自然界中寄主的种类很多,不仅可寄生美国白蛾,还可寄生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天幕毛虫、榆毒蛾、舞毒蛾、侧柏毒蛾、杨雪毒蛾、银杏大蚕蛾、野蚕、柞蚕、亚洲玉米螟、菜粉蝶、卫茅巢蛾、国槐尺蛾、卫茅尺蛾、大袋蛾、杨扇舟蛾及桃剑纹夜蛾等多种昆虫的蛹,也可重寄生于寄生蝇的幼虫或蛹,但在大规模人工繁育生产中,以柞蚕蛹为寄主为好。主要是因为柞蚕蛹容易被周氏啮小蜂寄生、个体大、繁殖系数高,且资源丰富,成本低,易于获得,能终年大量供应。柞蚕蛹宜在入冬前大量准备,收购回的柞蚕蛹应进行低温贮藏,温度控制在-2~2℃。贮藏时,将茧装入竹筐或塑料筐中,交错摆放,不宜过密,保持通风,防止受热。寄主的健康状况是繁蜂成败的关键,接蜂时必须剔除死亡、感病及不健康的蛹,只选用健康的柞蚕蛹作为繁育寄主。接蜂前,将柞蚕茧外面的浮丝剥去,首先在带有茧蒂的一侧削开一口,观察蛹的颅顶板。若颅顶板发白、且色泽新鲜则为健康蛹,如果颅顶板发黄或色泽发污,则为死蛹或不健康蛹。然后,再于茧的另一端削开一口,并用刀尖挑出柞蚕化蛹时的蜕皮。削茧时应掌握好下刀的深度,避免削到蛹体,两端的开口为直径约1.5~1.8cm的圆形或椭圆形。削好的茧既可直接用于接蜂,也可放回冷藏室贮藏备用。人工繁育周氏啮小蜂所用的种蜂,主要采用人工野外采集获得。在冬季,到美国白蛾的老发生区,人工野外采集美国白蛾蛹,以获得自然寄生于美国白蛾蛹中的周氏啮小蜂。将采回的美国白蛾蛹放入指形管或矿泉水瓶中,视指形管及矿泉水瓶的大小,装入约1/3的美国白蛾蛹,用棉花或黑布将口封好,放在22~26℃的暗室内或培养箱中培养,约10~15天,便可从白蛾蛹中羽化出周氏啮小蜂。从野外采集的种蜂数量是有限的,大规模人工繁育时,可根据防治需要再进行1~2次扩繁,从扩繁的种蜂中淘汰弱蜂,选择体壮、个体大、活动能力强的蜂作为种蜂进行成品蜂繁育生产。将削好的茧蛹放入繁蜂箱中,摆放最多不超过2层,按1头柞蚕蛹接65~75头雌蜂的比例将周氏啮小蜂接入繁蜂箱中,及时用胶带将箱缝密封。接蜂后的繁蜂箱,放入恒温箱或暗室中,在暗光条件下,周氏啮小蜂在柞蚕蛹上产卵寄生。暗室的温度控制在23~25℃,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36小时后,打开繁蜂箱,将繁蜂箱转入培养室中培养,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3~28℃,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7~10天后,蛹体内的啮小蜂进入老龄幼虫期,这时便可进行被寄生柞蚕蛹的挑选。被寄生柞蚕蛹可通过颅顶板或蛹体腹部的节间处看到蛹体内寄生的小蜂幼虫。健康的柞蚕蛹,周氏啮小蜂寄生率可达90%以上,单蛹出蜂量在4000~8000头,平均5000头,最多的可达10000头以上。将被寄生的柞蚕蛹挑选出后,装入筐中,放入15℃左右的过渡室中2~3天后便可转放6~10℃的冰箱或冷藏室中贮藏,贮藏时间以不超过30天为宜。出蜂时间应与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吻合,放蜂防治时间确定后,应将冷藏的成品蜂提前10~15天取出,放在暖蜂室进行升温。暖蜂温度应逐渐升高,每2~3小时升高5℃,1天后温度控制在24~26℃,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并应注意通风。出蜂前1~2天即可进行林间释放。在恒温条件下人工繁育周氏啮小蜂多代后,产生蜂种会产生退化,影响繁蜂质量和防治效果。蜂种退化现象表现为同一批蜂出现羽化不整齐、羽化率低、体型变小、飞翔能力弱、寿命短、群体雄蜂数显著增多。为了防止蜂种退化,应在人工繁殖5~6代后进行蜂种复壮。利用自然界的蜂种进行复壮是一个有效措施,由于其已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自然锻练,故生命力旺盛。每年繁育周氏啮小蜂的种蜂应来自于野外采集的美国白蛾越冬蛹。冬季在上年放蜂地点或美国白蛾老发生区大量采集美国白蛾蛹,将采集回的美国白蛾蛹放入培养室中培养出蜂,然后,收集培养出的周氏啮小蜂进行种蜂扩繁,根据当年的繁蜂计划数量,将种蜂扩繁2~3代。繁育用于防治的成品蜂时,应采用扩繁的种蜂进行接蜂,不得用繁育的成品蜂作种蜂,尽量减少蜂的代数,控制退化现象的发生。周氏啮小蜂可以爬附在美国白蛾的老熟幼虫体上刺蛰,促其提前化蛹,然后产卵于美国白蛾蛹中,也可在美国白蛾蛹期直接在蛹体上产卵寄生。因此,放蜂防治的最佳时期是美国白蛾化蛹初期。由于美国白蛾的发育常常很不整齐,化蛹期持续时间较长,因此,1个世代应放蜂2次,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一次在首批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或化蛹初期,第二次放蜂应在第一次放蜂7~10天进行。也可将不同发育期的周氏啮小蜂(相差3~7天)混合,一次性放蜂。在自然环境中,周氏啮小蜂一年可繁殖4~7代,因此,为提高放蜂效果,放蜂应尽量在美国白蛾的第1代和第2代进行,第3代美国白蛾蛹期,很快就进入冬季休眠期,放蜂的利用率较低。释放周氏啮小蜂应选择风和日丽的晴天进行,阴雨和大风天气放蜂效果差。放蜂时最好选择下午日落之前和日出之前,这一段时间气象因子较为稳定,无风,空气湿度较为适宜。如果放蜂量较大时,放蜂时间可选择在5:00~9:00时和17:00~20:00进行。炎热的中午时段,不适合放蜂作业。在美国白蛾发生的林中,如果树冠较低或树干上有细枝条,可将小细枝折断,将寄生有周氏啮小蜂的柞蚕茧蛹从削口处挂在树枝上即可。如果树冠较高或树干上没有细枝条,则可用大头针将茧蛹固定在树干上。根据美国白蛾的发生情况,可采用逐株放蜂,也可只在有美国白蛾发生的树上放蜂。一般情况下,1头周氏啮小蜂雌蜂可以寄生1头美国白蛾。如果将自然界中的多种不利因素考虑在内,放蜂量应适当加大。放蜂量可根据美国白蛾虫口密度的调查结果,按蜂虫比(3~5):1的比例计算。每个网幕美国白蛾按300头幼虫计算,每个柞蚕蛹出蜂量按5000头计算。天敌防治不同于一般药物防治,周氏啮小蜂放蜂后,具有在自然环境中多次繁殖、多次寄生的作用,所以防治效果调查应在放蜂后的各代美国白蛾蛹期进行调查,并以一年内总的寄生率来评价放蜂防治效果。寄生率调查,在放蜂后10~12天便可进行。分别在放蜂区和未放蜂区采集美国白蛾蛹,调查寄生情况,并计算出寄生率和防治效果。放蜂寄生率(%)=被寄生蛹数/调查总蛹数×100放蜂防治效果(%)=(放蜂区寄生率-对照区寄生率)/(1-对照区寄生率)×100%周氏啮小蜂在自然界中可以寄生多种鳞翅目害虫的蛹,这些害虫的蛹期相互衔接,为周氏啮小蜂在自然界中的生存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我们释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时,周氏啮小蜂不仅可以寄生美国白蛾的蛹,而且,在两代美国白蛾蛹期之间,小蜂可以在其他害虫的蛹上寄生,等到下一代美国白蛾蛹期时,又可转到美国白蛾的蛹上寄生,从而达到持续控制美国白蛾的效果。利用周氏啮小蜂进行生物防治,不仅能有效地控制美国白蛾的危害,而且对其他害虫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收到“一虫多治”的效果。 -
报告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高产栽培
技术 出版时间:2015强筋麦、弱筋麦生产不仅要求高产,而且要保证籽粒品质达到国家标准,能够满足面粉和食品加工企业的需要。强筋、弱筋麦的高产栽培技术与普通中筋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大部分是相同或相似的,也有各自的突出特点和技术环节。我们往往把常规栽培技术用于强筋或弱筋小麦,虽然产量较高,但某些主要品质指标达不到要求,“企业不愿收购,农民不满意”。因此,在生产中必须认真采用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技术。强筋、弱筋小麦与普通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是相同的,只是某些关键技术有所差别。营养品质主要指所含的营养物质对人营养需要的适合性和满足程度,包括营养成分的多少,各种营养成分是否全面和平衡。小麦的营养品质主要指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的平衡程度。小麦加工品质可分为一次加工品质,即磨粉品质和二次加工品质,即食品加工品质。磨粉品质指籽粒在碾磨为面粉过程中,品质对磨粉工艺所提出的要求的适应性和满足程度。籽粒容重、硬度、出粉率、灰分、面粉白度为主要指标。二次加工品质是指它对某种特定最终用途的适合性,如一种小麦的品质是适合做面包,还是适合做水饺、面条,还是适合做饼干糕点,制作不同食品要求小麦的品质指标不同,所以说,小麦加工品质是一个根据其用途的相对概念。主要以面粉的吸水率、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等为主要指标,以此决定为强筋粉、中筋粉或弱筋粉。根据加工品质的不同,可以把小麦分为强筋小麦、弱筋小麦和中筋3类。强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小麦粉的湿面筋含量较高,面团稳定时间较长,适用于制作面包,也适用于制作面条,或用作配制中上筋力专用面粉的配麦,而不适合用作饼干糕点。弱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较低,面团稳定时间较短,用其制作饼干、糕点等食品酥脆柔软适口,用其做面包则品质很差。处于强筋和弱筋小麦之间的为中筋小麦,面粉筋力适中,适于制作馒头等食品。所以,我们常说的优质小麦,应为优质专用小麦或专用小麦。强筋小麦还分成了一等强筋小麦和二等强筋小麦两个等级。强筋一等要求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15%,小麦粉的湿面筋含量大于或等于35%,面团稳定时间大于或等于10分钟,这类小麦适于做面包,还可以做优质中强筋力面粉的配麦。强筋二等要求小麦籽粒蛋白质大于或等于14%,小麦粉湿面筋含量大于或等于32%,面团稳定时间大于或等于7分钟。这类小麦适于做面条、饺子粉等。以上这两类小麦对籽粒容重均要求大于或等于每升770g。而弱筋小麦要求的品质指标与强筋的相反,籽粒蛋白质含量要等于或小于11.5%。小麦粉的湿面筋含量等于或小于22%,面团稳定时间要等于或小于2.5分钟。籽粒容重都要大于或等于每升750g。这类小麦适于做饼干、糕点。对强筋和弱筋小麦,国标还规定了籽粒的降落数值大于或等于300秒,还对水分含量、不完善粒、杂质、色泽气味等做了规定。容重是指小麦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容重是国家或企业收购小麦时重要的定级依据。凡成熟好,籽粒饱满,形状一致,硬质,比重大,含水量少的容重就大。容重大的一般出粉率高,面粉灰分少。含量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是指单位于物质中含蛋白质的重量,用百分数表示。湿面筋是小麦中蛋白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将小麦面粉和水揉成面团,再将面团在水中揉洗,则面团中的淀粉和麸皮等同体物质渐渐脱离面团,悬浮于水中;另一部分可溶性物质溶于水中,最后剩下的具有弹性、延展性和黏性的物质,就是面筋。由于面筋具有弹性和延展性等重要物理性质,因此,面团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为面筋保存形成无数的气室,使面团膨胀。经蒸制或烘烤,淀粉糊化,将气体保存于气室内,从而得到疏松、柔软可口且富有弹性的面包或馒头。降落数值是指一定量的小麦粉或其他谷物粉和水的混合物置于特定黏度管内并浸入沸水浴中,然后以一种特定方式搅拌混合物,并使搅拌器在糊化物中从一定高度下降一段特定距离,白黏度管浸入水浴开始至搅拌器自由降落一段特定距离的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s)即为降落数值。降落数值的高低表明相应的α-淀粉酶活性的差异,降落数值愈高表明α-淀粉酶活性愈低,降落数值愈低表明α-淀粉酶的活性愈高。面团稳定时间是反映面筋品质的指标,它是用粉质仪测定出来的。小麦粉在粉质仪中加水揉和,随着面团的形成及衰变,其稠度不断变化,用测力计和记录器测量及自动动记录面团揉和时相应于稠度的阻力变化,从加水量及记录揉和性能的粉质曲线计算小麦粉吸水量及评价面团揉和时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等特性,用以评价面团强度。面团稳定时间长,表示面筋质量好,面团形成后耐搅揉。强筋小麦栽培技术的主攻目标是在保持和提高强筋小麦品质特性的基础上,实现强筋小麦高产与优质、高产与高效的同步。1999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强筋小麦国家标准(GB/T 17892—1999):强筋小麦要求籽粒容重≥770g/L,降落数值≥300秒,烘焙品质评价值≥80,水分≤12.5%,强筋一等小麦为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5.0%,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35.0%,面团稳定时间≥10分钟;强筋二等小麦为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4.0%,湿面筋含量(14%水分基)≥32.0%,面团稳定时间≥7分钟。此标准与弱筋小麦品质指标相比,除水分和容重外,其他指标都是反向的,即弱筋小麦追求“低”,强筋小麦追求“高”;与普通中筋小麦相比,标准取向是一致的,但强筋小麦的品质指标高于中筋小麦。因此,强筋小麦栽培的目标,就是在适宜的生产区域、选用强筋的小麦品种、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生产出合格的强筋小麦。遵循“产量质量并重、效益为本”的原则,通过栽培技术调控,确保强筋小麦产量与中筋小麦基本相当、品质高于中筋小麦,使强筋小麦生产最终效益高于一般小麦生产。基于小麦消费市场需求,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强筋小麦生产必须处理好优质与高产的矛盾,强筋小麦栽培仍然要以“高产”为前提,在高产的基础上追求优质,而不是单纯、片面地追求“优质”。小麦的品质、产量特性虽然受环境条件影响很大,但主要是由其遗传基础所决定的。根据市场需求,选用具备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的强筋小麦品种,是生产优质强筋小麦的前提。选用品种要经过引种试验、示范,了解品种的特征特性,筛选出适应当地生产的强筋小麦品种,并针对品种的特征特性制定出相应的栽培管理对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培育出一批优质、高产的强筋冬小麦新品种(系),先后在小麦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利用的强筋小麦品种有:豫麦34、郑麦9023、新麦18、陕优225、河北8901、济麦20、新麦19、郑农16、高优503、郑麦9405、烟农19、淮麦20、皖麦33、皖麦38、西农979、郑麦366、中作9507等。经过生产和市场的双重选择,强筋小麦品种也在不断淘汰与更新。近年来,小麦生产上面积较大的强筋小麦品种主要有:豫麦34、郑麦9023、新麦26、新麦19、郑农16、藁城8901、西农979、郑麦366、郑麦7698等,这些品种的亩产水平都能达到600kg左右,高的可达到700kg以上,与当地普通小麦产量水平相当。要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产量水平,因地制宜,选用强筋小麦品种与选用普通小麦品种有4个不同方面:一是要考虑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成熟期、株高等生物学方面的特征特性;二是要清楚品种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等品质方面的特征特性;三是要考虑品种的市场适应性,如果该品种还没有被市场(面粉加工企业)认可,就要慎重种植,因为购销加工企业不了解这个品种,即使品质好,也难以实现优质优价;四是比选用普通品种更要注意种子质量,特别是种子纯度,生产出来的商品强筋小麦纯度不高时影响销售等级价格。因此,要全部使用原种,杜绝种植自留种。在强筋小麦品种的推广利用方面,应注重“相对稳定”和“稳步更新”相结合,一方面使面粉加工企业保持对特定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稳定认可,一方面还要促进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更新,不断提高强筋小麦品种的质量和产量。适宜的土壤类型和较高的土壤肥力是实现强筋小麦优质高产的基础。生产实践证明,土层深厚的两合土更有利于强筋小麦提高品质,土壤基础肥力要达到:有机质含量1.2%以上,土壤速效氮含量在80mg/kg以上,速效磷含量在25mg/kg以上,速效钾含量在100mg/kg以上,肥力较高、养分平衡、土层深厚有利于生产出合格的优质强筋小麦。在适宜强筋小麦生产的生态类型区域内,土壤类型虽然不是强筋小麦品质的决定因素,但土壤质地对强筋小麦品质还是有一定影响。杨胜利等研究表明,沙质土壤有利于提高稳定时间、降低籽粒黑胚率,而黏质土壤有利于提高籽粒角质率和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两合土最有利于强筋小麦品质指标的协调提高(表4-1)。因此,在特定区域内,如果需要选择不同的地块(方)发展强筋小麦生产,尽量选择基础肥力高的两合土种植。群众说的“漏水漏肥纯沙地”“低洼积水黏重地”“肥力瘠薄地”,不宜种植强筋小麦。品种土壤产量(kg/亩)千粒重(g)蛋白质(%)湿面筋(%)降落值(秒)形成时间(分钟)稳定时间(分钟)评价值砂壤土375.336.513.327.43917.214.3198两合土409.735.914.933.93846.98.4128河北8901黏壤土391.040.014.230.53605.86.598平均392.037.514.130.63786.69.7141砂壤土380.934.013.631.94065.98.3124两合土389.432.315.034.24186.28.7125高优503黏壤土414.137.313.831.53805.36.696平均394.834.514.132.54015.87.9115表4-1 不同土壤质地与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2004年)近年来,随着旋耕、少免耕技术及保护性耕作的应用,使黄淮地区的土壤耕层变浅,一般不足15cm,这不利于小麦根系下伸,给小麦冻害、早衰和倒伏造成潜在危险。强筋小麦要实现优质高产,必须依赖于强大的根系,这就要求加深土壤耕层,为根系的生长创造深厚疏松的土壤条件。深耕改土配合精细整地,对小麦高产优质具有五大好处:一是能加深耕层,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保肥蓄水能力,扩大根系生长和吸收水分、养分的范围,尤其是提高小麦生育后期吸收土壤深层养分的能力,这对于强筋小麦生产尤为重要;二是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增加土壤有效养分;三是能使土壤上虚下实,土壤孔隙度适宜,有利于种子萌发出苗和促进苗全苗壮;四是深耕可以把有机肥以及粉碎的秸秆深掩入土,使土、肥相融,秸秆迅速腐烂,不对麦苗造成不利影响;五是能减轻杂草为害。深耕有利于小麦高产优质,但并不是越深越好,若耕得过深,反而不利于幼苗早发,所以深耕应根据原有耕深的基础,逐渐加深耕层。深耕必须配合细耙、多耙,注意防旱保墒,尤其在土壤偏黏地块,应掌握好宜耕期,适时深耕,使土表平整,坷垃粉碎,土壤塌实,清除根茬,保住底墒,达到“早、深、净、细、实、平”的要求,利于播种和出苗。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反映土壤肥力水平的综合指标,因此,提高土壤肥力的核心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关键措施是增施有机肥料。增施有机肥料包括增施以农家肥为主的各种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是我国农业生产上培肥地力的传统习惯,各地积累了丰富的积造农家肥的经验。有机肥养分全,肥效长,增施有机肥能全面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有益微生物活性和促进作物矿质营养代谢及水分吸收作用,也是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的基础。强筋小麦比普通小麦生育后期吸氮力强,因而多施肥效持久、养分含量丰富的农家肥,就显得更为重要。一般应在耕地前施入优质有机肥3000kg/亩,或优质腐熟圈肥1000kg/亩以上。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秸秆还田技术的日益普及,秸秆还田在培肥地力方面的作用愈加突出,多种形式的秸秆还田技术,值得大力推广。目前,生产上秸秆直接还田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秸秆粉碎还田。在小麦、玉米收获后,用秸秆还田机粉碎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直接耕翻入土。二是小麦高留茬。在小麦收获时,留茬高度20~25cm,比平茬可多还秸秆100~170kg/亩,相当于还田根茬220~500kg/亩。三是麦秸覆盖还田。在秋作物生长前期,进入雨季之前,将麦秸、麦糠等均匀撒在作物行间,一般覆盖量可达150~200kg/亩。麦秸覆盖还田不但能够培肥地力,同时具有保墒抗旱、抑制杂草的功效。推广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时,要做好配套措施的应用,确保秸秆还田的质量和效果。一是秸秆还田的地块要保持田间水分充足。一般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应先浇水,再翻压秸秆,也可以先翻压秸秆,再灌水,以利于微生物的繁殖活动。二是秸秆还田地块要补施氮肥。土壤微生物繁殖和活动的适宜碳氮比为25∶1, 而作物秸秆的碳氮比高达60~100, 当秸秆进入土壤后,土壤微生物总量迅速增加,微生物繁殖和活动所需氮素仅靠秸秆本身的分解不能满足,还有一部分需要来自土壤,导致微生物与作物争氮,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因此,秸秆还田的地块要补施氮肥,一般补施纯氮的数量应为还田秸秆量(干重)的1%~1.3%。三是秸秆还田地块必须浇塌墒水,以沉实土壤,避免因秸秆翘空造成死苗现象。四是做好秸秆还田地块的病虫害防治,对于病虫害严重的秸秆不能直接还田,必须经过高温堆肥处理后再还田。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是根据强筋小麦不同品种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适当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赵淑章等研究表明,增施氮肥对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是必要的,并且后期土壤氮素供应强度更为相关(表4-2)。但磷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看法不一,河南省新乡市农技站对郑麦9023 进行的磷肥用量试验表明,在高产麦区增施磷肥对强筋小麦营养品质影响不大,但能够明显提高强筋小麦的加工品质,与以往增磷使小麦品质降低的有关报告不同。因此,与中筋小麦相比,强筋小麦科学施肥要注意两点,一是适当地增施氮肥用量,二是必须做到氮、磷、钾合理配比,配方施肥。在产量500 kg/亩以上的高产麦田,一般施纯氮 12~16 kg/亩,纯磷( P2 O5 )7~8 kg/亩,纯钾(K2O)7~9kg/亩,硫酸锌1~2kg/亩。一般情况下,磷、钾肥和微肥做底肥一次施入,结合深耕施入底层,以充分发挥肥效,供给小麦生育中后期的需要,提高肥料利用率。氮肥基追比要依据地力情况适当掌握,肥力较低的地块和旱地麦田应适当增加底氮肥用量,高肥力麦田要减少底氮肥用量,一般应控制在5∶5或4∶6,对于基础肥力较高的高产田,氮肥的运筹原则为“前轻、中重、后补”,基肥与追肥比例可控制在3∶7,即基肥占氮肥施用总量的30%,拔节期追施50%,孕穗期追施20%。通过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实现小麦优质、高产,投肥合理高效,改良土壤,培肥地力。N用量(kg/亩)施N时期与用量(kg/亩)底肥拔节孕穗产量(kg/亩)蛋白质干基(%)湿面筋(%)稳定时间(分钟)8.0000367.213.7727.611584.004.000362.113.1426.410.62.255.600407.613.9629.517.012.0000401.813.7929.627.46.006.000398.613.8729.416.5123.606.002.40442.613.9030.130.108.403.60427.114.5930.630.4表4-2 氮肥用量对郑麦902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N用量(kg/亩)施N时期与用量(kg/亩)底肥拔节孕穗产量(kg/亩)蛋白质干基(%)湿面筋(%)稳定时间(分钟)16.0000396.413.4528.211.68.008.000402.514.1729.030.6164.808.003.20428.514.4330.828.9011.204.80401.114.4931.228.86.0010.004.00388.715.1130.632.32010.006.004.00346.614.9031.529.10000220.712.6423.26.00表4-2 氮肥用量对郑麦902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续)-1近年来,小麦生产上已普遍采用了以防治小麦苗期病虫害为主、以调节小麦生长为辅的不同配方种衣剂包衣技术。采用种子包衣技术,不仅可以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易发生的根腐病、纹枯病等病虫害,降低强筋小麦籽粒黑胚率,而且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对小麦春季病害具有一定预防控制效果。种子包衣剂的成分,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和生态条件、病虫害种类、调节生长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包衣种子一般经过种子纯度、净度、水分、发芽率等技术指标的鉴定,应用起来安全、方便,目前已成为对种子进行处理的主要措施,推广包衣种子也是小麦规范化栽培的方向。如果应用未包衣种子,为防治地下害虫和小麦土传、种传病害,可采用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两种方法。以地下害虫为主的地块,可以采用50%的辛硫磷进行拌种,堆闷2~3小时后播种,可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在锈病、纹枯病、黑穗病、全蚀病、白粉病易发生区,可用20%的粉锈宁或多菌灵拌种;需要同时防治病害和虫害时,可选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拌种,达到病虫兼治的效果。小麦吸浆虫发生严重的地区,亩用辛硫磷颗粒剂3kg,犁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犁地翻入土中。播前造好底墒,足墒下种是实现苗全、苗匀、苗壮的基础。适宜种植强筋小麦的土壤为两和土、黏壤土、或黏土,最适宜出苗的土壤含水量为:两和土18%~20%,黏壤土20%~22%,黏土22%~24%,如果土壤水分低于上述指标,就应浇好底墒水,同时保好口墒,若土质十分黏重的地块,也可先种后喷灌或浇蒙头水,确保一播全苗,为冬前小麦的健壮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不同播期对强筋小麦产量的影响与普通小麦是一样的,播期对强筋小麦籽粒品质没有规律性的影响。新乡市农技站对半冬性强筋小麦品种河北8901播期试验表明,适宜的播期能够提高强筋小麦籽粒容重,进而提高强筋小麦销售等级;在晚播情况下,“晚播晚收”比“晚播早收”能够改善强筋小麦品质(表4-3),这一结果表明,播期早晚、生育期长短均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因此,对一定地区的具体强筋小麦品种,确定其适宜的播期、最大限度地延长生育期对实现强筋小麦高产、优质尤其必要。适期播种是充分利用当地光热资源、培育冬前壮苗、取得小麦优质高产的关键技术,过早或过晚播种对强筋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均有不利影响。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要根据当年的气候条件、品种的冬春性、耕作制度等来确定,原则是要求在越冬前达到壮苗标准。黄淮地区中北部平原麦区半冬性品种一般在10月5~15日,弱春性品种在10月15~25日;南部麦区多选用春性品种,则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播期(月/日)产量(kg/亩)容重(g/L)角质率(%)黑胚率(%)蛋白质(%)湿面筋(%)吸水率(%)稳定时间(分钟)10/1408.581399.09.011.0225.963.610.510/5418.582190.09.010.8325.062.711.510/10406.983292.512.010.0423.763.89.510/15401.981596.09.011.1627.566.210.010/20381.981395.012.510.5225.664.09.510/25383.581297.59.010.8825.764.211.010/30363.781292.57.010.2823.964.110.011/4353.481189.06.510.8623.464.58.511/9(6/1收)331.079295.07.011.1526.065.28.011/9(6/6收)330.179299.07.011.1626.664.911.5表4-3 不同播期对河北8901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播种量,对于形成合理的小麦群体结构、群体与个体的生长协调、提高光能利用率以及实现强筋小麦优质高产都至关重要。具体的播种量可遵循“以田定产,以产定种,以种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播量”的原则,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土壤类型、品种特性等来确定。近年来,高产田多采用精量或半精量播种,一般半冬性品种每亩基本苗10万~12万,折合播量为5~6kg;弱春性品种,每亩基本苗13万~15万,折合亩播量为6.5~7.5kg。具体到每块地的播种量,要根据基本苗计划(实际是地力水平)、种子的千粒重和发芽率、整地质量和土壤墒情等情况综合确定,不能把播量作为单一的因素来考虑。新乡市农技站2007年对强筋小麦新麦19进行种植密度试验,豫北高产麦区新麦19号亩播量7.5kg产量居首位。在适宜播期以后播种,要注意适当增加每亩播种量,一般每推后一天,每亩应增加播种量0.25kg。为提高播种质量,保证播种的均匀度,应大力提倡机播或精播耧播种,播种时要严格掌握播种行进速度和播种深度,播深3~5cm,做到播量精确,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达到苗全、苗匀的播种标准。新乡市农技站2003年对强筋小麦郑麦9405进行种植模式试验,种植模式对强筋小麦品质没有明显影响,要根据品种特性、地力水平,按照一般高产要求合理配置行距,确定适宜的种植模式。高产田一般采用23~25cm等行距、或20cm×20cm×30cm宽窄行种植,中产田采用20cm等行距种植。俗话说:“种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关键在冬前”。所谓冬前就是指从小麦播种出苗到越冬前这段时期,是小麦以生根、长叶、分蘖为主的营养生长时期。冬前管理的主攻目标是确保全苗,促使小麦早分蘖、长大蘖、盘好根,培育冬前壮苗,使麦苗安全越冬。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证明,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的积温,加强冬前管理,促使小麦早发壮苗,增加小麦抗灾能力,提高成穗率,奠定小麦丰收基础意义重大。在黄淮冬麦区,小麦冬前壮苗的标准是:半冬性品种冬前叶龄达到6~7.5片,单株总头数5~8个,单株次生根5~10条,群体亩头数60万~80万;弱春性品种冬前叶龄达到5~6.5片,单株总头数4~6个,单株次生根5~10条,群体亩头数65万左右。1.查苗补种,疏稠补稀小麦出苗后,要立即进行查苗。对缺苗断垄(10cm以上无苗为“缺苗”,17cm以上无苗为“断垄”)的地方,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催芽后及早补种,要求在小麦二叶期前补完;对出苗过于密集的地方,要在分蘖前及时进行疏苗;对小麦开始分蘖后仍有缺苗断垄的地方,要及早进行移栽补苗,在本田块疏稠补稀。移栽时覆土深度以“上不压心、下不露白”为标准,栽后要及时浇水、封土踏实,以保证成活。多年的实践证明,补种与移栽相比,补种方法简单易行,工效高,且补种的麦苗生长比较健壮,与原先播种的麦苗生长差异小,对最终成穗数影响较小。2.适时冬灌适时冬灌是强筋小麦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冬灌不单单是解决冬季的麦田墒情,更重要的是能够平衡地温、促进越冬期小麦根系下扎、压低病菌虫卵越冬基数和预防春季干旱,为春季管理争取主动。冬灌的适宜时间,一般从日平均气温降到3℃时开始、降到0~1℃时结束,即“夜冻日消,浇完正好”为最佳冬灌时期,确保在上大冻之前冬灌结束。冬灌要在晴天上午进行,以浇水后当天渗完为好。灌水量要因地因苗而宜,既要浇透,又要杜绝大水漫灌,对于长势较弱的三类苗麦田、低洼下湿麦田,不进行冬灌。3.冬前中耕浇过蒙头水的麦田,在小麦齐苗后,及时划耧松土;一般麦田在11月中下旬进行浅中耕,可以破除板结,消灭杂草,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地温,调节土壤水分,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有利于土壤养分的释放,并且有促进根系发育,促进大蘖生长的作用,是小麦促弱转壮的重要措施之一。苗期中耕应根据苗情、墒情和土壤质地来确定。对晚播弱苗,根系较浅较少,应进行浅中耕,以防伤根和埋苗;对长势偏旺、植株高度超过27cm、亩群体大于80万头的地块,应进行深中耕断根,深度可在10cm左右,控制旺长。4.冬季追肥对于底肥施入不足、冬前个体达不到壮苗标准、亩群体在50万以下的麦田,可结合冬灌,亩追施纯氮4~6kg。稻茬撒播麦田,要趁雨、雪或灌水及早按底肥用量将肥料撒入。采用“冬前两次施肥法”效果更好,新乡市沿黄稻茬麦区多年生产实践经验是,水稻收割前一周,趁墒撒施高氮复合肥10kg,利于壮苗。水稻收割后(11月中旬)小麦三叶后,每亩撒复合肥25kg,施后浇水,促壮苗越冬和春季早发。山丘区、稻茬麦区以及晚播麦田,采用粉碎的秸草或粗粪覆盖麦田,既保墒增温,又能够减少越冬期麦根裸露,有利于麦苗安全越冬。5.预防旺长对于播种偏早、播量偏大、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在分蘖期以后到上冻以前,采取深中耕断根(见冬前中耕)、镇压或化控等多种形式,抑制地上部生长,控旺促壮。镇压一般选择晴天下午进行,但对于土壤湿度大、含盐量高的麦田则不宜镇压;化控采用15%多效唑每亩30~50g,对水50kg均匀喷雾,或用50%矮壮素水剂500倍液40kg,均匀喷洒,抑制麦苗生长过快,预防旺长。6.化学除草杂草严重的地块,在小麦分蘖期根据田间杂草种类,科学选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以猪殃殃、播娘蒿等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亩用噻磺隆1~1.5g有效成分,或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20g,或用75%干燥巨星干悬剂1g,加水50kg喷雾;以野燕麦、看麦娘等单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亩用36%禾草灵乳油130~180mL,或用6.9%骠马乳油40mL,加水50kg喷雾;以碱茅、硬草、荠菜等杂草为主的稻茬麦田,亩用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00~150g,对水30~45kg均匀喷洒。使用化学除草剂一定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不可随意加大或减少用药量,也不可随意漏喷或重喷,同时要选择在无风晴朗的天气条件下喷洒。对喷过除草剂的器械,要注意做好清洗等处理。春季管理是指小麦返青到抽穗期的管理。这一阶段是小麦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小麦需水、需肥最多的时期。此期,群体生长与个体生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病、虫、草的为害也逐渐进入高发期。在这个时期,麦田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因苗制宜,合理运筹肥水,调控两级分化,促弱控旺,争取穗大粒多,秆壮不倒,避免中后期田间群体过大,引起倒伏或病虫害严重,降低产量和品质。1.中耕保墒在小麦返青期,对正常的麦田要普遍进行浅中耕1~2次,松土保墒,提高地温;对亩群体超过90万的麦田要进行深中耕,以控制无效分蘖的滋生和促进无效分蘖的消亡,加快两极分化进程;对旱地麦田要做到勤中耕,细中耕,以及镇压中耕相结合的措施,以提高地温,促进麦苗早生快发,健壮生长。2.化学调控对于植株偏高的强筋小麦,如果群体过大,就要及早采取化控措施,防止倒伏导致麦粒透明度差,出粉率低,磨粉和烘烤品质下降。在小麦返青期,每亩用30~40mL壮丰安或多效唑粉剂40g对水50kg进行喷洒,可使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增强,并能兼治小麦白粉病和提高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提高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在拔节初期,对有旺长趋势的麦田,用0.15%~0.3%的矮壮素溶液喷施,可有效地抑制基部节间伸长,使植株矮化,基部茎节增粗,从而防止倒伏。实践证明,掌握好喷洒时期,可以有效控制倒伏,若喷洒过晚,不但起不到防止倒伏的效果,还可能带来不良后果。喷洒时间要选择在日平均温度10℃左右的晴朗无风天气进行,有利于植株吸收。3.化学除草在小麦返青起身期,对杂草严重发生的地块,要根据不同杂草种类,进行化学除草,方法与冬前相同。若化学除草使用时期偏晚、或用量过大,不仅会导致小麦穗子畸形、影响产量,还可能会对下茬作物产生为害。4.追施氮肥强筋小麦在生育中后期对氮肥的吸收能力显著高于普通小麦品种,在小麦生育中后期提供足够的氮肥,对保持和改善强筋小麦品质至关重要。一般对于生长稳健、群体适中的麦田,可在起身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10~13kg尿素,在小麦抽穗前结合浇孕穗水补施尿素5kg左右。研究表明,在拔节期、孕穗期两次追施氮肥,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小穗、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而且可以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1~2个百分点,提高面筋数量和质量,是强筋小麦栽培中实现产量、质量同步优化的一个关键措施。5.防治病虫由于强筋小麦比普通小麦的吸氮量高,如遇暖冬天气,春季雨水多,极易发生纹枯病,如果防治不及时,就会引起倒伏、白穗等后果,降低产量和品质。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强筋小麦品种,高抗纹枯病的品种并不多,因此,在起身期要普遍进行纹枯病防治,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mL,或用20%三唑酮乳油50mL加水50kg喷雾,兼防白粉病、条锈病。在拔节期每亩用20%三唑酮乳油50mL,或用12.5%烯唑醇可湿粉20g,加水50kg喷雾,防治白粉病、条锈病。对有蚜虫、红蜘蛛为害的麦田,每亩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40~70g,或用3%啶虫咪乳油40~50mL加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25mL,加水50kg喷雾,效果更好。后期管理是指从抽穗开花到成熟期的管理。这一阶段,小麦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生长停止,生长中心转移到籽粒的形成与灌浆,叶片造成的光合产物和茎秆贮存的糖类、氮化物逐渐向籽粒运转,此期是决定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麦田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养根、护叶、防早衰、防倒伏和防治病虫为害,促进有机物质的合成和向籽粒运转,提高粒重和品质。1.控制浇水抽穗至成熟期间,降水、灌溉、土壤水分对强筋小麦品质影响显著。不少研究报道,小麦乳熟期至收割阶段,适当控制浇水,可提高籽粒的光泽度和角质率,明显减少“黑胚”现象,可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至少1个百分点,使面团稳定时间延长0.5~1分钟,而对产量影响却不大,还可防止浇水过后大风倒伏的现象发生。据2001年(中后期干旱年份)在当地黏壤土的高产麦田试验,在统一浇灌底墒水、拔节水的基础上,后期浇灌一水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4月15日灌溉(孕穗水),产量与不灌溉(对照)相当,降落数值较低,蛋白质、湿面筋与对照相当,稳定时间优于对照;5月10日灌溉(早灌浆水),产量最高,比不灌溉增产103%,比浇孕穗水也明显增产,蛋白质含量略低于不浇水的对照,湿面筋含量最高,稳定时间、评价值明显高于不浇水;5月20日灌溉(晚灌浆水),产量第二,品质也可以;后期不灌溉,蛋白质含量最高,其他品质指标最低。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产麦田,后期田间适当的“干旱”对提高品质是有利的,后期不浇灌浆水对产量影响大。从产量和品质两个因素统筹考虑,强筋小麦在抽穗后如果田间不是过于干旱,一般可以不浇水,如果过于干旱需要浇水时,应在扬花后10天前后早浇、小浇,避免晚浇和大水漫灌。因此,习惯套种玉米的地区如果种植强筋小麦,不要浇灌麦黄水,改套种为收麦后直播,以提高强筋小麦品质。2.搞好叶面喷肥叶面喷肥是强化后期营养、提高强筋小麦品质的重要措施。叶面喷肥能有效改善植株的营养状况,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促进碳氮代谢,提高氮素营养供应强度,进而提高粒重和蛋白质含量,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因此,在开花期和灌浆期进行两次叶面喷肥,每亩用尿素1kg或磷酸二氢钾200g,对水50kg喷洒,或其他质量好的叶面肥料,能够有效地预防干热风和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试验证明,叶面肥在强筋小麦上施用,不但能够提高强筋小麦产量,同时能够提高强筋小麦品质(表4-4)。处理千粒重(g)亩实产(kg)角质率(%)黑胚率(%)蛋白质(%)湿面筋(%)降落值(秒)吸水率(%)稳定时间(分钟)壮丰优36.747098.01.014.3930.045861.611.05000mg/kg富硒液肥38.648899.30.614.4731.345463.011.010000mg/kg富硒液肥36.7473100.0016.1830.742664.89.5BN丰优素36.043799.70.316.1229.843861.611.71667mg/kgEM原露36.643398.81.415.8530.746462.69.52500mg/kgEM原露37.147898.61.315.8030.143863.69.5清水对照35.642897.31.314.3729.344461.89.0表4-4 不同叶面肥对强筋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影响3.防治病虫害小麦抽穗开花期,叶面积系数较长时间维持最大值,田间荫蔽,通风透光条件差,很容易发生病虫为害,从而大幅度降低小麦粒重,导致小麦减产和籽粒品质变差。特别是强筋小麦品种,植株内可溶性糖及可溶性氮化物较多,更容易遭蚜虫为害。因此,抽穗后应及时喷施吡虫啉或乐果等药物防治蚜虫为害,喷施粉锈宁防治锈病、白粉病,兼治叶枯病,有效地延长绿色叶片的功能期,提高千粒重。扬花初期还要注意防治赤霉病,灌浆期防治黏虫、麦蜘蛛、黑胚病等。应当注意的是,强筋小麦生长后期病虫害防治,一定要做到科学用药,过多的杀菌剂用量和使用次数,会导致品质性状下降,过多的杀虫剂使用,会导致强筋小麦籽粒农药残留增多。因此,强筋小麦后期病虫害防治,一方面要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禁用农药品种,另一方面要按照无公害强筋小麦生产技术标准(参考DB 4107/T101—2006)规定的“最后一次用药距收获的天数”,遵守最后用药时间的限制,生产出无公害强筋小麦。收获时期对强筋小麦产量、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种子质量均有较大影响。收获过早,籽粒成熟度差,含水量大,灌浆不充分,籽粒不饱满,粒重、容重下降;收获过晚,容易造成折秆、掉头落粒或遭受雨淋,加上呼吸作用和淋溶作用,使粒重降低,容重减小,色泽变差,黑胚粒增多,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影响收购等级。强筋小麦收获与普通小麦收获相比,突出要注意4点:适宜的收获时期、收获前田间去杂、同品种机收连续作业、科学晾晒。强筋小麦机械适宜收获时期是蜡熟末期,此时麦穗和穗下节变黄,茎秆尚有弹性,籽粒颜色接近本品种固有的色泽,大部分籽粒变硬,含水量在22%左右。强筋小麦在收获前10~20天要进行1~2次田间去杂,拔除杂草和异作物、异品种植株,提高商品粮纯度;收获时要组织好统一机收,加快收获进度,联合收割机收获时最好是按品种连续作业,严格按品种单收,换品种(地块)时要彻底清理机器,防止机械混杂;收获后要及时分品种晾晒,晾晒时要摊薄、多次翻动,以使粒色均匀一致;然后去净杂质,分品种贮藏,保持强筋小麦商品粮的纯度和质量。强筋小麦生产与常规普通小麦生产的目的明显不同,强筋小麦生产更加侧重于商品化生产,追求通过实现优质优价来提高小麦生产效益。因此,种植强筋小麦不但要做到栽培技术的优化,而且还应当辅以相应的配套生产措施。配套生产措施的关键是实施统一供种、区域连片种植。在目前农村主要以农户为单元的经济体制下,统一供种是实现强筋小麦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保持品质一致性的基础。统一供种有利于提高、规范、统一一定种植区域的强筋小麦种子质量,而高质量的种子是生产出高质量的强筋小麦的前提。只有在保证小麦种子纯度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化种植及其配套的栽培技术,才能生产出合格的强筋小麦。因此,优质强筋小麦的生产,各地应根据当地不同生态、生产类型条件,做好强筋小麦生产发展规划,并结合土壤类型、地力水平、种植制度细化到不同品种生产适宜区域,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品”“一方一品”的要求,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管理、统一机收、统一收购,确保强筋小麦籽粒品质的一致性。如果强筋小麦和普通小麦插花种植,在收获脱粒期间,很容易造成混杂,难以保证强筋小麦质量的稳定和品质一致,难以实现优质优价。根据品质生态区划研究,弱筋麦适宜种植在北纬32°50′以南的半湿润地区,亦可种植。适宜土壤为砂土、砂壤土以及壤质黄褐土、水稻土。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左右,全氮0.1%上下,速效磷(P2O5)20mg/kg、速效钾100mg/kg。弱筋麦要求蛋白质、湿面筋含量低,面团稳定时间短。大量试验证明,氮肥量增加,弱筋麦的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增高,面团品质变劣。为了兼顾产量品质,据多点试验,目前弱筋麦品种的适宜施N量为12~14kg/亩。磷肥对提高弱筋麦品质和产量都有良好作用,适宜弱筋麦种植区多数田块供磷不足。因此,弱筋麦种植区必须增施磷肥,一般施磷(P2O5)10kg/亩以上。在速效钾含量较低的麦田,要求施钾( K2 O)10 kg/亩。氮∶磷∶钾=1∶0.8∶0.8。为稳定弱筋小麦较低的蛋白质、湿面筋和面团稳定时间,必须注意氮肥运筹与强筋麦和高产麦田的区别。弱筋麦提倡氮肥全做底肥“一炮轰”或者底追比例7∶3,追肥期不迟于拔节期。最好在小麦灌浆后喷两次磷酸二氢钾,促使籽粒饱满、改善品质。弱筋麦一生必须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在足墒播种基础上,一般应保证小麦返青—拔节期浇1~2水,干旱年份要浇好灌浆水,保证灌浆期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75%。由于豫南雨水充足,在小麦生育后期还要注意及时排水,防止渍害。弱筋麦种植区的降水多、空气湿度大,病虫害常年发生严重,为保证小麦籽粒饱满,必须加强小麦生育中后期的病虫害防治。在进行土壤处理和包衣种子基础上,注意早春纹枯病和抽穗后的白粉病、锈病及蚜虫防治,一般可用粉锈宁喷洒2~3次,不仅杀死病菌,而且起到改善品质的作用。有人研究认为,冬前或早春喷洒多效唑,不仅可降低株高,防止倒伏,增加粒数和粒重,提高产量,而且能降低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改善弱筋麦品质。优质小麦产能不足,扩大优质麦种植面积比例十分迫切日前,“2015首届中国优质麦产业发展论坛”在河北隆尧举行。会上,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国家食物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魏益民教授表示,优质小麦的产能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优化品种,扩大优质麦的种植面积比例,是当务之急。在我国约11万亿元的食品工业产值中,以小麦为原料的方便食品占重要比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营养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杜荷指出,我国是小麦生产大国,但优质麦的缺口却很大,需要进口。我国的小麦生产与食品工业的需求之间,主要是结构矛盾,食品行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必须高度重视原料供应的安全和品质,才能确保食品安全,提高食品品质。会上,魏益民教授介绍说,近年来,我国小麦产量在1.2亿吨至1.3亿吨小幅增长,但优质麦的种植和产量,有减少趋势。他认为,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已在宜种区广泛种植,种植面积扩大不太容易。而且,我国小麦的总产量和消费量基本持平,甚至略有盈余。而每年约200万吨的小麦进口,主要是为了满足加工企业的需要。因此,优化品种,扩大优质麦的种植面积比例,是当务之急。小麦的优质化之路,主要靠优生和优育。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粮食加工研究室主任张康逸博士介绍说,我国小麦产区主要分为南方冬小麦区、北方冬小麦区、北方春小麦区。相比而言,北方冬小麦区兼有生长期长、每年只种一季等优势,因此,具有生产优质麦的区域优势。但北方冬小麦区区域相对狭窄,主要包括河北、河南和山东一部分。其中地处华北平原的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广泛分布着黄河反复改道形成的冲积扇,土壤肥沃富饶。事实上,我国食品加工企业也认识到了优质面对食品加工的重要意义。2005年,今麦郎就率先启动了“今麦郎优质麦工程”,在地处北方冬小麦区的河北隆尧黑龙港流域等地发展了万余亩“今麦郎农业示范园”,2014年推广优质麦场已达百万亩。今麦郎集团董事长范现国认为,说方便面面好、劲道,其实这里面没有什么秘密,好品质的根源靠百万亩的优质麦。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营养指导委员会主办、今麦郎集团承办。会议还就我国优质麦优势区域分布与特点、好麦与好面、优质麦与食品安全与食品品质的关系等,进行了广泛讨论。2015年06月11日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
视频苹果花果管理
技术 发布时间:2023 -
报告七、防治
技术 小结与建议出版时间:2015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方针,以黑松复壮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采取地上与地下共同治理技术,有效控制住黑松枝枯病的发生发展,相对防效达99.8%。复壮沟或复合透气井技术,增加了黑松根系的透气性、吸水性和营养成分,对改善黑松的生长势起到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复合透气井,结合根部施药、树体喷施保护剂,相对防效达99.8%,地钻的使用可加快工作效率,比人工快十几倍,钻一个孔成本不超过1元,一棵树打孔的成本不超过4元,远远低于挖复壮沟1棵树15元的成本,能够在日常养护中大面积推广。充分利用园林废弃物制造的人工优质土壤,结合人为补充功能菌群、外生菌根,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根系的健康生长,还解决了养护单位越来越严峻的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难的问题,既环保、生态,又节约了养护成本,值得推广。对坡度陡峭的区域,建议在坡地上砌筑“鱼鳞坑”,更换土壤,添加有机肥,种植攀援地被植物固土,相对防效达94.9%。黑松及时剪枝、疏密、间伐,增加通光透气和减少黑松枝枯病的菌源,平均病情指数下降了11.3~24.4,相对防效40.5%~87.5%,尤其是郁闭度大林分的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调查黑松的病虫害种类,摸清其发生规律,科学进行化学防治,保护天敌。喷药的同时添加叶面肥,会增强防治效果,相对防效达90.1%。做好预防工作,在黑松休眠期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2次,杀死在树体越冬的病菌、害虫及虫卵,可防治枯枝病、叶斑病、瘤锈病及红蜘蛛、蚧壳虫等多种病虫害。推广6年,取得一定的防治效果,已纳入日常绿化养护管理标准中(图84~图85 黑松休眠期喷保护剂)。科学防治,保护天敌。设立诱虫灯,做好病虫监测,进行预测预报(图86~图87 诱虫灯)。及时采取安全有效的方法防治黑松枝枯病及黑松的其他病虫害(图88~图89 黑松绑草绳)。选择防治黑松虫害的药剂时最好是低毒的无公害药剂,如1.2%苦·烟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高渗苯氧威乳油等,保护、利用赤眼蜂、管氏肿腿蜂、姬蜂、寄蝇、灰喜鹊等天敌(图90~图91 赤眼蜂的应用)。图84~图85 黑松休眠期喷施石硫合剂图86~图87 振频式杀虫灯图88 黑松绑草绳图89 解草绳现越冬态松毛虫图90 挂赤眼蜂卵块防黑松食叶害虫图91 赤眼蜂卵块在黑松枝枯病暴发的3~4月,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0.3%尿素混合500倍液喷洒3次;病害扩展的7~8月,使用50%多菌灵、80%代森锰锌、0.2%磷酸二氢钾混合500倍液喷洒2~3次,杀死枝枯病的子囊孢子,中断其扩散传播。内吸性杀菌剂也可选择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