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培训
知识图谱:全部
-
-
-
报告农作物病害防治策略与农药应用
技术 出版时间:2008小麦是我国第二大农作物,栽培广泛。我国报道的小麦病害有50多种,其中小麦白粉病、纹枯病、锈病发生最重。小麦白粉病在西南各省和河南、山东、湖北、江苏、安徽等省发生较重;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于西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各省;小麦叶锈病以西南和长江流域发生较重,华北和东北部分麦区也较重;小麦秆锈病在华东沿海、长江流域及东北、内蒙古等春麦区发生流行;小麦纹枯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平原麦区逐年加重。分布为害 小麦白粉病在各地小麦产区均有分布为害。我国以西南各省和河南、山东、湖北、江苏、安徽等省发生较重,而且西北、东北麦区也有日益严重的趋势。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茎秆和穗部。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而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表面生一层白粉状霉层,霉层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其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点。一般叶片正面病斑比反面多,下部叶片多于上部叶片。病斑多时可愈合成片,并导致叶片发黄枯死。茎和叶鞘受害后,植株易倒伏。病原 病原为Blumeria graminis,属子囊菌亚门布氏白粉菌属真菌;菌丝生于寄主体表,无色,菌丝上垂直生成分生孢子梗,基部膨大成球形,梗上生有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圆形,单胞,无色。子囊为长椭圆形,子囊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发生规律 越夏方式有两种:一是以分生孢子的形态在夏季气温较低地区的自生麦苗或夏播小麦上继续侵染繁殖或以潜伏态渡过夏季;另一种是以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越夏。越冬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以分生孢子的形态越冬;一是以菌丝状潜伏在病叶组织内越冬。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可借助气流进行传播。种植过早、过量播种,偏施氮肥,田间密度大有利于发病;该病一般在春季3月底至4月初出现发病中心,4月中旬后气温回升,病害加重。防治方法 适当晚播,以减少秋苗发病率;控制播种量和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特别是磷肥用量,可减轻病情。播种期的种子处理可以预防白粉病的发生,发病初期,4月中旬是施药防治的关键时期。播种期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的0.2%~0.3%(有效成分)拌种,或2%戊唑醇湿拌剂按种子量0.1%~0.2%拌种,可有效控制苗期白粉病发生。发病初期,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50g/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20g/亩、25%腈菌唑乳油12~14.4ml/亩、45%三唑酮·硫可湿性粉剂100~125g/亩、25%三唑醇乳油30~40ml/亩、12.5%粉唑醇悬浮剂40~50ml/亩、25%丙环唑乳油30~40ml/亩、30%苯氧菌酯悬浮剂40~50ml/亩对水40~50kg均匀喷雾。在小麦的抽穗扬花期,可用30%醚菌酯悬浮剂40~50ml/亩、25%咪鲜胺乳油50~60ml/亩、33%纹霉净(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g/亩对水40~50kg均匀喷施,间隔7天再喷1次,可有效控制白粉病为害。分布为害 在我国发生的小麦锈病有3种,即条锈、叶锈、秆锈。小麦条锈病是发生最广、为害最重的病害,主要发生于西北、西南、黄淮等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叶锈病以西南和长江流域发生较重,华北和东北部分麦区也较重;秆锈病在华东沿海、长江流域和福建、广东、广西的冬麦区及东北、内蒙古等春麦区发生流行。症状 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片初发病时夏孢子堆鲜黄色,与叶脉平行,且排列成行,像缝纫机轧过的针脚一样,呈虚线状,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铁锈色粉状物。叶锈病主要为害叶片,产生疱疹状病斑,夏孢子堆橘红色,呈不规则散生,一般多发生在叶片的正面,少数可穿透叶片,成熟后表皮开裂一圈,散出橘黄色的夏孢子。秆锈病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夏孢子堆最大,隆起高,褐黄色,不规则散生,常连接成大斑,成熟后表皮易破裂,表皮大片开裂且向外翻成唇状,散出大量锈褐色粉末。病原 条锈病病原菌Puccinia striiformi称条形柄锈菌;叶锈病病原菌Puccinia rcondita称隐匿柄锈菌;秆锈病病原菌Puccicinia graminis称禾柄锈菌,均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发生规律 条锈病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完成周年的侵染循环,是典型的远程气流传病害。其侵染循环可分为越夏、侵染秋苗、越冬及春季流行4个环节。秋苗的发病开始多在播后1个月左右。翌年返青后,越冬的菌丝体复苏扩展,如遇春雨或结露,病害扩展蔓延迅速,引致春季流行。叶锈病菌是一种多孢型转主寄生的病菌。以夏孢子世代完成其生活史。从叶片气孔侵入,进行多次重复侵染。秋苗发病后,以菌丝体潜伏在叶片内或少量以夏孢子越冬,冬季温暖地区,病菌不断传播蔓延。北方春麦区病菌不能在当地越冬,病菌则从外地传来。冬小麦播种早,出苗早发病重。秆锈菌夏孢子不耐寒冷,在北方麦区不能安全越冬。翌年春、夏季,越冬区菌源自南向北、向西逐步传播。田间发病都是以大面积同时发病为特征,无真正的发病中心。5~6月气温偏低,小麦发育迟缓,6~7月降雨较多发病较重。防治方法 适期播种,避免早播。拔节期前后发生中心病团的中等发生年用药3次,孕穗期前后发生中心病团的中等发生年用药2次,开花期前后发生中心病团的轻发生年用药1次即可。间隔7~10天喷施1次。药剂拌种是控制菌量的重要手段。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100g拌麦种50kg、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80g拌麦种50kg、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50~100g拌小麦种子50kg,拌种时将药液稀释,然后将药液喷洒到种子上,边喷边拌,拌后闷种4~6小时播种。药剂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30~40g/亩、25%戊唑醇水乳剂25~33ml/亩、1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80g/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30g/亩、25%丙环唑乳油40ml/亩、1 2.5%氟环唑悬浮剂45~60ml/亩、25%腈菌唑乳油45~54ml/亩、40%氟硅唑乳油6~8ml/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亩对水40~50kg均匀喷雾。分布为害 小麦纹枯病发生普遍而严重。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平原麦区逐年加重。症状 小麦返青拔节后,病斑最早出现在下部叶鞘上,产生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多个病斑相连接,形成云纹状的花秆,条件适宜时,病斑向上扩展到茎秆,出现近椭圆形的“眼斑”,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田间湿度大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蛛丝状白色的菌丝体,以及由菌丝纠缠形成的黄褐色的菌核。病原 无性态Rhizoctonia cerealis称禾谷丝核菌和Rhizoctonia solani称立枯丝核菌,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禾谷丝核菌菌丝双核初无色,渐变黄白色,后成褐色,菌核小,菌丝生长慢,较细,不产生无性孢子。立枯丝核菌菌丝细胞多核,菌核色泽较深,菌丝生长快,较粗。发生规律 主要以菌核附着在寄主病残体上或落入土中越夏或越冬。冬麦区小麦纹枯病在田间的发生过程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①冬前发病,土壤中越夏后的病菌侵染麦苗,在3叶期前后始见病斑,侵染叶鞘。②越冬静止,麦苗进入越冬阶段,病情停止发展。③病情回升,2月下旬至4月上旬,激增期在分蘗末期至拔节期。④发病高峰一般发生在4月上、中旬至5月上旬,即拔节后期至孕穗期。⑤病情稳定期,抽穗以后,茎秆变硬,气温也升高,阻止了病菌继续扩展。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促进小麦生长健壮,是防治纹枯病的重要基础。小麦纹枯病发生的上升期是在返青拔节期,这时喷药防治效果较好,时间为3月上旬至4月中下旬。以分蘖末期施药防效最好,拔节期次之,孕穗期较差。种子处理,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7.5g、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2~4ml、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0ml、20%三唑酮乳油20ml拌麦种100种子。在分蘖末期病株率达5%,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200g/亩、30%爱苗乳油(苯醚甲环唑·丙环唑)15ml/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5g/亩、25%丙环唑乳油25~30ml/亩、15%三唑醇粉剂8g/亩、40%多菌灵胶悬剂50~100ml/亩、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75g/亩对水40~50kg喷雾。分布为害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而今已扩展到我国西北、华北、华东等地。症状 只侵染根部和茎基部。幼苗感病,初生根部根茎变为黑褐色,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使整个根系变黑死亡。分蘖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重病植株表现稍矮,基部黄叶多。拔出麦苗,用水冲洗麦根,可见种子根与地下茎都变成了黑褐色。在潮湿情况下,根茎变色部分形成基腐性的“黑脚”症状。最后造成植株枯死,形成“白穗”。病原 Gaeumannomyces graminis称禾顶囊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匍匐菌丝粗壮,粟褐色,有隔。分枝菌丝淡褐色,形成两类附着枝:一类裂瓣状,褐色,顶生于侧枝上;另一类简单,圆筒状,淡褐色,顶生或间生。发生规律 全蚀病菌是土壤寄居菌,以潜伏菌丝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腐生或休眠。病菌可由幼苗的种子根、胚叶以及根颈下的节间侵入根组织内,也可通过胚芽鞘和外胚叶进入寄主组织内。冬小麦播种越早,侵染期越早,发病越重。小麦、大麦等寄主作物连作,发病严重,一年两熟地区小麦和玉米复种,有利于病菌的传递和积累。防治方法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应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生物、化学的防治手段达到保护无病区,控制初发病区,治理老病区的目的。药剂防治以种子处理为主来预防。种子处理,可用12.5%硅噻菌胺悬浮剂200ml、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0ml+200ml、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400~600ml、10%多微酮可湿性粉剂300~400g、6%戊唑醇种子处理剂50ml、2.5%咯菌腈悬浮剂100~200ml拌麦种100kg;或用25%丙环唑乳油种子重量的0.1%~0.2%、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种子重量的0.2%。在拌种的基础上,在返青拔节期进行药剂灌根,用20%三唑酮乳油50~100ml/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100g/亩对水80~100kg,顺麦垄淋浇于小麦基部。分布为害 小麦黑穗病包括散黑穗病、腥黑穗病和秆黑粉病,是小麦上的重要病害。在世界各国麦区均有发生,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华中和西南各省。症状 散黑穗病主要发生在穗部。病穗比健穗抽穗较早,初抽出时病穗外包有一层浅灰色的薄膜,后薄膜破裂消失,露出黑色粉末。腥黑穗病发生于穗部,抽穗前症状不明显,抽穗后至成熟期症状明显。病株全部籽粒变成菌瘿,菌瘿较健粒短胖。初为暗绿色,后变为灰白色,内部充满黑色粉末,最后菌瘿破裂,散出黑粉,并有鱼腥味。秆黑粉病主要为害茎秆、穗。茎秆上产生条纹状黑褐色冬孢子堆,病株分蘖多,有时无效分蘖可达百余个。为害严重时多不抽穗而卷曲在叶鞘内,或穗小畸形,粒少粒秕。病原 散黑穗病菌:Ustilago nuda称散黑粉菌,属于担子菌亚门真菌。腥黑穗病菌有两种,即网腥黑粉菌Tilletia caries、光腥黑粉菌Tilletiafoetida。秆黑粉病菌:Urocystis tritici小麦条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发生规律 散黑穗病菌属花器侵染类型,一年只侵染一次。病穗散出冬孢子时期,恰值小麦开花期,冬孢子借风力传送到健花柱头上。带病种子播种后,胚里的菌丝随着麦苗生长,直到生长点,以后并随着植株生长而伸展,形成系统侵染。腥黑穗病菌以厚垣孢子附在种子外表或混入粪肥、土壤中越冬或越夏。是一种单循环系统侵染的病害,其侵染来源有3个方面:种子带菌;粪肥带菌;土壤带菌。以种子带菌为主,播种带菌的种子,种子发芽时,冬孢子即萌发,由芽鞘侵入幼苗,并到达生长点,菌丝随小麦生长而发展,到小麦孕穗期,病菌侵入幼穗的子房,破坏花器,形成黑粉,使整个花器变成菌瘿。秆黑粉病以冬孢子团散落在土壤中或以冬孢子黏附在种子表面及肥料中越冬或越夏,成为该病初侵染源。以土壤传播为主,土壤中越冬的冬孢子,萌发后从幼苗芽鞘侵入,并进入生长点,为系统侵染病害,一年只能侵染一次。防治方法 小麦黑穗病的防治应采用以加强检疫和种子处理为主,适期播种,播种不宜过深。施用腐熟的有机肥。药剂拌种是防治小麦黑穗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可用15%三唑酮乳油60~100ml、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g、70%敌磺钠粉剂400g、7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250g、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60~240g、5.5%二硫氰基甲烷乳油20ml、20%萎锈灵乳油500ml拌麦种100kg;或用2%戊唑醇种衣剂1∶700~1 000(药:种)、25%三唑醇粉剂1∶100、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按1∶1 000(药:种)进行拌种。分布为害 小麦赤霉病在我国主要发生于小麦穗期湿润多雨的长江流域和沿海麦区,逐渐向北方麦区蔓延。症状 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小麦扬花时,初在小麦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用手触摸,有突起感觉,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病原 由多种镰刀菌引起。包括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燕麦镰孢F. avenaceum、黄色镰孢F.culmorum;串珠镰孢F moniliforme等,均属于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真菌。发生规律 小麦赤霉病菌腐生能力强,在北方地区麦收后可继续在麦秸、玉米秆、豆秸、稻桩、稗草等植物残体上存活,并以子囊壳、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各种寄主植物的残体上越冬;土壤和带病种子也是重要的越冬场所。小麦抽穗后至扬花末期最易受病菌侵染,子囊孢子借气流和风雨传播,潮湿条件下病部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防治方法 播种时要精选种子,播种量不宜过大,合理施肥。小麦扬花初期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防治适期,间隔7~10天再喷1次。种子处理是防治芽腐和苗枯的有效措施。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g、1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160g湿拌100kg种子。小麦扬花期,用50%多·福·硫可湿性粉剂(多菌灵·福美双·硫磺)100~150g/亩、60%多菌灵盐酸盐可湿性粉剂70~90g/亩、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100g/亩、40%多菌灵·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125g/亩、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g/亩、25%咪鲜胺乳油50~75ml/亩、4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40g/亩、25%戊唑醇乳油83.3ml/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g/亩、25%丙环唑乳油40ml/亩、42%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40~60g/亩、36%多菌灵·咪鲜胺可湿性粉剂40~60g/亩对水40~50kg喷雾。症状 雪霉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鞘。病斑初为水渍状,后扩大为近圆形或椭圆形大斑,边缘灰绿色,中央污褐色。病斑表面常形成砖红色霉层,潮湿时病斑边缘有白色菌丝薄层,有时产生黑色小粒点。根腐叶枯病:为害叶片、根部、穗部和籽粒。早期在叶片上形成褐色近圆形或椭圆形较小病斑,成株期形成典型的淡褐色梭形叶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黑色霉层。病斑相互愈合形成大斑,使叶片干枯。链格孢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和穗部。初期在叶片上形成较小的黄色褪绿斑,后扩展为中央呈灰褐色,边缘黄褐色长圆形病斑,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灰黑色霉层。病原 雪霉叶枯病菌Monographellanivalis;根腐叶枯病菌Cochliobolus sativus称禾旋孢腔菌;链格孢叶枯病菌Alternaria triticina称小麦链格孢,均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或以孢子附着于种子表面,或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在病残体中越夏或越冬。种子和田间病残体上的病菌为苗期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借风雨传播,直接侵入或由伤口和气孔侵入寄主。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降雨量对病害发展影响很大,如此期降雨量过大,氮肥施用过多,冬麦播种偏早,田间郁闭,发病重。防治方法 使用健康无病种子,适期适量播种;施足基肥,氮磷钾配合使用,以控制田间群体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控制灌水,雨后还要及时排水。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是防治叶枯病的关键时期。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2%~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33%纹霉净(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2%拌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浸种24~36小时。在小麦扬花至灌浆期,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2.5~30g/亩、20%三唑酮乳油100ml/亩、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g/亩对水40~50kg均匀喷施;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6 000~8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分布为害 此病是世界禾谷类作物上重要病害,目前已发现该病在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安徽、北京、山西、甘肃、青海等10多个省市均有分布。症状 受害小麦幼苗矮黄,根系短分叉,后期根系被寄生呈瘤状,露出白亮至暗褐色粉粒状胞囊,胞囊老熟易脱落,仅在成虫期出现。线虫为害后,病根常受次生性土壤真菌如立枯丝核菌等为害,致使根系腐烂。病原 病原Heterodera avenae称燕麦胞囊线虫,属于线形动物门异皮线虫属;Anguina tritici称小麦粒线虫,属植物寄生线虫。发生规律 病原线虫主要以胞囊在土壤中越冬、越夏。以2龄幼虫从根尖紧靠生长点的延长区侵入。雌成虫孕卵后,体躯急剧膨大,撑破寄主根表皮露于根表。线虫主要经土壤传播,农机具、农事操作的物具,人、畜黏带的土壤以及水流等也可进行传播。在幼虫孵化期恰逢天气凉爽而土壤湿润,降雨量多时为害加重。防治方法 与麦类及非作物隔年或3年轮作。春麦区适当晚播,要平衡施肥,提高植株抵抗力。在小麦返青时施用3%辛硫磷颗粒剂1.5kg/亩、3%克百威颗粒剂2~5kg/亩、10%克线磷颗粒剂200g/亩熏蒸土壤,也可用杀线虫内吸型颗粒剂沟施或种衣剂拌种、闷种,控制早期侵染。分布为害 目前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及华东等冬麦区、春麦区及冬春麦混种区。症状 主要表现叶片黄化,植株矮化。叶片典型症状是新叶发病从叶尖渐向叶基扩展变黄,黄化部分占全叶的1/3~1/2,叶基仍为绿色,且保持较长时间,有时出现与叶脉平行但不受叶脉限制的黄绿相间条纹。病原 病原为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属黄症病毒属。发生规律 此病的侵染循环在冬麦区和冬春麦混种区有所不同。对于冬、春麦混种区,5月上旬,冬小麦上的麦蚜逐渐产生有翅蚜,向春小麦上迁移。9月下旬,冬小麦出苗后,麦蚜又迁回麦田,在冬小麦上产卵越冬。一般冬小麦早播,缺肥、缺水、盐碱瘠薄地,发病严重。防治方法清除田间杂草,减少毒原寄主。增施有机肥,扩大水浇面积。适期播种,避免早播,以减轻为害。药剂拌种:用40%乐果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400g拌小麦种子100kg;或用40%乙酰甲胺磷乳油150ml/亩对水15~25kg,拌麦种150~250kg,拌后堆闷12小时后播种。冬麦返青后到拔节期防治1~2次,就能控制麦蚜与小麦黄矮病的流行。春麦区根据虫情,在5月上、中旬喷药效果较好。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1 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8~10g/亩对水40 ~50kg均匀喷施;或在发病初期,喷施5%菌毒清水剂100ml/亩对水40~50kg。症状 为害冬小麦,多发生在生长前期。冬前侵染麦苗,表现斑驳不明显。翌春,新生小麦叶片症状逐渐明显,出现长短和宽窄不一的深绿和浅绿相间的条状斑块或条状斑纹,表现为黄色花叶,有的条纹延伸到叶鞘或颖壳上。病原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Wheat soil-borne mosaic virus,WSBMV);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Wheat spindle spot mosaic virus,WSSMV)。发生规律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的自然传播介体主要为禾谷多黏菌,病毒在其休眠孢子囊内越夏,秋播后随孢子囊萌发传至游动孢子,当游动孢子侵入小麦根部表皮细胞时,病毒即进入小麦体内。在小麦根部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春季多雨低温,地势低洼,重茬连作会使病情加重。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3~5年,可明显减轻为害。适当晚播,发病初期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和磷肥,促进植株生长。麦收后清除病残体。主要通过土壤处理来预防该病的蔓延。在小面积发病时,可用溴甲烷、二溴乙烷处理土壤,用量为60~90ml/m2,零星发病区采用土壤灭菌法或用40~60℃高温处理15cm深土壤数分钟,重病地块小麦播种前采用焦木酸原液或1∶4的稀释液处理土壤。小麦栽培管理过程中,应总结本地小麦病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经验,制订病害防治计划,适时进行田间调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保证丰产、丰收。(1)播种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播种期是防治病害的关键时期。黑穗病、赤霉病、根腐病主要是靠种子或土壤带菌进行传播的,而且从幼苗期就开始侵染,所以对于这些病害,进行种子处理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另外,通过适当的药剂拌种,可以减轻苗期白粉病、锈病、纹枯病、叶枯病、病毒病等多种病害。药剂拌种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100g、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80g拌麦种50kg;或用2%戊唑醇按种子重量的0.1%~0.15%拌种,边喷边拌,拌后闷种4~6小时播种,可以防治小麦黑穗病、赤霉病等病害。用12.5%硅噻菌胺悬浮剂200ml、2.5%咯菌腈悬浮剂100ml加水1.5~2kg拌麦种100kg,对全蚀病有一定的防效。(2)返青至拔节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小麦返青后开始快速生长,同时,该期是纹枯病发生高峰期,要注意调查,及时防治。纹枯病病株率达5%,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200ml/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35g/亩对水40~50kg均匀喷雾小麦茎部,15天后再喷1次,效果较好。小麦全蚀病发生地区,在拌种的基础上,可在该时期用20%三唑酮乳油50~100ml/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100g/亩对水80~100kg,顺麦垄淋浇于小麦基部。(3)孕穗至扬花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该期是预防小麦病害的一个关键时期。早春气温开始回升,病菌开始活动,这一时期防治以锈病、纹枯病、白粉病、叶枯病为主,可兼治赤霉病。锈病为害严重时,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40g/亩、25%丙环唑乳油40ml/亩、40%氟硅唑乳油6~8ml/亩对水40~50kg均匀喷雾,可兼治白粉病等其他病害。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若预报有3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应立即喷药预防。用50%多·福·硫可湿性粉剂(多菌灵·福美双·硫磺)100~150g/亩、4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40g/亩、25%咪鲜胺乳油50~75ml/亩对水40~50kg喷雾。(4)抽穗至灌浆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该期是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的重要发生期,应注意田间调查,及时防治,控制为害,减少损失。当白粉病普遍率为10%或病指5~18、锈病普遍率5%时,开始喷药防治。防治白粉病,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75g/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50g/亩对水50~60kg喷施。如有赤霉病发生,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250g/亩、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g/亩、25%噻菌灵可湿性粉剂25g/亩对水50~60kg均匀喷施。水稻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无论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首位。稻田病害种类较多,已发现的有70多种,严重地影响着水稻的丰产与丰收。其中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胡麻斑病、恶苗病、细菌性条斑病等发生较重。稻瘟病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纹枯病在长江流域和南方稻区发生较重;白叶枯病在华东、华中和华南稻区发生较普遍;恶苗病在我国各地发生较多;胡麻斑病在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细菌性条斑病在华南、华中、西南、华东稻区蔓延。分布为害 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40%~50%。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苗瘟发生于3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叶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慢性型病斑: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形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潮湿时叶背有灰色霉层。急性型病斑:在叶片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叶片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节瘟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穗颈瘟初形成褐色小点,扩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谷粒瘟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病原 Piricularia oryzae称稻梨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内生,分生孢子梗直或稍弯曲,顶端曲状。分生孢子无色,洋梨形,基部钝圆,并有脚胞,无色或淡褐色。发生规律 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萌发并直接侵入表皮,形成中心病株。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秧苗4叶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易感病,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弱。阴雨连绵,光照不足,田间湿度大,有利分生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防治方法 及时处理病稻草;配方施肥,采浅水分蘖,移苗晒田。防治叶瘟,于7月下旬发病初期,田间见急性型病斑;防治穗瘟,于孕穗末期至抽穗期进行施药。药剂可用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40%稻瘟灵·异稻瘟净乳油300~500倍液、40%异稻瘟净乳油500倍液喷雾;也可用20%稻保乐可湿性粉剂(多菌灵·井冈霉素·三环唑)100~120g/亩、16.2%春雷·四氯胶悬剂(春雷霉素·四氯苯酞)1 000~1 500倍液、28%多菌灵·井冈霉素悬浮剂100ml/亩、25%咪鲜胺乳油30~40ml/亩、50%氯溴异氰脲酸粉剂40g/亩、40%多硫悬浮剂100ml/亩、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00~120g/亩对水50~60kg均匀喷施。要着重在抽穗期进行保护,特别是在孕穗期(破肚期)和齐穗期是防治适期。喷施20%三环唑·井冈霉素悬浮剂100~120ml/亩、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0~100g/亩对水50~60kg喷雾,注意喷匀、喷足。分布为害 水稻纹枯病为我国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在我国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长江流域和南方稻区发生较重。症状 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叶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病原 Rhizoctonia solani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初期无色,后变淡褐色,有分枝,分枝处明显缢缩;菌核深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发生规律 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在稻草或杂草等其他寄主上越冬。翌年春灌时菌核飘浮于水面,插秧后菌核黏附于稻株近水面的叶鞘上,在适温、高湿条件下生出菌丝侵入叶鞘组织为害。拔节期病情开始激增,抽穗前为害叶鞘,抽穗后向叶片、穗颈部扩展。生长中后期湿度大、气温高,病情迅速扩展。防治方法 清除菌源,加强肥水管理。药剂防治一般掌握发病初期施药,在分孽盛期田块丛发病率达3%~5%或拔节到孕穗期丛发病率达10%时用药防治,第1次施药后7~10天,病情仍有发展需再次防治。可用药剂有:23%噻氟菌胺胶悬剂15ml/亩、20%灭锈胺乳油250~300ml/亩、5%井冈霉素水剂200ml/亩、20%稻保乐可湿性粉剂(三环唑·多菌灵·井冈霉素)100~120g/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5.5~50g/亩、4.5%井·硫铜水剂(井冈霉素·硫酸铜)90ml/亩、50%氯溴异氰脲酸可溶性粉剂40g/亩、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0~25ml/亩对水50~60kg均匀喷雾,也可对水400kg进行泼浇。分布为害 水稻白叶枯病在华东、华中和华南稻区发生较普遍。症状 苗期、分蘖期受害最重,叶片最易染病。叶枯型:先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先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线状斑,很快沿线状斑形成黄白色病斑,然后沿叶缘两侧或中脉扩展,变成黄褐色,最后呈枯白色,病斑边缘界限明显。急性凋萎型:苗期至分蘖期,病菌从根系或茎基部伤口侵入维管束时易发病。心叶失水青枯,凋萎死亡,其余叶片也先后青枯卷曲,然后全株枯死,也有仅心叶枯死。病原 Xanthomonas oryzae称水稻黄单胞菌稻致病变种,属细菌。菌体短杆状,单鞭毛,极生或亚极生,革兰氏染色阴性。发生规律 病原细菌主要在稻种、稻草和稻桩上越冬。早、中稻秧田期由于温度低,菌量较少,一般看不到症状,直到孕穗前后才暴发出来。防治方法 种植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防治,可用10%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100g/亩、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g/亩、20%叶枯宁可湿性粉剂100g/亩、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25~50g/亩对水50~60kg均匀喷雾;也可用20%噻森铜悬浮剂300~500倍液、40%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30%金核霉素可湿性粉剂1 500~1 600倍液、77%氢氧化铜悬浮剂600~800倍液喷施,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1~2次。症状 只为害谷粒。病粒比正常谷粒大3~4倍,整个病粒被菌丝块包围,颜色初呈橙黄,后转墨绿;表面初呈平滑,后显粗糙龟裂,其上布满黑粉状物。病原 Ustilaginoidea virens称稻绿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表面墨绿色,内层橙黄色,中心白色。分生孢子表面有瘤突,近球形,灰绿色。菌核从分生孢子座生出,长椭圆形,黑色。子囊壳瓶形,子囊无色,圆筒形,子囊孢子无色,单胞,线形。发生规律 以菌核在地面或以厚垣孢子在稻粒上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生厚垣孢子,由厚垣孢子再生小孢子及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侵染时期以水稻孕穗至开花期侵染为主。抽穗扬花期遇雨及低温则发病重。施氮过量或穗肥过重加重病害发生。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发病时摘除病粒烧毁。在水稻破口前5~8天和齐穗期各喷药1次,对稻曲病的防效最为理想,这个时段是稻曲病防治的最佳时期。种子处理:用0.5%硫酸铜浸种3~5小时,然后闷种12小时,用清水冲洗催芽。水稻破口前5~8天,用18%曲纹清可湿性粉剂(井冈霉素·烯唑醇)40g/亩、20%三苯基醋酸锡可湿性粉剂100g/亩、28%稻后安可湿性粉剂(氧化亚铜·三唑酮)50g/亩、35%稻曲清可湿性粉剂(三苯基醋酸锡·三唑酮)60g/亩、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30%爱苗乳油(苯醚甲环唑·丙环唑)20ml/亩、42%禾穗清可湿性粉剂(井冈霉素·氧化亚铜)50g/亩、30%琥珀肥酸铜可湿性粉剂100~125g/亩对水50~60kg均匀喷雾。症状 秧苗期到抽穗均可发病。苗期发病,感病重的稻种多不发芽或发芽后不久即死亡;轻病种发芽后,植株细高,叶狭窄,根少,全株淡黄绿色,一般高出健苗1/3左右,部分病苗移栽前后死亡。枯死苗上有淡红色或白色霉状物。本田内病株表现为拔节早,节间长,茎秆细高,少分蘖,节部弯曲变褐,有不定根。病原 Fusarium moniliforme称串珠镰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囊壳蓝色,球形;子囊孢子双胞,无色,椭圆形。小分生孢子卵形或扁椭圆形,无色单胞,呈链状着生。大分生孢子纺缍形或镰刀形,顶端较钝或粗细均匀。发生规律 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种子内外越冬,其次是带菌稻草。病谷所长出的幼苗均为感病株,重者枯死,轻者病菌在植株体内半系统扩展(不扩展到花器),刺激植株徒长,有再侵染。防治方法 清除病残体,及时拔除病株并销毁,病稻草收获后作燃料或沤制堆肥。恶苗病主要用种子处理来预防。种子处理,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00~300ml、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60g、60%噻菌灵可湿性粉剂300~500g、10%二硫氰基甲烷乳油40ml拌种100kg;或用25%咪鲜胺乳油1 000~2 000倍液、45%三唑酮·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咪鲜胺锰盐乳油2 000~3 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 000倍液浸种72小时,捞出用清水冲洗净后催芽播种。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苗期受害,芽鞘变褐,芽未抽出,子叶枯死。叶片染病:初为褐色小点,渐扩大为椭圆斑,如芝麻粒大小,病斑中央褐色至灰白,边缘褐色,周围有深浅不同的黄色晕圈,严重时连成不规则大斑。病原 Bipolaris oryzae称稻平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灰褐色,曲状,不分枝,稍弯曲,有隔膜。分生孢子顶生,倒棍棒形或长圆筒形,微弯,褐色。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在病残体或以分生孢子附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带病种子播种后,潜伏菌丝体可直接侵害幼苗,分生孢子可借风吹到秧田或本田,萌发菌丝直接穿透侵入或从气孔侵入,条件适宜时很快出现病症,并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防治方法 科学管理肥水,要施足基肥,实行浅水勤灌。喷药应重点放在抽穗至乳熟阶段,以保护剑叶、穗颈和谷粒不受侵染。在水稻破口前4~7天和齐穗期各喷1次。种子消毒,用70%乙蒜素乳油2 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48小时,后捞出催芽、播种;或用25%咪鲜胺乳油2 000—3 000倍液浸种72小时,后捞出催芽、播种。在水稻破口前和齐穗期,可用30%爱苗乳油(苯醚甲环唑·丙环唑)15ml/亩、40%稻瘟灵乳油100ml/亩、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g/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亩、40%异稻瘟净乳油150~200ml/亩、60%多菌灵盐酸盐可湿性粉剂60g/亩、30%苯噻硫氰乳油50ml/亩、25%嘧菌酯悬浮剂40ml/亩、25%咪鲜胺乳油40~60ml/亩、40%敌瘟磷乳剂75~100ml/亩、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66.7~100g/亩对水50~60kg喷雾,能有效地控制胡麻叶斑病的扩展。为害症状 立枯:初在根芽基部有水浸状淡褐斑,随后长出绵毛状白色菌丝,也有的长出白色或淡粉红霉状物,幼芽基部缢缩,易拔断,幼根变褐腐烂。绵腐:初在根、芽基部的颖壳破口处产生白色胶状物,渐长出绵毛状菌丝体,后变为土褐或绿褐色,幼芽黄褐枯死。病原 一类是Fusarium graminearum称禾谷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a称尖孢镰刀菌,Rhizoctonia sloani称立枯丝核菌,Drechslera oryzae称稻德氏霉,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引致水稻立枯病。另一类是Achlya prolifera称层出绵霉,Pythium oryzae称稻腐霉,均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引致水稻绵腐病。发生规律 引致水稻烂秧的病菌均属土壤真菌,能在土壤中长期营腐生生活。镰刀菌多以菌丝和厚垣孢子在多种寄主的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丝核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寄主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靠菌丝在幼苗间蔓延传播。秧苗长势弱、低温阴雨,光照不足,发病较重。防治方法 精选种子,秧苗生长慢,叶色黄,遇连阴雨天,要注意施肥。秧田看到发病株或发病中心应喷药防治。播种前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48小时。对绵腐烂秧,可用95%敌磺钠可溶性粉剂900g/亩对水100kg,在播种前浇泼秧板;或加水稀释1 000倍,在秧苗1叶1心至2叶期喷雾。对由绵腐病及水生藻类为主引起的烂秧,发现中心病株后,首选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对立枯菌、绵腐菌混合侵染引起的烂秧,可喷洒3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药时应保持薄水层。症状 心叶受害,基部出现褪绿黄白斑,后扩展成与叶脉平行的黄色条纹,条纹间仍保持绿色。分蘖期发病,先在心叶下一叶基部出现褪绿黄斑,后扩展形成不规则黄白色条斑,老叶不显病。拔节后发病,在剑叶下部出现黄绿色条纹,各类型稻均不枯心,但抽穗畸形,结实很少。病原 Rice stipe virus简称RSV,称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属水稻条纹病毒组(或称柔线病毒组)病毒。发生规律 本病毒仅靠灰飞虱传染,病毒在带毒灰飞虱体内越冬,成为主要初侵染源。水稻在苗期到分蘖期易感病。叶龄长潜育期也较长,随植株生长抗性逐渐增强。发病有两个明显高峰期。第一高峰期在7月中旬;第二高峰期为7月底8月初。防治方法 调整播期,移栽期避开灰飞虱迁飞期。加强管理促进分蘖。灰飞虱对水稻直接为害不重,主要以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毒造成危害。在病害流行区以治虫防病为目标。早稻秧田平均每m2有成虫18头,晚稻秧田有成虫5头,本田前期平均每丛有成虫1头以上,就应施药防治。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宁南霉素水剂(20g+300ml)/亩、35%吡虫啉·异菌脲可湿性粉剂70~90g/亩、3.95%三氮唑核苷可湿性粉剂45~75g/亩、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10g/亩、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30~50g/亩、1.5%植病灵乳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硫酸铜·三十烷醇)50ml/亩对水50~60kg均匀喷雾。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浸状小斑,很快在叶脉间扩展为暗绿至黄褐色的细条斑,病斑两端呈浸润型绿色。病斑上常溢出大量串珠状黄色菌脓,干后呈胶状小粒。发病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不规则黄褐至枯白大斑,与白叶枯类似,但对光看可见许多半透明条斑。病原 Xanthomonas oryzae称稻生黄单胞菌条斑致病变种,属黄单胞杆菌属细菌。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在病种子和病草上越冬,借雨水、流水等传播,从气孔和微伤口侵入,在薄壁组织的细胞间繁殖扩展。高温多湿、特别是台风暴雨频繁的年份易诱发本病;杂交稻比常规稻易发病;糯稻比籼稻和粳稻明显抗病;偏施氮肥会加重发病。防治方法 对零星发病的新病田,早期摘除病叶并烧毁,减少菌源。加强本田管理应用“浅、薄、湿、晒”的科学排灌技术,避免深水灌溉和串灌、漫灌,防止涝害。药剂浸种,先将种子用清水预浸12~24小时,再用85%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浸种12~24小时,捞起冼净后催芽播种。在暴风雨过后及时排水施药,发现中心病株后,可用14%络氨铜水剂2 0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77%氢氧化铜粉剂1 0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 000倍液喷雾;或用5%菌毒清水剂100ml/亩、12%松脂酸铜乳油100ml/亩、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25~50g/亩对水50~60kg喷洒。病情蔓延较快或天气对病害流行有利时,应间隔6~7天喷1次,连续喷药2~3次。症状 在水稻近黄熟时症状才较明显。病菌先在病粒内部生长,破坏籽粒结构,颖壳仅出现颜色变暗。病谷的米粒全部或部分被破坏,成熟时内、外颖间开裂,露出圆锥形黑色角状物,破裂后散出黑色粉末,黏附于开裂部位。病原 Tilletia barclayana称狼尾草腥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厚垣孢子球形至卵形或椭圆形,黑色,表面密布齿状突起,无色至近无色,顶端尖,基部多角形稍弯曲;担孢子线状,无色无隔膜。发生规律 以厚垣孢子在种子内和土壤中越冬。种子带菌和土壤带菌是主要菌源。借气流传播到抽穗扬花的稻穗,侵入花器或幼嫩的种子,在谷粒内繁殖产生厚垣孢子。水稻孕穗至抽穗开花期及杂交稻制种田父母本花期相遇差的,发病率高,发病重。防治方法 实行2年以上轮作,加强栽培管理,避免偏施、过施氮肥,调节出秧整齐度,做到花期相遇。防治指标为病粒率1.26%。防治稻粒黑粉病宜在水稻孕穗末期至灌浆盛期各施药1次。种子消毒,先将稻种用清水预浸24~48小时,取出后稍晾干,将预浸稻种放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中浸48小时,再捞出用清水冲洗净后,催芽播种。于水稻始穗期和齐穗期各喷1次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井冈霉素水剂(75g+200ml)/亩、20%三唑酮乳油100ml/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120g/亩、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120g/亩、20%代森锌粉剂100g/亩、30%爱苗乳油(苯醚甲环唑·丙环唑)15~20ml/亩、4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5g/亩、30%联苯三唑醇乳油75ml/亩对水50~60kg均匀喷雾。水稻栽培管理过程中,应总结本地水稻病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经验,制订病害防治计划,适时进行田间调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害,保证丰产、丰收。(1)育秧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育秧期或水稻直播田的播种期,是病害防治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培育壮苗、夺取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时期主要病害有烂秧病、恶苗病,同时苗瘟、纹枯病等病害开始侵染为害。在生产上应结合农业措施,同时进行种子处理和适时药剂防治。种子处理,用50%溴硝醇1 000倍液浸种72小时;或用25%咪鲜胺乳油,水秧3 000倍液,旱秧2 000倍液,浸种72小时;或10%二硫氰基甲烷乳油5 000倍液,浸种3~5天,防治水稻恶苗病。用50%代森铵水剂500倍浸种12~24小时,防治细菌性条斑病。当秧田里发现绵腐病时,及时喷洒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等。(2)分蘖至拔节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水稻分蘖至拔节期气温较高,有利于各种病害的发生与发展。该期叶瘟病、纹枯病是防治的重点,其他病害的防治也不能忽视。发病初期用40%稻瘟灵乳油1 000倍液、50%四氯苯酞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异稻瘟净乳剂500~8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2%灭瘟素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喷雾,间隔期为7~10天,连喷2~3次。可兼治胡麻斑病。井冈霉素是防治纹枯病的特效药。在发病初期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ml/亩对水50kg喷雾或对水400kg泼浇。也可用20%三唑酮乳油50~76ml/亩、3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75g/亩、23%噻氟菌胺悬浮剂14~25ml/亩对水50kg喷雾。在叶瘟和纹枯病混发时,可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3)破口至抽穗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水稻破口至抽穗期易感多种病害,对水稻生长威胁较大的有纹枯病、穗颈瘟、胡麻斑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等。纹枯病丛发病率达10%时,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200ml/亩、20%稻保乐可湿性粉剂(三环唑·多菌灵·井冈霉素)100~120g/亩、50%氯溴异氰脲酸可溶性粉剂40g/亩对水50~60kg均匀喷雾,也可对水400kg进行泼浇。防治穗颈瘟,可用20%三环唑·井冈霉素悬浮剂100~120ml/亩、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0~100g/亩对水50~60kg喷雾。防治胡麻斑病,可用30%爱苗乳油(苯醚甲环唑·丙环唑)15ml/亩、40%稻瘟灵乳油100ml/亩、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g/亩、40%异稻瘟净乳油150~200ml/亩对水50~60kg喷雾。发现白叶枯病中心病株后及时喷药防治,用10%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100g/亩、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g/亩、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25~50g/亩对水50kg喷雾。稻曲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可用18%曲纹清可湿性粉剂(井冈霉素·烯唑醇)40g/亩、20%三苯基醋酸锡可湿性粉剂100g/亩、28%稻后安可湿性粉剂(氧化亚铜·三唑酮)50g/亩对水50~60kg均匀喷雾。(4)孕穗成熟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水稻穗期的病害为害也较重,其中为害较重的病害主要为穗瘟,有时水稻白叶枯病、稻曲病、水稻胡麻斑病发生也很严重。生产上应注意田间调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防治时可参考上述药剂。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居第3位。据报道,我国玉米病害有30多种,目前发生普遍而又严重的病害有锈病、褐斑病、弯孢霉叶斑病、青枯病、病毒病、纹枯病、大、小斑病、瘤黑粉病等。大斑病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春玉米和南方海拔高、气温较低的山区;小斑病在温暖潮湿的玉米产区发病较重;玉米锈病在我国华南、西南、东北、华东及西北地区都有发生;青枯病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西北等地区发生;玉米瘤黑粉病在我国南、北方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纹枯病在辽宁、河北、河南、四川、浙江等省部分地区为害较重。褐斑病主要发生在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江苏、陕西、河南、山东、河北、吉林等地区。分布为害 分布较广,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春玉米和南方海拔高、气温较低的山区。症状 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叶片上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病原 Exserohilum turcicum称玉米大斑凸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青褐色,褐色不分枝,直立或膝状弯曲,顶端色淡。分生孢子梭形或长梭形,顶端细胞椭圆形,基细胞尖锥形,脐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发生规律 以残留在病叶组织中的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地表和玉米秸垛内越冬,成为第2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在华北地区,春玉米6月上旬,夏玉米7月中旬。7~8月温度偏低,多高温,日照不足有利于病害发生。防治方法 适期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防治指标:在抽雄前后,当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达20%时,开始喷药防治。可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2%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2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间隔10天防1次,连防2~3次。分布为害 玉米小斑病是国内外普遍发生的病害。在温暖潮湿的玉米产区发病较重。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上的病斑为椭圆形或纺锤形,较大,不受叶脉限制,灰色至黄褐色,边缘褐色或边缘不明显,后期略有轮纹。多数病斑连片,病叶变黄枯死。病原 Bipolaris maydis称玉蜀黍平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褐色,伸直或呈膝状弯曲,基部细胞大,顶端略细,孢痕明显。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近梭形,多弯向一方,中间最粗,向两端渐细,褐色或深褐色。发生规律 以休眠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玉米孕穗、抽穗期降水多、湿度高,容易造成小斑病的流行。低洼地、过于密植荫蔽地、连作田发病较重。防治方法 清洁田园,深翻土地,控制菌源。适期早播,合理密植。玉米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80g/亩、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100g/亩对水40~50kg喷雾;也可用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2%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100~120倍液喷施,间隔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分布为害 玉米锈病在我国华南、西南、东北、华东及西北地区都有发生。症状 主要侵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秆。发病初在叶片基部散生或聚生淡黄色斑点,后突起形成红褐色疱斑,后期病斑形成黑色疱斑。发生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孢子堆,造成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籽粒不饱满。病原 Puccinia sorghi为玉米柄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夏孢子堆黄褐色。夏孢子浅褐色,椭圆形至亚球状,具细刺,有4个芽孔。 冬孢子裸露时黑褐色,椭圆形至棍棒形,分隔处稍缢缩,柄浅褐色。发生规律 以夏孢子越冬。翌年借气流传播成为初侵染源。田间叶片染病后,产生夏孢子可在田间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蔓延扩展。5月下旬见玉米锈菌冬孢子,7月达到高峰,9月中旬又一高峰出现;6月底见夏孢子,8月中旬达高峰,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玉米锈病的侵染期,玉米锈病从7月中旬开始发病,8月底发病盛期。防治方法 适当早播,合理密植,浇适量水,合理施肥。在7月中旬,田间病株率达6%时开始喷药防治。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g/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40g/亩对水40~50kg均匀喷雾;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4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97%敌磺纳原药250~3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9 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300倍液喷雾,间隔10天左右喷1次,连防2~3次。分布为害 玉米青枯病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西北等地区的15省、市、区发现其为害。症状 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进入显症高峰。从始见病叶至全株显症,常见有3种类型。青枯型:叶片自下而上突然萎蔫,迅速枯死,叶片灰绿色、水烫状。黄枯型:叶片逐渐变黄而死。病原 Pythium aphanidermaturm称瓜果腐霉和Pythiuminflatum称肿囊腐霉及Pythium graminicola称禾生腐霉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Fusarium graminearum称禾谷镰孢、F..moniliforme称串珠镰刀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禾谷镰孢有性态为Gibberella zeae称玉蜀黍赤霉;串珠镰孢有性态为G.fujikuroi称藤仓赤霉,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发生规律 该病是土传病害,禾谷镰刀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腐霉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组织内外、土壤中存活越冬。带病种子和病残体产生子囊壳,翌年3月中旬释放的子囊孢子是主要初侵染源,从根部伤口侵入。玉米抽雄期至成熟期高温、高湿是茎腐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条件。防治方法 增施底肥农家肥,平整土地,合理密植。玉米抽雄期至成熟期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时期。种子处理,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浸种2小时,清水洗净后播种。在玉米抽雄期,病害发生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啉根茎,间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分布为害 玉米黑粉病分布极广,在我国南、北方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症状 只感染幼嫩组织。苗期常在幼苗茎基部生瘤,病苗茎叶扭曲畸形,明显矮化,可造成植株死亡。成株期发病,叶和叶鞘上的病瘤常为黄、红、紫、灰杂色疮痂病斑,成串密生或呈粗糙的皱折状,在叶基近中脉两侧最多,一般形成冬孢子前就干枯。雌穗受害多在上半部或个别籽粒生瘤,病瘤一般较大,常突破苞叶外露。病原 Ustsilago maydis称黑粉菌,属于担子菌亚门真菌。冬孢子球形或椭圆形,表面具细刺,黄褐色至深褐色。担孢子无色、单胞、梭形或略弯曲。发生规律 病菌在土壤、粪肥或病株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带菌进行远距离传播。春季气温回升,在病残体上越冬的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随风雨、昆虫等传播,引致苗期和成株期发病形成肿瘤,肿瘤破裂后冬孢子还可进行再侵染。该病在抽穗开花期发病最快,直至老熟后才停止侵害。防治方法 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适时灌溉,清除田间病残体,在病瘤末变之前割除深埋。玉米苗期喷施药剂可有效的预防病害的发生和发展,也可在抽雄期喷施药剂治疗。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的0.2%硫酸铜液拌种,或用种子量0.4%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5%~0.7%拌种。在玉米出苗前,地表喷施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2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0~1 000倍液;在玉米抽雄前,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0~1 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750~1 000倍液,防治1~2次,可有效减轻病害。症状 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玉米5叶期后症状表现为病苗节间缩短,株形较矮,茎秆基部膨大,下粗上细,叶片簇生,叶色暗绿挺直。雌穗被害后,大多数变为一个基部膨大、端部较尖、短小、不能抽丝的圆锥形菌瘤。苞叶一般不破,黑粉也不外露。玉米乳熟后,有些苞叶变黄破裂散出黑粉。雄穗受害后,多数情况下局部小穗变为黑粉包,穗形不变。病原 Sporisorium reiliana称丝孢堆黑粉菌,属于担子菌亚门真菌。冬孢子在没有成熟前集合成孢子球,成熟后分散。冬孢子球形或近球形,黄褐色至赤褐色。具厚壁,表面有细刺。冬孢子萌发生4个细胞的担子,侧生担孢子。担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发生规律 以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有些混入粪肥或黏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土壤带菌是最重要的初次侵染来源,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一年只侵染一次。主要在玉米2~3叶期侵染为害,7叶期后不再侵染。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子和担孢子,结合生成侵染丝,从幼芽或幼根侵入。防治方法 适当迟播。及时拔除病株。采用种衣剂包衣,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2%、2%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种子重量的0.2%进行拌种;或用15%福美双·烯唑醇种衣剂1∶50(药:种,下同)、18.6%福·克·戊唑悬浮种衣剂1∶80、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1∶20、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500、4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1∶400进行种子包衣。分布为害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病的为害日趋严重。在辽宁、河北、四川、浙江等省部分地区为害较重。症状 主要为害叶鞘,也可为害茎秆,严重时引起果穗受害。发病初期多在基部1~2茎节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扩展融合成不规则形或云纹状大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由下向上蔓延扩展。多雨、高湿持续时间长时,病部长出稠密的白色菌丝体,菌丝进一步聚集成多个菌丝团,形成小菌核。病原 Rhizoctonia solani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核不规则形,褐色,表面粗糙。菌丝无色,较细,逐渐变粗短,棕紫色至褐色。分枝处缢缩且有一横隔。发生规律 以菌丝和菌核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侵入寄主,后病部产生气生菌丝,在病组织附近不断扩展。在玉米拔节期开始发病,抽雄期发展快,吐丝灌浆期受害最重。防治方法 秋季深翻土地,合理密植,避免偏施氮肥。玉米拔节期、抽雄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种子处理,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后堆闷24~48小时。在玉米拔节期和抽雄期各喷施1次,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ml/亩、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g/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g/亩、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80g/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80g/亩对水40~50kg均匀喷雾;或喷施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重点喷玉米基部。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部病斑初为水浸状褪绿半透明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中心灰白色,边缘黄褐或红褐色,外围有淡黄色晕圈,并具有黄褐相间的断续环纹。潮湿条件下,病斑正反两面均可产生灰黑色图纸状物。病原 Curvularialunata称弯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褐色至深褐色,单生或簇生,较直或弯曲。分生孢子花瓣状聚生在梗端。分生孢子暗褐色,弯曲或呈新月形,具隔膜3个,两端细胞稍小,颜色也浅。发生规律 以菌丝潜伏于病残体组织中越冬,也能以分生孢子状态越冬。13叶期较感病,在华北地区,该病的发病高峰期是8月中旬到9月上旬,于玉米抽雄后。密度过大,地势低洼,病害发生严重。防治方法 清洁田园,玉米收获后及时清理病株和落叶,集中处理或深耕深埋,减少初浸染来源。玉米抽雄期是预防该病的关键时期。当发病率在5%~7%,可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g/亩、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30g/亩、0.5%氨基寡糖素水剂100ml/亩、4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可湿性粉剂60g/亩对水40~50kg均匀喷雾;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5 000~10 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间隔10天再喷1次。症状 病株严重矮化,仅为健株高的1/2~1/3,叶色深绿,宽短质硬,呈对生状,叶背面侧脉上出现蜡白色突起物,粗糙明显。病株分蘖多,根系不发达易拔出。雄穗败育或发育不良,花丝不发达,结实少,重病株多提早枯死。病原 Maize rough dwarf virus简称MRDV,称玉米粗缩病毒,属病毒。发生规律 主要靠灰飞虱传毒。灰飞虱成虫和若虫在田埂地边杂草丛中越冬,翌春迁入玉米田。冬小麦也是该病毒越冬场所之一。玉米5叶期前易感病。套种田、早播田及杂草多的玉米田发病重。苗期是玉米粗缩病的敏感期。防治方法 在病害重发地区,调整播期,清除田间、地边杂草,减少毒源,合理施肥、灌水,加强田间管理。灰飞虱为害期,玉米7叶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种子处理,用5%吡虫啉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能有效地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病毒病的传播。玉米苗期,喷洒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抑制病害的发生。在灰飞虱传毒为害期,尤其是玉米7叶期前,喷洒2%宁南霉素水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ml+35g)/亩、20%异丙威乳油150~200ml/亩、48%毒死蜱乳油100~120ml/亩、5%氟虫腈悬浮剂30~50ml/亩、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50g/亩对水40~50kg均匀喷雾,间隔6~7天1次,连喷2~3次。分布为害 主要发生在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江苏、陕西、河南、山东、河北、吉林等地区。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叶片与叶鞘相连处易染病。叶片、叶鞘染病后病斑圆形至椭圆形,褐色或红褐色,病斑易密集成行,小病斑融合成大病斑,病斑四周的叶肉常呈粉红色,后期病斑表皮易破裂,散出褐色粉末。病原 Physoderma maydis称玉蜀黍节壶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休眠孢子椭圆形,一端扁平有盖;游动孢子具单尾鞭毛。发生规律 以休眠孢子囊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叶片上侵入为害。7~9月气温高、湿度大,长时间降雨易诱发此病。密度大的田块、低洼潮湿的田块发病较重。防治方法 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及时深翻。适时追肥、中耕锄草,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栽植密度适当。在玉米10~13叶期,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0.5%氨基寡糖素水剂(35~50g+30ml)/亩对水40~50kg喷施;也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 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施。症状 幼苗染病心叶基部出现椭圆形褪绿小点,断续排列成条点花叶状,并发展成黄绿相间的条纹症状,后期病叶叶尖变红紫而干枯。叶鞘、果穗的苞叶也能出现花叶状。病原 Maize dwarf mosaic virus简称MDMV,称玉米矮花叶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组。发生规律 该病毒主要在雀麦、牛鞭草等寄主上越冬,是该病重要初侵染源,带毒种子发芽出苗后也可成为发病中心。传毒主要靠蚜虫的扩散而传播。5~7月凉爽、降雨不多,蚜虫迁飞到玉米田吸食传毒,大量繁殖后辗转为害,易造成该病流行。防治方法 在田间尽早拔除病株。适期播种和及时中耕锄草,可减少传毒寄主,减轻发病。在传毒蚜虫迁入玉米田的始期和盛期,及时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玉米栽培管理过程中,应总结本地玉米病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经验,制订病害防治计划,适时进行田间调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害,保证丰产、丰收。(1)播种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播种期是防治病害的关键时期。茎基腐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瘤黑粉病、丝黑穗病、纹枯病、褐斑病主要是靠种子或土壤带菌进行传播的,而且从幼苗期就开始侵染。对于这些病害,进行种子处理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药剂拌种,防治茎基腐病,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浸种2小时,清水洗净后播种。用种子量0.4%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5%~0.7%拌种;或2%戊唑醇湿拌剂400~600g、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80g拌100kg种子;或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500、4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1∶400进行种子包衣;可防治丝黑穗病、瘤黑粉病、纹枯病,同时兼治全蚀病、褐斑病。(2)苗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防治病毒病,喷施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3.95%三氮唑核苷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抑制该病的发生。(3)心叶至抽雄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该期是叶斑病、茎基腐病、纹枯病的重要发生期,应注意田间调查,及时防治,控制病害,减少损失。防治叶斑病,可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间隔10天防1次,连防2~3次。防治纹枯病,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ml/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g/亩对水40~50kg均匀喷雾;或喷施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重点喷玉米基部。可兼治茎基腐病。(4)穗期至成熟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7月中旬以后,玉米进入穗期及灌浆期,是玉米丰产丰收关键时期。该期应加强预测预报,及时防治病害,在防治策略上以治疗为主,具有针对性,确保丰收。防治锈病,田间病株率达6%时开始喷药防治。可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g/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g/亩对水40~50kg均匀喷雾,间隔10天左右喷1次,连防2~3次。防治圆斑病,可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间隔7~10天喷1次,连喷2次。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病害严重地影响着大豆生产,目前我国已报道的病害有50多种。其中为害较重的有紫斑病、花叶病、炭疽病、胞囊线虫病、灰斑病、菌核病等。紫斑病在我国大豆产区普遍发生;花叶病在山东、河南、江苏、四川、湖北、云南、贵州等省发生较重;炭疽病普遍发生于各大豆产区;胞囊线虫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北京等省市;灰斑病以黑龙江省最为严重。分布为害 紫斑病在我国大豆产区普遍发生,常于大豆结荚前后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豆荚和豆粒,也为害叶。豆荚病斑近圆形,灰黑色,边缘不明显。豆粒上的病斑紫色,形状不定,仅限于种皮,不深入内部。叶片上的病斑初为紫色圆形小点,散生,扩展后形成多角形褐色或浅灰色斑,生有黑色霉状物。病原 Cercospora kikuchii称菊池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丛生,不分枝,暗褐色,有横隔,顶部近截形,孢痕明显。分生孢子无色,鞭状至圆筒形,顶端稍尖,具分隔。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或以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种子带菌,引起子叶发病,病苗或叶片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大豆开花期和结荚期多雨、气温偏高,发病重。防治方法 大豆收获后及时进行秋耕,加强田间管理,注意合理密植。开花始期、蕾期是防治紫斑病的关键时期。种子处理,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3%拌种。在大豆开花始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用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00g/亩、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g/亩对水35~40kg均匀喷施。分布为害 花叶病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江苏、四川、湖北、云南、贵州等省。症状 该病是整株系统侵染性病害,病株症状变化较大。常见的花叶类型有:轻花叶型,叶片生长基本正常,只出现轻微淡黄色斑块;重花叶型,叶片也呈黄绿相间的花叶,皱缩畸形,叶脉弯曲,叶肉呈紧密泡状突起,暗绿色;皱缩花叶型,叶片呈黄绿相间的花叶,并皱缩呈畸形,沿叶脉呈泡状突起,叶缘向下卷曲或扭曲,植株矮化。病原 Soybean mosaic virus简称SMV,称大豆花叶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组。病毒粒体线状。发生规律 东北及南方大豆栽培区,种子带毒是该病初侵染源,长江流域该毒原可在蚕豆、豌豆等冬季作物上越冬,也是初侵染源。该病的再侵染由蚜虫传毒完成。发病初期蚜虫一次传播范围较小,蚜虫进入发生高峰期传毒距离增加。品种抗病性不高,播种晚时,该病易流行。防治方法 播种无毒种子,适当注意调整播种期,使苗期避开蚜虫高峰。在蚜虫迁飞前喷药防治蚜虫效果较好。蚜虫迁飞前,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g/亩、3%啶虫脒乳油30ml/亩、2.5%氯氟氰菊酯乳油40ml/亩对水40~50kg均匀喷施;也可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 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4 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发病严重的地区,在发病初期喷洒1次抗病毒药剂,如2%宁南霉素水剂100~150ml/亩对水40~50kg,或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1.5%植病灵乳油1 000倍液。症状 大豆炭疽病主要为害茎和豆荚。茎上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初为暗褐色,后变灰白色,病斑包围茎后,造成茎枯死。豆荚上的病斑近圆形,红褐色,后变灰褐色,病斑上产生许多小黑点,排列成轮纹状。病原 Glomerella glycines称大豆小丛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球形,多个聚生在皮层子座内。子囊长圆形至棍棒状,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无性阶段产生孢子盘,四周产生许多黑色或深褐色刚毛。发生规律 以菌丝在带病种子上或落于田间病株组织内越冬。翌年播种后直接侵染子叶,在潮湿条件下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进行侵染传播。生产上苗期低温或土壤过分干燥,容易造成幼苗发病。成株期温暖潮湿条件利于病菌侵染。东北大豆产区7~9月份,河南7~8月份成株发病,若高温、多雨,炭疽病发生严重。防治方法 及时排水,降低豆田湿度,避免施氮肥过多,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深翻。播种前种子处理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发生严重时在大豆开花后再喷药防治。播种前种子处理,可用40%卫福胶悬剂(福美双·萎锈灵)250ml拌100kg种子;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拌种,堆闷3~4小时后播种。在开花后,喷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7%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00g/亩对水50kg喷雾。分布为害 胞囊线虫病在东北黑龙江省的西部、内蒙古东部的风沙、干旱、盐碱地发生普遍严重。症状 主要为害根系。根系发育不良,侧根少,须根多,须根上着生许多黄白色针头大小的颗粒,后期变为褐色脱落。被害根根瘤少,严重时根系变褐腐朽。病株地上部矮小,节间短,花芽少,结荚少,叶片发黄。病原 Heterodera glycines称大豆胞囊线虫,属线形动物门胞囊线虫属线虫。雌雄成虫腹部膨大呈鸭梨形,头部尖,乳白色,后变黄褐。雄成虫线形,皮膜质透明,尾端略向腹侧弯曲。卵长椭圆形,一侧稍凹,皮透明。发生规律 以内藏卵及1龄幼虫的胞囊在土壤里和寄主根茬内越冬;带有胞囊的土块夹杂在种子中也可越冬。春季气温变暖,卵开始孵化,2龄幼虫冲破卵壳进入土壤里,后钻入根部,在根皮层中发育为成虫。线虫在田间的传播,主要通过田间作业时农机具和人畜携带的胞囊土壤,此外农作物残枝、粪肥、水流及风雨等也可以传播胞囊。种子中的胞囊是大豆孢囊线虫病的远距离传播途径。防治方法 加强检疫,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增施底肥和种肥,促进大豆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抗病力,可相对减轻损失。播种前种子处理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种子处理,用35%乙基硫环磷或35%甲基硫环磷按种子量的0.5%拌种;或用3%克百威颗粒剂4kg/亩、5%涕灭威颗粒剂3~4kg/亩、5%克线磷颗粒剂3~4kg/亩拌适量细干土混匀,在播种时撒入播种沟内,不仅可以防治线虫,还可防治地下害虫等。分布为害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云南等省,尤以黑龙江省最为严重。症状 叶片上的病斑初为红褐色斑点,逐渐扩展成圆形、椭圆形,中央灰色,边缘红褐色的蛙眼状病斑。发病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干枯脱落。茎上病斑椭圆形,中央褐色,边缘深褐色或黑色,中部稍凹陷。荚上病斑圆形或椭圆形,边缘红褐色,中央灰色。病原 Cercospora sojina称大豆尾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不分枝,浅褐色,有隔膜,顶部孢痕明显。分生孢子倒棒状,无色透明,有多个隔膜。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病残体上产生的分生孢子,是主要初侵染源,在田间主要靠气流传播。带菌种子长出幼苗的子叶即见病斑,温暖潮湿时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花后降雨多,湿气滞留或夜间结露持续时间长很易大发生。防治方法 清除病残体,收获后及时翻耕合理密植,控制杂草,降低田间湿度。最佳防治时期是大豆开花结荚期。种子处理,可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大豆开花期,病害发生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亩、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g/亩、25%丙环唑乳油40ml/亩、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g/亩、1%武夷霉素水剂100~150ml/亩对水40~50kg均匀喷雾,间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2次。在荚和籽粒易感病期再喷药1次,以控制籽粒上的病斑。症状 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病,花期受害重。苗期茎基部褐变,呈水渍状,湿度大时长出絮状白色菌丝。茎秆多从主茎中下部分杈处开始发病,病部水浸状,褐色,后褪为浅褐色至近白色,病斑形状不规则,常环绕茎部向上下扩展,易倒折。湿度大时在絮状菌丝处形成黑色菌核。病原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称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核圆柱状或鼠粪状,内部浅白色,表面黑色。子囊盘盘状,浅褐色,肉质囊。子囊棒状,无色。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发生规律 以菌核在土壤中、病残体内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菌核萌发产生子囊孢子,主要借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再侵染则通过病健部接触菌丝传播蔓延,条件适宜时,特别是大气和田间湿度高,菌丝迅速增殖,2~3天后健株即发病。防治方法 雨后及时排水,避免施氮肥过多,及时清除或烧毁残茎以减少菌源。大豆开花结荚期(7月下旬)喷药防效最高,既可有效地控制发病率,也可有效地降低发病程度。在7月下旬,大豆开花结荚期,可用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66g/亩、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100g/亩、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60g/亩、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0~150g/亩、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亩、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66~100g/亩对水40~50kg均匀喷雾,发生严重时间隔7天再喷1次。症状 幼苗染病,子叶生半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斑。叶片染病,初生褪绿不规则形小斑点,水渍状,扩大后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间深褐色至黑褐色,外围具一圈窄的褪绿晕环,病斑融合后成枯死斑块。病原 Pseudomonas syringae称丁香假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属细菌。发生规律 病菌在种子和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初侵染源。播种病种子能引起幼苗发病,病叶上的病原菌借风雨传播,引起多次再侵染。越冬后病叶上的细菌也可侵染幼苗和成株期叶片,发病后也可借风、雨传播。结荚后病菌侵入种荚,直接侵害种子。防治方法 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调整播期;合理密植;清除病株残体。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发病初期喷洒1∶1∶160倍式波尔多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液400倍液、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70g/亩、47%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50~70g/亩对水35~40kg喷雾,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症状 枯萎病是系统性侵染的整株病害,染病初期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黄至黄褐色萎蔫,剖开病根及茎部维管束变为褐色,后期在病株茎的基部溢出橘红色胶状物。病原 Fusarium oxysporum称尖镰孢菌豆类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无色,分隔。有大小两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平直或略弯;小型分生孢子无色,具1个分隔或无,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厚垣孢子分圆形和椭圆形两种,单个顶生或串生在菌丝中间。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菌从伤口侵入,在田间借灌溉水、昆虫或雨水溅射传播蔓延。高温多湿条件易发病。连作地、土质黏重、根系发育不良发病重。防治方法 重病地实行水旱轮作2~3年,不便轮作的可覆塑料膜进行热力消毒土壤,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双效灵水剂300倍液、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穴喷淋对好的药液0.3~0.5L,间隔7天1次,共2~3次。大豆栽培管理过程中,应总结本地大豆病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经验,制订病害防治计划,适时进行田间调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害,保证丰产、丰收。(1)播种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播种期,春大豆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夏大豆在6月上、中旬,这一时期是大豆病害防治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病害主要有紫斑病、霜霉病、炭疽病等,播种期是其重要侵染阶段,有效地控制侵染可以减轻其后期的为害。另外,在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地块或地区,在播种期进行种子处理或土壤处理是控制该病为害的最有效措施。播种前种子处理,可用40%卫福胶悬剂(福美双·萎锈灵)250ml拌100kg种子;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拌种,堆闷3~4小时后播种。防治胞囊线虫病,可用35%甲基硫环磷按种子量的0.5%拌种;或用3%克百威颗粒剂4kg/亩、5%克线磷颗粒剂3~4kg/亩拌适量细干土混匀,在播种时撒入播种沟内。(2)苗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在6~7月份,大豆处于旺盛生长期,该期病害主要是防治大豆花叶病毒病。对于大豆花叶病严重的地区,可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g/亩、3%啶虫脒乳油30ml/亩对水40~50kg均匀喷施;也可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2 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防治蚜虫。(3)开花结荚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7月下旬以后大豆进入开花、结荚期,一般到9月份成熟,这一时期病害种类多、为害重,是防治病害、保证产量的关键阶段。病害主要有紫斑病、霜霉病、炭疽病。喷施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00g/亩、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g/亩、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g/亩、25%丙环唑乳油40ml/亩对水40~50kg,防治紫斑病、炭疽病、灰斑病等。用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66g/亩、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100g/亩、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60g/亩对水40~50kg均匀喷雾,可防治菌核病。喷施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恶霜灵·代森锰锌)800~1 000倍液,可防治霜霉病。花生是我国重要油料作物之一。据报道,我国已发现的花生病害有30多种,为害较重的有叶斑病、茎腐病、锈病、病毒病等。其中叶斑病包括褐斑病和黑斑病,在花生各产区均有发生;茎腐病在各花生产区均有发生,以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安徽、海南、广东等省发生较重;锈病在东南沿海地区发病最重;斑驳病毒病是我国北方花生的重要病害。分布为害 叶斑病包括褐斑病和黑斑病,在花生各产区均有发生。症状 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初为褪绿小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叶正面呈暗褐或茶褐色,背面颜色较浅,病斑周围有亮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上可见灰褐色粉状霉层。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和花柄。叶斑现于叶正背两面,圆形或近圆形,暗褐色或黑色,病斑扩展后融合成大型不规则斑块,病斑背面有小黑点,排列呈同心轮纹状。叶柄、茎和花柄染病,产生线形或椭圆形病斑,深褐色至黑褐色,有时外围具浅黄色水渍状晕圈。病原 褐斑病Cercospora arachidicola称落花生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多散生于病斑正面,深褐色。分生孢子梗黄褐色,不分枝,直或微弯。分生孢子无色或淡褐色,倒棒状、略弯曲,基部圆,顶端渐尖。黑斑病Cercospora personata称球座尾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生于表皮下,近球形或长条形,褐色至黑色。分生孢子梗直或稍弯曲,青褐色,较短粗,不分枝。分生孢子暗青黄色,圆柱状,倒棍棒形,直立或略曲,顶部钝圆,基部倒圆锥平截,基脐明显。发生规律 以子座或菌丝团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以子囊壳在病组织中越冬。翌年遇适宜条件,子座和菌丝团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主要发生在生长的中后期,春花生田有两个明显的发病高峰:第一发病高峰在开花下针期,为6月中下旬。第二发病高峰在花生中后期,为8月中下旬。夏花生只有1个发病高峰,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防治方法 花生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合理密植,降低湿度,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提高抗病力。花生开花初期是防治叶斑病的关键时期。花生开花初期,当田间病叶率10%~15%时,可用50%多·硫可湿性粉剂(多菌灵·硫磺)320~480g/亩、6%戊唑醇微乳剂160~200ml/亩、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g/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亩、50%硫磺悬浮剂250ml/亩对水40~50kg均匀喷雾;也可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2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间隔15天施药1次,连续防治2~3次。症状 发生在生长的中后期,主要为害叶片,茎、叶柄也可受害。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叶片正面产生褐色小点或星芒状网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褐色至黑褐色大斑,边缘呈网状不清晰,表面粗糙,着色不均匀。叶柄和茎受害,初为一褐色小点,后扩展为长条形或椭圆形病斑,中央略凹陷,严重时引起茎叶枯死。病原 Phoma arachidicola称花生茎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厚垣孢子生于菌丝中,褐色球形。分生孢子器黑色,近球形,埋生或半埋生于病组织中,具孔口。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多双胞,分隔处稍缢缩。发生规律 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释放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病组织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在冷凉、潮湿条件下,病害发生严重,在适宜温度下,保持高湿时间越长发病越重。一般雨后10天左右便出现1次发病高峰。防治方法 花生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开花期病害发生初期喷药防治,可有效的防治其为害。发病初期,喷洒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600~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25%联苯三唑醇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间隔10~15天1次,连防2~3次。分布为害 茎腐病以山东、江苏、河南、河北、陕西、辽宁、安徽、海南、广东等省发生较重。症状 多发生在生长前期,主要为害茎基部、根部和茎部,也为害子叶。子叶感病,病部变为黑褐色,呈干腐状,蔓延到茎基部后,使茎基部变黑褐色腐烂,病株叶片变黄,萎蔫下垂,数天后即可枯死。病株主茎和侧枝的茎基部逐渐变黑枯死,潮湿时病部密生许多小黑点,病株易从地面病部折断,导致病株枯死。病原 Diplodia gossypina称棉壳色单隔孢,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黑色,球形。分生孢子未成熟时,无色透明,单胞,椭圆形,成熟时变为暗褐色,双胞。分生孢子梗无色,细长。菌落初白色,后变黑色。发生规律 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花生种子或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病菌侵染的最有利时期是苗期,其次是结果期。河南、山东6月中旬为发病高峰,7月底至8月初为发病的又一次高峰。花生生长后期分枝易被病菌侵染,造成枝条死亡。防治方法 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遗留的病株残体,增施肥料。播种前药剂浸种是预防花生茎腐病的有效措施,花生齐苗后和开花前是防治的关键时期。药剂浸种,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倒入50kg种子浸种6~12小时,中间翻动2~3次,使种子把药液吸收;也可用5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0.3%~0.5%种子量浸种。花生齐苗后和开花前,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发病严重时,可间隔7~10天再喷1次。分布为害 锈病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海南等东南沿海地区和苏北、山东、河南、河北、湖北、辽宁等地区。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叶柄、茎及果柄。叶片发病,初为针头大小淡黄色小点,后逐渐扩大变为红褐色突起,表皮纵裂,露出红褐色粉末。病斑周围有一个不太明显的黄色晕圈。被害植株多先从底叶开始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叶色变黄,最后干枯脱落,整株枯死。病原 Puccinia arachidia称落花生柄锈菌,属于担子菌亚门真菌。夏孢子圆形,黄褐色,表面有细小的刺,中央有2个对称排列的发芽孔。发生规律 南方花生产区,锈病可于春花生、夏花生和秋花生以夏孢子辗转侵染,也可在秋花生落粒长出的自生苗上以及病残体、花生果上越冬,为来年的初侵染源。夏孢子可借气流、风雨传播,在叶片具有水膜的条件下进行再侵染。花生生长期的温度都能满足病菌孢子发芽需要。高湿、温差变化大,易引起病害的流行。防治方法 合理密植,及时中耕除草,做好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增施磷钾肥。及时清除病株及自生苗,秋花生于白露后播种。花生开花期是防治花生锈病的关键时期。花生开花期,病害发生初期,可喷施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2%松脂酸铜乳油600倍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25%联苯三唑醇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95%敌锈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福美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药时加入0.2%展着剂(如洗衣粉等)有增效作用。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喷3~4次。分布为害 病毒病主要有条纹病毒病、斑驳病毒病、黄花叶病、普通花叶病等,是我国北方花生的重要病害。症状 条纹病毒病:染病后,先在顶端嫩叶上出现褪绿斑块,后发展成深浅相间的轻驳状,沿叶脉形成断续的绿色条纹或橡叶状花斑的斑驳症状,发病早的植株矮化。斑驳病毒病:是全株性系统侵染病害,植物感染病毒后往往全株表现症状。病株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出现黄绿与深绿相嵌的斑驳。黄花叶病:花生出苗后即见发病。染病株中等变矮,初在顶端嫩叶上出现褪绿黄斑,叶片卷曲,后发展为黄绿相间的黄花叶症状,有的出现网状明脉或绿色条纹。普通花叶病:病株开始在顶端嫩叶上出现叶脉颜色变浅,有的出现褪绿斑,后发展成绿色与浅绿相间的普通花叶症状,沿侧脉出现辐射状小的绿色条纹及小斑点,叶片狭长,叶缘呈波状扭曲。病原 花生条纹病毒(Peanut strip virus简称PSV),属马铃薯Y病毒组;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A简称CMV-CA);花生矮化病毒(Peanut stunt virus-Mi,简称PSV-Mi)。发生规律 病毒在花生的种仁内越冬。带毒种子在田间形成的病苗成为初侵染源。病害的传染以有翅蚜传毒为主。地膜春花生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发病,露地春花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发病,夏花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病。花生出苗后的有翅蚜高峰期是斑驳病毒的侵染高峰期。防治方法 地膜覆盖栽培不但可以提高地温,保水保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环境,而且可以驱避蚜虫,减少传毒,是防病增产的重要措施。播种期进行种子处理,在花生4片真叶期喷施药剂可有效的控制病害的传播。播种时用3%克百威颗粒剂2.5~3kg/亩、10%辛硫磷颗粒剂0.5kg/亩盖种。在花生4片真叶时,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800倍液、3%啶虫脒乳油1 000~2 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倍液喷施,间隔7天,连喷3次,可有效地控制花生蚜和病毒病的发生程度。花生栽培管理过程中,应总结本地花生病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经验,制订病害防治计划,适时进行田间调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害,保证丰产、丰收。(1)播种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花生春播时间大约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麦套花生一般在小麦收获前10~20天点播,夏花生于麦收后及时点播,播种期病害防治是以保苗为目的,主要防治对象是根结线虫病、茎腐病、冠腐病等。种子处理,可用种子重量0.2%~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药液浸种6~12小时,中间翻动2~3次,使种子把药液吸收;也可用5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0.3%~0.5%种子量浸种,0.2%的50%福美双粉剂拌种;或用45%三唑酮·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2%~0.3%拌种。可有效的预防花生茎腐病、冠腐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对于经常发生根结线虫病的地区或田块,花生播种时,用5%克百威颗粒剂1.5kg/亩、3%氯唑磷颗粒剂4~5kg/亩、15%涕灭威颗粒剂1kg/亩随药剂同时播入播种沟内。(2)幼苗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花生幼苗期在5月~6月下旬,这一时期主要防治对象为冠腐病、病毒病等。防治花生冠腐病,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 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发病严重时,间隔7~10天再喷1次。在花生4片真叶时,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3%啶虫脒乳油1 000~2 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8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间隔7天,连喷3次,可有效地控制花生蚜和病毒病的发生程度。(3)开花结果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花生于7月上旬开始进入花期,于9月份成熟收获。开花结果期,以叶斑病、锈病、青枯病为主防对象,应注意调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花生叶斑病田间病叶率10%~15%时,开始喷施6%戊唑醇微乳剂160~200ml/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亩、50%硫磺悬浮剂250ml/亩对水40~50kg;也可喷施25%联苯三唑醇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每隔15天施药1次,连续防治2~3次。可兼治网斑病。防治花生锈病,可喷施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2%松脂酸铜乳油600倍液、95%敌锈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福美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喷3~4次。防治花生青枯病,可用85%三氯异氰尿酸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500~4 000倍液、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淋根部,间隔7~10天喷1次,连喷3~4次防治。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大部分省、市都有种植。而棉花病害一直是制约棉花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报道,我国已发现的棉花病害有40多种,其中为害较重的有枯萎病、黄萎病、炭疽病、红腐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等。棉花枯萎病在各主产棉区均有发生;黄萎病在各棉花产区均有发生。炭疽病在南、北棉区发病均较严重;红腐病在全国各棉区均有发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棉区受害重;疫病是棉花铃期最严重的病害,南北棉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分布为害 棉花枯萎病是为害棉花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各主产棉区均有发生。症状 枯萎病在子叶期即可表现症状,现蕾期达到发病高峰。常表现出不同的症状:①黄色网纹型:病叶叶脉褪绿变黄,叶肉仍为绿色,呈现黄色网纹状,最后叶片变褐枯死或脱落。②紫红型或黄化型:子叶或真叶呈紫红色或黄色,多在叶缘发生,无明显网纹,严重时全株枯死。③青枯型:多发生在暴雨后,全株叶片萎蔫下垂,青干枯死。④皱缩型:病株节间缩短,明显矮化,叶片深绿色,稍增厚,皱缩不平。病株维管束变为深褐色。病原 Fusarium oxysporum称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透明,具分隔,在侧生的孢子梗上生出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型,略弯,两端稍尖,具2~5个隔膜。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无色,多为单胞。厚垣孢子顶生或间生,黄色,单生或2~3个连生,球形至卵圆形。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在种子、病残体或土壤及粪肥中越冬。带菌种子及带菌种肥的调运成为新病区主要初侵染源。田间病株的枝叶残屑遇有湿度大的条件长出孢子借气流或风雨传播。病菌从棉株根部伤口或直接从根的表皮或根毛侵入,棉花苗期感病出现死苗,现蕾前后达到发病高峰。夏季大雨或暴雨后,地温下降易发病。防治方法 种植抗病品种,棉田增施底肥和磷钾肥,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及时定苗,拔除病苗。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是预防枯萎病的有效措施,病害发生初期和棉花开花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种子处理,用2%戊唑醇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1∶250~500(药:种)拌种,防效较好。或棉种经硫酸脱绒后用0.2%乙蒜素药液,加温至55~60℃温汤浸种30分钟或用0.3%的50%多菌灵胶悬剂在常温下浸种14小时,晾干后播种。土壤处理,病棉株周围土壤翻松,用90%棉隆原粉70g/m2均匀施入土壤内,加水15~25kg助渗,然后用干细土严密封闭病点。在病害发生初期,用25%咪鲜胺乳油1 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2%乙蒜酮乳油(乙蒜素·三唑酮)13~17ml/亩对水50~60kg、2.5%咯菌腈悬浮剂1 0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500倍液、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灌根,15天后再灌1次。在棉花开花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1 500倍液灌根,每株100ml,20天后再灌1次,有较好的效果。分布为害 黄萎病在各棉花产区均有发生。近年来,棉花黄萎病有加重的趋势,已成为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最普遍、损失严重的重要病害。症状 一般在3~5片真叶期开始显症,生长中后期棉花现蕾开花后田间大量发病。初在植株下部叶片上的叶缘和叶脉间出现浅黄色斑块,后逐渐扩展,叶色失绿变黄褐色,主脉及其四周仍保持绿色,病叶出现掌状斑驳,叶缘向下卷曲,叶片由下而上逐渐脱落。纵剖病茎,木质部上产生浅褐色变色条纹。发病重的棉株茎秆、枝条、叶柄的维管束全都变色。病原 Verticilliu dahliae称大丽花轮枝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体无色,分生孢子梗直立,呈轮状分枝,分生孢子长卵圆形,单胞、无色。发生规律 以微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在棉籽内外、病残体、带菌棉籽壳中越冬。棉花2~6片真叶期最易受害,蕾期零星发生,花铃期(7~8月)进入发病高峰期。多雨年份或适温高湿条件发病重。连作棉田、施用未腐熟的带菌有机肥及缺少磷、钾肥的棉田易发病,大水漫灌常造成病区扩大。防治方法 铲除零星病区、控制轻病区、改造重病区。播种前药剂拌种是防治黄萎病的有效措施,苗期和蕾铃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播种前药剂拌种,对没包衣的种子,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8%;或用20%三唑酮乳油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按种子重量的0.2%;或用5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每100 kg种子用水2~3kg。也可用2%宁南霉素水剂100ml拌7kg棉种、1%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浸种24小时播种。在棉花2~6片真叶期,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2%宁南霉素水剂500~600倍液、5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800倍液喷雾,不但可较好地防治黄萎病,而且对棉花苗期病害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在棉花蕾铃期,即黄萎病的发生初期,可选用30%爱苗乳油(苯醚甲环唑·丙环唑)1 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 0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500倍液灌根,每株200~250ml,每隔7~10天1次,灌根2~3次,对黄萎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也可兼治棉花后期旱衰及棉红(黄)叶枯病。分布为害 棉苗炭疽病是棉花苗期和铃期最主要病害之一,南、北棉区发病均较严重。症状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棉苗和棉铃。种子发芽后出苗前受害可造成烂种;出苗后茎基部发生红褐色绷裂条斑,扩展缢缩造成幼苗死亡。子叶边缘出现圆形或半圆形黄褐斑,后干燥脱落使子叶边缘残缺不全。棉铃染病初期呈暗红色小点,扩展后呈褐色病斑,病部凹陷。茎部病斑红褐至暗黑色,长圆形,中央凹陷,表皮破裂常露出木质部,遇风易折。病原 Colletotrichum gossypii称棉炭疽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梗上,排列成浅盆状,分生孢子盘有刚毛,刚毛暗褐色,有2~5个隔膜。分生孢子梗较短,其上可连续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长椭圆或短棍棒形,多数聚生,呈粉红色。发生规律 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种子带菌是重要的初侵染源。第二年棉籽上病菌侵染幼苗,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及灌溉水等扩散传播。苗期低温多雨、铃期高温多雨,病害易流行。防治方法 适期播种,培育壮苗,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湿度,适当早间苗,勤中耕,尤其雨后及时中耕。播种前的种子处理是预防炭疽病的有效措施,棉花幼苗期和棉花蕾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0.5kg拌100kg棉籽;也可用10%多菌灵·福美双合剂1kg与50kg棉籽包衣,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幼苗期,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0%甲基胂酸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溴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发生严重时可在7天后再喷1次。在棉花蕾期,棉铃炭疽病发生初期,喷施上述药剂,间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分布为害 红腐病是棉花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棉区均有发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棉区受害重。症状 苗期染病,幼芽出土前受害可造成烂芽。幼茎染病导管变为暗褐色,近地面的幼茎基部出现黄色条斑,后变褐腐烂,幼根、幼茎肿胀。子叶、真叶边缘产生灰红色不规则斑,湿度大时全叶变褐湿腐,表面产生粉红色霉层。棉铃染病后初生无定形病斑,初呈墨绿色,水渍状,遇潮湿天气或连阴雨时病情扩展迅速,遍及全铃,产生粉红色或浅红色霉层,棉花纤维腐烂成僵瓣状。病原 Fusarium moniliforme称镰刀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大小两种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直或略弯,无色,多数3~5个隔膜。小型分生孢子近卵圆形,无色,多数单胞,串生或假头生。发生规律 病菌随病残体或在土壤中腐生越冬,翌年产生的分生孢子和菌丝体成为初侵染源。播种后即侵入为害幼芽或幼苗。铃期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借风、雨、昆虫等媒介传播到棉铃上,从伤口侵入造成烂铃,病铃使种子内外部均带菌,形成新的侵染循环。苗期低温、高湿发病较重。铃期多雨低温、湿度大也易发病。防治方法 及时清除田间的枯枝、落叶、烂铃等,集中烧毁,适期播种,加强苗期管理。及时防治铃期病虫害,避免造成伤口。种子处理是预防苗期红腐病的有效措施,棉花苗期和铃期发病时喷药防治可有效的控制病害的发生。种子处理,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苗期、铃期发病时,及时喷洒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每亩喷药液100~125kg,间隔7~10天1次,连续喷2~3次,防效较好。分布为害 棉铃疫病是棉花铃期最严重的病害,南北棉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症状 多发生于中下部果枝的棉铃上。多从棉铃苞叶下的铃面、铃缝及铃尖等部位开始发生,初生淡褐、淡青至青黑色水浸状病斑,不软腐,后期整个棉铃变为有光亮的青绿至黑褐色病铃,多雨潮湿时,棉铃表面可见一层稀薄白色霜霉状物。病原 Phytophthora boehmeriae称苎麻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孢囊梗无色,单生或假轴状分枝。孢子囊初无色,后变黄色卵圆形或柠檬形,顶端具一乳突。藏卵器球形,幼时淡黄色,成熟后为黄褐色;雄器基生,附于藏卵器底部;卵孢子球形,无色,单胞。发生规律 病菌在烂铃壳上越冬,是翌年该病的初侵染源。随雨水溅散或灌溉等传播。铃期多雨、生长旺盛、果枝密集,易发病。下部果枝上的棉铃,及铃龄在30~50天的棉铃最易发病。迟栽晚发,后期偏施氮肥棉田发病重。防治方法 避免过多、过晚施用氮肥,防止贪青徒长。及时去掉空枝、抹赘芽,打老叶;雨后及时开沟排水,中耕松土,合理密植,摘除染病的烂铃。8月上中旬,棉花花铃期即病害发生初期是防治棉花疫病的关键时期。花铃期发病初期,及时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300~35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2%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9%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 000倍液,间隔10天左右1次,视病情喷施2~3次。症状 该病不仅为害棉苗,同时也为害成株的茎叶及发育中的棉铃。叶片染病,叶背先产生深绿色小点,后扩展成油渍状,叶片正面病斑多角形,有时病斑沿脉扩展呈不规则条状,致叶片枯黄脱落。湿度大时,病部分泌出粘稠状黄色菌脓,干燥条件下变成薄膜或碎裂成粉末状。棉铃染病,初生油浸状深绿色小斑点,后扩展为近圆形或多个病斑融合成不规则形,褐色至红褐色,病部凹陷,幼铃脱落,成铃部分心室腐烂。病原 Xanthomonas campestris称油菜黄单胞菌锦葵致病变种,属细菌。菌体杆状,一端生1~2根鞭毛,能游动,有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发生规律 病原细菌主要在种子及土壤中的病铃等病残体上越冬,翌春棉花播种后借雨水飞溅及昆虫携带进行传播和扩散。该病以种子传播为主,种子带菌率6%~24%,在种子内部存活1~2年。一般现蕾以后,降雨愈多,尤其是暴风雨,病情发展愈快。一般在7~8月病害易流行。连作愈久,发病愈重。轻壤土发病率高于重壤土。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子。及时清除棉田病株残体,集中沤肥或烧毁。精选棉种,合理密植,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结合间苗、定苗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实行轮作:稻棉轮作最好。种子处理是防治的关键。种子处理:硫酸脱绒:将比重为1.8左右的浓硫酸倒入搪瓷盆中,在火炉上加热至1 10~120℃。棉籽曝晒或放在大铁锅内加温到20~30℃。放在缸或木槽内,加入120℃、比重1.8左右的浓硫酸70~100ml/kg棉籽:将热硫酸徐徐倒入棉籽内,边倒边搅拌到棉籽乌黑发亮发粘,然后将棉籽堆好,加入种子量18%~20%的开水,继续翻动几分钟,取少量棉籽用清水冲洗检查,若短绒己脱净,立即用清水冲洗至水色不显黄色、水味不酸为止,捞除漂浮在水面上瘪籽、破籽,将下沉的饱满棉籽捞起摊开晾干待播。药剂拌种:用1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5%拌种,效果较好。棉花栽培管理过程中,应总结本地棉花病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经验,制订病害防治计划,适时进行田间调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害,保证丰产、丰收。(1)播种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播种期是防治棉花病害的有利时机。这一时期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猝倒病等;同时,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靠种子和土壤传播、苗期侵入。枯萎病,种子处理,用2%戊唑醇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1∶250~500(药:种)拌种,或用0.3%的50%多菌灵胶悬剂在常温下浸种14小时,晾干后播种;或用5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可有效地控制枯、黄萎病,还可兼治立枯病。对于炭疽病、红腐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可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0.5kg拌100kg棉籽;也可用10%多福(多菌灵·福美双)合剂1kg与50kg棉籽包衣,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苗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苗期主要防治的病害有炭疽病、红腐病、立枯病、黄萎病等。在棉花2~6片真叶期,用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800倍液喷雾,不但可较好地防治黄萎病,而且对棉花苗期病害也有很好的作用。发生严重时可在7天后再喷1次。出苗后如遇寒流阴雨,立枯病有暴发的可能时,用20%甲基胂酸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灌根,或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棉苗2~3次。(3)开花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这一时期要注意枯萎病、叶斑病的防治。防治枯萎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1 500倍液灌根,每株100ml,20天后再灌1次,有较好的效果。防治叶斑病,及时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50%石硫合剂4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25%甲基胂酸锌可湿性粉剂5 000~8 0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300~350倍液,间隔10~15天喷1次,直到棉花现蕾。(4)蕾铃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这一时期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红腐病、疫病等棉铃病害,应注意调查,及时防治。对于棉铃疫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及时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300~350倍液、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4%杀毒矾(恶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克露(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间隔10天左右1次,视病情喷施2~3次。对于炭疽病、红腐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可喷施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间隔7~10天1次,连续喷2~3次,防效较好。同时兼治棉铃的其他病害。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分布在全国各地。我国发现的油菜病害有30多种,其中为害严重的有菌核病、霜霉病、白锈病、病毒病、黑斑病等,严重为害年份可造成产量损失30%以上。菌核病在我国油菜产区均有发生,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发病最重;霜霉病以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的冬油菜区发生普遍;白锈病在西南、江苏、浙江、上海等油菜产区发生严重;病毒病在全国各油菜产区均有发生;黑斑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东北、华北等地发病较重。分布为害 油菜菌核病是世界性病害,我国所有油菜产区均有发生,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发病最重。症状 主要为害茎部,叶片也可受害。茎部病斑初为水渍状,淡黄褐色,扩展后为长椭圆形、长条形或成为绕茎的大斑,病健交界分明,湿度大时,病部软腐,表面生有白色絮状霉层,病斑迅速扩大,茎秆成段变白,皮层腐烂内部空心,秆腐。叶上病斑先为圆形、水渍状、暗青色,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心部分黄褐或灰褐色,外部暗青色,周围变黄。病原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称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核多呈不规则形鼠粪状,表面黑色,内部白色或略呈粉红色。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柄,柄的顶端膨大逐渐展开形成子囊盘。子囊棍棒状,无色,内生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发生规律 以菌核在土壤中或附着在采种株上,混杂在种子间越冬或越夏。南方油菜区菌核在翌年3~4月间萌发,产生子囊盘。北方油菜区在3~5月间萌发。借气流传播,侵染衰老的叶片和花瓣。油菜开花期的降雨多,发病重。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盛花期及时摘除黄叶、老叶,防止病菌蔓延,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防治菌核病重点抓两个防治适期:一是3月上旬子囊盘萌发盛期;二是在4月上、中旬油菜盛花期。油菜开花初期,子囊盘萌发盛期,可用50%福美双·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g/亩、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50g/亩、36%多菌灵·咪鲜胺可湿性粉剂35~40g/亩、25%咪鲜胺锰盐乳油75ml/亩、40%丙环唑·多菌灵悬浮剂80~90ml/亩、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60~70g/亩、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200g/亩对水40~50kg均匀喷施。在油菜盛花期,喷施25%咪鲜胺乳油1 000~2 000倍液、35%多菌灵磺酸盐悬浮剂600~800倍液、2%宁南霉素水剂150—25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间隔7~10天,喷药2~3次。分布为害 油菜霜霉病分布于全国各油菜产区,其中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的冬油菜区发生普遍。症状 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地上部分均可发病。叶片正面初生淡黄色不明显的病斑,扩大后呈多角形,叶背病部上长出白色的霜状霉。在茎枝上,病斑初为水渍状,后为不定形的黑色病斑,也长出白色的霜状霉,常引致茎、枝弯曲肿胀。抽薹后期和盛花期,花轴受害后,往往严重肿胀弯曲成“龙头状”。荚果受害,病部淡黄色,上生霜状霉,严重时荚果细小弯曲。病原 Peronospora parasitica称寄生霜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菌丝无色,不具隔膜。孢囊梗自气孔伸出,无色,无分隔,主干基部稍膨大,顶端的小梗上生孢子囊。孢子囊无色,单胞,长圆形至卵圆形。卵孢子球形,单胞,黄褐色,表面光滑。发生规律 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粪肥里和种子内越夏,秋季萌发后侵染幼苗,病斑上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翌春气温升高,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再次侵染,油菜进入成熟期,病部又产生卵孢子,可多次再侵染。田间湿度大易发病或引致薹花期该病流行。防治方法 油菜抽薹和开花时,及早彻底清除早期发病的茎、枝和叶。适期播种,雨后及时排水。3月上旬抽薹期是防治霜霉病的关键时期。当病株率达20%以上时,可喷施70%乙·锰可湿性粉剂(乙膦铝·代森锰锌)500~8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乙蒜素乳油5 000倍液、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溶性粉剂3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间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分布为害 油菜白锈病在西南、江苏、浙江、上海等油菜产区发生严重。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茎。叶片染病初在叶片正面产生浅绿色小点,后渐变黄呈圆形病斑,叶背面病斑处长出白色漆状疱状物。病斑正面为浅黄绿色,周围有黄色晕圈。茎部病斑为长椭圆形白色疱斑,病部肿大弯曲。病原 Albugo candida称白锈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菌丝无分隔,蔓延于寄主细胞间隙。孢子囊梗短棍棒状,其顶端着生链状排列的孢子囊。孢子囊卵圆形至球形,无色。卵孢子褐色,近球形,外壁有瘤状突起。发生规律 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中或混在种子中越夏,越夏的卵孢子萌发产生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侵染秋播油菜幼苗,在幼苗上形成孢子囊堆进行再侵染。冬季以菌丝和孢子囊堆在病叶上越冬,翌年春季气温升高,孢子囊借气流传播。在油菜4~6片真叶的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及抽薹至盛花期出现2个高峰期。防治方法 种植抗病品种。严格剔除病苗,当出现“龙头”时,及时剪除,集中烧毁。合理施肥、清沟排渍。油菜抽薹期和开花初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油菜抽薹期,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150g/亩、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200g/亩、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75g/亩对水40~50kg均匀喷施,可有效的预防病害的发生。在开花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每亩60~70kg,连续防治2~3次,每次间隔约7~10天,对白锈病有较好防治效果。分布为害 油菜病毒病在全国各油菜产区均有发生和为害,一般冬油菜区较春油菜区发病重。症状 此病是整株系统侵染性病害,其症状因品种不同而异。甘蓝型叶片出现黄斑,圆形,病斑中心有一黑褐色枯死点;有的表现为花叶症状。茎上出现发亮的黑褐色条纹,有时出现黑褐色梭形斑,有同心轮纹。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的症状表现为花叶,严重时心叶皱缩,植株矮化。病原 油菜病毒病系由Turnip mosaic virus简称TuMV,称芜菁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简称CMV,称黄瓜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简称TMV,称烟草花叶病毒等多种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的,其中主要是芜菁花叶病毒。发生规律 在我国冬油菜区病毒在寄主体内越冬,翌年春天由蚜虫传毒。翌春发病后由蚜虫传到油菜上,秋季又把毒源传到秋菜上。此外病毒汁液接触也能传毒。油菜栽培区秋季和春季干燥少雨、气温高,利于蚜虫大发生和有翅蚜迁飞,该病易发生和流行。秋季早播或移栽的油菜、春季迟播的油菜易发病。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预防苗期感病,防止蚜虫传毒是防治本病关键。早施苗肥,避免偏施氮肥;及时浇水灌溉;移栽前拔除病苗。油菜3~6叶期喷施药剂防治蚜虫,可有效的控制病害的蔓延。田间防蚜,油菜3~6叶期治蚜很重要,应及时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 500~2 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3 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40%乐果乳油1 000~1 5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每隔7天左右喷一次,连治2~3次。如遇秋旱,油菜长出两片子叶后即需喷药防治,并注意防治周围作物蚜虫。或在病害发生早期,喷洒2%宁南霉素水剂100~120ml/亩对水40~50kg、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间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症状 主要为害叶、茎和角果。幼苗发病先是下胚轴,继而子叶上出现黑褐色小斑点。叶片初生黑褐色隆起小斑,后扩大为黑褐色圆形病斑,常有同心轮纹,外周有黄白色晕圈。空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褐色霉状物,可致叶片枯死。叶柄、茎、果轴和角果上病斑为椭圆形或长条形,黑褐色。发病早时,整株枯死。病原 Alternaria brassicae称芸薹链格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褐色至灰褐色,分生孢子浅黑褐色,单生或2~3个串生,生横隔10—11个,纵隔0~6个。发生规律 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种子内外越冬或越夏,带菌种子造成种子腐烂和死苗。该病在南方周年均可发生,辗转为害,无明显越冬期。在北方主要靠病残体上的菌丝和孢子进行初侵染,产生大量孢子,后扩展至叶、花序及角果。油菜开花期遇有高温多雨天气,潜育期短,易发病。防治方法 与瓜类、豆类、葱蒜类等蔬菜轮作2~3年,将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合理密植,施足底肥和磷钾肥,适量灌水。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播种前种子处理可有效的预防病害的蔓延,油菜开花期是防治黑斑病的关键时期。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用种子重量的0.2%~0.3%的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拌种。油菜开花期,病害发生初期,及时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12%松脂酸铜乳油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多硫胶悬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油菜栽培管理过程中,应总结本地油菜病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经验,制订病害防治计划,适时进行田间调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害,保证丰产、丰收。(1)播种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播种期是防治病害的关键时期。油菜黑斑病主要是靠种子或土壤带菌进行传播的,而且从幼苗期就开始侵染,所以对于这些病害,进行种子处理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0.2%~0.3%的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3%的量进行拌种。对苗期其他病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2)冬前秋苗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这个时期的病虫相对较轻,但在有些年份因气温相对偏高,病毒病、根腐病也有发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防治。防治蚜虫,控制病毒病,可喷施5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2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喷施7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 200倍液防治苗期根腐病。喷施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对油菜白斑病有一定的预防效果。(3)抽薹开花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早春,气温开始回升,病菌虫开始活动,是预防病害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防治对象是菌核病、霜霉病、白锈病、黑斑病等。在菌核病普遍发生的地区,可用50%福美双·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g/亩、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20g/亩、36%多菌灵·咪鲜胺可湿性粉剂35~40g/亩、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60~70g/亩、25%丙环唑乳油25ml/亩对水40~50kg喷施。当霜霉病病株率达20%以上时,可喷施70%乙·锰可湿性粉剂(乙膦铝·代森锰锌)500~8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溶性粉剂3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多雨时应抢晴喷药,并适当增加喷药次数。可兼治白锈病。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12%松脂酸铜乳油600倍液,可防治黑斑病。(4)绿熟至成熟期农药复配防治技术 4月油菜进入绿熟期,是油菜丰产丰收关键时期。该期应加强预测预报,及时防治病害,在防治策略上以治疗为主,具有针对性,确保丰收。具体的防治药剂可参考上述药剂。症状 多在苗期和开花结果期发病。苗期染病,根部变褐,地上部萎蔫枯死,幼茎上密生黑色小点。开花结果期染病,从根部开始发病,后向茎扩展,有时从叶柄基部侵入后蔓延至茎部。茎部初呈黄褐色水浸状,后扩展很快绕茎一周,中心有银灰色光泽,其上密生黑色小粒点,表皮下及髓部产生大量小菌核,茎秆中空易折断。病原 Macrophomina phaseoli称菜豆壳球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椭圆形至近球形,深褐色,位于寄主表皮角质层下。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内含油球。菌核球形至不规则形,深褐色。发生规律 以菌核及分生孢子在病残株和土壤中越冬,越冬菌核是翌年的初侵染源。幼苗出土后,可侵染幼苗。成株期的发病,主要通过分生孢子从伤口或茎基部、叶痕或梗部侵入。在整个生育期间有两个发病高峰,即苗期和开花期后,后者发病十分严重。防治方法 种植抗病品种。注意防渍,尤以花期后田间渍水,病菌极易侵染。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及时中耕除草和间苗,防治虫害。种子处理可以有效的预防茎枯点病的蔓延,芝麻开花期和终花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种子处理,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g拌100kg种子;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2%拌种。在芝麻开花期和终花期各喷药1次,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g/亩、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150g/亩、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g/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g/亩、2%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150ml/亩对水40~50kg均匀喷施,防效可达85%以上。症状 此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整株表现症状。幼苗感病根部腐烂,枯死;成株受害时,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枯萎,最后变褐枯死;有整株枯死的,也有仅茎秆半边枝叶枯死。茎上病斑褐色、长条形,潮湿时病斑上出现粉红色霉层。横切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色。病原 Fusarium oxysporum称尖孢镰孢芝麻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有大型和小型两种: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无色,具隔膜2~3个。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单胞、无色。厚垣孢子球形或近球形,顶生或间生,多数单细胞。菌核蓝绿色。发生规律 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土壤、病株残体内或种子内外越冬。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幼苗发病,一般于7月上旬(2~4对真叶) 开始发病,8月底为发病盛期。芝麻生长季节,病菌通过根毛、根尖和伤口侵入。防治方法 病田轮作,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发病来源。播种前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是防治枯萎病的有效措施,7月上旬即芝麻2~4对叶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7月上旬,病害发生初期,可用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5%咯菌腈悬浮剂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灌根,每株500~700ml药液。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及茎和蒴果。叶片上初生暗褐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具不明显的轮纹,边缘褐色,上生黑色霉层,严重的干枯脱落。叶柄、茎上产生梭形斑,后变为红褐色条斑。病原 Helminthosporium sesami称芝麻长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单生不分枝,分生孢子倒棍棒形,两端圆,常弯曲,褐色,有5~9个隔膜。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组织内或种子及土壤中越冬,播种后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在叶片上产生病斑进行多次再侵染,引起叶、茎、蒴果发病。生育后期,雨日多、降雨量大的年份发病重。防治方法 清除田间病株残体,深翻土地;避免低洼地种芝麻;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及磷钾肥,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0%松脂酸铜悬浮剂500倍液、47%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甘薯是我国重要的薯类作物,已发生甘薯病害30多种,其中发生普遍并为害较重的有黑疤病、根腐病、软腐病、茎线虫病等。甘薯黑疤病在华北、黄淮海流域、长江流域、南方夏、秋薯区发生较重;茎线虫病以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天津等地发病较重。分布为害 甘薯黑疤病是甘薯上的一种严重病害。分布广泛,在华北、黄淮海流域、长江流域、南方夏、秋薯区发生较重。症状 生育期或贮藏期均可发生,主要侵害薯苗、薯块,不为害绿色部位。薯苗染病茎基白色部位产生黑色近圆形稍凹陷斑,严重时病斑包围苗基部形成黑根,后茎腐烂,植株枯死。薯块染病初呈黑色小圆斑,扩大后呈不规则形轮廓明显略凹陷的黑绿色病疤,病部组织坚硬,病薯黑绿色,具苦味。病原 Ceratocystis fimbriata称甘薯长喙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初期无色透明,老熟后变为深褐色。子囊壳内有多个子囊,子囊内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壁薄,成熟后自溶。子囊孢子无色,单胞。发生规律 以子囊孢子在储藏窖或苗床及大田的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病菌能直接侵入幼苗根和茎基,也可从薯块上伤口、皮孔、根眼侵入,发病后再频繁侵染。地势低洼、土壤黏重的重茬地或多雨年份易发病,窖温高,湿度大,通风不好时发病重。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入窖种薯认真精选,严防病薯混入传播蔓延。苗床管理,在前3天将床温提高到35~38℃,以后床温不低于28~30℃,以促进伤口愈合。剪除黑根,离炕面3cm左右剪苗,可除去容易感病的地下白色部分。种薯处理是预防黑疤病的关键措施。种薯处理,温汤浸种,将精选的种薯在58~60℃的水温时下薯;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80%乙蒜素乳油1 500倍液浸种10分钟;或用50%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5分钟,可有效的防治黑疤病。症状 多发生在甘薯储藏期,主要为害薯块。薯块染病,病部变为淡褐色水浸状,病组织软腐,破皮后流出黄褐色汁液,后在病部表面长出大量灰白色霉层,上生黑色小粒点。若表皮未破,水分蒸发,薯块干缩并僵化。病原 Rhizopus stolonifer称匍枝根霉,属接合菌亚门真菌。菌丝初无色,分化出匍匐丝和假根。孢囊梗直立,暗褐色,丛生于假根上方,顶端着生球状孢子囊;孢子囊单生,褐色或黑色;孢囊孢子呈卵圆形,表面有线纹,灰色或褐色,单胞。发生规律 该菌存在于空气中或附着在被害薯块上或在贮藏窖越冬,由伤口侵入。病部产生孢子囊和孢囊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薯块有伤口或受冻易发病。防治方法 防止薯块受冻和破皮,控制好窖内温度、湿度。入窖前精选健薯,必要时用硫磺熏蒸。甘薯软腐病是贮藏期的病害,因此薯块收获后要晾晒2~3天,使薯块失去一部分水分,使薯面和伤口干燥,并可抑制薯块表面一部分病菌,有利于贮藏。入窖前选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蘸薯块1~2次。分布为害 甘薯茎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以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天津等地发病较重。症状 主要为害薯块和茎蔓。线虫侵害近地面的茎蔓,呈现淡褐色干腐状病斑,严重受害时,植株叶片发黄、株形矮小,结薯少,生长不良。块根染病因侵染源不同,可表现糠心型或糠皮型。糠心型:内部薯肉呈褐白相间的干腐状,病薯表皮产生黑色龟裂。病原 Ditylenchus destructor称马铃薯腐烂线虫或破坏性茎线虫,属植物寄生线虫。成熟的雌虫和雄虫都是细长蠕虫形,雌虫较雄虫大。卵长约大于体宽,卵宽约为卵长的一半。发生规律 以卵、幼虫和成虫在土壤和粪肥中越冬,也可随收获的病薯块在窖内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在生长期和贮藏期都能发病。用病薯育苗,线虫从薯苗茎部附着点侵入。结薯期,线虫由蔓进入新薯块顶部。病土和肥料中的病原线虫从秧苗根部的伤口侵入或从薯表面直接侵入。防治方法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以减少菌源。种薯上床前,进行精选,用51~54℃温水浸种10分钟,取出后剔除变色薯块,上床后,加强管理,培育无病壮苗。种薯处理和土壤处理是防治茎线虫病的关键措施。苗床土壤处理,用净土或用3%克百威颗粒剂0.5kg/m2处理,以培育无病壮苗。土壤处理,用5%克百威颗粒剂2.5~3kg/亩、5%涕灭威颗粒剂2~3kg/亩、40%甲基异柳磷0.25kg/亩、10%硫线磷颗粒剂2.5~3kg/亩、5%克线磷颗粒剂1.5~2kg/亩、10%丙溴磷颗粒剂3kg/亩、1.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3kg/亩对细土25~30kg拌匀穴施,先浇水插秧,后施药土再覆土。薯苗消毒处理,严格挑选,汰除病苗、弱苗,然后用50%辛硫磷乳油100~150倍液、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0倍液浸泡基部2~3节10分钟,效果较好。症状 病毒病症状可分4种类型,一是叶片褪绿斑点型:发病初期叶片产生明脉或轻微褪绿半透明斑,后期斑点四周变为紫褐色或形成紫环斑。二是花叶型:苗期染病初期叶脉呈网状透明,后沿叶脉形成黄绿相间的不规则花叶斑纹。三是叶片皱缩型:病苗叶片少,叶缘不整齐或扭曲,有与中脉平行的褪绿半透明斑。四是薯块龟裂型:薯块上产生黑褐色或黄褐色龟裂纹,排列成横带状或储藏后内部薯肉木栓化,剖开病薯可见肉质部具黄褐色斑块。病原 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称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latent virus称甘薯潜隐病毒。Sweet potato yellow dwarf virus称甘薯黄矮病毒。Sweet potato veinclearing virus称甘薯明脉病毒。发生规律 薯苗、薯块均可带毒,进行远距离传播。经由机械或蚜虫、烟粉虱及嫁接等途径传播。其发生和流行程度取决于种薯、种苗带毒率和各种传毒介体种群数量、活力、其传毒效能及甘薯品种的抗性。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毒病品种及其脱毒苗。用组织培养法进行茎尖脱毒,培养无病种薯、种苗。大田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后补栽健苗。加强薯田管理,提高抗病力。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2%宁南霉素水剂200倍液、15%三氮唑核苷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200~3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用3次,可有效的控制病毒病的蔓延。症状 从发芽到出穗都可发病,并且在不同生育阶段和不同部位的症状也不一样。“灰背”,幼苗3~4叶时,病叶正面出现白色条斑,叶背长出灰白色霉层。“白尖”,当叶片出现灰背后,叶片干枯,但心叶仍能继续抽出,只是心叶抽出后不能正常展开,而是呈卷筒状直立,呈黄白色,以后逐渐变褐色呈枪杆状。“白发或乱发状”,变褐色的心叶受病菌为害,叶肉部分被破坏成黄褐色粉末,仅留维管束组织呈丝状,植株死亡。“刺猬头”部分病株发展迟缓,能抽穗,或抽半穗,但穗变形,小穗受刺激呈小叶状,不结籽粒,内有大量黄褐色粉末。病原 Scletrospora graminicola称禾生指梗霜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孢囊梗由气孔伸出,短而肥,无色,无隔膜,顶端分枝数十个,每个分枝上有2~5个小梗。孢子囊,无色,具乳突,椭圆形,产生于小梗顶端。卵孢子圆形至长圆形,内部黄色,外壁红褐色,光滑。发生规律 以卵孢子在土壤中、未腐熟粪肥上或附在种子表面越冬,是主要初侵染源。种子发芽时土壤中卵孢子也正萌发,遇幼嫩组织直接侵入,引起死亡或定植其中随幼苗生长发育,陆续出现灰背、白尖、白发等。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低温潮湿土壤中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速度慢,容易发病。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田间及时拔除病株,减少菌源。种子拌种和土壤处理可以有效防治病害发生。种子处理,可用35%甲霜灵拌种剂按种子重量的0.2%、50%甲霜酮可湿性粉剂(甲霜灵·三唑酮)按种子重量的0.3%~0.4%拌种、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恶霜灵·代森锰锌)按种子重量的0.4%~0.5%拌种。土壤处理,可用75%敌磺钠可溶性粉剂500g/亩对细土15~20kg混匀,播种后覆土。症状 主要为害穗部,抽穗后表现症状。病穗初为灰绿色,后变为灰色,较短,直立。病粒较健粒略大,颖片破裂、子房壁膜破裂散出黑粉。病原 Ustilago crameri称谷子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孢子堆球形至卵圆形。冬孢子红褐色至榄褐色,球形或近球形至多角形,表面平滑。发生规律 以冬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萌发时,从幼苗的胚芽鞘侵入,并扩展到生长点,最后侵入穗部,破坏子房,致病穗上籽粒变成黑粉粒。防治方法 严格选种,剔除病穗并销毁。种子处理, 可用40%拌种双粉剂按种子量的0.2%~0.3%拌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或用0.25%公主岭霉素可湿性粉剂50倍液浸泡12小时。症状 在谷子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叶片上病斑为梭形,中央灰白色,边缘紫褐色,湿度大时叶背密生灰色霉层。茎节染病初呈黄褐或黑褐色小斑,后渐绕全节一周,造成节上部枯死,易折断。叶鞘病斑长椭圆形,较大。穗颈染病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展为灰黑色梭形斑,严重时,绕颈一周造成全穗枯死。小穗染病穗梗变褐枯死,籽粒干瘪。病原 Pyricularia setariae称谷子梨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无色或基部淡褐色。分生孢子梨形或梭形,无色,基部圆形或钝圆,顶端稍尖。发生规律 以分生孢子在病草、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田间发病后,在叶片病斑上形成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过密,田间湿度大,降水多发病重。黏土、低洼地发病重。防治方法 病草要处理干净,忌偏施氮肥,密度不宜过大,保证通风透光。叶瘟发生初期、抽穗期、齐穗期各喷药1次,可有效的防治谷子瘟病的为害。可用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750~1 000倍液、40%敌瘟磷乳油5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四氯苯酞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1 000倍液、40%稻瘟净乳油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症状 主要发生在生长的中后期,主要为害叶片,叶鞘上也可发生。初期在叶背面出现深红褐色小点,稍隆起,后表皮破裂,散出黄褐色粉末。后期叶背和叶鞘上产生黑色冬孢子堆,散生或聚生于寄主表皮下,表皮不易破裂。病原 Uromyces setariaeitalicae称谷子单胞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夏孢子单胞,椭圆形,黄褐色,表面有刺,柄无色,具有3~4个芽孔。冬孢子单细胞,球形、长球形或多角形,有柄,黄褐色,顶端有芽孔。发生规律 以夏孢子和冬孢子越冬、越夏,成为初侵染源,病菌借气流传播,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害发生。7~8月降雨多,发病重。氮肥过多,密度过大发病重。防治方法 种植抗病品种。清除田间病残体,适期早播避病,不宜过密。发病初期,喷洒20%三唑酮乳油1 000—1 500倍液、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9 000倍液,发生严重时,间隔7~10天再喷1次。 -
-
报告渑池县小麦腥黑穗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
技术 出版时间:2007小麦是渑池县的一种主要粮食作物。在小麦腥黑穗病的发生上,渑池县20世纪50~60年代比较普遍,80年代以后大部分地区已基本绝迹。近年来,小麦腥黑穗病在部分地区开始暴发,而且发生面积逐年加大,有大面积漫延之势。在小麦腥黑穗病的发生上,开始大都为零星发生,病株率较低,加上大部分群众对该病害不具备识别能力,早期不易引起群众的足够重视。一般经过2~3年病菌的传播、扩散和病菌的积累后,随着发病面积不断扩大和田间病穗率的提高。小麦腥黑穗病病穗比正常小麦麦穗落黄时间晚3~5天。当正常小麦麦穗已变黄时,小麦腥黑穗病病穗略显暗绿色,颖壳和麦芒稍向外张开,露出部分病粒。病粒比好麦粒粗短,初为暗绿色,以后变为灰黑色或淡灰色,外面包着一层灰白色膜,里面充满鱼腥味的黑粉(病菌的厚垣抱子),所以俗称腥乌麦或臭黑疸。病株一般比健株矮小,分蘖增多。小麦腥黑穗病病原菌有两种,一种是Tilletia caries(DC.)Tul.(小麦网腥黑粉菌),另一种是Tilletia foetida(Wallr.)Liro(称小麦光腥黑粉菌)。有报道Tilletia ntraversa Kühn称小麦矮腥黑粉菌也能引起腥黑穗病发生。两种病原菌均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小麦网腥黑粉菌孢子堆生在子房内,外包果皮,与种子同大,内部充满黑紫色粉状孢子,具腥味。孢子球形至近球形,浅灰褐色至深红褐色,大小14~20μm,具网状花纹,网眼宽2~4μm。小麦光腥黑粉菌孢子堆同上。孢子球形或椭圆形,有的长圆形至多角形,浅灰色至暗榄褐色,大小15~25μm,表面平滑,也具腥味。小麦矮腥黑粉菌成群的孢子为暗黄褐色,分散的孢子近球形,浅黄色至浅棕色,大小14~18μm,具网纹,网脊高2~3μm,网目直径3~4.5μm,有的可达9.5~10μm,外面包被厚1.5~5.5μm的透明胶质鞘。主要引致小麦矮腥黑穗病。小麦脱粒时,病粒破裂,病菌孢子飞散,粘附在种子表面,调运带有小麦腥黑穗病病菌的种子是造成小麦腥黑穗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群众相互间的种子串换是造成小麦腥黑穗病在一定区域内大面积扩散的主要原因。混有病菌的麦糠、麦秸、淘麦水等沤粪或喂牲口,使粪肥中带有病菌,施入麦地,也可以传病;若多户群众共用一个麦场,在小麦脱粒或晾晒时也可以传病;在个别寒冷干燥的地区,落在土中的病菌孢子存活时间较长,也可传病。病菌以厚垣孢子附在种子外表或混入粪肥、土壤中越冬或越夏。小麦播种后,当种子发芽时,粘附在种子表面或粪肥、土壤中的病菌孢子发芽并侵入小麦幼芽,厚垣孢子也随即萌发,厚垣孢子先产生先菌丝,其顶端生6~8个线状担孢子,不同性别担孢子在先菌丝上呈“H”状结合,然后萌发为较细的双核侵染线。从芽鞘侵入麦苗并到达生长点,后病菌在麦株内以菌丝体形态随小麦而发育,到孕穗期,侵入子房,最后到达花部,破坏花器正常发育,抽穗时在麦粒内形成菌瘿即病原菌的厚垣孢子,即为病粒。小麦腥黑穗病菌的厚垣孢子能在水中萌发,有机肥浸出液对其萌发有刺激作用。萌发适温16~20℃。病菌侵入麦苗温度5~20℃,最适9~12℃。湿润土壤(土壤持水量40%以下)有利于孢子萌发和侵染。一般播种较深,不利于麦苗出土,但增加了病菌侵染机会,病害加重发生。病菌只能侵害未出土的幼芽,而不能侵害小麦的幼苗或植株,小麦一旦出苗后,病菌就不再侵染。所以小麦腥黑穗病防治必须抓好播种期这一关键时期。在小麦腥黑穗病的发生上,一般播种愈深愈晚,出土愈慢,发病愈重。土壤温度在5~12℃、土壤湿度中等时,最容易侵染。因此,冬麦迟播,春麦早播,发病较重。4.1 小麦腥黑穗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种子传播。4.2 受小麦腥黑穗病侵染的小麦,从播种到抽穗前,田间基本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只是到小麦落黄以后症状才表现出来。4.3 当种子发芽时,病菌孢子一旦侵入小麦幼芽使小麦感病,难以用药剂进行防治。4.4 带有小麦腥黑穗病病菌的小麦有毒,人一旦食用,轻者头晕恶心,重者引起中毒。5.1 违章调运是造成小麦腥黑穗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新的种子法实施后,随着种子市场的放开,私拉乱调现象十分严重,加上调种单位检疫意识淡薄,逃漏检现象突出,检疫不严是造成小麦腥黑穗病传播的一个主要途径。5.2 近年来群众对麦播药剂拌种重视不够,白种下地是造成小麦腥黑穗病连年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5.3 群众更换新品种不及时,自留种现象普遍。一般是购买一次种子,连种3~5年,造成病菌积累,小麦腥黑穗病逐年加重。5.4 农户之间相互串换种子是造成小麦腥黑穗病在不同乡、村之间快速扩散和严重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小麦品种更换上,大部分群众为了节省成本,往往不到正规的种子门店购种,而是相互之间串换,造成小麦腥黑穗病在村、户之间或村、村之大面积传播发病,基本上发病一家,传遍全村。5.5 播种晚出苗时间长是部分年份发病严重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气候原因,部分年份小麦播种期较晚,地温低,小麦在土壤中发芽出苗时间延长,使小麦腥黑穗病病菌侵染机会增加,来年发病就重。6.1.1 加强检疫执法力度,开展产地检疫和种子抽样室内检验,严把引种、调种和种子外调关。6.1.2 小麦腥黑穗病发病重的地区(病穗率超过0.6%,含0.6%)的小麦必须销毁处理,秸秆必须进行焚烧,严禁沤肥或喂牲口。发病轻的地区(病穗率小于0.6%),要及时拔除,毁灭病株,单打单收,禁止留作种用。6.1.3 广泛宣传,积极引导群众及时更换新品种,严禁群众间相互串种。小麦腥黑穗病主要是通过种子传播,实践证明及时更换品种,是防治小麦腥黑穗病的最有效措施。一般做到年年更换新品种,经过3~5年的品种连续更换,即可将小麦腥黑穗病完全根除;购种时必须到正规的种子部门,选购经过检疫部门检疫合格的种子。6.1.4 轮作倒茬、适时早播。发生小麦腥黑穗病的田块可改种其他作物,或与油料、蔬菜等非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在小麦播种时,播种不易过迟、过深,覆土不易过厚,缩短小麦出苗时间。6.2.1 药剂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15%的20%的粉锈宁乳油拌种,可防治此病,还可兼防治小麦秋苗期白粉病和锈病。也可用2.5%适乐时悬浮剂按种子量的0.15%拌种,防效均较好。6.2.2 也可用1%石灰水浸种。石灰1kg加水100kg浸小麦,种子60kg,以水淹过种子10~13cm为宜。气温20℃浸3~4天,25℃时浸2天,30℃时浸1天。种子入水后禁止搅动以防破坏水面石灰膜,浸后晒干待播。6.2.3 在粪肥或土壤传染地区,除用药剂拌种外,还需采用以下方法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每亩用纯六氯代苯0.5kg(50%的用1kg)加干细土2.5~7.5kg,拌匀制成毒土,与种子混合均匀,用耧播下;用豆饼、花生饼、芝麻饼、菜籽饼等油饼磨成粉末,每亩园22.5kg,加入10~15倍细土或土粪拌匀,和麦种同时播下;在病粪中加入人粪尿、油饼、青草等有机质,经堆积腐熟,然后施用。适时早播。注意事项:一切参与小麦收割的农事工具及车辆在离开疫情发生地块前,使用5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消毒处理。 -
视频苹果的选址与建园
技术 发布时间:2023 -
报告冀北地区苹果锈病大发生的原因与防治
技术 研究出版时间:2007苹果锈病在冀北地区历年来均属零星发生,但近2年来在部分果园突然开始大发生,其中,2007年部分果园发病株率达到100%、病叶率90%以上,苹果产量和质量急剧下降,经济效益损失接近100%。笔者于2007年对冀北地区苹果主产地的宽城、兴隆、承德等县的苹果园进行了系统调查,发现苹果锈病在该地区普遍发生,给当地苹果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苹果锈病又名赤星病、羊胡子,有的地区俗称黄斑病、长毛病。该病可为害叶片、新梢、果实,叶片先出现橙黄色、油亮的小圆点,后扩展,中央色深,并长出许多小黑点(性孢子器),溢出透明液滴(性孢子液),此后液滴干燥,性孢子变黑,病部组织增厚、肿胀(也就是群众所称的叶子上长了黄疙瘩),病斑多呈纺锤形,以后叶背面或果实病斑四周,逐渐长出黄褐色丛毛状物(锈孢子器,即群众所称的长胡子、长毛毛),内含大量褐色粉末(锈孢子);果实发病,多在萼洼附近出现橙黄色圆斑,直径10mm左右,后变褐色,病果生长停滞,病部坚硬,多呈畸形。苹果锈病病原菌(Gymnosporangium yamadai Mouabe)称山田胶锈菌或苹果东方胶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该菌是转主寄生菌,在苹果、梨树上形成性孢子和冬孢子,在桧柏上形成冬孢子,以后萌发产生担孢子[1]。转主寄主主要是桧柏,其次是括高塔柏、新疆圆柏、欧洲刺柏、翠柏、龙柏等[2]。该病每年只侵染1次,病菌以菌丝体在桧柏类植物上越冬,翌年春天在桧柏上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角内的胶状物质遇雨吸水膨胀,其中的冬孢子产生大量的担孢子。担孢子不能侵染桧柏,而是随气流传到苹果树上,致使苹果树发病,开始在叶片正面出现性孢子器,以后在叶背面出现锈孢子器,产生的锈孢子再随气流传到桧柏上为害、越冬,从而完成一个侵染循环。从苹果锈病的侵染循环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桧柏类植物,苹果锈病就不能完成侵染循环,也就不能发生。据有关资料[3]介绍,桧柏类植物上的担孢子传播距离一般为2.5~5km,最远50 km。因此,苹果锈病的发生与否或发生轻重主要决定于周围5 km有无桧柏等转主寄主的存在。该病作为初侵染源的冬孢子角的萌发和冬孢子、锈孢子的侵染都需要适当降雨和相对湿度大于90%的条件。因此,该病的发生轻重和早晚与春季降雨早晚和雨量大小关系密切,降雨早则发病早,雨量大则发病重。据笔者调查,在冀北地区,一般春季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降雨量达到15mm以上时,桧柏类植物上的菌瘿开始迅速吸水膨大,形成花瓣状的冬孢子角,冬孢子随即萌发形成担孢子,随气流传播至苹果树染病,一般从5月下旬叶片正面开始出现病斑,6月上旬大量发病,至8月份叶背面开始出现锈孢子器。冀北地区农村历来有翠柏栽植,但一般都长在较偏僻的陡峭山上,距离苹果园较远,而桧柏只是在城镇有少量栽植,即使偶尔有苹果锈病的担孢子飞散传播,数量也相当少。因此,该地区苹果锈病历年均零星发生或不发生,果农对该病也比较陌生。近3年来,各地大搞文明生态村建设,为了绿化和美化农村环境,开始在农村的路边、房前屋后、群众休闲活动广场等地大量栽植桧柏类植物,这些地点一般距离苹果园较近,给苹果锈病完成侵染循环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致使这些地区苹果锈病在2007年偏重发生或大发生。据笔者对冀北地区6个距离桧柏不同远近的果园调查,凡是附近栽植桧柏的果园,苹果锈病就发生重,反之则发生轻。一般建在路边距离桧柏近的果园,苹果锈病发生重,建在山坡上距离桧柏相对较远的果园则发生轻,而发生程度与距离桧柏远近呈明显的正相关。从表1可以看出,与桧柏距离50m以内的苹果树,全部感染苹果锈病,病叶达到90%以上,每个病叶上平均有病斑3.7个;与桧柏距离80~120m的苹果树,全部感染苹果锈病,病叶率略有下降,但仍达到70%左右,每个病叶上平均有病斑2.3个;与桧柏距离180~230m的苹果树,全部感染苹果锈病,病叶率为20%左右,每个病叶上平均有病斑1.6个;与桧柏距离500~630m的苹果树,病株率为58.5%,病叶率10%左右,每个病叶上平均有病斑1.15个;与桧柏距离2100~2250m的苹果树,感染率为20%左右,病叶率仅为1.2%,每个病叶上仅有1个病斑;与桧柏距离5100~5200m的苹果树,感染率急剧下降,仅为4.5%,病叶率仅为0.2%,每个病叶上仅有1个病斑。与桧柏距离(m)50以内80~120180~230500~6302100~22505100~5200病株率(%)100.0100.0100.058.519.64.5病叶率(%)91.571.622.610.51.20.2平均百叶病斑数336.2166.736.512.11.20.2表1 苹果锈病的发生程度与距离桧柏的远近关系调查表(2007年6月14日,河北宽城)苹果锈病虽然不是冀北地区果园新发病害,但是由于其具有需转主寄主才能完成侵染循环的特性,发生极少,不如腐烂病、斑点落叶病、轮纹病等常发病害那样清楚,绝大多数果农根本不认识,因此预防意识淡薄,盲目引进了桧柏类植物,而在春季又没有对其进行防范措施,导致了该病的重发生。切断苹果锈病的侵染循环是防治该病最有效的手段,新建果园时,应当远离桧柏、翠柏、龙柏类植物5km以上,对于5km之内已有桧柏等植物的,有条件的建议彻底清除。对于彻底清除5km之内桧柏等植物有难度的果园,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冬孢子萌发。第一,可以在早春苹果萌芽前,剪除桧柏类植物上的菌瘿并集中烧毁或喷药抑制冬孢子萌发;第二,可以喷药清除菌源。应根据天气情况,在苹果萌芽期至幼果拇指大小时,尤其是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遇有15mm以上且持续时间较长的降雨时,必须及时在桧柏类植物上及时喷洒波美3度的石硫合剂或三唑酮等药剂,清除越冬病菌;第三,苹果锈病发生重的果园,还应在秋季喷药保护桧柏类植物,防治锈病侵染。对于附近有桧柏类植物的果园,除了清除转主寄主的菌源以外,还应对果树进行树上喷药保护,一般在苹果花芽露红和落花后各施一次药,发病严重的还应在落花后10~15天施第三次药。常用的药剂有: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12%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43%戊唑醇(好力克)悬浮剂3000~4000倍液、25%戊唑醇(富力库)水乳剂1000~2000倍液、25%丙环唑(敌力脱)乳油1000~4000倍液、40%氟硅唑(杜邦福星)乳油8000倍液等。苹果锈病的担孢子可飞散传播5km以上,但由于冀北地区属山区,自然屏障较多,因此,以200m以内传染为害较重,如菌量充足,可使该范围内绝大多数苹果树发病,对产量影响极大,200~500m之间发生程度中等;距离转主寄主5km以上的苹果树虽然也可以发病,但发病率较低,对产量一般不会造成严重损失。切断侵染循环是防治苹果锈病的根本所在,而喷施药剂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措施。 -
报告加快公共病虫测报体系建设,推进绿色防控
技术 发展出版时间:2010徐梦萧 魏长安 李霞(山西省临汾市植保植检站 山西临汾 041000)摘要:农作物病虫害测报是准确监测和预报重大病虫发生动态信息,及时指导病虫防治工作,是保障农业优质、高产、高效、低成本、无公害的重要环节。临汾市多年来从多方着手进行公共测报体系建设,经过几年发展,全市病虫害测报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本文通过对测报体系建设工作的分析探讨,整理出了实践工作的经验及作法,以及对发展不足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关键词:测报;体系;建设;问题;对策农作物病虫测报是植保部门承担的一项很严肃的社会公益性服务工作,是植保部门的技术体系,是植保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先导,是体现“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关键,责任十分重大。搞好公共测报体系建设,对公益性植保事业是个很大的促进。临汾市针对测报工作实际,从2003年起,进行了多项测报体系建设的尝试,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现公共测报体系建设已初有规模,有效提高了临汾市病虫测报工作质量,促进了全市植保工作的开展,推动了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进程。1 加强测报队伍建设,树立测报新理念1.1 稳定老队员,培养新队员临汾市目前有病虫测报站4个,其中市区域性病虫测报站1个,其他三个是洪洞中心测报站、曲沃中心测报站、安泽中心测报站。在测报站数量上不少,但测报员队伍却十分薄弱。首先是人员不足。由于测报工作辛苦,待遇低,在植保工作岗位上属于留不住人的岗位,青黄不接的现象较严重。老测报员面临退休离岗,新测报员无人出手去接测报接力棒,这给测报队伍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全市4 个测报站,专职测报员仅5个。测报工作又是专业非常强的工作,如测报员偶有特殊情况,将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市站协同各中心站负责人,共同为测报站充实人员努力,目前,全市病虫测报专兼职人员共有10人,其中临汾市区域性病虫测报站共有专兼职测报员4人,其余各中心站均有2名专职测报员,有力地保障了病虫测报站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是测报员业务水平更新慢。为使测报员专业水平尽快得到提升,临汾市站多次派员外出学习测报专业技术。特别是对新测报员,每年都要多次去省、市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现代测报技术水平。1.2 发展村镇基层监测员,制定监测员管理制度广泛收集各类病虫信息,为各级政府部门、生产单位及广大农民提供准确的病虫信息服务,指导防治工作,县级和村镇级基层测报技术人员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为加强基层测报队伍建设,临汾市通过3年的时间,逐步完成了村镇级测报员队伍组织建设,并充分发挥了其作用。1.2.1 建立乡村病虫监测组织通过逐级推荐与试用,经过3 年,临汾市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乡镇级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组织。并实行分级管理,逐级上报的方式,对监测员进行管理。目前全市有乡、村级监测员100 名,均是乡镇级推荐试用后留下来的优秀监测员。监测员的组成为乡镇级植保技术人员占40%,村级监测员60%;有从事专业技术经验者占30%,乡村农科技术能手占70%。监测人员均常年工作在生产一线,有观测病虫发展动态的优良条件,可在第一时间发现当地农作物病虫发生情况。1.2.2 对监测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凡被录用的监测人员,均要实行先进行专业学习,内容包括病虫害症状特点、调查方法及其他植保方面的知识,使监测人员对植保工作有了初步了解,然后进行田间实地观测,并由市、县两级测报专业人员检验所报数据的准确性,合格后方可上岗,进行测报调查工作。该市站每年要对乡镇级监测员进行2次以上的测报专业培训,并深入监测员所属调查田手把手对监测员进行现场指导,以期监测员所报数据更准确详实,具有更高的科学参考价值。1.2.3 制定监测员管理制度为强化临汾市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员管理,确保病虫信息监测的及时性、准确性,科学性,市站制定了严格的监测员管理制度,以使乡镇级监测体系发展更科学规范。首先,要树立监测员的专业形象。监测员既是农作物病虫害信息员,又是植保新技术推广人员,要认真学习植保新技术,做农民信赖的农业科技带头人,种高标准示范田,完成市、县下达的各项调查任务。其次,要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必须按要求在规定日期上报主管部门,以保证病虫信息的时效性,严禁误报、漏报和瞒报。第三,监测员要妥善保管调查数据,待调查任务结束,交市站作为考核依据。第四,每份调查情报,依据工作量大小、调查与汇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市、县植保部门均按规定给予一定的劳务补助。第五,奖励。如监测员及时发现当地大面积发现突发性的农作物病虫害或者新发生的病虫草害,并及时报告市、县植保部门,经市、县植保站认可后,将给予奖励。第六,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员由市县植保站共同考核,每年考核一次,制定了优秀、良好、不合格三个档次,对优秀、良好的监测员给予年终奖励,对工作不合格者取消监测员资格。1.3 严肃工作态度,改进工作方式病虫测报是非常严肃的科学性工作。每个测报员要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病虫测报工作包括病虫资料的收集,整理,发放,宣传,病虫情况田间调查、统计、对比,信息收集,病虫情报的书写传递等。具体如:病虫“五天一报表”、周报表、同期对比表、信息卡、旬报、病虫发生实况与趋势分析等。这些在常人看来只不过是一堆数字和一些文字,可对工作植保而言它就是技术参数、就是科学依据,应认真对待,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为此,临汾要求测报员在工作中都要做到“一虫一病一档案”,病虫资料归档有纵向同期对比,有横向区域作物对照,还有就是规范表格数据填写。从2003年开始,本站即建立各类病虫害电子档案,从1979年始建立区域性测报站至今,全站已保存了小麦、玉米、棉花、果树、蔬菜等5种作物35种病虫害的电子档案。方便了临汾市植保工作者查阅历史资料,总结历史病虫发生规律,利于政府部门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掌握区间历年病虫发生实况并做出相应的决策。2 多方完善构建测报平台,推进病虫测报体系规范化为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的病虫害测报体系,临汾市在原有的测报体系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进一步加强了病虫害测报体系建设。2.1 扩大病虫测报区域临汾市原有四个病虫测报站,担负着全市21 种作物种病虫害测报任务。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制约了测报数据的广泛代表性。为此,市站扩大了病虫测报区域,由以前的点片代表向现在的广泛代表扩展。目前,全市各县均建有病虫观测点,除县级植保站定点、系统观测外,还增加了乡镇级监测员和观测点。每个县最少有定点观测村3个,每个村代表面积最少为500亩,监测对象为当地主要种植作物,种类和常发性病虫害。2.2 使用先进测报工具,规范测报方法,提高测报准确率全市目前有4个测报站使用专业自动测报灯4台,黑光灯9台,GPS地理信息定位仪4个,全年共完成定点系统监测病虫10种,一般监测病虫20种的调查任务。按照《山西省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方法》对农作物主要病虫的测报调查技术、发生为害程度划分标准等进行规范。各级测报员深入田间生产一线调查研究,使病虫害预测预报准确更加准确,对农业安全生产发挥更大的作用。各个专业测报站能按照规范化的要求,坚持每五天一报、一周一报、十天一报制度,向省、市测报站汇报当地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动态,对于重大突发性的病虫害做到及时汇报,并且向当地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汇报。全年共上报各种周报、旬报240期,发布病虫情报175期,其中临汾市站发布病虫情报10期,重大病虫预警3期,上报模式电报24份,上报重大病虫旬报40份,上报小麦病虫周报13份,上报有害生物周报表17份,上报病虫调查表400 余份,上报农作物病虫发生实况13 份,占全年要求的98%以上,保证了省市测报站能准确掌握临汾市农作物病虫发生情况,并及时做出全省性病虫发生趋势的预测预报。2.3 多种预测预报方式并存,提高病虫信息传递速度和覆盖率为更加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各县植保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各种媒体,传播和宣传农作物病虫预警预报信息和防治技术。目前,该市站每年在《临汾日报》新农村版发布病虫预报24期,在临汾电视台播放《临汾市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24期,播出192次,在临汾植保网发布病虫情报24期,与临汾广播电台9∶30农业节目合作制作节目9期,在临汾移动通信公司发布病虫预报短信12条。全市17个县市均能以电子邮件方式向市站及省级等上级部门发送病虫情报。目前,全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连接各县(市、区)植保站和各病虫测报站的农作物病虫信息网络传送体系。全市17个县(市、区)也逐步开展了农作物病虫电视预报工作,特别是侯马、襄汾、曲沃、洪洞、安泽等县(市),都能做到和当地电视台合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制作、播放农作物病虫预警预报和防治技术。3 存在问题与对策公共测报体系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在工作中还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都要求在以后的工作中克服各种困难才能够顺利进行测报体系建设。3.1 领导对测报工作不够重视测报工作作为植保工作的一个技术体系支撑,在整个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有着重要影响。但这个认识仅限于专业领域,政府部门对这个作用认识不够,不能够从行政方面进行支持帮助。建议能和政府部门沟通,使领导认识到这是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密切相关的工作,以期引起领导重视,获取行政支持,使测报工作更顺利开展。3.2 测报队伍不稳定长期以来在一线辛苦工作的测报人员,他们将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植保事业,而测报员的待遇及社会地位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解决,其抱怨心态将影响下一批接班人,继而出现青黄不接现象。建议对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测报人员实行优先待遇,例如职务、职称、补助、福利等设立测报标准,以激励更多的测报专业人员投身到公共测报队伍中来。3.3 经费不足,设备落后目前大多数县(市、区)级测报站都没有测报业务经费,直接影响到病虫信息数据的调查收集和病虫情报的发布传播;部分测报站的观测灯由于城市建设扩大后影响诱虫效果,或者撤消后没有及时重新安装使用。建议申报专项的测报经费,以满足测报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要求专款专用,杜绝挪移他用,影响测报工作进展。3.4 测报信息网络建设缓慢,使用测报工具落后全市目前仅有9个县配备有专业测报计算机,其他县市配备困难,使测报数据的信息共享不能够实现。新型高效的诱虫灯、孢子捕捉器、气象数据自动监测仪等先进的测报工具还不能投入使用,也影响了测报工作开展的全面性。建议,加快植保网络建设,配备基本的信息工作设备,通过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按照统一的标准建立分门别类的数据库,以求信息共享。推广使用新型高效的诱虫灯、孢子捕捉器等先进的测报工具,提高测报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3.5 基层病虫监测员水平有待提高在稳定乡镇级病虫监测员队伍的同时,要注重提高监测员专业水平。监测员监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测报工作质量,影响植保工作效果,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安全。所以,要在稳定地基础上多搞专业学习,特别是实践学习,以巩固公共测报体系的建设。参考文献[1]夏敬源.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与展望.中国植保导刊,2010(1):5~9[2]郭海明,欧高财,张政兵等.新时期病虫信息与植保技术进村入户工作探索.中国植保导刊, 2008(5):44~45[3]刘万才,姜玉英,张跃进等.推进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事业发展的思考.中国植保导刊,2009 (8):28~31[4]刘万才,曾娟,刘宇等.关于农作物病虫测报几个问题的辨识与探讨.中国植保导刊,2009(9):31~33[5]魏长安,徐梦萧.坚持电视虫情预报,创新植保社会化服务.山西植保,2007(4):29~32[6]吕国强,赵文新,王建敏等.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中国植保导刊, 2009(11):36~39